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911布丁 17:08:04你知道我为嘛这么喜欢看恶作剧 么]0[乌鸦 17:08:18因为它够雷?
FM911布丁 17:08:25NOFM911布丁 17:08:35因为我好喜欢看湘琴的白痴行为,好减压FM911布丁 17:09:16不过植树的恶魔性格,真的很欠扁]0[乌鸦 17:10:38植树这种傲慢冰山 ]0[乌鸦 17:10:52也只有湘琴可以溶解了 FM911布丁 17:10:56也就只有湘琴可以容忍了FM911布丁 17:11:01咱俩想到一处了]0[乌鸦 17:11:02诀窍就是要脸皮够厚 FM911布丁 17:11:07思想要简单]0[乌鸦 17:11:08耐摔打 FM911布丁 17:11:10不要想这么多]0[乌鸦 17:11:13要一根筋 ]0[乌鸦 17:11:20心要结实 FM911布丁 17:11:28要有不懈的的毅力FM911布丁 17:11:44饱受摧残也要灿烂的傻下去FM911布丁 17:11:51真的,湘琴好难得啊]0[乌鸦 17:13:26是的。。
]0[乌鸦 17:13:34但是我也好同情她 ]0[乌鸦 17:13:45我是绝对不可能做到她能做到的万分之一- - FM911布丁 17:13:48我也是FM911布丁 17:13:55那真不是人做的]0[乌鸦 17:14:05要把自己的自尊彻底踩在脚底才可能达到的非人的目标 ]0[乌鸦 17:14:09就算植树太帅 FM911布丁 17:14:29植树是恶魔FM911布丁 17:14:36百分百的恶魔,冷血人
我亲爱琴子和直树终于看完了了!
从没有人看过的真正结局,只有在动画版恶作剧之吻!
漫画家多田薰老师未完成之少女漫画经典,在日畅销超过2700万册的《淘气小亲亲》,继1996年改编为柏原崇、佐藤蓝子主演的轰动日剧版「恶作剧之吻」、2005年搬上台湾偶像剧萤幕後,终於在2008年化身动画版回来了!
拥有无数忠实漫迷、众所期待的动画版「恶作剧之吻」,依据多田薰老师的笔记手稿 ,将高悬已久、 琴子和直树的恋爱故事大结局,通通在动画版完整呈现!
从一个恶作剧之吻开始的校园恋情,会有幸福的 Happy Ending吗?
恶作剧之吻的粉丝们,请千万不要错过罗!
我超爱的。
真的是,看完这部剧,很久以前就看过了当时看完真的特别喜欢直树,但是现在我却比较喜欢启太。
琴子和直树虽说戏剧般在一起了,我特别喜欢哪个为了直树而努力的琴子,为了直树努力学习到深夜,为了直树去当护士,最后幸好直树没有辜负他的这份喜欢。
直树小时候的我,会特别喜欢,但是现在我更加喜欢启太。
直树是很优秀,但是这份喜欢真的很辛苦,以前没有看懂的,后来都在一次次看懂。
琴子的运气真的挺好,让这份喜欢没有白费,现实生活中可能就不会这么幸运了。
在新日版一吻定情还在出的时候,我补番把动画版补了一半。
画面定格在14集入江和琴子教堂结婚琴子强吻直树的场景。
心里唯一的想法就是“多年媳妇熬成婆”,琴子把梦做成了现实。
也是,情感世界里,最好的事情莫过于“我一直喜欢着你,而你也在某一个时刻悄悄第喜欢上我”了吧。
貌似一吻是著名的“恋爱圣经”,动漫/偶像剧毕竟是虚幻的,若是现实中人人都以这种翻雪山过草地上刀山下火海的模式谈神圣的恋爱岂不被活活累死憋屈死。
琴子有自己的毅力和坚持:她的六年青春换来了一生圆梦。
可是这个聚少离多的真实世界里,多少人的六年甚至是十年只换来大梦一场。
情人眼里出西施,不管你信不信,男神的出现是普遍切平凡的。
直树常有而琴子不常有。
大概每一个少女心中都有一个或两个入江直树,所以她们对于一吻的热爱大概出于一种对自身的移情,或者对青春年华的追忆。
那些人生赢家的少年们都是有共性的:他冷淡,随性,清净,聪明的不花费一点功夫,不食人间烟火一般孑孑而立,尽管你成绩很好很努力想要超越他,他也每次悠闲地在你前面一名;不知从哪一刻开始,你的心跳就漏了一拍,每日上操的时候,关注的也就只有斜后方懒散的那一个人,优秀生照相的时候他站在你的身旁,你想离他再近点,却又是那么的害怕自己的平凡。
亦或是另一个他,你初次遇见他就是在学校的演讲台上给你做宣讲,挺拔,桀骜,措辞抑扬,神采英武,在他棕色的瞳眸里你看到了火焰与水,看到了整个世界,让你飞蛾扑火不顾一切地去尝试进入他的生活,急切地表白情感哪怕焚烧自己⋯⋯这些和一吻里琴子和直树之间相似的场景,其实正是本文作者以前的故事。
13版日剧里的小哥,身上浮现的都是他们的影子。
看吧,那些亲爱的入江直树们,曾经占据了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全部思维和心扉,他们身上拥有着我们最纯真的寄托;可是就像直树不管婚前婚后都一直心理虐待琴子一样(婚后还伸手打了琴子?
不能忍),现实里他们用自己的高傲,冷漠甚至是讽刺作为武器,有意无意地一次次深深地刺伤了热情的心。
可是傻乎乎的我们,带着崇拜和喜爱的心思,仍然把他们看得那么重要啊。
我们会在深夜为这份无助的情感痛哭失声,会像琴子一样在被割了一刀还在为刀尖上留下的一滴蜜糖而嘻嘻傻笑;虽然不情愿,但是那些爱恨嗔痴贪都随着他们的情绪变动。
“你看,我要放弃了。
”多少次,在眼泪流干之后我们都这样对自己说,可是心里却始终放不下这一份纠纠缠缠的痴念,他一哄,你就如狗狗一样乖乖地回头了。
“你看,我已经不喜欢你了。
”可是心里还是明镜似地了解,忘不掉,忘不了,情绪只是随着时间一天天的变深。
来日反思时,会想到或许这些个一开始就分出高下悬殊的爱情是错的:它让人欢喜地低到尘埃里,哪怕最终得到了,也只能带着崇拜和乞怜的心情,恐惧不安地揣测对方的情感用意。
太累,太累了。
因为在爱情面前有着寻常人所没有的坚韧再加上一点点幸运的成分,动画里相原琴子成为了教科书一般恋爱经典的女主角,但我从不认为她获得了真正的幸福(真人版里还好啦)。
那些错过了自己生命里的直树的人或许会哀伤自己没有琴子的幸运,但与此同时也应该庆幸,这一次错过提供了找到一个真正爱自己的人,和成为真正的自己的机会。
现实中的作者,最近时常感叹命运的奇妙。
曾以为多年前的一别之后再也不会相见,但是我的直树像是甩不开的咒语,一直缠绕在生命之中。
离别之后再重逢的夜谈,看着他熟睡的面颊,我顿时释然了许多;而如今,在我以为远渡重洋,和对方又要天各一方的时候,上天又把他亲手送到了离我最近最近的地方。
已经不同于当年琴子一样的自己,我再也无法毫无保留地向他流露我的情感,自然也再不用承受对方所带来的伤害。
他曾说过厌恶我的坚持和执拗,现在的我也没有理由坚持和执拗了。
你看,听上去难,实际上解开心结又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
“不用再感到困扰了。
”我想对他说。
尽管我还怀念着那时跟在你后面看到的你早已淡忘的全部风景。
刘若英的歌词大概能概括我的心情,“尘埃落定之后 回忆别来挑拨何必刻意难过 去证明快乐过时间改变你我 来不及回看就看破洒脱 是必要的执着”“那时候 年轻得不甘寂寞错把磨练当成折磨对的人终于会来到因为 犯的错够多总要为 想爱的人不想活才跟该爱的人生活来过 走过 是亲爱的路人 成全我”“那时候 只懂得爱谁最多忘了谁最懂得爱我对的人会成为一对因为 再不怕犯错没有错 让最爱的人错过才知道最后爱什么来吧 让亲爱的路人 珍惜我”你好啊,入江直树。
(写这篇的时候思路很乱,见谅)
寻找人生伴侣,是找一个保险柜还是一个开心果,是想付出包容与关心,还是只想做一个被人服侍的老爷?
这个世界上,做一个有意思的人并非易事,很多人没有意思,也许曾经有过意思,后来就被生活磨得没有意思了。
她,是多数男人眼中的包袱,却是他人生不可缺少的至宝。
“我对你没有多少期待,你做你自己就好。
”很多男人以各种方式控制着女人,殊不知放手才是爱。
很多女人因为爱情迷失了自己,殊不知自己没了爱也没了。
她每天的生活都像初恋,因为永远有追求,原来追求才是人生存在的根基。
很多人说,像琴子一样的女生有很多,但直树只有一个。
不过是这一个琴子碰巧遇见了直树,碰巧走进他的心里,是很多个琴子里面的幸运儿。
没看日漫的时候,我也是同样的想法。
没有直树,不过是大家的不碰巧而已。
看完才明白,从来就没有碰巧和幸运,这一个琴子值得所有一切幸运。
就像直树很多次说过,琴子有异于常人的毅力,虽然她或许脑子很笨。
从一年级开始就一直爱着直树,从新生致辞的那惊鸿一瞥,三年级鼓起勇气递上情书被直白地拒绝,再到住进入江家之后发生的所有种种。
她会沮丧,会难过,会失落,但是直到最后还是不能放弃他。
她的生活可以围绕他展开,她在意的是他的喜怒哀乐。
她不在乎他的冷淡,看似的种种漫不经心,一直都是追随的姿态,她说,如果不能嫁给入江君,那就让我一直单恋着把他的照片带进坟墓吧,她太坚定。
而现实中,我们有几个人,真真就有那样的坚持,会说非君不嫁?其实是不是我们之中的很多琴子,因为自觉高攀不起直树那样的王子,所以放弃追求,就退而求其次选择阿金。
阿金是很好的次选,他可以继承爸爸的店,人也不错,最重要的是,看起来他很爱自己,至少比直树更要在意自己的感受和心情。
应为不能选择自己爱的人,所以将就选择了爱自己的那个,将就的爱情,将就的一辈子的生活。
很多人对我说,你是太天真了,真的以为这世界上有多少相爱的人在一起,大家都是将就,你也要将就,选一个爱你的人就好了,哪有那么多你爱他他也爱你的人,他爱你就好了。
只要他爱我就真的好了吗?我不想听,也不想赞同。
就好像影评里有人说,早就从入江的学校里毕业。
我不想变成那么现实那么绝望的人,好像生活永远都不可挑战,好像笨蛋琴子就只能和笨蛋阿金在一起,完美的克里斯才能和完美的直树在一起,或者说像松本裕子这样天才的少女才值得天才的直树。
世界有很多不确定,值不值得从来轮不到周围的人说三道四,你值不值得我,只有我知道。
或许你是最适合我的人,我不想错过,不想将就。
每个不愿将就的女生都值得一个直树。
所有坚持的女生都值得童话的幸福。
我值得你,就这么简单。
我也是够了,一下喜欢上校园女追男的剧,结果几乎要把各个版本都看一遍了动漫版的应该是最完全的吧,各种东西交代的很清楚而且后面直树很帅啊,对琴子也不错。
动漫的优点就在于各种情况各种表情可以通通变现出来。
很可爱。
而且在这里,直树也不再是面瘫,也有各种情绪。
小正最后变成那样感觉好颠覆啊,原来那么正太那么善解人意的孩子,一下子叛逆到不行。
还有启太感觉很不错啊,虽然一开始热血的有点神经,可他是真正对琴子好呢,还有勇气的说每个人都应该有个美好的结局。
许是老了,泡脚的时候打开电视,竟想不出来看什么。
想放松一下,《恶作剧之吻》突地蹦出来。
动漫版一集只要20多分钟,正好一次泡脚的时间,找来看看吧。
从中间一集打开,然后又一发不可收拾看到最后。
30岁,看类似的偶像剧还是被感染得哈哈大笑、砰然心动,不知道说出去会不会令人笑话。
哦,我好像忘记了,因为想了解身体与爱情的关系,29岁的时候还重温了一遍《蓝色生死恋》。
回想偶像剧的观影历程:小学《薰衣草》、《蓝色生死恋》
初中《流星花园》、《海豚湾恋人》、《MVP情人》、《白领公寓》
高中《冬日恋歌》、《斗鱼》、《情定爱情海》、《爱上女主播》、《那小子真帅》
大学《天国的阶梯》《奋斗》《公主小妹》……
美好的少年时代,很长一段时期沉浸在偶像剧中。
走入社会后,和好多人一样,知道偶像剧只是偶像剧。
像湘琴一样的笨拙热情在职场中根本活不下去,专一霸道总裁更是基本为零的存在。
甚至,正如人说,这些偶像剧可能在间接坑害女子——不切合实际的幻想摧残现实生活。
25岁以后,坚决不碰这种无意义的东西!
那么多需要学习的和解决的,不受它的戕害,离它远远的。
纵然如此,每个特别疲惫的阶段,总想找些单纯的类似于偶像剧的言情小说看看,几个小时的时间,没有柴米油盐的束缚,没有对未来的纠结,单纯地沉浸在爱情中,无关琐事、规划,静静的,感受那些单纯得只有付出的感情,简朴得无关琐事的爱情,所有其他难题似乎自带化解的功能。
它盗走人的脑电波,走回无忧无虑的中学时代,只有学习和心动的年纪。
为解一道数学题,在梦中想到证明过程;为喜欢的男孩,冒着违规出校门被点名通报的风险给他买早餐……偶像剧的核心看似围绕爱情,实则在描述一种简单。
明明知道这些都不是现实,但至少在那几个小时里,好像生活只有这些,纯粹像水晶玻璃一样。
然后回到生活中,在对比之下虽稍有不适,可毕竟做了一个美梦,休息一下,充满能量。
因此,从这个角度,偶像剧似乎与旅行有同样的本质——偶尔进入一个美好的世界,明明是暂时的,却是必要的放松。
它还有众多优点,无需假期,说走就走,不需要多少积蓄,随时发生。
这又与沉迷不同,沉迷是逃避,而点缀是调剂。
原来偶像剧并非骗小姑娘的把戏,而是成年人的童话世界,偶尔走入,触摸那些热情,回味不问回报的单纯。
然后,走出来,看着身边人,说一句:我好喜欢你。
然后,面对那些难题,说一句“我一定可以。
”
二、《恶作剧之吻》的叙事功能(一)叙事功能的定义结构主义叙事学家的理想设想,是可以从每一个故事中提取出它的基本模式,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无所不包的叙事结构,即隐藏在一切故事下面那个最基本的故事。
俄国学者普罗普提出的关于叙事功能的理论,是叙事学家理论的基石之一。
I(二)《恶作剧之吻》的叙事功能分析1、“弗雷塔格金字塔”叙事情节分析情节,就是被叙述的事件。
亚里士多德认为,我们无法直接观察人心,只有从人物的行动(从情节中)才能了解人,因此,事件或者说情节才是叙述的实质性的整体。
而事件,必然有起始、发展、高潮和结局这样的基本过程,于是,居斯塔夫•弗雷塔格基于此对情节结构提出了一种描述性的总结,即5个基本环节:高潮 复杂化 逆转展示 解决(开场) (结尾)用“弗雷塔格金字塔”分析《恶作剧之吻》的情节安排:开场发展高潮尾声结尾角色年龄17岁18-20岁20岁的几个月21岁至26岁26岁-31岁角色状态高三开学高三至大学文学部二年级文学部三年级医学部护理专业一年级至护士工作护士工作时间跨度1天3年半年5年1天二人关系对战慢慢喜欢证明,结婚婚后种种女儿出生到女儿5岁A.开场:第1集某日,斗南高中高三F班的相原琴子好不容易下定决心,想把情书交给暗恋已久的优等生入江直树,却遭到无情拒绝。
更惨的是,当晚琴子的家因为地震崩塌,不得已只好跟著父亲寄人篱下,没想到,那里竟然是直树的家。
B.发展(情节上升): 第2-11集整个阶段如果以场景功能分析,是主人公琴子来到直树家和离开直树家到再度回到直树家的过程。
这一过程也可以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高中毕业前直树态度从讨厌到喜欢的过程,经历了补习、运动会、模考补习、暑假等种种事件;第二部分从高中毕业当天的“恶作剧之吻”开始,直树渐渐表明心迹但外表依然冷淡,包括大学加入网球社团、追求者介入、救裕树等事件。
C.高潮:第12-14集因为直树爸爸重树的病情第三个有实力的竞争者——Christina Robins 介入,直树因为爸爸身体和公司发展的关系和Robins约会、订婚,琴子也面对了阿金的求婚,两人关系陷入冰点之时,直树发现心中真正所爱,决定抛下一切与琴子在一起到直树妈妈决定举行婚礼。
Robins 和阿金走到一起化解矛盾。
D.尾声(情节下降):第15-23集、第25集(回忆)直树因为琴子的愿望决定成为医生,转学医学部,琴子也为了和直树在一起成为护士,两人在婚姻中也产生过矛盾和摩擦,最终跨过困境,继续美满婚姻。
E.结尾:第24集27岁的直树在第一次主刀急性手术与琴子的生育手术之间,通过琴子支持选择主刀急性手术获得成功,琴子也成功诞下琴美,开启和美家庭生活。
2、普罗普的三十一种叙事分析参见附录二《恶作剧之吻》叙事功能分析表(高中时代及大学二年级)三、《恶作剧之吻》的叙事语法分析(序)叙事语法结构主义者把人类的各种文化现象都看做是一种语言,他们各有自己的构成单位(如字词)和操作规则(如语法),前者是现代语言学家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 1857-1913)所说的言语,后者才是抽象的语言系统。
采用结构主义的研究方法,就能通过“有限的结构规律可以衍生出无限的外部形态”。
表面的文化现象虽然林林总总、杂乱无章,但内部却遵从着一定的规则和规律’。
在叙事学的语境下我们把这种规律称为“叙事语法”。
(一)叙事序列布雷蒙把普罗普的功能之间的内在关系作出了进一步的阐释,他提出“叙事序列”的观念来作为叙事学的基本单位,并用它来说明功能与功能之间的逻辑关系。
因为《恶作剧之吻》故事与故事之间有嵌套的逻辑关系。
因此,笔者就从基本序列和复合序列两个方面谈一下。
1 基本序列例如,第12集部分重树为了公司生意让直树与Robins约会。
从重树的角度考虑就有三种结果。
2 复合序列第一个和第二个叙事序列围绕直树和Robins和阿金对琴子的关系;第三个叙事序列围绕琴子和直树的关系;第四个叙事序列围绕阿金和Robins的关系发展。
四个主要序列如下图,符合布雷蒙提出的“复合序列”中的连接式和镶嵌式。
A1 A2 A3B1 B2 B3C1 C2 C3D1 D2 D3在上图的序列逻辑中,A序列和B序列连接、B序列又与C序列连接、C序列中镶嵌着D序列。
A1重树要求直树和Robins结婚,情况形成;A2 直树和Robins开始约会,Robins认识琴子;A3 直树和Robins订婚,琴子几近放弃;A3又促成了新的情况的形成,即B1 阿金约琴子到他出师的面馆品尝他的手艺;B2 阿金要像琴子求婚;B3 这件事情琴子告知了神子、理美;B3又促成了新情况,即C1 直树从神子、理美口中知道了阿金要向琴子求婚的事;接着C2 琴子拒绝阿金后,直树到车站接她;C3直树决定面对内心,想琴子坦露真情,两人在一起。
这其中C2又是透过一个D系列,即D1 Robins通过约会认识阿金,导致D2 Robins喜欢上阿金,表示不喜欢直树,阿金表示无法接受Robins;D3 B3开水烫事件阿金表示出喜欢Robins,并希望能挽留下心爱的人。
D系列中D3的成功又与C系列中C3中直树坦白内心与琴子在一起,两人最终在一起相当。
因此D序列隶属于C系列。
而C序列又和之前的A、B序列之间存在步步深入的发展关系。
(二)角色模式1角色及人物介绍角色是一部动画的灵魂,动画的情节叙事和关系转折除了靠空间因素外,人物的言行是最直接的传达方式,不同的人物角色使动画具有不同的叙事魅力。
《恶作剧之吻》主要人物角色表主角相原琴子入江直树配角(家庭成员)入江纪子入江重树入江裕树相原重雄配角(高中时代)池沢金之助池沢助次郎石川理美小森神子渡辺配角(大学时代)松本裕子須藤先輩Christina Robins鴨狩啓太品川真理奈小倉智子阿诺2角色功能分析2.1 普罗普的角色分类Propp指出,故事及其行动变化万千,根本没有所谓固定格式或模式可言,所以故事的基本单位不应该是人物,而是人物在故事中的行动功能并归纳出童话中的七种角色和31种行动功能,而这些行动功能才是真正组成故事情节的恒定不变因素。
这七种叙事角色分别是:对头、神助、帮助者、公主、派遣者、英雄和假英雄。
说明如下:(1)反角/对头(the villain)创造叙事复杂化的角色:松本裕子(直树追求者,与琴子对立)、Christina Robins(与琴子对立)、鴨狩啓太(与直树对立)(2)施予者/提供者(the donor or provider):给予英雄某些东西(实体对象、信息或忠告),有助于解决叙事的角色:这里的角色更多的是信息的提供,如神子告诉直树阿金要向琴子求婚。
(3)助手/救援者(the helper):协助英雄回复均衡状态的角色;纪子通常是“魔术”的赠与者,如创造琴子和直树的二人世界。
(4)公主和他的父亲/被寻求着(the princess and her father):经常是受对头胁迫,而在最高潮又亟待英雄拯救的角色;国王通常则是在叙事结尾,将公主许配给英雄。
(5)信差/差遣者(the dispatcher):直树的妈妈纪子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以差遣者的角色出现的,比如说欢迎琴子入住、推动二人婚礼等等。
(6)英雄/主角(the hero)(7)假英雄/假主角(the false hero):看起来是好人其实是对头,通常在叙事结尾才能分辨的角色2.2格雷马斯的角色模式分析格雷马斯因为角色模式概念饮誉叙事学界,包括故事内部的二元对立关系,并以此推出整个叙事模式。
他认为,角色和人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角色引发功能性事件,而人物则没有这个功能。
他根据不同的功能关系,划分出六种角色。
其中,这些角色可以是人物、也可以使“人形化”的动物,也可以使各种抽象的关系或力量。
主角和承受者往往是一个人。
作为知名电视剧的原版,并翻拍成台湾版、日本版、韩国版的成功作品,动漫版的《恶作剧之吻》讲述的肯定不只是一个屌丝女子追到男神的故事,整个故事的角色及其明确的人物与功能也是本文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下面就从角色关系来分析《恶作剧之吻》的内容.(1)主角和对象(Subject and Object)相原琴子(S)斗南高中3年级。
糊涂又迟钝,成绩也普通,被分到全年级最差的“F班”。
虽然如此,琴子却有过人的毅力,以及开朗又乐观的个性。
某日,琴子好不容易下定决心,想把情书交给暗恋已久的优等生入江直树,却遭到无情拒绝。
更惨的是,当晚琴子的家因为地震崩塌,不得已只好跟著父亲寄人篱下,没想到,那里竟然是直树的家 …后来经过种种成为入江直树的妻子。
(2)支持者与承受者(Sender and Receiver)入江直树(R)斗南高中3年A班。
成绩全国模拟考试第一,号称「日本第一的天才」。
再加上外表俊秀、运动万能,让他成了全校女生心目中的白马王子。
但直树的个性却相当冷酷,看都不看就拒绝了琴子的情书。
但其实喜欢琴子。
后娶琴子为妻。
(3)助手和对头(Helper and Opponent)入江纪子(H1)直树,裕树的母亲,从很多之前就一直憧憬着能有一个女儿的生活,对于前来借住的琴子举双手欢迎。
比任何人都要积极地帮助琴子恋爱,经常变装潜入琴子学校。
兴趣是拍照和摄影。
理美、神子(H2 H3)琴子的闺蜜,从贴海报,到提醒入江琴子被金求婚,劝琴子,作为好朋友的形象出现,真心为了琴子好。
入江裕树(H4)开始因为琴子占有了他的房间对她表示反感,后因为游泳池相救和盲肠炎通过琴子得救而成为琴子的后盾。
阿金(O1)琴子的同桌,从高中起就喜欢琴子,为了琴子愿意做任何事情,后进入琴子大学在食堂工作。
琴子结婚后和Robins相爱结婚。
松本裕子(O2)号称“女伴入江直树”,全国考试第五头脑聪明的美人,网球准冠军,各种方法接近直树。
后和须藤结婚。
(三)语义方阵3.1格雷玛斯“符号矩阵”符号矩阵是格雷马斯在俄国学者普洛普和法国结构主义之父列维•斯特劳斯的研究基础上提出的一种符号分析模式,所有叙事文本都饱含一个意义的深层结构。
这个结构是有一组核心的二元对立以及由其所推演出来的另一组相关相对的二元对立式所构成的,他把斯特劳斯的简单二元对立扩充为四元,把普洛普的理论进一步延伸和概括,将普洛普的七种角色行为范畴概括为三组六动素模型,并且总结为四个叙事单元:契约、考验、移置、交流。
格雷玛斯提出解释文学作品的矩阵模式:设立一项为故事元素为x,它的对立面一方是反x,与x矛盾但并不一定对立的是非x,反x的矛盾方即非反x,我们用这个模式分析《恶作剧之吻》如下图所示:正(热忱的心/琴子) 邪(冰冷天才/直树)非正(不聪明的脑 热忱的心/金 启太) 非邪(热忱 聪慧 松本裕子)其中,←→作为对立关系,↓表示影响关系,“非”表示对立,“正”与“邪”,“正”与“非正”,“邪”与“非邪”都存在矛盾对立的关系,这里,“正”“邪”本身不具备表述的意义。
契约单元——《恶作剧之吻》中,存在着多重契约:琴子给直树的情书;裕树看到直树亲吻琴子后答应直树不告诉琴子;直树答应重树为了公司的生意和Christina订婚;直树和琴子的谈论中应达琴子将来做医生。
考验单元——琴子和直树、阿金和Christina、松本裕子和须藤之间爱情的考验,以及高潮阶段直树被迫和Christina约会,琴子面对阿金的求婚,琴子面对启太的邀约。
移置单元——琴子应父亲要求搬离入江家,直树要考东大,直树做兼职搬离入江家。
其次,还可以理解成过程中,入江直树自身心理的变化,从一开始与女主角讨厌不和,和琴子的交流和对碰之间的产生的小小喜欢,再到与琴子之间产生爱情,为了守护爱情和爱人这中间的变化也是一个移置的过程。
交流单元——与重雄的交流得知琴子家庭,与琴子的交流学会爱人和被爱,与阿金的交流解除误会,与父亲的交流在责任和真爱间做出选择。
3.2格雷玛斯叙事语法——“三组二元对立”主角(相原琴子),助手(纪子、神子),支持者(琴子爸爸、转变后的裕树、转变后的阿金、须藤),对象(和入江直树在一起),对头(Christna Robins 松本裕子),承受者(入江直树),剧情不再赘述。
(四)叙事探讨1、划分故事角色主角(S)相原琴子对象(O)表白成功,和入江直树在一起支使者(D1)对直树的喜爱支使者(D2)琴子的幻想承受者(R)入江直树(1-25集)助手1(H1)入江纪子助手2(H2)入江裕树(4-25集)助手3(H3)相原重雄(除第10集)助手4(H4)入江重树(除13-15集)对头1(T1)入江直树(1-3集)对头2(T2)松本裕子(琴子的对头)对头3(T3)Christina Robins(11-15集)对头4(T4)入江裕树(1-3集)2、确定叙事程序此处,F=叙事功能;NP=叙事程序;n=相斥;u=相容。
《恶作剧之吻》可根据琴子和直树关系发展为线索,划分叙事程序叙事程序1(NP1)相原琴子在高一那年喜欢上新转入的男生入江直树。
直树是个头脑很好的天才学生,因为学校采成绩分班,功课不好的琴子被分到F班,而直树则被分到天才聚集的A班。
琴子鼓起勇气向直树告白,却被直树断然拒绝,直树还说他讨厌头脑笨的女生,让琴子很生气。
琴子的父亲辛苦了多年後,终於盖起的房子因为地震坍塌了。
父亲国中的好友愿意收留他们父女俩,但没想到父亲的好友,竟然就是直树的父亲。
叙事程序中的叙述要素包括:琴子的愿望——直树接受她,主角家庭遇到困难,完成型组合,即琴子入住直树家。
整个叙事程序的功能可以概括为:NP1: F (SnO)叙事程序2(NP2)经过直树帮助她考入前50名,运动会事件,水上乐园事件和琴子打工送直树礼物等事件,直树渐渐不讨厌琴子了,反而改口说可能喜欢。
这里表现出主角主动追寻“赢得直树好感”这一对象。
整个叙事程序的功能为:NP2 : F (SnO)叙事程序3(NP3)新一年,直树抽到大凶签,上面还写说他会因为女人而惹来灾难。
果然这一年直树考联考因为琴子的感冒药而睡觉,东大也没有考,毕业典礼上给了琴子一个戏弄的“恶作剧之吻”。
这个时候直树对追求对象琴子,还持逃避态度。
叙事程序的功能为:NP3: F (SnO)叙事程序4(NP4)大学入学后琴子面临挑战者松本裕子,后来因为重树生意的关系又来了一个更有利的竞争对手Christina Robins,阿金也向琴子求婚了,在万般障碍下,直树终于想琴子袒露心迹,琴子的“和入江在一起的”对象终于实现了。
叙事程序的功能为:NP3:F (SuO)叙事程序5(NP5)在纪子的要求下,二人婚礼仓促举行,琴子很开心,但是直树并没有露出喜悦的表情。
直树进入医学部后写博士论文更加忙碌没有时间照顾琴子,琴子生病了都是启太照顾,两人关系陷入冰点。
叙事程序的功能为:NP5:F (SnO)叙事程序6(NP6)直树直面自己的嫉妒和启太争执赢得大家的掌声,和琴子重新和好如初。
四年后成为护士的琴子和医生的直树在同一所医院上班,最后诞下可爱的女儿琴美。
叙事程序的功能为NP6:F (SuO)3、提炼叙事模式格雷马斯认为普洛普从民间故事中概括出来的31种功能还不够简练,这些功能还能够进一步简化,他把这些功能归纳为三种组合形态:契约型组合 故事的中心涉及某种契约的定力和撕毁,如《红楼梦》中的木石前盟和金石良缘。
完成型组合 包括艰苦的求索、经历考验、斗争与任务的执行等,如《西游记》。
离合型组合 包括人际间的聚散邂逅迁徙流离,相会相失等等,许多言情小说都属于此类。
《恶作剧之吻》从叙事模式的角度上来看,与离合型组合确实不相符,笔者认为可以把其归为完成型组合,主角经历了对头的阻挠,在支持者和助手的帮助下,最终和对象结合。
主角的反应如下图所示:3.1主角反应图1=主角的愿望(和直树在一起)2=直树不喜欢琴子3=主角为改变直树态度、为赢得直树的心作努力,开始了各种尝试和奋斗4-5=松本裕子追求直树、重树的要求直树和Robins结婚6-7=须藤追求裕子、纪子的帮助、Robins对阿金的喜爱和对父亲的挑战8=时间,相处时光,直树3.2基本结构另外,整个故事还可以归纳为以下基本结构:(SnO)=主角缺少对象,(S→O)=主角试图获得对象,(SuO)=主角得到对象。
在故事中,主角前几次试图获得对象的行为,一定程度上来说缩短了主角与对象的距离,两人结婚,而在故事高潮之后,婚姻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SnO)一再出现,凸显了对头的作用,挑战了二人情感的牢固,通过事件的撞击,主角与对象的距离越来越近。
四、《恶作剧之吻》的叙事情境西方理论界对叙事角度的问题在这五十多年来进行了深入而详尽的研究,不同的学者对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划分,但“角度”一词的含义十分宽泛,法国结构主义叙事学家热奈特便认为“角度”的概念过分强调视觉的含义,强调了“谁看”却忽略了“谁讲”,因此我国研究叙事学的学者罗刚在他的《叙事学导论》一书中便采用了“叙事情境”这一概念来阐明叙述者与故事之间的种种复杂关系,他认为叙事情境可以基本分成三种:第一人称叙事情境、作者叙事情境、人物叙事情境。
而这三种叙事情境又是由若干叙事要素构成的,即叙事方式、叙事人称、叙事聚焦。
如下图阴影部分所示:下面就用《恶作剧之吻》的第1集简单分析一下其叙事情境的转换:叙事情境叙事方式叙事人称叙事聚焦起因琴子表白被拒第一人称叙事情境展示第一人称叙事内部聚焦与外部聚焦并存片头曲展示琴子回忆自己一见钟情的场景第一人称叙事情境讲述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并存内部聚焦大家劝琴子至琴子家倒塌第三人称叙事情境展示第一人称叙事外部聚焦琴子发现自己住的是入江家第一人称叙事情境展示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叙事外部聚焦琴子和新的家庭成员互动第三人称叙事情境展示第一人称叙事外部聚焦琴子的内心世界第一人称叙事情境展示第一人称叙事内部聚焦片尾曲展示下集预告第一人称叙事情境讲述与展示并存第三人称与第三人称并存外部聚焦五、《恶作剧之吻》的现实思考“世界上有90%的事他做得到而她做不到,但是他做不到的那10%,她却会做到任何人都绝对无法模仿的地步。
”全国模考第一、全国网球大赛满贯者、所有事情都能够听一遍、看一遍就能做的很好的人,外加185cm的身高、俊俏的面庞,入江直树,怕是能迷倒少女、人人欣赏的万人迷了吧。
这样的男生,18年来生活顺遂的他,却有一颗冷淡的心,有时也会用言语伤害他人,这样的直树,在妈妈眼中,却是个不快乐的孩子。
入江琴子,外表挺可爱,脑瓜不聪明,总是制造“麻烦”的女生,最大的梦想就是直树,只要喜欢着他、天天能看到他,就是莫大的幸福了。
这个傻姑娘,为了直树能拼命努力,即使需要比别人花十倍的力气,也在所不惜。
直树的妈妈说,琴子的性格,最配哥哥了。
两个互补最搭了,有时还担心,琴子这样受欢迎,哥哥要有危机感了呢。
尘缘说人都是不完整的,在茫茫人海中总有那么一个人,和他一起生活,你才是完整的。
也许工作和学业来讲,入江是优秀的,因为智商的高超淡漠了作为人的情感;而可爱的琴子在工作或者学业上可能并不是优秀的,也许还是勉勉强强的那种,但是在为了某件事拼命的努力,为了帮助别人可能会牺牲自己,热情、投入、热爱,这些,是直树做不动的,也是任何人无法模仿的。
很多年以后入江直树这样回答“为什么会看上相原琴子那种蠢女人”的问题。
对方哑口无言。
那个比他小的男孩子,也许就是在这样的震撼下隐约明白了什么叫做喜欢。
如果说琴子那样的女生是把梦想归属于她爱的人,那么克莉丝就是为了完成她爱的人的梦想而存在的。
所以即便是阿金那样认死理的人依旧在最后忍不住冲上舞台对着入江宣战了,开什么玩笑入江!
克莉丝、克莉丝决不让给你!
那个当年和琴子一起被甩的丽子在网球场外轻描淡写地对她说,真的要接受这个事实,我倒宁愿入江是被你抢走的。
那个直树家死了两百多年的老公公,笑着跑来解救迷路的琴子,他说你虽然笨笨的可是很有意志力,也许非常适合直树也说不定。
那个无法在仪式上戴护士帽的干干坐在长椅上安慰琴子,你一定要连我的份一起努力,我可不许你失败哦。
那个住院期间处处刁难琴子的丰婆婆,最后认真地对入江说,入江医生,你还真选了一个好女孩呢。
那个琴子素未谋面的妈妈,在入江去拜祭她的时候以画外音形式留下希望,……直树,琴子,就拜托你了。
那个长大后成为了偶像明星的英俊又任性的阿诺,双手叉腰低下头来靠在琴子的背上说,我要动手术。
也许一切就那样被相原琴子一语破的。
可惜我们知道得太晚,做好觉悟的人,只有入江直树一个。
六、后记最开始听说过这部电视剧,是台湾版本的《恶作剧之吻》,当时上初中的我对台剧还是不讨厌的感受,进入大学后,大二的上学期开始自学日语,正好有一部正红的日本电视剧《一吻定情》正在热播,但是,每周一更的节奏无法满足我急切的心情,就看了这部08版本的动画和98年柏原崇版本的《恶吻》,2000年以后的版本中的故事大多是大同小异,荧幕上短的有25集,长的像台湾版的就60多集,但是每一部上映都会引来新一轮的火爆与讨论。
《恶作剧之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算作是日本动画的代表。
上世纪70年代后期,日本经济泡沫弥漫,在文化生活,尤其是动画产业方面,美国动画仍然是主流,日本动画想要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因此大量漫画家、动画工作者开始专注于作品“故事化”、“内容性”,或者说,日本动画是以动画的形式在讲故事,抛开精湛优质的画风不谈, 铁臂阿童木、机器猫、名侦探柯南、美少女战士等一个个美丽的传说和故事,的确占据了世界儿童童年的一席之地。
这也是日本动漫产业能够发达的原因之一。
可以说,日本动漫作为日本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日本现代文化能够风靡全世界的不可或缺的元素。
附录一:普罗普的叙事功能参照系统普洛普的“功能说”是叙事语法的最初成果。
在《民间故事形态学》一书中,他指出:“童话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它千奇百怪,五彩缤纷,另一方面,它如出一辙,千篇一律。
”普洛普认为那些千篇一律的、万变不变的因素就是“功能”。
普洛普从100篇童话中提取出了31个功能,如下:1、某个家庭成员不在家。
(β)2、对主人公下一道禁令。
(γ)3、禁令被破坏。
(δ)4、对头试探虚实。
(ε)5、对头获得受害者的消息。
(ζ)6、对头企图欺骗受害者,以便控制他或占有他的财产。
(η)7、受害者落入圈套,不自觉地帮助了敌人。
(θ)8、对头伤害了家庭中的某个成员。
(A)8a、家庭中某个成员缺少或希望得到某物。
(a)9、出现灾难或贫穷:主人公得到请求或命令,他被允许前往或派往。
(B)10、寻找者同意或决定反抗。
(C)11、主人公离家出走。
↑12、主人公经受考验、审讯或遭到攻击等。
这一切为他后来获得某种魔力或帮助铺平了道路。
(D)13、主人公对未来的施与者作出反应。
(E)14、主人公获悉使用魔力的方法。
(F)15、主人公被送到、派到或带到他所寻找的目标所在地。
(G)16、主人公与对头直接交锋。
(H)17、主人公遇难得救。
(J)18、对头败北。
(I)19、最初的灾难与贫穷得到解除。
(K)20、主人公返回家园。
↓21、主人公受到追捕。
(Pr)22、主人公在追捕中获救。
(Rs)23、主人公返回家园或到另一国度,未被认出。
(O)24、假主人公提出无理要求。
(L)25、给主人公出难题。
(M)26、难题得到解决。
(N)27、主人公得到承认。
(Q)28、假主人公或对头被揭露。
(Ex)29、主人公被赋予新的形象。
(T)30、主人公受到惩罚。
(U)31、主人公结婚并登上王位。
(W)
Couple 1:入江直树&相原琴子先给结论,直树是典型的I(内倾)N(直觉)T(思考)J(专注);琴子则是E(外倾)N(直觉)F(情感)P(散漫)。
再行分析,直树少言少语,常一语道破本质,能在日本当享有名誉的医生(sen sei),可见其直觉(擅长整体学习)和思考(寻求逻辑解释)的作用,做事也是很专注的,不然不会效率如此之高——琴子搬来之前十点就睡觉。
琴子有内倾成分,但是我觉得外倾更多一些,因为她与人接触时满心喜悦,不会觉得烦人,这点适合做护士,因为要和许多人沟通。
直觉是必然的,因为她很少关注细节,太爱幻想,这一点和散漫搭配得天衣无缝。
情感就不必说了,矫情一阵一阵的。
最后总结,直树的性格能自给自足,内倾不需要与人接触,直觉和思考能找到有趣事物进行研究,专注更是能忘我投入,这就导致了他的长期高冷。
而琴子完全不同,外倾需要外接能量输送,直觉和情感结合导致她沉醉于单恋不能自拔,散漫则更是将任性的情感进行到底。
这样一看,直树和琴子是互补的,恋人总喜欢和自己不一样的性格,但是N(直觉)型或S(感觉)型要保持一致,否则容易无法理解对方。
Couple 2:金之助&克里斯先给结论,金是E(外倾)S(感觉)F(情感)J(专注);克里斯是I(内倾)S(感觉)F(情感)P(散漫)。
再行分析,金较为聒噪,外倾特质明显,感觉和直觉相比,感觉来得多,这也是作为厨师必不可少的特质,情感不用说,专注更是,爱了琴子5年,做料理时完全投入。
克里斯我认为是内倾的,虽然她与人接触不怎么害羞,但是语气和行为还是很谨慎的。
感觉应该比直觉占据多,我认为直觉不明显的都可以归为感觉,嗯。
情感和散漫也不用多言,冲她对金的狂热就可以看出。
最后总结,金是主人型的性格,有大男子气质,克里斯是艺术家型性格,加上出身英国,对男性的喜好可能更偏重勇敢果断、重情重义,金之前爱上的应该是琴子的直觉,发现自己和琴子性格不符,但和克里斯的感觉相符后,重新爱上了克里斯,这是极好的。
Couple 3:松本裕子&须藤先给结论,松本是E(外倾)N(直觉)T(思考)J(专注);须藤则是E(外倾)N(直觉)F(情感)P(散漫)。
再行分析,松本是主动吸引直树的,表明外倾。
直觉和思考是必然的,她是很聪明的女性,能在理工部读书。
后期能创办企业,并在生病时坚持工作,可见其对事业的专注。
须藤当然外倾,作为网球部长,与人沟通很有一套。
直觉是有的,不然不会很机灵的,情感、散漫和思考、专注,明显处于波动中,须藤老是在必要时刻能冷不丁地装一下逼,接着又回到嘻哈状态。
但是,要想成为松本看好的男人,还是得多多发展TJ型人格。
最后总结,松本是统帅型人格,强调聪明和魄力,须藤是布道者人格,但在必要时刻,能转为和松本一样的ENTJ型人格,处于动荡中。
松本作为女性,自然希望男伴比她更为优秀,所以选择和直树交往,但可惜的是,两个极为理性的人混在一起,擦不出爱的火花,和须藤这样懂得呵护,同时保有上进心的人在一起,才变得柔软起来。
---以上,N(直觉)型和S(感觉)型请务必一致,其他可互补,如此最好,希望对大家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理想的伴侣有帮助。
谢谢阅读。
附上MBTI测试网址(多分期测试,稳定后有效)http://www.welefen.com/lab/mbti/
😅里面的每一个男人都像疯子
居然没标记!看的时候不太能接受古老的画风
追剧要彻底,各种周边都不忘咩哈哈~~
做得很不错的漫画。但是作画来说男主也太不上作者心了。故事很直接很小白很天真,人人圆满皆大欢喜。
比电视好看,喜欢她爱到底忠于一的心
被黄鼠狼吃掉的小鸡
直树很优秀,但性格也真的很差劲!差劲到动漫看到台版哭过的同一个节点又一次哭了,替琴子委屈不值。琴子虽然脑袋不灵光但性格很好,潜移默化纠正了直树差劲的性格,最后结局是温馨的,感动。但那终究只是个故事,而我不相信现实中做到琴子那样就能改变一个人的心,没人能做到琴子那样,傻姑娘好姑娘。
突然觉得比真人版的好看,虽然柏原崇的版本没看过
女奴爱情故事。
夸张得很可爱,剧情也比较完整,只是直树即使婚后也略显冷淡~
比我想的好看,比真人版靠谱
不如台版有感情。
相比于没有大脑的女主和完美的男主王子,更爱里面的配角,植树的妈妈,弟弟和爸爸超级可爱,琴子的朋友都很个性。漫画比电视更能激发我的想象吧。
我迷恋他那么些年。
又见少女
男猪脚画的有点倭瓜脸的感觉。。。唯一一部觉得动漫不如电视剧的吧应该。。。
完美结局 当时追的一部
画得比漫画好看
小时候觉得好甜 现在只觉得全是糟粕
儿时的经典记忆啊~动漫版算是给漫画做了一个美好的结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