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之城
Сэр сэр салхи,City of Wind,Ser ser salhi
导演:拉娃杜拉木· 普雷夫-奥其尔
主演:特日格勒·宝乐额尔德尼,诺民额尔德尼·阿云比亚木巴,阿努乌金·特尔玛,布尔干·丘伦巴特,甘佐里格·特斯格,Tsend-Ayush Nyamsuren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蒙古,葡萄牙,荷兰,德国,卡塔尔语言:蒙古语年份:2023
简介:萨满是蒙古社会中重要的角色,时常被人们视作提供道德和精神指引的导师。但如果这位萨满是一名年仅17岁的高中生呢?影片的主人公泽是一名17岁性格温和的蒙古萨满。他既要履行他的巫者职务,又要兼顾高中生的课业,以求在当代蒙古这个冷酷无情的社会中获得成功……详细 >
9.9 披着萨满皮的校园青春片
只是设定在一个不太多人熟知的国家,有点猎奇心态,但故事还是太俗套。
@ Cinematheque 亞洲電影大獎提名放映。
3.5,中间韩剧味儿挺重,恋爱片段再少一些,围绕萨满的戏份再多一点就更好
纯靠男主表演、萨满高中生的人设,勉力支撑的蒙古国青春片。剧情只关乎身份与生活状态,但说是生活流吧又有点陈词滥调,剧力薄弱。
最喜欢的一部蒙古电影,出自女导演之手,更是可喜可贺。萨满不过噱头,传统-现代、宗教-世俗等矛盾对立看似和藏地/牧区及不丹电影类似,本质和《燃冬》《青少年哪吒》是一回事——都关乎规训、反抗、顺从,危机四伏的青春,终将被简单概括为一场「成年礼」。群吠、迪厅的戏,是亮点。若要深究,中国和蒙古定有不同答案,却同样引人深思。这些年,韩流对蒙古影响深远,年轻人更是出乎意料地时髦。而乌兰巴托的landscape,蕴含太多历史与意义。当镜头如微风般拂过蒙古包、新建筑、以及赫鲁晓夫楼,耳边仿佛响起了张蔷的歌声:「北京开往莫斯科的快车……」这座庞大的城市,恋旧又渴望新鲜感,似乎正在面临「modo jodo casa house」式的问题——臃肿的同时,却也在孕育着可能性。而处于边缘的年轻人,又何尝不是蒙古国呢?
2024 BJIFF #80th Venice#地平线最佳男演员 萨满少年 青春与通灵
2023.10.12PYIFF 4.5/10映后的QA中,感觉导演想表达很多:宗教信仰,灵性与亲密关系,自然,少年萨满挣扎在责任担当中的矛盾,浪漫关系但感觉并没有拍出来效果,想要表达的太多反而没有重点。拍的很朴素,无论是镜头还是情节。很多情节并不起到结构上的作用,看的时候显得很杂乱。电影中有很多留白,但表达的情绪不足 镜头切换会显得生硬。看了as才知道,这些杂乱的情节原来是为了展现“各种亲密关系与萨满信仰的紧密联系”。为了展现“男主双重身份的矛盾对比”,用的方式太过刻意了。但我很喜欢课堂上大家一起狗吠的部分,这一段拿来展现“亲密”倒是很好;还有灵性的展现:看见邻居爷爷念叨着走向死亡这一幕,很有表现力。但作为看的第一部蒙古片,确实有些失望,内容还是太单薄
看不太明白
7.1/10
生活在城市中的现代女孩,向往草原的原始生活。生活在蒙古包中,并背负祖灵的蒙古男孩,向往高楼大厦中全自动家居。这种渴望令生命完整。欲望和本能在这条旅途中摇摆你,但心灵会指引你,你只需要忠实于它,每个灵魂的都有它的选择。没有对与错。
三星半。
看过
-
离谱 如果他萨满是真的 那为啥还要上学 如果真的通灵 那他学的这些科学怎么解释?
年轻的萨满情窦初开,融入性爱的过程中丢失了与祖父神沟通的能力,题材是足够有吸引力,整体表达也很流畅,但是在行进过程中丢失了大部分神秘学魅力,只剩一眼到底的儿女情长
JAFF 18 with F. 很沉着的导演,看好。住公寓的人想住村里,住郊区的人想住智慧公寓。现代性是一个圈而不是线吧。查了才知道蒙古移工最多在韩国,蒙古演员长得也太像韩国演员了,本片男主就很像刘亚仁。乌兰巴托的city scape惊人。
平遥首映看完的。导演的故事和镜头很细腻,细节也很多。尤其是关于萨满的部分真的很多小细节 虽然是导演的第一部短片但能感受到很大的诚意 在夜店蹦迪那个part泽躺在沙发上灯光来回切换的时候两个灵魂的泽反复切真的要感叹导演太会设计了 很多镜头光影和构图都很棒 推荐!
通过航拍和对城市建筑的特写描摹出以城市为载体而携带着的传统与现代的对抗焦虑 影像拍摄的硬件呈现很厉害 剧本的文学性和创新性还是拖了下后腿 尽管主题已算老生常谈 但至少努力在影像领域为蒙古这片被忽略的土地打开了窗口而能投入进关注的目光
6.0。雖未成年薩滿這一切入角度著實精巧,足以一窺民族傳統與現代化進程夾縫中的蒙古青年,但導演過剩的表達欲與尚不成熟的技法使之尚不凝練,且有滑入簡單二元跳轉的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