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都很喜欢日本怪谈类的故事,像日漫夏目友人帐,滑头鬼之孙,动画电影千与千寻,虽然着眼于妖怪,实际上讲的却是人性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羁绊,以上因素导致我对镰仓物语抱着非常大的期待。
先说优点,影片确实给我们展示了一哥光怪陆离的妖怪的世界,有空中奔驰的江之电、黄泉之国、妖怪的夜市等。
不足之处在于也许导演想展现的东西太多太杂了,前面情节不错,后半段太拉胯,影片后半段我根本没兴趣看下去,情感的表达太弱化。
因为期待很高,所以失望了,给三颗星是因为我雅人叔。
天头鬼说男女主每次转世都会成为夫妻。
我突然发现了之前曾经看到的一些画面。
比如,男主储物间的那幅旧画。
女主在妖怪夜市里看到的纪念品。
【不知道咋滴贴出来有点黑】以及穷神老爷爷从包袱里掏出的小玩意。
仔细看看,铁打的天头鬼,流水转世的男主和女主。
这货也是真爱了,回回被打还不放手。
最后贴两张往返列车,觉得车上的字好可爱。
张程远,男,1950年出生,2010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退休,于2016年1月14日逝世。
这是我能在网上找到我爸在人大官网的一条信息。
1951年出生的父亲64岁离世已经快3年,时间过得好快。
我爸临死前,我妈对我说,可以用你的寿数换你爸的命。
在此之前,我爸曾按我妈所说,用自己寿数给我妈延寿了一次,一次就是一轮。
不想,他先走了。
我不信邪,所以没有同意我妈的要求,我只接受命运的安排,只会去努力活下去。
看了一大堆是枝裕和的电影,以为镰仓物语的狠度肯定超不过那些片子。
没想到,镰仓物语更狠更直接。
三浦友和饰演的父亲,就是为了救母亲而奔赴黄泉。
应该说,这是一个男人无私的爱。
堺雅人饰演的儿子,也是不畏艰险,执意奔赴黄泉,营救心爱之人。
黄泉什么样,谁都没见过。
一生善行的亲人们走后生存的如何,《镰仓物语》给了一个完满的答案。
父亲退休前,每周末坐着北京北-滦平的绿皮火车,到达兴寿站去一个敬老院做两天义工,下岗大潮后提前退休的我妈也已经做了几年常驻义工。
图片选自《尼康D3400的乡村秋景》退休后,我爸婉拒了文学院的返聘,毅然去敬老院做常驻义工。
葬礼上,文学院来了满满一屋子同事,看来他生前的人缘还可以。
我爸一生的遗憾,就是自己没什么作品。
他从小就听我太姥姥讲红楼梦,手里也有几件书中描述的类似物件可以把玩,是工作也是爱好,工作中文学不离嘴,在家中文学作品不离手,看电影也是文学改编作品居多。
只记得小时候看过他写一叠叠的稿纸。
影片中,儿子偶然发现了父亲写的未完成小说,并按小说中的描述,踏上黄泉之路,还是坐电车去,对于我的经历而言,这实在太带感了。
我比我爸略微强了那么一点点,17岁收到第一笔稿费,那年玩命熬夜创作,一共4篇发表。
我写东西,都是不分昼夜,大都在鱼肚白时完成。
这让女友很不理解,“该睡了啦”,“早起不是一样写么?!
”我无语。
后来听张宇访谈,说他从来都是白天这个词,我就纳闷了,那首《月亮惹的祸》也是白天写出来的?
哦,原来他只是作曲,十一郎才是作词。
最近欠了一屁股两肋债(稿),状态十分不佳,看《镰仓物语》就更加带感了,因为我没事儿总去玩两下乐高的遥控火车。
不过我没能做到片中儿子一色的按时交稿,这不,又到这儿写影评发牢骚来了。
当年玩命熬夜创作的尽头,亟待重拾。
我其实没有什么资格谈创作,不过我认为,创作必须不眠不休,创作必须不吃饱。
最近可能有两个“大作”完成,索尼黑卡M6伦敦评测;监听音箱真力G3演绎下的椎名林檎。
这两个重头评测真的拖了很久啊,看完本片,我决定要尽全力把它们尽快完成,这样才有颜面坐上去黄泉的列车,见我老爸一面。
片中第三个感动,源自于一色老婆在妖怪市集那一幕:买我看不懂的东西。
不光是宅男买火车模型,老婆买盘子也是本片的妙处。
火车模型可以从金属降为塑料甚至不买,但老婆/女友的行为就算不懂也要尽力理解并支持,毕竟人家有对你无微不至的关心,虽然很多都感觉不到,但一没有可就很是狼狈。
就这一点,就无需怨言,多多挣钱就是。
《镰仓物语》,对我而言是一部满分作品。
让我忆起深爱我妈而去的父亲,共感写作之状态,珍惜当下之真爱。
而影片并未止步于此。
片中出现了重要线索:贫穷之神。
衣衫褴褛,蓬头垢面,不修边幅。
贫穷之神怎么能来到一个穷作家的家中呢?
除了一堆火车模型,一堆木雕人偶,还有啥油水?
没钱,没做恶,而召来贫穷之神只有一个可能,即破大劫数的考验。
毕竟贫穷之神,是惩罚有钱的作恶者为其主要工作内容。
如果经受住了考验,上一个层次;没经受住,可能连命都保不住。
这个劫数怎么来的,影片没有做交代,从他自己他父亲的为人也只是很普通,他的母亲更是慈眉善目。
这一点和我与老爸还挺接近,平民百姓请问如何损德?
不过命运就是这样,并没有什么我所能理解的因果联系,至少从我爷爷开始祖孙三代都是平民百姓。
命运来了,认命,还是不认命?
本片给出的答案是不放弃一线希望的面对,不能逃避。
第一层考验,是贫穷之神的到来,一色妻子悉心对待,考验通过。
第二层考验,是一色失去妻子,需要找到线索后奔赴黄泉,考验通过。
第三层考验,是一色奔赴黄泉之后,没有列车模型找灵感时的即兴创作与是否放弃,两人直到最后都没有放弃,至于结果如何,那是天意。
生活中,大大小小一层层的考验,没有小考验的不停累积,哪能扛得住大考。
至于当次考过与否,那是天意,前提是曾经积极的、一次次积极的不放弃。
从这一点,通过一幕幕一场场的演绎,切实让我感受到逆境中应有的态度,对于当下的我,是最好的鞭笞。
加油咯↖(^ω^)↗
非常好的物语电影了
豆瓣标记第1021部电影打卡
堺雅人一如既往的有趣,这次以丈夫的形象出现,深入黄泉之国,追寻被抢夺的新娘——这是何等的浪漫!
吓唬老婆的下场就是罚站哄老婆!
说起来其实也算是一口狗粮。
_(:з」∠)_
镰仓是个神奇的地方,初为人妻的亚纪子在这里见证了有趣的妖怪集市,误买妖怪的松茸,导致正和误食而灵魂出窍。
支线剧情里有为了照顾丈夫而留恋人间的老婆婆。
也有死去为了妻女转生成为魔物的青蛙王子😂老婆婆守着丈夫去世,最终同归黄泉。
青蛙魔物的妻子却开始拥有新的生活。
现世的幸福与离去的人毫无瓜葛。
《镰仓物语》里的最大亮点也许是萌萌哒的穷神爷爷。
男主家的老奶奶也不是寻常之辈。
可以拍背脊拯救灵魂出窍的男主,也可以守护男主去黄泉之国留下来的身体,更可惜捆仙锁一晃悠,抓住一只神仙
萌萌哒互怼的两个人也是很有趣的。
穷神进门,你们会怎么做呢?
跪地求放过,还是怼怼更健康?
女主选择了较少人走的路子——好好招待穷神。
跟财神比起来,受尽白眼和驱赶的老穷神,因为别人对自己的温暖而落泪。
其中的辛酸苦楚,全在这一滴眼泪中了。
被温柔对待,同样回报以善意的穷神,掏出貌不惊人的全部身家——“你能收下它吗?
”送人碗碟也是如此小心翼翼,让人又心软又心酸。
好在,女主也是真正的可爱善良,担心穷神爷爷送了碗碟,就没有吃饭的家伙,所以提出了交换(傻孩子,这是拯救两条性命&一生幸福的碗碟!
)。
因为这口貌不惊人的碗,黄泉之国的归途变得格外幸福平稳。
哪,电影吗!
寻常的夫妻生活有什么可讲的,当然要做妖!
首先,我喜欢这部电影的设定,“建国后不让成精“导致我对海外那些满街鬼怪的时装剧格外好感。
加之对“夫妇生涯”的一些思考,又一次将影片的整体格调抬高。
相较之下,不满意的部分主要是后半程“黄泉世界”,所谓的作家的想象力伴随着毫无新意的特效画面,剧情滑向无聊的“打怪过关”。
对于我个人,近三年投入最多经历的就是婚姻。
跟一个全无血缘关系的人相处并逐渐建立信任,形成经济,命运的共同体,这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镰仓物语》的许多带有“魔幻色彩”的桥段,事实上正是对于婚姻的思考!
它就像是一句“百鬼缭乱”版的结婚誓词:“无论贫贱,富贵,疾病,健康,生存,死亡都不离不弃。
”关于贫穷电影中一个有趣的设定就是“贫穷之神”的大驾光临,这一形象具象话为一个衣着褴褛的老乞丐,大概出现在影片中段。
穷神的附着导致了整个家庭陷入困顿。
倒霉的事情一件接一件。
煎鱼被烤糊,咖啡倾覆,男主惨遭退稿,家庭经济出现危机。
但这个时候女主给予了贫穷之神最大的善意。
不但没有驱赶,还殷勤款待。
800年的仙寿首次吃到白饭的贫穷之神泪流满面。
临走的时候赠与女主一支讨饭的“破碗”。
当然,商业片看多了自然能够秒get这只“破饭”只是个伏笔。
在影片最后的“黄泉大战”中这只碗作为神仙留下的法器,成功的帮助男女主角逃离困境。
前些时候看《我的恐怖妻子》深深认同夫妻相处之道更多是在经济层面,说破大天,能长久捆绑两人的只能是“钱”这么俗气的东西,感情都只是锦上添花。
贫也好,富也好,只要还互相依赖着就分不开。
诚然贫贱夫妻百事哀,但共同经历过贫寒感情总会是上一层楼的。
片中的隐喻就是贫穷只神留下的那只“破碗”最终成了男女主角的庇佑!
(当然,生活中能共贫贱而不能同富贵的夫妇也屡见不鲜了,这里不过是世俗上对婚姻的一个美好认知。
)
贫穷之神关于死亡与疾病影片中另一个隐喻是关于死亡,这在男女主角,变成妖怪的男主的朋友,幽灵老夫妇三组家庭中都有体现。
疾病与死亡,一旦一人沾上就会拖累全家。
电影中的设定还比较有意思,黄头发的死神负责引导幽灵通过铁路去到黄泉。
但死人可以通过申请以另一种方式留在人间。
幽灵老奶奶,因为放不下卧病在床的丈夫,申请以幽灵的方式继续存在。
男主角的朋友,因为“条规修改”无法申请,选择以妖怪的形态留在人间,但他毕竟已经死亡,无法再照顾家庭。
期待妻子能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却有嫉妒她与其他男人交往。
而男女主角,在女主被妖怪拿走躯体之后,男主选择以自身的“寿命”作为交换让女主的灵魂可以留在人间。
生老病死,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
但需要为一个全无血缘关系的人负担这些则只能是夫妻。
这都是一纸合约所必将承受的。
至少是我个人,嫁了个“多灾多难身”后,都已经开始怀疑自己有“倾国倾城貌”了。
回想还是条“贵族狗”的时候,真的是照顾好自己就可以了,好不自在!
有点理解天海女王那句“不想照顾自己以外的人。
”
(^_^)有关事业与家庭片中还有一段比较戳我,就是家庭VS事业,那一个更重要的无解之题!
贫穷之神离开后,男主被退掉的稿子又被约回来了,由于埋头赶稿忽略了女主,导致女主身体被抢走也没有及时发现,等到死神临门,为时已晚。
后续的一大段冒险剧情便由此展开。
不由的反省自己在赶稿的时候也会说出“你走开!
”“没时间理你!
”之类的话,想想确实有些不礼貌。
但当时只想着赚稿费也是贴补家用,都是两人一起花,还觉得自己理直气壮。
家庭VS事业,本就是一个悖论。
家里没有矿的话,打工赚钱便是安身立命之本,世事艰辛,为了活下去,活的有点质量总归会要在工作上多花些时间,这就难免会压缩“夫妇相处的时间”。
无法回避这一矛盾,但至少于我个人,要开始反思自己的态度,毕竟人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真遇到什么困境,也不是单靠钱就能靠得住的。
漫画被绑架的作家的想象力作为漫改电影,本不改奢求什么新意,只要忠实原著就算是过关的。
但既然强调了“作家的想象力”,不是抬杠,只是个人认为在特效制作这一块还是有待加强的。
毕竟作为一部主打温情默默的“大众审美”电影,总要想办法给大众带来更新鲜的视觉刺激。
而影片的最后一段,涉及到“黄泉世界”本应最有想象力的部分却是一派完全被“前人绑架”的状态。
在海面上行走的列车让人想到了《千与千寻》魔幻风格的房屋让人想到了《捉迷藏》。
没看过原作,如果这些都是原有的设定,倒也算不上什么问题。
但从画风上还是能做出区分的,强调“作家的想象力”,最终却给出全无新意的画面,不免让人失望!
可以说,进入“黄泉世界”之后的剧情乏善可陈,不过近乎强弩之末的打拐过关罢了!
黄泉世界综上,大众向的电影做到“三观”时髦,首位呼应基本上就算是合格了。
有趣的设定可以额外加分,但毫无想象力的特效又一次将影片拉向平庸。
功过相抵,中上之姿!
目前正在上映中的日本奇幻影片《鎌仓物语》在豆瓣的评分为6.9,很多人将其比作“真人版千与千寻”或者“寻梦环游记”,但从影片主题来讲,明显更符合后者。
《寻梦环游记》讲述的是梦想与亲情,满屏横溢而出的爱。
片中打造的幽冥世界炫丽华美,但被遗忘的角落里又透着几分凄伤。
《镰仓物语》同样是跨越生死的爱,片中借助一色正和的角度呈现出的“黄泉之国”,创作灵感中有一部分是导演从中国的张家界景区所得。
飞云流瀑、高山远海,黄泉列车从浮在空中的轨道上飞驰而过,美和梦幻感都达到极致。
影片改编自同名漫画,原作是推理风,但影片情节简单、格调温暖,人物夸张的表情和肢体表现,有一种浓郁的真人动漫风。
不过我最感兴趣的,还是影片中的“妖怪”们。
《鎌仓物语》中的设定,这个古城是一个“人妖混居”的地方。
其实,日本一直有“妖怪列岛”之称,相传在日本境内生活着600多种妖怪。
比如影片中出现的一目小僧、河童以及没有出现的山童、泥田坊、付丧神等等。
而且,这些妖怪中有至少70%是来自我们中国,20%来自印度。
拿日本的“七福神”来说,七位神仙中只有一位是日本的本土神。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鎌仓物语》中的彩蛋。
河童:一色正和和亚纪子新婚蜜月回到镰仓自己的家时,有河童从院子里啪嗒啪嗒走过。
一色正和毫不介意,却把亚纪子吓坏了。
河童是日本最有名的妖怪之一,它的长相集合了青蛙、乌龟和人,身高一般在60厘米到1米之间,体重“不过百”,全身都是绿色,还会分泌黏液。
身上的毛发则是红色的,背上的壳刀枪不入。
河童不仅“红配绿” “配色”很俗,它还有一些怪癖,比如喜欢放屁,用三个肛门放出的屁做反推进力飞天。
而影片中亚纪子之所以那么怕河童,跟它另一个恶名有关。
相传河童很好色,经常会掳走纯洁的少女。
一目小僧:就是影片中那些在主角院子里跳格子、玩陀螺、做游戏的小妖怪,看起来很有点像“小黄人”,不过是浅紫色的。
一目小僧应该是“游戏”的“变种”,即游戏创作者根据传统的妖怪“一目僧”做了个可爱的缩小版。
平安时代:影片中绑架亚纪子的天头鬼和一色正和是从平安时代就“结下梁子”的宿敌。
平安时代是日本妖怪文化最昌盛的时代。
安倍晴明,就是平安时代最具盛名的阴阳师。
日本另一个妖怪文化比较盛行的时代,是室町时代。
鸟山石燕说室町时代大约相当于中国的宋朝,其实不准确。
室町时代对应的是元末和明朝前、中期。
天头鬼:影片中对亚纪子一往情深,却总是被拒绝的痴情“天头鬼”,原型像是一直六条腿、长角的大蛤蟆。
影片中的天头鬼原型来自日本的国宝“天灯鬼.龙灯鬼”。
此外,日本还有一种叫作“灯台鬼”的妖怪。
相传是一个日本使臣被毒哑,穿上斑斓的装饰,头顶巨大的烛台充作灯架。
死神:影片中的死神就是“勾魂使者”,黑衣黑帽白发,但一点也不像“黑白无常”那样阴深诡异,好说话的就像你的亲友。
死神的形象其实也不固定,不同的人看到的死神模样都不一样。
影片中的死神由安藤樱扮演,她之前在《小偷家族》中的表演十分惊艳!
黄泉之国:黄泉就是中国道家文化中的“地府”,人死后的归所。
影片中的黄泉之国同样如此,它的样子一样因看到的人而异。
心思善良纯净的人,看到的黄泉之国便是美景万千,恍若仙境;作恶多端的人看到的,或许就是阴深恐怖的“阴曹地府”了。
片中死神指给一色正和看的那座“活火山”一样的地方,应该就是“地狱”。
在西方神话中,地狱里最多的就是岩浆,弥漫着浓郁的硫磺味道,所以说它像“火山”也正常。
黄泉列车:影片中,人死后可以乘坐一辆列车到达黄泉之国,之前故去的亲人朋友都会来“接站”。
20多年前,徐克曾经拍过一部动画片《小倩》,片中就有“投胎火车”出现,所以运送亡魂的黄泉列车也就不新奇了。
穷神:在日本叫贫乏之神。
穷神的形象来自中国,即我们说的“穷鬼”。
相传是颛顼帝的一个儿子,喜欢穿破烂衣裳喝粥。
即使给他穿上新衣服,他自己也非得扯烂或者烫坏,被称为“穷子”。
他死的那一天,就是“送穷”日。
影片中的穷神则是个破衣烂衫的秃头老者,因为亚纪子对他好,他将自己的碗送给了亚纪子,在最后关头帮助夫妻俩回到了阳世。
地缚灵:影片中亚纪子的身体丢失导致魂魄不能入体,一色正和为此绝望时,死神以为他想跳桥,就说“如果你这么做了,就会永远被困在这里,无法到达黄泉之国。
”这里指的就是“地缚灵”的一种,自杀的人灵魂会被困在自杀地,不仅无法离开,而且会不断重复死亡那一刻。
扫帚:影片中,一色正和吃了魔鬼松茸灵魂出窍,金婆婆用扫帚打他的后背,才将他的魂魄打回了体内。
在中国的传说中,用来打扫卫生的扫帚从来就不是“凡物”。
不仅可以用作“骨架”撑起衣冠引魂入内,而且关键时刻可以用来“辟邪”,鬼物对扫帚是很恐惧的。
稻荷:影片中还有一位有狐狸血统的警官稻荷,为了帮助一色正和找到亚纪子的身体,稻荷曾变出狐狸鼻子来发挥自己的嗅觉。
稻荷神是日本神话中掌管谷物的神,日本最钟爱的是稻米,所以稻荷神掌管的主要谷物也是“稻”。
稻荷神虽然时男时女,但他本身不是狐狸,狐狸和猫是他的随从。
因土地属性为土,火红色的狐狸属性为火,火生土,狐狸可以引动土元素,所以两者常常被安排在一起。
稻荷神社的门口,常常会有狐狸塑像。
与原漫画相比,影片《镰仓物语》没有推理元素,更像是一个温暖的真人动画。
片中一色正和和亚纪子轮回八百年依旧不舍不弃的爱情,逝世后不放心老伴而以幽灵体留在人间照顾他的婆婆,在世时相爱在黄泉之国依旧情笃的一色正和的父母……在爱情变得廉价而可信度极低的现在,《鎌仓物语》即便是一碗鸡汤,单从故事本身来说,还是很好看的。
影片中关于“生死”的淡然和超脱,以及人、妖怪之间生命可以转换的“平等”化,令人感觉十分温暖。
严重剧透!
严重剧透!
严重剧透!
1. 开头一色先生和几个熟人的攀谈,都在祝贺他娶了一个这么年轻的夫人,说之前一直以为他要独生一辈子。
而亚纪子回答为什么会看上比自己大这么多的男人时,她也只是很开心的说:“第一眼看到,就觉得他会是我的丈夫”。
没看到结尾,我以为这只是个普通的大叔配娇妻的设定而已,没想到是在为之后天头鬼做铺垫。
天头鬼一句:“我为了让你们不会结婚,好不容易把你们相遇的时间推迟了二十年。
”突然明白了一切。
2. 亚纪子进入一色先生的储藏室,被砸到头的那幅画,画的就是前世,一色保护她的故事。
3. 片尾第一幅画,看服装,像是平安时代(?
)的一色和她。
也呼应了天头鬼说,你们从平安时代就相爱了这一点。
图里,一色拿木剑的姿势,真的跟现世一模一样。
4. 一色是电车迷,所以他能准确无误的在脑内构造江ノ電的样子。
5. 爸爸听说抢走亚纪子的是天头鬼,一副了然,并且对正和胸有成竹的样子,爸爸应该在黄泉住了很久,知道一色和亚纪子在前世的故事吧。
6. 之前不知道在哪里看到一个科普,说日本文化里没有生生世世这个概念,只有前世,但天头鬼说,他们从平安时代,每一世都在一起。
其次,黄泉的样子,我记得没错,剧组是到重庆采风,基于洪崖洞的样子创造的。
加之亚纪子在黄泉着装类汉服,所以这个黄泉的设定,是有中国元素在里面的吧。
(以上内容有待查证)想到以前看的十二国记了。
(20190407更新。
找到了一处文献,算是能证明一下日本文化里没有转世轮回这个概念。
以下内容摘自《菊与刀》:“转世不是日本人的思维模式。
不仅大众没有涅槃的想法,僧侣们也对教义加以修改,使之不复存在。
……一个人只要”顿悟“了,便已经涅槃了。
涅槃是发生在此时此刻的……日本人没有兴趣去幻想死后的世界” 时隔快一年,关于这一点,总算是给自己有所交代了)7. 穷神,总让我想到活佛济公。
还有他拿出的那个小雕塑,脚下踩的就是天头鬼呀。
8. 亚纪子和穷神换碗那里,我真的看哭了。
这样的小细节,真的只有日本电影里能看到。
9.亚纪子是因为之前吃了会容易灵魂出窍的蘑菇,才会被天头鬼的小弟暗算,丢了身体。
(很喜欢这个电影每个小细节都有呼应的感觉)10. 亚纪子知道在镰仓,死去的人,可以和幽灵递交申请、回到亲人身边之后,她特别安心的说,如果我死了,我还是要留在先生身边。
所以她发现自己变成幽灵了之后,很冷静的留在一色身边照顾他,直到一色发现异样。
(这样的好姑娘,我也要生生世世跟她在一起!
)11. 同样讲死后的世界,但比起COCO我更喜欢镰仓物语的设定。
对于离开人世的亲人,他们去往了另一片乐土:死神对一色说,生前没有作奸犯科,死后就会来到黄泉,黄泉是一个按照你的想象随意变换的世界。
(人世诸多束缚,索性死后,你是完全自由的)对于活在现世的人,好好活着,死后才能相遇:死神阻止了一色的自杀,告诉他自杀的人只能永远束缚在死去的地方。
一色在到达黄泉车站时,看到了很多在等待自己亲人到来的人。
我有时至今日,在深夜突然想念都会鼻头一酸的亲人。
所以黄泉车站一群迫切的等待亲人到来的故人非常打动我。
这个镜头像是告诉我:“没事的,我和他们终究会再次相遇的。
所以,现在一定要替他们再多看几眼这个美好的世界…”现世和黄泉就像镜子的两面。
生前你见过怎样的世界,你对世界的看法如何,终究映射到死后的世界中去。
这既是一种警醒,也是一种鼓励。
我觉得这是本篇,比起一色夫妇之间的感情,更加打动我的地方。
看这部电影真的很有意思。
趁着优惠买了一张早场票,进场前被工作人员告知看的人数过少不打算放映,让我换场。
无奈下换成了晚上的场次。
早上买票的人数是两个,晚上看这部电影的人也仅仅只有三人。
不由得为这部电影捏了把冷汗——是否真的值得一看。
初识这部电影,仅仅是因为有公众号介绍它为真人版的《千与千寻》,兴趣点被这部电影所营造的妖怪世界吸引了。
而略有波折的观影经历则让我开始好奇这是一部什么样的故事。
第一个镜头就被车上的纪亚子吸引了。
不得不说电影所选择的演员真的很棒。
女演员高畑充希演的很自然,小动作不断,人物在说台词的时候没有僵着,温顺活泼可爱的感觉被立体的呈现了出来。
但很可惜电影的两个小时,却被塞得满满的,人物细微的棱角和个性没有表现出来,因而纪亚子的角色整体被塑造的平面单薄。
整部电影的信息量过大,是这部电影烂尾的关键原因。
优子、本田、穷神、一色老师的父母、金婆婆、小饭馆女老板和最后的天头鬼等等……出场的人物太多了,而且每一个人(身份)都是一个故事展开的方向 ,对于是第一次进入镰仓宇宙的观众,电影又不得不花笔墨去介绍,但又要兼顾主线。
在我看来,如果节奏更慢一些,砍掉一些剧情(比如说最后一段),或者说像《深夜食堂电影版》拍成简单的单元相套,着重介绍镰仓物宇宙的世界观——人与妖怪和谐共处,效果可能要更棒。
《哈利波特》用了七本书、八部电影铺垫主线;漫威电影也是一部接着一部电影去铺垫整个故事,所以到了第一阶段的最后一部《无限战争》,电影才能毫无顾忌的讲故事而不用一一介绍人物。
如果镰仓宇宙也能如此就好了,第一部渲染世界观、第二部讲男主的父母,第三部讲男主女主的三生三世。
应该会很有意思。
电影的整个设定属于全年龄向的,面向观众广,演员讨喜,故事氛围偏向日常,如果有资金做大一些的企划,会粉的人不在少数。
不仅仅是高畑充希,也不仅仅因为故事的温暖,而是因为里面世界观的设定有些像东方project里的幻想乡——人与妖怪和谐共处的世界。
一色老师有些宅的属性——单身多年,喜欢收藏电车,时常在家赶稿——等于一个安逸成熟的中年大叔。
而纪亚子小女生的性情会让这对cp有种反差萌的感觉。
金婆婆神秘而忠诚,是一个强大而可靠的后援,同时一色老师又有警察顾问的身份,三个人组队完全可以开事务所整天破案。
但剧情完全没有这样走,迷一样的走向了三生三世加捉妖记2。
里面的妖怪、一色老师父亲的没写完小说,八百年没有吃过米饭的穷神、可以组一个《夏目友人帐》或是《神奇动物在哪里》,与不同的妖怪展开不同的故事,然后写作挣稿费养家糊口撒狗粮,可以说一条龙。
但是迷一样的剧情将这些设定收尾在了最后与天头鬼的生生世世的纠缠中。
天头鬼不仅可以保留自己的意识,而且还有小弟,能力这么强,一见面就应该吞了一色老师的,但偏要纪亚子宣誓耗时间,如果以天头鬼的视角拍一部电影,估计也很有意思:至死都忘不了所爱的人,为了爱的人可以变成妖怪,不顾天地法则的束缚,不怕主角光环的强大,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努力上进的反派了。
这样的悲剧人物被安排反派,与电影前面的氛围格格不入,可以说由伏笔铺成的主线是这部电影可有可无的成分了,两个小时的电影半个小时之内一色老师经历了丢失妻子、寻找妻子身体、灵魂出窍、在黄昏之国与父亲相认、找到妻子、被boss发现、和boss较量、逃跑、打败小怪收取经验,打boss失败……最后安全回到人间的过程。
在此期间,为了赶节奏,父子恩怨一笔带过,父母的故事可以清描淡写,金婆婆可以一直带着迷一样的微笑,男女三生三世的纠缠可以,甚至打赢boss也是回家的顺路……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伏笔完全没有展开。
纪亚子进入储藏室的时候发现的画像和穷神手里的包袱里的雕像给了镜头,感觉很关键,但没有展开。
储物室在出现一次后就没有了,里面的画像、模型、古董也再没有出现过。
穷神、优子阿姨、田中在之前是故事的线索,但在最后一段里却没有多少作用。
死神小姐说有秘密小组调查整件事,但最后boss被干掉后才出来,整个调查小组连个连都没露。
黄昏之国没有返程车,但一色老师轻而易举就想象并实体化出来了,却没有任何死神制裁。
夜市在亮相后就结束了,田中变成妖怪后没有怎么展开和其他妖怪联系联系的情节,但很顺利的进入了迪士尼,一色老师家里有小妖怪,最后一幕出现了红手怪,那么,镰仓宇宙的妖怪生活状态究竟是什么样的呢,故事一直在吊人胃口。
穷神那个神秘的卷轴也是迷一样存在,像是在敷衍观众,给穷神一个离开的机会。
除此之外还有里面出场的所有任务都有迷一样的背景,让镰仓宇宙更像是一个童话故事,真人版的《千与千寻》的评价,过誉了。
因为没有推敲过的设定和伏笔让故事结构变得松散,让整体的世界观和故事不能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换句话说,如果把里面的设定去了换成其他的设定,故事照样可以成立;或者是将整部电影分成一段段的,每个故事也能成立。
镜头切换有些生硬,有些时候能下意识的反应到自己是在看一部电影,而不是融入到这个故事中去。
节奏的把握上前期很棒,到了最后就有问题了。
整体上这是一部瑕疵很大的作品,但一个妖怪的世界,一个温暖的童话故事,就已经很满足了。
这个童话故事在宣扬东方传统的好人有好报,宣扬方式也是通过冥冥中的定数——因果轮回进行的 。
天头鬼的努力敌不过一色老师和 纪亚子的真爱,本田先生为了妻儿愿意转生成妖怪,却发现妻子的世界不再需要他了。
但又不能拿宿命作为不努力不作为的理由,个体的参与是这宿命中的重要一环。
正如故事中的穷神,来到一色老师家是宿命,给纪亚子碗也是宿命,最后碗大显神通也是宿命,但如果没有纪亚子的好心,可能最后的一切不会发生。
执着的天头鬼不愿意放下,不愿意相信,终究成了丑陋的化身。
而这种故事套路不管是在日本还是中国的传统神话故事中比比皆是。
这样的文化熏陶下,一种“尽人事,听天命”,积极入世而又豁达处之的人生态度成了中国、日本所推崇的。
其实还是挺有意思的。
想做这部电影的mad……但不知道用什么bgm,先放一段时间吧。
开始对这部电影产生兴趣,是知道它要引进后看了一下简介和预告,发现这是一部真人奇幻片。
印象中,真人奇幻片在日本电影中并不算多见。
但查了一下之后,发现这种类型在近年引入内地的日片中也算是个大类别了。
2017年至今,有《与君相恋100次》,《银魂》和《浪矢解忧杂货店》。
而在这部《镰仓物语》之后,接下来还有《今夜在浪漫剧场》已确认引进,档期未定,也是一部爱情奇幻片。
未引进的日影中,也有豆瓣评分高达7.9的《向阳处的她》和7.2分的《假如猫从世界上消失》这两部跟猫相关的奇幻片。
《镰仓物语》在其中,绝对算得上是卖相很好的一部。
《寄生兽》导演山崎贵执导,堺雅人,高畑充希出演CP,还有安藤樱出演的死神,加上故事设定在有着诸多传说的旅行胜地镰仓,本身就别有风味。
故事讲述民俗学家正和和新婚妻子亚纪子搬到镰仓老宅后,在这个几千年来都是妖怪与人共生的地方有了不少奇遇。
深夜的院子里跑过一只小声尖叫的河童;人身动物头的妖怪们开设的集市里可以买到迷幻蘑菇(松茸),只需一口,就能让人灵魂出窍,需要别人在背上打一棒子才回得来;打扮得像丐帮人士的贫穷之神进门,会导致霉运缠身,写稿打翻墨水瓶,煎鱼煎到糊透;这些都是这部片好玩的地方。
而选角的成功也让这好玩的气质在片中呈现得十分自然。
堺雅人饰演的民俗学家沿袭了他一贯的银幕形象:高智商,怪癖多的可爱大叔,酷爱收集各种型号的电车模型,每次写不出来稿的时候都要拿出一个来玩一玩。
高畑充希出演的年轻妻子全程卖萌,而扮演堺雅人朋友的提真一竟在死去之后变身青蛙头……然而《镰仓物语》的败笔就在于,它把一个新奇的设定,用一个非常老套的方式讲述了出来。
首先,是妖怪形象的单薄和内涵的缺失。
不知道曾在镰仓居住的夏目漱石等作家如何撰写妖怪,不过相比于《夏目友人帐》《犬夜叉》,《镰仓物语》的想象力大概只能算及格线。
妖怪们除了外形奇形怪状之外,行事作为其实与人类无异,而且很难看出各自的个性。
最让人失望的是反派大boss,形象丑陋无比,性格又很刻板化,让人失望透顶。
可以看出,拍摄过《永远的三丁目的夕阳》的导演山崎贵真正在意的还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
他在正和勇下黄泉救妻的故事之外,还设置了两对CP,表现对夫妻二人能够白头偕老,甚至生死相伴的愿景。
一对是神户浩和吉行和子饰演的年老夫妻,丈夫瘫痪了,妻子即使离开人世也放心不下,便化身幽灵,回来照顾他到死。
另一对则是提真一与市川实日子饰演的中年夫妇,丈夫死去后变成青蛙头妖怪守护妻子,可妻子却结识了新的男人。
痛苦之下,他也只能选择放手。
而在电影中的黄泉之国,夫妻二人依然会像从前一样住在一起。
甚至去世的人能在黄泉列车站见到前来迎接的,先去世的亲人。
愿景虽好,可在同样的价值观被传扬了无数次的当下,如何让老派爱情显得不老套才是关键。
而《镰仓物语》选择的讲述方式,恰恰就很老套,可以说,浪费了奇幻设定带来的新奇感。
比如,借着穷神的到来问,恋爱的甜蜜,是否会被生活的困窘消磨?
事实上,这不失为一个巧妙的安排。
影片中堺雅人饰演的民俗学作家沉迷于收集各种昂贵的电车模型,妻子担心家里的经济状况不想让他多买,还让他产生了怀疑婚姻的想法。
如果说这只是个小铺垫的话,穷神进门才真是大招。
在日剧《夏目漱石之妻》中,因为家中贫困,此前还会睡前聊聊文学的夫妻两人甚至瘫坐在榻榻米上,你一言我一句地大喊:好想要十万块啊!
足见贫穷生活对人的影响之大。
不过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个大招竟然被全程一直撒娇到让笔者受不了的高畑充希轻松化解,几乎是戛然而止。
类似的问题,片中还有不少。
最终,《镰仓物语》成为了一部沉溺于俗套的温情,却不愿深挖下去一点的败笔。
要知道,俄耳甫斯冥府寻妻的神话之下,可是有着太多值得探究的东西了。
电影票其实是手抖买的,本来想看看最近有啥院线电影,之前也听朋友提起本片。
点击看了下附近影院的场次,结果就按下了“立即支付”,连犹豫的机会都没给我,就收到了出票信息。
朋友说,也许这是我和电影之间的缘分。
工作日的下午,影院里三两个人。
虽然听说过堺雅人,但他的电影没看过。
奔着安藤樱来的,结果脸盲伤不起,一直感慨死神小姐好萌,回头要看看演员是哪位,一边感慨说电影都快结束还没见到安藤樱的身影。
等回头发现喜欢的死神小姐就是期待已久的安藤樱,真是哭笑不得。
只能说,她在《镰仓物语》里面的死神活泼、孩子气又不失善良,和《小偷家族》里喜欢孩子充满母性却当不了妈妈的女性相比,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角色,但都被她诠释得很到位,她的演技也可见一斑。
主角妹子也很萌,那是一种邻家妹子的萌,体贴善良,宜室宜家,感觉有一点传统的日本女性形象在里面。
因为没有看过堺雅人其他电影,这部电影里对他的演技也没太强感觉。
只觉得他扮演的一色正和与女主亚纪子的老少配有一点违和。
整部影片的故事性偏单薄,但胜在风景绝佳,视觉效果很赏心悦目,作为一部放松的消遣片来看还是合格的。
通往黄泉世界的列车,窗外是美不胜收的风景,这一段感觉和《千与千寻》海上列车那一段很相似。
黄泉世界的山,和张家界的很相似,而层层叠叠的木房子,总感觉有中国民居的色彩。
亚纪子被天头鬼抢去当夫人时华丽的服饰,不是日式的和服,反而更像汉服。
不知道本片在制作时是否有夹杂中国元素。
除去这些,影片最值得嘉许的,是那些细节上透露出来的价值观和生死观。
一、对黄泉世界的美化 黄泉世界只是另一个存在,我们亲近的人从身边离开,去了另外一个世界。
人们总是畏惧生死的,而《镰仓物语》告诉我们,死亡并没有那么可怕,只是生命中必经的一个阶段而已。
每个人的黄泉世界都是不一样的,他想象中的黄泉世界是啥样,他死后到达的黄泉,就是什么样子的。
而对尘世亲人不舍的人,甚至还可以和死神递交申请,继续陪伴在亲人身边守护照顾。
二、善恶有报的理念 一色正和到达黄泉世界救妻的时候,死神小姐告诉他,远处是惩罚坏人的所在,即我们所说的地狱。
这告诉我们,善恶终有报,即使在生时所犯的罪行没有受到法律的制裁,在死后的世界,也会得到应有的惩罚。
而在与天头鬼决斗的时候,最终救了一色正和与亚纪子的,是穷神送给亚纪子的碗。
亚纪子能得到神仙相赠的宝贝,是因为她善良地对待穷神,没有因为他会使他们家穷困就恶语相向,反而当他是家人一般,这样的行为感动了穷神,并得到最终的馈赠。
三、珍惜生命的意义 在亚纪子因为意外被带去了黄泉世界后,一色正和站在桥上想要自杀。
这时候死神告诉他,如果自杀了他将永远见不到亚纪子,而是被永远束缚在自杀的地方。
这告诉我们,想通过自杀是解决不了问题,也得不到解脱的,需要珍惜生命,好好珍惜拥有的一切。
这些细节使影片显得更温情,也让我们更不畏生死,同时还会细思做人应该秉承的道德观。
对比起来,我国的鬼怪电影还有一定的差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尽管剧情肥皂,但真是一种奇幻的向镰仓表白的方式,除了樱木花道与赤木晴子的镰仓;倒数第二次的恋爱的镰仓;海街物语的镰仓……还有这样一个从几千年前便妖怪横行,魔物与人神和平共处的镰仓,我收下这份拙稚而有趣的情书了。
极度失望,即使是大制作也很难脱离日式的小家子气,从开头节奏就很奇怪,烂俗喜剧梗越来越无趣,高畑充希和堺雅人的CP搭戏在我看来真是一个比一个做作,特效也略廉价(看出很努力了……),除了开头镰仓摄影让我怀念外,整体感觉和国产土味魔幻片没什么区别,奥运会交给这种导演去排真的没问题吗……
这才真是五毛钱的特效。虽然女主的演技是日本演员里罕见的真挚自然,堺雅人也把生离死别的悲痛表现得入木三分,但是莫名其妙的剧情还是让人觉得煽情也莫名其妙,剧本太多毛病,特效再来拖后腿,尴尬遍地都是。
温暖可爱的日式奇幻,堺雅人的和服+大衣look儒雅复古是我天菜,天然呆女主软萌治愈,奇观场景到位,片尾雕塑古画彩蛋揭示的前史也非常有心。虽然剧作前后割裂严重,且黄泉之国部分显然可以更好,但我有镰仓滤镜我怕谁。
为了雅人叔看的,就…十分不好看,硬着头皮看完了。画面异常昏黄,西式配乐很违和,故事情节普通,最后半小时勉强还可以。无论男女主怎么表演深情我也还是感受不到他们之间的感情,可能是演技问题。这部电影如果是国产电影,评分至少得比现在低个2-3分。
9/16@周浦万达 5分。贫穷之神之钵特别童话。甜爱无敌之王老虎抢亲第N次失败。情少化学,冥界可观。
本片的設定真的很有趣,描繪了一個非常奇妙的世界。電影整體的觀感就像《哈利波特》刻畫出了一個魔法世界一樣,本片也展現了一個妖怪和人共同生活的奇妙世界,在結尾進入到黃泉的時候更是把這種奇妙感展現的淋漓盡致。多虧了山崎貴導演對電腦特效的努力鑽研,才能夠不斷的拍出日本人自己的特效大片,雖然日本電影的投資比不過好萊塢和中國,但是他們的製作確實不含糊。本片也是,雖然能看到一些特效瑕疵,不過完成度已經很高了。但是女主的演員實在有點一般,可以想到好幾個換掉她後能提升觀感的女演員,讓新垣結衣、有村架純、松崗茉優、吉岡裡帆來演觀感絕對能再上一個層次。堺雅人其實也是,在這部電影裡的演技實在沒什麼值得稱道的地方,甚至也是完全可以被替代的。好在電影本身有不少打動人的地方,關於生生世世的愛戀也埋了不少伏筆。
看到第四分钟弃剧一次,看到第二十分钟弃剧一次,看到一小时后觉得这剧可以给四星,看到毫无想象力的想象力战斗的时又想弃剧了……三星都给堺雅人,实在对女主角的演技无语,另外里面竟然有三浦友和啊!
奇幻的鬼怪元素,不過戲份不多,還是愛情主題,喜歡女主的可愛的溫柔。
要么转世重生再在一起,要么黄泉之国仍可相依。这是人类对于生死殊途的美梦一场。电影前半段有打动我,后半段彻底垮掉。本可以更深刻一些的题材却拍得很幼齿。PS:但至少韩国能拍出《与神同行》,日本能拍出《镰仓物语》,我国还停留在建国后不能成精论,能少拍一些战狼多关照一点人世生死羁绊题材吗?
这是一部新颖而复古的电影:一方面导演构建了一个光怪陆离魔幻的镰仓,重现了六十年代日本的真实风貌,同时又毫不过时、不严肃,比起悬疑推理的外壳,百鬼从魅的场面更能让观众折服。热闹的市集上妖鬼横行、河童悠哉悠哉的散步,更别提取材于凤凰与张家界的黄泉之国,宛如一幅流动的《画图百鬼夜行》。
十分可爱的quasi harry potter和风物语,喜欢一切火车相关的设定。
原本冲着堤真一,安藤樱,哪怕雅人叔的加盟,都以为这片子不会太差,结果却被喂了一嘴塑料味的屎。廉价的棚拍绿幕,松散的剧本结构,丝毫没有任何百鬼奇谈的诡谲与美感。镜头想象力就和本片女主的演技一样尴尬,如果烂片也能判刑的话,我希望它是无期徒刑。不是那几张熟脸的话,我真的以为自己其实在看捉妖记2。
黄泉世界观的构建跟CoCo倒有些异曲同工之效,奇幻风格也很有N多日式动漫的影子。看完只觉得镰仓真是个人杰地灵、富有底蕴的地方啊,江之电什么的简直不要太亲切,但雅人叔希妹这老夫少妻的搭配真的没什么cp感,黄泉救妻的部分仿佛拿错了儿童片的剧本。
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山崎贵煽情起来还是熟练,绿呱跟分别两段戏都被戳到了。冥界的的设定很赞,可能是受制于预算,转场跟抖包袱太儿戏了。熊光曲子棒,前面的伏笔也捞回不少。希妹是我的,你们都不要抢!(啊我是不是变天头鬼了2333)
奇幻故事,典型日本电影,因为对题材感兴趣还能看进去,节奏确实慢。
镰仓这个人妖共存的地方,江之电、怪物集市都是有特色的地方,但是前面铺垫太长黄泉之国部分又太短,再就是女主和堺雅人没有化学反应啊,太遗憾了。但是安藤樱的死神真是太可爱了。
一星堺桑,一星镰仓。一星“创意”+宇多田光ED。最后半小时的超展开真是…………恍恍惚惚哈哈哈哈哈 如此吐血的情节和各种炫酷设定如果不是堺桑脑残粉的话一定撑不下去。。。内伤。安藤樱还是听声音才渐渐认出来……
全片集齐了许多好片的优点。奇幻与情愫犹如《千与千寻》,郊野与淳朴犹如《你的名字》,怪事与共情犹如《深夜食堂》,升级与打怪犹如《天空之城》。全体演员的表演和人物的行为逻辑都让人舒爽,最终的大boss除外,瑕不掩瑜吧。
感觉又看了一遍《捉妖记》和《丈夫得了抑郁症》。铺垫太长高潮太短节奏太慢,日式特定风格有利有弊,尤其是在类型片的处理上完全捉襟见肘。倒是把现实世界描绘成人鬼妖魔共处的混沌之境,而黄泉反而是其乐融融的世外桃源。这种处理反倒是有点不破不立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