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孙傲谦
主演:于坤杰,李蔓瑄,孙心福,兰海隆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东北方言年份:2019
简介:11岁的男孩小杰(于坤杰 饰)自幼便和经营公路旅店的大舅(孙心福 饰)一家共同生活。小杰为了完成学校作业——制作一副“大海”主题剪贴画,渴望得到一本《海洋百科》图书。表姐(李蔓瑄 饰)原本答应为弟弟买书,然而大舅突遭车祸,真凶拒不赔偿,全家陷入麻烦之中。 小杰不忍为家人再添烦忧,决心通过自己努力得到图书。他穿行在..详细 >
对于少年的表演,我的观感与一些观众倒是有很大差异,觉得好似在生硬模仿大人,片中有些搞笑地方也是。新人导演模仿大师倒是没问题,但是也要懂得取舍吧,杂糅太多并不是好事儿,不过好几个镜头确实还蛮喜欢的。姐姐开始露面的那一幕还以为是周韵,好美。然后看完觉得姐姐那部分应该是删减了,后面一查果然是,觉得甚是可惜,结果制片人说了一下好像只是删了与之相关男友背叛部分瞬间觉得也没啥好可惜的(摊手)。(电影海报看着太像《感谢上帝》了。
松散的叙事带不动这个少年的鲜活感 几段超现实又让人或多或少感觉编排感强烈 似乎导演在某些恐怖片里找了参考和灵感…
我是装瞎的,装来装去还真瞎了。
我们在影视作品里所能见到的海,通常都是南方,殊不知北方也有很长的海岸线,从秦皇岛到大连再到本片的拍摄地营口。纬度越是靠北,北方的夏天就越是短暂,海洋的冰冷期也就越是漫长。电影中的少年与海,海成了一个意象,代表着故事里一个家庭温热期的短暂,由此引申的,普通家庭遭遇变故后的脆弱与瓦解,而化解困难的办法,除却委屈自己,便是转嫁另一个普通家庭。住在少年心里的那头海怪,孤独的、易动的、等待参照型塑的海怪,当家庭崩塌、巨轮停滞,原始的纯粹也终于迅速变成了又一个怪物。
看得出导演很想还童年一场充满悬疑色彩的西西里般的风流韵事,但是给出的却是一坨斑驳陆离的充满海味的不协调的混合物。(也可以是一碗被文艺致幻剂腌入味的螺蛳粉)
我感觉我和导演的审美不在同一个频道上 单论静态画面都很美 但是连成会动的影像就感觉很不美好 农村的粗旷没有拍出美的感觉 女主演的样子在这个家庭也格格不入 风格也很杂 从各个电影中致敬的片段杂糅在一起 感觉很奇怪 几段意向很飞倒是很不错 原本以为会有更多 结果也没有 总感觉喜欢的导演太多了 最后只是这搬搬那抄抄 也没有达到很好的融合 但最重要的还是整个片子的设定都让我很不舒服
早就听说了这个片子,终于看到。90后导演的处女作,才华横溢得有点让人嫉妒了。敢用这样魔幻绚烂的方式来讲这么一个小孩的小故事,野心也真是够大的。个人觉得片子摘开看每个段落都很好,但是段落之间的割裂感还是不太舒服。映后很棒,导演表达能力极佳,加一星给处女作。
#2019青年导演海上影展#开场镜头我还以为是少数民族故事,后来小男孩出场才确定是东北故事…演员表演加成很多,导演也说拍摄过程中,小男孩给了不少灵感,也正是因为非职业演员表演的不可控所以造就了所谓的“长镜头”艺术,整体色彩也很棒技术层面很过关…但一些象征隐喻的元素在片子里反复出现,其实多少有些破坏了整体观感。
釜山电影节时已关注了,现在刚看过,导演有想象力,很有才华,支持新人导演的作品。
喜欢这些画面
剧情 方言 儿童题材是亮点 年轻的电影人走这个路线很让人耳目一新
个人还是蛮喜欢的,个别地方的台词对话稍显尴尬,但后来导演说这些人大多都不是演员,还是理解了一些。小男孩的经历令人惊讶,也让人遗憾。因为涉及到脏话,黑帮,儿童群体印象等问题,所以删减了不少内容,导致有些部分接不上。当然其中魔幻的部分可能让人一头雾水,但是也是让我最喜欢的一部分,特别是那个破船发生的形形色色,浓缩快进的生命历程。整个加分的还在于地点和一些意象的选择。
小杰放学骑车回家到见到姐姐那一整段拍的太好了,如此打破常规的和谐感。印象深的还有大人们坐在酒馆里谈论海怪那一段,大家都太有意思了!平遥影展笑声最多的一次观影,世界上的痛苦和灾难那么多,为什么一定要拍成冗长的文艺片让别人和你一起痛苦呢,开开心心不好吗?西装乐队的出现和废船里的戏真的很《地下》。映后访谈:小杰真的很调皮诶!感觉导演属于人善言拙,对于小杰本人的发言太敏感了,还好制片出来及时救场。
3.5 残忍
中国的农村竟可以像油画般浪漫,从未想象到。
支离破碎 故弄玄虚。倒是生动的展示了熊孩子有多讨厌
「BIFF」看国内新锐导演还是有风险的。一边是烟囱是东北工业区是公路翻斗车、一边是庄稼苹果树和大海,本该觉得气质挺特别的,却总感觉想往喜剧上走的表演和表达不统一,慢镜头和中国式片尾字幕也让人莫名其妙。就是李蔓瑄挺有灵气气质挺好的,期待。
中间船舱部分的长镜头十分诡异,风格切得太生硬,然而至少能看出构思下了功夫,包括全片各处,想借鉴,没问题,审美是有追求的,但是结尾在派出所居然用台词把真相带出来,也太破功了吧。孩子演得不错,姐姐也蛮好。这几年东北系电影势头挺猛,但基本是利用生活环境造内容,缺乏真正表现其文化气质的影片。
可以呀
小男主表演不错,太自然了,换一个人来演可能就会很灾难……视角缝合得比较好,全都是从小男主的视角展开,也有留白,在处女作里已经很难得了(虽然这也导致了最后女主的决定缺少情感铺垫)。视听有设计,滤镜也不错。符号有些刻意和做作,且并不深刻啊,仔细想想其实最后也没讲啥,导演只是呈现了某些生活和现象,他并没有把自己的思考放进去。能想到的只有一种青春回忆的模糊性、不确定性和迷惑性,包括那些魔幻的段落,被留白的故事,以及小男孩的口头禅“你确定?”当然这表达也挺没头没尾的…好在故事还是动人的。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对于少年的表演,我的观感与一些观众倒是有很大差异,觉得好似在生硬模仿大人,片中有些搞笑地方也是。新人导演模仿大师倒是没问题,但是也要懂得取舍吧,杂糅太多并不是好事儿,不过好几个镜头确实还蛮喜欢的。姐姐开始露面的那一幕还以为是周韵,好美。然后看完觉得姐姐那部分应该是删减了,后面一查果然是,觉得甚是可惜,结果制片人说了一下好像只是删了与之相关男友背叛部分瞬间觉得也没啥好可惜的(摊手)。(电影海报看着太像《感谢上帝》了。
松散的叙事带不动这个少年的鲜活感 几段超现实又让人或多或少感觉编排感强烈 似乎导演在某些恐怖片里找了参考和灵感…
我是装瞎的,装来装去还真瞎了。
我们在影视作品里所能见到的海,通常都是南方,殊不知北方也有很长的海岸线,从秦皇岛到大连再到本片的拍摄地营口。纬度越是靠北,北方的夏天就越是短暂,海洋的冰冷期也就越是漫长。电影中的少年与海,海成了一个意象,代表着故事里一个家庭温热期的短暂,由此引申的,普通家庭遭遇变故后的脆弱与瓦解,而化解困难的办法,除却委屈自己,便是转嫁另一个普通家庭。住在少年心里的那头海怪,孤独的、易动的、等待参照型塑的海怪,当家庭崩塌、巨轮停滞,原始的纯粹也终于迅速变成了又一个怪物。
看得出导演很想还童年一场充满悬疑色彩的西西里般的风流韵事,但是给出的却是一坨斑驳陆离的充满海味的不协调的混合物。(也可以是一碗被文艺致幻剂腌入味的螺蛳粉)
我感觉我和导演的审美不在同一个频道上 单论静态画面都很美 但是连成会动的影像就感觉很不美好 农村的粗旷没有拍出美的感觉 女主演的样子在这个家庭也格格不入 风格也很杂 从各个电影中致敬的片段杂糅在一起 感觉很奇怪 几段意向很飞倒是很不错 原本以为会有更多 结果也没有 总感觉喜欢的导演太多了 最后只是这搬搬那抄抄 也没有达到很好的融合 但最重要的还是整个片子的设定都让我很不舒服
早就听说了这个片子,终于看到。90后导演的处女作,才华横溢得有点让人嫉妒了。敢用这样魔幻绚烂的方式来讲这么一个小孩的小故事,野心也真是够大的。个人觉得片子摘开看每个段落都很好,但是段落之间的割裂感还是不太舒服。映后很棒,导演表达能力极佳,加一星给处女作。
#2019青年导演海上影展#开场镜头我还以为是少数民族故事,后来小男孩出场才确定是东北故事…演员表演加成很多,导演也说拍摄过程中,小男孩给了不少灵感,也正是因为非职业演员表演的不可控所以造就了所谓的“长镜头”艺术,整体色彩也很棒技术层面很过关…但一些象征隐喻的元素在片子里反复出现,其实多少有些破坏了整体观感。
釜山电影节时已关注了,现在刚看过,导演有想象力,很有才华,支持新人导演的作品。
喜欢这些画面
剧情 方言 儿童题材是亮点 年轻的电影人走这个路线很让人耳目一新
个人还是蛮喜欢的,个别地方的台词对话稍显尴尬,但后来导演说这些人大多都不是演员,还是理解了一些。小男孩的经历令人惊讶,也让人遗憾。因为涉及到脏话,黑帮,儿童群体印象等问题,所以删减了不少内容,导致有些部分接不上。当然其中魔幻的部分可能让人一头雾水,但是也是让我最喜欢的一部分,特别是那个破船发生的形形色色,浓缩快进的生命历程。整个加分的还在于地点和一些意象的选择。
小杰放学骑车回家到见到姐姐那一整段拍的太好了,如此打破常规的和谐感。印象深的还有大人们坐在酒馆里谈论海怪那一段,大家都太有意思了!平遥影展笑声最多的一次观影,世界上的痛苦和灾难那么多,为什么一定要拍成冗长的文艺片让别人和你一起痛苦呢,开开心心不好吗?西装乐队的出现和废船里的戏真的很《地下》。映后访谈:小杰真的很调皮诶!感觉导演属于人善言拙,对于小杰本人的发言太敏感了,还好制片出来及时救场。
3.5 残忍
中国的农村竟可以像油画般浪漫,从未想象到。
支离破碎 故弄玄虚。倒是生动的展示了熊孩子有多讨厌
「BIFF」看国内新锐导演还是有风险的。一边是烟囱是东北工业区是公路翻斗车、一边是庄稼苹果树和大海,本该觉得气质挺特别的,却总感觉想往喜剧上走的表演和表达不统一,慢镜头和中国式片尾字幕也让人莫名其妙。就是李蔓瑄挺有灵气气质挺好的,期待。
中间船舱部分的长镜头十分诡异,风格切得太生硬,然而至少能看出构思下了功夫,包括全片各处,想借鉴,没问题,审美是有追求的,但是结尾在派出所居然用台词把真相带出来,也太破功了吧。孩子演得不错,姐姐也蛮好。这几年东北系电影势头挺猛,但基本是利用生活环境造内容,缺乏真正表现其文化气质的影片。
可以呀
小男主表演不错,太自然了,换一个人来演可能就会很灾难……视角缝合得比较好,全都是从小男主的视角展开,也有留白,在处女作里已经很难得了(虽然这也导致了最后女主的决定缺少情感铺垫)。视听有设计,滤镜也不错。符号有些刻意和做作,且并不深刻啊,仔细想想其实最后也没讲啥,导演只是呈现了某些生活和现象,他并没有把自己的思考放进去。能想到的只有一种青春回忆的模糊性、不确定性和迷惑性,包括那些魔幻的段落,被留白的故事,以及小男孩的口头禅“你确定?”当然这表达也挺没头没尾的…好在故事还是动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