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s fine to just live in now, but the best part about now is there's another one tomorrow.非常喜欢这部电影的海报,绿树成荫的大道上停着一辆黑色轿车,车头男女主人公相视而坐,仿若『两小无猜』的意境一般。
还有电影的中文译名,好景当前,不仅翻译的贴切、简练,更充满诗意。
像是读完意犹未尽时再哼上两句,就能凑一曲好词。
美国并不盛产这类小清新的电影,但隔三岔五的就会涌现出那么一部,然后为吾辈推崇。
影评人说,它就像年轻人的一面镜子,Sutter和Aimee也如我们自己,真实到不着一丝痕迹。
是啊,从过分自恋,到遇上感情上的挫折,对未来的迷茫,家庭温暖的缺失,和自我的否定,一如我们所有人一样,经历着成长中不可避免的挫折。
最后一个心灵鸡汤似的结尾,将故事带向完美的结局。
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和正能量。
如果仅仅是如此,它便不能被称为一部好电影。
我喜欢的是它的平凡气质,像one day一样,恨不能随时响起the sound of silence,就会成为下一部『毕业生』。
但又不是。
看罢,心灵没有得到升华,因为向来也没有这种爱好。
只是像读一段故事,认识一个人,或做了一场梦。
整部片子其实平平淡淡,但是真实,无比的真实。
谁的青春不迷茫,里面有一句话,the best part about "now" is there's another one tomorrow,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句话了,活在当下,拥抱现在,也要拥抱未来。
女主最后的表情,很多人理解为尴尬,我的理解是先吃惊,后想到男主没和自己一起上车的憋屈,再然后的释然,最后淡淡的微笑。
他们都是一群普通人,犯着普通人的错误,在迷茫中突然惊醒,他们也会哭泣,虽然表面坚强,但也有自己惧怕的东西。
这就是普通的人生,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的青春期,在迷茫中找到方向,在逆境中找到自我,最后在人群中找到真爱。
片尾曲Phosphorescent的《Song for Zula》
开始看这部影片是因为看到了这里的影评,说它平凡却能符合大众人对青春的认知, 而非特殊人类的青春,所以找了个机会就坐下来静静看。
这部片子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连男女主角都这么普通,故事情节也没有跌宕起伏。
男主角虽玩世不恭却并非高富帅,仅仅因为很小就失去了爸爸的消息,妈妈为了保护他刻意的避免提到爸爸的存在,但总会不经意地说男主和他爸爸太像了,而说这些的时候母亲总是很的反感态度,让男主误以为自己不受人喜欢,连妈妈都不喜欢他; 女主角也并非灰姑娘,喜欢读书,喜欢科幻故事,喜欢漫画,总是替妈妈送报纸,妈妈掌控着她的生活,甚至女主角考上了大学 ,妈妈也不允许她去;偶然的一次男女主角相遇,男主说自己要拯救女主,帮她摆脱束缚。
而女主却真真实实的奉献了自己的第一次,即使在和男主角争吵的时候不小心出了车祸,女主角第一反应是确认男主角是否受伤。
而男主角却一心想要逃避,他只想活在当下,开心就好,他知道自己给不了别人明天,因为自己就从不认可明天。
正如他的几何老师对他表示失望时,他反问老师:每个人都说要前进,可我不认为长大是件好事,你开心么?
尤其是当他亲眼目睹自己父亲的不负责任和吊儿郎当,他确实就是他父亲的翻版。
直到他和母亲敞开心扉,才解开自己的心结,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
我想女主角会重新接受他,他们会重新走向明天。
结局和故事都很平常,而它最大的意义就在于:活在当下就是因为有不一样的明天。
http://blog.trivialfilm.com/2014/01/the-spectacular-now.html好景当前 The Spectacular Now (2013)一部Shailene Woodley主演的电影,因为看过她的美剧,就下载来看了。
电影讲述一个学校混混的高中生活。
男主角是一个不爱学习的高中生,是不乖的学生。
一次,男主角帮助好友寻找女朋友,使得女朋友误会,造成两人分手。
男主角喝醉之后大闹一场女友参加的聚会,醒来时遇到了同校的乖乖女,即女主角。
男主角对女主角很有好感,女主角也喜欢男主角。
于是男主角借着学习的借口与女主角约会,并很快得到了她的第一次。
随后,女主角得知男主角的身世,原来男主角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家。
女主角鼓励男主角去寻找父亲,男主角犹豫一番后,两人开始行动,见到了男主角的父亲。
但是父亲是一个更加混蛋的人,男主角只好载着女主角离开。
途中两人发生争执,使得女主角遭遇车祸。
最后,高中毕业后,女主角没有等到男主角与自己一起上路,只好自己离开去上大学,而随后的男主角在领悟一些后重新找到女主角。
这是一部很无聊的青春电影,关于这类题材的影片我已经看得太多,所以看得很无趣。
影片要表现的无非是年轻人的迷茫啊、叛逆啊、冲动啊之类的,是很俗套的。
电影人们总是喜欢以青春、以年轻人做题材,可是他们也要想一想有没有人喜欢看?
拍得有没有新意啊?
以上还不是影片糟糕的。
本片最糟糕的是,我根本没看明白影片的故事与“活在当下”有什么联系?
一个学校的混学生交了一个乖女孩、见了一次混蛋爸爸、遭遇了一次车祸就完全改变生活观念了?
不符合逻辑嘛!
当然,如果要牵强的说男主角就是因为这些而改变我也没有办法,可是这根本就不现实嘛!
所以,我认为本片不仅仅是一部很无聊的电影,而且还是一部很扯蛋的电影。
电影拍摄上普普通通,不过看得出是一部小成本制作,因为布景、道具、服装都很简单。
或许也是因为这个缘故,让本片的女主角Shailene Woodley在电影画面中显得特别丑——用不起好的化妆品了吗?
本来Shailene Woodley还是有些姿色的,但她在本片中却显得很衰老、很憔悴,人家可才22岁!
这也让我更加意识到,欧美女人过了二十岁就开始衰老了。
最后额外说一句,Shailene Woodley在本片有轻微的露点,值得关注。
但是我有一点不解,她为什么要在本片这样没有价值的青春片中脱呢?
为什么不在出色一点的影片中展露酮体?
现在这么做根本不值得嘛!
演员方面中规中矩。
Shailene Woodley的演技还是和《青春密语》中一样,美剧一般的水平,普普通通。
男主角Miles Teller长得难看,没什么感觉。
其他人都是龙套,不说也罢。
总结一下。
一部很无聊的青春电影,如果没有Shailene Woodley,根本不值得看。
截图和视频:The.Spectacular[00_44_24][20131225-121917-9]The.Spectacular[00_44_23][20131225-121912-8]The.Spectacular[00_44_23][20131225-121909-7]The.Spectacular[00_44_23][20131225-121906-6]The.Spectacular[00_44_23][20131225-121903-5]The.Spectacular[00_44_23][20131225-121901-4]The.Spectacular[00_44_23][20131225-121857-3]The.Spectacular[00_44_23][20131225-121854-2]The.Spectacular[00_44_23][20131225-121848-1]The.Spectacular[00_44_23][20131225-121846-0]The.Spectacular[00_44_23][20131225-121844-9]The.Spectacular[00_44_23][20131225-121841-8]The.Spectacular[00_44_09][20131225-121708-0]Shailene WoodleyShailene WoodleyShailene WoodleyShailene WoodleyBrie LarsonBrie LarsonBrie Larson序列:1201The.Spectacular.Now.2013.720p.WEB-DL.DD5.1.h.264-fiend2014-01-06
1.从玩世不恭的少年成长为一个符合世俗标准且明白责任为何物的男人,这是很多青春电影的典型主题。
《好景当前》也没有例外,或者说,它没想搞出意外,就想讲述这样一个标准模式的故事。
2.有趣的是,电影在一半的时候进行了一次对折式的反转。
男主角Sutter原本是个放纵而懂得享受当下的人,他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不考虑未来也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女主角Aimee是被家庭困住的乖乖女,从未想过争取自己想要的生活。
最初,Sutter是Aimee的老师,教她说脏话,教她喝酒,教她对母亲说不。
但在是否要与生父见面这件事上,两人的关系突然反转。
Sutter变成了腼腆害羞的学生,Aimee成为了强势的老师,一步步推动着男孩踏上寻找父亲的路。
3.这个对折反转设定十分顺畅、巧妙。
Aimee的自我成长和对于“我”的概念的认定,没有被刻意的突出,但在让男友去探望生父的事情上,转变一触即发,这本身就是成长的标记。
坚定、自信,甚至在某些选择上可以成为他人的“导师”;同时,Sutter突然而至的弱势和犹豫,也真实地反射出了一个尚未走出青春期的孩子,在强装的玩世不恭下面那些真实的柔软。
这一次反转,让两个孩子在生活中彼此成为对方的成长导师,他们让对方成熟,也抚慰着彼此的疼痛。
这比那个只知道让学生做题的几何老师,不知道要强出多少倍。
4.男女主角两个演员的选择很与众不同。
饰演sutter的男演员,相貌过于平凡,身材过于松垮,完全配不上那种花花公子应有的硬件标配;女主角倒是有着剧本设定中的温婉气息,但她的眼睛总让人觉得和盲人有某种隐秘的联系。
Aimee身上有一种近似三从四德的怪异气质,甚至在遭遇由男友造成的车祸之后仍然毫无怨言。
她身上有上帝人格,这种设定有些失败。
5.这部电影中,“父亲”这个角色实际上是彻底空置的。
sutter的父亲出现了,但其实仍然是消失的。
他从未和酒吧里的身份暧昧的女友说起过自己有一个儿子,在与儿子失联多年后,儿子主动找上门的当口,他却仍然沉溺于酒精而把父亲的身份丢掷一旁;而Aimee的父亲吸毒去世,在她口中,这像一段事不关己的平淡故事;Sutter打工的服装店老板其实最像父亲的角色,Sutter也不时开玩笑问道“你什么时候收养我?
”但他最终仍然解雇了Sutter,把自己的身份还原成单纯的上司。
6.Sutter与自己的生父相见后,几近崩溃,真正的原因并非是父亲对自己的冷淡和他不堪的经济状况。
更多的是,Sutter突然在父亲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未来。
父亲是他的一个残酷镜像。
他自己对未来毫不在意,缺乏责任心,这一切在青春期呈现出的是浪子情怀,甚至有某种迷人的特质,他的前女友就是被这样的不羁所诱惑,但这样的状态持续下去将会是一场灾难。
他终究会成为一个潦倒的中年男人,邋遢、肥胖、贫穷,被所有人厌恶。
他看到这些,才真的开始被触动,这比任何说教都更加有效。
7.Sutter的前女友是一个“人生标准化范式”,青春期的随心而欲,一场场party与欢爱,与浪子情怀的男友缠绵悱恻,临近毕业,开始投身于学生会主席的怀抱。
毕业典礼上,她对Sutter说,“你永远是我最爱的前男友。
”这句话意味深长,她用一个“前”字把最爱留在了青春的相框里,奔向了象征着成熟、责任和秩序感的学生会主席。
那位黑人学生会主席的几笔出场十分点睛,一个充满着中产阶级感觉的“小大人”。
谁会在20岁的时候创立一个慈善团体呢?
这需要多少与本能和年龄相悖的家庭规训呢?
8.导演还是选择用浅显的方式表现了Sutter的成熟,比如在大学申请信中删掉了那些他自以为可以标榜特立独行的脏话。
最后一幕的设计还算主流片里的小小野心,没有确定的交代。
Sutter和Aimee见面后的尴尬不仅仅是重新面对彼此的尴尬,更是两个少年真正进入成年世界后,必然面对的更广义上的尴尬。
这是一部关于成长的电影,它有青春里的各种问题和情感,故事简单甚至很俗套,但却直击内心、抵达灵魂。
电影很自然,特别是前半部分,男女主之间的相处和交流都让人感到很自然和舒适,真实而轻松。
男主角萨特在一个醉酒后的清晨,认识了女主角,善良亲切且单纯的艾米,在相处过程中,萨特渐渐地喜欢上了她。
艾米和他有很多相似的生活状况:和自己母亲或家人的关系谈不上亲近,从小就失去父亲的角色。
艾米的父亲早早过世,而萨特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便离婚,父亲远走他乡再也没有联络,在母亲口中父亲是一个混蛋形象。
萨特是一个看起来不学无术、酗酒无度又放任自我的青少年,他在学校圈子里有点名气,总是能炒热气氛,自诩为派对之王。
他很惹女生喜欢,油嘴滑舌,人生名言是活在当下,他看起来不像个实在人,连好朋友都感觉他只是玩玩儿而已。
在和艾米的相处中有时会选择躲着她,他有时在逃避着什么。
父亲一直是萨特心中的一个疙瘩,在艾米的支持下他们一同去看望这个久别且已失的家庭角色。
之后发生的故事让萨特很失望,正如母亲所说父亲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
萨特在这一刻迷茫了,他生气发火赶艾米下车,他告诉艾米自己没她想象中对她好,让她离开。
他从他父亲那里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父亲就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他的生活。
同样活在当下、游戏人间,他似乎看到自己长大后会变成这种不曾付出又缺乏责任心的人。
萨特为什么会这样?
我认为是他家庭的原因。
因为父亲在萨特小时候便已离他而去,仅有的记忆是心里的慰藉。
家庭的不完整和缺失让他把自己隔绝开来了,他的内心实际上脆弱而敏感,他害怕长大、害怕失去,他对婚姻不抱有幸福的期望,他害怕和别人建立起真正的亲密,因为当这种情感真正相辅相成后,一旦有一些细微的问题,所带来的伤害可能是巨大的,他害怕这种伤害或是遗失。
所以他从未许下什么承诺和未来,所以他把自己搞成一副玩世不恭、放荡不羁的形象,以此来避免更深入的相处和以后。
他为自己筑起一堵高墙,来保护自己脆弱的内心,但这堵高墙其实弱不禁风,一击即破。
萨特内心很善良,只是他自己不自知抑或不承认,他给自己圈起了一个牢笼。
就像他自己所说:“我生活中真正的挑战和挫折,一直都是我自己,我没有一天不在害怕着,害怕让人失望,害怕伤害别人,害怕被人伤害,如果我感受不到,我就不会受到伤害。
结果我搞砸了,我不仅让自己隔绝了痛苦,其他一切好的坏的也都被我隔绝了,到最后我一无所有。
”好的电影总是能照进生活和反映现实,我能从本片找到一些自己的影子。
我同样有着一个不完整的家庭环境,残缺的记忆里是遗失的点滴。
萨特是让自己变成一副放荡不羁、随性随行的形象,这是他的方式。
而这些破碎让我变得更为内向更加孤僻,我尽可能少的与人真切相处,我忌惮拒绝他人,因为我同样害怕让人失望、害怕伤害别人,也同样为自己筑起了一堵围墙,我把自己关起来了。
这是我的方式。
幸运的是,这些经历都并没有让我们就因此而变得多糟糕。
故事的最后萨特明白了,他决定勇往直前面对远方,他来到艾米的学院,两人相视,情绪复杂。
青春就是这样,有欢声有笑语,有痛楚也有迷惘,到头来我们终归会成长,慢慢地长大。
不要仅仅去想着如何好景当前、活在当下,因为我们总是需要去学着如何憧憬和拥抱未来。
这个电影海报真的做的是太美了,真的太美了。
以至于我的小清新期待在看到男主人公的一瞬间有些幻灭,就剧情和演员来讲,看到一半我真的差点儿弃掉。
但好在体力和脑力都透支的星期天晚上,我真的懒得再挑另外的片子了,准备对付看完权当催眠。
谁想到看到后来感觉却很微妙。
说是电影,到更像是一个青春纪录片,演员的台词和干净利落扯不上一丁点儿关系,就好像是在校园里的每一天,每个年轻人的每一天,不像在表演,也不是讲诉,就只是一种呈现而已。
喜欢Amy的呈现,虽然不喜欢男主人公,但最后他妈妈说的那些话让我差点儿哭了。
就是这样,如果你今天过的很累,洗完澡,关了灯,窝在沙发上,拒绝烧脑,又觉综艺节目会吵,喜剧没力气哈哈大笑,不如就看它吧。
就这样。
高中生Sutter(迈尔斯·特勒 Miles Teller 饰)不学无术,爱泡妞、爱喝酒,同学都把他当笑话看。
女朋友Cassidy甩了他和学生会主席在一起后,他不仅喝了很多酒,还醉驾,早上醒来时发现自己正躺在Aimee家的草坪上。
Aimee(谢琳·伍德蕾 Shailene Woodley 饰)和Sutter不同,是一个认真读书的女孩,和妈妈还有继父住在一起,爱看科幻小说,没交过男朋友。
原本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人竟产生了奇怪的交集。
Sutter让Aimee帮她补习数学,Aimee欣然答应。
两个人的感情迅速升温,共同分享着彼此的青春。
然而毕业在即,Aimee就要去费城读书了;两个年青人也有着各自的家庭问题。
他们将如何走向明天?
在陌生而又大名鼎鼎的小镇Providence,从美术馆走出的我忽遇大雨,在一个街头低调的咖啡馆/电影厅小憩,避雨。
真的很巧,正好赶上这部戏的开头。
里面的人物表演太赞,好真实、生动,一点都不做作。
没有Miramax那种青春系的大气和张扬,却可以拍的这么真实、感动。
虽然觉得剧情并不是很饱满,男主的心理发展有些跳跃,结局有些仓促——但是整体上依然非常完美。
活在当下,不是因为我们要今朝有酒今朝醉。
而是为了明天,我们依然可以活的很精彩,因为有了当下的铺垫。
电影让我难过的地方,就是萨特因为父亲的冷漠而代入到自己身上,认为自己也会像父亲一样烂而让女友滚出车外……电影让我落泪的地方,就是他喝醉开车回家,无助的向母亲哭诉自己的担忧和害怕,母亲的安慰和萨特的哭泣让我情不自禁视线模糊……你的家庭或亲友中会不会有这样一个人,从小你就崇拜他/她,你告诉自己长大后要像他/她一样,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有一天你会变得迷惘,不停的自我怀疑,“我可能很差劲,没办法像他/她一样,看起来是那么高不可攀”,这会令你改变,如果没有人安慰和鼓励你,而你又没有想象中那么坚强……你的家庭或亲友中会不会有这样一个人,从小你就厌恶他/她,你告诉自己长大后绝对不要像他/她一样,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有一天你会变得迷惘,不停的自我怀疑,“我这么努力,但是性格和语气怎么会有他/她的影子,我成为了自己最厌恶的样子”,这会令你改变,如果没有人安慰和鼓励你,而你又没有想象中那么坚强…………活在当下,年轻的时候都是只看眼前的,即便是年龄大了也不见得会有长进,未来如此不可捉摸,曾经以为一直保持那个样子就会幸福一辈子,不改变就不会有危险,其实从有这种想法开始,我们就迷惘了……很好的影片,至少让我感动和会心一笑。
话说看电影的时候,感觉主角扮演者迈尔斯·特勒有点像猫王,忽然产生一个念头,如果有一天拍摄猫王电影或者纪录片的到时候,这家伙会不会扮演猫王……
天呐看得我一脸问号,两人之间毫无火花,莫名其妙就爱上了?剧情全程生硬。
和想的差太远
到后面还挺不错的,一个自以为人缘很好其实很装又没有爱的男生在遭受打击后懂得了当下要义而蜕变成长的美国青春故事。
看完有点压抑,似乎错过了很多很多。
故事普通到,不好不差,迈尔斯·特勒和谢林·伍德蕾真的是这一代美国演员里普男普女的代表,但是他俩又特别适合放到剧情里去看。
前半段的人物行为有点跳出窠臼的意思,但后半段的寻父之旅很快又跳回去了。
#29th Sundance#美国剧情评审团特别奖 青春与成长 人人都劝我要长大 但是我看不出成年人有什么好 你过得开心吗
James Ponsoldt的小成本永遠能在Sundance有一幕之地是不是有什麼Utah trading?
题材老套,格局太小,唯一值得称道的是男女主角的表现。
一份爱情从玩闹到成熟,共享了雾霭流岚虹霓,然后共担了风雷寒潮霹雳。
这故事本身整一个college essay啊
我要掌握一种特殊技术,防止自己再被此类文艺title清新cover调调indie的不着边际的电影所蒙骗。
认识自己就是认识世界。
一个youtuber推荐的 除了结尾都还不错?满真实的 像身边的人 普遍大家都是这样评论 看的微微难过
以男性视角展开的青春成长电影有一部算一部都很可笑,完全没看出来Sutter有什么魅力值得Cassidy说出那句“最喜欢的前男友”,车上争吵之后Sutter就该原地消失,明明自己才是造成伤害的人,为了洗白却说成是在拯救对方,这种自大狂在teen movie里也算是少见,最清醒的人是Sutter的妈妈,而整部电影唯一的看点是满脸胶原蛋白的Shailene Woodley。
活在当下不代表不需要规划未来,现在是重担,是挑战,未来何尝不是?
《好景当前》和《星运里的错》,同样的爱情文艺小清新,同样的谢琳.伍德蕾女主角,后者票房过亿,前者默默无闻,为啥?因为《好景当前》的男主太丑了,目光呆滞肌肉松弛,扮演高中生毫无说服力,说是30估计都有人信。外在美木有,内在美也欠奉,看到他,总让人有往他脸上挥一拳的冲动。
谁没年轻过?闹呢这是?
Exactly what people do when they are young, mess up with things and then make it up.
人家那才叫青春好么,我们只有青黄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