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季看完的时候,突然有点茫然无措,没有继续追番的动力了,第二季也是一个和失意的好哥们喝酒发牢骚,深夜回到房间迟迟才打开。
时间过了5年,转瞬到了JOE变成一个酗酒嗑药的中年男子生活,看来经历高峰的high之后,绝大多数都是茫然颓废的人生啊,和我一样,我也曾经体验过这种天堂跌落地狱的绝望不过没有那么热血青年燃后,感觉就没有那么打鸡血和激情了,现在我需要的可不是丧啊看完了酋长篇,虽然没有遇到自己旅途的蜂鸟,但也剃了胡子,换上干净清爽的新衣服,重新给自己打鸡血注入了希望。
最后三集,虽然很多人评价马克篇不精彩,但却戳中了我的泪点,记得在去新疆飞机上还好好哭了一顿,这是个好番,教会了我一个登顶的男人接下来该如何生活,哪些东西该放下,哪些东西该继承,梦想,真的很好!
看完了,改成了三星。
真货变成了假货,热血变成了爆米花。
看最后几集的时候一直在想卡米纳和西蒙,这么好的热血以后不知道还能不能再有。
——————————————希望完结那天我会改成五星音乐很好,节奏也不错,该燃的时候作画一点没马虎但是幸夫这条线让故事减色好多赶走Joe后,又怨恨Joe的离开。
大叔的去世无法避免,去世前也支持了Joe的决定,只有幸夫,把所有的不幸推到Joe的头上,大叔在天有灵的话,恐怕也要叹息。
开始看剧之前,我还以为大叔是为了保护Joe被人杀死了呢。
多年之后,幸夫又在朋友的店里因为意气用事揍了流氓,害的朋友失去店面,自己还没有能力取会许可证,只能像狗一样跪下求饶。
最后Joe来救场,不但不领情,还恶言相向。
这么多年过去了,怎么还没学会责任二字,只敢对不会伤害自己的人无能狂怒呢。
惹麻烦,没问题。
年少轻狂,没问题。
做错事,更没问题,谁也不是生下来就样样俱全的。
但是,推卸责任,逃避问题,害的朋友们陷入困境自己却束手无策,这样的人绝不是男人。
看到第七集,明知自己有错,却一句对不起都不敢说,实在让人失望。
拜托编剧,不要让曾经敢孤身一人去偷装甲的小英雄变成懦夫。
实在不想在热血的世界里看到下跪的人了。
相比第一季的节奏,这一季慢了很多,或者说因为剧中充斥着更多的文戏,使得一部拳击作品并没有太多主角打斗的画面,让人觉得十分不尽兴。
在剧情方面,一直主要围绕着乔打输比赛离开这一件事情,不断的回顾和铺垫情感,的确也让人慢慢感到厌倦。
只是,当看到第10集的时候,回过头去细细品味前面的剧情,却没有感觉不舒服,甚至能够让我代入幸夫和乔的感情,能感受到他们的心结为何是他们都曾经痛苦。
其实,如果是剧场版的话,我觉得会让更多的人接受这种大量的剧情铺垫,正因为是剧集,三四周看了三四集下来,一直压抑的情绪没有随着剧情发泄出来,让人觉得很难接受,或者说无聊、无趣和耗时。
也是看了第10集之后,突然有一种想法在我的脑中产生,那就是“我似乎都知道乔最后会死”,或者说作为观众好像都知道他最后会死,甚至我觉得乔也知道他最后会死,但是大家却会为他战死在擂台上而为他感到骄傲。
然后看着他在擂台上燃烧自己,再次成为所有人的骄傲。
另一方面,虽然,我们都知道他可能最后会死,但是我们是不是又希望他能再次看见光明,希望他能不死,不知道这是不是,大家追这部剧的一个动力呢?!
“有翼者托起无翼者,无翼者祝福有翼者”。
结尾很符合这一季的调性,不再单纯的展现拳击,拳击只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中美好更需要我们发现与珍惜。
最后的比赛,在我看来是关于马克的救赎,毕竟乔在前面就已经成功地救赎了自己,这场比赛对于乔来说,只是在享受这个过程,享受和曾经的伙伴再一次一起参与到比赛中。
乔不再把胜利当作是把大家关联起来的核心,他明白了“好好活着”才是一切的前提。
我很喜欢现在的乔,他离我们很近。
野狗(狼)没有死去,站起来后离去。
不知为何,我也在比赛中没有特别的倾向,想着乔会赢,也没有因为乔没有战至最后而可惜,可能年纪大了,也愈发发现“生命”与“家人”才是最重要的东西。
能在有生之年遇到megalobox这部番真是三生有幸。
记得18年在日本地铁还看到过碟片大海报,第一季光碟卖得不好,但收获了极好的口碑,在4年后的今天才能看到重出江湖的megalobox,一部原创番还能有第二季,属实难得。
还是那赛璐璐,还是那激昂电子乐,还是那个joe.第二季的风格转变实在太大, 从一路高歌的王道热血漫变为人与人之间互相的救赎之道(美国大拳击2:救赎),制作组属实给力,不负众望地展现了一个属于新老角色碰撞的“全新”舞台。
叙事节奏和情绪把控简直肉眼可见地拔升,导演利用重复蒙太奇将蜂鸟与旅人这两个图案贯穿至全篇,每一个章节都可以让观众很容易找到这两个图案的照应(酋长与joe,家人与马克etc);且完全不失深度,在一边推进joe的主线穿插回忆,其中第7集的闪回穿插真的巨精彩,各种同位重复玩得出神入化,能评上最佳单集都无可厚非。
还有琉的人物塑造简直教科书,两集不超5句台词,靠人格魅力立马就立起来。
打拳虽然少了,但完全没有拉下,甚至在joe与琉那场训练赛中拉了新人手来画背动,完全不同风格的真实系走位,短短10几秒我都倒回去看了好多遍。
完结撒花🎉这是真的是最好的结局,还好没有致敬《明日之丈》最后的结局,Joe他,没有燃尽了,大家,都还在。
神作我们正活在
最精彩的时刻
第一季像是一壶烈酒,带来了永远的冠军“无甲的乔”,激昂震撼;
第二季则是一壶清酒,有迷途,成长,回归,没有燃尽的happy结局,孩子们慢慢长大,番外队的重建,大家又汇聚在一起,路很长,还要继续走。
剧情简介: “无甲的乔” 永远的冠军,给了所有人一个梦,教练大叔的逝去,番外地队拳馆解散,乔独自在外流浪5年,持续使用劣质止痛药,导致经常出现幻觉,直到酋长的出现,才重新回到正轨,回到番外地拳馆 ,回到大家的身边,与幸夫、奥乔、桑塔、彭吉利重归于好,与近似人工Ai的马克对决,马克得到了释怀,想以真正的自己与乔对决,最终双方的对决在各自倒地一次后,马克觉醒了马克时间,但意识清醒,乔处于劣势 ,由幸夫扔出毛巾投降,一场尽兴的表演赛,没有燃尽,路很长,还要继续走,与大家一起,番外队的大家又聚集到一起,小孩子们在长大,happy end!
想了想还是写点什么,少有的前后两季,风格迥异的作品。
第一季是热血,努力,的王道少年番。
即便是野狗,在逆境中,咬牙坚持,努力,也会有向死而生的奇迹,通过在拳台上的一次次碰撞,配上神乎其技的BGM,点燃了无数人心中火焰。
第二季讲的是成长,救赎的回家之旅。
没有那么多的拳拳到肉,更着重于角色本身的故事,把人物描绘的更加丰满,没有了第一季的血脉喷张,但是多了很多,成熟男性的担当,从酋长,到Joe,最后到马克的救赎。
哪怕是在最后,又一次输掉了比赛,然而重要的不是一时的胜负,是同伴,是家人,是未来。
他们都还会拥有未来的故事。
(话说我必须吐槽下,前面十三集铺垫了那么久,全世界都以为会燃尽一两个,最后一场,我还以为又会是,打着打着,轮流回忆开挂的老套路,结果并没有,没死人是好事,总归有点怪怪的。
)
结尾的处理很好,属于能够软着陆的动画经典,也是2021年排进前五的动画(从头到尾没有翻车,可能也是制作方吸取了热血格斗作品的失败经验),整体成熟、自信,又充满乐观,另外第三季也是有可能的。
的确,或许燃尽(即死在拳台上)是过去50年日本动画最好的结局,也是商业作品一贯的套路。
但这部番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这么做,与其说是热血格斗番,其格调更像是近十年欧洲文艺片风格,我们也不乏能从中看到类似《奎迪》《勇士》等披着格斗外衣的剧情片影子。
诚然原著《明日之丈》给了一个惨痛而又悲伤的结局收尾,主角“丈”燃尽了自己,带着微笑死在拳击台的一角,令观众带着敬意与悲伤离开。
这正是展现70年代日本人朝气蓬勃的阴暗面:不愿面对衰老衰退后的不甘,宁愿在人生最光辉的时刻结束生命。
这也是“燃尽”所代表的含义——为了荣誉、为了成绩可以不顾一切。
只可惜,观众的唏嘘与赞叹,会被新鲜的事物迅速洗刷。
而拳手的死亡,却会给家人留下永远的悲伤,这一切并不值得。
只是对于当时正处于成长期的日本动漫作品来说,如此结局并不意外,如同“丈”十几岁的年龄,用身体激烈地对抗世界,不考虑后果。
但几十年后的今天不同,当整个社会从青年蓬勃转向中年沉稳,创作风格便转向对哲学与人生的深入探讨,所以第二季的剧情转折是可以理解的:主角失意——被救赎——回归故乡——达成和解与共识,很巧妙套用的英雄之旅后半部分,同时加入了很多更为诗意的描述。
故此第二季并没有像第一季那样展示倔强,它在刻画人物更为模糊、多面,似乎整部剧里没有一个对立面。
而倒数第二集时马克的自述中更是揭露了结局走向,即双方不会在惨烈的格斗中两败俱伤,大家用更成熟的方式解决问题,而片中唯一的坏人也迅速投降,平静且自然。
与自我和解,即是本片唯一要表达主题,同样也是未来几十年里日本文艺作品所要深刻探讨的方向。
过去几十年里中二、深黑残、废萌将类型作品拉入不同的极端,却很少见理性与自我表达,如今《装甲重拳》的推出也证实了一部分创作者是有这方面想法的。
所以《装甲重拳》的确不能单一地划入格斗番,它具有剧情片、文艺片的高度,想起在未来也会被反复提起。
文笔很差,也是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看完第二季,我一开始打的五星,后来变为四星,再变成三星,再变成了五星。
可以欲扬先抑,前面那种颓废的气质到变得混乱激昂,最后的结局十分的惊人,一开始我差点被这个突如其来的大团圆结局吓到心机梗塞,五星直接掉三星,结果后面仔细的思索了一下,可以说这个结局设计的简直太绝。
如果说第一季属于少年,那第二季绝对属于男人。
先说说第一季的主调(没补的同志们可以先补一下),第一季整体非常的励志,非常的燃,从头到尾无甲的乔都在强调:“我的实力是货真价实的!
”这时的乔是一个刚从地下走出来怀揣梦想与美好未来的少年,因此第一部少年感十足,十分热血。
而第二部描述的是在七年之后,这个时候的乔已经从少年变成了男人。
而第二部的主题也自然与第一部不同,整体讲的是一个“回归”的故事。
而这个故事属于那些已经经过了顶点的男人们,在他们的愿望和梦想都实现了之后,他们都选择了回到自己的归处。
勇利在和乔对战后,选择了回归拳击界去帮助年轻人们实现他们的梦想,酋长在夺冠买下了那块地之后选择在长眠中使灵魂回到儿子身边,马克在与乔一战后选择回归家庭与老婆孩子幸福地生活,而乔在挣扎和迷茫之后也选择了回到番外地持续生活。
这也正是因此,最后的弃权才是最妙的结局。
毕竟没有燃尽才是新的生活的开始,这才是这些已经到达人生顶峰的男人们的选择。
可以说这个时候如果还是少年时的joe在幸夫抛出毛巾后一定会愤怒地离开,而现在身为男人的joe只是摸了摸幸夫的肩膀。
——“我好像听到大叔在边上对我说:这事该有你来决定……”——“他一直在”这个对话一下子使得原本奇怪遗憾的结局明朗了。
这时的乔理解了大叔和幸夫等番外地的各位的心思——没有燃尽才能是新的开始,也许你想继续做一匹赴死的野狼,但是还有很多人需要你。
一下子把这部番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
因此乔选择了回归番外地继续好好的生活。
所以啊这个番真的真的很棒,也许中间的剧情和制作有一些不足,但是瑕不掩瑜,无论从配乐,还是故事,还是主旨上来说都是一部比较新颖的番,能够在一大群新番里脱颖而出。
虽然较那些经典神作来说还是差了一点,但是无疑是一部值得一看的佳作,值得9.5的高分。
旅人是迷途,是迷失自我的困顿,也是大声地呼喊着:“我真的撑不住了,谁来救救我吧”的无助的孩子。
蜂鸟则不一样,她是图腾,是守护希望的辉光,也是告诉旅人:“没事的,一切都会变好的,我会告诉你世间善意的存在,即便是我要燃尽自身,也会照亮你前路”的温柔长者。
很难得能在NOMAD MEGALO BOX 2里看到并不固定的“蜂鸟与旅人”的组合,我真的爱死编剧这个处理方法了。
对于酋长,马克,琉等“后辈拳手”而言,在擂台上肆意战斗的Gearless Joe便是他们的蜂鸟。
反过来,琉和马克也成为了勇利和Nomad Joe的指路明灯。
毕竟人的社会身份可是在不断变化中的嘛,即便是陷于困顿之中的我们也能够成为他人的蜂鸟啊。
而经过最后一战,Gearboxer Joe即便是没赢,也变回了那个属于拳手和番外地的蜂鸟。
不,这次的joe有了真正站在他这边,接纳他的家人。
有了可以推心置腹的好友,也有了再也不会“逃离”的,自己建设的番外地。
在我看来,他已经摆脱了以前默默无名,浑浑噩噩的阴影了,因此 'Joe' 这个名字也与现在的他不符。
和'Joe' 相比,'Colibrí' 这个名字更适合现在的他。
与第一季的一腔热血,挥洒真性不同,本季的主题是指引和归乡。
指引前面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就是“蜂鸟和旅人”的关系。
而归乡元素,每个主要角色都不一致,但每片“故乡”却又那么相似,吾心安处是吾乡。
酋长有他的casa,马克有他的家庭,Joe有他的番外地。
至于勇利?
那家伙的故乡怕不是在拳击擂台上(笑因此我也特别喜欢最终话的表现,当Joe打算燃尽自己的时候,朋友和家人们及时扔出了白毛巾。
是啊,他们都不是矢吹丈,他们都是旅人,他们最后和大海许的愿望便是归乡,自然便不需要燃尽自己了。
就我理解来看,这个结局比燃尽结局真的好上太多了。
这也是我心目中的完美结局,当然是有之一的。
有翼托起无翼,无翼祝福有翼
看完最后一集后,我长舒一口气,最开始怀着怀疑的心态来看这部续作,原本以为第一季是巅峰,但无论在叙事水平和内涵深度上,本作都毫无疑问超越了前作。
本作的故事线有两条,一条是现实中发生的事,另一条是旅人与蜂鸟的故事。
两条线互相照应,关于旅人和蜂鸟在现实故事中的对应,以下奉上个人的理解。
旅人和蜂鸟的故事版本有两个,一个是酋长初次登场所唱的歌,一个是“英雄”马克给儿子念的故事书。
两个版本也分别对应了酋长与乔,马克与家人的故事。
第一个版本很短,讲的是原本绝望的旅人听到蜂鸟歌声后重新有了希望,继续他的旅途。
这里的对应也很明显,酋长是蜂鸟,乔是旅人。
前四集讲述的是乔如何在酋长的影响下回到番外地。
第四集也是我个人最爱的两集之一,敲定乔决心的一幕正是酋长最后一战。
而巧妙的是,酋长最后一战中,酋长作为乔蜂鸟的同时,自己也是作为旅人,原本打假赛度日的他,最后为保卫自己所爱燃尽,漂洋过海的旅人在异地终寻到了家乡。
这即是对乔的救赎,同样也是酋长自我的救赎。
酋长初次登场在我看来,对乔的主要描写在第四集已经基本完成。
乔继承了酋长的遗志,化身蜂鸟,重新点燃了番外地的希望。
后续乔方面的故事,不过基于前四集的铺垫顺利成章的补了一个结尾。
酋长魂归故乡
乔已是承载希望的蜂鸟后续的九集,除了补全乔的故事之外,又为我们刻画了另一个人物——“英雄”马克.罗萨里奥。
个人认为,马克是后半部分的主角。
马克故事的矛盾背后的原因也很带有科幻色彩,大脑芯片植入带来的利与弊。
而马克的故事,对应的是他给儿子念的故事,同样也是关于蜂鸟和旅人。
这个故事更长,内涵也更丰富。
马克给儿子讲故事书马克跟酋长一样,也是一个异乡人,漂洋过海来到此地,最开始是一名拳击手,但始终不得志,在观看了乔的比赛后,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方向,遇到了自己的妻子,成功当上了警察。
然而命途多舛,儿子被查出心脏病,自己在一场救援中也中枪瘫痪。
在绝望的时刻,贝斯公司带着它的大脑芯片出现了。
虽然四眼仔为了科技与利益而忽视人伦,但客观来说,他的发明确实给了马克一次重生的机会。
马克最大的问题不是作为四眼的木偶,而是被妻子和四眼一直蒙在鼓里,他虽然怀疑过自己身体的状态,但妻子为了他一直隐瞒。
得知真相后,性格正直的马克当然无法原谅自己,所谓的“英雄”不过是造假出来的,并且为此也诞生了其他受害者,例如琉,一个努力的天才因为数据的隐瞒差点葬送了自己的梦想。
这种负罪感让马克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原本以为靠自己拼出来的一切,到最后都是云烟,自己还是一无所有,沦作一个傀儡小丑。
面对贝斯,深感无力。
马克初次登场但真的是这样吗?
故事推进到第十二集,这是我最爱两集中的另外一集。
这一集完成了对马克故事的刻画。
在昔日同事的聊天中,马克的记忆被重新敲开,回顾自己人生的每一处路口,人们将他颂作勇敢的英雄,自己所做的选择是因为勇气吗?
“那不是勇气。
”马克回答说,推动自己的,是一种责任,一种对自己,对他人,对家人的责任。
回忆的最后一幕定格在家人的欢笑中,是啊,儿子的病得治了,自己能够重新站起来了,妻子重新绽放出了笑容,自己还有什么索求呢,自己已经尽力履行了自己的责任,获得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自己接下来该做的,也应是继续履行自己的责任,回到家中,修复因为芯片而破碎的家庭。
正如罗曼.罗兰所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仍然热爱它。
在回家的路上,马克讲了故事的最后一段:旅人一脸豁达的回答说:“我已经有了一切,所以我的愿望不是您说的任何一样。
我只求您,告诉我回家的路。
”马克终于也回到了自己的家。
因此在最后一战中,乔在马克身上能看到了酋长的影子,这正是马克内心的外现。
蜂鸟指引的方向是家人
马克与酋长的重叠最后一战中,是以乔方认输为结束。
个人认为这是非常合理的结局。
就以表现来看,乔由于身体状况确实打不过马克,第二回合后期已显吃力。
马克也完全是靠自己的实力赢得了胜利。
这场比赛输赢其实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双方在经过重重自责与救赎后,通过这场比赛给自己所爱之人一个交代,因此也没有必要拼个你死我活,因为还有爱自己的人在等着他们回家。
本季的最后一幕,是南部大叔与蜂鸟的同屏,二者可以说是两季主角背后的支撑。
蜂鸟在故事中已消失逝去,而旅人承载着希望将继续自己的旅行。
蜂鸟与大叔如果说第一季的主舞台是在擂台的话,第二季的主舞台则在擂台下。
第一季擂台下所做的事都是为了成就擂台上的荣耀,而第二季擂台上的拳击不过是为了给擂台下的人一个答复。
胜负已不再是主题,乔从头到尾几乎没真正赢过,但他正是在失败中找到了归宿。
无论面对的比赛胜负如何,无论面对的真相有多残酷,无论面对的旅途有多遥远,吾心安处,即是吾乡。
暮狼寻乡
拳击动画,到最后一集了,都不在擂台上感动观众,比起隔壁佐贺,诚意就少了一大半。蜂鸟的故事剧里一说我就牢骚,干嘛呢,非得搞得这么故作深沉。然后,最后谁都没有伤害,比起明日之丈那种一做到底的气度,简直是最大的叛离,原案明日之丈?你不配。说到底是卖洋人二手货包个日本牌子卖出去的货色
文艺复兴
其实对于全剧趋于平淡的剧情,我是很生气的,就像剧里mac和b站评论区的小伙伴们说的一样,我一直活在joe给我的梦里。而Joe的梦醒了,他也找到了归途,回到了他最重视的也是最重视他的家人身边,剧里的每一个人都找到了归宿,而我却依然不肯从梦中醒来,所以我很生气。但是我依然给这部剧五星,也许某一天,我从joe给我的梦里醒来,发现答案其实早就给了我,只是我还不自知呢?
给儿童看的假装成熟的东西,烂俗的套路真是看不下去。
比第一季还无聊
什么时候出bd啊…web画质属实不行。期望后期能出个再编集版,把第一季第二季剪在一起,我觉得编剧和武氏真的灵魂共鸣,第一季对标百元之恋,第二季对标败犬,挥拳深层次的人生意义,败犬也是一样,最后一场战斗赢与否不重要了,关键是有没有再一次堵上一切的勇气,因为你一直是挥动拳头和人生对抗啊。
这一拳要等几集?铺垫了这么多结果感情线还很鸡肋,说那么久跟人性复杂社会学关系没有关系,毫无波澜,像枯败的落叶飘到水上掀起的水波软绵绵的。
有时候真的好奇为什么光碟销量不好的[机甲拳击][斩!赤红之瞳!]在国内那么火,是阅片太少?完全理解不了这群在那自我高潮的观众,这垃圾东西能觉得有深度.
体育番配爵士是奇差的选择。让野狗滚回泥潭只需要一场失败,白都家的白莲花女士又后知后觉。剧情幼稚如一,而且拳都不会打了。
依然熟悉的画风,熟悉的节奏,可一上来没有了欢快燃情的BGM,没有了明朗通透的希望,满眼都是胡渣、颓圮,酒精、药丸和未竟的绝丧,这还是那个Joe吗?还是那个打不死的Joe吗?现实三年已过,剧中七年飘荡,还有那部标注了很久却未曾打开过的《明日之丈》……燃起来啊~~~~“我的实力是货真价实的”
从拿下冠军后的困境开始讲故事,设定已经是男主成为冠军的几年后了,坚定地不打假拳,过着惨兮兮的人生,沉迷药物,男主如何自救将成为这一季的主题,期待他如何破题。
【B】蛮意外的,居然是四月番中追番体验最舒服的一部。最大的优势便是结构与基调的推翻重来,本以为会在这种“故作深沉”的叙事氛围中逐渐翻车,没成想制作组真的给了故事足够的说服力。中段有关幸夫的角色塑造显然是最具争议的,然后只需一场简单粗暴但有效的拳击赛就能达成和解。蜂鸟与旅人的意象贯穿始终,并在C part有关马克的角色补全中达到了顶峰,也彻底消解了“强开续集”的印象。可惜,最后一集还是把制作组演出部分的生硬感暴露无遗。双线剪辑和音响演出共同造成了节奏上的割裂,那个本该重点描绘的“反类型”情节设计却只是草草略过,甚至在扔毛巾的瞬间,都未曾给过乔/马克一个面部特写,真正的主角在此刻却是缺位的。这要真的做好了才称得上“平稳落地”,现在的情况只能叫“敷衍了事”。
什么,机甲拳击不打拳击也是常识?!
当你以为自己已经失去所有时,你还有过去可以追悔,现在可以选择,未来尚未注定。你犯下的错会跟你一辈子,但没有自尊的人无法活在明天。音乐神番梅开二度,深夜递刀猛男落泪,牛逼,真牛逼!
本来想打3星,但是弹幕护幸夫,只会说你长大了就明白了,小孩子都这样,言下之意就是 他还是个孩子啊 呗,那就2星吧。不得不承认b站确实低龄化,只有黑白,看不见灰色的人变多了,但是这个剧本真的也是这样吗,我觉得不是。这季打戏少,但是我没问题,文戏能写好就ok,但是?核心矛盾就这?且不说当时和幸夫说开,某人被说离开真就抛弃小朋友(不能远远守护吗,我甚至觉得一直守护慢慢化解矛盾都比这剧情好),至少那么多年过去了,心智该成长些了吧,真如弹幕所说幸夫在逃避,那么他自己内心至少也有察觉,那么他有纠结过吗,大概有,时不时给他单独在的镜头大概就是,但是太不明显了,至少应该夸大表情,或者插入心理,感觉是想文艺到底但又不足,看不出幸夫的迷茫,所以观感才比较差,我甚至觉得放隔壁宝可梦怕不是一球超人小豪的观感。
剧情无聊,打斗场面更无聊,还有这部番的名字《机甲拳击》,完全没有体现出机甲有什么用,无机甲乱杀有机甲,我绝对这番不该叫《机甲拳击》,改成别的不带“机甲”二字的更好,不然你这也没体现出机甲的用处,那叫“机甲”干嘛?
85
潦倒中年人再战巅峰,可惜不是我的菜
无甲的乔穿上了甲,有点煽情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