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按时追剧,追完了,关于这部剧个人主要有以下几点感受:首先我觉得这部戏感情戏很含蓄 ,个人觉得比一些抗战剧里有亲密戏份要好,毕竟抗战剧主要还是要体现向上的精神其次,特效还可以,不是那种几毛钱的特效,还算能看,不太出戏。
第三,老戏骨演的不错,特别是闻一多先生,真的有一种文人不屈但又腹有诗书的气质。
第四,主题的视角很独特,自己以前看的抗战剧很少有以学生群像为主体讲述的。
自己觉得不是太完美的方面。
第一,感觉剧名不如叫《我们的西南联大》,现在的名不出众,和好几部的电视剧的名字都类似,体现不出主题,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主讲青年人上战场打仗。
其次,有的演员有的时候演的好像话剧,让人觉得字正腔圆但有点像在朗诵,不像拍戏~( ̄▽ ̄~)。
第三就是配角感情线描写的有点跳,但是也还符合逻辑。
哈哈想起啥再发,纯属个人观点,不喜勿喷嘻嘻
第一时间追完,先粗略记录下感受,等刷完《南渡北归»再补一些读后和观后感。
观感见截图,以下为凑字。
感谢彼时知识分子的刚烈与赤诚,愿他们的教诲在你我心中永不熄灭。
感谢彼时知识分子的刚烈与赤诚,愿他们的教诲在你我心中永不熄灭。
感谢彼时知识分子的刚烈与赤诚,愿他们的教诲在你我心中永不熄灭。
一直对西南联大这段历史充满了向往,加上本身也是被这张剧照日到的路人,一直都很期待这部作品播出。
目前播出的四集,前两集节奏有一点乱,不过剧情非常紧凑,看起来不拖沓,也没有把重点放在年轻人情情爱爱上,莫名就有了好感愿意继续追下去。
今晚的两集我觉得节奏把握的更好了。
接下来的剧情随着三校师生即将迁移长沙,各种现实层面的问题都暴露出来了。
程嘉树是回到美国还是留下来一起南迁,女主的母亲卖房供女儿去读书,赵忠尧先生要如何将50mg的镭取回来带到新校址……对明天的更新内容期待值已经拉满……不知道是不是我多想,总觉得男主角的原型有那位的影子。
我看过他二十岁左右的校园照,英俊挺拔,意气风发,也看过他四五十岁朴素的生活照。
以身许国,其实是一颗明珠磨砺掉自己的光芒,隐入尘埃,用自己所有的光华去照亮自己的祖国😥回到电视剧上面,演员方面,老戏骨云集,群戏非常精彩。
男女主颜值非常高,可以说是战争版金粉世家,当然听说删减了一些感情戏,我认为是合理的,不希望这类题材里太多情情爱爱,还是应该严肃一点。
王鹤棣演戏我真的他剧粉盘了,我妈都夸,在一众颇有点冒冒失失的青年演员里真的很不错,情绪收放拿捏的很准。
女主很养眼,但是好像不太会利用表情,所以还有很大进步空间。
另外女二也很漂亮,好久没看到这么多年轻演员的民国戏了,朝气蓬勃,很有点恰同学少年的味道。
最近的电视剧真是无从下脚,终于遇到能追的,后续更新希望维持住水准,推荐推荐给喜欢联大这段历史的朋友推荐两本书,蒋梦麟的《西潮》,可读性还蛮强的,里面有讲他在联大的内容。
还有汪曾祺的《在西南联大》,特别有趣
看完护心来补的,被周也圈粉了,之前看了好多她演技差的洗脑gif图,以为她真的五官乱飞,护心之前除了山河令没看过她其它剧。
护心里的机灵倔强少女演得很好,没想到战火里这种温婉文气的知识女性也很合适。
没有护心雁回的活泼机灵,也没有山河令阿湘的咋咋呼呼,就是很大家闺秀的温婉可人有气质,声音也是温柔恬淡的。
剧里不知道是画了裸装还是真的素颜,没有看到妆感,很自然真实,这点好评。
拉踩一下有些年代剧女角色不符合人设的描眉画眼真的很突兀。
这部剧情很好看。
感情戏方面:女主和男二的感情变化很自然,心动在一起,也可以为了各自的理想分道扬镳,没有为了你放弃我的人生规划这种事情。
大家各自在自己认定的道路上前进这种剧情我很爱。
男二人设太好了,导致我对演员本人也留下了好印象。
演技方面:联大的老师们好像一个熟脸都没有,但是他们演的太好了,以至于看他们的时候感觉像历史上的他们走进了我的眼中。
没有一丝丝的表演痕迹,太自然了,好像那些老师们本来就是这样的,闻一多老师去世的时候我眼泪止不住的流。
尬点也有,男二好像在演偶像剧,其实男主前几集也像演偶像剧,但是人物行为逻辑跟人设是能捋顺的。
男二是那样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作为最高学府的学子,自己的父兄都为国捐躯并且希望他好好学习,将来用学到的知识报效祖国的前提下,他脑子一直转不过弯,一直想着放弃物理去当兵,看的真来气。
好像别人努力学习不如他愿意上战场真刀真枪跟人干一样。
剧最大的槽点就放在文劼一个人身上,承受了我所有的愤怒和吐槽。
但是这个角色其实挺脸谱化的,从他第一次出场就给人一种“这不是个好东西”“他后面肯定要黑化”的感觉。
后面也确实坏事做尽。
演员演的也挺招人恨的,选角色挺贴脸整体其实4.5星是比较合理的,瑕不掩瑜。
但是没有半星,就打5星吧。
本来是要写短评,但是文字超出了就改成写评论了,尴尬
三次轰炸,程嘉树三次哭泣(第四次终于爆发了)第一次为同胞哭泣(刚回国不久,谁都不认识,只是出于单纯朴素情感)第二次为了身边的人哭泣(三伢子那次是,深有交往的人蒙难)第三次为了自己家人哭泣(国家的灾难,也终于落到了自家身上)(第四次为叶润民是总爆发了) 跟话剧三次情感递进一样 程嘉树的三次哭泣,也是三次认知的递进由远到近,亲身感受国家的苦难不只是他人的事,更是自己的事所以救国就是救自己,这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跟自己跟每个人息息相关感觉程嘉树现在只想炸死小rb(所以他转物理系了)看完22-23这两集感觉程嘉树现在就一个想法我要炸死你们这些小rb之前他应该还没想好学文科还是理科经过南开长沙武汉三次轰炸,终于忍无可忍决定走实用路线转物理系搞国防建设去
在叶润名死后,其他人等不了了,都迫切想做些实事当初南京事件,那次当兵还是学习被人劝阻是因为学生们即使上了战场也帮不上什么忙而现在他们已经学有所成(休学后也可以再回校继续读书)即使还没毕业,也可以用自己的专业做些事了所以林华珺休学去乡下教书,叶润青去了航校当翻译只有程嘉树跟毕云霄因为学物理所以只能继续学习不然他们也会找些社会工作去了吧但物理就是一定要学精学会了,才能有实用其实程嘉树毕云霄学物理是最憋屈的因为要花最长时间才能见效其他人直接去岗位就能实际做事了,直接能见成效而程嘉树毕云霄做的是真正的大事,却至少要花费几十年在此期间他们就只能忍辱负重,一直学习学习学习研究研究研究肯定会非常憋屈的想,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帮到其他人,对国家有所帮助程嘉树他们想报小rb的仇要等好久好久了虽然等他们成功时,肯定想的已经不是仇恨而是加强祖国,不再让人欺负在林华珺申请休学后,裴老师立马来看望了程嘉树估计是怕程嘉树也跑路了吧,所以来看看他在干嘛,想把人稳住还好程嘉树写的信不是休学申请,而是转系申请(程嘉树很坚强的)不过裴老师这里突然来了一句,你们两个没有对不住任何人所以我希望你们两个,能够有足够的勇气走出来,勇敢面对自己的内心看到这里愣住了,剧中两人目前还啥关系都没有,干嘛突然来这么一句不过可以理解为,是分别对两个人说的两件事对于叶润名的死,林华珺就不用说了,她肯定很伤心程嘉树自然是指武汉的事,让他不要再自责内疚从武汉那时的画面里可以看出程嘉树跟叶润名当时第一时间是互相都推了对方一把两人第一反应都是互相拯救对方,所以大家生与死的概率是一样的只是活下来人,无论如何必定会痛苦内疚所以不仅裴老师来安慰,叶爸爸也专门写信劝解程嘉树不要自责
程嘉树想做个有用的人,看来不是我能做什么而是是国家需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类型其实剧中有说过程嘉树一开始理科成绩就是好于文科的但他最开始选了文科,因为他那时想的是教育救国觉得唤醒更多的人,国家才有救,毕竟人才是重要的程嘉树:我认为,学习文科可以从事教育,开发民智,以一人之力,改变影响数人,才是更好的救国,和改变国民的方法而经过这几次轮番轰炸,程嘉树已经等不急了已经确定好方向,想转实用性更强的理科去了程嘉树:痛定思痛,我国家落后贫弱,备受欺辱,唯有国家和民族之强大,才是生存之本,我辈重任在肩,不敢懈怠虚度,想要救亡图存,必须科学救国程嘉树转系申请的信上写的是关于工业革命的事除了为解决国家眼前的困境,程嘉树转系学物理也是看到了更宏观遥远的未来,中国已经错过了第一二次科技革命绝对不能再错过第三次科技革命,这是中国唯一赶上世界的机会了
赵忠尧对程嘉树转物理系的考试评价是:还行毕竟赵老师的学生可都是诺贝尔奖级别的神人程嘉树在剧中可能看起来物理比其他人好点但在他之上,赵忠尧教授的学生里,还有很多学霸中的学霸不过程嘉树还是可以直接升上二年级,不用从头开始学物理了现在不再是其他人的学弟了吧(大概)按理说程嘉树应该还是比毕云霄低一年级,因为大家都一起升级了但他们两又在同一个宿舍,为了画面集中,以后肯定会有镜头一起上课所以真说不好两人现在是学长学弟,还是同级同学了
拜托导演有点军事常识,谢谢。
拜托导演有点军事常识,谢谢拜托导演有点军事常识,谢谢一星送你都浪费。
这就好像《亮剑》里,李云龙,丁伟,孔捷都打光了,上级旅长也都打光了,师长还在傻乎乎的,没有一点指挥方略?
军统再菜,也不至于指挥废到这种程度,太侮辱中国人智商了。
别把中国军人演的那么蠢好不?
一星送你,此辈不足与语,请勿复言。
不接受反驳。
拜托导演有点军事常识,谢谢拜托导演有点军事常识,谢谢拜托导演有点军事常识,谢谢
讲的还是“文脉不能断”这个主题,无论在羁押室授课,还是用劳动换取捐赠的校服,亦或是从湖南步行去昆明,都是文人气节的体现,都在触摸这片土地的沧桑和多情。
片中的歌咏红烛的闻一多老师和学生们呵护备至的郑天挺老师都是在践行“爱你的生命更爱你的崇高”,哪怕是孩子们选择从军,也是给予更多支持,保留学籍,鼓励他们“从武而不弃文”,真正“化成这片土地所需要的桢干之质”。
周也、夏梦和胡连馨塑造的几位女性杰出人物也很出彩,可惜片尾好像没有展现她们的原型。
以前没有看过这类的电视剧,这部剧我是抱着试试的态度看的,没想到刚看两集就给我气的真想立马扔手机干死日本鬼子,两集就给我干哭了,没想到演的还挺好,代入感挺强的,我比较印象深的是程嘉树从一开始吊儿郎当的从国外刚回来,到经历了炮火一步步成长,有了想保卫国家、不畏生死的想法,我感觉自己也是跟着他的想法,也有了那种想为国家贡献一点自己的力量的感觉 以前有人总说年轻的流量演员不适合演这种剧,但是我觉得看完这部剧应该有很多想我这种十八九岁的人看了这部剧之后,心里对保卫国家这种事情有了更忠诚的精神了吧,我是男主粉丝,流量生的受众群体岁数应该都跟我差不多吧,我不知道别人,反正我原来是一点都不看这种剧的,也对日本侵华之类的事情,说实话也只是历史书上、听大人讲过,没有真实的看过这类剧,我现在的心里是真的恨死
反复观看前两集,每个年轻人的形象都格外鲜活。
程嘉树,潇潇洒洒的二少爷,穿着皮衣戴着墨镜,会和父母贫嘴会在进球后挂上明媚的笑容,偷偷爬树外出,跳下围墙的同时也一脚踏入了纷乱的炮火之中。
林华珺,北大中文系的小才女,面对母亲的管教会有些小叛逆,对学长有着少女思春的懵懂小心思,在硝烟和鲜血面前却又显出几分冷静和坚韧。
叶润名,人如其名有着温润的气质,球场上是女孩们目光追逐的焦点,球场下是学生中的领袖型人物,会安慰同行的学生,会走在队伍的最前方。
叶润青,一个观众或许会嘲笑她有些胡搅蛮缠的女孩,用镜头定格带着炮火的敌机,执着地想要抢救图书馆内的书籍,理想主义的外显化表征,只是再也尝不到熟悉的耳朵眼。
毕云霄,很热血很直接,他的想法很好琢磨,“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投笔从戎壮志凌云,最终也没能从父亲手上接下那块作为礼物的手表。
每个人都是立体的,每个人都是鲜活的。
他们或许不够完美,但都在纷飞的战火中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被裹挟着迅速成长。
我会喜欢叙事恢宏犹如史诗波澜壮阔,但我也会偏爱从一群年轻人的成长切入。
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战火中的青春值得一看,期待这群年轻人的成长。
西南联大,心中神一样的学校。
是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
可这个《战火中的青春》以西南联大为外壳,生生地上演了一出恋爱闹剧,一个个打情骂俏,三角恋爱,撒娇卖萌,空洞无聊,真的是糟蹋了西南联大的精神啊。
真实的西南联大那种信仰,那种精神,一点没反应出来。
故编乱造,五十克镭的故事竟编成……呵呵,没有底线了。
请有关部门立刻叫停该剧
上学时就非常喜欢西南联大这段历史,加上剧照之前印象非常深刻,开播一定要来看看。滤镜打光真的非常舒服质感非常好,爆破戏一看就是下功夫做的。年轻主演演出了角色本身该有的青春劲儿,老戏骨们非常有历史人物的感觉,组合在一起的化学反应也非常奇妙,会继续追~
每一集的发力点都在义愤填膺的喊口号,叶润明大概是男一号,人物完美的不得了,从头到尾看他逼逼叨叨,但演员不火,所以剧宣重点不在他,某家粉丝应该是被pua的不行,结果剧放下来两眼一黑,自家哥哥还要背锅,实惨。剧里的程嘉树应该也很蒙圈,大家都告诉他不行,要成长,可事实上是这个角色看起来挺好的。编剧没能力大可不必碰这个题材,导演想碰又不敢碰流量的样子也非常难看,剪辑乱七八糟,这边建议改行,不要霍霍观众。
看了前几集,实在看不下去,弃剧了。这么好的题材,给拍成这个样子。加一星给好的红色历史题材。
删了很多戏份
在豆瓣第一次把一部剧从2星改到4星。多给一星是因为《星耀中华》,郑云龙演唱和童声合唱的两个版本都很好听。
男主一张混混脸演学霸看着好出戏,而且这配音怪怪的。
为了棣棣看了几集,但这剧是真的不行,女一女二演技完全没法看,棣棣那时候也不行,嘴凸的问题很明显,而且他们的气质根本不像清华北大才子啊,看得浑身难受。周也的演技连演偶像剧都不够用。
剪辑比较混乱 但相信拍的时候应该都拍到了
把西南联大的故事拍成偶像剧,到底是谁主导了这么离谱的创作?
男主演技太差,弃了
妈啊 为啥这么尴尬!!!?!?
这6分全给配角。主角演技被吊打了,一开始俞灏明没说话,就能感觉到比男主演技好多了,眼神有戏啊。黄明贾青版的战火中青春更好看。
正剧,剧情还行,总感觉制作上有待提高
毫无历史的厚重感
太割裂了,一堆灌篮高手和喊着学长好帅的花痴女转头就上街发传单,拍啥偶像剧呢!别披着西南联大的皮谈恋爱了老师和学生演的是两部剧,这剧抬上来干嘛啊,就该埋死了,别辱西南联大了建议当老师的粉丝千万别夹带私货以了解历史的名义给学生看这破剧,正儿八经的纪录片西南联大可以看,那才是真正的战火中的青春。
王鹤棣和周也那张黑白照让我期待了这部剧几年,打开一看感觉自己被诈骗…
看过
用看偶像剧的视角来看这部剧是不对的,共同经历死亡会比随意调笑拌嘴几句感情深刻多了,更何况这是部群像剧,所有人的付出和坚持都让我动容,看完让我更珍惜现在的生活。
有着主旋律的大爱,也有那一代人对子女伴侣、家庭、国家的独特的情和爱,剧集对这些点把握的都很好,因战乱分别的戏挺戳我泪点的。
题材还是蛮少见的,对那段历史略有耳闻但从未仔细了解过,希望这部剧能好好讲讲那时候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