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美:10/10故事:7/10幽默:7/10综合评价:A-Timur Bekmambetov, 这位来自俄国的爷们在吴宇森闯入美国影坛十几年后,再次将所谓的暴力美赤裸裸地展现在观众眼前。
如果说吴宇森的《变脸》中略带朦胧的暴力还有来自东方的矜持,Bekmambetov的这部《通缉令》则纯粹是兽性的嘶吼和彻头彻尾的张扬。
Bekmambetov的镜头将《黑客帝国》里的子弹时间发挥到了极致 - 以至于到了让人麻木的程度。
从开始到结束的无数场面里我们的眼睛都在跟随着子弹飞奔。
岂止十两血的喷射,匪夷所思的单向甚至双向弹道,夸张的飞车,有卖弄风骚之嫌的致命冷艳,无不撩拨着每一个热爱暴力 - 咳咳,热爱暴力动作片 - 的男人身上最敏感的神经。
我知道很多人说Angelina Jolie如何如何漂亮性感,我却从来都是觉得OK而已,比如她的暴力作品《Mr. & Mrs. Smith》和《古墓丽影》,其实都也就那么回事吧。
而在《Wanted》里,说话不多的她却像预告片里高速旋转盛起Wesley的那辆红色跑车一样让人无比眩目,冷艳性感的气势夸张点说大概可以从各位的丹田直贯顶梁门,冲破天灵盖绝尘而去。
我靠。
Kate Beckinsale的女吸血鬼杀手曾经是我心中的性感暴力No.1,现在看来要屈居No.2了。
和吴宇森到处放鸽子装和平圣洁假崇高假深沉的风格稍有不同的,俄国佬很愿意在烘托暴力的时候搞搞恶,用黑色适中的幽默冲淡血腥甚至孤傲、尴尬的气氛。
剧情里基本上就Wesley(James McAvoy)、Fox(Angelina Jolie)和Sloan(Morgan Freeman)这三个角色 - 大致相对于《The Matrix》里的Neo/Trinity/Morpheus。
然而,搞恶的重担却几乎让《赎罪》里的小哥James McAvoy饰演的Wesley一人承担。
他的几乎每个表情都被缓慢细致(就是“暴力美”,呵呵)的镜头放大,额头爆出的青筋和涨得通红的脸也许有CGI修饰,但是几处搞恶场景被诠释得充实、过瘾、水到渠成。
然而,老好人Morgan Freeman这次来出演大头目倒是很不合拍 - "Morpheus"应该还是要让Morpheus本人Laurence Fishburne来演那就棒呆了 - 虽然他现在胖得有些过分了(参见最近的《21》)。
从成天受着恶心肥胖刻薄女上司压榨、手头从来没有什么余钱、老婆还给自己戴绿帽子的小人物到一个“控制自己命运”、练就一身传奇的枪林绝技、身边有武功天下并列第一的惹火蛇蝎美女陪伴的“大”酷哥的发展过程,我们却不小心地再次看到了不得不出现的练功速成场景(参见《功夫熊猫》)。
当然,这速成场景和《熊猫》里的筷子战一样还是有不少创意的。
然而结尾的大战,第一幕的漏洞太大,第三幕的打关痕迹太过明显,却是此片让我失意最多的地方。
而故事好的方面,剧中和结尾的两处转折让我稍稍猝不及防;现在回品,觉得不但颇具少许“惊悚”之风,而且保住了让男人yy到底的女主角的立场和身份,让我非常想拍这俄国佬的肩膀告诉他说“你这老小子还不算白给”。
自从去年独立日档的《Live Free or Die Hard》和九月的《Shoot 'Em Up》以来还没有被一部彻头彻尾的动作片过瘾到。
今天绝对得偿所愿。
关于我们自己的只在梦中出现的英雄童话在Wesley身上基本实现。
虽然因为组织问题小伙子没有爽完全(为什么没爽完全参见剧情),但也算是爽了个饱。
Wesley那响彻影院的低沉心跳何尝不是我们每位wsn (aka. 猥琐男) 那点残存自尊的在即爆发?
于是,Wesley最后问道:"This is me taking control. What the fuck have you done lately?"妈的,nothing。
哈哈。
原文来自我的博客《和老豆腐一起看片子》:http://oldtofu.blogspot.com/2008/06/wanted.html
http://prepare.blogbus.com/logs/28308983.html 我告诉你什么叫爽!
爽就是你憋了两天尿,终于等到那个膀胱收缩的瞬间!
——这个瞬间叫做《刺客联盟》,《Wanted》,啊啊啊啊,啊……舒坦了,你想要的那个瞬间!
所有你想要的动作片。
去他妈的《黑客帝国》,去他妈的子弹时间,现在我们要的是弹道弧线,是时间回转;去他妈的《搏击会》,去他妈的爱德华·诺顿,詹姆斯·迈克沃伊的粉嫩小脸可比他神经质多了;去他妈的《刀锋战士》,去他妈的嗜血的刀锋,没有什么刀锋比一杆老枪更硬,没有什么刀锋比一颗子弹更华美;去他妈的《黑夜传说》,去他妈的凯特·贝金赛尔,安吉丽娜·朱莉的冷艳是如此的勾魂摄魄,乐不思蜀……去他妈的《X战警》,去他妈的金刚狼,去他妈的《地狱男孩》,去他妈的《钢铁侠》,这里有一个更彪悍的战士,没有武装,骨子里只有强大。
没错,你想要的就是一部淋漓尽致的动作片,像《暴力街区》、《火线保镖》那样的酣畅淋漓,但不要那么脑残。
没错,你想要的就是一部冷酷到底的动作片,像《代号47》那样有冷兵器时代的质感,但不要那么装逼。
没错,你想要一部像《谍影重重》那样干净利落的动作片,拳拳到肉,重要的是速度,是速度。
你还希望它有一点哥特气质,杀千刀的,蒂姆伯顿为什么不去拍动作片;而且,还要有一点准头儿,毕竟,我们都爱神枪手。
是的,画面感也很重要,有点MV的味道就好了,就像《两杆老烟枪》的片头,就像《300》,最好还要有点怀旧的气息。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部往事。
李安的无敌句式,他娘的矫情。
看动作片的爷们儿是多么的挑剔,因为他不耐烦,他心里有愤怒,体内有激素,千万别像《神奇四侠》那般的娘娘腔。
这片子要性感,要有肌肉,还要有女人的胴体,要硬,要凶狠,要真实,要007,要飙车,还要有一点神神叨叨,要痛苦,要纠结,最好还要扯上点宗教、宿命,要看一个男人的成长,看他的蜕变,看他的成人礼。
这个男人注定要流很多血,挨很多打,遭很多罪,还要像小强一样的 Die Hard,他可以被打到废掉,惨绝人寰,但也必须要帅,到死也要帅,并且要帅到掉渣。
一部像《无主之城》那样好看的电影,一部像《罪恶之城》那样有镜头感的作品。
操他妈的!
牛逼!
——看一部好片子,人生观都会改变。
PS:要注意这个俄国佬了,Timur Bekmambetov。
当他在04年,06年接连捧出《守夜人》、《守日人》,以小成本赚得盆满钵满,创造俄罗斯票房奇迹的时候,我还以为他顶多是个迈克尔·贝那样的狠角色。
现在看来,俨然第二个克里斯托弗·诺兰啊。
除了《蝙蝠侠2:黑暗骑士》,今夏最好看的动作片,就算这个了!
http://prepare.blogbus.com/logs/28308983.html
不晓得为乜,走出戏院忽然有点穿越滴感觉,功夫大能猫里,tigeress、猴子、螳螂、仙鹤和蛇这五大贱客在“西傅”滴带领下培训新一代功夫小英雄阿波滴故事,上演真人秀... 这一次,依然是个loser状邋遢颓废小青年,忽然被类似轮子功的组织抓去,告诉他,你有无限潜能,我看好你哟,以后保护地球滴任务就交给你鸟... 然后,又是一个口音怪异装深沉滴“西傅”及几个非正常人类研究中心出来滴各怀绝技滴叔叔阿姨们以各种变态招数逼他练武,教他报仇...作为正常女性,实在难以从“纯爷们”这口得到什么感官快感领悟什么暴力美学...那些子弹相撞、血水飙飞、刀割肉搏滴华丽丽滴灰黑色调滴慢镜头,换来滴只是零食陪伴中滴漫长滴煎熬与等待...以前俩男同事极力推崇的那部crank,就让我看得很头痛...今次一样。
但好来坞的电影比国产的好就好在,故事总能多转两个弯...所以在以茱莉的美貌支撑我忍耐完无比无聊的前半场后,后半场情节稍能接受,只是总一直需要如此这般地自我提问并自我解惑:为虾米子弹还会拐弯?
--- 这个叫艺术处理与后现代镜头你懂不懂。。
为虾米里面滴人都那么经打经摔几百米掉下也不死?
--- 拜托,子弹都会拐弯了人要不死有虾米难的。。
tigeress姐姐滴子弹还会360度一弹五命呢,为虾米不能派他去杀tai lang,而要让MP青年阿波去?
--- 姐姐,你真滴完全穿越到冥王星鸟。。。
为虾米茱莉那么瘦?
--- 这。。。。
.................最后,请允许我以抒情滴方式结束这篇风中凌乱不知所云滴观后感:欧,茱莉的出场真惊艳哪躺在跑车上真拉风哪。。。
欧,茱莉吻男猪脚滴时候真女王范儿哪。。。
欧,配乐的rock真heavy哪。。
欧,广电总急的无敌剪刀手真贱哪。。
欧,如果不是特喜欢茱莉你还是等碟吧。。
6 weeks ago,I was ordinary and pathetic,just like you.who am i now?acount manager? assassin?or just another tool who was xxxing fucked and killing his father .I am all of these, and non of these.who am i now?this is not me fullfilling my destany,this is not me following my father's footsteps,this is definitly not me saving the world.this is me taking control,from salon,from the farturnity,from jennis,from biliion reports,and urgynomic keyboards,from cheating girlfriends,and such a shit best friend.this is me,taking back control of my life.what the fuck have you done likely?
《通缉犯》的中文片名让我想起了美国西部片里的悬赏通缉告示。
“Wanted”,“望得的”,希望得的东西可以有很多呀,为什么只能是通缉犯呢?
难道片名的译者也是俺天朝9区DVD的字幕小组成员,习惯性地不看画面就根据SRT直译了?
吉布森紧张时的心跳数百下让我想起了杰森·斯坦森的《怒火攻心》。
可是肾上腺素都提到了,却没有发展出一场轰轰烈烈的激情戏?
这也让人颇感意外和不满。
毕竟观众在这方面的联想能力和需求都是很强烈的。
特别是考虑到女主角的扮演者是安吉丽娜·朱莉。
福克斯在吉布森的第一次执行任务失败后的说服教育工作让我想起了《热血警探》。
记得看完此片后我曾发帖子说过,胖子问天使为什么要当警察时天使的回答是英国人对好莱坞类型片模式的一种幽默的嘲讽。
当时有人回帖说根本没有看出这层意思来。
而本人也因为想不出具体案例而一时语塞。
这次终于让我发现了。
注意,该模式的一大特征是:一定要说他(她)小的时候…… 会拐弯的子弹让我想起了保龄球的飞碟打法。
可如果按照弗里曼老头的说法——这种弹道的产生是受枪手的直觉所驱使,他们为什么要在开枪时做出一个十分夸张地甩臂的动作呢?
难道要借助甩臂所制造的动能,与子弹划过枪膛的动能合二为一产生出诡异的弹道曲线?
姑且抛开在物理层面上是否解释得通,它岂不是已经否定自己的刚刚说过的“意识直觉”论?
因为,既然是直觉是意识,为什么要改变动作模式呢?
……所以,唯一的解释就是导演自己也对“直觉”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不是很有信心,而必须要靠演员超酷的肢体动作来壮胆。
不过,可以肯定是这种技术在时下的海峡两岸应该没有市场。
我们所追求的是“截弯取直”。
猎杀坐着防弹车的目标时,汽车的空中翻滚让我想起了另一部由杰森·斯坦森主演的电影《非常人贩2》。
在那部影片中斯坦森是为了摘除车厢底座的炸弹,而本片的主人公则是为了避开防弹玻璃下手。
不过有没有人想过这个问题:他为什么不发射会拐弯的子弹?
为何这项刺客联盟的专利技术突然没有了用武之地?
对此,本人必须尽量克服以往的惯性思维——即导演为了让特效师傅们多些活干而忽略了逻辑一致性——而要结合本片自身语境作一个更合理的解释:就和飞碟打法所掷出的保龄球一样,拐弯的子弹也只能在X轴上进行各种曲线运动,而在Y轴上它无能为力!
头号敌人把摇摇欲坠的吉布森拉上火车一场戏让我想起了《断箭》。
飞行员在搏斗中夺下了女警察的枪然后又把它交换给了对方,从而一举消除对方疑虑和戒心。
虽然不是很欣赏那位女演员的表演,但必须承认这场戏的角色动机具有较强的说服力:本可以用枪打死你但没有,还把枪换个你。
这就是最大的善意。
可为什么《刺客联盟》的主人公在相同的境遇下,却没有做出相同的抉择呢?
是因前面仇恨的灌输过于强烈,还是因为拉他的不是女人所以缺少男女之间那种微妙的情感互动?
无论如何,对这场重头戏的处理不是很满意。
编导应该可以构思出更好的,让片中角色更别无选择的情节来。
好莱坞类型片中最忌讳就是重复。
虽然一个导演可以在自己的影片中大量的复制借用其他影片的经典桥段,但切记不要重复自己的情节。
本片引子部分的超级华丽的狙击弹道特效闪回,除了满足观众的眼球之外,从叙事的角度上说起到了伏笔铺垫的作用。
特别是那个踩在猎物脚下的大大“X”更是一种视觉母题。
它在提醒观众后面将发生与前面极为相似的情节。
所以,在结尾处,当反一号人物低头看到脚下的X时,电影就可以结束了。
根本无需再一次进入特效闪回。
颇为滑稽的是,这种画蛇添足的错误在影片中也“重复”了两次。
吉布森在福克斯的陪同下第一次出外场,结果站在火车车顶的他没有勇气下手。
那么,在福克斯的长篇大论的开导之后,导演应该如何去表现吉布森的变化?
当然只需一个被杀对象倒地特写镜头即可。
有什么必要将两人站在车顶的戏又重复一遍?
……在省略手法运用上,古典影片可以举出无数经典案例,新片中的《老无所依》也堪称典范——具体参见本人的博文《老无所依》的省略。
而以省略手法处理了杀手在开头和结尾的两次相同杀戮行为的《罪恶之城》,则可以作为本片导演的第一候选教材!
“用眼睛看,别用脑子想”——这似乎成了很多好莱坞大片的阿碦硫斯之踵,因为越想会觉得,真不值这个票钱。
火车从悬崖中间的大桥上坠落,子弹拐个弯互相拥抱,一颗子弹拐着弯打破一圈人的脑袋,哇呀呀,看得人还真是目瞪口呆。
至于情节,bug,bug,bug还是大bug.男主角把火车的刹车闸拉动的时候,我听见自己的心声被旁边人忍不住叫了出来,“他脑子有病吧?
”当然,要不然也看不见火车厢悬挂在大桥上如此壮观的景象了让这些感官刺激来轰炸我的眼睛吧,不要思考,不要思考,娱乐至死,娱乐至死。
某个厌恶生活,厌恶工作,百无聊赖,无所事事的年轻人,在某个沙漠星球的底层混着日子。
直到有一天,有个貌似异想天开的老头跑来,声称他是The Chosen One。
整个银河急需他来拯救... 于是这个什么都不是的普通年轻人开始艰苦的超人训练。
虽然中间有些许波折,但他最终还是拯救了银河...某个厌恶生活,厌恶工作,百无聊赖,无所事事的年轻人,在计算机白领的底层混着日子。
直到有一天,有个貌似飞车党的美女跑来,声称他是The Chosen One。
整个人类急需他来拯救... 于是这个什么都不是的普通年轻人开始艰苦的超人训练。
虽然中间有些许波折,但他最终还是拯救了人类...某个厌恶生活,厌恶工作,百无聊赖,无所事事的年轻人,在白领的底层混着日子。
直到有一天,有个貌似吸多了大麻的美女跑来,声称他是The Chosen One。
整个世界急需他来拯救... 于是这个什么都不是的普通年轻人开始艰苦的超人训练。
虽然中间有些许波折,但他最终还是拯救了世界...Star Wars, The Matrix, and Wanted.这三个片子跨度了30年,且不论中间还有多少拙劣的模仿者,这种小人物变成超人拯救世界的规律,脑残的观众乐此不疲。
没有办法,我们吃同样的冷猪肉已经吃了几千年。
一代名厨和厨工的差别,在于前者能够化腐朽为神奇,每每出乎食客的意料之外。
与前两个片子相比,这个Wanted就是创新不成,烧成了平庸到不能再平庸的冷猪肉。
杀手,香车,美女,特技和祈求小人物的共鸣感,什么都有了,结果变得什么都不是。
如果有什么因素能够让它在电影史上留一点痕迹的话,我猜是想模仿经典,结果却制造出了荒谬狗血到搞笑的剧情。
西方人会想起来星球大战里的黑勋爵---Luke, I am your father! 中国人会想起来王朔的经典:我是你爸爸。
某个厌恶生活,厌恶工作,百无聊赖,无所事事的年轻人,在白领的底层混着日子。
直到有一天,有个貌似磕多了药的帅哥跑来,声称他要打一架。
整个世界急需打他妈的一架来拯救... 于是这个什么都不是的普通年轻人开始艰苦的超人训练。
虽然中间有些许波折,但他最终还是莫名其妙的炸毁了一座大楼...如果Wanted想效仿Fight Club这种颓废荒诞的风格,这片子说不定能稍微名垂青史一下下...
这部电影特技很棒,如果在影院里看一定更出色。
不过,我想说的是忍受的的限度。
不论是蜘蛛侠还是功夫之王,都在满足小人物的臆想,由一个不受重视甚至常常遭欺负的懦弱小人物变成超乎常人的强者。
他忍受的极限不是忍不下去,而是不用再忍。
这部影片的主人公亦是如此。
他选择杀手这条路与其说是为父亲报仇,更根本的原因是他无法再忍受现实生活。
上司的唠叨,女友的背叛,朋友的欺骗和自以为是,他一直在拼命忍受的这一切,终于无须再忍。
对这一切进行反击那一刻,心里一定爽快之极!
相信现实中每个人都在心里或梦里假象过这样的爽快情景,可是极少数人能成真,因为,我们都不如那个男主人公那样,可以完全改变现状,我们仍需回到现有的生活,并为一时泄愤付出相当沉重的代价。
而他,却不用回来。
世间存在奇迹,可我们总遇不上,就像彩票的头奖,总是有人在中,但不是我。
于是,忍受,继续。
早上,再大风再大雨,雷电交加,胆子再小也要准时上班,扣钱失业不好玩,忍!
有自以为是的同事一再惹得你想揍人,可抬头不见低头见,影响不好,你也不如她脸皮厚,忍!
老公忍受老婆的唠叨和作,老婆忍受老公的不思进取不担大任或者过于思进取担大任的老公不念旧情爱新欢。
孩子调皮捣蛋过份你还得忍着怒气好言相劝,怕态度恶劣给她留下童年阴影或者影响母子亲情。
孩子则为了尚无独立能力忍受父母的管制和教育。
患者怕医生不尽职,对自己康复不宜,忍受医生的怠慢,医院的低效率和拥挤以及诊治的高消费。
医生怕患者投诉怕患者纠缠忍受患者的无知和无理取闹。
即便路人矛盾,看对方实在不顺眼,你还得忍着:要么打不过他,要么打了要进警局还得承担对方医药费,实在不值。
看那个逞能的警察,因为停车争吵要了人命,结果呢,他不是超人,他得偿命。
——————虽说忍无可忍,无须再忍,我们还是在忍。
只能在梦和想的时候变成超人,或者有了改变现在生活状态的经济能力,然后忍受新的生活——就像杀手必须承担杀手的职责和命运。
直到最后的结局,而即便死,还要先忍受病痛,恐惧及分离。
牛人一箩筐先8一件有很多人知道的事情, 1979年底伊朗人质危机,定名为“蓝光行动”的美国特种部队经过了四个月的严格模拟训练,准备直接杀入伊朗营救50名人质。
而在1980年4月24日那个月黑风高的晚上,他们刚刚潜入伊朗,一架海马直升机就出了故障,指挥官含泪向卡特总统建议,取消了行动,史上最大胆的一次远距离营救功亏一篑。
再8一件看多了香港警匪片后很少有人相信的事情,2004年5月香港廉政公署的一个处长给我们说的,ICAC从成立起到那天为止,没开过一枪。
最后8一件你绝对不了解的事情,兄弟我少有大志长大要英雄救美顺便除暴安良,一度南拳北腿对着桩子猛捶过十几年,大学四年还把校园里的两棵树给踹残了。
不幸欣逢盛世,国家六六大顺、五谷丰登、四海升平,政府三个代表、两袖清风,所以到现在一次架也没打成。
我不知道美国人憋不憋屈,香港人憋不憋屈,反正我很憋屈。
但是法制社会不能乱来,打游戏又耗不起时间,所以,只好隔段时间就找些打打杀杀的片子来出气,原来也就看看功夫片西部片什么的,崇拜一下007、兰波、黄飞鸿诸位,这些年随着电影技术的飞速进步,银幕代有牛人出,在电影这个创意的天堂里,这些牛人以他们的拳脚、枪法、特殊技能和脑筋急转弯圆着我们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梦,让躲在后窗的我也尽情地对世界进行破坏或拯救,零风险地体验着呼风唤雨、舍我其谁的感觉。
下面即将登场的是这些年我知道的一些牛人。
最牛的枪玩枪的人多了去了,古代中国最有名一招枪法还是我们家创的呢,自从有了带火的枪,我们家族就退出江湖,传到我这代就只能穿个马甲在网上骂人了。
当年西部片和香港枪战片中的枪法已经叫人眼花缭乱了,现在就更神了,我要说的这个最牛的枪出现在《刺客联盟》中,它牛就牛在子弹会拐弯,变成导弹。
冷兵器能拐弯是很正常的,因为可以借助空气阻力,在物理上只不过是个力的合成而已,所以不用请出李寻欢陆小凤,连中国男足那种香港脚都能踢出香蕉球来。
然而子弹就不同了,相对于它火药的力量,空气阻力可以忽略,只有到了用狙击枪长距离射击时才要考虑重力和空气阻力(见牛片《兵临城下》和更牛片《生死狙击》)。
《刺客联盟》高就高在这里,他们个个都练出了子弹拐弯的技术,可以绕开猪肉击中后面看不见的靶,可以绕开屋梁打中里面开会的人,当然最绝的是最后“劳拉”朱莉那一枪圆心破圆周的枪法。
圆心破圆周是中国功夫片中常用的手法,就是一个人被一圈人围住时的战斗,这个问题用拳脚好解决,因为敌人再多能贴身动手的不会超过三个;但是用枪就难办了,多少人都可以同时对着你瞄准。
《刺客联盟》的最后,主人公卫斯理被七八个他的敌人用枪指着围成一圈,这其中包括同情他的朱莉,这时候我就想,这小子这下要跟中国队球门一样变成筛子了,没想到啊没想到,朱莉出手了,她甩手一枪,那子弹从她左边第一个人的右太阳穴进左太阳穴出,接着就进了左边第二人的右太阳穴再出了左太阳穴,依此类推,一颗子弹在她的几个同伴中作了一次太阳穴旅行,最后,进了朱莉的太阳穴,划了一个完整的圆,圆周破了,圆心的卫斯理安然无恙,收拾心情准备给朱莉申报诺贝尔物理奖。
顺便说几个很牛的枪战片, 当年周润发的小马哥就不用说了,那一手出神入化的枪法加上那一腔英雄本色,迷幻得当年的我恨不得立马就把隔壁班的八蛋给扁一顿。
外国片中老一点的有《杀人三部曲》,这哥们提个小提琴到处开枪;新一点的《赶尽杀绝》又译《火线保镖》,这里面意大利美女莫妮卡的倾情一脱都不算什么,贯穿始终的几段枪战才让人大开眼界。
最牛的车多年以来最牛的车应该是007用的,那个专为他搞设计的老头子老是与时俱进地加进一大堆新功能,但是这些年,邦德兄OUT了,特别是跟《非常人贩》和《速度与激情》里的那两位来比。
尽管这两部漏洞百出的系列电影纯粹为了表现车技而制造了一系列弱智的情节,但是里面的车技确实叫人叹为观止,在这里,飘移和跳华尔兹已经是小儿科了,车手基本上就是个全能运动员,什么空翻、跳马、跨栏、走平衡木应有尽有,他们可以从岸上把汽车飞到汽艇上,可以把汽车开到疾驰的火车上,甚至用汽车把英雄送到起飞的飞机上,好莱坞如果还想在这方面有所突破,估计下一次汽车就要上月亮去救嫦娥了。
最牛的兵器不是枪不是炮,而是一个键盘,《刺客联盟》中主人公卫斯理还只是个小职员时的用的那个键盘,因为这一小块硅胶不但能打人,还会骂人。
情节是,小卫知道了自己很有钱,决定不再忍受那个又丑又恶的女老板,于是他骂了她,也决定不再忍受那个老占她便宜甚至连女朋友都占的朋友,于是他拿着键盘向那朋友走去,那兄弟还笑着伸出手来,不料小卫甩手就是一键盘扇在他脸上,26个字母和众符号飞舞在空中,凭着当年苦背的的四六级词汇,我觉得银幕上的几个键应该是组成了一句话,于是我回放,果然,是“FUCK YOU”,我大笑,导演太有才了,但是猛然想起,一个键盘怎么会有两个“U”,于是再回放,定格,这才发现,后一个“U”不是键,而是那兄弟被打脱的一颗带血的大门牙。
I 真是服了U,这帮电影人太太有才了。
最牛的话牛人总是有一些很酷的话,远的“我不做大哥好多年”和“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就不说了,说两个新一点的。
一个是《飓风营救》里那个父亲说的,她女儿在法国被人绑了,他一个人杀到巴黎,他那个已是安全部长的老朋友知道他的厉害,告诉他救人可以,别把巴黎搞得乱了就行,这老兄说什么——“为了女儿,我连艾菲尔铁塔都可以给你拆了”。
另一个是《火线救援》中的丹泽尔.华盛顿,这又是一部中文译名很烂的片子,原名叫《The man on fire》,电影明线是讲他救一个小女孩,暗线是讲小姑娘对他的救赎。
当小姑娘被绑匪所害后,他发誓要干掉所有与之有关的人员。
某天,当他躲在一个老人家里瞄准外面警匪一家的警察时,那个老人劝他说,孩子,算了吧,上帝会宽恕他们的。
你知道华盛顿说什么——“那是上帝和他们的事,我的任务是安排他们见面”。
言毕,子弹喷火而出。
最牛的脑袋好莱坞编故事有一个二点五原则,就是说如果故事发展到了一,观众都知道下面将会是二,那么电影的情节就一定要是二点五,所谓环环相扣招招领先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是也。
这些情节对于观众来说是意料之外,但是对于片中那个牛人就不是了,特别是对于有过特殊背景的牛人,例如干过特种兵的当过特务的这些人,估计他们的训练就是按二点五来的,如果跟平常人一样,那还要你干什么。
象《谍中谍》和《谍影重重》就是,这些电影往往要看两三遍才可以理解主人公干的所有事情,因为他们的思路确实是太快太出人意料又太有前瞻性了。
当然要说到最有前瞻性脑子最好使的,那还不是这帮打打杀杀的年轻人,而是个其貌不扬的小老头,就是为007搞设计的那位,这前辈设计出一系列跟人一样聪明的什么车呀枪呀眼镜呀衣服呀都不算稀奇,高就高在,他每设计出一样东西,邦德兄弟总是马上就能用上且一点都不浪费,这种对未来风险的准确预估和解决能力,拿到任何一个证券公司,那至少能混个副总,如果愿意入党,一把手都有戏。
鉴于牛人太牛,别说现实中百年不遇,就连电影里也要NG好多回才出一个,所以奉上与牛人有关的几大警告警告之一,跟牛人过招不要对枪不要说话,打死再说。
千万别过嘴瘾,否则吃亏的一定是你。
警告之二,不要包围牛人,那样死得更快。
警告之三,干掉牛人一定要斩首,要不然不管你打他哪里,最后他总能活过来。
警告之四,不要派美女去对付牛人,那基本是会变成牛人的人,说不定还造出个牛人2.0版继续捣乱。
警告之五,不要给牛人任何理论上逃脱的机会,因为在牛人那里,那怕再小的概率事件也一定会发生。
警告之六,老大直接出场,反正前面派去的那都是凑篇幅的,老大始终是要和牛人对决,这样,从经济的角度,还不如让老大直接上算了,你下了地狱,别人就不用下地狱了。
最重要的警告,千万别惹牛人,那样你会很惨,千万别做牛人,那样你的家人会很惨,所以只能在电影里看一看牛人,反正,站着说话不腰痛,再牛的子弹也打不穿银幕,切记切记。
本来就是闲来无聊找个好莱坞动作片看看,没想到看到一部单从立意上来讲,可以跟《黑客帝国》媲美的商业大片。
这部片子从头到尾都在玩一些早被玩烂的东西,暴力美学阿,子弹时间阿等等(这也可以看出导演对黑客帝国的推崇)。
另外还配上一个还算曲折精彩的剧情。
让人看完以后可以心满意足的走出电影院。
不过我是真真切切的被震到了。
这部影片其实背后有一个很宏大的社会学和哲学的命题。
在探讨命运与信仰的同时,还探讨了组织对人的控制。
片名Wanted在国内上映时被理解为“被通缉”的意思。
确实影片中也有一幕,男主角和Julie和男主角他爸Cross出现在通缉令上,但是这其实只是Wanted在这部影片里一个并不重要的双关意。
Wanted在这部影片里的核心意思是“被征召的”。
刺客联盟“The Fraternity”的成员,就是一群被征召的杀手。
这群杀手所有暗杀目标的名字来自于对一台巨大的纺织机织出来的布的破译。
在古希腊神话中掌管人类命运的三女神Moirae便是跟纺织机有关。
Moirae在希腊文中的含义是配额,引申为命运对人的分配。
三女神包括Clotho(纺线者),Lachesis(抽签者)和Atropos (不可逆的),其中Clotho将生命线从她的卷线杆缠到纺锤上,Lachesis用她的杆子丈量丝线,Atropos则剪断纺线。
古希腊神话中的命运之神与中国神话中不同,不能接受任何乞求,连宙斯也不例外。
成立于1000年前刺客联盟,来于行业工会(guild)这个概念。
guild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初衷是为了保护行业的共同利益,具有很强的秘密团体的色彩。
虽然这些行会往往是无神论主义的,但是他们却有某种对“天道”和“真理”的信仰。
并且由于中世纪天主教排斥异端的主张,成员为了保护自己,使得这种信仰也染上了神秘主义的色彩。
在这个名为“The Fraternity”的组织里,成员们信仰的,就是由纺织机(相当于纺线的Clotho)体现的某种“天命”。
他们对于组织的信仰,也是建立在对天命的信仰基础之上的。
在这里,组织即天命。
同时,由于只有Sloan有权进入纺织机的房间破译密码,他也就成为了天命的“传递者”(相当于丈量纺线的Lachesis),就像先知摩西一样,传递上帝的声音。
组织的成员要保证自己信仰的坚定,就要相信组织领导人Sloan。
而他们自己则是对天命的“执行者”,负责终结人的生命,相当于剪断纺线的Atropos。
终于有一天纺织机织出了Sloan自己的名字,这时Sloan就决定放弃纺织机,让自己成为天命。
这一点被成员Cross发现,于是Cross退出了组织,与Sloan对抗。
Sloan在利用其他仍然不明真相的成员刺杀Cross失败以后,欺骗Cross的儿子Wesley加入组织,并将他训练成一个合格的杀手,最终通过谎言利用他杀死了他的父亲。
同时派Fox刺杀Wesley,但是未能得手。
Wesley在知道真相以后回到组织的基地——纺织厂,告诉了全体成员真相。
这时Sloan告诉成员们所有人的名字都曾在纺织机上出现,让他们自己选择或者相信“天命”开枪自杀,或者放弃信仰杀死Wesley。
大部分成员都选择了放弃信仰,但是女成员Fox这个笃信纺织机天命(她的杀父仇人的名字曾在父亲被杀前在纺织机上出现,但是执行任务的人却放弃了)的“原教旨主义者”却在开枪杀死所有人之后自杀。
这个是影片的第一条线,阐述了一个应该信仰谁,信仰是什么的问题。
伴随这条线的同时有对组织对人的控制的探讨。
第二条线则是关于Wesley自己。
Wesley在加入组织以前是一个怯懦的会计师。
在工作中他的命运被肥胖的女老板摆布,在生活中他面对自己的死党和自己的女友偷情却无可奈何,同时还要受二人的支配。
他患有焦虑症,需要靠药物控制心跳。
Wesley是完全对人生失去了“控制”。
所以虽然一开始Wesley并不想加入刺客联盟,却最终被这种杀手的超强的控制自己人生的能力吸引(其实是控制别人生命的),加入了组织。
结果却是落入了组织或者说组织的领导Sloan的控制中去。
最后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变故之后, Wesley最终干掉了Sloan,既放弃了对组织的领导Sloan的信仰,也放弃了对所谓天命的信仰,从而恢复了对自己人生的控制。
一部视觉盛宴,动作特技一流,虽然情节很老土的好莱坞一贯技巧卧底反卧底,负负得正,虽然暴力美学过头了点。我比较感兴趣的是那个命运织布机到底是什么来头?外星陨石打造的?最后那个360大回旋的子弹很cool~这片子可以去影院看看效果。
外国片都把人拍得个个英勇。前期经历挫折马上就可以热血沸腾智商上升去战斗去复仇,打怪升级太爽了!
那是不能复制的写轮眼吧,能让别人动作速度变慢什么的。为一美加一星,一美我爱你
从小到大,没看过比这部更烂的片子
怎么哪里都有摩根弗里曼。。。
我对视觉特效不感冒。怎么这几个好演员折腾出这么部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电影?
告诉我如何google Wesley Gibson才能够显示no results???
太过于追求炫了,茱莉的表现也相当一般,不过那把狙实在是很帅
好吧,会转弯的子弹我就不说了。那个超远程狙击,就算你射程够威力够精度够,你要怎么通过那个瞄准镜看到十万八千里外隔着层层障碍的目标?!难道视线也会转弯?!
这到底算是个什么类型片。
McAvoy演的很不错,不过除了他和朱莉,其他人都留不下来什么印象。那些老鼠.... 太好玩了!!
啊,奥斯丁花园男也开打啦,跑起来很丑陋。jolie真是美美美美美,一打一文艺真是适合她的拍片节奏
朱莉 太美太美太美了好片多少年后再看还是好片!配乐好。2014 2018
一个会计屌丝的逆袭——如何在六周内成为高端职业杀手。James大人也拯救不了这部片子,关键是这个狗屁天气啊,什么都提不起兴趣。
散场时一女对男友说,你没戴眼镜看得清吗.想起诺丁山里休格兰特戴着潜水镜天真又无辜的样子了
视觉效果好,剧情有点喽索,配乐略微刺耳
看之前人们对此片褒贬不一,可能很多人看电影太追求完美了,有些影片的主旨是玩味某一个元素,其他的比如故事、表演、真实性这些都不是那么重要,此片玩味的就是一个酷字,我觉得很好看。此片算CULT吗?感觉不像,安吉丽娜朱莉是一个天生的CULT演员,为什么不找她拍片?非常期待她能出演一部CULT影片
犹如国内武侠剧的悬疑动作片,用键盘打出“Fuck You”的来源原来是这里。★★★☆
剧情bug不少,伪科幻,或者是魔幻?不知道该算什么。男主特别傻,谁说的都信,给点吃的就能牵走一不小心杀了自己亲爹那种,当然反派也傻的出奇,教了男主一身本事然后端了反派自己的窝......但电影整体节奏不错,动作效果较酷,男主颜值还高,所以,傻就傻吧,可以一看
特效一流,剧情操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