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就不要乱拍,这样九零后会很尴尬。
无论对于社会上的哪一个群体来说,最可怕的莫过于被一些带了有色眼镜的傻逼们以偏概全地归类。
他们是那么急于地想对他们一无所知的世界进行意淫,好或不好,对或不对,不过是扔硬币的正反面。
他们所希望的,不过是摆出一副冷眼批评的神情,以便让自己和他们划清界限。
私以为用80后,90后划分人群的那些人也好,兽也好,本来就是傻逼。
谁不是从十几二十几的少年长大的?
过程的关键词应该是成长而并非时代,即便社会环境的改变让这些过程不尽相同,但就为此给不计其数的80年代后生人冠上各种标签特征的大帽子,是不是也太偏激些。
特别是当他们犯了成长中人都会犯的错误后,80后90后更是成了莫须有的原因和罪名,为此80年很无辜啊,它怎么就好像成为了带坏祖国花朵的龙头老大?
它其实什么都没做呀,就是有那些有装逼心没装逼胆的人,带着羡慕嫉妒恨的心理,在背后偷偷地给80年中伤,让它成了我们最熟悉的窦娥。
我不知道这个导演想表达的是什么,也许他是学抽象画出身,本事就是把不同的元素拼凑在一起。
但是,当你想借助一部片子唤起人们共鸣和注意时,你还是小心为妙。
不是把所能想象到的所有物象罗列在一起就是社会现实,何况你那些私自编造的小碰撞根本就称不上是物象。
我也是九零后,而且我认识的人大多数都是九零后,这群人的男生没有一个因为女生的粗眼线大胸就傻逼呵呵的送千纸鹤,女生也没有一个天天顶着社会他妈欠我的表情给脸不要。
导演是想说这个90后的社会真实凛冽残忍叛逆么,哦买噶太不幸了,我们活的很幸福简单阳光臭屁。
现实是,披头散发的孩纸学校是不会允许她进入校门的,眼镜小乖通常都是对重口味美女敬而远之,父母离异的小盆友身心健康从不出卖自己报复社会。
这才是比较真实的90年后小孩生活好么,而不是导演那种把所有傻逼干的事情啪啪往那一摆,就觉得自己多真实,多疼痛,多90后了。
导演,你这样太对不起我们90后孩纸了,你这让我们怎么做人?
爸妈要是看了这个神作,我们下次结伴出去买本子和书皮的时候,他们以为我们是去夜店打针灌药把我们关禁闭肿么办?
导演,你不能这样,不能为了艺术,堵死我们的后路啊,虽然我觉得您更可能是为了躲在机器后欣赏那双长腿。
经勇哥介绍,听说了一部名为《青春期》的电影最近在网上貌似很火。
于是乎,装嫩的贼心不死,下来看看。
看片期间,我嘴里冒出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我操”。
这里面,除了有限的几个是针对女主角身材发出的“我操”是感叹词以外,其余都是针对导演和编剧等人的问候性动词。
首先说海报,原来我以前在人人上看过这些海报。
对天发誓,我当时真的以为是《男人装》的杂志照片。
诚然,这种尺度的照片完全可以拿来当做电影海报。
毕竟《肉蒲团》系列的海报也都很有看头。
但是,你把这海报配上一个名为《青春期》的电影。
制片方你脑子被门夹了吧,你们家小孩青春期是这样啊!!!
除非你家小孩高中就去天上人间上班了,这是那的工作照??
其次说电影。
关于青春的电影有许多,青春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意味着叛逆,骄傲,以及萌芽的欲望。
所以说,关于青春的电影,允许内骚,允许放纵,允许轻微的不要脸。
但是,明骚,发浪和严重不要脸加脑残,是绝对必须一板砖拍死的。
你见过那个高中女生上学化2尺后的妆,学校老师都是瞎子啊!!!
不带管的啊!!!
而且男女老师居然半夜在教室里OOXX,你好歹也去办公室里面吧,有空调有沙发的做起来也舒服点啊!!! 还有,哪个当妈的见到高中的女儿做完人流还那么平静,那个当爹的会带外面的女人回家打炮!!!
编剧你脑子里都是屎啊!!!
片中男猪脚,貌似是对女猪脚一见钟情,好像还是很纯洁的那种。
每次见面都送纸鹤,我操(感叹词),你见过哪男的这么玩的啊!!
光送我也就忍了,你瞧你里面写那话!!!
“自从见到你以来,我平静的心湖再也无法平静下来。
”我操(感叹词)你牛逼呀哥们,你都有心湖了!!!
你再一流泪就变成心海了吧,亲!!!
带我们去你心里看海吧,亲!!!!
“我心里有个秘密你想不想知道,让风悄悄地告诉你,我好喜欢你。
” 这明明是我们当年小学写的好不好!!!!
勇哥你说得是!!!
好,抛开你的文学水平和欣赏水平不说,那你玩这一手应该就是想说你是那种纯纯的恋爱是吧。
是吧,亲..那你晚上一边意淫女猪脚一边撸管算是哪档子事儿啊!!!
你撸就算了,起码把内裤脱了啊!!!
还有,你撸的也太HIGH了点吧!!!
我操(感叹词)!!
用不用叫的那么高潮啊!!
骗谁啊你!!
还有,片子里面的那个黑社会大哥,您是黑社会老大啊,嘴里能不能别老“尼玛尼玛”的,这年头黑社会也卖萌啊???!!!
就算您个人喜好,想说,爱说,那您能把“尼玛”这俩字发音标准点么。
算我求您了。。。。。。
最后说影响。
制片方和所谓的导演,你们可以扎钱,你们可以骗点击率,你们可以道德沦丧,你们可以拍一些尺度很大的电影,并且按你们所想的经行去宣传。
《3D肉蒲团》给你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嘛!!
但是你们不能把这种电影冠以“青春期”的名头,然后拿这个去吸引青少年,误导未成年人,如果那样做你们是真是一群的他妈的王八蛋!!
我从来不把自己放在道德的至高点上,《肉蒲团》之流我也很感兴趣。
但是起码它有自知之明,我就是限制级影片,就是拍给成年人看的,未成年人不允许进影院观看。
从传统道德的角度上看,即便是无耻,那也是光明正大的无耻。
但《青春期》不同,你摆明是针对未成年人的,他们的分辨是非能力很弱,很容易被你片子里的负面事情影响。
对这种操蛋影片必须打压,直接上板砖,拍不死不算完!!!
导演,您要聊青春是吗? 去看看《阳关灿烂的日子》吧,去看看《猜火车》吧,台湾有大把的青春文艺片啊.. 再不济,去看下前一阵出那个的《草莓百分百》,好好学学什么是内骚和轻微不要脸。
拍青春电影,用没用心,真不真诚,一眼就能看出来。
好久木更新博客了,特地前来更新,是的,我一想骂人,就跑博客,您见谅。
微博上今天到处转一个新锐导演拍得网络小电影,叫《青春期》,说是反映当下90后最劲爆最真实最激情之作。
手欠点了看下,真心后悔,多烂倒是其次,主要是看的我不喷下憋心里怪难受,逐条喷。
1。
青春题材类影片貌似总很有卖点,其原因在于谁没有个青春什么的,比起都市言情破案凶杀清宫武侠之类的神编剧,多少能引起一点共鸣。
像之前老男孩,虽不至说如何好,但至少也挺真诚。
过往青春题材的片子有一点共通的地方,至少是一代人讲他那一代人的青春,至少是有经历的青春。
但如果你是个7080后,想讲90后青春,也没什么错,但多少你得多了解了解90后的青春吧,整几个浓妆艳抹的问题少女,夹几根烟,耷拉件松松垮垮的校服,弄点打架迪吧ktv的场景,就装最懂90后了,得多傻才会这么自信啊。
问题少女,早熟,打架,出没成人场所,怎么看这些都不是90后的专利,5060后当年打架可都是挥刀舞棒真刀真枪呢,7080后逃学早恋什么也是司空见惯了吧,每一代人年轻时不总一些叛逆行径,90后他妈的招谁惹谁了,还是他们还没话语权,这些傻逼导演欺负的顺手呢。
2。
秉承国内拍偶像剧的一贯难题,就是当你想拍一群16,7岁孩子时,是实在找不到同龄的演员的,于是不得不抓一堆24,5岁的成年人来装,装好点也就算了,结果一上妆一上造型又老了3,4岁,最后一群27,8的叔叔阿姨跑来装少男少女,甭说翻着胃的别扭。
装纯没必要,但问题是装浪就有看点啊,琢磨着这是导演你自己的yy胃口吧。
一群大龄青年演一群小孩子,由于没有任何的心得,最后就是只好各种装,装贱,装浪,装傻,装2,配合导演一起装逼,竟然还装了50分钟,怪不容易的。
3。
如果说细节,嘿嘿,就更好笑鸟。
话说大家谁高二还在上生理卫生课呀,不是初二这课就结了么;怎么明明感觉是大城市,地痞流氓却那么像城乡结合部的呀,黑社会大哥光天化日抢姑娘,你这是诋毁我们的和谐社会呢;还有最不能忍的一点,别的就算了,只当是太傻了,但作为一个男性导演,亲身体验应该不少,你丫的撸管是不是撸的也太狰狞了点,你这是姿势不对还是用力过猛,这要给广大的小孩子们造成了心理阴影,这算事故么。
至于说那些“尼玛尼玛”的弱毙台词,几个老师在那道德说教(90后花钱买破处有什么,当年女知青还为回城跟支书睡觉,哪一代比哪代道德高尚似的),真心觉得,编剧这东西,真不能随便高估自己的智商就出来兼的,都装自己是彭浩翔啊。
4。
编的如此烂的片,要火就只能找噱头了,于是弄些所谓的激情片断,粗口,斗殴等画面,配以最真实最劲爆这些专为傻逼们准备的名词, 最后镶在90后这个最容易引发道德争议的群体身上, ok,一部烂片就可以流传开了。
我上网查了下导演,说是80后领军导演,一看简历,99年就参加工作,想想那时我才初二,我算算这导演得多80后了,这完了还有一装嫩嫌疑,各种吐槽不能。
事实上通过噱头引发道德争议炒红烂片是我对此片最大的鄙视。
编得拍得烂是你水平问题,但是欺负90后没有话语权用道德炒片就是人品问题了。
构建这个世界的人设置错了参数,于是90后忽然成了道德问题的替罪羊。
想想80后曾经也有那么一段时间被有话语权的一代人各种鞭笞,现在他们终于出息了,解救了,发现有90后给自己垫背,结果80后们成了骂90后骂得最凶的一群人,这是何种变态的心理,曾经的被压抑只好发泄下一批人身上。
道德问题是个很神奇的问题,只要一讨论,立马变的很神圣,土鳖马上能变道士。
但是在贵国的近60的历史中,当今绝对不是道德最低的时段。
比起师生相残,父子相断的60年代70年代,比起犬儒横行80年代90年代,今天90后一代无论怎么看都不是最坏的代表。
道德在于反省,指责性的不是高道德的表现,不要脸才是最大的不道德。
5。
说到底,其实这就是一部很垃圾网络短片,我这么较真的喷大概也过了,或许你也会说别认真,娱乐而已。
我不否认我容易激动的不爽了就想喷的坏脾气,但终究我是觉得,这种欺负90后没法还手的行为太下作,我认识的90后不多,但我知道这些全不是90后的专利,我在想,当那些5,6,70后的群体开始主打败德牌时,80后跟在后面一边拍手羡慕,一面返身教训90后败德,这是一个什么样诡异场景啊。
尼玛,这电影终于看了,卖傻兼卖肉,竟然能都出到3?!
找俩80后演90后,把90后所谓的脑残事儿刻意的全搬上来了,开头就影射“破处门”,而后女主角又什么做人流呀,逃课上夜店呀,浓妆艳抹呀(高中在校也化妆),和父母对着干呀,抽抽小烟呀。。。。
电影又安排了一个专业打飞机的男主角,屌丝一个,后来竟然和女主角玩起了纯情。
总之即使是微电影拍得也太业余,完全随心所欲,导演叫尼玛的管晓杰,真是有点钱就能拍电影呀。
不是所有青春期都是打着飞机扰着民。
不是所有青春期都有低胸装拖着的大胸脯。
不是所有青春期都有穿着那么丑的校服,类似港片里面的拉帮结伙问题少女。
不是所有青春期都有神态暧昧做作装处女的女老师,和猥琐下流表情淫荡的男老师。
我的青春期,男生自然共同语言特别多,讨论各种优却也不敢紧盯女生大咪咪不到晕倒不罢休;我的青春期,男生在厕所抽烟,不会笨到留一堆烟头被人抓;我的青春期,女生敢画着大浓妆不被弄死算你牛逼!!
我的青春期也没有那么怂的男生,哪怕你想和女生一夜情看到她被骚扰居然还能躲的下去!!!
以及我的青春期,从来没想过体现到电影里就变成了各种猥琐色情的场面。
尼玛这不叫青春期!
这部电影让我有了便秘的感受,就是你想要的永远出不来,出来的都是屁。
原谅我低俗了。
童话已经结束,遗忘就是幸福。
看到这么文艺的话时我哭了。
你的青春期会不会有这样一个人对着你说这样一句话,然后你还颇多触动,不是所有人的青春期都那么文艺装逼非主流。
感情编剧才是九零后。
诸如二,脑残之类的词汇大多出现在21世纪。
我突然顿悟了。
其实我们都被骗了。
这是一个零零后导演的片子。
好了我只看了15分钟,掐
我看这部电影是因为同学的推荐,看完了这部电影的时候感受颇多!
第一时间就来了豆瓣看看网友的评论...没想到豆瓣这部电影评价这么低....也许因为我是90后可能我会比较有感触吧,女主角不良少女,她在家里基本上没有人管。
她去夜店,去打胎,去玩乐。
这都让我觉得很真实,因为在我的周围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她们最后要么就是改过来做一名好学生,要么就是出去打工,最惨就是在社会上混的(我是这样认为的 上次很以前的同学聊天他居然告诉我以前的某某同学现在居然在做 鸡 我当时那个诧异啊...) 一些网友也别说这是不真实的,不现实的。
与其有时间不如多关心下那些不良少年们男主角对爱情不求回报的付出,很让我感动。
其次我觉得撸管并不是什么可耻的事,这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过的一段时间。
性在国外也早不是什么大事了。
青春期电影细节方面不是很好...但我还是很喜欢!
ps:你们不觉着我们国家的电影太主旋律了吗?
也许我们对待电影应该更加包容一些!
这样我国电影产业才能更好的发展!
虽然没有必要:90后亲笔
垃圾中的垃圾,挑战智商下限的弱智电影!
还有没有底线了?
我真的是太2了,竟然看了这部2到极致的比垃圾还要垃圾的垃圾弱智电影!
原谅我的2,原谅导演的2,原谅所有的2!!!!!!!!!!!!!!!!!!!!!!!!!!!!!!!!!!!
1
虽然这样很不厚道,之前看预告片的时候还以为这是部很黄很暴力的片子,那几张剧照也够唬人的,看完以后觉得这片子还是比较坑爹的尽管有的拍的貌似很有深沉的悲情色彩,但是我却不厚道地从头欢乐到尾片子也许是好心地想揭示些神马,好让人们深思,里面的情节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的确确存在这样的孩纸们。
可是,这就不该完全把屎盆子扣在90后上啊,难道80后中就木有出现过这些事么?
个别情况应该个别对待,我十分不赞同一棒子打到一片的做法。
尤其是在某个丑闻一公布,那些“老一辈”的人们就跳出来说,这一代的孩纸们肿么都成了这样啊(惋惜、悲情、痛心、为后代担忧神马的)不是吧,正常生长的孩纸们才是主流好吧哪个时期没有出现过几个特别的人物事件呢不能说有出生在90年代的孩纸堕落了,就评判这一代的孩纸都不靠谱了,那沉默安分的大多数们不是很冤?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演罢,下一代登场,“老一辈”不能对下一代老是片面地看待,一个小黑点就无限放大。
问题的确存在,解决问题就是了,为神马要伤及无辜呢话说,这片子里面的主演貌似自己都不是90后呢……赵奕欢是87年的,哎我个人觉得这片子不该口口声声说自己讲90后,太主观了不过还是感谢它,真的像 鬼面 说的,让我欢乐了一下午
在看了网上疯狂的剧照《青春期》。
心里确实是挺有期待的。
倒不是知道它顶着90后、叛逆、性、爱情、友情、校园、青春等一系列卖座的商业元素。
首先便被那张明晃晃的剧照给吸引了。
女主角凭借一身低胸的校服彻底的征服了我。
因而,让我认识到其实也是可以有这么操蛋的校服的。
即便你是在高中,即便你是在中国。
《青春期》也许在导演看来,拍摄这样的一部电影,实在太有必要了!
但是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观影的过总是让尼玛的蛋疼。
.我不知道导演为什么要将自己的观念强加与这些90后。
从头至尾的都能看出这是导演自恋式的叙事方式,或许正是导演的自恋,他认为将所有最极端的方式都以光和影的传送,来去强奸我们这些观众,这些90后。
这部从导演到演员,到幕后班底清一色的非90后人员,又拿什么来影响作为90后的人呢?
整部电影始终给人一种意淫的感觉,有不少讲《青春期》和《老男孩》作比较。
但在我看来,二者实在具有本质的区别,当年,《老男孩》让人看完了,会很有感触,令人振奋。
而《青春期》看完了,更多的是困惑,更多的不解,即便是同为90后的自己,也会有很多的不解和不理解。
看完后反而没多少记忆,只记得最后的大决战中,自己的雄性荷尔蒙被狠狠的激发了出来。
好吧,我承认,我也意淫了。
二者的比较,《青春期》就好比一顿重口味的川人火锅,吃的时候会大汗淋漓,会被那种荤素的大杂烩撑得很饱。
待到回头回味,别人问你吃了什么,却怎么也回答不上来,而你记住的只有那个饭店的名字,与《老男孩》比,它更趋于现实,现实的让你感觉它很假,现实让你觉得它在撒谎。
当我们用鄙视的眼光去看待剧中的每一个人的时候,其实我们本身也被自己的青春强行撕开了内裤。
我们以为可以去脱离学校,脱离家庭,脱离所有打着关心我们的旗号来试图伤害我们的人,去争取自己的快乐,去争取那些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的我们的快乐。
80后导演这种危机感的拍摄手法,想利用自己极端的叙事,去引起我们的的危机感,本质上来说,是种不错的“曲线救国”的方法。
踩着青春的尾巴,遗忘美丽的童话。
因为好学生的故事是永远不可能拍摄出来好的题材。
导演这种无节制的放大事实,夸张剧情,这种不讨好的做法,导演以绝对的自信完成了自恋。
只是有些感慨,反而让这些不理解瞬间占据了我的脑细胞,导演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就是这个浮躁的社会下正在高调的成长的90后也是浮躁社会的派生物,附属品,他们的壮大和崛起让这个赋有危机感和使命感的导演觉得实在太有必要来拍摄这样一部电影来呼吁所有的关注,关注这些未来世界的主人。
因为他们才是后浪。
我们的青春期留下什么,遗忘什么并不是导演正常的探讨对象,那么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又会显得那么的正常。
简单来说,导演的目的既不是让你看不懂,也不是让你摸到透,而是让你看出困惑,看出不解,制造遗憾,制造那些强奸我们眼球的段落,让所有90后和非90后一起有了同样一个意淫的共识。
很多人喷这部电影,我只能说,这是中国新一代电影人的尝试,可能不会被大家接受,说和肉蒲团无异,但中国电影现实就是这样而已。
剧情就是那么个事,我们只能说,好吧,是整个社会的缩影,社会的各种黑暗都在此部剧中体现。
90后的青春,不知道为什么被喷,我们说,我们的青春,有人在哭泣,有人在唱歌,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不同,不要随波逐流好吗?
别人说这部电影差就跟风。
我不否认,剧中情节过于写实,但我们不可能每天都生活在理想中,走出去,多谢。。。
我们的青春,只要是我们经历的就是好的青春,尊敬,体会,珍惜自己的青春吧。。。
青春是冲动。
多好!就爱看这样的~~~
女主角还是挺漂亮的,值三星,其余的都是扯淡啊
炒作青春
模仿《色即是空》,火候差些,但较国内的大制作、大片好多了
赞。 太短
辣糙啦。。。
这实在是==这眼线画得。。。这双眼皮贴的。。。这假睫毛粘的。。。这胸挤得==我突然觉得我好像都特么没有年轻过啊摔!!!!!!!!!!14岁的时候我。。。。。。。。。
虽然很猥琐,但是因为某人还是给个及格分吧。
张扬的青春,滥情的世界,还好还有青春的善良少年。
美丽的不现实的残酷青春电影
太傻逼了
滚!
这是给90后看的 多少都亲身经历过
给女主4颗星
王一演得还可以,最后几个镜头有点喜感
小众电影,没经历过的人永远不会懂。你让念书时候安安分分的那种人看了也不理解,没当过不良少年或者当了也没经历这些的人肯定觉得电影很傻。收尾确实有点二,俩黑社会演的像弱智,要是能表现出来那种有苦说不出官商勾结的感觉就好了,今天弄你了,随便你告。让残酷的现实表现的多一点
我真觉得还行啊 起码有美女撒....
多出一分,献给国产片够肉
青春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