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D-日本2区+3区+集成花絮+OST是Moke推荐过的片子,买了很久很久都没看,有5年了没?
每次对于这种推荐的感人的片子都不敢轻易触碰。
怕遇到了悲伤先生,无法脱身。
居然看了一半就搁置了。
画面唯美干净,梦岛真的如世外桃源一样,尤其是阳光斜射进破屋子的时候,在屏幕外也会觉得阳光晃得睁不开眼。
想起了同学在西班牙拍到的彩虹。
也是在画面外还会觉得美得刺目的。
回到这部片子,女主角很像高圆圆,青春、很多怪怪的天真想法、长手长脚带着股青涩的味道。
让人想起《蓝色大门》里的桂纶镁,还有《将爱情进行到底》里面的高圆圆。
男主角年轻的时候居然很长的很猥琐。
不知道是不是我审美观的问题。
呵呵。
朔太郎和垩纪拥有完美的初恋,爱情在水晶般最闪烁的时候戛然而止,也因此永远是最美的爱情。
朔太郎长大、离乡、拥有新的恋爱、将要结婚、未婚妻失踪、回到家乡、走入回忆之门。
才发现即使过去的爱情是水晶,也被他一路散落。
直到有意无意间,又走了一遍这路,才记起了怕被遗忘的垩纪。
没有泪流满面,没有心动,人都是要放下一些东西才能接着向前走,如果放不下就只好忘记。
男人的遗忘能力似乎永远高于女人,片子中如此。
若不是律子回四国寻找,朔太郎也会安安生生的结婚。
或许在多年之后到达澳大利亚的时候回想起年少时,曾经以为这里是世界中心。
留下声音,留下影像,害怕遗忘,一切还是抵不住时间的力量。
湛蓝湛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的稻田,山顶上的秋千,午夜的收音机,无人岛的黄昏……整部电影画面一直笼罩在一种稀薄透明的光线之中,我仿佛闻到了17岁夏天的味道。
任何一个沉迷于岩井俊二青春电影的人都可以轻易的在其中找到岩井的影子。
而影片中关于初恋、青春、死亡的元素更与情书有着太多的相似——这部电影的导演行定勋一直是岩井俊二的副手,电影的摄影筱田升更是岩井俊二的御用摄影师。
但这部电影的导演毕竟不是岩井,这部打动了众多日本人的电影也并没有像《情书》般深深击中我。
与岩井相比,行定勋的火候还不够。
有些情节太过拖沓,太过完满,相对的留给观众的空间极有限。
另外,行定勋常常会为了一个片断的完美而牺牲其他片断来达到效果。
比如,我一直不能理解一个17岁的少年怎么能在深夜的无菌病房来去自如。
以细致见长的日本电影一般是不会允许这样的低级错误的,因此我相信类似的漏洞是行定勋刻意为之的。
突然想到,如果由岩井来拍这部电影的话,他会怎样表现呢?
不过真的很喜欢电影上半部分有着浓厚岩井俊二气息的唯美画面,而懵懂的少年,甜美的女孩总让我回忆起《情书》的一幕幕。
最后在澳大利亚乌鲁鲁的画面也很美,弥补了中间老套和刻意煽情的部分。
筱田升在拍完这部电影后猝然离世,因此这部电影留给我们的瑰丽影像也是我们对这位大师的最后记忆。
当女孩最后一盒磁带的声音在世界中心-乌鲁鲁响起时,心中终于有所触动:“我喜欢上你,是因为天台上,你吃面包时那张塞满东西的嘴,和永远让我安心的笑容。
”于是开始感叹:原来,喜欢上一个人可以这么简单!
p,s看电影时并没有想哭的冲动,但看到配合着平井坚温暖歌声的mv时,突然鼻子有些酸楚,日剧主题曲果然煽情啊!
再p,s一下,电影的男主角其实长得一点也不好看,很普通的样子。
但看完整部电影觉得他傻傻的,挺可爱的。
遂顿悟:男生真的不用长得太好看。
去年日本本土影片票房的2,3名(《在世界中心呼喊爱》、《大约在雨季》)都是纯爱题材却大获成功,即使故事本身容易流俗,依然赚人热泪,堪称典范。
日本爱情电影的本土热卖很大原因是流行文化影响,例如电视剧、音乐、漫画、书籍产品的大面积传播。
但爱情电影只是日本电影类型片里的一小部分,日本的一线明星依然是活跃在电视剧领域而非电影领域。
个中原因并非没有好的电影可供挑选接拍,而是电视剧等其他产业足够发达——似乎这在中国是不太可以想象的。
其实并不喜欢纯爱电影,简单说里面有着太多生离死别、情节不免雷同老套,而这些总是让自己难以信服。
如何定义纯爱?
电影里可能要有青春逝去的哀悼或者刻骨铭心的疼痛,故事以爱情为主打,节奏舒缓甚至会有拖沓之嫌。
“29号台风来袭的晚上,我们没有去成你梦想中的世界中心。
在狂风暴雨中,你去了世界的那头,而我,仍然留在世界的这头……”《在世界中心呼喊爱》在印象里只剩下一些模糊画面和几首原声:台风来临的夜晚,朔纠陷于往日伤口的疼痛,回忆与现实不断闪回;十七年后的朔戴着耳机在没有人的钢琴前,闭着眼听亚纪弹的钢琴曲。
世界的中心到尽头,当时自己心境太好,始终无法投入情绪。
影片可能更适合多愁善感的人在心境不佳时观赏。
瞳をとじて(闭起眼睛)-平井坚 朝目觉める度に 君の拔け壳が横にいる 每当早上醒来 你那脱下的躯壳也会在身边 ぬくもりを感じた いつもの背中が冷たい 以往背后感受到的温暖 现已变得冰冻 苦笑いをやめて 重いカーテンを开けよう 停止苦笑 拉开厚重的窗帘 眩しすぎる朝日 仆と每日の追いかけっこだ 眩目的朝阳 每天也追赶着我 あの日 见せた泣き颜 泪照らす夕阳 那天看到你在哭泣的脸 眼泪映影夕阳 肩のぬくもり 消し去ろうと愿う度に 肩膊上的温柔 每当我祈求能够抺去它们 心が 体が 君を觉えている 我的心和身体却仍然记着你 Your love forever 瞳をとじて 君を描くよ それだけでいい 闭起眼睛在心中描绘你的样子 这已足够 たとえ季节が 仆の心を 置き去りにしても 即使季节把我的心弃之不顾 いつかは君のこと なにも感じなくなるのかな 或许某天我对你会再没感觉吧 今の痛み抱いて 眠る方がまだ いいかな 所以现在纵使抱着痛苦入睡也没所谓... あの日 见てた星空 愿いかけて 那天看到的星空 向它许愿 二人探した光は 瞬く间に消えてくのに 我俩寻找的星光 纵使在瞬间消失 心は 体は 君で辉いてる 我的心和身体也因为你而闪耀 I wish forever 瞳をとじて 君を描くよ それしか出来ない 闭起眼睛在心中描绘你的样子 只能如此 たとえ世界が 仆を残して 过ぎ去ろうとしても 即使世界把我遗下弃之不顾 Your love forever 瞳をとじて 君を描くよ それだけでいい 闭起眼睛在心中描绘你的样子 这已足够 たとえ季节が 仆を残して 色を变えようとも 纵使季节把我遗下 继续变迁 记忆の中に君を探すよ それだけでいい 在记忆中寻找你的身影 这已足够 なくしたものを 越える强さを 能够克服失去至爱的那份坚强 君がくれたから 是你赠与我的礼物
“每个人都有过去,有些事情是不会忘记的,也是不能忘记的。
我们不能要求别人忘记,那些不应该忘记的就让它成为回忆,而无限的未来,才是属于两个人珍惜的。
” 同一条路一个人走觉得又长又单调;而两个人边聊边走,就很想一直走下去。
我们的人生或许也是同样,好几年后我这样想道。
一个人活着的人生,感觉上漫长而又枯燥;而若同喜欢的人在一起,一忽儿就来到岔路口。
亚纪一边倾听老师讲解作品背景,一边把眼睛盯在课本上不动,似乎在心里回味刚刚读完的这个故事。
前面头发垂下来,挡住形状娇好的鼻梁。
我看她藏在秀发里的耳朵,又看那微微翘起的嘴唇,哪一个都以人手绝对画不出的微妙线条勾勒成形。
静静注视之间,不由为那一切都收敛于亚纪这一少女身上深觉不可思议。
而那么美丽的少女居然把情思放在我身上。
突然,一个可怕的固执念头俘获了我——即使长命百岁,也不可能再有比这更幸福的幸福。
我所能做的,只有永远珍惜和保有这幸福而已。
我觉得自己到手的幸福十分虚无缥缈。
倘若赋予每个人的幸福的量早已定下,那么我很有可能在这一瞬间把一生的幸福挥霍一空。
她迟早将被月亮的使者领走,剩下来唯独长生不老般漫长的时间。
季节朝夏天过渡,白天长了起来。
我们庆幸天老也不黑,放学回家路上,这里那里到了不少地方。
到处是清爽怡人的新绿气息。
我们喜欢从经常约会的神社沿河堤一直往上游走去。
河滩长满绿草,水面时见鱼跃,黄昏时分响起蛙鸣。
时而在没有人影的场所轻轻把嘴碰在一起——便是这个程度的接吻。
喜欢这样趁人不注意快速接吻。
感觉上好像只掠取世界所赐硕果最甜美的部位。
稍微撩开窗帘,可以看见昏暗窗外的水池。
水池沐浴着院里亮着的萤光灯,许多锦鲤在里面游动。
一次我和亚纪站在这里眼望水池,默默注视池里悠悠然游来游去的鲤鱼们。
拉合窗帘,我再次环视亚纪的房间。
与窗口相对的一侧放一个衣柜。
她告诉我最上面的抽屉有她的银行存折。
为修学旅行存的钱应该分文未动。
但我没拉出她让我拉的这个抽屉,而拉出另一个抽屉。
里面整齐叠放着亚纪的衬衫和T恤。
我把一件拿在手里。
往脸上一贴,她的气味儿连同洗衣粉味儿微微传来鼻端。
时间已过去好一会儿了。
我本想快些离开这里,但身体动弹不得。
我很想就这样待下去,想把房间所有东西拿在手里、贴在脸上、嗅一嗅气味儿。
隐约留下的亚纪气味儿搅拌我心中的时间残渣。
刹那间,我陷入令人目眩的欢喜漩涡中,那是仿佛心壁一条条细褶急剧颤动的甜美的欢欣。
第一次把嘴唇贴在一起时、第一次紧紧拥抱时的愉悦复苏过来。
然而这辉煌的漩涡下一瞬间即被悄无声息地吸入黑暗的深渊中。
我手拿亚纪的衣服呆呆伫立在漆黑的房间里。
对于时间的感觉偏离正轨。
我陷入一种错觉——觉得自己已然失去她,现在是为了查看她的遗物走进这个房间的。
这是奇特而鲜活的错觉,就好像在追忆未来,被未来既视感所俘获。
我赶开沁入我每个细胞的亚纪气味儿,勉强走出房间。
“我等待阿朔降生来着。
”稍顷,亚纪以温和的声音说,“我一个人等在没有阿朔的世 界里。
” “只是一星期吧?
你知道我将在没有亚纪的世界上到底活多长时间呢?
” “时间长短怕不是什么问题。
”她一副老成语气,“我和你在一起的时间,短是短,但非常幸福,幸福得很难再幸福了。
我想我比世界上任何人都幸福。
即使现在这一瞬间……所以,我已心满意足。
一次两人不是说过么,现在这里存在的,我死后也将永远存在下去。
” 我长长喟叹一声:“你太不贪心了!
” “不,我也贪心的,”她应道,“喏喏,我不是不打算放弃这幸福!
我打算把它带走,无论哪里,无论多久!
” “永别了,”她说,“别悲伤,嗯?
” 我有气无力地摇头。
“因为除了我的身体不在这里,没有什么可悲伤的。
”停了一会,她继续道,“我觉得天国还是有的,觉得这里就已经是天国。
” “我也马上去的。
”我终于说出一句。
“等你。
”亚纪漾出极有梦幻意味的微笑,“不过,别来得太早。
因为即使我不在这里,我们也总在一起的。
” “知道。
” “再把我找出来,嗯?
” “这就找出来。
” 呼吸略微急促起来。
她调整了一会儿呼吸。
“还好,”她说,“知道自己去哪里。
” “亚纪哪里也不去。
” “啊,是啊。
”她点下头,合起眼睛,“我本想说这我知道。
” 亚纪似乎一点点远去了——她的语声、她脸上的表情以及我握着的手…… “记得夏天的那一天?
”她问,仿佛风把快要熄灭的火炭吹亮。
“一只小船在海上漂流……” “记得。
” 亚纪在口中开始说什么,可是我再也听不清了。
她走了,我想,她远去了,唯独留下立体水晶般的回忆。
小说看了不够两个小时,而电影看138分钟。
长泽雅美饰演的广濑,超越了小说中的广濑,白色衬衣,栗色短发,一颦一蹙,一举一动,都是那么阳光,那么清新,那么动人,美好得令人无法接受她的离去。
当一个妙龄少女,象征青春的秀发尽数掉落,只能无力地呆在无菌房,这样的场景,不得不令人心酸。
阿朔和他爷爷都是悲情的人物:无法和爱人长相思守,无法见到爱人最后的一面。
但是,从另一种角度来说,他们也是幸运的,他们与爱人的爱化作永恒,永远保留在他们的灵魂深处。
铭记并不等于殉情,他们同样可以寻求新的爱情。
不过,纵使他们再与别的女子相爱,与别的女子结婚生活,他们内心的某一角落,那无比深刻,无比遗憾的爱人的记忆,也不会消失褪去。
你宁愿选择这样悲剧但永恒的爱还是平平淡淡,但最终无声而逝的爱?
这真是一道苦难的选择题。
如果是我,我宁愿选择后者,平平安安地生活,平平淡淡地过日子,对彼此更是幸福的形式。
Anyway,当阿朔将广濑的骨灰撒在世界的中心,广濑已化作了精灵,无时无刻地守护着阿朔。
纵使这个霎那宇宙拒绝永久,也要永远在一起。
“接近了……”“什么?
”“台风……”“台风?
”“台风29号……”“嗯……我们去不去?
”“去,我一定带你去!
”男人从睡梦中醒来,他发现今天竟与八年前的那一天一样,台风29号吹袭四国。
他准备回家,忽然记起今天要搬家了。
女人——他的未婚妻,在自己的家,也准备收拾行李。
她翻开童年的粉红色毛衣,发现了那一合磁带。
“86年10月28日”她去买Walkman。
放进磁带,里面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熟悉的女人的声音。
男人回到家里,发现女人留下了便条后离开了。
他去找朋友龙,在电视直播中看到女人出现在机场。
他知道她去了四国,那个隐藏了他悲痛的回忆的地方。
86年的那一天,他第一次留意到那个女孩,是在刚过世老师的追悼会上。
他只记得女孩说,一事的开端,只是他事的延续。
然后,天突然就下起了大雨。
雨中,女孩仍没有流下一滴眼泪。
那是亚纪,读书和运动一样出色的女孩,那以后他只是远远地在一边偷看她。
女孩其实也有注意他,看着他吃炸面包的呆样子,她甜甜地笑了。
一天放学后,她跳上他的电单车,要他送她回家。
其实她与他家是相反方向。
“那刚才为什么要我载你呢?
”男孩问。
“真是傻瓜!
那么我怎么能跟你谈话?
”在夕阳下,她的笑依然灿烂。
后来,女孩与男孩写信去电台,比赛谁最快得到电台送出的Walkman。
男孩编了一个女同学得了白血病的谎言,首先赢得了Walkman。
可是女孩生气了。
他不知道,女孩真的患上了白血病。
八年后的今天,男人重回故地,取出当年赢得的Walkman,重听那一把久违了的声音。
当年他们用磁带作交换日记。
磁带一直交换着,直到女孩过世。
磁带记录着他们的爱情。
他们常去的照相馆的老伯,原来是刚死去老师的初恋情人。
男孩和女孩想要知道他的故事。
老伯要他们帮他偷女老师的遗骨作为交换。
“好像,找到永恒的爱情”看着男孩取出的女老师的遗骨,女孩若有所思地说。
“人死了,什么都完蛋!
”男孩说。
“那我们要不要问,人死,爱是不是也要消失?
”人死,爱是不是也要消失?
他们不知道,在他们往后的日子,一直追寻着这个问题的答案。
夏天,他们去梦岛——是个荒废了的小岛,那是他们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旅行。
在小岛上他们自由自在地玩了一整天,还发现了一卷神秘的菲林。
“亚纪,是白亚纪的亚纪。
那是地质的年代,新的动植物欣欣向荣。
”女孩说。
“叫亚纪,是希望我像恐龙那样生机蓬勃。
”她在生了雾气的玻璃窗上写上“亚纪”与“朔太郎”他呢,在两个名字中间加上一把代表爱的小雨伞。
爱得如此含蓄。
但现实中,亚纪并没有向恐龙那样生机蓬勃。
小岛旅游以后,她倒下了。
她住进医院,但他们还是一直交换着录音日记。
隔壁病房太太的小女孩帮忙着作“邮差”。
小女孩就是八年后出现在男人身边的女人。
八年后她发现了亚纪最后的磁带日记。
内疚、害怕、伤痛……都促使她回到四国。
她去到老伯的照相馆,看见亚纪两人当年穿着结婚礼服的照片。
老伯说,女孩怕被遗忘,所以才照下的,女孩在照相不久以后便死去了。
女人才知道自己误了亚纪两人最后的告别日记,虽然为此她已献上了双腿。
女人依然记得那个住在母亲隔壁的和蔼可亲的亚纪姐姐。
她为她晒过一卷菲林,很漂亮的风景照片。
亚纪姐姐说那是澳大利亚的乌鲁鲁,被视为世界的中心。
86年10月28日,是男孩跟亚纪过的第一个生日,他们决定去澳大利亚的乌鲁鲁——世界的中心。
可惜,就在那一天,台风29号吹袭四国,所有航班停飞。
亚纪只去到机场。
晚上就这样死去了。
男人一直追踪着当年与亚纪有着回忆的地方。
直到去到老伯的照相馆,拿到女人留下的那一合最后的日记磁带。
人死,非同小可,往事、音容、欢乐,一直萦绕脑海。
所谓天国,是活人发明,我所爱的人去了那处,于是相会有期,我们是那样寄望。
老伯对男人说,未亡的人可以把未了的心事了结。
女人来到机场,航班像八年前一样,受台风影响取消了。
男人终于找到了他的未婚妻。
他们相拥,一切冰释。
电影的最后,他们俩终于去到可鲁鲁。
“来到这里,仿佛来到了世界的中心。
男人亲手把亚纪的骨灰撒在这个圣地。
骨灰像魔术花一样散开。
就像亚纪一样,男人说。
昨晚看完这部《Crying Out Love, In the Center of the World》(译作《在世界中心呼唤爱》),真的很感动,眼泪就这样止不住地流。
(记得上一次因为看电影到流泪是看张柏芝的《忘了,忘不了》。
)电影是改编自其同名小说,其实故事也没有什么特别,是一般你可以想象到的剧情。
只是,我们都怀念那种纯纯的爱,向外那种至死不渝。
《在世界的中心呼唤爱》是2004年日本票房最高的电影,是一部Walkman时代下的爱情电影。
故事尚属温馨,也比较感人,是一个亦喜亦悲的故事。
中学时,她很优秀,是一个让人看起来十分舒服的女孩,笑起来十分恬静。
他很羞涩。
黝黑的脸庞,对着她总是微低着头。
是因爱而生卑微吗?
他们的爱情来得很突然。
她在做田径训练时看到了天台上正在大啃面包的他。
是这样一见钟情吗?
之后,他们就开始在一起了。
他们一起乘电单车兜风,一起去一个孤岛上旅行,一起写信给电台,看谁先赢得那部Walkman。
最后,他凭借一个杜撰的感人故事赢得了那部Walkman。
一个白血病人的故事。
之后他们就通过Walkman 将每天的心情记录下来,然后交换。
日子就这样过去。
直到有一天,她发现她染上了白血病。
住院的日子里,她依旧乐观。
但是后来病情加重,然后去世。
我觉得这是一个怀念的故事。
男主角回到小城,随着磁带里叙述的内容回忆起过往的点滴,怀念那段青葱往事,怀念那个年代。
对我而言,最值得怀念的是那个照相馆里满墙的结婚相。
她与我是心有戚戚焉。
受到一样的触动,然后跟他也拍了一张,最后被挂在了那面墙上。
那是一张很传统的结婚相。
男方穿着黑色礼服,女方着白色婚纱。
两人并排站着,中间微隔,脸上透出安宁的幸福。
我喜欢这种感觉。
它透着神圣,庄重,恬静,心满意足以及一生一世的誓言。
这是最朴实,最简单的结婚相,有别于现在影楼里花俏,造作,恶俗的写真结婚相,现在的结婚相大多只有一种作秀的感觉。
它最接近结婚的本质意义,有一种携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凝重感。
看着这样的结婚相,人会沉静下来,懂得珍惜缘分,并坚守誓言。
这部电影是在挪威卑尔根的旅馆里在单反帝的指引下看的,背景是在冰岛发生了与此片海报类似的场景。
一言难尽。
总体来讲是一个典型的日本爱情电影,具体来说是苦情电影。
日韩爱情片永远逃不掉的俗套就是苦情,品学兼优运动全能的女主角果然得病死了,而且是最最最让人厌烦的白血病。
“世界中心”指的是澳大利亚的那块大石头,原指望他们最后能在大石头上呼唤爱的,场景应该挺壮观,结果根本没上大石头。
怀疑是澳大利亚当局禁止日本摄制组上去拍,但是事后google发现那块石头仍然能爬,奇怪。
说两点优点:1. 电影配乐不错,很符合气氛也很感人,在很多地方起到了烘托泪水的左右。
2. 女主角临终前的最后一盘磁带的前半段内容不错(也就是画面是她躺在病床上,而不是在澳大利亚那一段):“小朔,我们以后别见面了。
一起度过的几分之一的永远,是我这一生的宝贝,因为有你,我变得好幸福。
你不会反对吧,我们在今天分手。
想象着你长大成人,结婚,工作,继续过着未来的每一天,我今晚静静入睡...”男主角长的挺搓,据说是为了衬托女主角长泽雅美。
柴崎幸都甘当配角了呢。
虽然各种俗套,但也没有特别2的地方。
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律子一瘸一拐的回到家,从旧箱子里翻出小时候穿的红色上衣,玩笑般的试穿,却在上衣的兜里找到一盘磁带,于是,一段尘封的青春岁月打开了。
86/10/28 “不知道为什么,无法入睡,因为害怕明天的到来而无法入睡。
我想,我快要死了……”律子要和朔太郎结婚了,因为这盘磁带,她始终无法释怀,于是留下一张字条,便只身去寻找散落的回忆。
朔太郎,在29号台风即将来袭的日子里,奔跑在雨中,寻找律子,却不经意间拼凑了那段凄美的日子。
1986年,校长去世了,全校的学生参加了校长的葬礼,朔太郎迟到了。
还好,他赶上了亚纪的悼念词发言,于是他记住了这个女孩,这个如此淡定的女孩,在其他女生呜咽的时候,只有她,淡淡的念完了悼念词,真诚的,毫不做作的,似乎早就看透了生死。
大雨骤降,平添了一份凄凉,黑色的伞把把展开,像黑衣的送葬者,满目疮痍。
朔太郎看到了独自站在雨中的照相馆老板—校长的初恋情人。
可以用一个世纪的一半时间去爱一个人,是多么的珍贵。
亚纪是个活泼又不是文雅的女孩,头脑聪明,体育健将,喜欢在长长的台阶上坐着看周围的风景,从她主动坐上朔太郎的摩托车那一刻起,缘份便开始纠结。
朔太郎在教学楼的天台看着练习田径的亚纪,一身火红的运动服,像燃烧一般的热情,认真的挥洒汗水,一切的一切,使朔太郎无法将视线移开。
两个人开始接触,相约听午夜的广播,相约给广播台写明信片,相约比赛谁的明信片会被先读,为了得到买不起的磁带随身听。
课堂上,走廊里,他们一起讨论这各自的明信片,开心的笑,像倔强的孩子,决不让别人知道这只属于两个人的秘密。
两个人受照相馆老板拜托,在墓地找到校长的骨灰,老板拿到心仪之人的骨灰,回忆不禁涌上心头,那个属于战争的年代,足以摧毁一个人的一辈子。
朔太郎的明信片被电台广播了,内容却让亚纪极为生气,因为朔太郎在信中撒了一个弥天大谎,一个永远无法挽回的谎言—亚纪的了白血病。
两个人的僵持……不说话,不见面,躲避……却在某一天,朔太郎收到了亚纪的一盘磁带,里面装载着亚纪的不满与伤心,也许她并没有想象中坚强。
朔太郎道歉,亚纪笑了,两个人开始了磁带交流……喜欢的电影,喜欢的食物,喜欢的季节,每天发生的事情,每天的感受……通过一盘盘磁带,传递着彼此的心情,终于某一天,他们变成了男女朋友。
梦幻岛上,废弃的老房子,陈旧的家具,阳光透过落地窗斑驳在地面,无意中找到的相机,竟然有胶卷,只是已经无法使用。
日渐黄昏,夕阳的影子圈在窗框里,两个人并肩而坐,朔太郎的吻没有成功,小小的失落。
促膝到晚上,篝火点燃,亚纪在窗上写下两个人的名字,朔太郎偷偷画上了小伞,过往的一切终将凝固在这个时空中。
离开的时候,亚纪站在悬崖上和朔太郎挥手,白色的连衣裙,纤细的雪色肌肤,温柔的笑脸,却在下一刻消失在视线中,世界刹那间灰了下来。
亚纪生病了。
即使是无法见面,却也阻断不了两个人的互通心声,一个小女孩每天替他们传递着磁带,红色的书包,红色的上衣,红色的裙子。
亚纪的影子遍布了学校,实验室靠近窗户桌子上刻着她的名字,体育馆里透着她运动的气息,支呀支呀踩着地板的声音,还有主席台上的钢琴,那个第一次告白回忆。
恍然回到现实,朔太郎不知不觉来到了学校,站在了钢琴的前面,听着亚纪留给他的磁带,仿佛就在眼前,那个高中时的亚纪,坐在钢琴前,轻轻弹起了那首熟悉的曲子,真实的感觉,亚纪走过来,轻轻握住他的手,依偎在他的胸前,时间静止了。
此时的体育馆门口,律子看着独自伤神的朔太郎,黯然离去。
光线孤独而柔和,时间回到过去,高中时的两人相互依偎,“喜欢,喜欢朔太郎。
”亚纪缓缓的说,残酷的打击,“我的得是白血病。
”生平第一次知道什么叫崩溃,什么叫后悔,什么叫毁灭,因为当初撒了个大谎而害得她真的得了白血病,痛苦的可以死去。
而那个女孩,还是如此的淡定,她安慰的说没关系,一定会好的,而他永远无法原谅自己。
医院里的亚纪,再一次听到了电台播出了朔太郎的明信片,信里写了女孩的白血病已经康复,而此时的亚纪却为自己日益稀疏的头发而悲伤,自己的时间不长了。
终于感到了彻底的悲哀。
红衣小女孩带来了冲洗出来的照片,是在梦之岛发现的旧相机里的胶卷的。
那是属于澳大利亚的风景,无限延伸的旷野公路,戈壁,灌木……其中的一张深深吸引了亚纪,幽蓝的天空天与赤色的土地相接,一望无际中俨然矗立着的艾尔斯岩,像一个巨大的见证,这里就像是世界的中心。
于是亚纪决定和朔太郎一起到世界的中心去看一看。
为了办护照,两个相约去照相馆,亚纪终将是个恋世的孩子,她总是害怕被时光遗忘,于是两个人在此合照留念,那一天,朔太郎穿上挺拔的燕尾服,亚纪一身纯白的婚纱,在小屋里沐浴阳光静静等候,朔太郎被这无比动人的新娘震撼了,一时间语塞,害羞的他说不出任何可以赞美的话,找借口去上厕所,逃离现场。
许久,两个人的合照才得以完成。
照片上,亚纪笑得很温柔,脸上洋溢着许久不见的幸福笑容,而朔太郎一脸紧张的神情,像个稚拙的小孩,大概是第一次和喜欢的人一起照相的缘故吧,而且还是如此正式。
往后的日子如此的漫长,亚纪被送进加护病房,头发已经完全掉光了,即使这样,她还是保持着笑容,对着妈妈,对着朔太郎。
某一天,朔太郎缓缓走进病房,隔着厚厚的玻璃,将一张纸展开给亚纪看,纸上流露着淡淡的幸福的白光,这是一张结婚申请许可证,亚纪流泪了。
依旧隔着厚厚的玻璃,指尖相碰,四唇相接,交往以来的第一次接吻,同样的也是最后一次……29号台风邻近的日子,朔太郎带着亚纪去往机场,计程车在雨中奔波,倾盆的大雨中,一切显得如此渺小。
不幸的消息,去往东京的飞机因为台风的关系停飞,机场内一片骚动,朔太郎激动的质问的服务人员,理智全无,“我们一定要去澳大利亚!
今天一定要去!!!
”此时的亚纪面色早已苍白得毫无血色,颤抖着站起,又霎时倒下,泪水划过颤抖的嘴唇,“没有时间了,我可以撑得住,我可以撑得住……”意识飘远,机场里传出少年的悲鸣,那是种叫做绝望的声音。
病房中的日子像被漂染一般,除了苍白还是苍白。
亚纪只能静静的躺着,给朔太郎留言。
小女孩再一次来到病房拿磁带,窗外下着雨,在小女孩即将离开的时候,亚纪神奇般的坐了起来,脸上依旧洋溢着往日的微笑,表演了一个自己练了好久的魔术,随着碎花飞起,小女孩高兴得离开。
撑着红伞,穿着红色的小衣服,紧握着亚纪的磁带,奔跑在雨中,一个急刹车,小女孩应声倒地,磁带飞了出去,滂沱大雨中,小女孩稚嫩的脸庞显现出无比的痛苦,一步一步向前爬,小手努力的去够那盘磁带,使命般的情绪使然……此时病房中的亚纪,缓缓的闭上了眼睛,病房中的一切白得耀眼,不知何时从窗外射进的竟是灿烂的阳光,也许那是天使降临的圣光吧。
时间再次晃回现实,又是一个29号台风的日子,朔太郎重温完所有的磁带,飞奔着去找律子,于是两个人在机场相遇了,律子无法释怀,当年没有把最后一盘磁带送到朔太郎的手中是她心中无法磨灭的伤痕,她对不起那个可爱的大姐姐。
朔太郎拥着律子,决定帮亚纪完成那个遥远的愿望,两个人一起。
飞机因为台风停飞,不过没关系,他们拥有时间。
阳光炙烤,把大地烧得赤红,律子和朔太郎站在澳大利亚的红土地上,从艾尔斯岩吹来的风抚着他们的心田。
朔太郎听着亚纪最后一盘留言,“……把握的骨灰撒在艾尔斯岩的风中,然后好好的开始生活……”手心的骨灰一瞬间被风吹散,就像是亚纪变的魔术一样。
过往的日子在风中飘散,永远留在了这片土地上,两个人在码头生涩的谈心;两个人起着摩托车在田地边的路上飞驰,大喊着心中的畅快;两个人在梦幻岛的海边扑水嬉戏;两个人一起发现强尼的秘密逃之夭夭;朔太郎在热火朝天的祭祀庆典上孤独的背影,在欢笑的人群中泪流满面的黯然神伤……终于,释怀心中的结,把青涩的青春岁月寄托在世界的中心。
此时朔太郎和律子站在一起,缘分的轮回从世界的中心开始……
你还记得初恋吗?纪念为很多人的初恋留影的筱田升。
欣赏不来,2个小时的电影1个小时看完,煎熬
很……渡边美里的歌好听的。作为经典收藏一下吧 -- 小号大泽当年让未来同学来演太适合了 囧
感动个屁
究竟青春时期的爱情会留存多久?没有答案,但是应该会存在心中的某个角落,直至哪天重新开启它……
老有那种绝症啊死啊的电影,看着看着就免疫了。海报挺漂亮。
映画版剧情拖沓,节奏混乱。远差于电视剧版。
不知道,跟自己说了那么久的不想谈恋爱,不结婚,不生小孩。但看到婚纱的那一幕还是若无其事地流出了眼泪来。人类为什么要追求虚假的美丽,为什么要追求不幸福的东西。为什么要痛苦,为什么如此空虚
忘了讲的啥
怎么说呢 有点狗血
我如此厌恶各种滥情片
回忆 初恋 死亡 是生命中无法回避的痛苦
如果有一天我离去,你也要好好的活下去。
虽然影片拍得不赖,美丽感人,但我还是得说没有原著好看,亦没有达到《情书》的水平。。。片尾曲真好听,为影片增色不少。
电影版,配角熟人多多啊
好纯好纯
05.08.24
太感动了
凌晨三点钟打开电视偶遇此片,太他么纯了!!!我还是去看AV吧
在世界的中心呼唤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