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男主角的独白开始。
却也是唯一,最后的独白。
或因为其后, 是unreliable narrator的追忆,想象,是独白延续?
三日三夜。
三夜如赋格重复。
三次向酒吧女主人的引荐。
她的三次反应似是断裂,是否代表几种互斥的可能?
三场梦?
三日则清醒,延续,递进;始于游移的、随便的独白;终于留影于过路人的不在意的相机。
北村在汉城北部,以传统民宅知名。
雪中的北村很美。
北村方向 북촌방향The Day He Arrives 导演/编剧:洪尚秀(Sang-soo Hong) 韩国 2011 本片入围2011年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 韩国“电影作者”洪尚秀第十二部长片,采用黑白摄影。
讲述不再拍片而在大学执教的导演回到首尔拜访师兄的几天里的一些际遇。
导演拒绝了前女友的纠缠,却又遇到与前女友相貌酷似的酒吧老板娘。
影片在冬夜的寒冷中,于酒吧饭馆的谈话间缓缓铺陈。
本片有着小津笔调的对话:天气、食物、客套话与场景的重复;也有侯麦式的小资产阶级清谈(以及用麦格芬化的对话所掩盖的故事暗流);更有基耶斯洛夫斯基酷爱的“两生花”式的神秘与偶然。
洪尚秀这样的影片观众一定不多,不喜欢的看着极其乏味,喜欢的却甘之如饴。
然而无论评价如何,影片里对中年危机的细腻笔触却仍是富有感染力,好像正是从日常生活的流水中截取了一段呈现。
这个年代,对青春岁月与年少理想的回忆仍是文艺青年心里最柔软的地方。
看洪尚秀的电影,总是使我的心沉静下来,同时心如被温柔地抚慰后有种恢复生机的感觉。
洪尚秀拍的是最不像电影的电影。
似乎他从来对情节、故事不感兴趣,他的电影就是写他的生活(主人公总是导演或编剧),也并不是要得出什么高深的哲理,而是还原一个失意导演或编剧的原生态生活。。
他永远写他熟悉的生活,表现他的世界,不断深挖下去。
他不追求戏剧性,而他的电影却是真正不可预料。
有人说作家最可贵的是想像力,他们可以凭借想像力创造出他们没有经历的人生。
但有了洪尚秀,我们不得不怀疑这样的理论。
真正的作家也许只是写他自己,写他眼中的世界。
洪尚秀的电影,我总是不知道从何说起。
就像我也不知道从何说起我在上一个冬天的遭遇(当时下雪了吗)。
就像我也不知道从何说起年少时的荒唐事以及我曾喜欢过的女孩子以及我是如何成为现在的我的。
其实我也忘了。
忘掉了一些关键时刻于是我的人生故事就再也接续不起来了。
就像我忘掉了《夏夏夏》和《生活的发现》这两部电影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奇怪的是,我却记住了导演洪尚秀。
真要概括洪尚秀的电影,其实很好办,那就是:吃饭喝酒聊天睡觉(上床)。
故事呢?
故事就是生活。
你不知道他从哪里来,也不知道他将干什么去。
因为洪尚秀这个坏家伙,你得以窥视另一个人的真实生活,暧昧或无情。
你知道这是电影,你也知道这就是生活。
洪尚秀不造梦的。
造梦的工程师除了吃饭喝酒聊天睡觉什么也干不了了。
《北村方向》就是这么回事。
不拍片很多年的导演文艺男进城访友,未果,去了前女友那里,真情流露还是虚情假意之后上床,第二天走人,说我们再也不要见面了吧,最好短信也不要发但短信却一条条发来成了旁白。
接下来的日子,就是与友人、友人想泡的女人从饭馆到酒吧,聊聊聊。
酒吧老板娘恰好长得像导演文艺男的前度,于是……发生了什么你都预料到了。
导演文艺男给酒吧老板娘留下了三点建议后,闪人。
这三点建议是:1.多结交好人;2.喝酒时不要醉;3.写日记。
不,没这么平淡。
机锋都藏在对话里呢。
发生了什么你全都知道,于是你知道男人女人全都说着言不由衷的话,底下都藏着想把异性对方俘虏上床的心思。
或许还有同性之间的沉默交锋。
情欲的刀锋欲亮未亮,雪却下得纷纷扬扬。
对的,恰好也是个冬天。
一个冰雪下面隐藏着热火的虚伪季节,在洪尚秀的黑白镜头里却是那么典雅庄重。
但情欲仅仅只是孤独、无聊或虚无的副产品罢了。
难道不是么?
一个再也不拍片或再也拍不了片的导演到城里来找大哥干什么?
单纯就是为了喝个三天两夜的酒?
那为什么大哥忙于自己的事务或终于搞定想搞的女人你怎么还赖着不走?
和拍片时认识的演员们摄影师们在雪地里瞎聊想再约场酒人家却道天凉好个秋(不,是冬天),真的冷了你知道吗,你什么也承担不起。
你战战兢兢言不由衷人家堂而皇之顺水推舟,你真真切切提出建议三点人家真心实意等你而你却一去不返。
请你消失吧,导演。
实际上就那么回事。
但洪尚秀真的拍成了一部精致的诗篇。
有些人分分钟可以读完的诗不去看却追着洪尚秀的电影,不就是因为有时候,需要一段漫长的情绪而不是人的陪伴么?
酒馆外导演与宝什么吧第一次抽烟,导演说人生也得听听别人意见什么的,我暂停了一下,拍下来发给了一个小朋友。
没想到她竟然知道,说除了导演的名字。
追问一下,原来只是巧合,只是看过一部洪的片子而已,觉得都是这个调调。
还挺好笑的,因为偶然嘛,就是巧了,四次遇见电影人什么的。
其实也没什么好笑的,但是还是要笑一下,似笑非笑,是不是就是洪的调子。
要说什么不说明白,久不看文艺片,加上岁数大了,有点迟钝,我还是没有想明白,洪要说什么意思。
导演就是那么个玩意儿,习惯用自己的真诚骗炮,但是真没什么意思,骗一两次就够了,三次就没意思了,没人是收藏家。
或者这样说,导演不是骗,只是明白爱情是怎么回事,又抑制不住想爱的冲动——这个是不是跟性冲动划等号呢?
估计不是,文艺工作者嘛,总要有情才能做爱,而不是动物性的性交,说回来,他知道是怎么回事,所以呢,就抽身了。
跑掉了。
那他妈也够没劲的。
最后的四次偶然是小小地嘲笑一下,被拍得时候就只能是尴尬了。
说其来偶然了,我想可能是这样,导演就是个靠偶然活着的人,随性而至,随波逐流,随时期待偶然带给自己的奇迹——就是爱爱一下。
爽完了就算,再接着等待奇迹。
那跑掉是为什么呢?
哪怕多呆一会儿嘛。
让人觉得不真诚。
我还是没想明白,这个人物立不住。
妈的,我知道了,这个导演就是随时觉得没意思,比如跟小孩喝酒正兴头上大骂一通。
随时觉得没意思,偶然来了呢又觉得有点意思,有点意思完了,又觉得没意思。
嗯,就是这个意思。
我想这就是洪的意思,所以给三星吧,因为偶然。
又觉得跟自己有点关系,想要捋一下,没意思,不捋了。
看起来不喜欢热闹 面对生人很拘谨的导演 来到首尔见朋友 却联系不到了一个人在酒馆写作 被路人邀请 发现原来是电影系学生 透漏自己暂时不创作了喝过酒 沉闷的导演好像变得活跃 邀请大家去一处好地方在那个水果摊大发脾气 责怪大家伙跟着他 然后导演就跑掉了走到了“她”楼下 那个两年前的她。
女人骂他 怨他 他哭 一塌糊涂 像个孩子 然后他们就贴在一起了 然后他又走了 说“我不会再来了 我爱你 别再联系了 你要幸福”笑靥如花 温文尔雅终于见到了好兄弟 整个人都一改昨日沉郁 一起吃饭 不停散发个人魅力又一日 和好兄弟一起去探望当年第一部电影的主角 然后被指责当初选角没选他 哈哈哈又聚到“小说”酒馆 他说 许许多多没有理由的事情组成了人生 只是人们喜欢找出其中一部分 穿起来当做是思考的主线 叫做理由酒过三巡 导演就和女主人贴在一起了 互道了 姓名萍水相逢 转瞬即逝下一秒就和兄走在了大街上 这已经是第三次路上偶遇女演员了庆珍依然念着导演 导演选择向女主人许下诺言 叠在一起 互诉衷肠第二天告别 并结下不再相见的约定 眼中满是深情走了 像来的时候一样 一个人 遇到很多人 相互寒暄 没了突然意识到导演很喜欢把镜头突然拉近
关注洪尚秀是从知道他被赞为“韩国作家电影第一人”开始的,既是导演又是编剧,所拍摄的电影都充满了强烈鲜明的个人风格。
这类导演通常都很迷人。
就像我们所知道的,很多人对小津和侯孝贤的迷恋。
男人的脸在电影最后一刻消失之时,竟然感到一阵轻松,接着则有点微微的醉意,禁不住要微笑了。
故事行到此时并没有任何不圆满,但其实这全部又很难称得上是符合标准的好故事。
日常化又绝不寻常,缺乏冲突又有微妙戏剧性,荒诞不经又讳莫如深,文学化的小诗意,加上四处漂浮的带着酒气和冰雪触感的小忧郁,简直不能更美妙了。
饮食男女,虚情假意,喧嚣潦倒,一晌贪欢,全部都是个人史,而个人与个人的相遇成为了意外诞生的小宇宙。
短暂而热烈碰撞的情欲,片刻间呼之欲出的暖意,目眩神迷后回转熨帖的告别,酒桌上的男人轻而易举就把女人迷倒了,要急切地把爱人真心献祭。
有点儿晕啊。
但洪尚秀的镜头一点儿不晕,黑白、极简,中景的东方视角,长镜头,破除人工机器技巧附加的赘余情感,用镜头注视,唯一动作是推拉,无所遮蔽,清白有光。
男男女女,不是在喝酒,就是在恋爱。
柳承俊从前是个小有名气的导演,但如今也不再从影,成为一名教授,到首尔与昔日友人见面,遇见几个人,发生一些事,《北村方向》即全部记录了这些。
果然还是日记体的叙述风格,生活流气息。
从零散线索中我们可以知道,这个男人从前生活就不太检点,到了首尔又旧病复发,喝醉了酒神志不清摸到从前的情妇家中,声情并茂痛哭流涕,说着不能没有你的胡话,小情妇又马上毫无怨言投怀送抱。
到了餐桌和酒桌上,与搞电影的学生喝喝小酒,与合作过的小演员、单身寂寞的女教授、年至中年的友人聊聊人生哲理,看似漫不经心地说着偶然与极限的话题,佯作着谦卑和煦的姿态,在座的立刻折服了,觉得导演真聪明真了不起啊,根本不是一般层次的啊。
除此以外,男人还时不时说些软话能逗人开心,弹弹钢琴耍耍文艺腔人气又高涨不已。
看到与情妇长相相似的酒屋老板娘情欲又膨胀起来,在飘雪的长街上问了一句“冷吗”就直接把女人吻住了,原本内心小失落的女人此时少女心一定爆表了,因而顺其自然献吻又献身。
是的,顺其自然,《北》里没有爱恨情仇感慨万千,有的是一厢情愿一拍即合,环境条件有了,情绪铺垫也足了,不放荡一回,能成吗。
到了明天,又轻轻松松提上裤子走掉了。
真是很有趣。
现在看来,将情节铺排开来讲,也没有任何缺失啊。
如此平铺直叙的拍摄风格十分考验脚本和演员功力,不得不说,将脚本稍作改动当作小说来读,也一定非常有意思。
小说式的电影,又能呈现出视觉艺术的优越性,文艺青年们还如此可爱。
外表漂亮可人、在餐桌上却为了走失的狗哭泣的女教授,经常不在店中姗姗来迟的美丽的酒屋老板娘,与女人分享烟草的男人,告别时嘱咐女人三件事的男人,情绪激动动辄说我爱你的男人,以及名为“多情”的酒屋和“小说”的餐馆……那些在小说里显得那么迷人的桥段放在如此一个电影里仍旧姿色不减,而那些对白间的暧昧气息又精准地把人击中。
想到《午夜巴塞罗那》里的那个西班牙男人,放荡不羁又忠贞不二的天才艺术家,还有弗里达又爱又恨的画家丈夫里维拉。
要说把《北》当作小说来读,我想应该是较为散文化的小说作品,形式上趋向自由不重逻辑,流质的,但精神气儿是拧成一股的,这股内力让你的双眼寸步不离地注视活动的中心人物,缓慢地抵达作品的内核。
电影是半空中一朵蘑菇云,文学性则为其镶上了金边,使其耐读而隽永。
但如果想要读一个类似气质的故事,恐怕又难以找到。
电影的最后,男导演遇到喜爱自己作品的女影迷,站到她的相机镜头前,脸上却露出了迷惘不安的神情——为什么呢?
终于我们只是旁观了这个男人的故事,他也只是在首尔不着痕迹地经过,喝了酒调了情,不算良善但也没有作恶,如此简单,我们却把这一切当成了生活。
这不就是打着文艺的幌子骗炮的豆瓣男青年的真实写照吗!
人模狗样但实际上早就风光不再,但是还沾着点文艺的边,引得纯真无眼女青年纷纷宽衣解带喝点酒就敢耍二犯痞,跪在ex面前声泪俱下真心昭昭,亲热过后又铁着脸说再也不会来找你,这样对彼此都好好你妹啊,你来敲门的时候你怎么不好好想想了?
你把手往姑娘衣服里伸的时候你咋不想想怎么给人姑娘一个交代呢?
你负不起责任就不要耍流氓啊,没脸你谈什么恋爱你的爱是有多便宜啊,“我爱你”张口就来信誓旦旦,地摊上几毛钱一斤是不是在床上搂着姑娘说我会给你幸福的,一炮过后连电话号都不肯给人家你不怕姑娘们凄怨的魂魄夜里来敲你门窗吗你不怕数月过后姑娘扯着一张化验单来找你滴血认亲么在床上的那些甜言蜜语听着真是让人恶心啊什么你很特别,你很漂亮,你是善良的天使,其实不过是因为你长得像ex而已姑娘们别对这些人面兽心的文艺青年抱幻想了,你永远都无法猜透他那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心文艺装逼男青年的心是留不住的,他们需要源源不断的女人来满足他们虚妄的胃口,永远都不会为一个人停留最让人痛恶的是他们觉得这就是理所应当,这就是他们牛逼人生的轨迹我爹早就告诉我,搞艺术的男青年不靠谱拍个电影,弹个钢琴就把你整得五迷三道没钱没房没车光杆司令一个,跟他吃苦受罪也罢了,如果碰到玩姑娘的,这精神肉体都给骗了还骗得你在未来的时日里等得望眼欲穿心力交瘁,大好时光因为无边的等待变得颓丧暗淡你说说你图啥啊,图他会拍电影会弹钢琴会说几句情话会突然在大街上吻住你吗!
他对你说他志向远大,不知前路在何方,听起来感觉很高端可是不在你面前伪装的时候,他就是整天没事街上溜达,没有志向,被人嫌弃的二流子啊在你面前故弄玄虚的那一套,都是为了把你骗上床,而使出的拙劣手段啊,不但没有技术含量,而且他会对每个姑娘都那么做啊装逼文艺青年真是各种文艺控姑娘的大劫啊骗吃骗喝骗炮骗感情,骗的你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屁滚尿流姑娘们交友的时候一定要勒紧裤腰带啊,远离文艺装逼骗炮男青年,不然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啊!
---文中文-<论文艺装逼男青年在骗姑娘上的优势>这些文艺逼,怎么就来势汹汹如同洪水猛兽?
怎么就那么出师先捷手到擒来?
这些搞艺术的,怎么就那么容易把姑娘骗上床呢?
咱们普通文理科男青年,到底输在了哪里?
我分析了一下,大致原因有下:1,气场。
某些男青年的颓废另类厌世不合群不得志,作为一种异类,对姑娘有着很强的吸引力。
正所谓鹤立鸡群,且就不论到底立在鸡群的是鹤还是鸵鸟了。
2,姑娘的母性。
有些姑娘,就喜欢那种颓唐地连饭都吃不上的艺术家,倾尽家底,操心操肺地关怀着这些不得志的小家伙,有一种圣母般的拯救感。
3,出其不意攻其无备的文艺男青年不靠谱作风。
文艺男青年就爱没事搞个小惊喜。
如本电影中的,在大雪中问你冷不冷,然后突然吻住你。
然后少女的心就凌乱了,面对这种surprise,姑娘很容易被冲昏头脑。
4,上了再说。
sex在建立男女亲密关系中,是非常有效且便捷的一种方式。
文艺装逼青年没空跟你风花月雪步步为营。
他上来就拉你手,接着就吻你,然后就搂着滚上床。
姑娘一个没把持好,就把自己交代了。
身体都被俘虏了,那当然心也很快就向他靠拢。
5,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
姑娘总是感觉抓不住他,但是抓不住的就是最好的。
他虽然嘴上说爱你,天天泡你。
但是你还是觉得忧心忡忡觉得他随时都可能溜走。
这种抓不住的忧虑加重了姑娘的愁思。
当你每天都在为一个人犯愁,天天想他的时候,你就越来越爱他了
元旦假期最后一天,一如既往的好天气。
不知道是不是用了新买的蒸汽眼罩,还是昨天晚上喝了点小酒,又可能是看了一部很有趣的洪常秀的电影,总之已经很久没有如此心情舒畅地醒来了。
在床上赖到舒服了才起来。
今天依旧决定哪里也不去,呆在家里看看电影,写写东西。
最喜欢初雪的那场戏。
小酒馆里,宝兰兴致勃勃地讲着自己与四个人偶遇的奇妙体验,“虽然不是什么大事。
但是太奇怪了。
”她几乎全程看向成俊,神采奕奕。
-“没有理由的。
就是这些没有理由的事聚到一起构成了我们的人生。
然后我们故意从其中挑选几个当作理由,连成一条思考的主线罢了。
”成俊自顾自地说着充满哲思的话,一起喝酒的钟元似懂非懂地看着成俊,“…所以说嘛,在现实中,虽然有好多东西被我们忽略,但实际上就是这些无数的我们看不清的东西在相互作用。
…我好像说的有点多了吧。
”宝兰看成俊的目光依旧饱含热情和崇拜,“我可是第一次听说。
十分的新鲜。
真的,导演你啊,太聪明了哟。
”姗姗来迟的酒馆老板娘和成俊的情人庆珍长得一摸一样。
成俊的目光有些躲闪,直到老板娘离开去准备下酒菜,成俊的才留恋地望向老板娘的背影。
回过神来和众人干杯时,成俊始终盯着自己的酒杯,宝兰依旧充满爱意地注视着他。
感觉女主人会出来,我就先出来等她了。
成俊这么想着,走出来抽烟。
转过身,发现跟着出来的宝兰。
“我是在哪些偶然的作用下出来的呢?
”宝兰笑着,俏皮地问成俊。
两个人相视笑了。
-“当然会有一些的。
”“是吗。
是什么呢?
”-“空气、男人、女人。
”宝兰笑了,让成俊也递给她一根烟抽。
成俊给宝兰点上烟,宝兰仰头吐出一口烟,然后低下头,“啊,真不错,这烟。
”他们聊到刚才一起喝酒的钟元。
成俊说,钟元是个话如刀子般的人。
宝兰很快又把话头转向成俊,她再次露出那般崇敬的神情,毫不吝啬地夸赞成俊聪明。
成俊偏过头笑了,又聊会一起喝酒的英浩,说他也是个头脑很好,伶牙俐齿的家伙。
虽然作茧自缚,但是个很好的人。
宝兰点了点头,抽了口烟。
笑着问成俊,“你觉得我是个什么样的人?
”-“我?
我又不是什么看相的。
”宝兰点僵硬地低下头,但依旧充满笑意地,“诶呀,就随便说说嘛。
”成俊想了一下,没有抽烟,也没有其他多余的动作。
带着几乎温情的神态,“我觉得你是一个好人。
”“是吗?
原来如此啊。
”宝兰笑着点了点头,抽了口烟。
“真觉得是一个好人。
”成俊重复了一遍,不知所措地重新把烟放回嘴边。
宝兰笑着说了谢谢。
成俊的手机响了。
他看向宝兰,示意之后背过身去。
是情人庆珍的短信。
“今晚下了第一场雪。
非常的寂寞。
老师你要是真能看见极限的话,那还有什么不能做的吗?
我就只能这样等着吗?
庆珍。
”宝兰一会抽烟,一会抬头四顾,随便地看着什么。
她转身向成俊的方向。
“诶,下雪了。
”她最后说。
以成俊为首的男人永远似懂非懂,顾左右而言他;而女人总是不放弃任何一个只是将那些随机出现的偶然连成线的可能。
无论你是导演,还是大学教授。
无论有多少人崇拜你,你又迷恋着多少人。
暧昧又寒冷的空气,狡黠回避着的男人,深情又脆弱的女人。
昨天刚刚重温了《独自在夜晚的海边》。
有趣的是,在《独自在夜晚的海边》里,纠结在与有妇之夫的爱恋中的英熙一个人走在海边的沙滩上,她的周围没有来自情人包含爱意的双眼,就算在梦里,情人也尽是躲闪。
但英熙身后的是洪常秀包含爱意的镜头,它矢志不渝地记录英熙深邃的孤独。
而本片中的男女不乏相互欣赏、憧憬和占有。
四目相对时总是难掩其中的欲望。
但众人身后的镜头确是冷冽的,它无情地撕裂空气中的暧昧,把男人和女人揭露得很赤裸。
于是想起一个一针见血的短评:“洪常秀的电影编剧是我们自己,你经历多少,就能看到多少深度。
”刚刚陷入一段令人困惑的关系中。
难免觉得看洪常秀的片子其实是自我疗愈的过程。
无论是在《独自在夜晚的海边》里找到同今时的自己有几分相似的英熙小姐,还是在《北村方向》里变得更懂男人和女人。
突然就明白那些拉扯其实不过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偶然,前一秒还在缠绵地说“我爱你”,下一秒竟可以双双坦然今后再不相见。
成人世界里男女交往的激情和杂音淋漓尽致地复刻进电影里。
看完之后总免不了感到失望,开始意识到无论是暧昧的化学反应还是逢场作戏都不过是一瞬之间的下酒菜而已;但也因此变得更通畅,发觉男人和女人的关系竟也不过如此,大不了一笑了之,天亮了就说再见。
洪常秀似乎永远在传达一个主题:一旦感情中的男女易位成旁观者,心便是冷的。
那些男女之间的感情便经不起推敲,那些目不转睛的深情全是自作多情,那些误认为能瞒天过海的矫饰其实是明牌。
洪常秀实在是太坏了。
他毫不留情地拍那些男女之间相处的尴尬,从他者视角旁观这些涌动在情感中的推拉,那些一眼就能被识破的诡计和掩饰让人会心一笑。
捕捉那些尴尬成为观影中最大的乐趣,然后后知后觉自己的生活也是同样这般尴尬生动。
那个夜里,我们依偎着肩并肩喝酒,我尴尬地诉说着自己的情意。
听着电视里的情歌,我们都沉默。
过了好久我说,歌词写的真好。
他说,是啊。
他的电话响了,我也不望向他的背影。
从洗手间出来之后他说差不多要准备走了。
零点的大街,他把围巾围在我的身上,分手前我们拥抱了一会,他摸了摸我的头然后走了。
我曾认为这些生活片段应该如岩井俊二的电影那样带着残酷的美感。
当我把它分享给我的挚友,他回了我一首但丁的诗:…我觉得爱神正酣畅,此刻她手里正捧着我的心,臂弯里正睡着我轻纱笼罩的情人。
他唤醒她 她颤抖着驷服地,从他手上吃下我燃烧的心,我望着爱神离开 满脸泪痕。
直到我真正开始看懂洪常秀。
这一秒围在我身上的围巾下一秒就会围在另一个人身上,这就像同一天对两个女人说“我爱你”一样轻而易举。
哪里有什么爱神,哪里又有什么氤氲的情意。
不过是神采奕奕的宝兰与四处躲闪的成俊,在情人庆珍和酒馆女主人之间左右逢源。
我曾陷入深刻的悲伤中,也不过只是因为找错了解读的方式。
那一夜我们是摄像机镜头里的男女,自然有资格说那样话,做那样的事,暧昧涌动空气。
一夜之后回想,就不必带入主角视角,不妨坐在旁边欣赏这一出生动的生活短剧。
体会当时无法洞悉到的尴尬,方才真正一笑了之。
值得一提的是,《北村方向》的英文译名是《The Day He Arrives》,日文译名是《次の朝は他人》。
我完全不讨厌成俊,哪怕他如此狡猾。
影片呈现男人女人的方式看似不公:对女人太残忍,对男人太纵容。
所以安排了成俊在结尾承受来自女摄影师长久的凝视。
多么精妙的一记回击。
这是影片的结尾,也是我生活的答案——他依旧点拨你去直面自己的欲望。
哪怕一切不过只是空气、男人、女人。
2023.1.3
这个故事非常有趣。
极品好色男利用自己拍的电影和自己导演的身份来泡妞,但名导的身份却让这个孤僻冷漠的男人非常困扰,找的女人长的都一个样却从不重复,如果将这些相似的女人拍成照片链接起来不就是电影嘛...每个女人都是“同一个女人”的一帧。
北村方向是摄影机时间流逝的方向。
这是电影中的电影。
最近都看了些什么辣鸡
文艺青年也摆脱不了装逼的嫌疑。。
进一步确信洪常秀才是真正的vlog型导演,别的文青都把“我今天和友邻看费里尼影展并顺便打了一炮”这样的随笔发在豆瓣日记上,而洪常秀不过是把自己的豆瓣日记顺手拍成了电影的格式而已,而试图在洪的电影里寻找随笔之外的电影语言逻辑注定是一种徒劳。
洪派
很有意思的对白,一种奇妙的讽刺感和疏离感
他们三个干啥老在一起吃饭hhh
谁来解释一下为什么男主看着像弱智...
這次詩化. 看過N次最喜歡的尚秀
文艺装逼。。。。PS. 韩国女人长的都一样的?
不是顺流直下,而是永远无法跨入同一条河流。不知道还需要说些什么,男人和女人之间是空气,是墙壁。这样一个男人,已经拍不出电影,也说不出什么漂亮的话,对喜欢的女人,只敢在酒后到她家里去哭一场,拥抱和亲吻的时候好像定下了后半生但是醒来就决定离开。好好活着吧。好好活着吧。不到80分钟。洪尚秀的电影是一种美德。
人和人见面,说得都挺好听,一切都是偶然,其中的神秘是人为加上的,多情餐馆和小说酒吧
这部真的几乎完全无感。还是更喜欢最近几年的洪尚秀,这样的导演你可以发现他是在修炼的,是在精进的,他越来越从容,对表情达意越来越熟稔。至于这部,唯一让我有点儿感觉的是雪中拦车那里,我们都是鹤氅之下的小人物,有七情六欲,要雪中拦车。
最后那个镜头演的真是投射灵魂啊 洪尚秀总是在电影的小圈子里唠唠叨叨
喝酒 访友 泡妞 打炮
洪尚秀的片子,好像永远不需要太高的评价。3颗星星恰如其分。
你就仰仗着才华哭泣,寻到旧爱的屋内还不就是为了脱下裤子;你就假借着酒醉迷离,与新欢漫步雪夜只为在她唇上印予一记热吻。对文艺男人的崇拜是可怕的,如一场肆虐狂风溃退千里,事后他说的我爱你、告诉你的三条谨记皆是狗屁。一天之内你能偶遇同一个人三次,那男人也能为不同女人勃起三次,别太较真。
不就一装逼骗炮的事吗,至于水军搞这么高分骗老百姓看吗
侯麦式的蛋逼,小津式的重复(天气,结构,食物,酒……),基斯洛夫斯基式的相似的陌生人。“也许并没有故事”,精致的法国范儿的文艺小电影,寒冷的冬季,谈谈人生。
这部真心的好。
我啥时候能找到老板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