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较我更欣赏的《上书房》的叫好不叫座,这部《大汉天子》可以说在当年是红极一时的好剧,在几乎时隔了10年以后再看时,欣赏的可能不是里面对于人物的刻画或者对历史史实的演绎,恐怕更多的是来寻找偶像当年的影子吧!
自从这几年很多成功的网络小说改编成的电视剧风靡以来,对汉代、明清的历史题材的小说又让人着迷,并且顺便百度很多次那个时代的历史人物,从《美人心计》中走出来的窦漪房,大气、智慧,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而我似乎也最认可了林心如演绎的窦皇后,这里面霸气外露大厦将倾时的窦太后却让我只有质疑和怀疑,经历了吕氏之乱后,她会那么傻想扶持吕氏持续把持朝政而最后不得善终吗?
质疑之一。
史料上说刘彻16岁登基,70岁故去,在政54年,算是历史上执政够久的皇帝之一了,他应该不是这部剧中黄晓明版的那样没心没肺,甚至没什么城府和计谋的傻乐皇帝吧。
身逢乱世他却那么天真,若没有里面近乎神魔话的东方朔,他会是什么样子?
而所谓痴情的念奴娇,贾静雯表演得似乎少了真爱的感觉,真的很遗憾,反倒是平阳公主和卫子夫从年龄到仪态上很贴合。
但是毫无疑问,那时候的黄晓明教主真的超级帅哥,那小身板儿小眼神儿,很让人倾慕,还有不老传说之一的陈道明,这种戏骨般的人物,怎么的也是大师级别人物才有的风韵吧。
正好,诗诗版的《大漠谣》快要上映了,准备再把原著看一遍,顺便倒腾倒腾那个时代的历史
在豆瓣上无意间看到这部剧,让我又想起了当年看剧时的感受。
《大汉天子》是我看的第一部西汉时期的电视剧,第一眼就深深地被剧中的场景以及服装所吸引了,觉得这真是古色古香,美轮美奂。
导致在之后的很多年里,都对西汉这个朝代情有独钟。
照理说,这部剧的主角是刘彻,大汉天子嘛。
但事实上,东方朔的光芒盖过了他。
东方朔和念奴娇才是许多人心中的男女主角。
而我真正迷上贾静雯,也是从这部剧开始。
念奴娇,这个存在于词牌里的名字,在贾静雯的演绎下,却幻化成了一个令人魂牵梦萦的奇女子。
当时已成为天子的刘彻仍然对她一片痴心,费尽心思找到她的藏身之处,最后问她那个人叫什么名字,她答道:“不是说名字不重要吗?
”这句是刘彻还在当太子时,为了掩饰身份说的话。
而今用这句话来回答他,她的脸上是清冷孤傲的神情。
但是刘彻怎么会看不出来,那个人就是东方朔,她的心里装的全是东方朔。
那时的刘彻连吃醋都那么可爱,可是,咱们的念姑娘就是认定了东方先生。
如果让我给念奴娇贴一个标签,我会选择善解人意,其次才是倾国倾城。
她令我着迷的地方在于她的美貌与智慧并重。
那双宛若秋水的眼睛里,总是能看透许多东西。
所以她从一开始就发现了东方朔的非比寻常之处,进而欣赏他,并最终爱上他。
最初,东方朔不敢接受念奴娇的爱,始终保持着距离。
他有着自己的抱负,而实现抱负的路上会很艰难,他怕给不了她幸福。
她藏身于歌肆之中,特地跳了一曲《东方有嘉木》给他。
他问,不是应该南方有嘉木吗?
是啊,这东方二字可不就是为他改的吗。
她为救人受了伤,秋蝉不知所措,她让秋蝉去找东方朔,说只有他能救她。
不错,他们彼此相知。
东方朔懂她。
故事的结尾我是喜欢的,东方朔与念奴娇携手归隐山林。
念奴娇问:“我们现在去哪里?
”东方朔指着她的心和自己的心,说:“我到你那里去,你到我这里来。
”这真是我听过的最动人的情话。
虽然念奴娇这个角色是虚构的,但她却俘虏了我的心,成为我心中最完美的古装女子角色。
再说说这部剧的选角,真的是选得很好。
刘怡君饰演的秋蝉古灵精怪且重情重义;刘冠翔饰演的李陵英俊勇武,重义气,和秋蝉是一对欢喜冤家,可惜最后被兄弟出卖;还有陈紫函,当时她的名字还是陈莎莎,她饰演的平阳公主,楚楚动人,且有着一股英气,不仅有美貌,并且有智慧有胆识,让平阳公主这个角色一度成为我最喜爱的公主。
当时的黄晓明第一次担任主角,虽然稚嫩,却让人感觉很真实,也很可爱。
那时候还特别喜欢哼唱片头曲和片尾曲,年少的我,以为就懂得了世事苍凉。
最后再感慨一下,这么多年过去,当年我喜爱的那些演员都逐渐淡出娱乐圈了,我也很难再有那么喜欢的电视剧了。
好多年前的老剧了,大汉天子总共看过两部,除了主角外印象最深刻的两个角色:一个是东方朔、一个是主父偃。
不得不说陈道明老师饰演的东方朔让人着迷,智慧、世外高人、神仙眷侣,还带有点说不出来的神秘,贾静雯在里面也是美的不可方物,果然人都是喜欢欣赏美的事物。
主父偃呢,是我非常喜欢的另一个角色,他不帅气但是脑子好使,推恩令就是他的一项政策主张,王刚老师不愧是老戏骨,角色刻画的很细致,让人看得很过瘾。
讲汉朝的就只喜欢这两部了。
最近重温大汉天子,一集都没有落下,如果说原来是看剧情,那么现在看的就是细节,琅琊榜后我是真的对细节服化道比较关注了。
首先服装颜色不是艳丽的,很有古朴的感觉,符合每个人的身份,东方朔是白衣,所以服装没有花纹,就是白布;念奴娇虽然是青楼女子但是她的衣服也符合汉朝的布料特点;刘彻的服装大多是深色,丝绸类,有暗纹,而且鞋子上有皇家的特色。
其次女性角色的头饰,很有古朴的感觉,没有满头珠钗,只是很别致的发型,戴上一些饰品点缀,不繁复,不复杂,很清爽。
道具布景都很精巧,无论是茶杯,烛台,镇纸……色泽也很古朴,其次宫殿的整体装饰颜色也不是那么艳丽的俗气,而是深色,古色古香,真的特别有那个年代的质感。
还有太多了……比如画面没有过度磨皮,打光,没有使用柔光,每个人都很真实,看清皮肤,唉,真好。
这个剧可能不是一个历史正剧,只是一个历史故事的演绎与戏说,但是剧的制作确是正剧的标准,正剧的态度,希望现在的古装剧不要清一色的现代化妆,艳丽布景,过度的磨皮柔光……回归正常吧
#大汉天子#;第二集后期 男主说要结拜·这 刘邦的兄弟是项羽 刘彻后面 还有刘备他兄弟也不少哈哈 有趣 有趣。
第六集中期 突然觉得 这版本汉武大帝能活到现在 主角团和背后的支持多而且强。
公主 两代公主就很厉害了。
第12集 灵堂争大位 看着热闹 可是 太忽略一个人的人物逻辑 男主他爹 汉景帝 当皇帝这么多年 死了 竟然没有后手,,,。
19集前期 一刀两断 这招真是绝啊 张汤和刘陵也好有趣。
第34集 后期送豆腐的姐姐 其实这电视剧 是把历史人物变成偶像 多数时间都很萌 就说已经出来的反派 太皇太后的执着 虽然有些可恨 但是被一群人拖后腿 就觉得这老太太 蹦跶的 可惜可悲 可叹可萌。
淮南王这老头 是一个有大志向的老头 半截入土的整天嚷嚷的当皇帝,,也挺萌 纯反派不加水 。
刘陵不必多说 小魔女的感觉好强。
2023年1月25日 刚刚全集看完了 主角最后说 兄弟们都去哪里了?
这问题 我想刘邦 刘备是不是也问过 近臣 是好啊 可是伴君如伴虎 老虎身边是臣也永远是肉。
这电视剧 后期人物是真的不舍啊 东方朔后期 没有了神秘感 就有一些不灵了 。
平阳公主自己就能出一个电视剧 好传奇啊 就是和卫青的互动,,,干瘪。
李陵很讨喜的人物,,,电视剧好像在保护他 结局对他来说 兄弟说散就散了 何其残忍啊。
灌夫 百度百科上 和电视剧 怎么说他后面还有戏 电视剧里面 我个人感觉 当个打手保镖的还行 入朝为官 带兵出征,,难为这人物了。
念奴娇 是主角的女神 也是观众的女神 而且这女神 各方面都当得起女神这两个字。
卫子夫 告诉我们单眼皮的真的有可能是凤凰,,,人妻啊 小人妻。
郭舍人 我作为一个观众 最舍不得其实是他 他对电视剧的贡献,,,他真啊,,遇难同胞的真···可惜 在皇帝身边 这样的人 就是活靶子 出气筒。
张汤我在百度百科上看了看 突然明白了 就这个人吧 外强中干是一方面 可是我觉得 他内心是一个宠臣 别人都觉得他是个直臣 他觉得挺好而且专业对口 就这样把自己包装了。
对于主角我只想说 天真烂漫的汉武帝只此一家了。
历史人物是历史人物 电视剧这样 是为了热血,,穿越感在电视剧里面不是什么坏事啊。
大汉天子系列也有好几部不过看来看去还是最喜欢第一部!
刘彻出场时和他的兄弟称兄道弟意气风发,你是九哥兄弟大家一起玩一起疯,你是皇帝兄弟当官陪你打天下,可惜梦想太美好现实太残酷。
初登基的刘彻,无实权处处被牵制等反击夺权了兄弟们都散的散变的变死的死,人生世事难料。
还有卫子夫,温柔聪明有自己的主见最爱这版卫子夫!
念奴娇不爱权势只愿追随东方朔等等,人物都刻画的不错,剧情也不错虽然一直被批评不符合历史但总体上不错。
很喜欢里面的东方朔,因为有了陈道明的出演,东方朔才被演绎得栩栩如生,简直就是旧三国里唐国强饰演的诸葛亮一样,未出挂摊就已知道朝廷的形势。
通过测字这个幌子一次次地为皇帝解除危机。
在太后面前,丝毫也不畏惧权势,隐忍那么多年,一直在等待皇帝成功亲政的契机。
在退隐江湖前,还能把对天下的建议整理成不同的册子给皇上留下,真是忠心耿耿到极致的一个人。
即使皇帝误会,即使太后可能会触发,他还是依然故我我坚持自己的理想。
这种信念,这种气节,这种人品,不是谁都有的。
很欣赏东方朔和念奴娇的默契爱情。
两个芳心暗许的人,不用什么言语,也不需要任何表达,仅仅靠猜测就可以知道对方的意思,之后一直为对方考虑,等待。
这么古典而伟大的爱情,现实生活中已经很少有了。
陈道明把东方朔演活了,可以说,陈道明是这部戏最大的一个亮点。
我丝毫不能想象如果没有了陈道明的出演,这部戏会褪色到什么样子,也许依然有历史的沧桑,但却没有骨子里的经典。
从某种意义上说,看大汗天子是看东方朔的。
东方朔和念奴娇,真乃神仙眷侣,互为知已,聪明的人在一起是最省力的相处模式。
再看才发现,男二绝对是东方朔啊,片头曲是唱汉武帝,片尾是在唱东方朔:“忘了我,忘了我,一只闲云中的野鹤,身在草莽,心怀家国,人生能有几回合?
”郭舍人、张汤、李陵、关夫,一个个离九哥而去,很同情汉武帝,从痛恨郭的背叛,到怜惜张汤想放其一马,对李陵的恨铁不成钢,再到气愤关夫的撒谎。
然而最终是回不去了。
最气恨的就是张汤和关夫。
一个因为害怕与刘陵的私通败露,把赃物推给郭舍人;一个胆小未救人还要污蔑李陵,最终导致事情无可挽回。
人的自私和小气,总会反馈到自己头上,昧着良心撒谎的人也会在最后悔恨不已,所以张汤在最后自杀之时写下“一失足成千古恨”,一个在被杀头前说永远是好兄弟。
然而还是搭上了他人的性命,这才是最让人恼恨以及不能原谅的点。
东方朔有两次救人晚了,一次是张汤不到时辰就杀了郭舍人,一次是来不及挽救司马迁的宫刑。
还有平阳公主死得真是莫名其妙。
只能说编剧为了贴合历史来编故事,也是煞费苦心了。
整体来说,还是很可以看得下去的。
给我触动的还是卫子夫这个人物本身。
温柔沉静有力量。
涓涓溪水般地陪伴,真正的善良。
不屈不挠、坚韧又坚强,不争不抢,不卑不亢,让人觉得安心与舒适。
任谁,都抗拒不了这样一个女子的深情款款吧。
想看东方和念奴娇弄琴吹箫,怡然自得一切皆在把握之中,笑看天下风云变幻;刘彻和卫子夫执手,汉武帝励精图治,卫贵妃红袖添香,两人举案齐眉,朝外宫内一片祥和;卫青和平阳公主骑马射箭,振兴军营;李陵和秋蝉打打闹闹,一起训练孩子兵。
甚至是张汤和他的原配夫人,也可以相持相伴;郭舍人优游于皇宫内院,为宫廷女子们做他爱做的衣裳,管理皇帝的一应衣食起居;关夫虽然怂,但也可以做个管城卫的,没事找兄弟们喝个小酒,真的可以做李陵的伴郎。
然而,只叹:人生,若只如初见。
汉武帝刘彻为太子时,结交了布衣之交张汤、灌夫、李陵、郭舍人等。
一群年青人自视为太子党,怀着建功立业的共同梦想。
而刘彻祖母窦太后却因维护窦氏外戚家族既得利益,千方百计欲废掉太子刘彻,让小儿子梁王取而代之。
黑幕重重,罗网向刘彻一伙撒来。
刘彻身处险境而不自知,沉湎在青春的爱情追求中。
而刘彻偶尔相识的奇人东方朔,几次指点迷津,使他们屡屡有惊无险、逢凶化吉。
最后使刘彻棋先一着,登上皇帝宝座。
汉武帝少年登基,依靠东方朔和太子党们排除了窦太后等后宫势力。
汉武帝奋发图强,又内平叛乱,北胜匈奴,结束了只靠和亲维持屈辱和平的七十年汉朝历史,把汉朝推向最强盛的峰巅。
汉武帝也经历了几次结果不同的爱情:誓以金屋藏娇的皇后陈阿娇因刁蛮被废;他一见钟情的念奴娇却拒他千里,最后嫁给东方朔;他喜欢的秋婵姑娘也与李陵两情相悦,结为夫妇。
只有丫头出身的卫子夫,历经磨难,成为他的一代贤后。
而卫子夫的兄弟卫青,以及内甥霍去病,则成为赫赫名将,将匈奴彻底赶到沙漠之北。
汉武帝环顾四海,所向已无敌。
他的太子?
兄弟们,却下场悲惨。
张汤自尽,郭舍人斩首,李陵蒙冤,平阳公主平叛牺牲不求闻达和高位的东方朔,却功成身退,远走高飞。
汉武帝形影孤单。
在他最成功的时候,却也是最孤单的人。
他传奇而英雄的青年时代一去不返。
常相忆的只是那些同生共死的伙伴,以及无处寻觅的爱情。
很多人创业难守业更难,其实一个人根本就没有守业,只要有守业的感觉,他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我看历史上很多很多有趣的事情,就是拜泰山,一个皇帝在功成名就盛世的时候就去拜泰山,泰山因此也成为了五岳之首,因为泰山是顶峰的象征,很有宿命的事情就是拜泰山之后这个朝代也就开始慢慢衰退,这就是宿命。
理论不可信但是人最怕的就是心中的顶峰,也就是守业的开始。
年轻人,为了理想为了事业要敢于冒险和打拼。
不要等你生命快结束的时候回头看看,自己一事无成。
直到现在,东方朔和念奴娇的感情也依然是我的理想型。江湖飘摇,荣华可弃,不如携手归去,做一对闲人。
片尾曲不错,唱的是东方吧,很喜欢平阳公主,真是让人心疼的一位公主啊。
真是意气风发的小明。
很想念当初对电视机的那份执著。
弹幕“穷比剧组”给我笑喷了,确实简陋,就是冲陈道明看的。
近期下饭剧,还挺好看的。
偶妈妈的历史剧.....
教主的颜还是过关的,剧情拖沓
黄晓明最好的一个角色了吧,陈道明,神坛上的人
当初是因为贾静雯才看的。。。顺便觉得教主长得不错有点装
改编、戏说都能接受,看见刘彻傻得让人头疼就看不下去
看过几集~
小时候没发现卫子夫这么绿茶
年轻时日夜追的剧,那时候的教主真帅,贾静雯也好美。
這算是第一次看黃曉明的戲了.總覺得這天子也太柔弱了吧.陳道明倒讓人印象深刻的好演技.感覺曉明哥近兩年是發生了啥事??演技上有點掉線啊.
又看了一遍实在无法继续童年滤镜了…不过很多桥段蛮好笑的…
就为看贾静雯儿~可惜了
真的很喜欢黄晓明演的大汉天子,卫皇后也非常合适,剧情不雷
东方朔神了,陈道明的演技真是无可挑剔
小时候很喜欢诶 给东方朔爆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