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宗师

一代宗師,一代宗师3D,一代宗师终极版,The Grandmaster

主演:梁朝伟,章子怡,张震,宋慧乔,赵本山,小沈阳,王庆祥,张晋,卢海鹏,冯克安,刘家勇,张智霖,金士杰,徐锦江,刘洵,尚铁龙,罗莽,吴廷烨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中国香港语言:汉语普通话,粤语,日语年份:2013

 剧照

一代宗师 剧照 NO.1一代宗师 剧照 NO.2一代宗师 剧照 NO.3一代宗师 剧照 NO.4一代宗师 剧照 NO.5一代宗师 剧照 NO.6一代宗师 剧照 NO.13一代宗师 剧照 NO.14一代宗师 剧照 NO.15一代宗师 剧照 NO.16一代宗师 剧照 NO.17一代宗师 剧照 NO.18一代宗师 剧照 NO.19一代宗师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一代宗师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广东佛山人叶问(梁朝伟 饰),年少时家境优渥,师从咏春拳第二代传人陈华顺学习拳法,师傅“一条腰带一口气”的告诫,支持他走过兵荒马乱、朝代更迭的混乱年代。妻子张永成(宋慧乔 饰)泼辣干练,二人夫唱妇随,琴瑟合璧。 1936年,佛山武术界乱云激荡。八卦拳宗师宫羽田(王庆祥 饰)年事已高,承诺隐退。其所担任的中华武士会会长职位,自然引起武林高手的关注与觊觎。包括宫羽田的独生女宫二(章子怡 饰)在内,白猿马三(张晋 饰)、关东之鬼丁连山(赵本山 饰)、咏春叶问等高手无不将目光聚焦在正气凛然的宫羽田身上。拳有南北,国有南北乎?最有德行之人才堪会长重任,然这浮世虚名却引得无数迷乱之人狂醉奔忙,浪掷残生。生逢乱世,儿女情长埋藏心底,被冷若寒冰的车轮碾作碎泥……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够胆你就杀了我神爱傻瓜浪漫输给你K先生丧尸之城皮塔在恋爱发小儿万岁白色荣光最终篇:地狱犬的肖像刺客部落I绿石炼狱暗战电波系彼女幸福游戏失踪谜案百年酒馆纯真乔家大院弦音-风舞高中弓道部-灵媒缉凶第五季1931刺杀宋子文之谜骇人命案事件簿第五季杀人者的购物目录他和她的故事如何赢得王子小狗里奇第二季家谱失控天际收税人强殖装甲凯普不明影像:绝对点击禁止冬天的礼物谱写明日的照相馆

 长篇影评

 1 ) 《一代宗师》国际版(123min)较于公映版(130min)内容的区别

《一代宗师》(2013) 目前有3个时长的版本:—— 1.国际版时长(法版): 2:02:48.903 (h:m:s.ms)

法版 蓝光—— 2.公映版时长(港版): 2:10:06.666 (h:m:s.ms)

港版 蓝光——3.美版 时长: 1:48:15.489 (h:m:s.ms) —— 国际版相较于公映版内容上的区别◎ - 增加的部分【情节】叶问雨中打戏宫羽田尽收眼底,并询问他是谁【情节】一线天在香港一家清真菜馆吃饭,遇见宫二【情节】宫二吸鸦片躺下后的闪回:从小到大习武经历【镜头】张永成病逝时,叶问回忆抱着她的镜头【字幕】“民国二十五年,两广事变,佛山戒严”【彩蛋】叶问与不同人切磋✄ - 删减的部分【情节】灯叔死于日军大轰炸,金楼被汉奸接管【情节】1950年香港,叶问到宫若梅医馆探宫二,走的时候老姜追出去的一段对话【情节】1940年香港,叶问拜访丁连山(赵本山),求见“六十四手”【情节】宫二死后,老姜将宫二头发的发灰给叶问,并卸下宫若梅医馆的招牌【部分删减】宫羽田去见丁连山,其中关于蛇羹和蛇年的对话【部分删减】宫羽田出殡关于“时辰不等人”那段【镜头、台词】叶问幼年拜师时的几句台词和镜头【镜头、台词】“所谓的大时代,不过就是一个选择,或去或留,我选择了留在属于我的年月”【镜头】影片快结束时,叶问去宫二的家【镜头、台词】“叶先生,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镜头】结尾时,寺庙里的镜头※ - 调整的部分【调整字幕】“民国廿九年,广东佛山”【调整顺序】两广国术界推荐叶问一段【调整字幕】“叶问抵港,应征港九饭店工会”【调整字幕】(一线天雨夜打斗后)字幕:一线天脱离军统,隐身香港。

【调整顺序】宫二奉道前,剪下一缕头发烧成发灰一段【调整顺序】叶问拜师,师父陈华顺给幼年叶问 上腰带一段【替换】结尾部分,叶问透过玻璃看一群弟子练拳一段,调整为一个小孩(李小龙)从窗户看叶问【字幕】影片最后一幕的字幕【片名顺序】国际版将片名放在了影片最后—— 详情 ——一、增加的部分(截图自国际版)【增加情节】宫羽田看到叶问开场打戏,并问此人是谁开场叶问雨夜打斗被宫羽田尽收眼底,赞其功夫了得,问此人是谁,身边人(徐锦江)答叶问

【增加情节】一线天在香港一家清真菜馆吃饭,遇见宫二宫二进门向老板点了几样北方菜,老板说不做了

一线天(张震)认出宫二,但并未上前相认

【增加情节】宫二吸鸦片躺下后的闪回:从小到大习武经历宫羽田练武不许人看,教徒只传形意不传八卦,因为他说八卦手黑

宫二回忆 父亲说她:“唱戏能成名角,出家能做高僧,因为我会“迷”,可惜不是个男的”

宫羽田手把手教宫习武

【增加镜头】叶问抱着张永成(宋慧乔)

【增加字幕】“民国二十五年,两广事变,佛山戒严”(宫二到佛山之前,交待历史背景)

【增加彩蛋】叶问与不同人切磋叶问说:功夫切磋,我无限欢迎。

不过拳脚无眼,生死各安天命

叶问与不同人切磋的画面,最后说:你是哪个门派的?

二、删减的部分(截图自公映版)【部分删减】宫羽田去见丁连山,其中关于蛇羹和蛇年的对话炖蛇羹的几句台词

宫羽田说蛇年的几句台词

【删减情节】灯叔死于日军大轰炸,金楼被汉奸接管

【删减情节】1950年香港,叶问到宫若梅医馆探宫二,走的时候老姜追出去的一段对话老姜截住要走的叶问

说“六十四手”不是随便能见,宫家不是无本之源,宫家还有人

叶问说随时恭候指教

【删减情节】1940年香港,叶问拜访丁连山(赵本山),求见“六十四手”叶问拜访丁连山,丁连山的感叹

丁连山的“让烟”之道

丁连山的一番人生感悟

叶问未得见 “六十四手”

叶问未得见 “六十四手”【删减情节】宫二死后,老姜将宫二头发的发灰给叶问,并卸下宫若梅医馆的招牌老姜说宫家对他的恩

告诉叶问 宫二为报仇奉道的经过

将宫二的发灰交给叶问

收起宫若梅医馆的招牌

【部分删减】宫羽田出殡关于“时辰不等人”那段出殡时被马三的人拦住, 白事知宾 说“不能停”

说马三的人捣乱

“人等时辰,时辰可不能等人”

【删减镜头、台词】叶问幼年拜师时的几句台词和镜头

删减 台词

删减 镜头【删减镜头、台词】叶问作为两广国术界的代表后,张永成(宋慧乔)的一句台词

【删减镜头】叶问 宫二街上散步的几个镜头

【删减镜头、台词】“所谓的大时代,不过就是一个选择,或去或留,我选择了留在属于我的年月”

【删减镜头】影片结尾时,叶问去宫二的家

【删减镜头、台词】“叶先生,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删减镜头】结尾时,寺庙里的几个镜头

三、调整的部分(截图自 国际版_主 + 公映版_辅)【调整字幕】“民国廿九年,广东佛山”调整顺序国际版:在最开头“民国廿九年,广东佛山”

国际版公映版:放在了介绍金楼时“一九三六年,广东佛山”

公映版【调整顺序】两广国术界推荐叶问一段宫羽田说隐退仪式上希望搭手的是位南方的拳手,接着就是『两广国术界推荐叶问』一段(而公映版将这段挪到马三打败了一众广东佬之后)

然后马三来“挑战”并打败了一众广东佬,“告诉姓叶的”(这句台词公映版没有),“要见真佛,得先过我马三”(由此,国际版这段的顺序更合理)

【字幕】“1950年 战后香港”“叶问抵港,应征港九饭店工会”“叶问抵港,应征港九饭店工会”(增加该句)

公映版:“1950年 香港 大南街”

【调整字幕】(一线天雨夜打斗后)字幕:一线天脱离军统,隐身香港。

国际版:同年 一线天脱离军统,隐身香港。

公映版:同年,一线天流亡香港,开白玫瑰理发厅。

【调整顺序】宫二奉道前,剪下一缕头发烧成发灰一段宫二奉道前,『剪下一缕头发烧成发灰』一段,就按顺序在寺庙拜佛时。

(而公映版放在了老姜将发灰交给叶问时穿插的回忆)

【替换】结尾部分,叶问透过玻璃看一群弟子练拳一段,调整为一个小孩(李小龙)从窗户看叶问国际版:小孩从窗户看叶问,之后在武馆学拳

公映版:叶问从窗户看弟子练拳(李小龙一闪而过)

『师父陈华顺给幼年叶问上腰带』一段(公映版在影片开头),挪到了影片结尾

【片名顺序】国际版将片名放在了影片最后,而公映版放在了开场叶问雨中打戏之后。

【调整字幕】影片最后一幕的字幕国际版:李小龙的一句话:“A true martial artist does not live for. He simply lives.”

国际版公映版:“叶问一生传灯无数,咏春因他而盛,从此传遍世界”

公映版—— 总结如果喜欢电影,建议这两个版本都看!

—— 王家卫电影版本分析 往期 —— 《东邪西毒》终极版(2008)与原版(1994)的区别: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4265065/《堕落天使》蓝光(JPN.VS.CC)对比 及几个删减片段: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4504039/《重庆森林》3个删减片段的主要内容 | 港台版本区别::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4307830/《旺角卡门》删减的内容 及3个不同结局: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4308273/

 2 ) 眼界有多宽,世界就有多大

我去电影院看了两遍《一代宗师》。

看完第一遍后,念念不忘,又去看了一遍,果然有回响。

陈升曾经办过一个演唱会,叫“明年你还爱我吗”,他提前一年预售了自己演唱会的门票,且仅限情侣购买,一人的价格可以获得两个座位。

但是,这份情侣票被分为男生券和女生券两份,双方各自保存属于自己的那张券,一年后,两张券合在一起才能奏效。

于是,第二年的演唱会上,陈升看到了很多空座。

这是1999年的事情。

(当然,也有说这是杜撰的段子)时至今日,不知道多少人还能做坚持一年以上的事情。

我在豆瓣的冷笑话小组发了一个笑话帖,从2008年到现在,一直都在发,很多人觉得是多了不得的事情,我想说,这和一个人用八年来做一部电影,和一个武术行家用十年来扎马步打基本功比起来,根本不值一提。

说《一代宗师》。

准备:导演为了这部片,花了三年时间走访了许多武林人或武林人的后代。

编剧除了自己,还找了俩位,一位负责文,一位负责武。

聘请了叶问的弟子、李小龙的师弟梁绍鸿担任咏春拳指导,聘请了八卦掌传人韩燕鸣担任章子怡的八卦掌教练,聘请了八极拳第八代传人王世泉担任张震八极拳指导,还有形意拳宗师骆兴武的传人杨桐担任形意拳武术顾问。

为了几小时的面子,背后是八年的里子衬起来的。

故事:片名叫《一代宗师》,而不是《叶问传》。

当“你”带着和《叶问》做比较的目的去看片之前,之前许久,导演早就跳出这个框框了。

拳有南北,国有南北么?

叶问是宗师,只有叶问是宗师么?

“你”的眼里只有叶问,导演的眼里是他看到的世界。

王家卫以前的影片都是高度形式化,以《花样年华》为例,是形式大于内容的极致代表——面子十足。

《一代宗师》是王家卫的人生转折点,这个作品,里外皆有,形神皆备。

“你”看不到里子,不等于里子不存在。

有时候看不到,也许是因为你不想看到,也许是因为你静不下来看到,和这静不下来的世界一样,在这样一个快速消费的时代,大多数人静不下来去品尝一盅炖了近十年的羹,是很正常的事情。

进到一个店里,花钱想吃点烧烤,吃点洋快餐,结果这里只有汤喝,就算是再好的汤,不对口味,不喜欢也是正常的。

《一代宗师》的编剧之一邹静之说:“其实我觉得讲故事是电影的最低级状态,最好就是要出人物,最高的境界是出味道,这个味道包括哲思、情怀、诗意。

“非常赞同。

比如昆汀的新片《被解放的姜戈》,故事复杂吗,就是姜戈去救他媳妇儿。

《黑客帝国》故事本身复杂吗?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故事复杂吗?

取舍:王家卫做这部片的态度,本身就是宗师的人生态度,积累,坚持,舍得,放下。

取:火候不到,绝不出锅。

如果导演觉得味道不到,估计再等几年再上映,他也干得出来,一个沉得住八年气的人,时间只是个数字。

沉不住气的人,一秒对他来说也是太久了。

舍:火候过了,就焦了。

当”你“盯着谁的戏份怎么只有那么点的时候,作者的眼里是全局,为了全局,再好看也得砍。

就导演这个行业来说,会”砍“,舍得”砍“是一般导演和牛逼导演的界线,是牛逼导演和大师的界线。

这也不舍得扔,那也留着,最多是个逼叨者,离宗师十万八千里。

Led Zeppelin的吉他手Jimmy Page为什么是史上最伟大的吉他手之一,因为他的全局观念,Jimmy Page技艺卓绝,却从不跳出乐队大局的框子独舞,他永远在为整只歌曲的伟大而加分。

所以他也就愈加伟大。

音乐,美术:不会用音乐的导演,不会是多么伟大的导演。

库布里克,北野武,昆汀,盖.里奇等,都是懂音乐的高手。

华人导演里,真正懂得用音乐的,不超过5个,王家卫是其中一个。

《一代宗师》里,叶问和宫二在金楼过招的那段音乐,足可载入电影史册。

阿莫多瓦,王家卫,张艺谋都喜欢用重色。

阿莫多瓦总是把它们用到充满狂野的气息,浓烈到要爆。

王家卫则把它们用到凝重,内敛,沉静。

张艺谋总弄成一艳俗的娘们。

想象力:《一代宗师》里,不少场景和《黑客帝国》类似,雨中打斗什么的。

《黑客帝国》里,Neo和Agent Smith在地铁站有一仗,这是影史上最著名的一场打斗之一,导演选择用极致的慢,来表现极致的快。

《一代宗师》里,宫二和马三在火车站有一仗,导演选择用机器的快,来衬托人物动作的快,这场戏必定成为影视上的另一经典。

看《一代宗师》,如果不一叶障目,必定能看到你自己的世界格局。

如果愿意静下来,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不强求。

————————————————————————补于2014年7月18日:第五次看《一代宗师》,一个细节。

宫羽田和叶问切磋后,宫二为给宫家挽回面子,约架叶问。

几次过招后,宫二摆了个典型的咏春架势,言下之意咏春就这么几下子,很容易学,叶问笑了下,回摆了一个典型的八卦掌的架势,彼此彼此。

宫二倾心叶问,并不仅仅因为他在武学上的过人之处,还有就是,叶问舍得给,宫二要面子,叶问就给了她这个面子,而且这个面子给得很自然,时机也拿捏得好,大家都满意。

《一代宗师》里,宫二比叶问纯粹,章子怡也比梁朝伟演得好,梁这次的表演,宗师气略缺,灵魂泡妇女气质略过。

 3 ) 看看张大春的这篇东西,就看懂一代宗师了。

丁連山生死流亡(先要說明的是:在後文中出現的『寶森』、『寶田』實為同一人,根據資料來源不同,而有異呼。

)丁連山是個鬼魅一般的人物,但這不是生成胎就,而是有一段特殊的淵源。

若非涉入一段中日之間、北洋與國府之間的秘辛,他自己的人生,不會老是在黑暗裡摩挲,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從此,我便墮入了鬼道!

」這是關乎1912年的奉天血案,但是背景還要上推到1905年的「刺殺出洋五大臣」事件。

光緒三十一年乙巳(1905)9月24日,滿清輔國公載澤、兵部侍郎徐世昌、戶部侍郎戴鴻慈、湖南巡撫端方、商部右丞紹英,五大臣正式出洋考察。

消息傳出得很早、看來也很準確──五個人從北京搭火車到天津、再轉乘海輪,西遊取經,看是否能由攻錯西洋憲政的妝點,來為君主制度贏得些苟延殘喘的時間。

光天化日、眾目睽睽,整起爆炸事件被各方面考掘得十分詳細。

一般咸信:刺客就是當場被炸死的吳樾,由於他裝扮成親隨模樣、卻操著一口桐城腔的話語,被人識破了,在行將就逮之前倉促發難,只讓五大臣受了些皮肉輕傷,吳樾自己則當場給炸成七零八落的碎片。

據說:吳樾行刺前數日曾經在「蕪湖科學圖書社」的閣樓上和同志趙聲與陳獨秀開秘密會議。

趙聲,字伯先,也是一個坦易、豪邁的志士,搶著要北上從事這必死的任務。

吳樾說了一段話,影響革命史十分深遠:「捨一生拼與艱難締造,孰為易?

」伯先曰:「自然是前者易、後者難。

」吳樾遂道:「然則,我為易,留其難以待君。

」這幾句話,看來要比一聲炸彈的巨響更為震撼人心,因為它把生死看得太從容、太澹然。

雖然事前吳樾留有遺書,表示並無同夥,以免牽累革命同志,清廷偵辦此案的官員也傾向於以一人涉案、獨力行兇定音,以免震駭那驚魂甫定的慈禧太后。

然而,此番炸彈暗殺不只是有組織、有計劃的行動,還有另一個同行掩護的共犯,叫張榕。

張榕是山東濟南人,本名張煥容,和當時許多熱血青年一般,讀了鄒容宣傳革命的小冊子《革命軍》,深受啟發與感動,把自己的名字也改作「張容」,頗現追隨之意。

鄒容早在1903年因蘇報案發,主動到案,以為可以藉著法庭辯論再一次宣揚反清建國的理想,卻沒能如願,兩年後瘐死獄中,得年20。

鄒容號召的年輕人很多,改名為「容」的就不少,張容其一也。

行刺五大臣失敗之後,張容逃逸了一段時間,身份卻完全暴露,栽在一個曾經擔任過火車檢票源的楊以德手中。

楊某年少時就在天津車站檢票,練就一門過目不忘的本事,憑這本事進了探訪局當差,一眼認得張容在行刺那天的動靜。

被捕之後,張容吃了一段短時期的牢飯,卻又憑靠著江湖人物宮寶森的幫忙,得以越獄而亡命日本,成了新創的同盟會之一員。

究其實而言:無論「吳樾」或「張榕」,名字裡的木字偏旁都是身為重大罪犯而被強加的「蔑稱」,這是當時將政治犯汙名化的手段,其情有如稍早破獲洪門械鬥團體時會將涉及重大犯罪的棍痞與盜匪名字上加「水」字偏旁一樣。

幫助張榕越獄的宮寶森沒有想到,他這一出手,牽動了數十年恩怨流離,其中還包括他八卦門的大師兄丁連山。

名字上給添加了「木」字偏旁的張榕非但沒甚麼不痛快,反而引以為榮,從此以「張榕」之號行走江湖。

他是在辛亥革命之後不久回到東北的,發起「奉天聯合急進會」,成為方面人物。

辛亥年武昌起義成功之後,關外與南方革命團體得以桴鼓相應的組織和勢力都不大,新軍之中只有兩號主要的人物,還都是湖北同鄉,一個是和蔡鍔齊名、並稱「北吳南蔡」的吳祿貞,一個是曾經在日本陸軍大學深造有成的藍天蔚。

這兩人在民元前一年11月上旬到中旬的一週之內,一個死於親兵之手,另一個被拔掉了兵權。

殺吳祿貞,據傳是出於袁世凱的唆使;而驅逐藍天蔚,則是張作霖下的手。

當時張作霖受東三省總督趙爾巽倚仗,授與奉天城防司令和剿匪司令之職。

張作霖其實無匪可剿,軍權到手之後,必須找一個對象來立威,他想到了張榕。

此人頂著個「行刺五大臣」與「同盟會同志」的頭銜,並沒有號召革命和發起暴動的實力。

張榕是漢軍旗人,祖上一直為清太祖努爾哈赤守陵墓,頗有貲財,東渡日本回國之後,在他寄籍的遼東之地就漸漸流傳起一則故事,說他曾經在東京擊敗過日本黑龍會的浪人,武功不凡──這一點,實則無可考辨。

倒是在丁連山和宮寶森這一對師兄弟的生平記事中可以略見端倪,姑且留待後話。

此處得先從張作霖說起。

為了進一步鎮壓革命勢力,他設計了一個幾乎可以說不費吹灰之力的局。

當時東三省諮議局的副局長袁金鎧聽說張榕在運動東三省獨立,便立刻把這個情報賣給了張作霖,張的反應出奇詭異,反問道:「那他怎麼不來運動我呢?

」袁金鎧嚇了一跳,躊躇起來,以為張作霖也要變節。

豈料他這是故弄狡獪,隨即道:「要是讓他來拉拔拉拔我,你看他會有何手段?

」袁金鎧聽出這話中有話,卻不敢對一向擅於見風轉舵的張作霖妄自表態,隨即抖了個機靈,說:「那就要看司令的手段如何了。

」張作霖不再說甚麼,只比了個一刀斬殺的手勢。

1912年1月23日張作霖假作有意「因勢利導,策動東三省獨立」,而赴了張榕的飯局之約,席間忽然聲稱另有要公,必須先走。

張作霖離去未及轉瞬,兩個槍手隨即衝進來,把張榕打成了一個蜂窩。

當天遇襲而殞命的還有一個旗人,名叫寶昆;一個漢人,名叫田雅贇──都是「奉天聯合急進會」的同志。

從這一夜以後,張作霖展開了多次暗殺行動,對象就是一個又一個「剪了辮子的可疑人物」。

張榕這個名字很快就掩沒在一連串的屠殺血案的底層。

但是同樣深為同盟會的老成員、當年營救過他一回的宮寶森卻極不甘心。

「革命不是我們這樣的人幹得了的!

」丁連山冷冷地對宮寶森說。

日後宮寶森在一封給他女兒宮若梅的家書裡寫道:「而憶昔所以念茲在茲者,豈其革命耶?

毋乃報仇而已矣。

十年磨劍,以為一快可圖,殊不知猶溷落賊之圈套耳!

」此處所稱之「賊」,還是張作霖。

終吳樾一生,不知道自己的名字給添了個木字邊;越獄的張榕則是個豪邁自喜之人,對於被腐敗的封建王朝視為罪犯(枷鎖銬鐐之人)的印記,他反而相當得意。

有一個說法──見高拜石《古春風樓瑣記》,以為救張榕出囹圄的是獄吏王喜璋(字少堂),王有感於張的俠義之風,利用一次收牢交接的機會,給張換上獄警的號衣,兩人聯袂而逃。

這一段記載有兩個小錯誤,其一是王喜璋沒有「少堂」這個字號──倒是有個王小堂,是張榕越獄後組織「奉天聯合急進會」時代的一個激進成員。

王喜璋當時放張榕出獄,純粹是被綁架,真正主謀和執行這一援救任務的是丁連山和宮寶森師兄弟。

丁、宮二人不但救出了張榕、策反了王喜璋,還籌措了一筆旅費給張榕東渡日本。

張榕在東京交了不少朋友,其中有些是浪人──但是在張榕回國後膨脹起來的傳說裡面,這些浪人都具有了武士的身份,說這些武士「每以劍術自詡,而嗤支那人為『東亞病夫』。

張榕不服……約期比劍,連續敗其著名者五、六人。

」這個附會痕跡本來十分明顯的傳聞卻成為辛亥年張榕返回東北組織「急進會」的有力宣傳。

值得再帶一筆細述的是:此一「急進會」和一個「革命策源」之地有關。

簡單地說,就是:應該在哪裡發起革命最有效?

武昌起義尚未發生之時,革命黨人十僕十起,總不能在神州大地遍野開花,於是便有了這樣的討論:既然滿族倚長白山之王氣入關,豈能仗南方尚未結成一龍脈的五嶺之氣以應之?

不如「發難滿州,直搗黃龍」,索性在努爾哈赤發跡之老穴作亂,這是「漢族反正」的一套論述。

可是沒想到,武昌一役,意外成功,東北新軍也蠢蠢欲動,成立了「奉天國民保安會」,想要把方面大員給強拉下馬,推舉當時的東三省總督趙爾巽為會長,下設內正、外交、軍事、財政、交通、教育……七個部,儼然一獨立國矣。

張榕是在武昌首義之後回國的,眼見趙爾巽之勉強就任那個甚麼「保安會會長」根本是虛與委蛇的緩兵之計,於是自行號召,另外成立「奉天聯合急進會」,顧名思義,其焦憂可知。

張作霖賴趙爾巽護持提拔,受封為奉天城防司令和剿匪司令之後,屢思有為,卻又不敢真正攖民黨之逆鱗,所以就下了個暗手。

透過當時的諮議局副局長袁金鎧之約,在德義樓飯莊設局,一陣亂槍殺了張榕還不算,袁金鎧才回報了張榕的死訊,張作霖的第一句反應居然是:「他那些急進會的同黨呢?

」「張榕的同黨」是張作霖此後多年的一個惡夢。

到1915年,他又設了第二個局,試圖將這些人一網打盡。

至於是哪些人,他自己一無所知。

但是從對立面來看,根據丁連山日後的回憶,他和宮寶森俱是自投羅網的彀中之人。

張作霖是馬賊出身,1912年9月,被袁世凱任命為第27師師長,比之在趙爾巽手下幹司令,反而更覺踏實,因為老袁看起來倒不了。

1915年,為了支持袁世凱洪憲帝制,張作霖一方面儘力打壓滿清親貴之餘孽──宗社黨;一方面更大力清除當年的革命勢力,也就是急進會的殘兵遊勇。

他想了一個引蛇出洞之計。

當時,奉天監獄裡關著一個流落在地、精神失常的日本浪人。

此人名叫薄無鬼,本來醉心革命,是「來華義舉」的同志,可是民國一旦肇造,似乎沒有人搭理他了,抑鬱經年,忽而有一天行到通衢之上,拔刀狂舞,勢若要斬殺無辜的路人。

薄無鬼很快地被張作霖捉進官裡,治了個擾亂地方秩序之罪──好歹這也是剿匪司令的業績。

但是居住在奉天的日本人卻不高興了,以為他小題大作,不過,小題大作之人豈能因為這樣的壓力而縮手呢?

一旦縮手,不反而真應了小題大作之譏嗎?

薄無鬼一押數年,不審不放,人就更瘋了。

丁連山回憶錄式的《歸藏瑣記》中有〈薄無鬼〉專章。

此公行文雖然夾文夾白,甚至不免顛三倒四,但是描述得卻很清楚,茲抄錄於後──首先是薄無鬼的出現:「乙卯春,奉天大雪,忽而市井傳言,獄中逃出一人,即薄無鬼也。

一身簇新武士直裰,上衣交領右袵,三角廣袖,胸前繫寬帶子,綠顏色晶亮好看。

下袴似裙,有水雲褶縫,十分熠耀。

此外,尚有外布衣及大紋,大紋據說乃是家族紋章,似花瓣,於前胸作裝飾,緣以菊墜。

短刀斜插腰際,長刀在手,若新發於鉶,似是初添購的。

」不但長刀看來是新添購的,連薄無鬼的整個兒扮像和服飾,都像是被「整體造型」過之後才亮相的。

但是沒有人仔細尋思這一點,丁連山、宮寶森以及當時城裡所有看見、轉述薄無鬼行徑的人,都只注意到他所說的話:「凡此劍所到之處,即是大日本國之領土,擅入者死。

」一面說著,薄無鬼一面用劍尖兒在六、七吋厚的雪地上畫了一個徑可丈許的大圈兒。

之後,便不斷重複著那幾句話:「凡此劍所到之處,即是大日本國之領土,擅入者死。

」他說到了,也做到了;不多時,雪地上那個工工整整的圈兒裡便橫三豎五地躺著幾具屍體。

據說他們都是一接近劍圈兒就被斬殺了的,可薄無鬼從未離開圓心半步,而他的劍也只有三尺多長。

不知道是人們的錯覺還是薄無鬼真有甚麼邪門的本事。

過不多時,圍觀於較遠之處的老百姓卻漸漸察覺:地上那劍尖兒劃過的圈子怎麼在不知不覺之間彷彿慢慢兒擴大,原先只佔半條路的寬度,數刻之後,似乎兩條馬路的十字路口都在圈兒的範圍之中了。

丁連山如此回憶:「我遂與寶田商議,此人不除,還不知有多少鄉親要無辜受害。

然寶田支吾再三,似有苦衷,經我追問,乃告以:『彼為當年同盟會之同志。

』我即罵他渾蛋,習武的人,萬事沾染不得,乃胡亂與人拉幫結社耶?

要知道:『萬人敵』與『一人敵』固是二事,猶如大便入坑、小便入池,萬不可攪在一處混帳!

你與人牽扯既多,顧忌便深,江湖奈何走得?

此事由我一人幹去便了。

「寶田當即勸我:『本門還有賴大師哥撐持掌理,爾這一去,非身死、即是殺人,如何是個了局?

』我遂問他:『殺人逃刑、被殺送命,與夫撐持掌理一門戶,孰為易?

孰為難?

』寶田曰:『當然是殺人、被殺來得容易;撐持掌理一門戶來得難。

』我便道:『諾!

我今為其易者,爾且任其難。

』「刻直趨通衢,攫薄無鬼襟而掌殺之!

」雖然與革命一些兒干係也沒有,令人感到「何其壯哉」的可不只是「攫薄無鬼襟而掌殺之」之舉,還有那兩句顯然脫胎自吳樾與趙聲訣別之詞的交代。

但是丁連山萬萬沒有想到:放出薄無鬼來鬧事,根本是個陷阱。

張作霖的目的是要東三省的革命勢力藉由反日而浮出水面,再留給日本人去追討其餘。

丁連山在《歸藏瑣記》裡描寫他攫殺薄無鬼於一瞬間,似是有點兒簡略了,但實情也差不多是那樣速戰速決。

不過這一段回憶的重點,似不在攫殺,而在於薄無鬼這個人──以及他所代表的日本人的心情:「彼邦(按:指日本)之人,協同發展革命,締造中華,實有功於民國。

但是居功之心不泯,便要時刻來討索。

」所以薄無鬼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種人、一群人。

從丁連山所記的細節可以揣見:當張作霖從獄中放出薄無鬼之時,還特意為他量製或添購了新行頭,讓他在通衢大道之處亮相,這在在都顯示,薄無鬼是個誘釣金鰲的香餌。

盱衡推度:若是有那看不慣薄無鬼在中國土地上撒野的,必屬民黨之流,他們一旦出手,就只有兩個結果──亦即丁連山與宮寶森所謂之「殺人逃刑」或是「被殺送命」;張作霖兩面借刀,兵不血刃,就把薄無鬼之流「調度」成「剿匪部隊」了,其用心深刻險狡可知。

無怪乎高拜石對東北鬍匪出身的軍閥打過這樣的比喻:「張景惠宛如《水滸傳》裡的晁蓋,高拱而已;馮麟閣威權煊赫,似玉麒麟盧俊義;張作霖城府較深,和眾家兄弟頗能號召,像呼保義宋公明。

」(語見《古春風樓瑣記》)斬殺薄無鬼似乎很容易,但是丁連山為此不得不亡命天涯,數十年不得在家鄉安身立命,而且時刻有來路不明的人藉故尋釁、挑戰、暗襲甚至追殺。

連正兒八經的一塊八卦門招牌都扛不住了。

只是由於丁連山敘事稍涉淆亂,有些交代心跡的話語,並沒有詳述其出於何時何地,我們只能猜測:就《歸藏瑣記‧金樓之會》來看,他與宮寶森是在薄無鬼死後將近二十年(也就是1935年左右)才於廣東佛山金樓重逢之時,揭開了這個上當的底蘊。

當時宮寶森以八卦門掌門的身份,率領眾弟子南下廣東,藉由推動「中華武術會」名目,倡議「南北合」,間接謀求武林同道支持南京政府。

沒有想到上了金樓,宮寶森才發現大師兄隱跡於庖廚,伺候了他一碗湯。

一嚐那湯,宮寶森知道是故人到了,大事也不談了,親自尋入廚下,果然見著了鬼魅也似的丁連山。

丁連山記曰:「我別無長言,僅對寶田道:『彼日出手殺薄無鬼,我便墮入了鬼道。

此後你我便有如衣服,爾為一表;我為一裡,儘管彼此相依,卻也兩不相侔。

然南北議和之事,切記不宜橫柴入灶、操之過急,你也要學會『反穿皮襖』!

」「反穿皮襖」是一句童子能解的歇後語,意指「裝羊(諧『佯』)。

這話合著先前「有如衣服,一表一裡」、「儘管彼此相依,卻也兩不相侔。

」之語便更有意思了,丁連山漂泊江湖數十年,所參悟的一個意思,說穿了就是「不上枱面」。

這大概不只是「衣服裡子」當慣了,與人無所爭而已;更深刻的一個覺悟恐怕還是澈底拋卻了江湖人每每縈懷掛心的「門戶」、「門派」、「門牆」之我執。

以武術同道為號召,讓早年在革命時期充分被利用、被發遣、被徵召捐軀赴義的會黨人物再一次鼓勇而出,為民國效力,倡議南北合作,這是光明正大、冠冕堂皇的事;即使爭不得封妻蔭子的富貴,也佔得上愛國救民的聲名。

但是丁連山提醒宮寶森的卻是:這一切都充滿了虛妄的期待,因為「武」、「武術」、「武林」、「武俠」……早就是純屬虛構的事;「裝羊」,毋寧也就是取義於羊之乖順隱伏了。

這話說了沒幾個月,剛從歐洲考察返國的胡漢民神秘地暴死在一枰棋局之上,地點就在廣州。

蔣介石隨即要收編廣東省主席陳濟棠的軍政大權,以反戈消滅桂系的李宗仁,兩廣事變接著就發生了。

而那一夜金樓之會,宮寶森幸而聽取了丁連山的一番話,並未強人所難地鳩合在地各武術名家誓師護國,否則,他也必然是要墮入鬼道的。

民國建立在一片混亂之中,而且它不像月份牌上標誌的那麼清楚,撕去一頁、換過一本,就是新紀元。

絕大部分在模糊的想像之中應屬全新的事物,並不會隨著民國紀元而自然生發出現;而絕大部分在理所當然被拋擲、淘汰、遺棄的舊社會事物卻毫無障礙地通過新紀元而留存了下來。

宮寶森雖然不是一個新派人物,不過他同情革命、加入同盟會、幫助受難的民黨份子,也在一般人性的角度上傾向於服從多數而得到最大的和平。

對他而言,金樓之會根本不是一個政治號召活動,而是一個藉由「南北合」的帽子所象徵的具體實務──中華武學各個門派打開門戶、交流子弟、切磋技巧、融會心得。

這些個在三家村的武師看來十分迂闊而大膽的意見,根本上還有一種「欺師滅祖」的況味。

不過對於宮寶森來說,這是一念之轉、一蹴可及的功業。

他畢生唯一表述過的「政治意見」是在寫給女兒宮若梅的信上:「總理孫氏上李相書有『人能盡其才,貨能暢其流』語,其武學之謂歟?

吾輩欲健其身、強其國、優其種、神其技,寧不盡才暢流,以增益其所不能乎?

」此處的總理,指的是同盟會總理孫文,李相則是李鴻章。

從治國經濟看去,宮寶森當然是「誤解」了孫文的學說;但那正是民國人物對於一切所能承繼與發揚之事的想像力使然。

換言之:開放門戶之於其它偉業究竟如何姑且不論,之於宮寶森則是一個殷憂啟聖、多難興邦的譬喻。

在廚灶間驚鴻一瞥地見到丁連山(這可能是他們師兄弟最後一次會面)當晚,金樓之會走上了他意想不到的岔路。

那是因為廣東當地各個門派根本上既不相信「中華武術會」的和平號召,反而懷疑這是北方武師強龍壓境、裹脅收編的一個策略──猶如當時(1935)南京政府之覬覦廣東資源的一個試探。

就在宮寶森離席的一小段時間裡,他的弟子和三數個在地門派的武師起了口角,雙方約以「封門會手」的方式一決高下。

就在兼領八卦、形意二門的北方武師(也是宮寶森的徒弟、馬姓行三者)出手盡佔上風之際,驚動了隔壁煙霞館(鴉片煙舖)裡的一個在地的紈袴。

此人祖籍南海羅村鎮聯星譚頭村,祖上開設藥材行,幾代發家,寖成富室。

到了他這一代上,便只通練拳弄技的門道了。

忽然間起了這麼個南北較武之局,便有好事之人穿梭往復,再三再四地通報,將金樓之中兩造交手的招式一一向他陳說,這個作壁上觀的紈袴原本只是「默拳」──也就是依著來報的口信在心頭默默演練雙方交手的實況──可就在聽到某招某式之處,他猛地起了身,親自踱到金樓,前去向當局交手的討教。

他從默拳而得知:來人的確是高手。

高手介入高手的局,後來怎麼過招,沒留下記錄。

我們只知道這紈袴不但打了馬三,還傷了宮寶森,但是卻意外地被宮若梅收拾了一頓。

又過了十多年,江山易幟,丁連山逃亡到香港,不其然遇見這已經開宗立派的後生,彼時此君已過中年,而丁連山卻是個垂垂老鬼了,他寫這一次面晤:「我告以:天不欲武學昌明,才不叫我晚生二十年、或不教汝早生二十年!

」這話的意思是:兩代宗師人物居然沒能湊得上一搏,其感慨頗似陳三立之「吾生恨晚數千歲,不與蘇黃數子遊」(〈肯堂為我錄其甲午客天津中秋玩月之作誦之嘆絕蘇黃之下無此奇矣,用前韻奉報〉)。

此君姓葉,本名叫葉繼問,為人寡言辭、有俠氣,紈袴之間互相慣愛調笑,都叫他「燜雞」;這個不好聽,於是便把「繼」字省略,改名葉問。

 4 ) 两个人的武林

谁才称得上一代宗师?

是叶问?

还是宫二先生?

是称雄辽东的关东之鬼?

抑或是北拳南传的宫老爷子?

甚至是最后远走台湾的一线天?

有人要夺回自己的东西,有人要悟透决战的奥义,有人永远只能点火点灯,有人则在乱世洪流里旁观。

看《一代宗师》,首先要忘记这曾经是一部叶问的传记片。

以公映的版本而言,它已经完全成了一部讲述民国武林盛衰的史诗电影,曾经的主人公叶问侧身变成了旁观者和讲述者,舞台正中上演的,是我们所不熟悉却倍感亲切的中国武林的黄金时代。

一卷完整的武林变迁史影片的前一个小时,是叶问的成名史,用宫会长的话来说是“新人要出头”,龙争虎斗的动作戏轮番上演。

后一个小时,情节的主线跳转到宫二小姐饱含传奇色彩的复仇故事以及她与叶问之间的情感纠葛,还穿插了八极拳传人一线天的经历。

如果抱着“叶问传记”的期待来看,故事散了,但如果是从“一代宗师”这个立意来看,会发现故事不但不散,而且是高度结构化,各条线索之间互相呼应互相成全的一部完整作品。

中国的武林讲究门派师承,无论那个拳种,每一代的嫡传弟子都不多,是小范围传承的技艺。

然而在风雨飘摇的民国武林,内有内乱,外有外侮,宫宝森、宫二、一线天和叶问这些高手们在大时代前都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宫宝森合并诸派成为一家,是“一天一地的英雄”,却不守旧,退任前把自己的名声让给了叶问。

叶问也没有辜负宫会长的期望,跳出“拳分南北”的窠臼,以“天下大同”的气魄将詠春传向全世界。

宫二是个只顾眼前的性情中人,也因此注定不可能执掌一个门派。

她任性地在父亲死后的血仇中消耗了自己的前途和生命,将自己永远封存在了一个即将完结的时代中。

而一线天则独辟蹊径,以理发为掩护继续传承师门绝学。

这四位高手的选择各不相同,却鲜明地体现了传统武林人士面对新时代的所有痛苦、彷徨和新生。

他们合起来,才是一卷完整的武林变迁史。

“故事”不再煞费思量王家卫的电影,重在影像表达和人物塑造,故事往往用字幕和旁白一笔带过。

他善于放大每一个瞬间,浓墨重彩地描绘一个个充满神采的人物和场面,因此每一场戏都那么引人入胜,但这些场面合起来讲了个什么故事,却往往叫人煞费思量。

围绕《一代宗师》现在产生了许多争论,王家卫和徐浩峰出来做了很多解释,其实与其他旧作比起来,《一代宗师》的故事、人物和立意已经相当完整了,王家卫善用的MTV式手法被有机整合到情节发展中,使得“故事”与“奇观”得到了很好的平衡。

举例来说,王家卫的电影一拍到“等待”这种场面,马上就神采奕奕起来。

穿梭的人流、镜头对寂寞面庞的长时间凝视、明暗的光影、如泣如诉的音乐,都是王家卫电影的招牌,表达了他电影中永恒的主题:时间流逝,人生寂寞。

在他以往的《堕落天使》和《东邪西毒》等片中,单这种场面就足以构成一个段落。

而《一代宗师》里也出现了很多的“等待”戏,例如张永成点灯等叶问回家,宫二金楼等叶问赴宴,宫二火车站等马三现身等等,同样的表达手法,却被赋予了不同的情绪,寂寞、焦躁、胸有成竹……比以前有了更多的层次。

虽然有时这种整合会产生让人哭笑不得的效果,例如宫二和众阿姑如油画一般在歌剧声中等候叶问的一场,但王家卫以往肆无忌惮的诗意表达被纳入了故事的轨道,本身就已经是对观众口味的一种妥协。

再比如说,王家卫一向不太擅长的动作戏,本片中居然也有很好的表现。

在他之前唯一的武侠作品《东邪西毒》中,动作场面纯粹就是个商业噱头,作为串场用的。

《一代宗师》的武斗戏分量十足,几乎占据了全片40%的时间,真正撑起了商业片必需的“奇观”部分。

比分量更重要的是质量,这些动作戏本身有着丰富的层次,从不动声色的点烟、掰饼等“文斗”,到生死相搏的火车站决斗,从雨水淋沥的街头斗殴到雪花飘飞中独自练武,每一场戏的形态、侧重点、情绪和意象都不相同,显然是经过了缜密的思考和设计,令人赏心悦目。

这些武戏不但刺激感官,还推动故事情节,刻画人物关系,与剧情浑然一体。

例如宫二与叶问在金楼中交手一场,本来两人各使本门派招数,过了数招之后,居然开始互换拳法比试,可见两人惺惺相惜、情愫暗生,叶问在关键时刻拉了宫二一把,因此落败,二人一上一下。

任性的宫二沾沾自喜,叶问则大度地一笑了之。

两位高手的个性和关系就这样通过武戏被展现了出来,可谓上好的段落。

与此相反的则是开头叶问雨夜大战众打手一段,各种特写和慢动作完全是王家卫风格的影像,从商业噱头和视觉刺激来看绝对必要,对于故事却没有丝毫帮助。

王家卫是个聪明人,他知道如何在一部电影中合理平衡自我风格和商业需求。

以上这些,都是《一代宗师》带给我们的不一样的王家卫。

跳出“痴男怨女说无常”在这些革新的背后,本片编剧之一的徐浩峰是个不能被忽略的名字。

这位作家、学者兼导演的作品往往带有一种很古怪的气质,既有名门正派堂皇中正的传奇气派,也有让人崩溃的无厘头段落,两者杂糅在一起,是一种头角峥嵘而未臻圆熟的新鲜感。

他为《一代宗师》贡献了一个完整的民国武林,为影片的武打风格奠定了现实基础,把王家卫从“痴男怨女说无常”的琐碎主题中拯救了出来,可谓功不可没。

而王家卫奢华繁复的影像也提升了徐浩峰的艺术表达境界。

可以说,两人一个是“里子”,一个是“面子”,这是一部他们互相成全的作品。

《一代宗师》虽然有着众多优点,但远谈不上完美。

有些缺点是“时势”造成的,我相信如果王家卫能再多一点时间打磨的话,很多剪辑上的问题会有改善,如果片长能够放宽限制的话,人物也会更加完整。

有些缺点则是“英雄”自己的问题,例如影片缺乏空间感,人们不知道宫宝森上一分钟还在金楼,为什么下一分钟就到了后厨,人们也不知道一群手持棍棒的人们封的是从哪儿到哪儿的路,要靠创作者出来解释,这直接妨碍了观众对剧情的理解。

当然,王家卫的电影一直如此,突然插入一个杜琪峰擅用的大全景交待空间,会直接戳破MTV风格的节奏和情绪。

王家卫补救的办法是干脆不理空间,专心用声画来表达流逝的时间和伤感的情绪,这是他身为作者的权柄,也是一个他难以越过的障碍。

风间隼 2013年1月12日于章凤刊登于《海南日报》 2013年1月14日,开头一段和小标题是编辑加的。

电子版:http://hnrb.hinews.cn/html/2013-01/14/content_23_1.htm

 5 ) 梁朝伟可是混豆瓣的,一看信封就明白了,这是要约P啊

民国期间,一个类似全国牙防组的武术组织的老大想退休,于是召集大家在佛山(就是类似现在的东莞)的娱乐场所开会,本来老爷子好心好意的想随便找个人传了位置就算了,然后乐呵乐呵,可是北方人不懂粤语,1是2,2是1的,一来二去广东人以为来踢馆,广东那边琢磨琢磨最后叫梁朝伟去,梁朝伟心说,苦了个逼的,你们这帮坏人,好不容易这次投胎投了个富二代,还有个韩国美女老婆,还没过5分钟呢,就摊上打架这苦逼事儿,于是他就惆怅了,他一惆怅就爱给姑娘按摩小腿肚子,可能是在重庆森林里落下的病根儿吧。

于是他们开打了,牙防组老大跟他说18大都胜利闭幕了,我们比武来个创新吧!

梁朝伟说,好哇!

比啥?

老大说:掰饼!

梁朝伟当时就傻B了,心想,这场比武是奥利奥赞助的么?

可是最近hk打击水客,我们这没有鲜奶啊.....接着老大就那出了饼,然后,梁朝伟就给掰了....他就成老大了!!!

本来是皆大欢喜的事儿,除了一个人。

老大的女儿,章子怡,这时候她还不到20岁,标准的90后啊!

她叫宫二,从名字可以知道,老大一定不是在北京混的,要不然这个Y头就不是亲生的。

反正,老大的女儿章子怡不干了,觉得好好的家业就这么给了一个身高不到170的矮子,太坍台了!

她给梁朝伟一个信封,附言:你懂得。

梁朝伟可是混豆瓣的,一下就明白了,这是要约炮啊!!!

他乐颠颠的去了,带着白色的礼帽,打扮的跟迈克尔杰克逊一样。

一进门就傻B了一屋子全是女的.....梁朝伟心说,这tmd的是要拍车轮战的A片么?

然后他们俩开始了贴身肉搏,从房里打到房外,从楼上打到楼下。

最后炮友变成情人,可是他们俩距离有点远,一个在北京看千里雪飘,一个在佛山吃烧味六宝饭。

只能没事发个whatapp 意淫一下,说了不少海誓山盟,可是就是谁也不去看谁,所以说海誓山盟这事儿,其实就是说说的,当真您就2b了。

后来日本鬼子来了,梁朝伟就一下子从高帅富变成了屌丝。

为了逆袭,像很多年后无数大陆青年一样,他们变成了港飘。

章子怡更惨, 她师兄为了学习先进的表演技术,入了日本籍。

章子怡又不干了(女人麻烦吧....),觉得需要和他师兄切磋一下,于是在火车张相遇了。

师兄手下好多人啊,章子怡手下就一个人,一个猴子,猴子一看情形不对还先跑了。

章子怡说:有本事我们单挑!师兄说:傻逼啊,我这么多人,跟你单挑!

小的们上!

最后师兄还是被秒了,章子怡当年可是拍过十面埋伏,那血槽多长啊!

不过虽然血槽长,她也受到了重创,接着,她也变成了港飘---这片子是香港旅游发展局赞助的吧....俩人又在hk见面了,可是章子怡的宠物猴子不见了---可能是罗湖不好过关吧.梁朝伟一见面就说其实我心里一直有你,你看,有扣子为证!

章子怡看到扣子脸抽搐了,心想MB您泡妞下点本儿好么,老娘现在不是90后了,没要求港岛的房子,可是您拿个扣子算怎么回事儿啊!

玩怀旧是吧,老娘陪你玩---其实呢,我喜欢过您的!

(潜台词是当年老娘腰细波挺的时候是想和你搞搞的,可是你丫不再啊,现在,算了吧,easy come easy go 的事儿老娘可不干。

)于是俩人的关系定格为小暧昧的怀旧---在夜幕降临的hk街头,章子怡说,你看hk不也是帮派林立,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啊,梁朝伟说,是啊,本来美银,高盛,大小摩已经够乱的,最近又来了一帮中资,除了股票债券还有什么QFII,RQFII的玩法.....然后俩人就没话说了, 章子怡后来也没有孩子啊,双飞孕妇没床位啊最后我说说张震....可能当年张震想进剧组,老王不好意思拒绝,就说,我们这是武戏,你当上武术冠军再来吧,结果,张震真的练成武术冠军了.....老王只好把张震放进来,可是有没有剧本,直到他听了郭德纲的《我想当黑社会》...于是,在章子怡和梁朝伟发whatapp的空隙中,张震来到hk进了黑社会---hk黑色理发行业协会吧....本来老王可能是想吧两端情节融合起来吧,可是他实在不知道怎么编了因为郭德纲老师最近不出新相声了...于是他就放了这么一段,还说有个4小时特别版,反正豆瓣上一帮他的脑残粉一定能帮他圆谎的。

再说,王家卫的电影,他自己一开始都看不太懂,您要是看懂,估计得去小榄住了。

 6 ) 关于传灯,佛像及其他——绝壁过度阐释

关于传灯,佛像及其他——绝壁技术流过度阐释1.“有灯就有人”这词儿片子里出现好几次,宫老爷子挑叶问搭手,说的是,“叶先生,今日我把名声送给你,往后的路,你是一步一擂台。

希望你像我一样,拼一口气,点一盏灯。

要知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有灯就有人。

”我觉得这本片子在这个地方才算是故事叙述的开始,宫老爷子作为一代宗师要挑传人,中意叶问,这盏灯,要传给他。

之后宫二要落发,发愿的时候问的是,她爹要是知道她在想什么就给她看见一盏亮着的佛灯。

问得是一个在正统上的许可和承认。

刚好结尾在佛像,我嚼着是是起呼应对照关系的。

“传灯”是佛教特别是禅宗“传法”的意思,所谓以法传人,如灯火相传,辗转不绝。

所以要研究禅宗的历史,重要禅师的生平,思想,偈子之类的都要去看《五灯会元》等灯录。

灯录是禅宗的历史记录,也是武林里头的说法,(别忘了国术少林一门就是中国禅宗开山祖师达摩搞出来的哟)有本讲江湖的书就叫《形意传灯录》,说得就是形意拳和武林上的这些事儿,间有禅宗机锋出没。

我还怀疑宫老爷子的原型就是形意传灯录里面作者的师傅曹志清,此公“形意、八卦、太极、少林五行熔铸一炉”。

所以“传灯”的反复出现跟老王捡“形意”跟“六十四手”来说我觉得是有意安排的,也印证了他的案头功夫。

老王提传灯,自然是要写史诗,写史诗,自然不是写一个人的发迹史,所以换句话来说,这故事说得就是宫老爷子要找人传灯,于是下一代里面的宫二马三叶问和在火车上偶遇的张震(那人叫啥名儿来着?

)都构成了这个谱系的支系,至于各自如何发展其实真是相遇分离的缘分。

花开四朵总得修修剪剪,所以说这片儿是宫二姑娘的那些事儿也不错,虽然叙述者是叶问,但是我还是觉得线索人物是宫二,至少明线是叶问,暗线是宫二,张震其实是第三条没有展开的线,估摸着是被剪了。

但是反过来说,如果他不被剪反而会让这本电影看着更乱。

在剪辑上,宫二那边跟叶问刚惆怅悲桑的断了这边张震就小沈阳就开始略带喜剧意味的过手收徒,我觉得挺调节气氛的= =在禅宗谱系上,也有这样没头没尾的相遇,比如说牛头禅的创立:有个传说,禅宗四祖道信行脚在南京牛首山遇到法融,两人就说了两句话,打了一个机锋,法融立刻就悟了,于是创立了牛头禅。

张震跟宫二也是,如果没有宫二在火车上的一念之善,以后也没张震在香港开创的一番基业。

对张震这条线的处理我个人挺喜欢的,有史笔范儿。

2.“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这句词儿我跟老蒋都特喜欢,比那什么“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高级多了(对不起!

作为白落梅棒棒的一生黑我真心对这句话生理不适)这话照应下面宫二的这段台词:“我爹常说,习武之人有三个阶段: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我见过自己,也算见过天地,可惜见不到众生。

这条路我没走完,希望你能把它走下去。

”也照应之前宫老爷子让宫二告诉叶问的那句,“给你看六十四手,是让你明白,人外有人山外有山。

拳不能只有眼前路,没有身后身。

希望你可以举一反三。

”老爷子给马三讲形意拳的坎儿,说的是回头最难。

练功也跟证道似的,一山又有一山高,习武之人的第三个阶段——所谓“见众生”我嚼着就是慈悲,也就是某种程度上“悟”了禅了。

宫二,马三,叶问这三个人都得了老爷子某方面的衣钵,马三和宫二停在见天地,她那刀不藏刃的性格决定了她没办法原谅马三的背叛,好比马三没办法原谅宫老爷子伤了他的面子,所以这两人都没办法回头,只有眼前路,看不见身后身。

叶问倒是有,他拿剩饭那一下子就是一种能抗事儿能放低身段的性格,越不过的生活,死了孩子老婆到死都没见着是叶问经历里面“亢龙有悔”的那部分,是可以“回念”的基础。

他跟宫二第一次过手,实际上是宫二输了,她差点掉下楼去的时候是叶问拉了她一把,是慈悲,所以宫二才借力跃上楼把叶问打下去了。

宫二和马三都是不留余地的人,但是叶问能留,所以他是在武学路上走得最远的一个。

“回响”,“回念”这事儿,达摩也说过, “至吾灭后二百年,衣止不传。

法周沙界。

明道者多行道者少。

说理者多通理者少。

潜符密证,千万有余。

汝当阐扬勿轻未悟。

一念回机,便同本得。

”3.神棍纯脑补1)叶问去跟宫老爷子过手之前跟南边各派牛逼人物过手,当时窑子里唱得是“四郎探母”,预示了之后叶问要背井离乡,但是在异乡成一代宗师。

2)纽扣。

当时叶问扒下来的那颗扣子是第一颗扣子,领子上的那颗。

陶渊明《闲情赋》写的,“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一首情诗,这首情诗的好处就是,明明里面心神摇动了外面看着还特发乎情止乎礼。

【本评论纯属脑补,欢迎各种技术流探讨或打脸】

 7 ) 分享给有缘人。

《一代宗师》在我的生命里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记。

以下的文字,算不上是影评,仅仅是我自己的一些感悟,忍不住拿出来与喜爱这部电影的朋友分享。

有很多看似毫无关联的题外话,但所有的这些,都因为这部电影,生出了念念不绝的回响。

《一代宗师》上映的时候,适逢本人学习太极拳三个月有余。

在遇到我的师父之前,我对武术一直持观望的态度。

我一直相信那是个很厉害的“东西”,但对它的理解只停留在皮毛,武术本身跟我的生活也没有任何关系。

直到去年春天我的膝盖严重受伤,久不能痊愈,辗转找到武医兼修的王大夫,膝盖才有了彻底的好转。

后来,我决定开始跟王大夫学习太极拳。

说到这儿,或许你会以为我要谈武术。

并非如此。

但我与武术的这次奇妙的结缘,带我进入了我从小就想进入,但却久久在外徘徊的一道门。

我的师父平日在医院上班,但无论酷暑寒冬,都坚持每天练拳至少三小时,每天坚持做一些在如今常人看来毫无用处的功课。

为什么?

我想知道。

观察了一下,被《一代宗师》震到的朋友,基本都属于有东方文化情结的人。

王家卫这部电影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努力地展示了东方的价值观和哲学背后的东西。

能看出来,他已经蓄势多年。

这些东西一直在我们的骨子里,无法用线性的语言表达清楚。

东方的很多事物都是这样,只能去感受,感受到了,自然能领悟。

喜欢《一代宗师》正是因为这部电影中气之足,回肠荡气,却又能丝丝入扣,分分秒呼应内心深处最深情却又最不能溢于言表的部分。

至于这内心深处的这一部分到底是什么,我并不想用这篇所谓影评来说清楚。

因我师父祖上世代习武行医,他跟我讲了很多家族里流传的故事。

起初,我觉得有些夸张,离我的生活实在太远,后来在他绵延的讲述中,慢慢开始感受到不一样的东西。

我曾经跟师父说,现在的武术,真的已经沦为了表演的艺术,跟拳击什么的比,完全不行了。

师父说的确是这样,但不是因为武术不行,而是因为现在的人已经不行了。

他不无遗憾地说,民国那时候,习武之人,那大多都是真功夫。

后来我又看了徐浩峰的《逝去的武林》和《道士下山》,确认了那个时代,确实如《一代宗师》这部电影所表现的,有血有肉,又有高贵和古典的精神传承。

武道精神,实际上是中国文化一个集中的浓缩载体。

宫二这个角色,代表了武道精神的一种极致。

尽管她因性格刚烈而不计代价,永远停留在了她自己的格局里,但,她所做的这种高贵的选择,也是当今人所丧失的、所不可承受的。

尽管比起叶问的“心无滞障、大成若缺”来,她没能再往前走一步,用徐浩峰的话来说,在成为大师的路上,她就是少一个“回头”,但这种不回头何尝不是我们已然遗忘的美。

这就是为什么在看到宫二对叶问告别的时候,回头说的那句:“…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我没能走下去,希望叶先生能把这条路好好走下去。

”,我再也忍不住眼泪。

自此,我想王家卫已经把“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的意思说的很清楚了。

宫家这个门派是灭亡了,但武术的传承也好,文化的传承也好,靠得不是门派,靠得是精神的火种。

说到这里,很有必要说说赵本山和张震的角色了。

王家卫真是处处闲笔而无一处闲笔。

这些角色很多人都觉得是废笔。

非但如此,而且还有点睛的作用。

赵本山饰演的丁连山在全剧的地位非常关键。

宫宝森请见他实为问道,他以蛇羹暗示中华武士会成立時往事,引师弟如何全身而退,宫宝森也只是见了天地而已。

丁连山见叶问时用其师弟同招提携,点明了宫家六十四手为何而逝。

而后的思考留给叶问,暗示武术的传承之道。

王家卫此处可谓用心良苦啊。

而张震的角色,是全剧中的一条暗线,呼应叶问和宫二,表现另一个拳种南下所经历的另一种艰辛,最终一线天开了理发馆,隐于市,见了众生。

所有的这些,都是为了烘托叶问。

不费笔墨,却已经淋漓尽致。

东方的东西,讲究境界的高低。

老外从来不说一个东西,境界有高低。

一个东西,你说它观念有多牛,哲学有多高的高度,跟讨论境界没有丝毫关系,不在一个层面。

武术、古画、书法,几千年,一眼望去,只有境界的区分,而观念和哲学的区分,微乎其微。

我爱这部电影,就是因为,王家卫努力地呈现了这样一幅旧时画卷。

电影里人物的情怀,才是我心目中真正的浪漫。

看完《一代宗师》,我告诉师父我好想学八卦掌。

师父的回答让我醍醐灌顶。

他说:“我有强烈的预感你会遇到一个好的八卦掌师父。

我也一直想学八卦掌,但是一直没有遇到好的师父。

什么叫珍重?

不是说让你赶紧去做你想做的事情,而是活在当下等待那个时机的到来。

” 关于这部电影,想说的话太多。

我也只能像王家卫导演那样,舍弃所有能说的,而只说我最想说的那部分。

如能引起你的共鸣,那我真是开心。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8 ) 侠之不存,国将焉附?

国之不存,侠将焉附?

这一个侠,是作为个体的“侠客”。

侠之不存,国将焉附?

这一个侠,是作为民族魂的“侠气”。

“侠”是什么?

宫二说的好,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见自己,是要对得起自己心中的仁义,感情,为自己心中留一盏明灯。

见天地,是看透命运浮沉,守住世间正道,为混沌天地点一盏明灯。

见众生,是要传扬武学,以武强人,以德化人,在黑暗乱世中为众人指一盏明灯。

她说,我见到了自己,也算见到了天地,可惜见不到众生。

她对自己的评价,倒是十分中肯。

看的如此透彻,却还是没有跳脱那最后的藩篱。

于是,宫二那孤寒的背影,就这样在茫茫大雪中渐行渐远。

灯灭了,人散了。

宫家六十四手八卦拳,也就跟随她从此湮没尘世,再也不能普渡众生。

这个问题也一度困扰我良久。

我曾经问一位传道长辈,为何我得去聚会,做义工,扶助他人?

为何我不能自己读经,祈祷,独自求索于神呢?

他对我说:“如果神就是爱,那么这爱必得是由内心发出,并要传承于人的。

不然爱失去了附着,就成了大孤独。

只有在真切的爱人中,人才能学会爱自己与爱世界。

只想爱自己,只想珍惜自己羽毛的人,其实也并不真的爱自己。

”对别人冷的,也会对自己狠。

一如宫二。

有一点是我很欣赏的,在王家卫这部电影里“侠”并不是传统武侠中那些飞来飞去,纵横江湖的人不是没有行李,不用吃饭,也不用养家的人。

不是独善其身,两袖清风,归隐仙境的人。

在这部电影里国之不存,连侠道也一般的没落了。

在这部电影里,叶问受过委屈,吃过剩饭他会哄孩子睡觉,给妻子洗脚国破家亡的关头,也得去当铺卖掉皮大衣也得跟上拥挤的货船去香港讨生活也得寄人篱下的睡在一张小床铺上,为几块钱月薪苦苦求生然而,就算是这样的时刻他也不教舞狮,不愿人为了一个红包恶形恶状的争夺不教耍大刀,不教江湖卖艺。

这是侠的尊严,有所为,有所不为。

他留着的那个扣子,就是他心中的高山就是他心中那盏信仰着侠义的明灯。

一线天,不得不开一间理发店为人剃头谋生并要应付各路上门来收保护费的青皮他最终还是撑住了门面让八形拳在香港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

他们最终,让这侠义的信仰,照耀了众生。

看完电影走出来,正是夕下时分。

街上众人熙熙攘攘,我一时竟恍惚自己身在何方。

此片如今上映,距离那个时代,又过去了100年。

再多风流,都被雨打风吹去了。

我的中国,早已是太平盛世人们口口传颂的,是那些IT界金融界的成功人士侠这个东西,只能在电影和小说里出现让人感慨惊叹一阵子,就继续去忙着赚钱了。

国,我们是有了、可是如果这片土地上早已没有了侠的存在那么,这里还是我们的故土吗?

侠,那个五千年文化中的民族魂那种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的情怀如果没有人去传承它,尊敬它,并在内心深处信仰它那么,就算有再繁华的共和国中国这个名字,也永远只能是孤魂野鬼,无处容身。

侠之不存,国将焉附?

我没有答案,只有满心惆怅。

P.S.很喜欢这部电影,喜欢的想抱住王墨镜大亲一口。

但是我为什么给四星呢?

因为我真的不知道赵本山是来干嘛的。

 9 ) 人生若无悔,该多无趣啊。

男女之情,近有近的亲厚,敬有敬的長远。

有梅边柳边,就有高山流水。

而儒家的忠孝有多动人,就有多累人,它让人心怀使命,不得解脱,生命却也因此充满仪式感,致命的迷人。

宫二说出心里有过,抬了眼晴看他,这是一个女人破茧的时刻。

之前千难万阻,一旦说出来,便过了沟坎,无比坦然了。

她看他,原也不为了什么,只是放开对自己的绑缚了。

《悟空传》里,猴子师从菩提老祖,说他的梦想是与众仙平起平坐,呼朋唤友。

而玄奘说:"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众生,都明白我意;要诸佛,都烟消云散!

"这正像叶问答宫二:"你我没有恩怨,只是一段緣份。

"庄子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有恩才有怨,有情才有仇,你我云淡风轻各自过去一生,何来恩怨。

叶问予宫二的这份淡然的解脱,连同那枚扣子,自此干干净净地在封存在时间与灰烬的盒子里。

《金瓶梅》的作者自以为只写了跟三言二拍差不多的粗陋故事,不外借几处淫笔说说因果报应,他不知道他笔下的人物鲜活可感,被挤压在天地间,好人不一味莫名其妙地好,默默打着心里的算盘;坏人不无端地坏,日子里也有顾念和担当。

我相信完整版的《一代宗师》更丰满地塑造了人,为此即使像《东邪西毒》那样等上十几年才能在影院得见,也是值得的。

 10 ) 事关《一代宗师》的种种断想

1,分两头说。

目前影院上映的《一代宗师》未定剪感很严重,部分素材调色不统一,但这和王家卫一直以来持独有语法叙事是不同层次的问题。

电影本身质量造成的明显不满意,和电影风格造成的本能不适应,水酒交融地混在一起。

谈一个点,往往顺着就谈向另一件。

反驳也会这样。

2,所谓“王家卫从来都不会讲故事”,不管是表达怨念,还是偷懒开脱,都是小蝌蚪按照自己样子找妈妈,根上都立不住的话头。

3,张大春徐皓峰邹静之都贡献了自己的积累与气息,那些守在各地请王家卫吃饭给他讲传奇的各门派也贡献了岁月流转之后的回响。

但拍还是导演自己的事。

金楼怎么样的流光溢彩,阿姑里怎么样的卧虎藏龙,英雄怎么样的风流倜傥,记忆再怎么样会蒙上一层美好的色彩,堂子里的姐们也不会把自己摆拍成那个样子,所以,别当真。

4,王家卫要的是凝视。

无数凝视交错,织出那个烟霾中的舞台。

几乎所有重头打斗,他都花了力气去拍看客。

隔着窗子、帘子、门槛、沾满雾气的双层火车玻璃,但又没太多表情。

为什么?

那就是属于各位主角罩的场子。

有看客隔着,能把他们推得再远一点。

放烟火气,反就把他们拉回来了。

所以,别当真。

5,时不时想起乔怀特那版不太招人待见的《安娜卡列尼娜》。

要李翰祥拍金楼,少不得门口要先吐两口唾沫,多大高手能脚底不沾泥啊,又不是婠婠。

最后,也想假设,达伦阿伦诺夫斯基拍这个题材,会是怎么一个景象。

6,其实无非就是,为着一棵树,王家卫走进了一片树林,但出来的时候,他只抓了一把叶子。

7,众所周知——当然也没那么众,万达影厅二刷购票时,身后有女生在问《一代宗师》谁演的——王家卫电影诞生于剪辑台。

他用尽自己的所有储备,他忽悠投资商的能力,他飞稿写散句的能力,他磨演员的能力,他驱动张叔平叶锦添杜可风等人出干货的能力,去拍下他能拿到的最好素材。

然后,回到屏幕前,点上一支烟。

这是个什么故事呢?

作为吃王家卫这套的人,会觉得就当看片花又怎么地了。

8,故事,是什么?

经常有人在用这个词。

罗伯特麦基和唐家三少互望一眼,差别不比舒克看夸克小。

9,他一直这样。

别人通常都是123456789,有点特色的可能来个891234567,诺兰玩个性弄个918273645,大红。

他偏偏到了1和2之间,就给你分出1.1、1.13、1.314来,你越急着想知道下面发生什么事,他越给你细分。

纷纷扰扰断风云。

片尾曲一响,你忽然发现9出现了,但是,当做3也可以……中间那些东西呢?

拍啦!

剪啦!

多年来一直如此。

10,所以王家卫剧本里真正常规意义的长故事总是很少。

人物曲线过于复杂,执行起来似乎是件很累的事。

起承转合在他看来,都是只会跟着情绪走,所以常常也走不远。

十年与一瞬,沧海桑田,只要都在发呆,没有差别。

《花样年华》里两人吃饭,吃着吃着,旗袍都变了。

11,群戏结构,每个人来段自己的故事,时间倒很快也就过去了。

这套美学跟冈萨雷斯还真不太一样。

12,有句老话,台上的是疯子,台下的是傻子。

这有个因果,台上够疯,台下才会心甘情愿做傻。

那怎样才算疯子呢?

胡乱揣测:一,有极强的表现力,不轻言细语,甚至不太在意你是否注意它,二,自身阐释逻辑一定完整统一,具说服力,恍惚间你也觉得沙县小吃开这么多是否真有蹊跷,三,坚定,无可置疑的坚定。

一部电影,三者总需要有一面够强,大多数电影走二,而王家卫基本先抓一。

如果出一不能教你折服,那就基本会败在二上。

当然败了就败了,他又不是叫宫家卫。

13,他从来不琢磨怎么用情节让你移情,也不用对白来表达矛盾的推进。

好莱坞叙事规则总是说,3分钟让你认识主角,5分钟让你意识到主角的处境,倒数10分钟主角做最后一个选择。

他真懂,就不这么干。

这也是个选择。

14,用大明星,一方面是商业考虑,一方面绝对是拿明星脸押着你往前走,多忍一会儿,说不定就进去了。

进不去,看MV也好哇……15,所以王家卫怎么可能不靠旁白,不靠音乐来推片子,他一辈子不会走进dogma95的领域。

缺了这些被学院摒弃的技巧,他在那无数段落与段落的可能之间,自己也找不到规则来连接。

别人写对白是怕观众不懂此人与社会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

他是生怕观众太明白,就忽略了去关注角色此刻一闪神就跑掉的小念头。

实在弄不懂的铺垫,旁白就明明白白告诉你。

这种招,现代片是好使。

失恋,失意,失业,多一两个镜头都嫌多余的事。

进民国,还是进入到传统认知忽视的一个阶层。

悬了。

16,史诗不史诗,格局不格局,都看电影空间的呈法。

当事人往往自己当要命的东西,外人远过了一座山,就收不到你的wifi了。

开场宫宝森这边清清楚楚剖析完提携后辈的苦心,但南方武林还是如临大敌,步步为营。

那你觉得到底谁是好人?

上金楼,过三关,掰完饼还接最后的晚餐。

女上男下打毕,又好言好语说给你看64手是提点你。

观众总不免想,多大个事啊,又不是抢鸡蛋。

搭手是什么,宫家是什么,五虎下江南是什么,什么门跟什么门是啥关系,他们又靠什么吃饭穿衣。

谈不上认知。

就总是容易被隔在热闹外面。

17,所以吴廷烨说“人家欺负到门上来,我们不能装孙子”然后马上接“所以我们决定了,就是你了”。

又好气又好笑。

这个世界,多大,多小。

日本人一来,都没了。

18,王庆祥气度有,但不像靠武功走到如今地位,而像靠读书。

所以有人说老感觉处处警句,其实可能从他这就开始了。

一方面有些背景得靠他讲,一方面总结也得做。

总之肯定是长了点,真正的高手好像没这么“苦口婆心”的。

老爷子最后好像都有点说累了。

反而不如卢海鹏王珏这样的哗啦啦来几句,叫人一下子就有好感。

19,四小时版本之迷思,突出的是另一个问题。

既然是不走逻辑线,为什么一开始要拍这么多呢?

终归看见猛料舍不得吧。

不然丁连山这条线完全可以弃掉。

加了他,又要讲清楚门派合并的大师,又要提刺杀背景,需解释的事必然太多,何况丁的生平也只是对武林众生的一个注脚,换个好说的人不是不能补起。

但是就不。

老师兄弟聊蛇羹汤,第二遍看补了背景,感慨自然多些。

“太阳旗下容得下我这只鬼?

”是漂亮句子。

第一遍真的没法领会精神。

朋友说,南方的影院看见赵本山笑的没那么多。

20,遇到删戏的强制要求。

最终,爱情戏当然最好懂。

最适合做主线。

21,梁朝伟好,真的好。

他的放松也许是从训练班开始就有的,但他知道怎么慢怎么疾,是把角色当樁一点点打出来的。

不是温和笑笑显得鼻子很大就又周慕云了,本来五官都那样长着,也没移位。

差点被拆祠堂他歪嘴了,宫二把他压到楼下歪嘴了,日据时账房偷偷说这点菜拿回去给孩子,他说“怎么好意思啊”之前也歪嘴了。

仔细看,一样么?

22,在大南,章子怡最后耷拉着的眼眉,够有神了。

谁能想得到。

一部功夫片,最高潮的这场戏,居然是女主角把连告白加发好人卡的事一起做了。

这本不是什么秘密,从一约既定,万山无阻开始,观众就等着有事发生了。

结果没有,那结尾这几句,算是进,还是退?

23,说真的,要真讲编故事。

那得是宫若梅因古陋规矩不能挑战,叶问得知立刻快马加鞭赶往东北,雪夜八斩刀击杀马三,再一言不发赶回。

若梅看到报纸后,从佛山收到了马三佩过的一枚沾血徽章。

若干年后问起,叶问只说,哦,是有这么回子事。

宫若梅一言不发走到门外,对着雪乡打起了六十四手。

当然有点剽窃胡一刀事迹,可互动不是这么干才爽么。

人嘛,就得你成全我,我成全你。

可没有,宫若梅用她的固执和坚持,走到了他父亲最担心的那一步。

24,我选择了活在过去的年月里,那时的物价还比较低。

25,聊不聊这里有没有真正的爱情都是无意义的。

换一个标准,世界都会变。

南北武林争来争去的时候,是否会想到有一天,他们各门派招牌会挤得如同现在的十号线。

而这,又不是武林了吗?

所以他惦惦不忘的是八卦掌,还是那对断掌,不分析最好。

26,同理,也就别纠结张震了吧。

27,历史上的叶问,就是个很奇特的人,他没什么大志,没什么深仇大恨,深谋远虑,没有将摊傍伏变成江湖至尊法则压为己任。

教拳是为吃饭。

但咏春一门开枝散叶到如今的程度,赞先生决想不到。

28,而我们每一个人,其实都在创造属于各自的历史。

王家卫是否为这点,而拍着拍着就又从苍生,天地,回到了自己呢?

不知道。

29,可以不需要知道的事太多了,比如,“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故事呀”。

30,麦克云说,我们看任何图形,都会有意无意投射成自己的脸。

PS:【陈清扬说她真实的罪孽,是指在清平山上。

……陈清扬说,那一刻她感到浑身无力,就瘫软下来,挂在我肩上。

那一刻她觉得如春藤绕树,小鸟依人,她再也不想理会别的事,而且在那一瞬间把一切部遗忘。

在那一瞬间她爱上了我,而且这件事永远不能改变。

《黄金时代》王小波 】电影感情高潮戏,给我类似感觉

 短评

原来这是一盘没有下完的棋…两小时片子,一小时慢镜头,几乎全部特写或近景,中景寥寥无几,远景仅出殡一处,看得眼前发堵。所有人物都不会说人话,只会背诵金光灿烂的台词,上句都不搭下句,句句都是鹤立鸡群的玛丽苏。若有4小时版,估计3小时都得慢镜头…王墨镜,干脆点,你捅我三刀我捅你三刀算了。

2分钟前
  • 匡轶歌
  • 较差

武戏文唱,是糟蹋了祖宗的东西——我说的也是心底话

5分钟前
  • 较差

许多年以后,面对电影里的武打镜头,观众一定会想起观看《一代宗师》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在影片中,我们看到的不是招,是意。只此一点,也就值了。PS:至于其他方面,只能报以呵呵:故事单薄、叙事散乱、人物模糊、情感苍白。全片情绪浓烈,却没着没落。台词看似地道,却都是挤出来的,还各种似曾相识。

9分钟前
  • 易老邪
  • 推荐

张震这个角色真的很莫名其妙。我猜想要表达应该是【帅就不需要理由了】

13分钟前
  • 姨妈的鸭
  • 力荐

看了3D的,宫二也应该说方言:想看俺们家二十四叟儿,扯犊子吧,早我削你呐,DUI(三声)你眼睛!

18分钟前
  • 朱岳
  • 推荐

讲历史有点小,说传记就有点乱,王家卫所有的片子到头来就是讲江湖的事儿

23分钟前
  • Mars panda
  • 还行

宮二和馬三對打那段真的很精彩,其他的……完!全!沒!看!懂!

25分钟前
  • lily
  • 还行

对不起大家我拖了智商后腿没看懂。

26分钟前
  • 囧叔
  • 较差

忽而已是半年前的戏,等到今日来看,终于还是未能候到四小时的版本,不过也无需追究面子里子的剪裁了,而且真可能有所谓足本么?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有灯就有人,都是最好的时光。梁朝伟从来没让我失望过。

27分钟前
  • Sarcophagus
  • 力荐

开什么玩笑呢,梁朝伟,章子怡,宋慧乔,张震,这些人集合在一起就演这么个破片子?

29分钟前
  • 三四月。
  • 较差

折子戏吗。。。

33分钟前
  • BBpanda
  • 还行

东邪西毒是装逼成功,一代宗师是装逼失败。大概是由于题材和太具体的缘故。网上的评分都是什么尿性。另外章子怡有些时候是挺高贵冷艳,但还是感觉没气场镇不住,对她的印象老停留在卧虎藏龙和英雄里那个傲娇的小姑娘……

34分钟前
  • 椒盐豆豉
  • 较差

看似立意深刻实则空洞无比,想仅靠美丽的镜头和柔光特写来表达武侠精神,最后不过是一堆无谓形式的堆砌罢了。

39分钟前
  • 逢步必顶
  • 较差

王大装B的电影永远有市场~~

41分钟前
  • 如晦不已
  • 较差

杜琪峰说王家卫只拍阿飞一部电影,东邪西毒后又一番醉生梦死的江湖。叶问和宫二都是迷失在时间游戏中的孤独者,愈追寻愈疏离,愈偏执愈迷惘,愈忘却愈铭记。碎片化动作剪辑,雨雪气絮皆写意,暧昧的光影,凝视的表情,拼贴与旁白。冥冥缘分,错过又相遇。每一场景打戏各有味道,美术表演音响音乐尤妙。

43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力荐

感谢王家卫以这部近年最大规模巴黎上映的中国电影守住了宗师阵地

44分钟前
  • 弗朗索瓦张。
  • 推荐

你能掰开这张饼吗?无聊。

46分钟前
  • 被夜打湿的男人
  • 较差

会咏春的周慕云和六十四手孟小冬,逢上了不知多大屁股穿多大裤衩的墨镜爷。2颗星全给章子怡。

51分钟前
  • 淘金汉
  • 较差

我不够文艺,没有理解到这片子的意境。。。

53分钟前
  • 『流河ღ旱谷』beLIEve°
  • 较差

看得我好迷糊。

58分钟前
  • Demi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