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兜风
兜兜風,Raydio
导演:詹凯迪
主演:林钜,黄劭扬,黄柔闽,陈加恩,周健瑜,黄基财,张华蓉,魏鸿柏,郭吟香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台湾语言:闽南语,汉语普通话年份:2021
简介:赌性不改的阿瑞是百货夜间保全,不时向前妻调头寸,内心愁苦也只能向橱窗假人诉说;在戏院打工的弟仔暗恋同事,对方却与外国男友热恋中,他再努力背单字,也挣不来梦想中的爱情。这对父子相依为命,扮演不了彼此的生活出口,无声有声的陪伴都只是虚假的寄託。詹凯迪首部剧情长片,透过金钱和 语言分别呈现两代的翻身欲望,但他们真正能做..详细 >
全片充斥着对《亡命驾驶》的模仿和化用,故事上同样围绕一个木讷的男主角展开,他平时从事电影相关,偶尔做做不法生意,和一个落魄的老男人相依为命,暗恋新认识的短发女生。甚至连锤子和面具的暴力隐喻都很相似。但是吧,高雄和洛杉矶就算气候相像,气质也是大相径庭的。多少有点画虎不成了。
有气无力
台湾青春片的质感,但却没有任何青春的痕迹,两代失败者的故事,不太明白为什么车永远对男人这么重要??
在1st观看的第一部长篇作品,高于期待值。很搞笑,观影时坐我右边的喜欢翘右脚二郎腿,我又喜欢翘左脚,有趣的互文。烂车就像破烂的人生,很喜欢衔接的小号声,走路的长镜头也蛮有趣的。车碾过的路上倒映着灯管的积水画面很漂亮。戴上面具和帽子、砸烂监控、杂碎展台、把戒指戴在女模特手上。他的情感宣泄注定只能在假人身上(很喜欢这个脉络的取景和感觉)。将父亲背在背上的大全、长镜头挺好包括父亲演员的神态表情奄奄一息的状态,眼神的游离。很难不让人想到蔡导《爱情万岁》的末梢。
【FIRST青年影展展映】很好的后疫情时代创作。父子各自面对内心的困境,父亲在赌博经济危机和前妻情感危机夹击下只能对人偶模特倾诉,终究还是诉诸于暴力。儿子失去了友情也没得到爱情,情绪沉溺在跟踪与妄想中无处发泄,独尝苦果。最终,儿子还是背负起父亲沉重的的债孽坚持前行。影片有对夹杂在中美之间的台湾地缘现状的指涉。口罩下是看不到的面孔,以及捉摸不透的内心。两位男主角表演有力,两位女配角气质极佳,我很喜欢片中机场外吸烟区那无言共吸一根烟的分别,一切尽在不言中。影片甚至表达了国产片无法表达的意象:每日被口罩束缚的我们需要不时偷偷或正大光明地摘下口罩,好好地透一透气。当下能在影院欣赏一部原汁原味,没有马赛克的台湾新电影,真的好幸福。三星半
睡着了,不好意思😬
#16thFirst# 因First时隔多年再次入围台片,所以行前最期待这部,但观感的确略令人失望......缺位的家庭,少年的哪吒,巨大的欲望,巨大的空洞,却不是孤臣孽子,只一出普通市民家庭在时代阴影下的黑色悲剧,但想法有余,力道不足,哪怕是最高潮也丧了那股劲,爆不出来,风平浪静,属实可惜。不过这部算是本届少见直接以“口罩”时代为背景的片子。2020年春季,一家戏院,一辆机车,彼时的我刚刚出关,还没从心理上和岛屿告别,频频梦到海那边。谢谢《兜兜风》造梦,让我看到离岛后的岛屿故事,哪怕只有一点点。7.28
全州电影节#09 早场太困了 后半部分几乎睡完了
生活啊,就他媽的操蛋。帶著台灣新電影的餘溫,尤其像蔡明亮,前半段像蔡明亮前期作品,後半段像蔡明後期作品,詹凱迪的視聽語言有著其魅力,但是奈何演員不太撐得起來,尤其是黃劭揚,和他多年前在《甜·祕密》《蘋果男孩》並沒有多少長進,童星成給一個有魅力的演員真的是一條漫長的路啊!
#16th First主竞赛#完全进不去故事,难捱的牢骚
拍得还不错,只有一项提名有点少
可能是今年金馬獎最繼承新電影血脈的一片,新電影語法,父子命題(黃紹揚的面癱感會讓人想起《青少年哪吒》),但又有一些deadpan冷調幽默感(其實很多台灣新電影血脈下的作品都可參考Aki Kaurismaki),雖然不算執行很好。中後段犁田⋯但收尾還是有收起來(前半父子幾無交集——工作、空間、移動,可是兩人又有相似性——中點父親教兒子開車,最後車沒了,但在收尾這場戲,兒子背著父親,縱然不斷下滑,仍持續往前走)。對白稀少,聲景搶戲,渡輪、爆米花機、廣播、父親在百貨公司的哼歌獨角戲(類似《摩登時代》Chaplin)、被阿媽唸得很煩打開賓士敞篷那場戲。台灣男性的憋屈感,父之於中國(前妻的丈夫是台商)、子之於美國(電影院老外老闆,有點類似《愛的麵包魂》那種對CCR的鬱悶)。疫情背景。
男主角跟去年看的《一時一時的》蠻像,只是更憋更悶騷⋯⋯
两代人的生活窘境,深夜商场独舞与呆滞摩托轮渡,从父子隔阂到交流困境,孤单个体的城市漫游,很蔡明亮。缓慢、忧郁、诗意。永远打不完的麻将,还不完的钱,永远打不着火的摩托,得不到的爱情,没有奔头的生活就像是在蜗牛迟滞爬行中缓慢受锤。有着对台湾新电影时期电影的精神继承。作为导演处女作,完成度与完整度都很高。
我猜我可能看懂这部疫情电影了。疫情居然让台湾人不再“弑父”了。。。还是弑父吧,背起这个爸爸,会让你后悔的。
“《回南天》”式难看
+
生活流和疫情大背景,竟然没有陈词滥调或应激回忆,反而有点新鲜的感觉。但台湾背景下的这些生活细节真的很难共情,感觉根本没有什么特别的痛苦
这届FIRST唯一台湾片,本来很期待,但睡过去了。疫情下的电影院,开车兜风,亲情主题,台湾社会养老问题,两代人关系,还带上了年轻一代的台语普遍不好这一现象;蜗牛与外星人;开着的水龙头和无人看管而爆炸了一地的爆米花,各种失控感;卷帘门在做保安的父亲脸前落下,与后来的面具一样好;岛屿天光,城市漫游与奔走;第一次细看灵骨塔内部。
非常喜欢前半段,看了好多闷片和PPT电影之后,终于有一部用细腻考究的视听语言叙事的剧情片了,几乎不需要什么台词,对疫情肆虐期间人的空虚、迷茫状态刻画很到位(两年前电影节就该有这种题材片子了)。儿子还是在萧条的电影院卖爆米花的,怯懦的时候用口罩隐藏自己,工作戴久了会偷偷摘下来透气,很贴合当下。父子俩同时失去了精神寄托的女人和心爱的车,各自有一场走路/奔跑的横移长镜头,男孩抛下坏掉的摩托车走路坐下抽烟、后来留给了送他饮料的便利店女孩。不时响起的小号声配乐印象深刻,是有点低配版阳光普照那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