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大劫案》。
7分。
整体还行。
也不是要吹上天,说完美得不行,但确实已经是好片。
一次偶然的抽烟,男主发现了银行竟然建在下水道之上,这给了他抢劫银行的思路。
白天抢劫需要对付五分钟赶到的警察,晚上则需要找到金库保险库并开锁。
方案一度陷入泥潭。
但绝顶聪明的男主通过观察夜空的星星得到灵感,很快就找到了破局的方案——白天实施抢劫,同时提前挖好隧道,制定好转移路线。
很快找到团队,并完美完成计划,抢到大量现金、珠宝和黄金。
因为一个劫匪的女人高密,团伙最终全部被抓。
但谁知道呢?
这其实也是他们计划的一部分。
从影片质感上来说,色彩和配乐是特色,透着浓浓拉美味儿,尤其最后一段展示现实中几人身份和结局的动画,不错的社会地位与荒诞的犯罪、紧随其后是较轻的刑罚与出狱后潇洒享用成果,强烈的前后对比配上音乐还是很有戏剧感的。
影片开头费尔南达站在雨里的场景莫名让我联想到肖申克里的场景,巧的是也有挖地道场景,只不过一个是挖进去 一个是挖出去,但两者都是一种对自由的追求。
费尔南达执拗地突破重重困难实现自己的银行大劫计划,不全为得到那些财富,更多的只是恣意去实践,心灵极端自由者的犯罪。
有意思的是我只知道他们计划周密,却不知道周密到哪一步,也许告发、抓捕、蹲监狱、出狱后安心享用财富都在计划之内呢!
不过情节方面稍微欠点张力,虽然有现实背景做底,故事伊始还是感觉节奏拖沓了些。
其实现实中,参与这次行动的人出狱都过得很好,除了一个人出了车祸。
当时阿根廷的货币出了问题,很多人换了黄金和外汇存在银行。
而且很多都是黑户和不愿意公开具体数字的人,而且有保险,银行都会赔。
所以案犯承认的金额远小于实际金额。
抢劫要根据金额判,几个人最多的七年,最短的一年。
后面都活得很滋润,而且主角卷毛原型叫“费尔南多·阿劳霍”也是本片编剧。
2020阿根廷犯罪片《极盗行动》,又名《世纪大劫案》,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豆瓣评分7.0,时光网评分7.2,IMDb评分7.2,于2021年10月22日引进国内上映。
五人版的《十一罗汉》。
高智商盗窃是长盛不衰的犯罪片题材,本片完整地记录了5个窃贼从诞生想法到服刑出狱的全过程。
影片开门见山,开篇没几分钟,男主就受下水道的启发而诞生了盗窃银行的想法,然后就是盗窃片常见的招兵买马,然后是周密企划,然后是付诸行动,然后是悉数被捕,然后是出狱乐哉。
妥妥的全过程。
劫匪们最终只服刑了很短时间,主要得益于策划者使用道具枪的想法,这是个非常周全、留有余地的点子,看似简单,却很大胆,因为一旦与警方交火,道具枪等于自取灭亡。
策划者的精华思路是盗窃银行的保险箱,这个思路绝了,保险箱是客户私密的,里面东西的价值银行是无从知晓的,银行没有记录记载,失窃价值无从估算,财物不会有特殊标记,并且很多客户宁可吃哑巴亏也不会说出实际财物是什么。
因此才有了窃贼们藏匿了多数财物,警方只搜扣了少数财物。
因此既大大降低了量刑罪责,又给自己出狱后留了一手,简直太妙了。
策划者选择盗窃银行保险箱的思路,让我想到了现实中有些窃贼专挑贪官污吏下手,既收获颇丰,又没有后顾之忧,因为贪官污吏在失窃被盗后不会选择报警。
如此行窃,妙哉妙哉。
阿根廷电影极少,本片可能是我看过的第二部阿根廷电影,之前曾看过豆瓣评分高达8.8、位居豆瓣TOP250榜单176位的短片集《荒蛮故事》。
最正儿八经的盗窃犯了,没有感情线,没有宫斗戏,全员智商在线,就是为了呈现最真实完整的犯罪场景及犯罪计划。
所以剧情平淡了点也是正常的,但是抢劫银行的戏码还是抓住了眼球,唯一的亮点莫过于掌管银行的灰色西装,眼神杀以及肢体语言使他散发了一种痞帅的魅力,处于凶猛悍匪与运筹帷幄之中,既让人质害怕,又让人质安心,还能让警察摸不清头脑,可惜戏份太少,谈判官以及警察的对戏反应也没有出彩,最后谈判官识破计划的部分处理的也太过仓促。
而且最关键的是,整个银行的犯罪氛围里,我没有感觉到紧张害怕的情绪,没有代入剧情里面,完完全全的站在上帝视角观看这场闹剧,至于被抓捕后结尾的剧情,没有升华主题也没有首尾呼应,完全就是为了凑时长的。
还有一点要吐槽的就是,前面铺垫了擅长盗窃手法的灰色西装,我还以为他是计划中开箱偷盗的主力,结果搞半天是个在银行里拖时间的,这完全是专业不对口啊,有点浪费了,哈哈哈哈哈。
抢劫银行的计划做得还是挺周密的,虽然有些意外,比如机器过热发动机失灵等,最后还是偷了不少钱或者值钱的东西,有现金,珠宝,黄金,警察居然没有想到通过下水道强攻,漏掉了重要的地方,恰好下水道就是劫匪们逃跑的路径,给老太婆过生日那里笑死了,还唱生日歌吹蜡烛送祝福,你们正在抢银行啊喂。
抢劫成功后发现片子还剩二十多分钟,跳着看了一下好像都被抓了。
四星8分,抢银行,你们不是专业的,但是你们成功了。
《世纪大劫案》。
和《马德里金库盗数90分钟》相比,节奏把握或有不如,但胜在传奇性和真实性。
毕竟是真实事件。
给人质老奶奶唱生日快乐歌吹蜡烛,然后释放送走这样的骚操作,简直有侠盗罗宾汉的风采。
真正让这伙人和普通抢银行区分开的,是对抢劫标的和被捕的设计。
因为没有用真枪,没有暴力伤害,最后的判刑———主谋者一年半,撬锁的缓刑。
比我们这偷辆电动车都短。
然后因为抢保险柜,被盗数额不明。
钱就这样洗白了。
真实案件,阿根廷果然是片神奇的土地。
今天聊聊电影《世纪大劫案》。
片名El robo del siglo / The Heist of the Century(2020)。
这部阿根廷电影根据发生在阿根廷的真实案件改编。
2006年,一群盗贼瞄准阿根廷阿卡苏索里约热内卢银行,并成功盗走2000万美金和珠宝。
不仅如此,在劫案中,盗贼们精心算计,将警察们耍得团团转。
阿根廷人并不避讳,大大方方地把这起并不光彩的案件拍了出来。
这家银行位于阿根廷最富有的地段,保险柜里装满了最富有的人的财富。
真实故事和电影表现的一样,五个人用四条假枪闯进银行,就完成了这次惊天大案。
五个人四条假枪,怎么才能在警察的眼皮子底下,把当地最大的银行洗劫一空呢?
一般人想都不会想这个问题,但有心人却可以通过一个烟头找到解决方法。
玩过GTA5的朋友都知道,想要成功进行一次抢劫,需要完美的策划和执行,合适的人选、合适的时机也是缺一不可。
抢劫的步骤、执行的道具、逃跑的路线,都需要精心准备,任何一点差错就能造成GG结果。
在这里也一样,这五位大爷既然能够做成“世纪大劫案”,自然是完美地做好的策划和执行,并且没有出纰漏。
本案犯罪手法与《纸钞屋》十分相似。
一队人马在明面上钳制警察,争取时间,另一对人马在加紧实施偷盗。
劫案数额巨大,犯罪过程戏剧性强,也让这个案件成了大家津津乐道的谈资。
不怕盗贼技术高,就怕盗贼有文化。
本案中的盗贼们可不是平常警匪剧中那种小角色,不会因为一些情绪波动就影响大局。
相反,这里的盗贼们不仅在各自专业领域很有研究,心理素质也是极强。
先看专业素养,策划、挖掘、表演、五金、驾驶,简直样样在行。
这里的盗贼还会用直角边余切算角度,可见初中数学知识学得还挺牢固的。
他们用简易手段就测算出了作案前踩点工作,堪称初中应用数学行家。
再说心理素质。
这群盗贼的放在明面上犯罪手法就像影片表现的那样,几个老家伙灵机一动计上心来,想到了声东击西的鬼点子,成功盗走两千万财富,并且戏耍了警察。
作案过程中,他们顶住巨大压力,处理了多个状况,顺利脱身。
但有的人会说,他们不还是被抓起来了么。
这就是影片没有拍出来,却隐晦地告诉观众们的精髓所在。
你以为警察在第一层,这群盗贼在第二层,其实盗贼们在第五层。
这群盗贼做了世纪大案后,并没有想着隐姓埋名享受生活,而是维系原有生活,仿佛等着暴露身份。
猛一看仿佛是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实际上这才是他们真正的计划。
最为关键的是,他们作案过程中的情节几乎都可以套上最低刑罚期限,坐牢1年之后又是一条好汉。
影片在最后的彩蛋环节,放出了一些有关案件的描述:本案的失窃数额将永远成谜,据估测,大致金额在800万到2500万美元之间。
警方追回117.2万美元和8公斤珠宝,所有财产受损的客户由银行赔付损失。
这里就有很多值得玩味的地方,也是品味精髓的关键。
失窃金额和被追回金额相差巨大,只能说明盗贼们事先将大笔财富藏了起来,等着自己出狱后享用,同时银行也会夸大财产损失,一方面可以带掉自身的坏账,另一方面可以多多向保险公司索赔。
因此劫案后被捕也是计划的一部分。
盗贼们可以顺利洗白身份,漂白赃款,用极短的牢狱生活换取一辈子荣华富贵。
总之,皆大欢喜。
盗贼团伙反复强调:“在富人区,没有武器,没有仇怨,只是为钱,与爱无关。
”(“In a neighborhood of rich people, without weapons or grudges, it's just money, not love.”)试图打造自己罗宾汉的人设,尽管他们把所有的财富据为己有,但仍然可以得到不少人的支持。
违反犯罪分子只要打着反政府反权威反压迫的旗号,总能忽悠到不少人。
说几条真实案件发生时的事情:1.在真正的抢劫案中,当特种部队最终冲进银行时,盗贼们正在一边数现金、一边吃披萨、一边看电视“直播”。
当时电视台故意延迟了30分钟报道这次行动,因为电视台害怕盗贼会在银行内部监视,不想让盗贼知道警方的突袭。
电视台想以此欺骗盗贼,却没想到成了盗贼们欣赏自己杰作的“直播”。
2.盗贼们凿开了银行400个箱子中的143个,并把它们洗劫一空。
3.抢劫完成后,盗贼们瓜分赃物的份额并不完全相等。
Bolster、Beto、Vitette和Araujo都获得了大致相同的收入,可能各有数百万美元。
Zalloecheverría和乌拉圭人Luis得到的更少,因为他们加入的时间要晚得多。
这是事先约定好的,大家都表示满意。
4.据新闻报道,这个在国家电视台上让阿根廷警察难堪的神秘盗贼团伙盗走了近2000万美元的现金和贵重物品。
影片前面大部分时间在讲述盗窃过程,精彩在前。
最后彩蛋部分隐晦地表达了洗钱过程,精髓在后。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极盗行动》,一部阿根廷电影,创作者站在中立的角度,改编历史真实事件的一部阿根廷电影,惊险又刺激,幽默又感伤。
我们以为它还在,其实它早已不在。
惯偷、机械师、医生、牧师、沉迷精神世界的前十分钟有些闹腾,差点儿要睡着,后面越看越有意思,立马清醒了。
本以为结局就这样了,又出现了反转。
一直到彩蛋都惊喜不断。
世界上有一种最厉害的剧透,叫做“国内上映”。
恐怖片和犯罪电影,尤其深受此类剧透影响。
恐怖片的话,即使电影过程再怎么装神弄鬼、神神叨叨的,最后必然也是什么主角的幻觉、精神病作祟,总之建国之后不许成精,世界上也没有鬼,所以一切牛鬼蛇神、封建迷信必将被伟大的科学和社会主旋律所横扫;至于犯罪片里,反派罪犯再怎么厉害嚣张,或者是主角为了达到目标而使用非法手段,最终都必将受到法律制裁,没有一个犯罪分子能逍遥法外,正义必须战胜邪恶。
那如果原本就是不良结局的国外或港台电影要引进了怎么办?
麻烦一点的,就像《无间道》、《龙城岁月》那样,拍个大陆特供版结局,偷懒一点的办法,则是直接在最后屏幕上打几行字幕,“某某某,最终因XXXX罪而被警方逮捕伏法,判刑XX年。
”当然这个作风也不只是国内独有特色,在新加坡上映版《古惑仔》里,洪兴帮大哥陈浩南的身份直接成了卧底警察,你敢信?
总而言之,当我国庆在家,躺在沙发上美滋滋地正看着这部《极盗行动》时,随手刷了一下豆瓣打算看看演员的信息,忽然发现这部电影马上就要在国内院线上映了,我当时的第一心情就是……坏了,我被剧透了!
这班抢劫银行的伙计们最后肯定都得被捉拿归案。
果不其然,这个“万无一失”的世纪银行大劫案,最终以主角团伙们的落网而告终。
看完电影以后,我又再查了一下,这部电影本身就是以2006年1月13日发生在阿根廷的里约银行劫案改编的,现实中的劫匪们早都已经刑满出狱了,所以再怎么样,电影里主角们会被抓都算是早已注定的结局,其实也没啥好意外的了,毕竟不是人人都是传奇的D.B.库珀。
可我想,在这个世界上像我这样的俗人应该还蛮多的,在我们内心深处,即使你不愿意承认,也始终会有一个想看坏人作案成功、过上花天酒地、纸醉金迷生活的渴望,就好像问起许多人如果你能拥有瞬间移动、隐形人的能力时你会怎么做,似乎大多数人第一个会想到的词就是“银行金库”。
没办法,我等就是如此俗人,现实世界不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做白日梦也挺爽的,如果连幻想都要追求三观绝对正确,那人活着该多没劲儿啊。
所以如果你和我一样,只想看一部作案计划精良缜密、节奏明快愉悦的抢劫片来乐一乐,那么这部《极盗行动》的前1小时28分钟,一定可以满足你,就像是看《十一罗汉》、《偷天陷阱》那样,或者更确切一点的说法——这部电影大约是爽片版的《热天午后》。
至于1小时28分钟以后的剧情,真的不看也罢,因为在这类大盗电影里,警察抓坏人的剧情,还有为了凑时长而加入点缀的一些无关痛痒的亲情/爱情戏码是最令人乏味的。
不过片尾动画倒是制作得很有趣,值得一看。
当然,从另一种意义上,这个看似万无一失的完美抢劫计划,毁于一个团伙家属的报案虽然看着糟心和突兀,但也算是一种主题升华,并且万分真实。
因为在现实世界里,就有好多大案被破获,仅仅是因为犯案人许多年以后,酒喝多了和别人吹牛逼时说漏嘴,许多的贪官落马,也只是由于情妇失宠主动去举报。
所以这个主角策划了许久,步步算计完善的大行动,最后在半分钟不到的时间里被猪队友的媳妇儿上警察局揭发而宣告失败,真是太真实了。
主角费尔南多的失败在于,他考虑到了许多抢银行的细节——打通地道的位置、保险柜怎么打开、谈判时怎么应对拖时间、使用假武器避免隐患……却唯独没有算计到人的问题。
因为世界上或许有完美的计划,但没有完美的人,而计划是由人去执行的,越多的人参与就有越多的风险性,人类本身就是会情绪化、会失控、会做出许多难以预料事情的生物,在笑别人是猪队友时,也许哪一天我们自己也会有成为别人猪队友的一天。
既然他人不可信任,那么单枪匹马行动总行吧?
或许去巷子里打劫路人什么的还行,但类似这样的银行抢劫大计划,指定是没办法的,否则狙击手一枪爆头就完事了。
人少了干不成,人多了又容易出幺蛾子,唉,人类可真是矛盾而脆弱的群居动物啊,所以这部电影其实还是能传播正能量的,那就是远离犯罪保平安,法网恢恢是真的疏而不漏。
回到电影身上,作为观众站在上帝视角去看,其实费尔南多的计划也算不上绝对完美。
他择人不慎,挑到了一个爱炫富的花心猪队友,也不再细说了,只是想吐槽电影这里的伏笔设置真是生硬得不行——“你老婆怎么也跟过来了?
”“她刚好就住在这边,所以就一块过来了,放心,‘土耳其人’不会乱讲话。
”哇大兄弟这FLAG还能插得更满一点吗?
这种一眼看过去就知道会坏事,最后果然真坏事了的剧情,很多电影都有,实在是让人看得冒无名火。
还有最后跑路用的货车,能不能偷一辆看起来不那么破烂的,这废铜烂铁拼凑出来的样子,我真怕开到半路忽然抛锚了。
另外这辆货车的鲜艳颜色也未免过于招摇,就算不抢银行被警察拦了也不意外,怪只怪阿根廷没有五菱宏光,不然那车停在路边最低调接地气了。
而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抢劫团伙在银行里拖延时间的策略,设计得也可以再高明一点。
虽然知道这是电影为了呈现主角团跑路时的刺激感,但从最终表现效果来看,只会让人觉得算无遗策的费尔南多在最关键的拖时间和逃跑方面计划得太简单匆忙。
全程只靠马里奥和外面的谈判专家在米格尔尬聊硬拖时间,中间还插了一段开锁机器过热需要再拖时间的小插曲,本以为会有个扣人心弦的小高潮的,但最后解决办法依旧是电话尬聊,浪费了这一场戏原本可以有的很多更好玩、更有戏剧冲突的展开可能。
例如设计一个假的遥控炸弹,让人质中的某个人套上,然后威胁人质不照他们的命令行动就引爆炸弹,接着再把人质打扮成劫匪的样子,戴上面罩、拿上假枪在外面警察看得见的地方巡逻,而团队成员则趁机逃之夭夭。
又或者在警匪对决时,增加多一些的警方营救手段与互相博弈剧情。
现在看下来电影里的警方几乎是毫无作为,也使故事产生了一种失衡感,主角们的成功来得未免过于顺利,而毁于一旦的原因又只是内部的猪队友自爆,观众的观感自然谈不上紧张,只会觉得抢这家银行的任务太容易了,而没有许多电影里,那种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猫鼠游戏魅力。
说了那么多,当然不是为了鼓动大家也去策划一起更完美的银行抢劫案,只是从电影角度而言,这部片子各方面都尚缺了一点火候,距离优秀的犯罪片还差了一步。
想来想去,不够纯粹,是这部电影最大的问题。
要么完全按照真实事件一比一纪实地拍,要么在戏剧性上做得更过火一点,让剧情起落变得更精彩,要么彻底拍成一部犯罪喜剧,类似《捕蝇纸》、《偷拐抢骗》那样……但这部电影的最后就是什么都沾点,却什么也不完全是,甚至在犯罪剧情外,还想加一些亲情戏码,以及追求心灵自由的哲思,只会让它显得不伦不类。
但念在我真的挺喜欢拉丁美洲的风情与景致的,电影拍得也很流畅快意,所以私心为这部电影多打一颗星吧。
有意思
在同类型的犯罪片中,《世纪大劫案》真的没有太多值得称道的地方,当然它也没有什么破绽。但这么一个重磅的名字,真的没有拍出了与之相称的“大”。片子的整体节奏呈现拖沓,没有能偶所谓拉美风情的幽默感也没有与众不同之处。也许“真人真事改编”是这部片子剩下最大的卖点了。
世纪大劫案
如果你的钱来路不明,那你最好不要背叛你的老婆
还行,真实故事改编
根据发生在巴西一桩真实银行劫案改编。六名劫匪谋划严密,执行到位,未费一枪一弹,未伤一人,顺利将一家银行保险库打劫一空,然后在警方眼皮下连人带物消失。真可算是高智商犯罪。若非其中一人得意忘形,被妻子举报,确是做到了神不知鬼不觉。故事不错,但讲述得有些散乱。
新鲜而有趣的“艺术家”主谋,武术和艺术能完成什么使命?真实事件胜在想法和技术,电影胜在喜剧和动作,杰出的头脑都在制造犯罪里毁于疯狂。只为钱不为爱很戏谑,我们观看犯罪与观看被捕,任何完美都有百密一疏的时候。片子风格很惊喜,笑点挺多,全程节奏很紧,有点像《大赢家》的感觉,是很喜欢的类型了。
排片很少,但是拍得还是十分的精妙的
开保险箱就像开盲盒,刺激又快乐。
挺好玩的;结尾有点拉胯…不过这也没办法…电影也只能就这么拍了…
#PYIFF4th#5.0今年平遥的第一场露天,今年站台加的暖风还蛮吓人的,直到最后几天我才发现这暖暖的感觉原来不是我被冻出幻觉后产生的,露天看类型片真的爽,看几天闷死人文艺片中间夹个这也真的爽。陈旧的抢劫操作,流水的拍摄。稍微不同的就是有点黑色幽默,但还是流于表面。导演应该看看《纸钞屋》,学学吧,但也有可能是阿根廷政府为了去夸大原本事件,拍的一个主旋律。结尾本来不烂,但战线拉长了就没了意思,拖沓极,结尾也就还挺符合中国的………
这种肥皂剧要不是“阿根廷”这个噱头加持,烂的连一星都不能给
不知所云 形散神也散的电影 不值得一看。
PYIFF第十二场,1号厅。
三星半肯定有的。罪犯的脑洞真大,而且有阿根廷贫富分化的社会背景在里头,也算有点世相和人情在里面。有些镜头语言运用得还不错的,电影院里看很带劲。
看似一帮愚蠢的抢劫、盗贼却成功了,最后才判了几年,该怎么说好,太轻了吧。抢劫完成就抛弃糟糠之妻是大忌啊。
看了五分钟,对不起我无法忍受在办公室都是监控摄像头的情况下就那样面罩都不带去偷东西
浪漫主义色彩浓重的银行劫案想想也只能发生在南美洲,从抢劫到被捕再到释放,精致的劫匪们掌控了一切,不过电影本身只能一般般了。
只有钱,没有爱。
策划和执行部分很好看,非常艺术家。不太懂落网部分是什么意义。最后的字幕说真实的罪犯只判了一年零七个月,这更匪夷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