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声明,我并不排斥深柜,我只是排斥渣男!
同性恋爱中的深柜,和异性恋爱中的隐婚,其实是一个道理,都是编造出一张谎言的网,假装自己和别人一样,假装自己是单身。
这本身没什么问题,我并不排斥,毕竟不是每一个深柜和隐婚,都那么渣,有些人可能是出于某种不可说的原因,比如工作啦、家庭啦等等,是为了自己好,而且又没伤害到别人,那无可厚非,可就怕那些深柜或隐婚的渣男!
明明是深柜,却毫无理由地迫害同性群体,明明是隐婚,却到处撩妹到处勾搭!
这样的渣男,会直接被我打入到心底的十八层地狱,永不再见!
当然了,本片的重点其实是在描述青春期的躁动,一个少年面对身边一系列境况的变化,懵懂的内心开始不安,再加上对自身性向的迷茫与抗拒等,这些都是很美好的事情,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他就是一个渣男!
我这里就撇开那些青春的美好,单单从渣男这方面说说自己的看法。
影片总男主一开始遇见女孩,把女孩带回家,女孩衣服都脱了,结果他硬不起来,这就说明了,他其实根本就不喜欢女人,他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同性恋!
是同性恋没什么可耻的,可耻的是他羞于承认,然后用各种伤害别人的方式掩饰自己是同性恋的事实!
当然了,他也和女孩做过爱,但片中只展示了一次,还是他磕完药,跑到卫生间自己撸硬了之后才去的。
另外一次在酒吧里,和女孩激烈地为爱鼓掌,结果啪了之后,没了啪啪,做到一半他跑了!
你可以理解为他情绪不好,但是我感觉他更像是想用和女人做爱证明自己不是同性恋,结果却硬不起来,或者硬了,但是和女人亲热并不让他感觉兴奋,所以他跑去给一个老男人演奏吹箫。
第一次和网友约炮,半夜出去,凌晨五点回来,被妈妈发现了,于是他又找到了那个女孩,编造出一系列美好的谎言,让她当自己的女朋友,假装半夜出去是和她一块去嗨了,从此他就经常半夜出去私会野男人了,妈妈也不再问他什么了,毕竟有了女朋友,理所应当会认为他和女朋友半夜出去嗨了嘛,那个漂亮的女孩啊,真是可怜,被这样的渣男骗上床,结果只是一个挡箭牌!
虽然我也是个同,但是我深深为那个女孩感到难受,那么性感漂亮、乐观阳光的一个女孩,被这么一个渣男糟蹋了!
不过还好,那个女孩十分看得开,不就是走到路上被疯狗咬了一口嘛,没关系,老娘打几针狂犬疫苗,疼几次之后,谁丫的还记得你他妈是谁啊!
如果碰到那种用情至深的女孩,说不定被渣男这么一骗,寻死觅活的心都有了!
再或者如果女孩不幸怀孕,发现自己被这么坑了,一激动,跳楼了,一尸两命,渣男的心就不会痛吗?
当然了,他不会,因为他是渣男嘛!
明明已经慢慢认识到自己就是同,一开始在视频里看到暴露的男人都会立马转走,看到穿着整齐的人才会聊几句,后来再看到暴露的男人,就不那么排斥了,用手捂着眼睛,偷偷地看!
可是你自己在家看小视频撸啊撸没什么,甚至和网友出去开房到小树林野战也没关系,毕竟大家都是成年人,你情我愿的,谁能说你什么啊!
可是你千不该万不该,明明就是视频看男人的,却跟朋友们说是为了搞到毒品才去勾搭男人的!
你这样说了,没有伤天害理,也没人说你什么,可是你更不该,借着约炮的理由,骗别人出来,然后让朋友们一起,抢了人家的毒品!
人家再有钱,毒品也是用钱的买的,也是很贵的,之所以愿意答应你拿出来,是为了和你分享,是希望和你发生一段亲密的关系,可是你不但让人家的期待落空,还这样对人家!
你也是一个同性恋,试想一下如果你被这样对待了,你心里会怎么想?
抢完人家的毒品之后,把人家推到海水里就跑了,虽然有些犹豫,却终究还是滚蛋了!
除此之外,为了吸毒,还当了母亲的珍珠耳环,父亲在家里躺着,快要过世了,也看不到他对父亲有任何的关系,只顾着和那群朋友们整天在外面到处嗨……你可以说他不过是一个青春期的少年嘛,会迷茫,会叛逆,会胡搞八搞,很正常嘛,但是青春期就已经这么渣,那么以后呢,能长成一个光明磊落的人吗?
男主的颜值,身材,胸肌、腹肌,我也都很喜欢,但是他的行为,让我觉得很难受!
母亲那么关心他,看到他整天和一群人胡搞,就让那群人赶紧离开,看到他吸毒,就把家里他藏的所有毒品都收了,看到他那可怜的小表情,心疼地关心他,他大可以说出自己是同性恋,自己不知道该怎么办,母亲那么爱他,或许会接受他呢?
就算接受不了,看着他这段日子那么难受,母亲也会心疼啊,可是他没有,他继续做一个柜子里人,做一只藏在沙子里的沙滩鼠!
是的,我很痛恨渣男,所有伤害到别人的人,我都恨不得送他去火星!
尤其是深柜的人,几乎大都是渣!
当然也不排除一些深柜,可以形婚,但绝不找女人结婚,让无辜的女孩做同妻,这样的人我佩服,可是大部分人都是渣!
明明是同,还找女人结婚,结婚生子了之后,不好好对家人,还在外面到处约,你不是人渣是什么?
说你是人渣都便宜你了;明明自己是同,还对别的同性恋嗤之以鼻,为了显示自己不是,甚至会比普通直男对同更加残忍,你自己说你是不是渣男……其实看似我是痛恨深柜,其实我是痛恨那些深柜里的渣男,看似我是痛恨那些深柜里的渣男,其实我是痛恨一切故意伤害别人还毫无愧疚之心的人渣!
不光深柜、隐婚,我痛恨一切伤害别人的人!
别跟我说迫于社会压力、迫于家人逼迫,迫于这迫于那的,我才不管呢,你上班迟到老板会管你是拉肚子还是堵车吗?
事实上你就是伤害了别人,别管是迫于天大的理由,你都是人渣!
一个连自己都不敢做的人,还能做什么?
十个深柜七个渣八个贱九个烂,还有一个人人厌,大家啊,跳出来,见到一个踩死一个!
世界这么大,渣男那么多,踩死一个是一个,世界如此美好,怎么能让渣男破坏掉呢!
当然了,不止渣男,还有渣女,毕竟啊,人渣,是不分性别的!
欢迎关注纯原创公众号:鱼纹
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每分钟120击和沙滩鼠,三部电影。
我实在不想用某个词语来定义它们,因为它们很显然都超出了定义范围。
不可否认的是在某些主题方面,他们很显然可以分为一类,但风格和主题却云泥之别。
如果说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描述了我理想的生活状态,每分钟120击则表达了为了获得理想生活状态所做出的努力和抗争,最后由沙滩鼠讲出了我现实生活的真实感受。
打了一个只对我自己有意义的四颗星。
毕竟想了想不能因为请以让我很舒服,每分钟让我很震撼,就对真实描述出我对自己生活感受的沙滩鼠这么刻薄。
“偏光电影”播客着重推荐小众、冷门或LGBTQ和口味奇特电影的栏目[彩虹屁]终于迎来了第一期。
来听我和大学同学、同时也是影像创作者的见凡一起聊一部讲述深柜青年忧愁心事的冷门佳片《沙滩鼠》。
微信公众号:《沙滩鼠》:深柜青年的忧愁情事喜马拉雅:《沙滩鼠》:深柜青年的忧愁情事网易云音乐:[彩虹屁]《沙滩鼠》:深柜青年的忧愁情事 节目导航01:40 豆瓣评分只有6.6的冷门佳片《沙滩鼠》是美国女导演Eliza Hittman的第二部剧情长片,于2017年在美国圣丹斯电影节首映,并获得了最佳导演奖。
影片可以简单概括为一个深柜美国青年的忧伤情事。
影片在豆瓣的评分只有6.6分,大约六千多人标记,可以算是一个冷门片。
但我和见凡都非常喜欢这部电影,见凡为了这期播客还特意二刷了一遍。
影片本身作为一部典型的同志题材的电影,却并没有把叙事重点放在通常会被戏剧化处理的“深柜”元素,并且主角“一边交着女朋友又一边私下出来约男人“的行为被许多观众所不齿,影响了它在豆瓣的口碑。
但如果就把他当成是一次深入的“人物研究”就会发现其中可看的东西还是非常丰富的。
05:57 男主角的脸是最大的宝藏 说到这部影片最让人喜欢的地方,见凡首先就提到了男主角的选角。
扮演男主角的演员是来自英国的Harris Dickinson,他拥有一张天生就极富电影感的面庞。
在这部着重人物内心细微变化的电影中,他的脸和表演提供了大量值得被观看的细节。
Harris也凭借此片实现了演艺生涯的突破,之后频频接到其他著名导演(比如多兰)和大片(最新一集的《王牌特工》)的片约。
09:09 沙滩鼠的意思是沙滩上无所事事的男孩影片很大的篇幅展示了男主角和几位所谓的“狐朋狗友”整日在海滩上以及周边地区游手好闲的生活。
为了寻求真实感,导演在其它几位配角上都选择了素人出演,这也引起了我和见凡的注意。
我们发现其中一位配角的脸庞同样让人印象深刻。
不过男主角和这几位男性朋友之间的关系非常微妙,真正的交流不算多。
所以我认为导演大概是把这几个配角当成环境的一部分来处理,从而衬托男主角非常封闭的心理空间和人际空间。
这是一个关于孤独的灵魂的故事。
16:19 这个导演对人的脸是非常贪恋的结合对导演其他两部长片作品的观察,见凡认为对人物脸部的贪恋是导演Eliza Hittman一个很大的特点。
首先直接体现在她的电影以特写镜头为主的景别设计上。
其次她对于人物所处环境的虚幻处理,更加剧了对于人物本身尤其是面部的关注。
结合导演在声音处理上的精神化特质,最后营造出的视听效果是让我们感觉离角色的距离非常近。
导演本人的选角思路也证实了这一点,她在选择《从不,很少,有时,总是》女主角(同样也是素人)的时候,第一次试镜就没有用任何剧本,而是带着摄影师去拍了很多女演员做日常事情的画面,着重关注她本人的状态。
22:59 “野战”段落的视觉处理既直接又隐晦在影像处理上,给见凡印象最深的是男主角出来约男人在外面“野战”的段落。
影片采用了一个微弱的正面光来拍摄这些夜晚的段落,造成了一种直接而又隐秘的双重奇妙感觉。
直接是因为单独一个正面光,将人物皮肤的质感都暴露了出来,不加其他光源的修饰。
而隐晦是因为光的亮度又很弱,环境几乎被处理成全黑,只能偶尔看到一些环境中的元素,给人一种偷窥的感觉。
导演在这些段落的影像处理上有明确的视觉参考。
30:13 反驳豆瓣高赞差评:视角太小?
点到为止?
我们两个都认为这种窄视角、点到为止的处理方式正是这部影片的一个优点。
因为影片本身最打动我们的就是那种青少年的忧愁情绪,和他本人迷茫的感受。
整个影片所展现的就是男主角在自我探索过程当中所经历的迷茫、反复、不解,他忧愁的根源也正是来自于整个过程中的徘徊和试探。
如果情绪被处理的太激烈,或者被附加上太多的社会性,则会破坏这种微妙情绪的表达。
35:17 《沙滩鼠》打破了我对圣丹斯系美国独立片的刻板印象从风格上来讲,《沙滩鼠》其实更加偏向欧洲电影,而与传统印象中“圣丹斯”系的电影有一些区别。
我在读李安之前的制片伙伴Ted Hope所著的《希望为电影》时就发现了他所总结的圣丹斯电影的“成功配方”,里面大多是一些我们已经看过的独立片俗套。
这也是我之前一直没有很积极去观看这部电影的原因。
然而它的确让我刮目相看,所以喜欢欧洲电影的朋友们请不要错过这部冷门佳片。
男主团队看起来最小的那个小朋友,也应该是深柜的boy。
这个穿着白色衣服的小朋友出场率非常高,且有几处特写。
电影拍摄中,一朵云的漂浮都不是无缘无故的,这说明小白并不是简简单单的狐朋狗友。
几处视听语言应该能够验证,小小技术分析一把。
欢迎指正或者增加证据1.小白作为除了男主外3/4的成员,与其余两位并不共享画面空间,影片20:48和1:18:50两处段落特别明显。
第一处是谈论男主的“女朋友”的画面,双人中景,友X友Y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小白并不入画;第二处是“网上调基”的段落,同样双人中景,友X友Y嘲弄网页的大叔,小白也是在画面之外。
空间位置隐喻了人物关系:男主与其余三人的分割,小白又与其余三人的分割。
他们并不一样2.在1:18:50这个段落与影片最后的叙事同样作证了这个观点。
小白蜷身走过——使得约炮失败。
这里与其说是他不小心,不如说是故意要破坏——同为天涯沦落基,不忍相煎急。
还有最后一个段落,劫持白粉男,小白并没有参与,同样基于上述原因。
3.影片55:00,完全属于小白的一处忧伤段落。
其余三人纷纷脱下衣服拥抱大海,唯独小白缓慢坐下来,看着他们追风逐浪。
这样的安排不言自明,小白自认为是四人中的”他者“,无法真正融入朋友们的开怀时刻。
关于小白,印象最深的是这几处安排,纯视听的隐形表述,很高明。
应当相信,小白和男主一样,觉得自己是”独特“的那一个,因不同而痛苦的躲闪。
这个电影与其说是男同深柜的故事,不如说是一个关于孤独的故事。
因为害怕孤独,男主和小白不得不努力融入XY的世界,又因为害怕孤独,男主在网上不断的寻求约炮对象。
影片的叙事基本上是‘约炮——沙滩——日常生活——约炮——沙滩’循环的结构,可能不工整,但沙滩是连接两处世界的节点,无论日与夜,无论是与朋友还是炮友,当海风吹来的时候,他不是孤独的那一个。
悲剧就是当着你的面毁掉美的东西。
GAY就是当着世界的面毁掉自己的青春和人生。
青春是最美的东西。
每个GAY都是天生的悲剧大师。
烟花绚烂,与你何干青春残酷,你更倍之你是戏剧界最糟糕的伪装大师你又是真实人生里最无奈的小丑所以每个GAY都是天生的分裂症危险是美丽的但你却不能把伪装的世界和真实的世界重合就像折叠世界突然平面化了留给你自己的,只剩下绚烂又模糊的烟花。
弗兰基生活在纽约布鲁克林,他英俊健美、精力旺盛,每天与三个血气方刚的哥们儿四处鬼混,布鲁克林的南方海滩是他们最好的猎场。
独特的气质惹得火辣正妹也主动献身,但在弗兰基的内心深处,却埋藏着一股无处发泄的情绪,一个无法对家人、朋友和女友说的秘密。
夜半三更独处时,弗兰基会流连同志聊天室,专门找熟男大叔聊天,刚开始遇见裸露的身体立马跳过,只有穿着整齐的他才会聊上两句。
房间里没有开灯,只有电脑屏幕上那微弱的光亮着,而自己则刻意地躲藏在这微弱的光之外。
第一次和女孩做爱时,他硬不起来,只能谎称自己嗑药磕嗨了。
当女孩摘下胸罩,他没有关注女孩的胸部,当女孩追问他自己漂不漂亮,他却将胸罩放在自己的胸前反问她:“你觉得我美吗?
”
第一次与熟男网友见面前,兴奋的他洗了澡,剪了阴毛,反复检查自己的身体。
不安的他会担忧对方不喜欢自己,会害怕对方是不是坏人骗财骗色。
第一次树林野战,皮肤触碰时的闪躲,烟雾迷蒙下的荷尔蒙,伴着海浪此起披伏的声(呻)音(吟),所有的兴奋与羞涩都交织在一起,又像是压抑已久的情绪终于找到了宣泄口。
父亲得了癌症,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弗兰基的内心是爱着父亲的,却不懂得怎样表达出来,而这或许也是他会找老男人搭讪的原因(心理学家上线)。
白天他还是照样与朋友各种鬼混,看不出一丝的异样,只有看到妹妹交了男朋友时,会表现出一种羡慕,这种羡慕又发展成了嫉妒,再升级就成了嫉恨。
他恨自己不能像妹妹男友那样做个异性恋,与女孩进行正常的恋爱,正常的做爱,这种恨后来又发泄到了妹妹的男朋友身上。
当和哥们儿看到之前搭讪自己的女孩正与别人打得火热,他又主动上前向之前的行为向女孩道歉。
反过来追求女孩,这次与女友的爱爱还是硬不起来,只能借口上厕所撸硬了再回来,他是个同性恋无疑了,连双性恋都算不上。
不过这种感情毕竟维持不了多久,后来女孩还是与他分手了。
直到影片结束,主角都没有大的改变,不像别的电影那样会有一个内心的觉醒或者真相的揭露那样促进主角的成长、引发观众反思的事件发生。
据说,导演本来拍了这样一个结尾,电影的末尾,主角向母亲坦白实情。
但是觉得加上不好,剪辑影片的时候又把这段删掉了。
而这样没有改变的结尾却更接近生活的本来面目,有过同样经历的人更能够做到感同身受。
而影片中除了主角,导演对于主角哥们儿中的另一位也给了单独的特写镜头,按照导演每个设计的镜头必有意义的观点,是否也可以进行一番假设。
每次四个人出境,除了主角,给到他的镜头也都是独自一人的。
其中一个在海滩的镜头特别明显,当四个人中的三个都脱下上衣与鞋子冲向大海时,只有他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沙滩上看着他们三个在海水中打闹玩耍,好像他游离于他们之外,这是否也在暗示他也是一名深柜?
从艺术性来讲,这是近年来深柜心理刻画得最细腻的电影,满屏散发着青春荷尔蒙的气息,裸露却不色情。
抛开道德判断不谈,从头到尾的性感肉体绝对秀色可餐。
来自英国的小鲜肉哈里斯迪金森则灵魂附体般地演绎了一具完美胴体之内藏着的痛苦,刚强外表之下掩藏的脆弱,那些分裂、不安、无助,透过镜头伸展进观者内心,压得观众也喘不过气来。
那些被精心收藏的隐秘,仿佛长了翅膀,却又无处可以飞翔。
文 / 迈克尔·科雷斯基(Michael Koresky)“我真的不知道自己钟意哪种类型。
”弗兰基(Frankie),伊丽莎·希特曼(Eliza Hittman)在《沙滩鼠》(Beach Rats)中塑造的这个主人公年方19,因为还藏在柜中,所以每次被问及自己的偏好时他就习惯性地用这句话挡回去,一遍又一遍的回答几乎把这句话铸成了一块挡在身前的盾牌,但他不知道这几个字也可能会泄露一些连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真相。
他说这句话是为了解释自己的性取向和性癖好,因为那些在交友网站“布鲁克林男孩”上碰到的中老年男人总会向他提出这个问题。
弗兰基也许永远不会明确回答自己到底钟意哪种“类型”——在某场戏中他曾经解释过之所以选择和中老年男人约炮,只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男人不太可能跟自己的朋友有所交集——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他特别钟意于某件事情:被这些男人用爱慕的眼光凝视。
影片的第一组镜头就是弗兰基躲在自己昏暗的卧室里自拍,手机的闪光灯打亮了他的肉体——在一明一灭间快速闪过胸部、肱二头肌和腋窝——为了让自己成为男人们的欲望投射对象,他要努力打造出一个充满性诱惑的形象,总之就是要和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形象有所区别,不是在这里添一点就是在那里减一点。
希特曼依靠外在的人种学和内在的同理心精准地捕捉到了这种生活的本质,因为确实有这样一群人被死死地钉在某种社会的、某种地理的位置上,动弹不得。
早在2013年,她就用一部优秀的长片首作《感觉就像爱》(It Felt Like Love)证明了自己是一个生于弗拉特布什长于弗拉特布什的作者型导演,她已经浸淫在布鲁克林那个少男少女的世界太久,所以她懂他们,知道他们既被性欲所支配、又为秀色而烦扰,但无论是他们的内心世界还是外部行为都被禁锢在一个自成一体的生态系统中。
《感觉就像爱》的背景设置在工人阶级聚集的格雷夫森德,对于刚刚步入青春期的莱拉(Lila)来说这是一个惊心动魄的、欲望贲张的世界,没有人在意她初开的情窦,更没人教导她该如何领会其中的奥妙;相对于《感觉就像爱》,《沙滩鼠》的兴趣不在于从面上描绘一个结构成熟的社会群体,而在于从线上深入弗兰基的个人世界,弗兰基的生命主题就是日复一日躲在自己苦心孤诣想要维系的异性恋面具下,然后等待着前往羊头湾撒野的日子,只有在那片沙滩上他才允许自己沉湎于片刻的欢愉。
整个夏天,无论白天还是黑夜,带着面具的弗兰基总是和几个穿着跨栏背心、装出一副男子气概的小伙伴鬼混,他们不是在一起嗑药;就是在科尼岛的游步道上闲荡;弗兰基躲着他那一心扑在工作上的妈妈(凯特·霍奇[Kate Hodg]饰);然后惴惴不安又谦谦君子般向越来越不耐烦的西蒙妮(玛德琳·温斯坦[Madeline Weinstein]饰)献上殷勤。
这对少男少女的第一次房事以失败而告终,但是在失败之前西蒙妮已经发现笨手笨脚的弗兰基有着一双“悲伤的蓝眼睛”,她大概用自己的第六感触摸到了某些东西。
更让弗兰基心烦意乱的则是他那躺在客厅里被癌症一点一点吞噬的父亲;这不仅深深地扰乱了弗兰基的心境,这种心境也给了他一个可靠又顺手的借口,一个可以为自己不能与西蒙妮完成交媾开脱的借口——这个细节所涵盖的意味既复杂难言,却又条理清晰,就编剧技巧而言,影片中类似的设计充分证明了希特曼有种举重若轻的创作灵气!
尤其是影片最后一幕更是如此,弗兰基的内心虽然涌动着一股暴露真实自我的冲动,但表现在行动上却模糊了受害人和攻击者的边界,这一设计充满了令人不安的诡异感。
《沙滩鼠》是一部在焦虑和骚动之间来回摆荡的电影——究其本质,这其实就是对少男少女那点隐秘心思的无限靠近——而在这个个案中,弗兰基的隐秘心思更是因为社会对同性恋的偏见而在风雨中飘摇着。
“两个女的亲热很性感,两个男的亲热是同性恋。
”当弗兰基鼓足勇气把一只脚跨过安全区抛出这个问题之后,西蒙妮很直接地就做出了这样一个评价。
虽然这只是一个个案,但足以证明我们其实生活在一个谎言中,哪有什么所谓的“后同性恋文化”时代?
尽管弗兰基有着强烈的表现欲,还拥有模特一般轮廓分明的身材,但他还是会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隐藏起来。
希特曼选择20岁的英国演员哈里斯·迪金森(Harris Dickinson)饰演这个角色更是凸显了弗兰基的局外人身份。
虽然迪金森已经把布鲁克林口音模仿得惟妙惟肖,但是第一眼看过去他还是太异类了:这位金发碧眼、没有纹身的演员站在他的小伙伴旁边实在太不一样了——而且在传统的审美上确实要比他们更加英俊——小伙伴是从当地社区招募的三个素人演员,大卫·伊万诺夫(David Ivanov)、安东·谢利亚尼诺夫(Anton Selyaninov)和弗兰克·哈卡杰(Frank Hakaj)的表演既本色又自然。
随着故事往前推进,弗兰基眼看着自己切割两个世界的围墙逐渐坍塌,他的无措也一点一点变成了绝望,而迪金森那与众不同的飘忽感——特别是那双“悲伤的蓝眼睛”——更是成了我们进入角色世界的窗口,眼看着他的心在胸中一点一点崩裂。
影片中段有这样一个场景,弗兰基趁着夜色的掩护,在那片草木丛生的海滩上与一个中年男人偷偷约会,打完炮之后他独自涉水而去;他一步一步往深水中蹚去,而镜头却停留在原地,只能眼睁睁看着他的背影一点一点被无尽的黑暗吞没。
希特曼正在迅速成长为一代美国人的重要肖像画家,而她关注的永远是那些如花一般娇嫩如花一般脆弱的年轻人。
2017年发表于《电影评论》(film comment)7—8月卷2022年5月20日译于杭州原文地址:https://www.filmcomment.com/article/review-beach-rats-eliza-hittman/
结尾男主在夏天的烟火里迷茫稍有点弱,进入青春期的妹妹和失去丈夫的妈妈角色挺典型的。
反而是女主让我觉得存在感有点弱。
最后把男主甩了感觉情节铺垫有点不够。
印象最深刻的反而是不断给男主送酒的酒保,那双用力摁着男主头的手。
有一种因爱生妒的感觉,哈哈,让我意淫一下。
另外男主去检查前一晚有没有出事的那个镜头,天空很美
Title: Beach RatsYear: 2017Country: USALanguage: EnglishGenre: DramaDirector/Screenwriter: Eliza HittmanMusic: Nicholas LeoneCinematography: Hélène LouvartEditing: Scott Cummings, Joe MurphyCast:Harris DickinsonMadeline WeinsteinKate HodgeNicole FlyusFrank HakajDavid IvanovAnton Selyaninov Douglas Everett DavisHarrison SheehanErik PotempaNeal HuffRating: 6.9/10
Title: Never Rarely Sometimes AlwaysYear: 2020Country: USA, UKLanguage: EnglishGenre: DramaDirector/Screenwriter: Eliza HittmanMusic: Julia HolterCinematography: Hélène LouvartEditing: Scott CummingsCast:Sidney FlaniganTalia RyderThéodore PellerinSharon Van EttenRyan EggoldMia DillonBrian AltemusRating: 7.5/10A double-bill of two films from emergent American filmmaker Eliza Hittman, BEACH RATS is her second feature about a closeted gay teen’s coming-of-age tale, sort of. Frankie (Dickinson), a Brooklynite born from the wrong side of the track, piddling around with his cohorts of tearaways in the usual blokeish pastimes (playing handball, loitering in the beach, smoking weeds or vapes, enjoying recreational gateway substance abuse, etc.), struggles with his concealed homosexuality.NEVER RARELY SOMETIMES ALWAYS, Hittman’s third film, is also about a working-class teenager, 17-year-old Autumn Callahan (Flanigan), hailed from Pennsylvania, is pregnant, accompanied by her cousin Skylar (Ryder, a starlet acquits herself convincingly for her wholesome support and sisterly rapport), they embark on a sortie to NYC, so that she can have the abortion without alerting her parents, but things never turn out like what she envisions (she even loses a game to a chicken in a chicken booth).Both films have a succinct synopsis, but Hittman is such an extraordinarily astute screenwriter that those everyday-like experiences of these two youngsters are played out like the real deal, often lensed through tactile close-ups and reflected mostly through actions than words. Frankie’s clandestine assignations with elder men, his gauche attempt to function like a heterosexual by hooking up with a loose girl Simone (Weinstein) can only recoil upon him (erectile dysfunction is treated in a matter-of-fact abruptness, Frankie could be biromantic, but certainly not bisexual).Autumn and Skylar’s none-too-spectacular trip to NYC is even more so, Hittman deliberately keeps mum of any extraneous information from audience, as Autumn is anything but demonstrative, the father of her baby is never pinned down (the most likely candidate intimated by Hittman could only exacerbate our declining faith in the male specie), we can only glimpse her past through the convo between her and a clinic doctor (where the film’s title derives from). Restraint is exacted upon the narrative, everything on show is presented exclusively from Autumn’s own wavelength, but it doesn’t feel imposed, as in reality, it is Autumn’s life, she is the sole fount where we can get any particulars of her story, if she keeps her own counsel, audience can only make allowance for it. In both films, their narratives are linear, no flashback is used as an explicative device.That doesn’t mean we are unable to relate to the protagonists’ emotions, Frankie’s self-denying and straight-acting endeavor can barely hide his insecurity, the perpetual fear that his secret will be brought to the daylight is fiercely betrayed by Dickinson’s stoical, inscrutable expression that what we can term as “putting on an aloof straight face”, his blue eyes are always alert, guarded, distant. Even in the tender moments, like when he practices carnal knowledge with a man in a motel room, Frankie is never fully there, he only seeks for sexual gratification, any suggestion for deeper human connection is thwarted by his Adonis physique and impassive blankness. Hittman blatantly exhibits the underside of a gay melodrama, wearing down by his carapace, Frankie’s warped identification of himself can only lead him up the garden path, corroborated by the weed-hustling scam (a stalking horse for his online dating in front of his straight pals, but is there another closeted one among them?), next step, a male escort is very possibly down the line. BEACH RATS is a sobering look on urban homosexuality, but its dismal perspective might deter warm responses.N.R.S.A. inherits and doubles down Hittman’s clinical idiom, and since it grittily wrestles with the hot-button issues of abortion (its pro-choice stance is so unflinching, Autumn doesn’t register any visible concern about her baby), abusive relationship, toxic family environment (a father figure going around the bend), harassment that inflicts on women on a daily basis at the hands of predatory men (slut-shaming caddishness) - the latter, pointedly striking home in the episode with a seemingly nice guy Jasper (Pellerin), who is not above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girl’s plight to cop a feel, is mostly astonishing, how we might take it for granted after being chronically desensitized, it is simply not right! - the film runs up against more brickbat for its unorthodox modus operandi. Luckily, Flanigan is a phenomenal discovery, who can really attune her performance with Hittman’s tonal commitment, steely roots Autumn in her own head space, rounding out her portrayal with subtle and veristic evocative import, her Autumn is both anonymous and singular, an oxymoron that befits the story trying to rouse resonances and universal compassion, even from those who hold an opposite ideology. And one thing is for certain, what beckons Autumn in the future is more sanguine than what is set in store for Frankie, she might be able to have her foot on the ground after the ordeal, whereas him, shiftless and spacey, the monkey on his back is more detrimental in the long haul than his proclivity for elder men.referential entries: Francis Lee’s GOD’S OWN COUNTRY (2017, 8.7/10); Cristian Mungiu’s 4 MONTHS, 3 WEEKS AND 2 DAYS (2007, 8.9/10).
本以为是美国独立片,结果没想到走的是法国文艺路。
男主选得很好,青春,肉体,湛蓝无辜的眼神 棱角分明的面庞以及宽躺结实的肌肉。
女主的演技就不行了。
感觉总差点什么东西,可能是剧情吧。
卷卷而来的海浪声,升空四起的烟花,焦躁乏味的仲夏,保守的社区,狐朋狗友的peer pressure,肆意寥寥的大麻, 压抑的家庭还有男主自己迷茫痛苦挣扎的心。
我觉得应该可以表达得更多,而不是所有都浅尝即止。
他似沙滩鼠般在心中的黑夜里四处乱撞,否定着自我,却又网上寻欢。
开头的照相着实让我很惊叹,配乐我很喜欢,和人物心灵相得益彰,后面却一直平淡,直到最后的结尾,才如每晚都放沙滩上的烟花 在空中化为灰烬如有男主自己删掉了那些照片 回到了『正常』。
概念先行后,就没有然后了,只是表现昼夜的“鼠”生活,真我和假我的流水账,拍15分钟短片不香吗?真假互斥时竟然要以伤害别人为代价。没觉得男主美貌到让人垂涎,女主反倒给片子加了不少灵气。# I don't really think of myself as gay. - But you have sex with men.
虽然他说跟浪漫不沾边,还是想和喜欢的人去coney island看一场烟火。
这个导演还是视角小了些,本来这种因为寻求性和毒品刺激并因为环境原因无法出柜而导致性取向挣扎的故事,是可以拍得很深入的,但是本片各方面都只是点到即止,可能真的改不了一个劲拍大特写的毛病(这次是演员脸上的雀斑)。可是!!男女主角的颜值都太高了吧,突破天际,站在一起简直A&F的海报...
颜值和身材满分,男女主都是,可惜剧情寡淡如水,能明白导演想讲得这类真实的人,但却是让我看得想睡觉。
还没老的迪金斯真的美,女导演拍深柜拍得就是细腻。
每次射完,天空变得格外明亮,无忧无虑,但黑暗迅速袭来,和寂寞空虚一起,成为美貌的衍生品。烟花真美,照不亮天空。
已经很久没看到这么难看的片了 就这玩意儿?Sundance?really?i'm totally fucked
少数几部选择以自我认同为主线却又意不在此,而是去描绘青春的迷茫混乱,从而跳出俗套的同志青春片。视听构建精准且有想法,与看似松散的情节一起时刻紧扣人物心理。几场肉欲戏和收尾都算神来之笔,能把康尼岛这种被拍烂了的地方都挖掘出新鲜、敏感的角度也是厉害了。
想讲的到底是个啥……
不知道在演什么呀 不过身材还行就是了
迷失青春夏日碎片,本质上还是老套的深柜故事,各种压力苦闷我能理解,男主对女人明明硬不起,去打飞机回来继续,这已经不是性向摇摆了。还有假装约去欺负gay,男主好恶心,自己过不好,不是你去伤害别人理由。也就烟花用得不错
父爱的缺失部分催生出一个对老男人格外迷恋的深柜,通过网上约炮填补空虚,女友不过是一个试图掩饰的幌子。从故事到拍法都非常稳妥,甚至对于作为“闯入者”和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受害者”的女友这一矛盾第三人的描写都只是浅尝辄止。整体剧情还是太平了,不过男女主那般年轻美好的模样让人耽溺其中。
超级无聊,都什么年代了还在讲自我身份认同的问题
论如何打消对一个演员的性幻想:去看他在同性片里演bottom。不过Harris Dickinson还是过于可口了...
同性题材里很中规中矩的一部。男主真帅啊。
这就是我从未了解过的网络的那种找daddy的吧 美好的男主肉体让我坚持看完 你们四个不可以吗 为什么一定要这个old guy。。。
女导演视角切入点都不错,无所事事的夏日氛围把握不错的,格局还是太indie。小哥哥长得真的很舒服很好看了<3
今年看的第一部Sundance,竟然是女性导演拍出来的,能到这个程度不可思议,不过比起男导演差距不小,渲染一个没有了父爱,家庭关系的变化,出柜or not,用大麻舒缓痛苦和困惑的神经,有无助也有放纵,最后的烟花结尾还不错,不过也是似曾相识的剧情。抢走大麻并使用暴力的情节超级减分
A man looking into the mirror only sees another man.
bo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