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背山

Brokeback Mountain,断臂山,BBM

主演:希斯·莱杰,杰克·吉伦哈尔,米歇尔·威廉姆斯,安妮·海瑟薇,凯特·玛拉,兰迪·奎德,琳达·卡德里尼,安娜·法瑞丝,格拉汉姆·贝克尔,斯科特·迈克尔·坎贝尔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加拿大语言:英语年份:2005

 剧照

断背山 剧照 NO.1断背山 剧照 NO.2断背山 剧照 NO.3断背山 剧照 NO.4断背山 剧照 NO.5断背山 剧照 NO.6断背山 剧照 NO.13断背山 剧照 NO.14断背山 剧照 NO.15断背山 剧照 NO.16断背山 剧照 NO.17断背山 剧照 NO.18断背山 剧照 NO.19断背山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断背山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美国怀俄明州的西部,沉默寡言的农夫恩尼斯(希斯•莱杰饰)和热情开朗的牛仔杰克(杰克•吉伦希尔饰)一道被派到山上牧羊,那里人迹罕至,他们只有与羊群为伴,生活单调无味。一个天寒地冻的夜晚,在酒精与荷尔蒙的作用下,他们做了“不该做的事情”,也就此他们在断背山上度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季节性放牧结束,迫于世俗压力,杰克和恩尼斯不舍地与对方分离并各自结婚生子。恩尼斯迎娶了自幼相识的阿尔玛,并有了两个可爱的女儿;杰克到了德州,在妻子露琳家族的扶植下事业顺利,还有了个儿子。虽然彼此真心相应,他们只能每年定期约会。一边知情的阿尔玛痛苦无比,而他们又无法满足一年只有几天的团聚。这时意外发生……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仙境传说异形:收割对不起,我爱你,谢谢你颅骨印记潜艇总动员:环游地球80天夜班医生第一季致命恋爱我爱斯诺克寻根凝弑英雄时代痼习之地火星一号切·格瓦拉传:阿根廷人花间新娘走出监狱的女人无敌小胖神探加吉特2超自然前哨第三季埃兹拉女先行者圣诞大赢家夜色格林童话变奏曲我喜欢的妹妹但不是妹妹芝加哥烈焰第一季扑克之夜禁忌咒纹万圣节过后

 长篇影评

 1 ) 斧凿式催泪伪同志电影

书写《断背山》究竟获得了多少世俗成功是浪费笔墨,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殊荣就足以让李安成为好莱坞有史以来最成功的亚裔导演。

当年被好莱坞小子们顶礼膜拜的“电影天皇”黑泽明未做到的事情,李安做到了。

李安甚至对此还不满足,在奥斯卡颁奖晚会结束的当晚,在后台的媒体群访环节,李安直言不讳地表示影片没有拿到最佳影片让他很失望。

一直以来李安的外在气质给人儒雅、谦逊的存在感,在整个华人世界,他是被大众接受度最高的导演。

但李安的作品气质实际上与传统东方式的含蓄、内敛、节制、迂回无缘。

不论是影像美学还是叙事法则,李安都并不具备东方气质、中国气质。

李安被好莱坞的接受程度如此之高,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奥秘,因为他本来接受的即是好莱坞的训练。

《色戒》是最经典的一个案列。

徐皓峰在他的影评集《刀与星辰》中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色戒》最大的问题是把原小说中含蓄的笔墨给破坏掉了,“隐秘的变成赤裸裸”,“复杂的感情变得廉价”。

最庸俗之处,是把王佳芝最后关头的反水,理解成了性和戒指的动因。

如徐皓峰所批评的,这是典型好莱坞剧作法则,海明威的小说被好莱坞电影败坏掉,也是这个原因。

王佳芝最后的反水,其实很难找到一个实质性的原因。

这虽然是小说的高潮,但并没有明确的、可见、可说的动因把这结果推导出来。

暧昧、幽微、难以言说的瞬间情感爆发才是晚期张爱玲风格所竭力追求的。

王佳芝是在刹那、瞬间了悟、辨识出自己的情感认同,这个瞬间的爆发,李安很难理解。

而王佳芝和汉奸易先生之间极端特殊的情感关系,长期接受好莱坞剧作法则训练以致成为思维定势的李安更难理解。

《断背山》的难点是同性恋,同性恋电影的难点在于情感的分寸、情感表达方式迥异于异性恋。

不少华人知名导演都拍过同性恋电影,但很难说有特别杰出的。

王家卫的《春光乍泄》,在戛纳大获成功,是王家卫步入西方顶级影展圈的敲门砖电影。

但这部电影在王家卫作品中的情感表达是最不王家卫的。

《重庆森林》里想象的、梦幻的、非占有的浪漫冲动,《花样年华》里暧昧复杂曲折的中年沉郁,都消失不见。

影片代之以单刀直入的爱你爱我。

实际是与97有关的时代符号、身份认同提升了影片在国际影展的号召力与关注度。

《断背山》当然是一部极端催泪的电影,这种催泪感甚至超越性别,异性恋观众也会轻易为影片的情感表达所动容。

两个相爱的人没有办法在一起(恩尼斯的原话是“两个男人住在一起,不可能”),二十年来只能依靠一年几次的相会,更多的日子是苦熬。

杰克最终不幸殒命,恩尼斯发誓此生不再另找他人,孤独终老。

孤儿出身的他,最终以孤儿的姿态被社会遗弃。

同志-孤儿,成为影片最重要的自我指涉。

杰克与恩尼斯的半世情缘之地断背山,于是成为了哀怨、凄迷、美好的乌托邦意象,它是化外之地,而它的自然属性又指涉恩尼斯与杰克二十年同性情缘毫无造作,实乃天定,同性之爱与异性之爱如出一辙,无分优劣,都是自然生发。

压抑之下的铭心刻骨,永志难忘,爱的就是你,肝脑涂地,抛妻弃子,无怨无悔。

这是影片的催泪所在。

大部分观众即便对同性恋情没有认同感,但对于受压迫的爱恋,很容易激发出同情心。

影片的问题之一,是对于催泪点的斧凿式设计。

这并非事后揣测创作者心理。

李安2010年接受《纽约时报》专访时提过这一点。

影片首次内部试映后,李安的老搭档也是影片的制片人夏姆斯就不太满意,“太长,三个泪点,两个尿点,我要的是四个泪点,一个尿点。

”实际上,影片的泪点也确实很显眼。

恩尼斯与杰克在断背山第一次分手后,恩尼斯路过墙角,突然嚎啕大哭。

这是第一个泪点。

杰克对着断背山说出金句“但愿我能戒掉你”,是第二个泪点。

收尾,恩尼斯把象征着二人情定时刻的衬衫放入柜子中,是第三个泪点。

过于明确、过于寻求共鸣的催泪点设计意图,不管打中不打中,怎么说也不是高明的创作法则。

即便不认同设计点高明不高明这样吹毛求疵的问题,影片的情节设计有些细节处亦值得商榷。

恩尼斯与杰克在断背山第一次分手,四年后再见,相拥而吻,正巧被恩尼斯妻子爱玛撞见。

这种设计就是电视肥皂剧级别水准。

如果硬比较东方美学说破不点破的含蓄节制,小津、侯孝贤断然不会如此处理这类戏。

再退一步说,重大转折是依靠偶然性完成的,这按照好莱坞的编剧法则来说,也是等而下之的。

更值得商榷的是,以恩尼斯谨慎、内敛的性格以及不敢违抗世俗法则的处事原则来说,思考不考虑妻子的感受,肆无忌惮地与杰克相会,有点不符合人物性格。

实际上即便以催泪效果来说,两位女性角色的整体形象设计也有失稳妥。

爱玛与露琳的存在感很弱,形象单薄,甚至有不真实的虚假味。

爱玛的受害者形象一点程度上削弱了恩尼斯的悲情力度,恩尼斯可以不爱她,但并不代表可以没有依恋,这是忽略人性复杂一面。

爱玛后来嫁的超市丈夫,更是白纸一张。

仿佛三流电视剧里走出来的角色。

露琳对杰克的情感处理也失之简单,甚至有点不莫名所以。

恩尼斯与杰克对现实家庭中的另一半可以轻易抛弃掉,因为他们之间的强烈感情。

这种处理方法就只是为了强化而强化。

如果二人家庭关系更复杂一点,其实是会显得情感面向更复杂。

再扩大来看,影片的整体情节设计,就是强化恩尼斯与杰克婚后生活的不如意。

甚至为了表现这一点,用了火鸡的剪辑点,将杰克与家人吃火鸡的戏与恩尼斯与家人吃火鸡的戏剪辑在一起。

一场是表现杰克不容于岳父,在岳父一家看来不过是繁衍子嗣的工具。

另一场更是有点奇诡,爱玛已经与恩尼斯离异,却能够与现任丈夫、前夫一起与孩子共餐。

而爱玛又突然爆发,当面向恩尼斯捅出其性向的痛楚,造成不欢而散的后果。

这段情节相当勉强。

隐忍性格的爱玛为何突然爆发?

逻辑层次上显得非常勉强。

两厢结合,只是为了强化杰克、恩尼斯各自家庭生活苦楚。

如果抛却泪点的有意设计不提,影片中恩尼斯与杰克的同性恋情,在同性恋题材中非但没有显出如何非凡之处,反而有一些很耐人寻味的处理方法。

李安似乎是在有意强化同性恋情的普世性,但于此同时却留下一些疑窦。

杰克与恩尼斯的形象设计的意图是很明确的,强调一种二元对立的差异性。

恩尼斯粗粝、内向、质朴、谨慎(抿嘴的习惯性动作尤其强化了这一点)。

杰克细腻、外向、阴柔,对情感充满自由奔放的追逐之心。

影片甚至从服饰颜色也强化了这一点,恩尼斯永远是浅淡的服饰,杰克永远是深浓的服饰。

恩尼斯保守,有明确的守贞心理。

杰克开放,不求唯一,但求最深刻的爱恋。

二人初始的性爱过程,有一种亚当夏娃偷食禁果的意味,以此强调同性爱情的正当性、神性色彩。

总之,一阴一阳,刚柔相继,不免恍惚:这究竟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

尤其令人觉得诡异的是,一部为同性恋伸张正义、争夺平等权利的电影,对于男性身体的表现却显得非常保守。

影片对于男性身体的展现,多少有点欲说还休的姿态,与维斯康蒂、法斯宾德、格斯·范·桑特等著名同性恋导演影像中的男性身体大相径庭。

并非说异性恋导演无法拍好男性身体,克莱尔·德尼《军中禁恋》中的男性身体就成为了男性精神欲望的图腾象征。

影片中非凡的精神追求,是通过男体在空间中的移动姿态逐渐显露的。

这是非常高级的表现手法。

《断背山》一方面是忌惮于展现男性身体,另一方面却毫无必要的剥削式展现女性身体。

两位女主角米歇尔·威廉姆斯、安妮·海瑟薇在影片中都有裸露演出。

海瑟薇的裸露戏其实毫无必要,她后来在采访中明确表示,那场裸露戏让她有受辱感。

一部同性恋电影,忌惮于展现男性身体,却很“照顾”异性恋男性观众的色欲需求,表现女性裸露身体,这是什么心理状态?

直白一点说,《断背山》里的男性身体影像,其实是很典型的恐同创作者的投射。

上佳的文艺作品,是能够触及到人性中意想不到但极度真实的面向,所谓人性原来还有这一层,比如徐皓峰总结的《色戒》里善恶颠倒的高级爱情。

同性恋情因为被压抑,所以有很特殊的分寸感,对分寸感的处理能显出创作者锐利、敏感、通达的眼光与胸襟。

白先勇《树犹如此》是华文世界上佳的同志叙述,好就好在对分寸感极佳的把握。

他不把这份压抑不容于主流社会的情感悲情化、崇高化,予人同情,予人赞赏,而是以平实淡然的口吻叙述情感的点滴,流淌出来的是至为珍贵、从容的生命能量、情感能量。

《断背山》只是以斧凿式的催泪影像,寻求大众廉价共鸣的同时,伸张了一把政治正确的平权正义,远远算不上同志电影的经典佳作。

(首发虹膜邪论专栏,此版为修正版)

 2 ) 断背山,你真的读懂了吗?

断背山,你真的读懂了吗?

转载!

1.羊 象征一:上帝在伊甸园最爱的动物。

   象征二:羊群即社会,英文中有“FOLLOWING LIKE SHEEP”中文可翻译为羊群心理,或随波逐流之意。

JACK 和ENNIS一直都是在羊群之外,并不是当中的一分子。

        2.ENNIS初夜第2天发现的死羊 象征ENNIS最后纯真的丧失。

羊皮被剖,象征显露被掩盖的事实被揭露    同时,这只死羊象征ENNIS小时侯看过的那个被他爸打死的人,也预示着JACK最终的结局——离群之羊终遭险恶。

     3.BROKEBACK 象征稻草堆中最后的稻草,也是承受最多的压力之物   4.JACK的姓是TWIST,原意是拧,扭的意思,也就是说不是直的啦。

不是“直男”   5.ENNIS DEL MAR 洋中之岛 ENNIS是ISLAND,DEL MAR是OF THE SEA。

象征ENNIS内向孤僻隔绝的性格。

        6.红在中国人看来象征幸福,婚姻以及生子。

JACK第一次遇见LAUREEN时,LAUREEN的红帽子落在他跟前,他拾起来,又把它交还给LAUREEN。

四年后,JACK穿着一件红色的TSHIRT和ENNIS相会。

  7.JACK妻子LAUREEN金黄美丽的假发寓意为虚假的婚姻,和ENNIS通电话时镜头有刻意给了她那假的红指甲。

在英文里,FAKE NAILS=FAKE STORY即虚假的故事。

故她所说JACK的死因应为自己捏造。

     细心的观众可以看到,电影的开头,一辆卡车在夜色从右到左行驶,最后ENNIS下了车,手里拿着个黄纸袋,里面是他所有值钱的家当。

  电影结尾,ENNIS把那两件一起的衬衣放进黄纸袋中,出了JACK的家门。

然后再一次,一辆卡车消失在夜色中,不同的是,这次的方向是从左到右。

     Joe Aguirre农场主,权力权威象征——政府,社会。

如果说BROKEBACK MOUTAIN象征JACK和ENNIS的伊甸园(EDEN),那么JOE AGUIRRE则象征审判监督(JUDGEMENT)一开始,农场主列了一系列的规则比如说不准烧火NO FIRE之类的,JACK说他没有权利让我们做违反自然法则的事情(He’s got no business making us to do sth against the rules)。

最后他们不但烧了火,还让心中的爱火愈演愈烈。

     当JACK说我们应该在一起,我们不应该分开,是违反爱情与命运的法则时(AGAINST THE RULES OF LOVE AND FATE),ENNIS并没有回答,他眼看远方,他被教育要尊重权力与权威。

ENNIS的父亲在他一生中扮演极重要的角色,特别是他死后。

ENNIS一直把他当成神、当成教条来看待。

ENNIS虽然也明了JACK的爱意,但正如他“一直吃豆子也行”(STICKING TO THE BEANS)的生活态度,他遵守列好的一系列教条——上帝的,社会的,父亲的,农场主的。

直到他杀了一头麋鹿,他终于找到办法可以让JACK面于生理与心理上的饥饿。

但随后,农场主发现他们的秘密,扰乱了他们乌托邦般的爱情。

     8.那个老板知道他们是GAY:当JACK第二年回去时,他说   you two are not getting paid to let dog babysit the sheep while you\   were stemming the rose   stem the rose , rose 指 肛 门 stem指 阴 茎      9.电影最後带到窗户,代表走出去和留在衣柜,由ENNIS他自己决定      10.感恩节那一段:两个人的男子气概同时受到挑战,而德州那幕在看美式足球,怀俄明那段看冰上溜冰,代表其实ALMA後来再嫁的男人其实没那个阳刚,他还用电动刀切火鸡   而两人的男字气概受挑战时都是激烈反击,JACK反击他岳父,ENNIS反击他老婆,被赶出去後又跟路人打架      11.他们裸身一起跃入河中,代表他们同时坠入爱河,完全没有防护      12.而每次他们再一起时都月圆,到表他们跟爱人在一起感到圆整      13.而最後一天在山上当ENNIS知道他们得离开时,很沮丧一个人坐在山头,JACK走过来用绳子把他”套牢”先套住他的心接下来又用绳子绊他      14. 一开始Jack怎会知道Ennis他家地址?   他寄的明信片是用:general delivery,是以前美国邮局给不清楚地址的人寄的方法,但你要知道大概在哪一带, 因为ENNIS并没有搬很远,可能就在那两三个小镇,所以JACK寄 general delivery      15.而ENNIS最後在信箱上放17号: Brokeback Mountain 刚好有17个字母      16.甚至连他喝的威士忌牌子都有学问,牌子是Old Rose,记得Rose代表肛 门   绝大部分美国人不知道这个用法, 应该是很少人用而且很区域性,是原作听过放进去的),而且有一首歌Whiskey Rose,玫瑰威士忌 ,描写的就是男性情。

  17.在最后JACK的衣服包括住ENNIS的衣服代表JACK愿意拥护ENNIS和永远爱着ENNIS 但是ENNIS拿走衣服后吧自己的衣服包裹着JACK的 是行动上表示出 ENNIS所说的"I SWEAR" --愿意终生守护着他们两个之间的爱。

===========================================================网友评论:不觉得是他太太杀的, 因为杰克的太太在杰克死后造型还是那么华丽鲜红,那「应该」只表示他太太对杰克的死并不感到伤心, 其实在杰克生前时 这对夫妻已经连最起码的信任和对亲人的依恋都已不存在了,从对话中的冷淡可知。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电影中两人杰克后来不再邀他太太共舞,表示夫对妻已「失去求偶之意」,所以在选择与人共舞时,他选择了其它的女伴,他的妻子也只是习以为常的表示无法了解丈夫在想什么,这表示他妻子已「失去妒嫉之意」,再后来杰克死后,杰克的父亲告知恩尼斯杰克打算跟妻子离婚的消息,更让人联想这两夫妻不知何时其实应该早是卦名的婚姻状态)当然戴假指甲是否有其它意义如何我是不知道。

所以我不觉得杰克是被他太太雇人杀死的,因为这个经济独立的妻子从很久以前就一直在漠视且肯定他先生明显就有的外遇嫌疑(妻子在场还邀其它人共舞,每年不管工作多忙都大老远去那应该是骗她其实应该不存在的断背山,杰克的太太不是没见过识面的内向女子,应该说她的个性和杰克同样都是很外向的,她早从许多迹象合理得知先生不管重要的工作请假出远门就是去见情人(从她质问为何每次都是杰克开车去找对方就可看出,她只是没点破说:她根本不相信什么真有什么断背山,去约会就去约会,还掰个什么断背山和恩尼斯见面的理由来骗她?

), 不知她是不是真的不知道真的有恩尼斯这个人,但可以肯定的是她从很早前就一直知道杰克感情往外发展的明显行为,但她和杰克后来维持的已不是夫妻关系,而是工作伙伴关系,她寄情于事业,不把时间浪费在妒嫉和猜疑,所以两人从很久前就已经是卦名夫妻,长久维持两人的只有工作。

) 在他太太和恩尼斯的通话中可听的出,杰克的太太对杰克早就信用疲劳,她觉得杰克是个常说谎的人,没对她说过实话,所以他太太也不相信真的有断背山和可能真有恩尼斯这个人,直到恩尼斯告诉杰克的太太说,他们俩以前曾在断背山上牧羊过,杰克的太太听了后才掉下眼泪(推测:这非常有可能是杰克死后,他太太第一次为杰克的死感到伤心和掉泪,因为这两夫妻从很久以前就失去了信任,杰克的太太从恩尼斯的一句话,得知真的有断背山这个地方,「真的有」这个她不相信存在的地方。

) 杰克对她说过实话,杰克的太太落泪了,她冰封许久的酷脸突然有了感情,这让她感到非常的不习惯,于是她也失礼忘了上流社会该有的说话礼节和冷静的背稿般的完美说词而无礼的卦断了恩尼斯的电话, 当然也可能解释是她此时才展现出妒嫉,记得她很久前早就已经忘了如何妒嫉了,从知道真的有断背山时流出的那滴泪之后,引出其实她对杰克还是有感情的,卦了杰克最喜欢的人也就是恩尼斯的电话,表示她也不再对他表示虚伪的友善了,说不定她那么快挂断电话的原因也是怕恩尼斯来跟她要杰克那一半留在她这的骨灰,因为她现在才知道原来真的有断背山,但她之前可以以断背山不存在的理由留下骨灰,但现在恩尼斯证实了断背山真的存在,那她留下骨灰的理由只剩什么呢?

总而言之,一个挂断电话的动作就让我浮想连连,怎么想每个理由都合理,唉这片真是艺术片,没一个可以公式化的答案。

还有,我觉得这电影里,两个妻子的存在都交代的很好,把被牵连人生可怜的角色豪不避讳的演出,原著里这两个女性的角色在小说中比重并不高,但电影里她们的存在和脸部表情比小说交代的部分还多,四个主角的遭遇也更让我有更多到理解和疼惜。

四个人都没有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说说恩尼斯的妻子,从她在向恩尼斯摊牌时就可看出她虽恨恩尼斯,但还是对他有情的,因为看过很多关于妻子抓外遇的八卦新闻里,往往对丈夫还有情的女人,责骂的对象都是那个XX狐狸精,但对丈夫已经没有爱意的女人(以我家的家丑为例),骂的就是那个花心的种马型男人,但在恩尼斯的妻子骂杰克是个恶心鬼时,杰克在恩尼斯妻子的眼中就是那抢她丈夫的狐狸精,但她并没有骂恩尼斯花心,因为后来的另一个女孩的观点可知,大家都可看出恩尼斯的个性其实很难跟花心男扯得上边,因为恩尼斯并不是个私生活精彩的人,但大家都想跟他厮守一生,如果没有杰克的出现,恩尼斯的妻子不管日子过的多辛苦也会为他用手刷洗衣服,恩尼斯的妻子最无法忍受的不是恩尼斯的穷(穷是她离婚的借口)而是恩尼斯的心中有别的人,他让她觉得自己在他的生命像是不存在一样,他对她重视的家也不够专注和保护,后来她终于有办法离开恩尼斯,嫁给会将她放在心上和专心一个家庭和工作的男人。

所以恩尼斯的妻子和杰克的妻子一样,这两个独立的女人她们都试着找到让自己好好生活的其它目标,也都已让自己脱离了对那两男人情感和理想上的依赖,这段路并不好走,他们也将自己的心和怨藏的很深, 但在恩尼斯的前妻骂杰克是恶心鬼时,在杰克的妻子听到真有断背山存在掉下眼泪时,爆发出她们一直藏在完美冷静面具下的真性情, 恩尼斯那一向任劳任怨的妻子竟以恩尼斯太穷为理由和他离婚,而她的心理深刻憎恨的人其实是杰克,她向恩尼斯说出了心理的话,恩尼斯这时心情一定是深感震惊,此时恩尼斯只想到这女人可能会伤害了杰克和他的安全而对她动怒,却没有为他的前妻深思到她的话里除了透露出怨,难道就没有包含度对得不到恩尼斯完整爱意的诉苦吗?

再来说说杰克,我觉得杰克在电影中被塑成一个其实很想出柜却被恩尼斯警告出柜是很危险的男同志,非常明显的,从我认识的一个朋友和至今看过的影剧版,不少已出柜男同志都相当擅长打扮自己(当然是不是每个都这样这就不得而知了),杰克在他还是个穷小子时穿衣服就很有自己的品味,有钱后的打扮更是帅的可以去走秀了,据电影解说报导拍这电影时,真的有花钱请一个出柜的男同志当电影指导顾问,就是为了让故事看起来感觉更合理,可以补足小说中看不到的视觉印象(当然还有那场干柴闷火的床戏),所以在杰克的打扮和眼神中可说是真的有看到这电影是从小细节上来下手,题外话了。

除了那两位妻子得不到爱情的悲哀,杰克人生的悲哀也绝对不亚于那两位女士,记得有人说过,恩尼斯的魅力危及三个人的漫长人生,而他最对不起的人除了前妻,杰克那变的像工作狂的太太,再来就是一直追求他且等待他付出承诺的杰克。

杰克是个很外向的人,独立中带点叛逆的眼神,不喜欢什么他就会说他不喜欢,这样一个直来直往的人,遇到恩尼斯后杰克就变了,从恩尼斯说他不是同志时,杰克也回了一句我也不是起,杰克就不再是那个喜欢就说喜欢,讨厌就讨厌的男孩了,他开始会顾虑许多事,因为遇到了恩尼斯,他不想被恩尼斯拒绝,加上是他主动追求恩尼斯的, 所以杰克将姿态打一开始就放的很低(从第一晚的作爱姿势,那姿势除了代表同志圈中的零号和受君的意思以外,还有一个意义就是:服从与被人奴役的意思。

),为了接近恩尼斯,杰克收殓了自己叛逆的个性,开始忍受不能忍受的现况,恩尼斯说什么他都不敢有反驳,他心疼着恩尼斯的恐惧,每次都像在包容一个九岁孩子一样的抱着恩尼斯,只有杰克知道恩尼思心中住着一个九岁的小恩尼斯,那个被父亲和尸体吓坏的小男孩,所以杰克对恩尼斯的爱是很一言难尽的。

或许杰克在遇恩尼斯之前,没见过像恩尼斯这样外表冷漠,工作认真,外刚内柔的人,恩尼斯就是这种不管自己过的多苦,也不会因为生活苦就放弃生活的人,他甚至不懂得娱乐,看起来恩尼斯是个这么无趣的人,那为何能吸引住青梅竹马可以为心爱的人心情愉快刷洗衣服的前妻,还吸引住对牧羊工作深感麻烦一心想当牛仔的杰克,离婚后又吸引住那位亮丽美丽的金发女士的爱慕眼光。

我想了想他们喜欢恩尼斯原因,虽然还是不很清楚原因是啥,我觉得恩尼斯的前妻要的是忠贞,一个专心保护她和家庭的男人,会认真事业的男人才是好的一家之主,不管生活有多穷,只要他一心一意的保护这个家庭,那他就是她的天,她要的是很普通的家庭意义,恩尼斯后来给不起她要的其实就是对家庭的专心保护,在恩尼斯敷衍的交代几句就以钓鱼为借口出门时,恩尼斯的前妻抱着尚未懂事的小孩落泪了, 他为了去和杰克会面,将工作放在一边,恩尼斯分心了,恩尼斯让妻子服从他的最大说服力就在此时渐渐瓦解了,她可以忍受他为了工作将小孩丢给她,因为他为了工作是为了家,所以她愿意为了这个家牺牲一切,但她不能原谅不再把工作视为重心的一心只想和情人温存的恩尼斯,因为稳定的工作等于对家庭的保障,对工作不再忠贞的恩尼斯也失去了前妻愿意为一家之主洗刷衣服的温柔,她不要一个不再对这个她与家庭忠贞的男人,即使她可能对他还有一丝亲情,最后她决定她可有别的选择时,也幸运选到一个可以专心保护她和家庭的男人。

而那位美丽风趣的金发女士会喜欢恩尼斯的原因她自己说出口了,她道出自己不会因一个男人风趣就喜欢他,这女孩跟杰克很像都是很活泼外向的,从她的养眼打扮和活泼可知她也不是没看过风趣的男人,但她还是爱上了连话都说不清楚的恩尼斯,但她豪不保留向恩尼斯展开追求,也被恩尼斯的拒绝给重重的伤了心。

其实她的喜欢是可以理解的,她要的是一个情感的避风港,就像大家都想要的一样,外刚内柔的恩尼斯让她愿意归属,恩尼斯让她愿意放弃游戏人间的追逐,但恩尼斯拒绝了她,这活泼美丽的女士也落泪了。

当然杰克也为了恩尼斯落泪,开车的那一幕就不废言了,想到会有那一幕画面的前因后果,就觉得好心酸。

杰克从一个带着笑脸的爽朗个性变成皮笑肉不笑的深沉面容,为情受尽折磨,从杰克表情上的转变就可看出他心境上的改变,得不到恩尼斯承诺的那天,自暴自弃开车去墨西哥买春那次后,杰克的心情就变了,之后他不再是像以前一样有着幸福笑脸的看着恩尼斯,他的眼神开始闪避恩尼斯的目光。

在最后一次和恩尼斯见面他骂完了恩尼斯并为自己离不开恩尼斯的依恋感到无力与怨恨时,杰克让恩尼斯落泪了,(这部戏有五个成年人都为情落泪了) 此时恩尼斯可能满脑想到的是杰克竟和其它男人有关系,恩尼斯妒嫉的对杰克发怒,对自己不是杰克唯一的男人感到生气,恩尼斯在杰克面前落泪了,而杰克一看到恩尼斯受伤害的样子,杰克心就软了,像过去一样像抱着心智停留在九岁的满怀恐惧的小恩尼斯一样的安抚恩尼斯,此时杰克可能早已暗自决定要绝情地离开恩尼斯去寻找自己想要的生活,虽然他目送恩尼斯离去,但眼神还是移不开恩尼斯离去的方向,久久久久,决定离开恩尼斯的决定对他来说看来并不是个解脱,只是他多年来对追求恩尼斯及对为两人设想的未来感到绝望与疲累了,去墨西哥前他独自想象与恩尼斯共同生活的美梦就已经碎了, 那次之后他知道永远无法和恩尼斯正大光明地见面更别谈奢望一起同住了,他的眼神有着绝望与怨恨和等不到梦想有任何可能希望成真的黯然,以前常笑容满面的杰克,失去了笑脸,也不再对恩尼斯的意见服从(这就是杰克可能因性向被恐同人发现所造成的死亡因果关系(我暗自认定杰克是被私刑处决的), 之前杰克即使和人调情,性向被牧场老板知道也是低着头就承受了,但我想在他被恩尼斯伤了心后,就不再那么低调了,从他去墨西哥找男妓起,大胡子主动接近他所代表的意义就是杰克是同志的身份已不是秘密,除了代表他不再对恩尼斯忠贞于服从(忍受不公开性向), 还有就是他原本就叛逆的本性在服从了恩尼斯多年后,又醒过来了,以他以往讨厌什么就表明讨厌的个性,在失去了对恩尼斯的期待之后,杰克就失去了愿意为自己的性向秘密保密牺牲的抑制(没忠贞自己的身体(找男妓)和隐藏性向(可能也是同性恋的大胡子都主动接近他了))。

再来说说恩尼斯,其实他最可怜,虽然这个可怜之人也有可恨之处(他的前妻会成为一个可怜的女人是他造成的,还有杰克勉强维持多年的婚姻,杰克很早前就想离婚了,但恩尼斯的一句话打消了杰克的念头,) 虽然恩尼斯是个很可悲的角色,但可恨之人也有可怜之处………一想到很可能他一辈子都独自在一个拖车里住着,除了衣柜里死去情人的旧衣服,其它都一无所有,真感到晚年凄凉,我想他可能永远都会活在后悔间接害死杰克的罪恶感与怕被人发现性向被人杀死的恐惧之中,但死心眼的恩尼斯也定会为杰克守贞一辈子。

还有那个演他女儿的,长的脸型跟恩尼斯还真像,为何我觉得这电影的人怎么好象都真的是曾经存在似的呢?

我要快点醒醒。

 3 ) 心中的斷背山

看完這部片子已經好長一段日子了,但每每總會想起李安說的一句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斷背山」。

不知為什麼,自從有了這部電影後,「斷背」這個名詞居然和同性戀畫上了等號。

所以有人以為,李安的話是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點同性戀的基因。

但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我並沒有特別注意同性戀這個的東西,我看到的反而是某個人心中的一個永遠無法完成的夢想。

在故事講述的60年代的美國,同性戀是一種不為世俗所接受的事情,因此,斷背山成了兩位主人翁的桃花源,只有在那裡,他們才能自由自在的做自已想做的事情。

縱使只是一年一次,但已足矣!

然而,在現實世界裡,在種種主觀和客觀因素的影響下,人們心裡想做又做不到的事又何止同性戀呢?

也許,每個人心中真的有那麼一座斷背山,只可惜它並不一定能像電影裡的那麼美好……不知道看過這部電影的人,是否也有和我一樣的感受呢?

 4 ) 经典台词

1. Jack Twist:(stop smiling)Tell you what... The truth is...... (breathing hurrily)Sometimes I miss you so much I can hardly stand it. 杰克.特维斯特:(收敛笑容)告诉你吧… 事实上…… (呼吸急促)有时候我好想你,想到无法承受。

2. Ennis Del Mar: I'm gonna tell you this one time, Jack fuckin' Twist, an' I ain't foolin'. What I don't know - all them things I don't know - could get you killed if I come to know them. I mean it. 恩尼斯·德尔玛:我只说一遍,狗娘养的杰克·特维斯特。

我没跟你开玩笑。

我不知道——那些事我都不知道——如果我知道了就宰了你。

我说到做到。

Jack Twist: Yeah well try this one, and I'll say it just once! 杰克·特维斯特:好,那你也给我听着,我只说这么一次!

Ennis Del Mar: Go ahead! 恩尼斯·德尔玛:说啊!

Jack Twist: Tell you what, we coulda had a good life together! Fuckin' real good life! Had us a place of our own. But you didn't want it, Ennis! So what we got now is Brokeback Mountain! Everything's built on that! That's all we got, boy, fuckin' all. So I hope you know that, even if you don't never know the rest! You count the damn few times we have been together in nearly twenty years and you measure the short fucking leash you keep me on - and then you ask me about Mexico and tell me you'll kill me for needing somethin' I don't hardly never get. You have no idea how bad it gets! I'm not you... I can't make it on a coupla high-altitude fucks once or twice a year! You are too much for me Ennis, you son of a whore son bitch! I wish I knew how to quit you! 杰克·特维斯特:我告诉你,我们本来可以很美满地在一起!

真正的他妈的美满生活!

我们本来可以有一个只属于我们俩的地方。

但你不想要,恩尼斯!

所以现在我们就只能在断背山上见面!

这就是所有的一切,这就是我们所得到的,操他妈的。

所以我希望你能明白这一点,就算你从来都没关心过更多的!

你他妈算算看我们这20年里在一起几次,再他妈量量你狗链栓得有多紧——然后你问我墨西哥的事,跟我说要为一些我想要却几乎从没得到过的东西杀了我。

你根本就不知道这一切对我有多难!

我不是你……我受不了这种一年到头就在这深山老林里干一两次的生活!

你太过分了,恩尼斯,狗娘养的!

我真希望知道怎么离开你。

Ennis Del Mar: [crying] Well, why don't you? Why don't you just let me be? It's because of you that I'm like this! I ain't got nothing... I ain't nowhere... Get the fuck off me! I can't stand being like this no more, Jack. 恩尼斯·德尔玛:(哭泣)好啊,走啊?

干嘛不让我一个人呆着呢?

正是因为你我才是现在的这个样子!

我一无所有……无处可去……你他妈滚远点!

杰克,我受够了!

另一版本: 恩尼斯:这话我只跟你说一遍,狗日的杰克。

我可不是说着玩的。

我不知道,那些人干的那些勾当,我不知道……但如果我知道你干过,我就宰了你。

杰克:那你也听好了……(停顿)我也只说一次。

恩尼斯:你说!

杰克:我告诉你。

咱俩本可以好好过日子。

真正他妈的的美好生活。

拥有我们自己的天地。

但你却拒之千里。

这样一来,我们现在就只剩下那座断背山了。

一切事情都根植于那里。

我们的全部,所有该死的一切都在那山上了。

别的事情你可以不知道,这一点你一定要清楚。

你自己掐指算算,这20年来咱俩见过几次面。

再算算你把我拴在身边的日子。

然后你再问我去墨西哥的事情。

然后再决定是否该因为这些空虚透顶的事而宰了我。

你根本不知道这种日子有多难熬。

杰克(继续):我不是你,我也办不到。

一年才来这深山野岭干它个一两次。

(停顿)我受够你了,恩尼斯。

你这没心没肺的混蛋!

(停顿)我真希望自己知道怎样来戒掉你!

我们现在看到镜头拉回的场面。

就像冬天的温泉蒸腾起来俄水气,这么多年未曾提起的,当前无法言表的——允诺,誓言,羞愧,罪恶,恐惧——此刻都萦绕在他们心头。

恩尼斯站立德样子仿佛胸口中了弹——脸色苍白,皱纹齐聚。

他就像在打一场无声的战斗,面部表情都扭曲了。

恩尼斯:那你为什么没有?!

你干嘛不放过我?

就是因为你,我才落到现在这般光景。

一无是处,一无所有。

杰克向他靠过去,但是恩尼斯挣开了。

恩尼斯(继续):别他妈碰我!

杰克再次靠近他,这次恩尼斯没有拒绝回避。

杰克:过来……我不说了。

没事了……你真混,恩尼斯。

 5 ) Love is a force of nature

电影是limited,城市里的几个独立电影院在放。

下午场,我提前20分钟到达,但好位置还是被抢光了,只好坐在过道那一排。

电影院的气氛有点诡异,没有一个黑人,进来大多是两两男生,也有一小伙女生,很少看见男女混杂,所以很安静。

我一个人坐在那里听了四首the cure,然后一个女孩拉着一个男孩,抱着一大包爆米花进来,嘻嘻哈哈地在我边上落座。

电影开始。

两个月前我看过小说。

感觉像亚美尼亚的风。

亚美尼亚平原位于欧亚大陆交界,亚洲地带的粗犷和细腻,结合浪漫的欧洲文明,曾经给诗人曼德尔施塔姆带来很多灵感。

Annie的断臂山在我感觉里也是这样,贫穷脏乱的牧场,粗鲁有时候甚至恶狠狠的牛仔,那一点点细致缠绵,那一份秘而不宣的感情,在古板守旧的德州和怀俄明农村,显得弥足珍贵。

但李安拍的比我想象中的优美多了。

李安的镜头是那种很专注的质朴诗化。

断臂山条件艰苦,但是天高云阔,山蓝水青,在这片两个人的天地里,Jack开始变得佻脱,Ennis逐渐变得坚忍。

然后,一切发生的那么自然,就像溪水终于要流向湖泊,山峦归于暮色,断臂山上的蓝知更鸟声声吟唱,威士忌畅饮不衰。

影片基本上是按照小说来的。

很多影像跟我脑海中的,逼近,重合,或略微交错,再逼近,重合。

其中一处改动,或者说改进,当Jack变老了,没有在肩膀和屁股上堆肉,大牙没有磨了镶,他的德州老岳父也没有很快死掉。

但他确实成熟沧桑了,可以对他那个惯于颐指气使的德州岳父吼,可以在家里掷地有声地教育孩子,可以掌握生命中更多的东西,但他――对他们的关系还是无能为力。

若说有什么遗憾,就是Ennis将声音闷在喉咙底下的怀俄明农村发音,害我很多对白没办法听清。

还有就是影片一开始时我觉得Ennis的眼神太忧郁,Jack的嘴角太勾人。

但是随着情节缓缓铺开,我决定放弃我的立场。

imdb上有一位homosexual说,他用审视的眼光看这部影片,但是他找不到一处不自然的,哪怕是最细微的地方。

李安说我要找两个年青人来演,他们不会用过多的人生经历去诠释角色,他们会深信他们所正在做的事情,然后付诸努力。

配乐里我最喜欢的是Emmylou Harris的A love that will never grow old和Mary McBride的No one’s gonna love you like me。

是旧唱腔的质感女声,把我的抵抗力消磨跆尽。

所有看过小说的人都会很期待结尾的两件衣服一双袖子。

当Ennis踩着咯吱响的楼梯走进Jack的房间,我把呼吸都屏住了。

但是那一幕没有把我的眼泪逼出来。

因为我一直设想导演应该把两只袖子拍的更亲密一些,挽在一起,然后插在口袋里,就像在断臂山上,Ennis从后面拥抱住Jack,四面的山川在黃昏里慢慢融化。

但是最后的最后,Ennis把两件衬衣重新挂起,换一种方式套上,旁边贴着断臂山的明信片。

那一刻,我终于没能忍住。

灯光亮起,李安的名字被打出来。

我边上的女孩倒在男孩肩上,吸着鼻子说,It is so sad。

She had tears in her eyes。

So did I。

 6 ) 品酒品茶品人生——电影《断背山》与《杯酒人生》

凌晨一点,看完《断背山》,从影院开车回家。

失眠,如同喝完一杯茶。

说实话,这并不是一个多么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主角Ennis与Jake两人之间从头到尾20多年也没发生过什么特别震撼震惊的故事,其情节的故事性不如《蓝宇》,也不如《春光乍泄》。

但结束了,人心里头却有一个地方在隐隐的痛,不尖锐,不刺激,可又痛的真真切切,唏嘘万分却又觉得眼泪是如此苍白无力,完全不足以表达那份说不出来的悲喜交织。

算了,想忍住不说不表示,可泪水却已经开始在眼眶里打转,最终,还是不争气的悄悄落了下来。

其实,三天前就看完了这部电影。

可是,我不敢写啊。

我不敢写取景于加拿大的断背山与世隔绝的自然风光是多么壮丽开阔,不敢写Ennis与Jake之间先是友情后是爱情的快乐悲伤,不敢写主角Ennis内心深处的矛盾挣扎与自我放逐,不敢写Jake的绝望与委屈,不敢写两个家庭看似平静表面下的波涛暗涌,不敢写Ennis与Jake离去时Ennis妻子Alma抱着孩子心碎的声音,不敢写多年后那两件拥抱着的衬衫与照片里永恒的断背山…… 这部没有多少情节,没有多少对话的电影实在是一件精美的视觉艺术品,用另一种方式来表达就仿佛用文字来解释凡.高的《向日葵》,用语言来描述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我能够写的,只能是自己的感动感慨感激,可我又做不到李安的平静与对如此情感的深厚驾驭力,一说就过。

一杯好茶,不是喝,而是品。

品其苦涩品其清香,品其意义隽永回味无穷。

说到品茶,于是我又想起了另一部需要用心细细慢慢品位的电影:《杯酒人生》(Sideways)。

与《断背山》类似,《杯酒人生》从头到尾也几乎没有什么大起大落,唯一的起伏还是发生在主角Miles的朋友快要结婚的花花公子Jack身上。

这段故事除了推动Miles部分的情节发展以外,主要是给电影进一步增加喜剧色彩。

许多人不喜欢这部电影,因为它几乎没有什么情节,如果品不到它对人性的细腻刻画,体会不了它委婉含蓄的表现手法,那这确实是一部极其平淡的闷片。

它没有好莱坞式的惊险动作镜头,没有火辣热烈的激情场面,没有无厘头或者故意搞怪的爆笑片断。

从开始到结束,它平淡的就象一杯温开水,大口喝下去没有任何味道。

可是数天之后,数月甚至几年以后,在某一个炎热的夏日午后,也许你就突然想起来Miles在麦当劳里打开那瓶珍藏了的好酒,用快餐纸杯一口一口把苦与甜吞下去的样子,想起来他与Maya谈论pinot时柔和的烛光照到两个人脸上,他们彼此散发出来的幸福与吸引。

这个时候才发现,原来喝下去的不是白开水,竟然是一杯酝酿得恰到好处的pinot grigio,入口清淡,舌尖微酸,慢慢咽下去,甘洌清爽回味悠远。

一部好电影,一部可以流传万代的经典之作,似乎都有这样的特质:情节起伏早都随着时光的流逝渐渐淡去,深深刻在头脑里的,只有那一颦一笑,只有那眼角眉梢。

比如那藏青色的断背山,比如麦当劳里用快餐杯装的红酒。

这些细节,这些不动生色的挣扎痛苦与绝望,这些钝刀划下的伤痕,这些无可救药的悲伤与人性的脆弱无助,就是那看不见的眼泪,一滴,一滴,一滴的流进心底,灌溉着人类最本原的灵魂,提醒我们正因为痛,所以活着啊。

能够做到如此的导演,也如同一位伟大的作家一样难得。

编一个离奇的情节并非太难,充分运用声光电多媒体带观众经历难忘的视觉之旅也不算苦差。

毕竟,眼睛长在脸上,心与灵魂却藏在看不见的地方。

打动观众的眼睛容易,打动心,很难。

要观众感动,要观众回味,就必须给大家充分的时间足够的机会去了解人物的性格,了解他内心最深处的矛盾脆弱挣扎,让观众自己去认同,去同情,去爱之所爱痛之所痛。

这同时,讲故事的导演还要保持充分的冷静与驾驭力,不能因为被自己的故事感动而乱了阵脚失了分寸,一着急就忘了节奏,或者从幕后跳出来把自己的见解观点硬加进去。

这份冷静这份超乎寻常的驾驭力,李安做到了。

2005年再没有任何一部电影象《断背山》这样的完美,他不获奖,天意难平!

除了导演,《断背山》与《杯酒人生》的成功也都离不开最优秀的表演。

两位男主人公,Heath Ledger和Paul Giamatti虽然表演风格截然不同,却都完美的用全部身心来诠释了两位不得志的男人,两种自我放逐的心路,两颗伤痕累累却又深存温情的心灵。

当然《断背山》中Jack的扮演者Jake Gyllenhaal也十分出色,不过小柯个人认为与他以前的表演比较,比如Donnie Darko,没有让人感到质的飞跃。

当然,这大概可以归咎为角色的限制。

品酒也好,品茶也罢。

在延绵不断的时间面前,故事情节、性别、爱情、冲突都化作尘土,留在人心里的只有对人性的细腻刻画,只有对美好情感的永恒追求,只有对人类灵魂最深刻的剖析。

电影如是,写作如是,人生亦如是。

 7 ) 呕吐

杜拉斯说,“写作是自杀,是包围在身边无尽的黑暗。

” 买了张电影卡,常常可以看到一些过档的老片子,以胶片的形式再次出现,这一周,是《断背山》。

说实话,影像效果没有我当年的参赛版高清DVD好,但是黑漆漆的电影院独有吞噬时间的隧道,让人深陷其中。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一见钟情,因性而爱,因为贫穷,因为权力,因为孤独,因为边缘,因为虚荣,因为仇恨,因为美色,因为新鲜感,因为父母之命,因为要给孩子找个爹,因为得有个人分担生活成本,一起付一张电费账单,甚至是因为斯德哥尔摩困境。

因为什么原因产生爱情其实并不重要,爱情是进入之后的无法抽离,爱情是沦陷之后的无法自拔,爱情不是一种选择,爱情是不能选择,无法舍弃,挥之不去……爱情是明明握得生疼却无法挣开的手,爱情是呕出灵魂都无法拔除的毒。

Jack 和Ennis,是被这个男权社会边缘化的两个人,同样因为暴戾的父权,褫夺了他们作为一个男人或者社会角色,或者爱情角色的自信。

Ennis佝偻的背,紧抿的嘴唇,永远插在衣兜里的一只手。

Jack撒尿的曲线,沉溺于被征服的奴性,强势的妻子和岳丈,以及自暴自弃的放纵。

只有断背山的爱情是他们逃出囚笼的桃花源。

他们产生爱情需求的世情根源之低下迫切,接近于一种生存需要。

这爱情的现实功用是如此强大,而非主流社会人群茶余饭后,可有可无的精神嬉戏。

正因为如此,这爱情显得这般劣质而又粗砺,却触底到大多数人都无法到达的深处。

路太宽,进入的深度反而有限。

少时因为《呕吐》爱上黄碧云,爱上孱弱、孤独、倔强、求而不得的叶细细。

读过东野圭吾笔下嫌疑犯X那呕出灵魂的哭泣,也见识过村上春树《呕吐 1979》里那个专门跟朋友妻子睡觉的男人……还有躯体下得山来,灵魂却一生留在断背山上的Ennis,在Jack望着后视镜远去之后,独自躲在墙角的阴影里,痛得用呕吐来释放眼泪。

我偏爱用消化系统来爱的人。

三四岁的时候,每当远归的爸爸问我,想爸爸了吗?

我说,想。

哪儿想?

我仔细想了想,觉得肚子是全身上下最重要的地方,便腆起小肚子拍一拍说,这里想。

断背山真是一个很完美的电影,边缘题材中的主流,贴合的时代和地域背景,硬净粗砺中潜藏细腻深邃的原著语境,微妙精准的细节,恰到好处的深度,中庸儒雅的导演视角,饱满而又压抑的情绪,灵魂附体的表演,直接爽脆的摄影调性,天空中总是有大片云朵在迁徙,以及谷斯塔沃·桑托拉拉的配乐,淡扫吉他闲拨弦。

最伤感的是那些排除在这段爱情之外的元素,被掏空内脏的羊,抱着孩子饮泣的阿尔玛,流泪的女招待,以及用强势来掩藏空虚的露瑞,还有Ennis最重视的家庭和孩子,Jack母亲默默撑开的纸袋,他们走后重归寂寞的断背山。

所有的一切,被背叛,被牺牲,被秘而不宣,挂着非常饱满的,滞重的,压抑的伤痕,见证和成全了这一段禁忌的爱情。

所有麻木和空虚的脸之中,只有他们俩抓住了一点点鲜活的快乐和真实的爱情,谁又能舍得责备什么,生之艰险,辗转求欢。

也正是这些被伤害的人物,恰如其分地衡量出了这段爱情的分量。

在有些感情里,有些人有些事注定被辜负,注定成为背景,注定成为天平那端的砝码,注定成为微不足道的配角。

所有人的感情、疑虑都是秘而不宣,极其压抑。

正是这一张张被伤害的面孔,从侧面折射出了这爱情的理所当然却又无可奈何。

惟其如此,才能把出轨衬托得如此真挚而无奈,也算是极致了。

所以,当Ennis和Jack光着身子从崖边纵身跳入湖水时,所有的情绪都敞亮了。

爱情就是冗杂沉闷的人生中,短暂光亮。

书里最喜欢的一段便是:“让Jack一直念念不忘却又茫然不解的,是那年夏天在断背山上埃尼斯给他的那个拥抱。

当时他走到他身后,把他拉进怀里,充满了无言的、与性爱无关的喜悦。

这个慵懒的拥抱凝固为他们分离岁月中的甜蜜回忆,定格为他们艰难生活中的永恒一刻,朴实无华,由衷喜悦。

即使后来,他意识到,埃尼斯不再因为他是杰克就与他深深相拥,这段回忆、这一刻仍然无法抹去。

又或许,他是明白了他们之间不可能走得更远……无所谓了,都无所谓了。

”念念不忘却又茫然不解……人有时候就是被这样一点似是而非的情愫吊着。

他不爱我,却又似乎有一点爱我。

他爱我,却又似乎还不够。

到底是怎样,仍然是秘而不宣。

最悲伤的结果是最后,Jack放弃了。

他终于放弃了,但是他死了。

这个世上最深的爱情或许就是和自己灵魂的战争。

比起Jack单纯直接的进攻,Ennis一次次的退,一次次的挡,一次次的老拳相向,才是这种压抑着灼烧的爱的神髓。

内里熔岩滚烫,外表却如火山灰烬一般耗干了生命力。

“I want to know how to quit you.” 这是Jack的台词,却是Ennis的写照。

他可以放肆地表达,他却只能隐忍着不说。

电影里最痛快的一幕,恐怕就是Ennis挑衅差点误撞他的卡车司机,却被痛扁一场,那种慢慢堕入黑暗的疼痛,如此直接的释放了他生命中三缄其口的痛苦和压力。

用疼痛来释放压力,是男同性恋电影最典型的要素。

打架,本来就是专属于男人的前戏。

20年,一年一两次,驱车14个小时,跨越120英里而来的Jack无怨无悔的奔腾着情感,原地等候的Ennis,却在天人交战中煎熬着等待。

爱情源于某种自私,即使是自私地折磨着别人,更折磨着自己,但就是有那种“你丫必须受着”的底气。

为了每年自如安排的几天假期,宁愿一辈子干着嚼蜡般没有前途的工作,为了守持情感上的洁癖,宁愿在死水的婚姻中将夜灯熄灭,将妻子翻转。

为了什么,甚至连扎根在地上的房子都不要了,连女儿的婚礼都踌躇着是否参加。

仿佛远离一切可能的幸福,才能赎清自己沉堕感情的罪,好坦然放纵在每年那几天的钓鱼季。

避免去教堂,浸染在内心的地域火焰之中,他觉得自己是有罪的,但是他深爱这罪,所以尽力惩罚自己。

最后的最后,女儿说要结婚,Ennis招牌式的嗫嚅了几下,问了句,他爱你吗?

女儿大概是惊讶吧,原来爸爸也懂得“爱”这个字眼。

为什么一定要等到最后,才能经由他人,间接承认这个早已存在的爱。

为什么非要等到一切成灰,才有勇气面对。

为什么宁愿自我放逐,也不肯坦然拥抱幸福。

压抑的感情或者才能够持久,痛痛快快喝下去的快乐,待到五内俱伤呕吐出来那一点点被世人鄙弃的残渣,才是爱。

整个电影情绪的G点,就是呕吐。

仿佛要吃掉对方的深吻,仿佛把胃袋翻转过来,丢进洗衣机转上几百圈也洗不掉情感烙印的呕吐。

我偏爱用消化系统来爱的人。

爱如黑血一般呕出来。

我仿佛纯洁如婴。

 8 ) “断背山”中的细节及象征寓意

用李安的话说,“断背山”的原著读起来就好像一个人用手轻轻抚摸你的脸,然后突然打了你一拳一样。

因为很喜欢这部电影,所以跑去读了英文原著,那个美国老太太Annie Proulx着实很有功力,用一个短篇小说简单的讲述了两个牛仔二十年的经历,通篇没有什么抒情类的话,作者就好像一个旁观者一样,不痛不痒的说别人的故事,留给读者的却是久久的痛。

李安是个很细腻、感性的男人,在诠释这个故事的时候在很多细节的处理上都很细心,所以这部电影看得次数愈多,便愈加地佩服李安在各个地方埋下的伏笔(影片中的象征寓意主要来自于原著作者,李安在影片里保留了下来),理解的也就愈加深刻。

以下是我理解的“断背山”在一些细节上的用心之处,以及影片中一些事物的象征寓意(象征寓意因涉及了西方文化的部分,所以这里我参考了网上的一些观点,同时剔除掉了我认为说得不合理的部分)。

影片开头Ennis Del Mar在Joe Aguirre房间外等,Jack开着一辆破车风风火火过来了,他停下车走出来,倚在车上看着Ennis,这时导演给了Jack一个特写——这个足足持续了好几秒的特写预示着将有故事发生在Jack和Ennis身上。

而Ennis,只是低着头沉默不语。

两人从Aquirre那里领到任务出来后直奔酒吧,这时很明显Jack大步走在前面,而Ennis则低着头跟在后面。

从那以后的二十年里都是这样——Jack从始至终都是主动的一方,Ennis在他们的关系里则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细心的观众会发现,这个暗示还出现在后面几处情节里——两人同在断背山上的时候,Jack在放羊时遥望Ennis宿营的地方是向下看的,而Ennis在洗炊具的时候看Jack骑马放羊的身影是向上看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Jack 的主动地位和Ennis的被动地位。

这之后两人就上了断背山,导演用一组很流畅的镜头来叙述,两人的工作是放羊,看网上有些解释,说这里羊群象征社会,英文里有following like sheep的说法,引申过来就是随波逐流的意思,而Jack和Ennis则属于羊群之外的人。

我个人认为这个说法有些牵强,放羊只是牛仔用来谋生的工作,不只是Jack和Ennis放羊,那个年代所有牛仔似乎都靠放羊来维持生计,如果说别的牛仔都放牛,而只有Jack和Ennis放羊那么说这里的羊有象征意义才说得过去。

但是后来他们的初夜之后Ennis发现了一只被剖的死羊这里就一定有导演的用意了,我认为这只羊使Ennis想起了小时候爸爸讲过的村里两个同性恋的悲惨遭遇,小时候这个故事对Ennis一生都有重大影响,他害怕自己是同性恋,害怕那样的遭遇,所以他久久没有回去,当Jack找到他时,他冷冷地说:“I’ m not queer .” 这里还有一个细节,负责送饭的那人对Ennis说要什么尽管开口,就是别要汤,汤很难带,Ennis说“我从来不喝汤。

”但是后来当Jack屡屡表示不想再吃豆子的时候,Ennis在送饭的纸条上点了汤,那人很诧异地问Ennis为什么要点汤,Ennis只是用一句“sick of beans” 敷衍过去,这时明显心里已经开始在乎Jack了。

后面还有一处细节,是两人有一次在山上谈天喝酒,Jack说道他妈妈信“Pentecost”,Ennis问他究竟什么叫“Pentecost”, Jack说“我也不知道,妈妈没告诉我,可能就是你我有什么罪一同下地狱吧。

”Ennis 说:“那是你自己,我不和你一起下地狱。

”这里我查了原著,作者只是简单的提到了“Pentecost”,而这段对话则是李安加上去的,这应该预示了后面Jack的悲惨遭遇。

而两个人在即将离开断背山时发生的激烈打斗则成就了这部电影最经典的情节。

首先是当Ennis得知要离开断背山时一个人闷闷不乐地坐在一个小山头上,Jack去哄他,结果两人反倒打了起来,两件沾血的衬衫这时并没有引起很大注意;然后两人下山后Ennis无意中说了句“我怎么会把那件破衬衫忘在山上了”,这时其实也没有了解到导演这里的用意;直到Jack死后,Ennis去Jack父母家,Jack的母亲领Ennis到Jack的房间里,Ennis在衣橱的最里面发现了二十年前两人的衬衫,这时以前两处伏笔骤然浮现在脑海里,观众恍然大悟。

这二十年里,Jack始终用自己的衬衫包裹在Ennis的衬衫外面,就好像自己一直守护着Ennis一样……当Ennis紧紧抱着两件衬衫,从里面嗅着Jack的气息的时候,观者无不为之动容;影片最后,在Ennis独自居住的地方,他打开衣柜,那里挂着那两件衬衫以及一张断背山的明信片,这时衬衫的顺序已经发生了改变——Ennis的衬衫包裹着Jack的,Ennis含泪看着那两件衬衫说了句“Jack, I swear……” ——他已经决定用后半生守护他们的爱情。

两人分开后Ennis娶了Alma,导演用了几秒钟的镜头叙述了一下Ennis的工作,这里Ennis一句话都没说,只是他的一个同事在喋喋不休“我妻子不让我干这重活,怕把我的back压断了。

我告诉她,我的back是幸福生活的支柱。

”在英文里,brokeback象征稻草堆中最后的稻草,也是承受压力最多之物。

这里我也查了下原著,并没有Ennis和同事修路的这段,李安加上这句话应该是为了表现Ennis承受的压力——他想和Jack一起,不但不能如意,还要拼命掩饰,同时也要养活妻子和未出世的孩子。

再后面就是当Jack得知Ennis离婚的消息后,极兴奋地大老远从德克萨斯跑来,一路伴着这那首节奏欢快的King of The Road, 而当他失望而归时,音乐就改成了幽怨的A Love That Will Never Grow Old. “断背山” 里插曲的选择都很考究,既符合六十年代美国西部的风格,又能够很贴切地表达主人公的内心情感。

还有一个地方是Ennis和Jack的那段激烈争吵之后,导演插了一组两人还年轻时分别的镜头,在Ennis走的时候,Jack含情脉脉地目送他渐行渐远;然后画面就切回到二十年后的这次相聚,同样是Ennis先离开,而此时Jack再看Ennis的眼神不再深情,我总觉得那是很绝望的眼神,或许这个眼神也预示了Jack最终的死亡——这个眼神是Jack在戏里最后的镜头。

最后有一个地方我至今还不明白,就是Ennis打电话到Jack家询问Jack死因时是Laureen接的电话,估计所有人都会和我一样注意到导演给了特写在Laureen鲜红的指甲上,我一直搞不懂这象征什么。

上网查了一下,有人说在英文里fake nails=fake story, 意在指Laureen在说谎,但我认为这里Laureen没有必要说谎,而且无论是原著还是电影都没有交代Jack真正的死因,所以这里也就无从证明。

我看“断背山”的论坛上还有人指出这里导演的意思是Jack的真正死因是Laureen发现Jack和邻居乱搞(就是酒会上那个和Jack跳舞的女人),然后顾人杀死了Jack,所以Laureen的红指甲表明她在说谎。

我觉得这个说法也说不大通,因为Laureen在讲述Jack死因时流眼泪了,我相信她的眼泪是真实的,她还是爱Jack的,所以这里没有足够的证据说明Laureen在说谎。

我还是一直认为李安在这里安排了一个特写给Laureen的红指甲一定是有他的用意的,但是实在搞不明白他的用意是什么。

这已经不知是第多少遍看“断背山”了,还是很喜欢,看得越深入便会越关注细节,深深佩服Proulx老奶奶和安叔的功底。

不是有一句名言么——细节决定成败,“断背山”中无数的细节值得细细品味,就像一杯清茶,越品越香,回味无穷。

 9 ) 忠于自己,永不妥协

原来一直有个问题困扰着我——朋友和恋人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也许唯一区别就是是否有性关系。

不管是异性还是同性。

或许这样的定义也不太准确,因为现实中有性无爱的情况很正常,而且对于更加开放的西方来说,性行为已经变得很平常,就像吃饭一样随便。

所以,到现在我还是没有弄清楚,朋友和恋人之间的区别。

这个故事看的我很失落,不是因为Jack的死,只是因为这一段感情。

两个男人在一起的结局是什么?

或许,根本就没有什么结局。

就像Ennis说的那个故事,就算有结局,也是一个悲剧。

那是在60年代的美国,两个孤独的人因为孤独而相爱,但是这份爱却不会被世人接受。

有人说,他们两个后来是迫于世俗压力而结婚生子。

在我看来,并不是这样,其实,Ennis是爱着他的妻子的,同样Jack也是。

只是这份爱没有两个孤独的男人的爱来的炽热。

这份爱在经过了婚姻和生活的洗礼以后,变得平淡了,乏味了,而同性之爱却越发的浓烈了。

或许还是那句老话,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是觉得珍贵。

假设,如果两个人还是像断背山上那样,一直在一起会怎么样?

或许还是那样,过着简单平凡的日子,唯一不同的是,身边的爱人是同性,而不是异性。

爱是没有性别之分的。

这句话让我想到了在flickr上认识的一对老夫妻。

两个老男人。

令我佩服的不是他们在一起生活了,而是他们在一起生活了三十年。

其中年长的那位结过婚,有了孩子,但是最终还是选择了离婚,和自己心爱的男人生活在一起,直到自己生命的尽头。

我不了解他们的生活,但是从他们的照片上可以看出他们很快乐,充满乐趣。

是什么让两个男人相爱?

我相信Jack和Ennis都不是真正的gay,也许很多人都不是,只是机缘巧合,让两个孤独的男人走到了一起,同时他们又都有一个需要抚慰的心,于是,something happened。

Ennis是隐忍的,所以他注定是孤独的,他无法在家庭和恋人之间抉择,因为即使抉择了又怎么样,妻子已经发现了,而他也不可能永远和Jack在一起。

肉体的欢愉只是短暂的,精神的空虚却是长久的。

Jack忍受了很久,他厌倦了婚姻的束缚,厌倦了当上门女婿,所以他骂他的岳父son of bitch,他给父母说要和妻子分居,带Ennis回老家开农场,可是最终他的愿望和其他很多愿望一样,都没有实现。

我不懂,为什么Jack带着另一个人回家乡开农场了,而不是他深爱着的Ennis。

也许,他已经厌倦了这样的关系,两个人痛苦的等待,等待着相聚的日子。

而Ennis注定漂泊,他无法期许什么,甚至看到喜欢自己的女人,也无法接受她的爱,因为他知道,这份爱是留给Jack的,而或许,两个人永远也不可能在一起。

直到Ennis得知了Jack的死讯。

他后悔了,也许两个人早就应该在一起,但是没有也许了,Jack不在了,有些愿望也永远实现不了了。

人生最大的憾事也许就是无法和心爱的人在一起吧。

Ennis最后说i swear,他希望能永远守护着Jack,保存着这份爱。

天堂的Jack,你听到了吗?

突然又想起了片中吉他的配乐,有着山峦,深林,溪水的空灵,冬天的凄冷和萧瑟,也带着孤独和哀伤。

还有Willie Nelson翻唱的那首“he was a friend of mine”,唱出了这份似友情却比友情更深厚的爱恋,he died on the road,这是一份无法释怀的感情,永远也没有机会再对他说,i love you 也许,我突然明白了,友情和爱情的区别,爱情比友情更深刻,不管是否有性。

 10 ) 无关爱情——评《断背山》

There’s Nothing About Love: Brokeback Mountain从去年夏天就开始期待的片子,本来要去看首映的,却由于种种原因一误再误,今天几乎是第四次为了《断背山》去影院,才终于如愿以偿。

片子长达134分钟,节奏流畅舒缓,却没有一个废镜头,观众完全沉浸在半世纪前怀俄明的草原风光里,那里的天空很蓝,云朵很软,有着红色的房顶,绿色的原野和一望无际的雪白色羊群。

在阳光间歇洒落的林间小径,你先看到的是并驾同行的八只马蹄的影子,然后镜头上移——马上的人穿着干净的格子衬衫和牛仔裤,白色与黑色的帽沿压得很低,树叶的阴影落在他们的脸上。

当然还有吉他的声音,影片中一直连绵不断的吉他弹奏,让我想起两年前住在隔壁的男孩子——我一直认为他很开朗,但有一天晚上当我无意经过他的房间,我看到他的朋友(另一个男孩,他最好的朋友)在用电脑,而他就坐在一边的黑暗里默默的弹着吉他。

我不记得当时说了什么,只是每次想起来的时候,总觉得那时候正有月光从窗间流泻到他的脸上,构成了记忆里一个完美的剪影。

吉他的独奏——诠释寂寞?

却又不完全是,更多的是一种抒发,用感染力最强的媒介——音乐,把自己内心深处潜藏的情感一点点揉进去表达出来,而需要表达的这种情感又往往是很难被世人所理解和认同的。

总会把《My Own Private Idaho》一并拿出来比较。

导演Gus Van Sant本来是《断背山》编剧兼制片Diana Ossana最为看好的导演第一选择,Gus却放弃了这部片子。

于是李安接手了。

初看此片,就算完全无法接受同性感情,或是因为片中浓重的牛仔口音看不懂剧情,也会单纯的被镜头所传达出来的美丽所震撼。

不只是风景,每个镜头的运用,人物表情面貌的特写,每一处简单的场景:白昼,黑夜,草原,溪流,湖泊,天空,树林,篝火,羊群,甚至混乱嘈杂的闹市,甚至尘土漫天的公路,甚至混乱不堪的汽车旅馆;再看原著,两个高中没毕业家境贫寒的农庄小子,那些赤裸裸的性/粗口描写是很难和“美”挂钩的,甚至和时下流行的“暴力美学”也完全沾不上边:Jack是个一嘴龅牙之后中年发福的小个子,Ennis则瘦的像根竹竿而且伤疤遍体。

于是有朋友开玩笑的说:李安把《红高粱》拍成了《霸王别姬》。

回到《My Own Private Idaho》。

同样是艺术性很强的文艺片(或者归类成Gay片),同样是沉重的逼得观众喘不过来气的悲剧,同样是两个天涯沦落人,同样是一段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

《断背山》里是禁忌(Ennis少年时代的梦魇是同性恋者会被人打死,他根本不敢设想自己可以和Jack在一起),而《Idaho》中Scott是市长的公子,他最后因为自己的前程和利益理所当然的抛弃了Mick。

再看《断背山》,Jack不断的和他父母说自己要离婚,和Ennis一起经营自己的农场,只是他没有等到;而Ennis这一边,他可以放下妻女的羁绊,然而却放不下世俗的眼光。

有个心理医生告诉我,爱的升华是对生命的延续,也就是说,当两个人相爱的时候,他们就会有抚育下一代的想法。

我不知道这种理论是从哪来的,但爱情是个太复杂的东西,单纯的“和对方在一起”确实不是爱情的全部。

爱是包容,是理解,是为对方的幸福付出自己的一切,爱是恒久忍耐,爱是牺牲。

而Jack与Ennis更多的是互相对彼此的需要。

你当然可以说他们在爱。

只是这种爱并不是每个人生命中的唯一。

导演Gus是仁慈的,在《Idaho》的片后花絮中,当Mick再次昏睡在公路上,他的哥哥把他抱上车,带他回家,天边的云幻出了一张微笑的脸。

没有了Scott的照顾,Mick仍然是Mick,他仍然要继续活下去。

而《断背山》,李安已经添加了太多温情的东西赚足观众的眼泪。

然而,真要把所有一切都提升到一个爱情的高度吗?

似乎只要拿爱情做幌子,一切都是可以原谅的,一切都是可以宽恕的,但是我们的生活并没有因小说与电影的渲染而充满希望。

《断背山》中感动我的并不是所谓的爱情(如果是,我将咒骂Ennis的懦弱和自私),而是对往生似水年华的追忆。

当Jack和Ennis第一次相遇在断背山之夏,他们都还不满20岁。

Ennis说他不是同性恋,当然,Jack也不是。

只是在那一个特定的时间,特定的氛围,特定的环境,一些年轻的、激烈的、美好的事情就这样莫名其妙的发生了。

没有对与错之分,只是,限定在这种特定时间/空间发生的感情不能准确的定义之为爱情。

至少在那个夏天的时候它还不是。

而后影片继续,主线是Ennis的乏味冗陈娶妻生子的“正常”生活。

他是一个牛仔,他向往的是回归自然的原野和天空,他的心无限广博,而家庭那黑暗狭小的空间就像一只笼子,他就像是困在笼子里的一只猛兽——他需要发泄,所以他不断和别人打架——但这还不够。

他需要的是广阔的天空和原野,他需要的是冰冷的溪流和茂盛的丛林,他需要的是同样强壮充满愤怒充满欲望的身体,像野兽一样,像他自己一样。

显而易见,他爱Jack,或者说,他爱的不是Jack,他爱的是那种生活,那个年轻的无忧无虑的年代,那个一去不复返的断背山之夏。

前几天的时候在伦敦,坐地铁,有个流浪艺人在弹一个非常熟悉的调子。

开始我怎么也想不起来,直到经过他的那一刹那,我突然发现那是David Bowie的《The Man Who Sold The World》。

我把当时自己身上所有的钱都给了他,我没有敢回头,因为在那个刹那,我突然热泪盈眶——不是因为大卫爷爷,我早已经不是他的歌迷了。

连前几天网上摇滚论坛的朋友看到我,还调侃我的歌特装扮,说我已经彻底脱离了他们的Glam阵营。

可是我不能解释,在我突然再次听到大卫爷爷的歌,听到一个陌生的流浪艺人在地铁里弹奏,我竟然会无缘无故的流泪——我不能解释这种可笑的行为——或者只是因为那个熟悉的调子,再次把我带回30年前那个璀璨的黄金年代,就在我离开那个地铁站的刹那,我只感觉华丽摇滚又死了一次。

世上有些东西不能仅仅归类为爱情。

Jack和Ennis,你可以用狭义的“爱”来定义他们是恋人,但也可以说他们是朋友,是亲人,是兄弟。

他们所要的不过就是远离世人的责难和羁绊,在原始的自然环境里重复重复再重复他们的断背山之夏,打猎,骑马,露营——他们因各自的“天性”而在一起,对他们来说,在乏味混乱的生活中,唯有彼此象征着自由、热情以及一切的美好,是彼此的另一个自我,是灵魂的唯一所在。

影片最后的神来之笔,是那两件调换了里外顺序重新套在一起的衬衫,当Ennis为Jack的牛仔衬衫系上最后一粒纽扣,“系好了,”他对着空气自语。

年华的消逝恐怕是一切消逝中最为可悲的。

爱情可以重来,失败可以继续,错误可以弥补,但时间的逝去却是永远也找不回来。

两件衬衫的袖子上保留着20年前的血迹,思绪飘回了那一年的断背山,19岁的Ennis和Jack在草地上打着滚,抱成一团。

YomiMaidstone2006-01-29

 短评

没有办法不注意同妻的部分…… 都太苦了

4分钟前
  • luce
  • 推荐

李安式的含蓄的同性之爱,竟是如此美好。

8分钟前
  • 幻影刺客
  • 力荐

虽然爱的有点突然,但是能够爱很久

11分钟前
  • PHENIX
  • 还行

拍得不但不美,不感人还很恶心

15分钟前
  • 黑化肥
  • 较差

恶心死了恶心死了,神他妈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断背山,每渲染一次他们俩的情真意切,每描写一次他们俩多渴望兴奋地盼望与对方碰面我就恨不得铁拳出击👊👊妈的,同妻无敌惨了。我真是接受不了,完全接受不了,你爱就爱了,还去招惹女人干嘛?也别跟我说看影视剧不要做三观党,它真的无敌恶心OK?无比同情两位妻子🙏

17分钟前
  • 阿西吧尼亚
  • 很差

就是看不懂李安的片子,奇怪了(修)

20分钟前
  • 请不要关注我
  • 较差

又是一组so man的gays。没法当爱情片看,也不好当动作片看,多感人么??

24分钟前
  • 安娜
  • 较差

原谅我看不懂。

29分钟前
  • koala_
  • 较差

李安导演深知美国观众喜欢的是什么,他可以在其电影中简单的进行投机取巧而且毫不做作。电影将两个帅哥之间在空旷原始野性的大自然中的寂寞孤独表现的淋漓尽致,断背山也成了每一对男同间的另一座只能观望却无法涉足的美好天堂。 至于杰克是怎么死的就不要过多争论了,相信李导演也不想多说···

31分钟前
  • 方枪枪
  • 推荐

塑造了Ennis这么一个很复杂的角色,喜欢他的形象又很害怕变成他。两位妻子的角色也很喜欢,所以比起爱情主题对我来说更像是在反映男权社会是怎样压抑男性,而被婚姻责任束缚的男性又是如何伤害更弱势的女性,从而制造连续的悲剧,而这个主题即使去掉同性元素似乎也不妨碍表达,以至于二十年间时不时一年见几次我莫名感觉很够了,有时候觉得他们就真的只是至交老友。现在看觉得老吉在山里不洗澡应该也是快活自在吧

32分钟前
  • mochan
  • 力荐

一年一次如约见面,而你可知否?我是多么想要戒掉你!

37分钟前
  • 科林
  • 力荐

我看的版本很囧

40分钟前
  • 黄小米
  • 还行

这是我在大象那里看到的最糟的电影。导演完全是靠题材新颖取胜。好多观众在强调爱不分性别,确实是的。但本片不就是个因强奸生情,然后欺骗背叛害别人一生,还在自我感动所谓追求真爱的故事吗?现在网上铺天盖地的小黄文都是受此启发吧。电影拍摄手法和表演是出色的,在现在的社会认知下,故事应该带给人警惕!同性之爱没问题,请专注自己的感受。被骗的女人也有感情也有心!

42分钟前
  • muqimm
  • 很差

其实。。。满一般的~~

45分钟前
  • ICEDEW
  • 还行

并没有拍得很好看。同性恋电影能称上主流,也必须露露女人的乳房,以及接受最后主角死亡的安排。

50分钟前
  • 瓜。相信这个世界很变态。
  • 还行

细腻至极

55分钟前
  • 彌張
  • 力荐

第一次看是初中,那时候以一种略带猎奇的旁观视角看完了整个故事。现在再看,怀俄明青葱的群山和纯净得一尘不染的蓝天白云下,他们一点点地从疏远沉默到感情萌生,从激情交织着温情的夜晚再到用克制隐忍欺瞒彼此的压抑生活,我甚至能嗅到两件衬衣上的血渍的味道。能有一段值得铭记一生的爱情已经足够。

59分钟前
  • Alain
  • 力荐

注意衔接。

1小时前
  • 一"一
  • 较差

Ennis不爱男人,也不爱女人,他只爱Jack。“希斯·莱杰和吉伦哈尔让这个痛苦的感情故事在我们身体中蔓延,莱杰先生神奇且难以置信地从他自己的身上消失而完全融入了角色,这是一个在银幕上可以企及马龙·白兰度和西恩·潘的表演” 人人心中都有一座断背山,那是一个永远也无法抵达的梦-李安

1小时前
  • 影志
  • 力荐

虽然我喜欢李安,但是我还是讨厌这种gay片

1小时前
  • 半边番茄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