女鼓手

The Little Drummer Girl,小小女鼓手

主演:弗洛伦丝·皮尤,亚历山大·斯卡斯加德,迈克尔·珊农,迈克尔·穆索诺夫,西蒙娜·布朗,克莱尔·霍尔曼,凯特·萨普特,根纳迪·弗赖舍尔

类型:电视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8

 剧照

女鼓手 剧照 NO.1女鼓手 剧照 NO.2女鼓手 剧照 NO.3女鼓手 剧照 NO.4女鼓手 剧照 NO.5女鼓手 剧照 NO.6女鼓手 剧照 NO.13女鼓手 剧照 NO.14女鼓手 剧照 NO.15女鼓手 剧照 NO.16女鼓手 剧照 NO.17女鼓手 剧照 NO.18女鼓手 剧照 NO.19女鼓手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女鼓手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根据英国著名间谍小说家约翰·勒卡雷(《夜班经理》《柏林谍影》《锅匠,裁缝,士兵,间谍》)所著同名畅销小说改编,设定在1970年代后期中东局势日益紧张的背景下,年轻女演员Charlie在希腊度假时结识了一位迷人有趣的陌生男人Becker,后者是一名以色列情报官员,将她带进了一场复杂、高风险的密谋中。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全能囧爸2017最美表演眩:北斋之女命悬一线亲家我们所有的力量失宠王妃之结缘壶道犯罪现场清理员第一季噢,亲爱的莫妮卡姥爷的抗战五次相亲爆炸小心为上变装大师随身危机104号房间第三季杀戒敲击真相战鼓擂魔菇复仇之溪猪肝倒是热热再吃啊极限追捕名侦探布鲁诺"摇"破天惊满山打鬼子腐败曙光初现时的最后阴影诡娃娃

 长篇影评

 1 ) 你好好过着自己的小日子,突然就被选中当了间谍???

不要觉得题目是在吓唬你,这种事儿在战争时期真发生过。

英国著名谍战小说家约翰·勒卡雷的作品基本上都结合了自己曾经的真实经历。

《女鼓手》也是。

约翰·勒卡雷以前不是作家。

他毕业于牛津大学林肯学院,先从事教育工作,随后进入英国外交部,很快又被“英国秘密情报局”聘用。

“英国秘密情报局”简称M16,在上世纪30年代-40年代被公认为世界上效能最高的情报机构之一,与当时苏联的KGB、美国的CIA、以色列的摩萨德(一会儿咱也要提到)齐名世界四大情报组织。

所以在约翰·勒卡雷创作的小说中,人物可能是虚构的,但80%的情节和细节都是他的真实经历。

当然,这也是其作品畅销的原因之一。

小说《女鼓手》创作于1983年,曾在1984年的时候就被美国导演乔治·罗伊·希尔改编成了电影。

故事发生在1970年代后期,当时的中东局势日益紧张,巴以冲突愈演愈烈。

而女主角是个普通而平凡的伦敦姑娘,从事着自己喜欢的舞台表演,平时喝喝小酒,谈谈恋爱,然后和同事们一起去希腊度假。

万万没想到,自己居然被世界四大情报组织之一的以色列“摩萨德”相中了。

但作家约翰·勒卡雷对这个电影版非常不满意。

因为电影版把女主角变成了美国人,而且从一个20岁出头的少女变成了30多岁的少妇。

要知道,女主角是这个故事的灵魂,如果你要修改她的基本设定,那整个人的性格与言谈都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但是电影版没有,而且还修改了小说的结尾。

anyway,反正电影版的《女鼓手》也鲜为人知,说明它确实不够好看。

但是。

咱们朴赞郁导演的这部6集的电视剧版就非常好看。

好看到作家约翰·勒卡雷自己放话出来,觉得只在电视台播放太太太可惜了!

早知道就让朴导演直接拍大电影了。

朴赞郁导演早期的“复仇三部曲”简直是杰出,无论单看哪一部都能作为电影学院的教科书。

近几年他开始走国际化路线,故事可能发生在世界各地,不再局限于韩国本土,加盟的演员也总有国际大腕。

但重点是,朴赞郁并没有像有些导演那样,一走向国际化水平就一落千丈。

他很快就适应了新的环境,其作品也保持了他一贯的优秀水平。

比如今天推荐的这部英剧《女鼓手》。

上面说到,20岁出头的女主角莫名就被以色列情报组织“摩萨德”相中了。

“摩萨德”这个组织非常厉害,他们的主旨是“犹太复国主义”,眼线遍布世界各国政府的中枢高层。

50年代,它首先搞到赫鲁晓夫反斯大林的秘密报告,通过美国公布后震动全球。

60年代,它通过跨国跟踪,把二战中屠杀犹太人的战犯艾希曼从阿根廷抓回以色列受审。

1966年,它从伊拉克偷走了最先进的米格21战机,后来还组织突击队远程奔袭乌干达首都机场,成功解救100多名人质,而自己只损失了1个人。

“摩萨德”招募人员时不按常理出牌,当然也有统一标准,但他们无孔不入,无处不在。

故事中,根据”摩萨德“掌握的敌方信息,他们需要一位有足够吸引力的女性渗入到巴勒斯坦的恐怖组织中。

而女主角本人性格泼辣,外貌性感,吸引力是足够的。

而且也没有什么政治信仰。

最重要的,她是个drama(戏剧)girl,在舞台上的表演也很优秀,演技很好。

卧底工作也可以看做成一种表演,只不过你得临场发挥,所有人都是你的观众。

可如何才能让女主角心甘情愿的加入到组织中呢?

于是“摩萨德”派出了自家的一员大将去吸引女主角,最终成功地说服她为己所用。

这是谁?

这是瑞典演员亚历山大·斯卡斯加德啊!

可以马上派他说服我加入组织吗???

我愿意我愿意在短短6集的时间里,朴导演不仅要让女主角和男主角令人信服的相爱,还得让女主角顺理成章的加入“莫萨德”,更要让女主角最后能有理有据地被巴勒斯坦组织认可。

挺难的事儿,朴导演做到了。

从男女主角初识之时的欲擒故纵、遮遮掩掩,到两人并肩作战、互相依靠,导演没有安排太多的台词和情节,主要依靠演员的情绪和表现,外加镜头的调动和剪辑的配合。

在朴赞郁的镜头里,女主角完美地表现出人在年轻时的傲慢、无知、热情与真诚。

而男主角靠着眼神就让观众知道,这是一位技艺超群的特工间谍。

整部剧完全是朴赞郁的风格,色彩复古,镜头阴郁,角色之间充斥着爱欲、温情与阴谋,但叙述还是淡淡地,仿佛你站在海边,一阵阵海风撩拨在你的面庞。

每集的开头结尾设定巧妙,承上启下又扣人心弦。

比如第一集开篇,直接让一伙巴解组织的年轻人用自制炸弹轰掉了以色列驻德国的外交大使的家,里面的人无一生还。

观众的胃口一下就被吊起来了。

剧中的其他角色主要负责冷酷与残忍。

男主角的上司是“摩萨德”组织的高级领导人,他带领着自己的小队冲在反恐怖行动的最前线。

他唯一的目标就是瓦解巴解组织的恐怖行动,并成功抓住该组织的主要头目。

所以他不择手段,毫无怜悯之心。

听上去,以色列在剧中是正面形象,巴勒斯坦是反派大魔王。

但朴导演并没有这么处理。

在女主角渗入到巴解组织后,我们发现那些大胡子的巴勒斯坦人也并不是魔鬼。

他们爱自己的同胞,他们想让世界重视他们的需求。

他们组织里有是孩子,有妇女,有残疾人,也有老人。

他们有着坚定的信念,他们也想要世界和平。

朴导演的这种旁观者的处理方式蛮合适的,毕竟我们谁也不是巴以冲突中的当事人。

战争里谁也不是无辜者。

 2 ) “你可以让一个四川人去尝尝本帮菜,但他内心深处属于火锅”

我起了一个很烂的标题 好比一些家常俚语 长辈智慧 而且其实这篇短评也主要是解惑该剧挂在其间的部分差评 为什么这么做?

因为同标题一样我想要表达这部剧的表达不是“直接” 戏中戏 谍中谍 尔虞我诈 虚虚实实真真假假 台词考究 字字珠玑 这就是“不直接”而最烧脑的地下工作即便展开成画卷让观众上帝视角来观看依然需要保有其原本的内核本味 这也是我看了这么多差评以后并不奇怪有些观众为什么会写出这些确实真实感受的影评 但真的就“真实”或者客观吗?

6集mini剧的亮点和脉络我不可能再比其优秀的本身还能精练简洁了 所以这里不讨论剧情以及剧透 但以下观点也许能让你从侧面有所启发从而去欣赏这部剧: 1.我们可以评价任何我们想评价的 发声的权利毋庸置疑 骚话说的也好啊 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么?

是故诸如“你行你上”的逻辑必然站不住脚 但在这个逻辑观中 有些东西是被忽略了的即“你可以评价,但你的评价真有见地吗?

” 呐 比如我如果抛给你这么一个问题:“你是否是有神论者” 一般的思维惯性再结合自身答案常见回答是“是”或“不是” 这里有极少部分的人跳出了问题诱导的框架且更为坚定和富有逻辑思维的回答“我是不可知论者” 所以是有第三解的 这个宇宙没有证据表明不能存在神和神迹 但你也不能找出证据 神真的存在或存在过 但在时间这个尺度上 我也不能保证不能论证以上两点 所以我严谨.那么好 很多人说这剧拍的节奏慢 是槽点一 还有一位睿智的观众说 剧情渣不真实 地下工作不应该是这么干的..其实这就很简单了 你我都没有经历过真实的猫捉老鼠 你的评价怎么就极化了呢?

你更应该是个不可知论者而不是没吃过猪肉没见过猪跑却站队其一并声称自己对的人。

2.那很多吐槽节奏慢的,这该怎么洗?

呐 这里有这么个理解方式,其一“节奏慢”比较笼统 但剧中很多高潮的体现以不同方式展现的 力度也不一样 这个力度你可以理解为“时间” 有些镜头 有些台词 有些情绪 爆发出来的时候那节奏可不慢 所以我推测这是很多人对类型片的“不理解” 喜剧是让人笑的 是没错 但中国人有个说法“红白喜事”婚事丧事皆是喜事 所以喜剧让人笑也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实现或者不同方式去理解 故谍战也好动作片也好 不真是要 拳拳到肉 集集见血 变态之所以是变态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少” 所以哪怕是恐怖分子 他的诉求也不大可能积郁深处而不表达 飚文戏有困惑会摇摆 这都是基本的“人态”这样反而更入戏更入世 所以大多数人觉得洞幽秘境 曲径辗转 千回百转的闷骚剧不是故意的催眠的么?

然 最关键的一点我需要绕回去的是 这是一部风格鲜明指向剧 把你催眠了 说明你和他 脾胃不和 我一个四川人我尝尝齁甜的本帮菜就算了 你指望我会爱上他从而放弃火锅吗?

审美是有差异化的 品味也是..这里不是用“高低”界定 我说的品味就是 取向差异..这部剧是拍给想看且能看他的人嘀(充要关系) 别的不说 最终集近结尾处的Kurtz和Charlie“Khalil would have gone on to become so much more than a terrorist”结合前剧情你能读出其中多层意义么?

好了 水墨的精髓在于 墨跃纸上 留白于心.

 3 ) 一部弹幕全体看不懂的高分英剧

这是优酷放在我首页硬塞给我的,刚好被裁,没有了英语环境,来找找语感和学习的。

所以在此提醒一下准备看这部剧和正在看这部剧希望找点解释的同学们先了解一下故事背景。

然后做好看第二遍的准备。

其实我看完了,也不太清楚故事背景。

大概一方是巴勒斯坦,一方是以色列,还有一方是英国。

其实现在我都不知道巴以双方,哪方是哪方。

仅仅是全体看不懂的一员来表述一下我的看不懂😭。

只有六集,可能是被弹幕笑了六次。

几个有趣的弹幕截图

都第三集了

最后一集还在迷惑的群体我第一次看到一部剧几乎无弹幕,有且仅有的弹幕看不懂,弹幕隔空回答另一个弹幕,弹幕总结,单调的无力弹幕评述,这些现象太罕见了。

许多幕友还表示看不懂还硬看型(我也是)。

其实最后几集主线就比较明朗了,就是女主混进恐怖组织做卧底,从而纠出恐怖头目。

还是属于戏剧型的故事,道理上来讲混进组织容易 但是纠出头目这种事情岂是一个月说纠就能纠的?但是就是凭着女主四句直觉女演员系spy words: I kissed his gun. He was vulnerable and he could barely move. We never talked about animals. 以及Maybe he liked breaking your promises. 就能通关找到大boss然后让大boss爱上他并在最后在有机会的情况下还没杀她,就有些太戏剧了。

故事本身是好故事,就是前面铺垫有点太长了,不过想想铺垫那么久,结尾时俩人凭着直觉和信任走进小屋里,也没有耗费那些铺垫。

故事的结尾有人说是关于信仰和情感的,想想好像也是。

那么我们要爱还是要有信仰呢?

2022.2.20

 4 ) 镜头美如画,剧情渣如翔

七八十年代的气氛营造令人沉醉,色调构图甚至道具都是极好的,然而……剧情还能再没有逻辑些吗?

忍着昏昏欲睡看了三集,只能弃了。

摩萨德要抓一个恐怖分子家族,且已经轻松抓到这家小老弟和女友的前提下,有必要洗脑一个没经过任何间谍培训的英国非犹太人且同情巴勒斯坦恐怖行为的蹩脚女演员,伪装成挂掉的小弟的没人认识的新女友打入恐怖分子内部然后铲除这个家族?

用脚趾头想都知道这个计划不靠谱,可操作性太低,漏洞太多,容错率极低,要想成功完全要靠中彩票的运气。

单说这女演员要是直接say NO,你这计划不得泡汤?

行动的关键负责人都不是自己人,有这么干间谍的,原著作者怕是整天在家YY间谍,整些花哨无用的浪漫,那是你死我活好吗。

话说这货的小说改编的影视就没有好看的。

小弟抓了,一个大妈装成什么人道主义工作者去套路,发个橙子给他就以为收买成功了,三岁小孩吗?

这货可是小孩都能杀的狠角色。

然而摩萨德老大的套路更让我下巴掉下来,直接放人出来,看看窗外美景,告诉他要以生命为重,于是这货就交待了?

简直侮辱观众的智商。

我搞炸弹就是要杀你们这些犹太人,我要是菩萨心肠还费这劲干嘛。

更别说这群摩萨德执行能力超烂,四个人抓个弱女子还被咬伤半天弄不上车,要处决恐怖分子还要经历道义良心挣扎,男女主角整天与空气斗智斗勇,随时预设自己在恐怖分子监视之下尬演,就男主角和小弟那天差地别的相貌,你演给谁看呢?

真正间谍行动应该是跟踪小弟,直到其和家族成员联系,掌握其他人位置,布置好人手,一网打尽。

明明有简单模式不选,非要搞地狱模式给自己加戏,浪费纳税人的钱,犹太人有钱也不是你们这么造的吧。

 5 ) 明明是个演员,却成为一个鼓手

当初被安利,是看到对它的评价是英国版的《色戒》,李安将张爱玲一部平庸的小说改编得惊艳,相信BBC+朴赞郁组合也不会差,果然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因为它和国版的《色戒》根本不一样,好吗?

它的惊艳也不是同一个点,但关于情与欲 的探索推演到极致,倒是真的。

颜色运用得让人瞠目结舌,这么浓烈的撞配,真的是墙都要裂。

但丝毫没有东北大花袄的艳俗,顺带说说维密也是要走土味路线,大红大绿也能高级的,好吗?

片子充满冷战时间的阴郁,女主连换了几套衣服,柠黄、绚蓝和这身草绿,给这个寂寞的世界凭添了几分亮色。

大红是国剧的热宠,想张扬女主角,就会启用大红衣服、大红唇,大红眼影,朴导没让查理走大红路线,意外也不意外,这身黄蓝绿有惊艳但不热烈。

查理对演戏是有天份的,要不然可爱的马丁不会费尽心机搞这么大一个制作。

一个能把自己的身世编得好像自己真是这么一个人,这完全兼具有编剧、演员的双重才华,另外重要的一点是她居然是个愤青,既愤世嫉俗,又心怀慈悲,这个人设简直就是为马丁的剧本量身订做的。

招慕她入局的方法,充满了危险和诱惑,这正是爱情致命的吸引力,试想想,有人带你去参观雅典神庙,在阆寂无人的夜晚,这分明就是“在世界中心寻找爱”嘛,和时下作乱的PUA手段比,其实没啥差别,关键是 Becker 还对她不迎还拒,上演一场速度与激情9。

经过这种高峰体验的人,还能再爱上别人吗?

一场高级的爱情戏码上演后,大幕即将揭开。

导演别具匠心地选取场景,让每一幅场景深遂如画,角度和色彩的运用,顿时让人觉得这哪是电视剧啊,明明就是电影,看电影的同时还有提高审美的功能,也只有朴赞郁了。

远离国产电影是对的,尤其喜剧电影,除了乡村非主流辣眼睛,也会把你原有的水准直接拉低到屎尿屁级别。

原本以为查理多少和鼓有点相关,整部片子看下来,跟鼓毛关系嘛,只看过前四集的同学一定觉得片名起错了,直到马丁密会到他的上司,才知道这个鼓手的渊源,这里就不剧透了,往后追就会找到答案。

爱情入局的女鼓手,拿到爱情这张牌,却在爱情里迷失了,但这恰恰是她要扮演的戏份,这一点和王佳芝有点相似,出于一个女人直觉,而不是一个演员的身份,与王佳芝不同的是,王佳芝爱上易先生,但查理爱上了教官,却还要和教官一起演练和“爱人”经典桥段,你说扎不扎心,真假是非虚实几重变化。

Becker 眼神苏炸,却是教她连结她和不存在的”爱人“之间的爱情,把她往完全无法预知的危险去送死,这或许就是爱情的迷人之处。

Becker 从早期的理性克制,到最后的真情流露,这明明就是导演和演员之间的爱情,看来男导演和女演员产生情愫真的是太有土壤了。

好在,两个人最终走到了一起,尤其喜欢他走房间,端走茶壶和茶杯,关上那道门。

这道门可以理解成隔绝我们作为观众和影视的联系,结束了,您内。

抑或创造一个查理和Becker 的新世界呢?

 6 ) 即便是一部英剧,朴赞郁依然可以融入独特的影像风格!

文章属于红颜秀影原创,禁止抄袭 即便是一部英剧,朴赞郁依然可以融入独特的影像风格!

2018年已经到了末尾,美剧英剧也几乎是该回归的回归,该推出的新剧也差不多都展现在了荧幕之上。

今年回归的优质剧集有《堕落街传奇》第二季、《西部世界》第二季、《美国恐怖故事》第八季等等,而新推出的迷你剧集也有奥斯卡影后石头姐的《疯子》和艾米丽的《利器》,今年的新剧可以不论是从大荧幕演员回归小荧幕,剧情和题材上的扩展延伸,以及社会性、人性的深度挖掘,还有场面和特效的打造,都做到了一定高度。

而年末,红颜秀影仍然还在等待回归的就是网飞收官大剧《毒枭》,本以为今年各大电视台攒在手中放大招的新剧都已经播出的差不多了,没想到在11月初AMC电视台,竟然联手韩国当代最重要的导演之一朴赞郁,以及“瑞典最性感男子”大E共同打造了一部“英国版《S.戒》”——《女鼓手》。

《女鼓手》根据英国著名间谍小说家约翰勒卡雷所著的同名畅销小说改编,他的《夜班经理》、《柏林谍影》、《锅匠,裁缝,士兵,间谍》也曾被多次改编后在大小荧幕上播出。

《女鼓手》的故事设定在1970年代后期中东局势日益紧张的背景下,年轻女演员Charlie在希腊度假时结识了一位迷人有趣的陌生男人Becker,后者是一位以色列情报官员,将她带进了一场复杂、高风险的密谋中。

朴赞郁过去曾执导过多部优秀的电影作品,像《小姐》、《亲切的金子》、《斯托克》这样类型的作品,朴赞郁的电影风格也自成一派到了极致,比如深刻、严肃和残酷的题材,阴郁隔阂、咄咄逼人的气氛下,却能给我们说出一个摧枯拉朽的故事,

男女主角往往也是社会边缘人,但他们却有惊人的隐藏特质,能在关键时刻给我们带来一个振奋人心的故事,比如《斯托克》里前期阴郁冷静,后期沉稳反杀杀手叔叔的少女斯托克;比如《亲切的金子》里前期锒铛入狱,后来一步步复仇的金子姑娘,亦或是《小姐》里开始心有戚戚焉的侍女和单纯无知的小姐一步步智慧又情欲的爱情的发展。

然而说到女间谍和复古题材的影视剧集,大家第一反应是不是和红颜秀影一样会联想到,咱们国产电影的骄傲之作《S.戒》,而这次朴赞郁首次进军小荧幕、并且跨文化执导英剧的作品就既保留了他以往的电影风格,也给了我们全新的感觉。

首先剧情上,《女鼓手》是一个在希腊的英国女演员偶遇了一位性感迷人的男士,并且被对方带入了一个神秘的间谍组织,成为女间谍的故事。

不同于朴赞郁以往主角都有丰富的经历和人性魅力、内向却有思想的人物故事;也不像咱们东方丽人《S.戒》中王佳芝的“女鼓手”优雅端庄、细细观察又满腔热血的人物设定,既然是《女鼓手》的西方故事,这位新晋女间谍的人物设定还是非常偏“西方大妞”的,略显得聒噪和外向。

比如第一次和男主角遇见的时候,就自信满满毫无保留的说完了自己的推测,比如和男主角前往希腊之后,在灯光绰绰、美轮美奂的希腊古建筑前,明明是极具有氛围的时刻,却吵吵闹闹的要抽烟……比起朴赞郁以往打造的那种外表阴郁冷静,却智慧又深沉,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就能将电影推向高潮,完成一次绝妙复仇的有东方隐忍味的女主角们,这位女鼓手还是稍显稚嫩!

但是,红颜秀影认为此次朴导可能将这个故事深度的重心,放在了男一号的身上,总是翩翩风度、明明对你说真话,却又藏着不为人知的故事,高大英俊又神秘,虽然少了些朴赞郁曾导过电影中高大阴霾的东方男主角的阴沉感,但也多了一份西方高大男主角的英伦绅士特质。

总的来说,朴赞郁在剧情和人物的设定上,是将东西方的风格结合的恰到好处的,很微妙的达到了一个东西方观众都能理解且接受的程度,值得一提的是,在《女鼓手》中,朴赞郁依旧能将自己那悠长神秘、又极具天才特色的影像风格发挥到极致。

即使这是一部小荧幕作品,即使这是朴赞郁跨文化打造的英剧,但是那一串镜头依旧是朴赞郁的调度风格,明明是极其鲜艳的配色,比如红色的衬衫和墨绿色的夹克,丰腴壮实的身材,一条紧身的姜黄色连衣裙,但是朴赞郁一连串低缓流畅的长镜头,以及高配色、低饱和度,却能营造出一种大胆却高级的高级感。

一开场,是一个温馨的犹太家庭的日常,但这温馨里也裹藏着一种压抑感和不正常,爸爸陪孩子在房间里玩耍,忽然听到一阵敲门声,来者是一个笑容美丽的年轻姑娘,声称自己给保姆送东西,父亲将东西拿进房间之后,便出门招待幼儿园校车。

依旧是朴赞郁式诡异、直接又富有美感的镜头调度,比如以第一视角的镜头直直对着年轻女孩的脸、大腿、穿着靴子的小腿,营造一种打探感、窥探感,同时整个画面只有漂亮女孩年轻活泼的脸,因为过于放大,还造成了一种恐惧和陌生感,烘托了气氛,并且女孩坐在车驾驶透过胳膊偷窥主人家的画面,也无比的怪诞诡异,却也有一种神秘之美感。

再接下来平凡的三秒钟中,故事中不停地出现钟表、诡异的滴答声、屋内儿童欢快却无声的玩耍,闪回的画面,以上细节都告诉我们,似乎有大事要发生,果不其然,下一秒,爆发降临!

即使是小荧幕,即使是一个跨文化的故事,但倔强的朴赞郁既然能融入进他克制内敛的独特东方风格,以及朴赞郁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构图和色彩玩转,明明是鲜艳的色彩,却充斥着一种遥远复古的质感;第一视角镜头、长镜头无缝拼接带给我们“朴赞郁”式的节奏感。

一流的音乐品味,处于冷战时期的大格局故事设定,惊艳复古却高级的服道化,即使这是相对通俗化、为了剧情的连接性和电视时长必须抛掉一部分浸入感和自我风格的电视剧,朴赞郁仍能在《女鼓手》中融入自己强烈的影像风格,与其说《女鼓手》是一部复古间谍题材的剧情片,更不如抛开它并不新颖的剧情,说它是极具朴赞郁作者特色的艺术品!

- END -往期文章回顾豆瓣9.0,“中二”使我快乐!

单集9.6分,用“萝莉”拯救《行尸走肉》,靠谱!

好莱坞真人版《进击的巨人》,能对得起这部人气IP吗?

烂番茄98%,朱莉娅·罗伯茨的小荧幕首秀!

萝莉即是正义,纯属谣传!

 7 ) 比起恐怖分子,摩萨德更像恐怖分子,比起摩萨德,恐怖分子更有人情味

巴以矛盾错综复杂难解难分,庆幸我们没有调入这么一个泥潭之中。

女主说过一句话,victim yesterday,tyrant the next day(大概是这样的)。

镜头既展示了巴勒斯坦人被仇恨扭曲的人性,也展示了巴勒斯坦人在犹太人残酷镇压下的血泪史。

仇恨换来的永远都是仇恨,一代代变本加厉的继承下去。

 8 ) Notes on the series and the book

编剧牛逼,导演牛逼,主演牛逼。

忠实原著,又和原著有差异。

感觉Flossie个人风格很强烈啊。

色彩镜头剪辑太出彩。

Those vintage bold colors!二刷细节全懂。

政治、殖民史、恐怖主义,舞台。

最讽刺的是,其实最后是英国搅屎导致事态失控败露Khalil 被杀。

Charlie and Michel, Charlie and Gadi, Charlie and Khalil 三条感情线,相互穿插,互相refer,Charlie 最后还能保持清醒(在剧里)But as we can rightfully doubt, did Charlie sleep with Khalil because of her obedience to the operation and loyalty to Gadi? Because of her guilt? Did she protect him because of the guilt? Because of her desire for peace and her unwillingness for anyone to die, most of all for this decent man so alike Gadi?还有一个细节,第三集 Charlie 问 Rachel, Gadi 前妻 did she jump or was she pushed, Rachel 说 jumped; 第四集 Charlie 自投罗网以后 Marty 对 Gadi 说 it was YOU who PUSHED her onto that plane, no one else... you wanted autonomy, this is autonomy. 所以这就是 free will 么 lol 戏剧人生造化弄人啊(前妻是不是可以拍个前传了喂)原声也很有意思,在夜游雅典卫城之前,Charlie早上收音机就已经在听Moonlight over the Acropolis了哈哈读完原著再来几点感想:关于mastermind Marty:有点法斯宾德的 Welt am Draht,有点楚门的世界:you live in a fiction that politics has shaped and you aren’t always aware of. In the end the fiction becomes real and only the fiction is real. Unlike the series, in the book poor Charlie really couldn't distinguish the two any more which is more tragic: "for peace, for Michel, for Palestine; for Joseph and Khalil; for Marty and the revolution and for Isreal, and for the theater of the real" - or maybe, only for the theater of the real.关于Terror is theatre: isn't it still nowadays? "Terror is theatre. We inspire, we frighten, we awaken indignation, anger, love. We enlighten. The theater also." Maybe fiction in general does this. But terror is indeed the worst means because it turns nightmares into reality. Can they choose other means pls? 比如印度上世纪的非暴力不合作关于Charlie在睡了Gadi之后勇往直前的动机:"a love that did not advance could never renew itself; it could only slump into the pit of mediocrity" - 这才是我们不甘平庸的 adventurous Charlie!

剧里的 Love is the antidote to death 只是一方面(关于 pleasure is the antidote to death这句话由 Gadi 而不是 Khalil 说出来,我觉得电视剧改编的很好 because easier to sympathize with Khalil the terrorist and making Gadi less bloody abstinent)关于bibliography: In the book, Marty's literature research includes, "at the hard end, Fanon, Guevara, and Marighella; at the soft, Debray, Sartre, and Marcuse" (selective representation in the series). 如果说 Conversations with Allende 体现的是 Charlie 的理想主义,那莎翁的 As you like it 就是传统意义上的点题:All the world's a stageAnd all the men and women merely playersThey have their exits and their entrancesAnd one man in his time plays many parts

 9 ) 评论

前面说视听语言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到底指的是什么。

明确说,是后现代性,这里引用一段话来解释后现代性 “是一种精神,一套价值模式。

它表现为消解、去中心、非同一性、多元论等。

它用价值颠倒、视点移位、规范瓦解、种类混淆等修辞手段来消解常规的秩序,进而表明自己的不确定性;它利用反讽、玩笑等手段打击世界的荒唐和虚伪,消解看似崇高其实可笑的价值系统。

——利奥塔德 ” 简单的说,这是对崇高感、责任感的消解和背叛。

 10 ) 朴赞郁拍英剧拍出了悠长的距离感

朴赞郁过去拍了很多经典的电影,虽然韩国的文化与中国有所不同,虽然他有时候会选择深刻、严肃和残酷的题材,虽然观影中与观影后我心中也常常会冒出许多为什么,但是我整体上是能够理解或者体会的。

这次朴赞郁漂洋过海去拍《女鼓手》,才出一集,就给我看出隔阂了。

英国到底是比韩国遥远,下午茶到底是比泡菜端庄。

没看过原著,不了解故事情节,本来是没有一点点防备,也没有一丝丝顾虑。

看完第一集,防备依然松懈,顾虑却已重重。

自认为平时还多多少少关心一下国际大事的我,才发现对巴以问题的了解不过蜻蜓点水,而且还是点的沙龙、阿拉法特那时的旧水。

自以为平时还多多少少看一下NBA的我,才发现看欧洲人、看中东人有些脸盲,看完剧中留胡子的男子,我现在已经想不起来勒布朗·詹姆斯和詹姆斯·哈登长什么模样了。

自以为平时还多多少少看了些书的我,才发现自己的积累还不够看电视剧的,莎士比亚的作品还算听过名字,其他导演拿来敲山震虎的书名可是吓坏了我这只不去书店晒太阳的hello uncle kitty。

自以为平时还多多少少有一点情调的我,才发现自己实在是弱不禁风的粗人一个,看到人家跑到希腊的古建筑前充满感动地幽会,我好想擦掉给初恋麻辣烫碗里加煎蛋的回忆。

自以为平时还多多少少见过世面的我,才发现自己思想没有充分得到解放,对于查理是个女人、又不开巧克力工厂、穿衣风格很豪放,总是感觉有那么一丢丢欣喜和不自在。

这悠长的距离感,无疑都源于自己的浅薄。

我唯有多读书、多看剧、多听新闻、多识人间烟火...才能去尝试接近一个女鼓手...

 短评

近阶段宗教狂热带来种族复仇是世界不安定最重要的因素。我们永远不能阻止恶魔,只能阻止假装成恶魔的人。当女人将感情投入战争,那无论战争输赢,她都是失败者。

7分钟前
  • wzdsszm
  • 还行

画面很精美 但是我真的没有看懂在讲啥 一切都莫名其妙的 画面再美E大再大也没用啊……我真的没有看懂啊啊啊啊啊 画面2星 E大1星 不行我真的看不懂了 两星最多

12分钟前
  • OOOOOCOCOOCO
  • 较差

看了两集

16分钟前
  • 夜礼服假面
  • 还行

摄影漂亮,女主表现出彩,总体来说还是后劲儿不足

17分钟前
  • 一根曲木
  • 还行

通過大量壓迫式對話作為情感支撐和情節推動的原著看來是太難翻拍了 劇化以後走入寡言少語的極端摧毁了這個故事的根基 暴露了情節過於簡單的事實 演員的選擇和戲份的安排也很崩 兩位主角的形象與原著相去甚遠 本應浪漫的沙灘色誘和神廟約會看得我直尷尬摳腳 查莉的動機 原著本就交待得很晦澀 而皮尤看似賣力的表演在我看來其實是根本不得要領 支撐不起複雜的心理變化 更要命的是庫茨被珊農演成了呆板的傻大個 直接拉低了全劇的智商水平 總的來說就是三過家門而不入的一次翻拍 沒有切中原著的核心 朴赞郁唯一讓我眼前一亮的是抓捕女瘋子的那段戯 但和整部劇的風格卻又是格格不入

20分钟前
  • 暴力卡車
  • 较差

I hope it worth it. 夹在摩萨德和巴解两恶魔间的女演员,表现主义建筑考。但除了第一集之外,朴赞郁的个人特色还是不算明显?

22分钟前
  • kylegun
  • 推荐

美术上下足功夫,但情节真是寡淡,第一集两条线都提不起兴趣

25分钟前
  • 翻滚吧!蛋堡
  • 还行

看了2集,弃之

26分钟前
  • conwei
  • 很差

女主角太惊人了。22岁。不靠脸蛋不靠身材全凭演技。什么朴赞郁什么调度色彩构图霍珀风全都靠边等等先。想给女孩一个大大的拥抱。

29分钟前
  • 托尼饿得慢
  • 力荐

看完后,无法做到共情男女主,不明白男主一副苦大仇深的厌世脸,一而再再而三地欺骗女主后,女主是怎么爱上她的。女主学业事业一事无成,外形一般,性格咄咄逼人,是什么吸引阅人无数的两男主。女主同样见证了杀戮,同样感受到杀人者亲善的一面,怎么就坚定战队以色列。动不动就上演的吻戏和床戏,就很离谱了。节奏无意义的拖沓,开了1.5倍速,也不妨碍观片。

33分钟前
  • Mcballa
  • 较差

第二集开始看不下去了

34分钟前
  • Agnes G
  • 还行

《演员的自我修养》

35分钟前
  • 泥巴
  • 推荐

朴赞郁太棒了,节奏情绪画面都好到位。你是谁我是谁的质问,真真假假的立场,都应该让位给生命。女主角也非常加分,另一个《贴身保镖》级别的情绪和感情呈现。

37分钟前
  • 东大
  • 推荐

不喜欢

41分钟前
  • llf
  • 较差

之前看锅匠裁缝就没什么感觉,朴赞郁的此剧让我觉得并非全是导演的锅,故事本身就是尴尬抓马又寡淡,你说都是西方殖民者惹的祸,白人女性的魅力不是黎巴嫩青年能抵挡的,你说believing in nothing still hurts,落脚不过是一点悲悯一点情。有气无力,节奏感人

42分钟前
  • BE-48-60
  • 还行

巴以冲突版《色戒》?E大演王力宏那个角色吗?

47分钟前
  • stillcxs
  • 推荐

Florence 的演技非常优秀啊

51分钟前
  • particleswreck
  • 推荐

并非你来我往亦步亦趋的典型间谍片,重点是一个女演员的“自我修养”,以及一点为情所困。第一集氛围还不错,后面渐渐平淡。女演员的动机、矛盾、挣扎、情感等都很笼统含混,互动、情绪甚至演员本身都有不足。“女鼓手”并没有能依靠自己的鼓点展开一场自己的战斗,没有能撑起整部剧。另外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恩怨,以及英国的微妙地位等,各方面都有涉及但表现上不够。这或许是一个韩国导演且非英语母语而存在的天然缺陷

54分钟前
  • Wednesday
  • 还行

完全共情不到里面任何一段爱情,无论是女主对Gadi,Gadi对女主,还是Khalil对女主。1. 女主对Gadi的爱情是一整段故事的基石— 无法共情,所以感觉故事都飘在半空。2. 每次女主出现危险,就要给Gadi镜头,显示他多紧张 — 无法共情,因为他一直把Zion置于女主之上。3. Khalil一个恐怖分子头子,会突然这么爱上女主,最后发现被背叛了还在和她说这么多话?别忘了,他是把女人比作车子、手表的人。

59分钟前
  • 蒜头村救生员
  • 较差

PIUPIU的魅力在哪我是半点没感受到(还有斯卡斯加德),迷得到两个男人,而焦土之城的老妈一出来就MAKE SENSE

1小时前
  • Merov Mugatu!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