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虐猫的沈东,以挑衅当事人为乐,没想到后面出现的陈同更变态。
在海燕昏迷不醒的时候将她霸占为自己的妻子,整整30年,把海燕当自己的x爱娃娃吗?
这种没有征得当事人同意的,自以为是的对别人好,都是变相绑架!
海燕从来都没喜欢过他,没说过要和他在一起,真的太变态了………………………………………………
第七集这一单元有种港式恐怖片的感觉,让我想起了钱小豪的收山之作《僵尸》,在这里我更愿意称陈同为王主任,一个为满足自己变态心理,养活死人的资深精神病患者!
海燕强烈的表示过,她不喜欢王主任,也不会接受王主任!
所以当出国陈世美彻底抛弃海燕后,海燕宁可选择自杀也没有想过要和王主任在一起,所以得不到海燕爱情的王主任最后把海燕的躯体从医院偷了出来,开始了他养活死人的30年…… 得不到海燕爱情的王主任,只能占有海燕的一切,占有海燕生前的爱恨情仇,他用红油漆报复宿舍垃圾三人组,并不是想替海燕报仇,而是宿舍垃圾三人组对海燕的伤害,是海燕走上绝望的润滑剂,王主任没有得到海燕,她们垃圾组要付很大责任,其次找到出国渣男朋友要钱,有人觉得是因为海燕需要钱,其实是王主任想占有海燕曾经的爱情,那笔钱就是海燕曾经爱情的等价交换!
当占有了海燕仅有的恩怨后,王主任和海燕的行尸走肉举行了阴婚式的婚礼,这也是导游含蓄的表达,隐喻王主任开始占有海燕的躯体,海燕却不能做出任何抵抗,其中包括太多语言无法形容的事 ……长达30年……想想都觉得极其恐怖变态!
一生没为自己活过的外婆离家出走,旅途中碰到了开花店的老板祝美红。
祝美红从小家庭条件优渥本人也很优秀,因为一次路见不平发生事故,变成残疾。
事后男友求婚,却被祝美红拒绝了。
她的人生一度陷入黑暗,有崩溃想过自杀,是猫的出现拯救了她,为她带来一片光明。
外婆想让人养流浪猫,恰好碰到了祝美红。
两个人的相遇与相处,是互相治愈的开始。
看到祝美红现在那么潇洒真的好快乐啊,希望外婆也变成那种人。
很少有国产剧会聚焦老年女性的故事,因此听说这个剧播出后真的非常惊喜,让我想到之前看的匡扶笔下讲出走外婆的同题材漫画,后来得知本剧果然是根据该漫画改编。
漫画里出走的外婆潇洒得就像开了挂,伪装成自己的双胞胎姐姐,拥有各种奇遇,邂逅各种老头。
剧依旧是以外孙女的视角叙述,延续了漫画的人设和部分剧情。
但剧里的外婆玉萍着实憋屈:老公车祸早逝,心比天高的女儿成了单亲妈妈,外孙女则是丧里丧气……玉萍默默付出,却一直在被指责与埋怨,于是她做了遗嘱公证后突然失踪,五年没有音讯。
有人说这是一部中国女性的公路剧,但和充满反叛精神的《末路狂花》不同,出走的玉萍依旧维持着她温和善良,甚至是谦卑的姿态。
没有人知道她的故事,因为在女儿的视角里,她生来就是母亲,而在外孙女的视角里,她素来就是没有话语权的老人,甚至自己闲着没事去乱动高压锅烫伤了脖子也要怪在外婆头上,无怪乎弹幕里的观众一直在为玉萍打抱不平。
在玉萍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无数任劳任怨,却没有得到多少体贴与呵护的中老年妇女。
或许听起来苦情,但这其实是一部笑点密集的喜剧,幽默而不失深刻地探讨了许多被忽视的社会问题。
自我惩罚的女性寻找外婆的第一个线索来自女子监狱。
这时外孙女刚刚大学毕业,因为找不到工作而成了家里蹲。
和外婆不同,姨婆是个不婚不育的事业女性,开了一家中医馆,性格干脆利落,是家里的“意见领袖”。
能干的姨婆和没干劲的外孙女就这样上路了。
到了女子监狱,给她们提供线索的却是一个陌生的服刑犯,一个才二十出头的年轻女子,而她杀人的原因也不是因为遭到男人的背叛或者暴力,而是因为对闺蜜的爱。
她原本是一个打工妹,和一起进城打工的好闺蜜形影不离,当她被飞车歹徒抢了包,闺蜜为她挺身而出追回财物,却被歹徒拖出去几米,撞上铁栏杆,变成植物人。
从此以后她的生活就成了无穷无尽的自我放逐,肇事者只被判了五年徒刑,出来以后依旧在社会上游手好闲,而她和家人断了联系,在失去挚友的伤痛中不可自拔,拒绝了保安小哥的爱慕(他给她默默递来的一支护手霜戳到了我的泪点),选择了跟踪杀人犯,并在一次冲突中用消防栓砸死了他。
很多弹幕说这个背负了太多的女孩明显已经抑郁了,需要心理疏导。
确实,但凡有一个亲人能坚持不懈地寻找她,愿意解开她的心结,她的下场就不会如此悲惨。
但是底层女性并不被社会重视,尤其是“犯了错”的女性更容易被嫌弃“败坏门风”或者“晦气”,因此总是被家族抛弃,或者自我放弃。
剧中另一个女工亦是如此。
美丽善良的她在家人安排下进了制药厂,有了铁饭碗,男朋友也是一表人才,前途无量。
可惜男友出国读书后心安理得地用着她倒卖药材换来的钱娶妻生子,任她因为盗窃罪被抓监狱,并与父母断绝了关系。
这位美丽的姑娘没有因为牢狱之灾而失去自尊,没有因为室友的霸凌而丧失意志,却因为情人的背叛(失踪的男友在美国结婚生子后,让回国探亲的同学还了她厚厚一打钱)而选择了结束生命。
对于一个如此骄傲的女孩来说,这个迟来的答案就是最大的羞辱,让她放弃了最后一丝希望与幻想。
她没有要钱,而是在宿舍里吞药自杀,洗胃后捡回一条命,但是成了植物人。
令人唏嘘的是,一直对她单相思的车间主任(陈同)从医院把她接走,终于用收容与照料的方式得到了失去一切的她。
虽然陈主任帮她报了仇,但她此时已经不能说话、不能动,只能“顺理成章”地成了他的妻子——一个金屋藏娇的、半死不活的玩偶。
与女人的无私相比,这两个男人其实都非常自私。
她爱一个自私的人,爱得执着而扭曲;而自私的他(陈同)亦以一种执着而扭曲的爱“保护”并囚禁着她。
很多东亚女性的悲剧,或许就在于她们要么不被看见,要么因“被爱”、痴恋而选择毁灭,这或许是因为她太执着,太缺爱,太无法习惯为自己去生存,因此要为了一份情而去还债,去惩罚自己。
好在杀人外逃的打工女孩邂逅了外婆,善良的玉萍给她买药,阻止了她和骑摩托老男人的性交易,因为放心不下而陪她搭车,又两次阻止她跳车逃跑,让万念俱灰的女孩终究还是完整地活了下来,并帮她完成了最后的心愿,让她感受到在这个如此残酷的世界上竟然有这样无私的信任与爱。
不再做谁的妻子、母亲在和红姐与老同学王淑芬的互动中,先前在家默默无闻的玉萍展现出了她全部的才华、智慧,和惊人的勇气——其实很多女性身上都有这样的能量,只是她们为家人默默付出了太多,没有在外面开挂的机会。
一口气刷了10集后,我发现这部剧里面真的没有几个靠谱的男人,或者说,爱情都很难超越私欲。
国产剧往往注重家庭价值,但是这部剧恰恰让我们看到无数家庭的破碎、无奈和虚伪。
外婆的出走恰恰源自她发现了去世的丈夫并非因为车祸去世,而是因为外遇。
丈夫的外遇对象(女医生)也是一个可怜的女人,为了改变家庭成分嫁给了自己不爱的丈夫,连出了车祸回来,对方都没有细看她的伤势。
更不幸的是,她的女儿因为缺乏安全感,被原本相爱的丈夫嫌弃,又因为母亲沉重的秘密而自暴自弃,使得自己的女儿也活得小心翼翼,缺乏关爱。
又是外婆救了这个被母亲推倒在路边的小姑娘,带她去医院,陪她配眼镜,给她买饮料,送她回家,也终于让她酗酒的妈妈敞开心扉。
本剧对自私男人的刻画令人拍案叫绝:女医生的丈夫活在自己的世界,直到妻子去世都不知道她埋藏的秘密,了解了之后居然能对玉萍说出“咱俩一起过,才是对他们最好的报复”;外公表面温文尔雅,爱妻爱女,实际上狡猾又极端,外遇对象要离开他,他就擅自做主想同归于尽;玉萍出走后的恋人陈同把被全世界抛弃的可怜女人捡回家当老婆,谎称床上的植物人爱人是自己妹妹,画地为牢地自我感动了一辈子,还意淫对方“也被感动了”;外婆的初恋情人不愿意入赘,曾祖父面子过不去就拆散了他们,当观众为外婆的爱情唏嘘时,导演巧妙地让我们看到了住在养老院装病躲债的老年初恋——因为贪恋高额利润被人骗了钱,这死老头见到初恋情人一心想的就是借钱。
爱情与亲情都如此令人幻灭,无怪乎玉萍放弃了外婆、母亲的身份,也没有答应陈同的求婚。
她不是没有想过回家,但是女儿和外孙女都有自己的生活和烦恼,不再需要她了,且对她也无暇顾及,因此她必须渡自己的劫——她要见众生,才能看见自己。
本片最有趣的设定之一就是让女主一家成了“母系氏族”,除了虐猫的变态高材生,剧里的男人没有大奸大恶之徒,但就是靠不住,甚至女儿、外孙女也一样不靠谱。
然而不做谁的妻子母亲,是否就一定会更幸福?
本片的可贵之处就是从不回避问题,没有乌托邦化任何一种处境,因为天上不会掉馅饼。
外婆出走后第一次租房就被浓眉大眼的小伙子骗了一万多。
第一份工作是给水果店打工,店里的打工女孩为了生存,与老板同流合污,卖烂水果给KTV做拼盘,东窗事发后老板马上栽赃给女孩,外婆为了保住工作没有当面揭发,但水果店最终还是关了,外婆也失去了工作。
外婆在动画制作公司当保洁时试图用正义来弥补自己当初的不作为,想举报性骚扰的领导,但被骚扰的女性却在利益与公平中选择了前者,麻痹了自己。
本剧以外婆出走为线索,讲了三代女性的生存苦乐,把重点放在女性自身的成长与女性互助上,跳出了男人拯救女性的窠臼。
女性的困境往往并不仅仅是由她的性格或者选择造成,还有很多时代因素和社会结构性问题。
在整个社会对女性痛苦的漠视中,男性似乎总是在采取两种策略:要么无力地放弃,要么自私地利用、占有(有时以爱的名义),而外婆却用她无私的善意改变了不少女性的命运,也完成了自身的觉醒。
我打算一直追下去,因为《外婆的新世界》这部剧不仅有趣,而且立意是极好的——对于不想糊弄自己的女性来说,爱情、家庭或许都不是永恒的归宿,人生的意义需要自己去探寻。
2020年,苏敏阿姨开着她打工买来的大众白色POLO,从河南郑州出发,独自一人踏上了旅途。
自此,她因“50岁阿姨自驾游”引发热议。
因为独特,所以一石激起千层浪。
女性太不容易了!
苏敏阿姨前半生为弟弟忙,为老公忙,为孩子忙……因为忙,所以根本没时间旅行,根本不可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
但也因为忙,其实更需要旅行,更需要关照自己。
五十多岁后,她终于决定出门,决定为自己活一次,决定走进新世界。
成为不同于其他 “50岁阿姨”的苏敏阿姨。
之所以想到她,因为我这几天在追《外婆的新世界》。
“外婆”“新世界”,二者听上去不搭,但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的女性可能在十几二十岁的时候就沉沦,沉沦于亲情、爱情,沉沦于职场、家庭……到了五十多岁,有些人或许才幡然醒悟:原来这一生都在为他人忙碌,未能为自己考量。
剧中的外婆孙玉萍就是这样。
前半生一直在为别人忙,为了丈夫,为了女儿,为了外孙女……辛苦劳碌但未能得到别人的认可,比如在女儿校门口做生意女儿抱怨她,女儿嫁得不好也要抱怨她,外孙女不小心被高压锅伤了脖子,女儿还是抱怨她……也不见得抱怨得全无道理。
只是,女性确实容易在亲情中陷入一种二律悖反:越是付出,越是遭受更多的抱怨,即好心办坏事,做多错多。
终于,在某个成为了外婆的平常日子里,孙玉萍决定不告而别“离家出走”,独自上路,外出旅行。
外婆终于走向了“新世界”,迎接崭新的人生。
《外婆的新世界》的编剧是我喜欢的李樯,而李樯又特别擅长刻画女性角色。
现在大家都喜欢说“大女主”,但在我看来很多都只能称为“扁平”的女主。
只因这些角色仅突出一个“爽”字,少了多元、丰富的生活质感。
而李樯作品中多是些性格多面、拥有更丰满生命的女主。
她们可能不完美,但更加立体,更加生动,也更加真实。
比如电影《孔雀》中的姐姐,《立春》中的王彩玲,还有《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中的姨妈,每一个都令人难忘。
我还难以忘记他在尚未成名之前担任编剧的剧集《好想好想谈恋爱》。
这部剧真的太好看了!
李樯塑造了一个女性群像,并且意识超前。
早在2004年,剧中的女性角色就说出了:“其实恨单身女人的人就是记恨,记恨自己陷入了婚姻的圈套,因为他的自由已经被判了无期徒刑。
”这样的话在二十年后,才因上野千鹤子老师的言论而再度被众人大范围地讨论,并被引为女性主义金句。
所以,《外婆的新世界》剥开喜剧的外壳,内里其实就是扎实的女性主义叙事。
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 女性的觉醒。
这个不用说了,外婆在操劳一辈子之后突然决定抛下一切离家,做自己。
再晚的觉醒也是觉醒,值得被展现。
二、 女性的独立。
剧中设立了一个与外婆对照的双胞胎姨婆角色,她与外婆长得一样,但除此之外全不一样。
姨婆一辈子没有结婚,没有家庭,但有自己优秀的事业。
于是她可以从不必照顾别人,甚至不必照顾别人的感受,言语刻薄,同时潇洒而清醒。
姨婆就像是外婆的一面镜子,或者说,姨婆是外婆想要活成的另一个样子。
三、 女性的互助。
外婆外出旅行之后,精彩人生才真正开始。
一路上,她遇上形形色色的女人,有女逃犯,有女残疾人,有同样是母亲的女退休工人……在与她们的交往中,彼此都产生了互助的关系。
我目前最感动的是第一个故事:女逃犯知道自己迟早会被抓的,但她就想在被抓之前完成心愿——看一下曾经因帮自己而丧命的姐妹的身体器官到底捐给了谁?
最后,外婆帮她完成了她终未能完成的心愿:拍下受捐助眼角膜的那个人,并将照片寄给监狱里的她。
曾经的姐妹帮助了她,然后她为了姐妹杀了害死姐妹的男人,再然后遇上外婆,外婆又帮助了她完成对姐妹的心愿。
这个圆环扣上了。
这才是真的girls help girls。
四、 女性的成长。
《外婆的新世界》所讲述的就是外孙女窦绮通过寻找外婆,通过与外婆一路结识的陌生人交流,一步一步重新认识了外婆,重新认识了这个不同于之前她所熟知的、被日常给淹没了的那个外婆。
然后,自己也同样得到了成长。
都说这些年流行“大女主”影视剧,但其实很多时候,大家只是想吃女性主义红利,并没有真正关照到女性,体察到女性,共情到女性。
很多女性角色只是戏份多了,但仍然是被拯救的设定,关键时刻要靠男人来帮助扭转乾坤,淹没了自身独特的本质……于是在这种情形下,《外婆的新世界》显得尤其可贵。
我再用女囚的故事举例。
成为逃犯之前,她也曾去看过害死闺密的男生的父母,想要找到一个答案。
结果发现对方并非凶神恶煞,也只是平凡的父母而已。
女性总是会想帮差劲的男性找借口……结果并没能找到。
于是最终,她还是在这个男人再欺负另一个女性时忍不住出手,杀了他。
这让我想到契诃夫在俄国的囚犯流放地做调查时写出的《萨哈林旅行记》里说,那些女犯人“终究都是因为男人而犯罪判刑的。
”“甚至那些因纵火罪和伪造货币罪来此的人,实际上也是在受着爱情的惩罚,因为她们是受了情夫的唆使才犯罪的。
”女人的罪,多数是因为差劲的男人。
而男犯人呢,在前往萨哈林的路上,一上船就开始给家里写信,编造萨哈林天气暖和,土地很多……“事实证明,妻子的无知和轻信,常常会使他们如愿以偿。
”女性真的半生(或者一生)都在为男性服务,轻信他们,忍受他们,可能还要受辱于他们。
终于有一天,她们觉醒了,她们决定离开家,离开那个受缚于两性思维的社会关系中,她们要去往美丽的新世界。
影视剧(或者说现实生活)中,看过太多因为牺牲了自己而变得面目模糊的女性了,她们或者就成了某个主角的妈妈,或者恶婆婆……没有自己的姓名。
《外婆的新世界》终于把镜头对准了她们,让她们发声,告诉大家,她们也能有自己的精彩新世界。
就像姨婆说的:“活泼得掉价,文静得像块砖头,都是你外婆。
”女性是丰富的,是多面的,只是,很多时候我们选择了视而不见。
或者说,我们看见了,还是选择了没有看见……但,这,其实不是外婆的悲剧,是我们的悲剧啊。
在电视剧结尾里,外婆最终没有被“找到”,这样窝屈的结局令我意难平。
找到原著漫画《私奔的外婆》看完后发现,外婆在漫画里同样没有被“找到”,但好像也被“找到”了。
电视剧把这样一篇漫画,扩写成18集的电视剧,实在了不起。
整部电视剧综合下来,完全没有符合我对“喜剧”的理解,处处透着“苦情”。
相比较起来,漫画也许像一袋子肥料,浇灌着一颗小种子,这颗小种子长成了一颗小树,这颗小树就是这部电视剧。
可能是成长经历的原因,我看到阖家欢似的奶味电视剧就会感觉虚假,刻板地存在厌恶情结。
相反对于这部电视剧,我感到接地气,贴近现实,亲切。
当然我也知道,有那么好几集情节看着魔幻。
对比着漫画看,也能明白了那些可能是在我看来未合格的同人作品。
我感觉这部电视剧很温馨。
有很多人在进行着交流,在进行着发展。
也有人在拒绝交流,拒绝发展。
电视剧把他们呈现出来,挺好的。
艺术成就高低,先论有无,再论优劣。
这是我评价一件艺术作品好坏的绝对标准。
学科恩、昆汀、奉俊昊学得再像,也超不过人家。
所以我对能让我看出老师是谁的作品没有任何兴趣,拍得再好,也懒得去看,因为不能开拓我的认知边界。
人生苦短,要尽全力去寻找新的东西,或者至少当时觉得是唯一的东西,让你知道世界还有那样的人事物和想法。
否则,总看喜欢的、既有的、已知的玩意儿,轻轻松松,乐乐呵呵,一辈子就只能在一个圈圈打转,没有长进。
《外婆的新世界》就是新的东西,中国没有,外国也没有,仅此一家,别无分号。
它肯定也有老师,但我看不出老师是谁,青出于蓝而不是蓝,这才是创作。
瞄着别人的东西弄,缺乏原创性,再好,也是模仿,都是可替代的匠人产品罢了。
当然,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再唯一的东西也有人不喜欢,但只要看过,就无法否认这部剧的独特性。
少了它,电视剧这东西就缺了一块儿,不大,甚至许多人,尤其是外国人恐怕都感觉不到;但只要看过,就会发现原来还有这样的电视剧!
总之,唯一的自己,就是最好的自己。
物同此理,举世皆然。
看到了11集,拍的很新奇,短剧集小故事,都是很不错,不过我非常怀疑这部剧的编剧导演是不是内心深处太过阴暗了,到了11集只要是男性居然一个好人或者说正常人都没有,从心理到行为以至于态度让人瞠目结舌,里面无限放大男人的心理阴暗面,看得人心惊胆战,如果需要体现恶,也不应该是没有缘由的恶,这样的暗示和导向让人担心……
外婆的旅行中又遇到了新的人和事,再次击中了社会和家庭的痛点。
这一次的主角,是个在大人们眼中十分叛逆的小男孩袁辉,编剧借由袁辉和妈妈的矛盾探讨了父母关系和家庭教育。
袁辉的妈妈认为:我为你操碎了心,你却一点也不领情。
袁辉却认为:我为了满足你的心愿一直在努力,可你却一点也不明白我的心。
袁辉的妈妈常年对袁辉照顾不周,心里一直觉得儿子明明有体操天赋却就是不好好努力,可事实上,袁辉天赋很差。
父母总是会一厢情愿的以为自己做的事都是为了孩子好,就是不肯理会孩子们内心的想法。
这种对爱的不同理解,乃至错位往往加剧了家庭矛盾。
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影响是巨大的,其实,这不是剧中第一次提到这个命题,早在前几个单元,外公出轨对象韩玲的女儿因为小时候目睹母亲的出轨,在父母的表面和谐,实则同床异梦中度过,没有学会正常夫妻的相处模式,导致她长大后缺爱却又偏执,不相信婚姻,总是怀疑丈夫出轨。
外婆遇见的每一个人,在人物塑造上都极具典型,通过每个典型的人物去探讨当前很犀利的社会命题,将真实的现象一一摆在台面上,让观众们在看别人故事的同时,能够有一些反思。
所以不要浮躁、要有耐心慢慢去理解编剧仿佛在编织的巨大世界,目前仅仅播出了一半,相信后面的剧情会越来越精彩。
祖母女3位女性组成的家庭,母亲很强势,祖母被家人嫌弃,在一次住院之后决定“离家出走”,从此开启了一段寻找祖母的故事。
最开始是通过祖母帮助过的人带来的蛛丝马迹沿着外婆走过的路一点点寻找。
这一部分就是一个个小故事,但是每一个故事都有一些社会议题和人生思考。
1.女孩在杀死闺蜜的杀人犯出狱后,杀死他为闺蜜报仇,看望闺蜜捐献的心脏和角膜。
器官捐献所带来的生命的延续,复仇的意义和恩怨的羁绊。
2.帮助曾经的闺蜜处理好母子关系,并含沙射影网红直播。
3.在咖啡店做义工,揭露虐猫的变态事件,同时治愈受伤变残疾后对外界非常敏感的女孩。
4.帮助干练、精明的服装修复老板,打破父女之间的隔阂,同时也帮助这个女孩放慢生活工作节奏,这个父亲是一个男同。
5.本打算和一位画家共度余生,但是这位画家前半生单相思一位被事业有成男性抛弃的女孩,之后又一只照顾瘫痪在床的她。
6.被丈夫家暴的女徒弟,晚年选择和邻居签订意向监护遗嘱人,虽然有世俗的讥讽和挖苦,但是超越亲情的友情更感人,这一段编造的故事和绘画很形象。
7. 被迫送到体校却被教练耽误一生的孩子,尽管孩子认真训练并爱上了体操,却因为教练从来都没有认真教他基本功,导致孩子仇恨教练。
母子的谎言,这一对母子的故事就是罗生门。
8.职场性骚扰和霸凌,当事人认清现实决定同流合污并借此升职加薪时,外婆勇敢的站出来反对。
从外婆的日记出现后就开始回归到外婆自身相关的故事以及她和双胞胎姐妹的共同回忆。
外婆最初一个人贪便宜租房子被二手房东欺骗,到处打工赚钱。
外婆在丈夫去世多年之后,发现丈夫当年竟是出轨的时候出车祸去世。
外婆独自一人默默忍受、一点点去探寻当年的真相,在揭露真相又不忍面对现实中挣扎。
在家晕倒后决定开始享受一个人的世界。
寻找外婆的家人也在寻找过程中加深了对外婆的了解,并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一番感悟之后也开始了每个人自己的新生活。
母亲开始寻找新的另一半,和前夫的关系也缓和了,到处自驾旅行。
外孙女开始了一段恋情,这段恋情的双方都是比较丧又宅的人,女孩最初看不惯男孩的生活,但是反思自己其实是同一类人。
这一点和当今社会很多情侣相似、追求自由、放飞自我。
女孩把自己对于星空的爱好转化成现实,后来做中药养生奶茶,得到了母亲的认可,终于不再是“废材”。
双胞胎外婆在送走精神伴侣之后,不耻下问虚心求教苗医知识。
闫妮对于双胞胎的演绎,把双胞胎彼此的区别、人物性格以及细微动作都拿捏得恰到好处,表演的炉火纯青。
以至于一个背影、身段、一个小动作和面部表情就可以区分出来具体是谁。
编剧真的很厉害,对于肾病综合症、中医现况这些专业领域都可以表达的十分精准。
剧情结合社会热点和现实话题,甚至是角落里的阴暗话题。
剧本和台词真的很棒,主演的分身演技,所有的配角—无论是老戏骨还是新面孔,把每一个配角的形象都呈现的立体、淋漓尽致。
1-2。弃。看到2的车乱开剧情被恶心到。女导演女演员都不错,那用那个事件开玩笑当然是男编剧了。双女主剧一直跳票,BG剧女主牺牲,BL……,大女主无。好不容易女性剧吧,剧本……。干脆都拍东八区赶紧去出口上架吧。一些细节把吃女人女儿怨恨母亲(她竟然不怨恨她丈夫呢)拍的真实啊。三代本该是最亲的女人亲族(好意思用"母系"这词)分别是三个姓。2其实她们不是朋友,而是恋人,被归为生活西化的女儿们
主角到底是谁啊。。。我蒙了
不能因为是女性题材,就给高分。这个故事只有表没有里,走马观花堆砌各种跟女性有关的热点事件,而外婆这个人物却不见其里,只见事不见人物,是失败的创作。
虽然剧情有点戏剧性 但是女性出走题材真的很难得 这样想来外婆做的其实也正是我一直想做的事 时间自由 身份自由 四处旅居 拥抱发生在这个世界上的各种故事 各种可能性
开头黄尧那部分还挺灾难的,看的尴尬抠脚,后面回归到外婆自己的故事,内容开始变得好看,对女性、人性的刻画也越来越深刻,但最后几集又脱轨了,姨婆和孙女的故事又尴尬了起来。形式真的挺不错的,选的故事也都挺扣当下社会议题,就是有几个单元总透着点矫情和刻意,让整个片子风格不是那么的真实。
还是漫画好看点吧,漫画感觉外婆活的才是一个正常人的生活,这电视真是一言难尽呀,怎么会是这么零散的流水账,想要真善美那一套也行啊,你能不能稍微走点心啊,剧情毫无感情可言,除了第一集,后面真的太垃圾了,不知道爱奇艺怎么选的独播剧,还单拎那么大一个版块,笑死人
演技倒是都挺好的,但剧确实难看。第一集全是铺垫,迫不及待打开了第二集以为到底什么悬疑这么神神秘秘的,结果当麦苗开始讲自己的故事开始就明白了,整个剧就是一个一个小单元组成的呗,外婆外出偶遇记,关键从第一集开始就全是口述讲故事,真的这编剧也太偷懒了吧,直接找了一群编剧每个人写个小故事,用外婆偶遇他们串起来就完事儿了…………确实很难看
看匡扶摇的漫画时,觉得这也就是一部电影的故事量,现在改成单元剧的形式,也算是创新。改编的剧作比较有风格,大胆的把主角放在每个单元故事的叙述者和旁观者,而不是参与者,更强调主角在每个故事里的治愈与救赎作用。原本以为这是个讲老年出走娜拉寻找自我的故事,但目前的观感是,这不是出走的外婆,这个行走的菩萨。
想我姥姥了
原作《私奔的外婆》写的真的就是外婆离家出走各地恋爱,最后落脚一处裁缝铺。剧中改掉了“私奔”,两集一个单元故事,又想贴近生活,又想剖析社会,最终还是挺四不像的,有几集实在有点在房里摸看不见的大象了。
母性氏族的叛逆故事 各个年龄阶段的女性都将大展拳脚 本剧有公路电影般的荒诞和黑色幽默 闫妮演的外婆真不错!我们期待影视剧中的女性角色能为现实中的女性树立一个榜样 时代和家庭在女性身上塑造的枷锁要一步一步解开 通过对一个一个问题的讨论和批判
预期与成品的一次较大落差。匡扶的原作《纳闷集》是我非常喜欢的一本漫画集,编剧+监制的李樯是我私人特别偏爱的一位擅长写文艺青年悲喜录如《孔雀》《立春》等电影佳作的会讲故事的人,演员表里也有梅婷、刘琳、李乃文、焦刚好多位我中意的中生代戏骨。——但,剧是真没那么好看,隔靴搔痒,平庸温吞。
没想到意外挺好看,闫妮一人分饰两角,外婆和姨婆,被生活压抑太久的外婆离家出走了,一走就是五年,随着人物一点点的展开,外婆在外的经历也逐渐被拨开了,第二集的故事真是一边看一边哭,乡下妹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但外婆包容的心态真的很好,期待她接下来为自己而活的生活到底是怎样的?!
后半部分太好看了。选题、编剧、节奏、演员,都好。“我总觉得人往生之后,会存在于万物”“好像每个人都觉得时光是单独为自己流逝的。”“赚钱如捉鬼,花钱如流水”“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还有穿着芭蕾舞裙小女孩们笑着的样子,真感人。
我听小说好不好? 旁白比台词还多 这滤镜你是认真的吗
第一集开始我还以为科幻片,设定挺有意思,但是剧情撑不住,还是在用新鲜的外壳讲老套的故事。but闫妮很棒,一直都那么棒。
9ed 看得想吃粉。今天看完了,那天中午回家看了第二集左右的那几集,下午爷爷去世了。这世上再也没有爷爷这个人了,难以相信
本来想看一集睡觉的,没想到如此上头,第一次看到这么清新脱俗的国产剧,以老年人为主线,又不倚老卖老,不一味揭示困境而不给出解法,居然还通过外婆引出社会上不同年龄段女性的经历,居然还是单元模式!很难形容我看这部剧的感觉,有一种当年刚追spn的激动,只是这部是现实主义治愈向的公路片吧。前面两集故事俗套却动人,情绪完全被牵着走,期待后续!!!就算烂尾我也不改分,堪称国产剧新篇章!!
《外婆新世界》第一集小学生作文水平。通篇旁白,且旁白太水。女性刻画太羸弱了。故事讲述方式太老套,太单一了。李樯的女性形象刻画一直有问题,理想主义,美化,缺乏心里深度。失望。
很喜欢漫画原作的那种略显颓废的气息和灵光闪烁的冷幽默,二次元照进现实,变成了人们口中的公路剧、单元剧,剧情多了几分现世的俗气,尤其不喜欢老年网红的桥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