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么说,相比起《恋爱通告》,我还是喜欢《初恋红豆冰》多一点,其实这俩片在夸张的失真度和剧情逻辑的反智化上不相上下,但《红豆冰》比起来多接了那么点地气,于是接受起来就没那么拧巴了。
但总体来说,歌手改行还是要慎重的。
《红豆冰》中所表现出来的爱情游戏一如阿牛的导演手法一样青涩,其实就是那种一起长大的孩子过家家的感觉,而且连环追尾的设计太可以,一个大轮回下来,成了一个八角恋爱故事,关系太多太肤浅,能走进人心并获得认同的感情并不多,大多数只是徒增笑料而已。
而且这个笑料也基本停留在10岁以下儿童的智力范围内,胳肢人也要拿点诚意出来,要不我只能是哭笑不得如坐针毡——肥妹再傻,也不至于要以把自己搞得像个乌眼鸡似的为美,然后还要顶着这鬼样子去向白马王子示爱,马麟帆再蠢,也不至于顶着内裤楼上楼下窜的。
如果喜剧效果靠夸张到违反生活逻辑来制造的话,那顶多也就算皮笑肉不笑的喜剧。
从本质上来说《红豆冰》其实是一部关于成长的电影,这个封闭小镇的感觉很像是托纳托雷镜头中的西西里小岛,鸡犬相闻中大家守望相助,怡然的自我麻醉中憧憬着外面世界的精彩和无奈,那个破败的咖啡馆其实就是小镇上的天堂电影院,程式化地上映着周而复始的悲喜剧。
这是一个很文艺的电影外壳。
本来电影开始的部分那种散淡的叙事风格让我挺受用,但阿牛还是没有忍住洒狗血的冲动,尤其是打架鱼一家人那一条线,打架鱼何以对抛弃他们母女十多年的父亲那么向往?
何以对含辛茹苦的母亲那么刻薄?
小镇上的八婆何以能对这个可怜的女人和老板的关系津津乐道地嚼十年舌头?
老板娘又何以海阔天空地不闻不问?
这是最偷懒最弱智的讲故事的方式,完全无逻辑动机的自说自话,只为凭空臆造出无聊的恩怨。
其实这样的生活流电影,最应该发挥的是细节的力量。
《天堂电影院》的前半部分,基本没有完整的叙事,全是细节的铺排和重复,在淡淡的忧伤和戏谑气氛下,我们仿佛拨开岁月的浮尘去感受回忆的光泽,这种对纯真岁月的淡然追忆不正是《红豆冰》想要的感觉吗?
何必要用这些不靠谱的铭心刻骨来给自己拌蒜呢?
李心洁算是这部戏里唯一一个表现出足够职业素养的演员,其他的演员基本上处于玩票的状态,表演十分业余,巫启贤算是能压得住场的,但是还是演得得很用力,梁静茹则是呆呆的小可爱,不过不失。
客串歌星中最出彩的是品冠,尽管有点小品化,但角色讨巧,每次出场都有惊喜。
尽管导演不称职,但阿牛为本片搭建的音乐体系还是不错的,很入耳的青春奏鸣,尤其是对《午夜香吻》这首马来西亚经典华语歌曲的运用,构成影片音乐中最给力的部分,其中有三处印象最深,第一次是品冠自弹自唱这首歌的出场,这是《红豆冰》第一次让我感到眼前一亮的地方,第二次是打架鱼和马麟帆斗鱼段落的变奏,第三次是咖啡馆老者出殡,三种调式风格都运用得很精到,与剧情结合很紧密,表现了阿牛良好的音乐感觉。
很平静的电影,就如那个平静的小镇。
当中最中意的是那个扎着小辫,提着糖水,不说话的Barley冰随着节奏,偷偷站在Botak后面滴水,然后偷笑结局让我想要为这部电影写一点东西因为,那种错过,那种遗憾的美感真的很惊心动魄
你消失了有多久了?
07年最后一张专辑天天天天说爱你,之后就只有看见你出现在各种鱼龙混杂的内地节目里,让我觉得你无比掉价。
初恋红豆冰一出来我差点没蹦起来,我就知道你这几年没有让我失望。
你总是像一个喜剧角色存在在人群的印象里,可我固执地坚持着在朋友面前承认多么喜欢你,看着海报上剃着平头的你,我傻傻地笑得很欢乐。
这部电影我要打五星,盗梦我都只打了四星。
精武更是毫不客气的点了一颗星星。
我一直觉得你和黄磊很像,或许是因为我都爱你们。
我也一直觉得李心洁无比漂亮,也一直觉得她和袁泉是中国最漂亮的两个女演员。
但是袁泉滴眼露的广告后折损了我心中的好印象,因此更让我觉得李心洁多了一丝脱俗。
南洋的国语很有味道,时钟一摇一摆行进在旧旧的小镇里,像一幅有声的水彩画,Botak很少露出一口乱牙的笑,多数时候都是憨憨地沉寂地望向那个心动的方向。
或是执着那一杆笔,小心翼翼。
那一张张淡水彩,每一面斑驳的老墙,倒下的车轮,谈笑的镇民,八卦的女人。
流到杯子外的咖啡。
都是散落一地的马来风情的生活。
旧的泛了黄,像陈年的心事。
你说:周安琪,再见。
郑重得像被放生的打架鱼。
电影的结尾片刻,雨用力地砸在大地,Botak终于还是没有送出那封信,我看到字字句句散落成千万颗雨滴。
她是不是你整个青春期的记忆。
我看着电影,跟你一起害怕的不敢声息。
直到最后我才知道,那个夜里她其实吻了你。
那动作美得悄声无息。
有一种感觉,又甜又冰,冷到舌头都痛了。
但是,再及时,也还是来不及。
几声吉他的和铉,出字幕时候,陈庆祥的钝钝的声音低语着:你是汹涌的海浪,我是疲惫的沙滩。
我哭得更加凶了。
我忽然想起晚上刚刚才看的一篇十分狗血的天涯直播贴,通篇我都在找欢乐,但是最后的时候,看到男人对倒追了自己七年终于修成正果的女人说:“世界上有很多事都可以觉得过瘾,我打游戏也很过瘾,吃烤鸭也很过瘾,打篮球也很过瘾,和你在一起也很过瘾。
”有那么一瞬间,我好像哑然。
几米的《星空》里那个男孩子愿意为了女孩画进一满墙的鲸鱼,初恋红豆冰里的Botak愿意安静地画每一刻美丽的打架鱼。
哪怕她们,不一定有归期。
我想,如果也有一个人,你可以不会弹吉他不会写歌,我也不非要你送我一个婚礼。
你愿意为我画一张画,可以跟我说出“和你在一起也很过瘾”这样平淡无奇的话。
那么,就算是175cm,身材也胖胖乎乎的,那也没什么关系。
以上2010.9.27 2:58
除了作品,电影的背景是我关注的地方,BOTAK跟周安琪去的河边那一幕,真的很漂亮,挺浪漫的。
来到槟城姓周桥,算是一个古迹及景点之一,透过阿牛的作品,姓周桥好像成为一处废桥,怎么都没有人的。。。
只有那几个逃亡的人。
平时的人来人往,都跑哪去了。
不够真实感。
虽然来去就只有那几个背景,写出九十年代的初恋情景,也把马来西亚的古迹及风俗写出来了。
小时候玩的弹玻璃球,打架鱼,家家酒。。。
还有泡咖啡方式,传统的马来西亚咖啡,真的有一番咖啡滋味。
下午看了,心里还是有点不舒服,马来西亚的中文语调,怎么都是歪歪的,到底马来西亚是说什么语言的。
认真的说,马来西亚人也太棒了,平均一个人会说上四种语言以上,说出来的,好像全部都是有“限”公司,吐舌~我还是觉得值得鼓舞啦,阿牛的第一作品,完整都是马来西亚的写照。
看一帮歌手合演的偶像片,竟然哭得跟《唐山大地震》一样厉害。
这是我的问题,不过阿牛同学的导演作品,明显要比另两位歌坛偶像好太多。
不管是诚意,还是细节。
看前面的小孩戏还有点不耐烦,不过等到他们长大了,阿牛、李心洁、梁静茹、品冠、曹格、易桀齐,这一批马来西亚明星素颜装嫩甚至扮丑演出多角关系,轻喜剧风格的草根乡土清新小品,每一个竟然都能各安其位,一点都不突兀。
这应该是因为,他们都借着这部电影,真的回到了自己年轻的时候。
那个时候,他们是很锉很土的小镇少年,说不标准的中文,皮肤都黑黑的,家里永远都是乱糟糟昏昧昧的,爸爸大嗓门,妈妈忙不停,不远处的小河是能让他们安静的地方。
小镇少年与小镇少年之间表面上永远争吵打闹,内心里却谁也离不开谁,因为一份红豆冰而开心,因为一条打架鱼而翻脸,因为一张笑脸而惶惶不安。
能够让一部本来是大俗套的青春喜剧压得住场,多亏了马来西亚的乡镇风景,多亏了这帮孩子辛苦的、暴躁的或者三八的爸爸妈妈,多亏了那位想去中国找老婆的老爷爷。
他们让电影从嬉笑中沉静下来,有了时光的厚度。
直到最后,少年们一个个离开小镇,去外面的世界,嬉笑和沉静终于汇流而成了感动。
有人出去读书,有人出去做生意,当然也有人揣着音乐梦想离开,就像这一批作为歌手的演员。
他们离开家,离开那条河,离开那位老爷爷,离开乡土味的中文,离开红豆冰的快乐,也离开想了很久也不曾开始的恋爱。
后来,他们唱的情歌,在城市里的KTV被一次次点唱,那些歌字句整齐,表意模糊,发音准确,却再也没有那条河的气息。
这群异乡人回到故乡演一部电影,应该会开心,也许会落泪,一定会感谢阿牛。
阿牛曾经唱过的《踩着三轮卖青菜的老阿伯》、《大肚腩》、《牵牛花》、《阿牛和阿花的故事》,是整个华语乐坛多么难得的清新声音。
就像现在这部多么难得的清新电影一样。
这也许不是一部大部分人都会喜欢的电影,很多人说幼稚说烂俗说无聊,这样说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每个人都在不同的世界观下长大,如果不能保持一颗依然充满童真的心,就只能成为一个阴谋论的推广策划师。
阿牛的人也好、歌也好、电影也好,都是又萌又幼稚,阿牛同学我可以YY你就是又萌又幼稚的人吗?
初中的时候就很喜欢阿牛,因为天生没有追星族的筋,喜欢也就是觉得喜欢而已,不会刻意去买唱片买海报,也就是记得有那么一个弹着吉他的少年,走在漂亮得让人窒息的麦田里,唱着我要唱歌给你听。
我也想唱一首歌给喜欢的人听,虽然我五音不全还浑然不觉,阿牛这么萌的人这么萌的歌,却是一把浑厚的男中音,唱《无尾熊抱抱》的时候真的很让人喷饭,这一次的《纯文艺恋爱》却难得的刚刚好,是在《唱歌给你听》之后我听过的最适合阿牛那把嗓子的歌。
你是汹涌的海浪/我是疲惫的沙滩/暖暖的斜阳/吊在我们的肩膀……你轻轻柔柔的细述着槟城下的雨/淋湿你的长发几十年来抹也抹不去/我会慢慢的想起/几十年都不会忘记……听着这首歌就走进了这首电影的世界里,每一部电影都是属于导演的架空世界,这个世界如果能够美好为什么不值得称道,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希望电影中都是复杂化的生活,并不是让人痛彻心扉的阴暗和怀疑就是艺术,也有一种艺术叫做希望,心中有梦的人拍出来的电影就是一个美丽的梦境。
我实在是喜欢阿牛,我喜欢一切让我觉得充满希望的存在,阿牛有一种别人不可能拥有的才华,他能用一种充满童话美感的眼光去看这个世界,心中还保留那份童真的人总能体会。
我喜欢Barley冰那永远都喝不完的一袋冰,我喜欢就算很生气也不会发火的Botak,我喜欢永远都像只小刺猬的周安琪,每个人都很可爱,你说脸谱化也好,你说性格幼稚也好,如果世界是这个样子,哪怕是看到电影里的世界也好,总觉得又变得有勇气开心和微笑。
最后Botak和周安琪有没有在一起也不重要,阿牛的电影总之都能猜得到的小惆怅,虽然也不会让人觉得特别遗憾,但那一袋冰的甜蜜,过了就觉得值得了。
真的很喜欢这部电影,给这么高的分,并不是因为它经典或者是有多么牛逼的特技,它就是一部看上去成本不高的小电影,我喜欢它只是因为它很有诚意,它的导演希望所有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能回忆起曾经美好又青葱的一段岁月,希望能让人感受到那种淡淡的有些甜蜜又有些酸楚的初恋滋味,这种说法虽然很牙酸,但是阿牛这个大萌人大概真的是这样想的。
他想把自己觉得美好的,值得追忆的理想也带给别人,希望其他人能从他的电影里面得到希望,这种电影对于有些人来说,也有拯救的力量。
真的是值得一看的好电影,是心中还抱有对这个世界的爱的人,是还是会因为小小的温暖而感动的人,是任何时候都能够积极面对生活而努力的人,一定要看的一部电影。
永远人潮爆满的电影院8个厅 却只挤出一个小厅 全天只在三个时间段播放7点到达的我只能选择基本没人的9点档安静的影院倒也与众不同===========================================这是一种关于初恋的情愫这里有关于爱情最懵懂的记忆我笃信爱情、初恋都是一样却忽略了每个人不同的遭遇与环境很久没有尝试在夜里轻轻擦拭眼角流下的眼泪也很久没有体味那种激情与冲动我以为 一切都应该是我熟悉的初恋的味道却发现那关于初恋的隐忍、对于爱情的憧憬、以及那各式各样的情感是我一点都不熟悉的初恋 像个陌生人在向我倾诉 只属于他的时光那布满潮湿气息的街道氤氲的空气散布在各个角落那想说却又不能说的秘密那擦肩而过的遗憾只能深埋在心底无法与人分享也许 只会在某个午后找个陌路人闲聊一阵吐吐苦水笑笑痴狂而后擦干眼泪继续 现实中的生活……====================================初恋红豆冰那种情感 像红豆冰一样漫漫 慢慢 满满在心底 化开然后扩散出去激起涟漪转而趋于平静……
虽然没去过大马,虽然这是我不熟悉的童年,虽然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虽然虽然,我看的只是短短9分多钟的预告片,但这是我喜欢的调调,说不准是因为李心洁还是大马帮,潜意识里觉得亲切,或者只是对小制作大投入的支持,或者是对南洋风情的向往,又或是被虽未经历却有共鸣而触动,总之,希望早日上映!
虽然我通常觉得艺术作品应该是深刻的,对人类对社会应该有所批判。
但阿牛这样单纯的快乐与纯粹的忧伤,我却也总抵抗不了。
不管是他唱“妈妈的爱有多少斤”,还是现在说的这个简单的少年故事,或者说是没有表白的爱情故事,我都能从中看到生活原本应有的样子。
打架鱼走后,botak的画发表在报纸上,botak傻傻看着报纸,那个自己亲手画的女生,这么近却已经走得老远,他突然明白生命的分离与距离的存在感是多么切实而强烈。
他冲出门外,再也不可抑制地哭泣着,这一刻,他成长了。
我喜欢故事里所有的孩子,他们住在那个好小好小的小镇,心怀梦想却不知道流光飞逝,很多东西都来不及掌控,但他们也是幸运的,他们至少可以那样欢笑嬉闹,充分感受童年的疯癫与无邪。
直到有一天,那个等了50年的老爷爷不再出现,直到那一群玩伴中突然有人离去,他们方才明白生命原来是这样聚散无常。
他们不再等待,他们出发。
这部电影不是台湾制作的喔!
制片国是马来西亚!
请相关编辑单位查证修改!
谢谢!
感觉很像不错看的电影,没想到马来西亚也会有这么大的制作!
我以身为马来西亚华人为傲!
哈哈
一句台词都没有的静茹。。整部戏好新马的感觉,特别是台词!
從畫面到音樂。從節奏到敘述。整體流暢,一點都沒有拖沓冗長的感覺。最近少有的好片。心潔的表演很到位,不做作。最吸引人的是,在大馬拍攝,所選的那些景和構圖,透露出平凡生活中的氣息,讓人不自覺地回到了大馬一般。很好。很喜歡。
清新 颇见功力 同为歌手处女作完胜王力宏和周杰伦
大卡司,小情怀。你是汹涌的海浪,我是疲惫的沙滩。
被严重疑似南普的马来口音干扰得没法认真= = 李心洁大好,配角们都很亮~我只能说,阿牛你要是没YY那个吻我会多加一星。。。。。。
作为阿牛的首部电影强烈推荐,故事很真实也很有趣,不落俗套,给人一种清新回味的感觉。而且这么多歌手参演,音乐极其耐听。
好吵啊 疯疯癫癫的。。。最后的被车2连击也让人很无语……
忒小清新了点……
曹格太给力了:“我切掉~”
那些年少时甜酸的爱恋,是我们毫不知情踏在脚下的琐屑玉音。
看那么多熟脸 就觉得好热闹啊。。。。至于 剧情。。。。不管啦
马来式国语腔实在受不了
作为电影实在糟糕,作为娱乐还有些卖相,作为一个突然入行的新导演算有潜质,这三星全是给阿牛新导的。
初恋就是这般淡淡的淡淡的,淡的许多年之后想来,如此美好
比与台湾的类似电影,这部来自马来西亚的电影的确更让人接受,清新的画面,马来人可爱的发音,酸甜的初恋。当那首主题歌《纯文艺恋爱》响起时,总是会让人很感动。会让你想起曾经单纯的初恋,没有物质的要求,没有复杂的想法,仅仅因为那个美好的他。支持你,阿牛。
导演阿牛,就是那个对面的女孩看过来的陈庆祥。音乐和故事结合挺好,镜头什么的也OK。片头题字过后的开场3'34"有个半分钟的长镜头。阿牛李心洁梁静茹品冠这些歌手演员真可怕,因为他们都是娃娃脸!南洋中文腔听起来很亲切,语气啦,语法啦,包括整个的生活气息,跟我们那的其实都很像。
处女作能拍出这种感觉不错了,画面处理很出色,很亚热带风情。
35岁的初恋啊,拍的业余啊
初恋是美好的。现在回想起来仿若童话一般。全片演员皆是明星,但因为国籍和角色的恰如其分,竟是锦上添花了。
为了最后的penny和傻傻的静茹 勉强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