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的我

50/50,活个痛快(台),风雨同路两支公(港),我得癌了,我与癌症,对半开,一半一半,I'm with Cancer

主演:约瑟夫·高登-莱维特,塞斯·罗根,安娜·肯德里克,布莱丝·达拉斯·霍华德,安杰丽卡·休斯顿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1

 剧照

抗癌的我 剧照 NO.1抗癌的我 剧照 NO.2抗癌的我 剧照 NO.3抗癌的我 剧照 NO.4抗癌的我 剧照 NO.5抗癌的我 剧照 NO.6抗癌的我 剧照 NO.13抗癌的我 剧照 NO.14抗癌的我 剧照 NO.15抗癌的我 剧照 NO.16抗癌的我 剧照 NO.17抗癌的我 剧照 NO.18抗癌的我 剧照 NO.19抗癌的我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抗癌的我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四好青年亚当(约瑟夫·高登-莱维特 Joseph Gordon-Levitt 饰)的生活很圆满,工作顺利,家庭和睦,没想到,只是偶尔令他困扰的背痛居然被确诊为治愈率50/50的癌症。疾病的打击,女友瑞秋(布莱丝·达拉斯·霍华德 Bryce Dallas Howard 饰 )的 离去,母亲的悲伤让原本自信面对病魔的亚当逐渐的感到沮丧和绝望,只有死党凯尔(塞斯·罗根 Seth Rogen 饰)一直用他特有的方式不离不弃的陪伴在他的身边。凯瑟琳(安娜·肯德里克 Anna Kendrick 饰)是一名缺乏经验的心理医生,负责亚当的情绪疏导,表面上专业镇定为人排忧解难的她,生活和感情上却是一团糟。两个失意的人,在疾病这个特殊的环境下相遇,从最初的误会到和解,他们逐渐的感觉到,也许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就在自己的身边。 影片由编剧威尔·里瑟尔的真实经历改编而成,...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云南虫谷象棋的故事玩偶特工最强肉盾的迷宫攻略惊魂疯人院朋友,我们的传说恶种参生十里洋场争霸战第25小时你好,火焰蓝假发黑色孤儿:回响荒城纪老爸老妈的浪漫史第七季流星蝴蝶剑初恋这首情歌师父偷偷藏不住崖上的波妞功夫小兔侠呼吸过度大力神重生美食不美第一季猪扒大联盟猎物在异世界迷宫开后宫提款机迈克斯的壮举火速救兵2

 长篇影评

 1 ) L.I.F.E.G.O.E.S.O.N

因为说了下如何下崽居然被豆瓣删了,补发一下。

自制字幕:http://bit.ly/rCx9r3观影于Amsterdam Film Week,2011年11月3日。

PATHÉ CITY。

前段时间被诊断出来有██████,不算什么大病也不算什么小病,性命之灾是没有了,皮肉之苦是少不了了。

想想那些手术药剂和精神压力,顿时觉得天塌了一半。

回家之后十分抑郁,愁云惨雾愁眉苦脸了好久,对着男友发脾气,最后还是告诉了他。

男友什么都没说,早上早餐的时候,我又开始絮叨着要来的各种痛苦,结果男友跟我讲了个故事。

他说他发小Falco父亲过世的时候,他也去参加了葬礼。

老爷子安详地躺在棺材里,大屏幕上闪现他生前的音容笑貌。

所有人都感动得涕泪涟涟,唯独Falco镇定自若。

男友带着泪去安慰Falco,结果Falco说,老爷子刚过世的时候,他自己也觉得无法接受,天天掉眼泪。

结果有一天,泪流干了,再也哭不出来了,就开始学着面对了。

男友接着说,正如你看完Six Feet Under,所有人的生死都看透了,难过得不停哭,可是最后你还是要回到自己的生活。

谈不上醍醐灌顶恍然大悟,我倒是有了点那么开窍了的感觉。

男友想告诉我的无非是:当不幸已经来到家门口的时候,无论你如何茫然苦痛,最后还是要选择面对。

Life goes on。

于是我也不哭不闹消停了,联系医院开始治疗,想想没什么,病而已,治不就得了。

电影里27岁的Adam Lerner境遇比我惨,他在西雅图的一家电台工作,专心做一档关于火山的节目,却不幸得知自己身患一个罕见的癌症,存活几率百分之50,一半一半。

从刚开始得知癌症的茫然麻木,第一次恶心呕吐的愤怒抵抗,渐渐觉得无望在车里歇斯底里地呐喊,到最后平静而又忐忑地接受手术,Adam经历了正常人所应经历的对于不幸的反应的过程。

他也试图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一个平衡点。

当他看到住在深山的病友和妻子相濡以沫时他心有感触,这种平释然静的心态他可望不可得。

生活的态度好比赌博,一半阴暗,一半狂欢,赔率和胜算一半一半,然而无论你选择哪一半,life goes on。

所以与其难过悲伤,还不如乐观对待。

电影想告诉我们的不过这个道理。

然而如果电影只是通篇用这种说教的基调来呈现,那么估计最后会像囧瑟夫那张脸一样又囧又长。

所幸电影的叙事方式非常新颖,台词剧本又相当扎实。

原本一个简单俗套的患癌的故事,由于电影喜剧的编排以及Seth Rogen的加盟,风格立刻鲜明欢快起来。

经典的“罗式”笑话在电影里频频出现,和电影的泪点交替出现有条不紊,让观众时而捧腹,时而扼腕,悲喜交集。

电影成功地调动了观众情绪,难能可贵。

而且最重要的是,导演找到了喜剧元素和故事主线的平衡点,罗胖的出现时间很合理,笑料抖得也很大方得体,既达到效果,又没有太抢囧瑟夫男主的戏,小品般的故事讲得满满当当。

罗胖萌得无可救药,而囧瑟夫的表现亦是可圈可点。

其实只要把他那张文青扭捏的脸往银幕上一摆,我们就知道他再适合这个角色不过。

《盗梦》里耍帅摆酷,现在又回到《和Summer的500天》里那种气质路线。

对着摄像机剃头那一幕还是有点牺牲精神的。

当他对着女友说:Get the fuck out of my porch时,又心里大喊骂得好!

囧瑟夫对角色的诠释很到位,要不要年终来点儿奖啊?

这应该是今年最好的一部喜剧了,深度立意小胜《疯蠢爱》,辛辣爆笑不亚《恶老板》,简单俗套的故事在好导演和好演员的手里点石成金,居然让我甘之如饴。

--小剧透分割线PS:电影翻译应该翻作【一半一半】有木有?

《抗癌的我》太坑爹了!

PPS:最近电影用狗都完胜有木有,连一条老狗都能扮可爱有木有?

PPPS:电影末尾Adam他爸爸叫他名字,妈妈来抱他的时候飙泪有木有?

几分钟后罗胖用手指擦药又破涕为笑有木有?

 2 ) 《活個痛快》(50/50 - 2011)

片名叫《活個痛快》,但一點也不痛快啊,看起來是反話。

基本上男主角的人生和個性就是不太痛快,所以他和女友感情有問題,和父母關係不好,但是有個個性完全不同的搞笑好友也是有點奇怪。

然後他得了個癌症,雖然過程很痛苦但結果反而讓他人生稍微變好了一些。

不過導演也無意去探討主角的性格源由以及患病過程中他有何啟發或轉變,就是很平淡地呈現他的情緒變化,以及他和家人朋友間的關係,再配上清新的搖滾樂,就是美國獨立製片的調調。

不灑狗血是很不錯,但反過來說好像什麼也沒說。

 3 ) 代入感极强的生命题材作品

代入感极强的生命题材作品。

每个角色,尽管各有缺陷,却都那么真挚而饱满:好色粗糙而最出力的好损友、默默付出又有点神经质的母亲、爱情背叛但仍不离弃的前女友、善良温柔的菜鸟心理医师,将友情、亲情、爱情跃然展现于影片各个角落。

重病号囧瑟夫,虽历经情变和内心挣扎,始终保持灿烂的微笑,也让此片的基调特别阳光;女主角很甜很漂亮,只一眼就被迷倒。

 4 ) 50/50

想看这部电影很久了,在了解之前单纯的冲着Joseph,却在今晚感动的一塌糊涂,因为真实,因为朋友,因为家人,因为Adam从对抚摸手臂的排斥到后来的愉悦。

Adam生活很健康,每天早起跑步,回来洗澡上班;是个有很强自律性的人,会在没有人的情况下依然等着红灯转绿再过马路;也是个很体贴的朋友,会主动帮忙清理车里的垃圾只为了Cheer her up。

他有个聒噪,活在当下,只求如何泡妞的死党,有个大惊小怪的妈妈,老年痴呆完全不认得他的爸爸,还有个表里不一,背地劈腿的女朋友。

怎么看在生病之前都是很平淡很无聊的生活,一点也不出挑,偏偏怪异的癌症就砸在他的背上,狠狠的开了个玩笑,只可惜是个bad joke。

癌症带走了工作,女友,正常生活。

就像他的Ex说的,他的世界和正常的世界就像阴阳。

Adam努力想和正常人一样,告诉别人,我很好,感觉很棒,拼命的压抑着负面情绪,为了不给关心他的人造成困扰。

可是终归不一样啊,哪怕在化疗之前主动剃了光头,哪怕自己搭公交往返于医院和家,他看着看着就憔悴了,害怕了,经历病友的葬礼,才真正愿意正视:原来我真的是会死的。

这种独身一人的感觉谁都没办法体会,所以他拒绝了治疗,摔门而去。

手术的前一晚,所有压抑害怕全都爆发出来,拼命的想尝试着生命中的遗憾,责骂死党只会用他的癌症用来泡妞根本不是真正关心,边嘶喊边一通乱打方向盘,发泄着“为什么是我”的委屈,打电话给治疗师,道歉和谢谢。

然后扛着醉酒的死党回家,发现了那本“一起面对癌症”,里面还有仔细的折角备注,笑了。

我却瞬间眼睛酸酸的也笑了。

这是我觉得全片中Adam的第一个真正的笑容。

有这么一个人,无血缘亲缘关系,依然用笨拙的方式来关心你帮助你,不离不弃,其实也就值了。

朋友不在多,而在真心,不是么?

他的狗狗是Ex给的,也是在分手之后唯一留下的。

看着无数个难捱的死寂夜晚,狗狗陪着他,给他安慰,也是一个笨拙而忠心的朋友,所以在手术当天早上离家前,Adam喂他食物显得那么煽情。

手术前,Adam和死党约定了出来再见,用力的拥抱做出坚定的承诺,谢谢对不起等会见化为无声。

对不记得他的爸爸说着我爱你,对妈妈哭着抱着絮絮叨叨麻醉如何能保证手术中不会醒来......真实的害怕,真实的宣泄,真实。

还好,是个Happy Ending。

其实这部电影就算是Bad Ending,我也会依然喜欢,哪怕违背了我厌恶悲剧的原则。

还是因为,真实。

Seth依然演的是个看起来性爱至上的猥琐男人,但的的确确是个good friend,而且看人眼光很准,其实吧,没准以后也是个靠谱男人Catherine,治疗师,放在最后是因为她是我对真实的另一个感慨。

里面的治疗没办法完全区分到底是心理治疗还是社工的个案工作,其实作为学了三脚猫社工知识的我看来,应该还是更加偏向社工。

她是个新手,就像Adam说的,他们都是新手。

最开始Adam对她是不信任和排斥的,因为他是她的第三个病人,是论文的素材,同时太违反他的刻板印象,所以不信任。

Catherine有的时候有点学究型,把专业知识Blah Blah Blah的说出来,却反而引起Adam更大的反感。

不过两个人都在改,Catherine最开始说Adam在压抑自己,被他不礼貌的反驳,第二次谈论第一次化疗,努力告诉他副作用是正常的,却惹来他的炮轰,她希望他知道发火是自我释压,抚摸手臂是表达关怀,这些都有利于治疗。

他表明极度排斥身体触摸,Catherine也就改正了这一点。

第三次涉及到他母亲,很不专业的发表了自己用了强烈的情感词语看法,反而很高兴看到Adam能够平和的接受她的看法,也能够喜欢她的触摸。

适时表达看法的确有效,只是用词应该更平和些。

可是在第四次,因为意识到死亡,极大的恐惧让他根本无法接受其他思想的灌输 ,夺门而出,但Catherine没有出门去追。

当一个人处于极怒状态听不进话的时候,让他自己冷静比上去纠缠他让他清醒效果要好的多。

最后,手术前一晚的电话,Catherine没有说那些“一定会好的”苍白安慰,只是努力轻松的和他聊天。

整个治疗应该到此结束了。

治疗的整个过程磕磕盼盼,而Catherine还很年轻,并没有理论那么完善,不过她胜在真诚和“多管闲事”,拉近了他们的关系,也误打误撞成就了一段佳缘。

拉拉杂杂说了这么多 ,最后说下囧瑟夫的演技,本来以为这应该是他最近那些电影里面最好驾驭的角色了,只要表达文艺青年依然可以乐观面对生命就好了,结果发现,他远不是接那些盲目弱智励志片的角儿。

从来就不信,真的有人可以从突如其来的宣判死刑,迅速走过悲伤,无奈,愤怒和害怕,马上变成一个人见人奇的坚强乐观爷们,所以用五分之四的时间来演绎心理历程才是正常人应该有的过程。

囧瑟夫依然顶着囧囧的脸,内敛而爆发,对前女友的无奈包容,对死党聒噪的低声反抗,一看就知道是个容易被欺负,没有个性的无聊男人。

但是在磕了药之后,一路摇摇晃晃的穿过一床又一床或生或死的病人,哭泣的家属,从迷幻的笑容变成面无表情再变成苦涩的笑,三层次甚至更多,丰富了内在心理变化,有种想要超脱死生却无奈的感觉。

剃头的坚决,直面死亡的恐惧,爆发的狂乱,以及后来安静的收拾,他终于能够面对死亡,不代表不害怕 ,只是能够坦然的面对。

他不是用夸张的肢体语言来表达情感的那种演员,从“神秘肌肤”甚至更早之前,他便善用表情来告诉我们这个人是怎么想的,有什么样的变化,所以当察觉到后更加能够体会,也更加讶异于他瘦弱身体里蕴藏的巨大能量。

Bravo,50/50.Bravo,Life。

 5 ) 一半、一半

前段时间一个同事的父亲去世了,今天下午在QQ群里突然情绪失控,本来他是想说给大家带了些家乡的特产的,多聊了几句,忍不住连说了好几个“很悲伤很悲伤”。

大家有的不知如何回应这突如其来的真情流露,有的只好说“节哀”,想起从哪本心理学上看到过,这个时候,人们最需要的是陪伴,于是犹豫再三,我还是对这并不熟稔的同事说了句,“我们都在这里,会过去的。

”虽然颇为尴尬,却也再找不到更有用的表达方式了。

晚上看了这部电影,《抗癌的我》,出乎意料的是,这不是一部如何战胜癌症的励志片,也不是一个富有悲剧审美的文艺片,电影结束之后,我脑子满满的都是原声里的一句歌词:I won't run far, I can always be found.除了努力的寻找解决方案,什么感同身受、什么安慰、什么转移注意力,跟做爱、医用大麻和吗啡的作用一样,都是短暂的排遣,或者不痛不痒的关心。

那之后,仍然只有空虚和无助,像冬天里无处不在的冷空气。

空虚和无助之中,你看到黑暗的房间另一角坐着一个人,那一刻心里才真真正正的有了踏实,其实说什么都是多余的。

而能在那一个角落里随时让你看见的人,能在任何时候都会接你电话的人,能为了陪伴你去做自己讨厌的事去自己讨厌的地方的人,终其一生,也许只有三个:母亲、真正的朋友、好的爱人。

相信我,陪伴你走到最后的,不见得是当初那些形影不离的人等。

倒不是非得感叹世事无常人走茶凉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他们在某些时刻就真的熬不过去了。

有的煎熬是贫穷或者疾病,有的时候是耐性或者诱惑,甚至有时不过是一场争吵,别人就此决定撒手不管。

当然,有的人走了还会回来,可你却已不需要这种反复无常的陪伴。

我们需要陪伴,其实是需要安全感和归属感。

你想要的无非是对方能兑现的那句承诺:“我一直在这里。

I can always be found.”没有“但是”,没有“然后”,没有“对不起”。

没有借口、忘记、不接的电话,没有那么多因为所以、心不甘情不愿的条件。

是,治愈癌症的并不是“陪伴”,但它是在“治愈”之外最好的事情。

有一种学科在解释“爱”的时候,用的就是这个词。

柏拉图在对话集里借阿里斯多潘的口说过一个故事:从前有一种人是阴阳合体的,宙斯把人剖成两半,从此人与人相爱的欲望就植根于人心,它要恢复原始的整一状态,把两个人合成一个,治好从前剖开的伤痛。

所以我们每人都是人的一半,是一种合起来才成为全体的东西;所以每个人都经常在寻求自己的另一半,这种成为整体的希冀和追求就叫做爱。

快要写完才发现,电影的英文原名是50/50,一半、一半。

心理学也好,哲学也好,这是目前我觉得对“爱”最妥帖的定义。

一直很喜欢西方的婚礼誓词,高尚而神圣的诠释着这种情感,这段话,可以献给那些无条件陪伴你以及你甘心陪伴的、为数不多的几个人:for better or for worse, for richer, for poorer, in sickness and in health, to love and to cherish; from this day forward until death do us part.

 6 ) 50/50 - 8/10

50/50的剧本并不新颖,却拍出了新意。

影片平铺直叙,节奏缓慢适中,不给人无聊的感觉。

演员的表现出色,Joseph Gordon-Levitt和Seth Rogen在影片里很搭,因为生活中的狐朋狗友都是这个样子,观众也很容易对他们俩的角色产生好感。

本片有不少催人泪下的片段,关于亲情,关于友情,关于生命。

这部电影是喜剧也是正剧,它十分真实一点不做作,它绝对可以感动你。

 7 ) 喜忧参半

《抗癌的我》:一半是激情一半是乏味乍听这片名感觉有些励志意味,不过最终看下来的感觉是喜忧参半。

喜的是影片中所透露的诙谐幽默甚至癫狂的状态,尤其是那位吊儿郎当不太靠谱的好哥们的掺和,使得主人公亚当似乎也淡忘了癌症的存在;但不甚爽的是影片似乎没有什么高潮,当亚当的癌症发展到需要手术的地步时,影片完全转向了一个单薄、感人的通俗故事。

影片的开端、发展部分比较吸引人,究其原因,乃是这两部分中充满了戏谑的人生态度。

当癌症进入叙事之后,影片并没有立即表现出哀伤的情绪,而是借由那位满嘴脏话的凯尔的插科打诨消解了其中的恐惧。

或许可以把年轻的主人公亚当的没有感觉看作是被突如其来的癌症搞蒙了,或者他并未真正知晓癌症的可怕,总之,他的镇定吸引了观众。

两人利用人之将死于癌症去泡妞充满了喜剧性,细细品来不乏对于病症甚至是死亡的嘲讽与不屑。

但是,当死亡真正逼近时,恐惧开始爬满全身。

影片使用渐强的叙事逻辑渲染人物恐惧情感的生成。

先是亚当与凯尔同去病友“光头哥”家中做客,席间意味深长地展现了“光头哥”夫妻的百般恩爱,但紧接而来的死亡除了给刚刚温情的画面蒙上哀怨的情感色彩的同时,更引起了亚当情绪上的重大转变。

从此处开始,当影片失去了最初的戏谑,取而代之的是温情伤感的情绪故事,俗套化的叙事使影片渐渐走向乏味,对观众而言,唯一期待的可能仅是主人公是死是活,不过不知这种观影期待是影片的幸运还是观众的不幸。

剧情的发展使得抗癌不再是“我”的事情,面对死亡的脆弱与无助使情感总爆发的同时,将包括朋友、父母、女治疗师在内的几个人更加牢固地网罗进“抗癌”的事情中。

顺理成章但又颇感乏味的是,创作者将影片导向了情感救赎,在抗癌的故事中,先前围绕主人公的各种情感麻烦全部获得解决。

紧张的母子关系在默默爱的行动中得到完全反转;一本教人如何与朋友一起抗癌的书书出卖了凯尔,不靠谱的朋友原来是最珍惜你的人;失去女朋友之后,曾靠患癌去泡妞的想法戏剧化地得以实现。

历经尽皆过火的疯狂之后,抗癌的我终于平复了所有的情感,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尾。

就像他背后那道伤疤,终究会慢慢愈合。

但是或许令人失落的正是因为这些通俗化处理的情感平复。

其实影片并非不可以走向一个情感集合的结尾,之所以会令人感觉乏味,是因为在几处人物处理上并不成功。

劈腿的女友这一角色的设置对叙事以及其他人物的性格发展其实并没有明显的作用,她的存在甚至仅止于能让凯尔有机会爆粗口。

她从开始出现到后来不了了之的“失踪”颇令人感觉这条线索的无力,其实完全可以使这一线索从始至终缠绕着主人公。

父母这一条线索更加可以走深,几个嘘寒问暖的电话或者寥寥几句面谈根本无法展现出长年对立而今终因患癌而得以改变的母子情感。

不过有一场戏较值得借鉴,手术前,亚当因恐惧而紧紧抱住母亲,简单的动作真实感人。

如果影片能有多些利用动作交流的对手戏,那么在情感和人物深度上一定会比现在要好。

抗癌的题材很有走向深度的潜力,而且影片其实已经提供了很好的人物关系设置,但却终于没能围绕癌症深入下去。

或许真该从中间横切一刀,去掉一半乏味,留下一半激情成为全部。

原文地址:http://i.mtime.com/wangxiaoer/blog/7216543/

 8 ) 我也有爸爸

《抗癌的我》《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炮友》这三部电影都是去年出品。

除此之外,它们分属不同类型,也并非来自同一国家……然而,相同的是:男主角都有一个老年痴呆症的父亲。

这样一个角色的设置显然是编剧有意为之。

就像某些电影将“同志”这一身份作为情节“反转”之用,“老年痴呆症的父亲”亦是这些电影关键性的转折,甚至是情节矛盾来源。

《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中所起的作用最重要,几乎它是一切故事(或者说事故)的起源。

就是因为父亲患有老年痴呆症,所以纳德不愿意和老婆西敏移民国外,西敏赌气回了娘家,父亲无人照顾,纳德只能请来怀了孕的女看护,后来女看护流产了……《抗癌的我》中,囧瑟夫饰演的男主角得了癌症,她的妈妈要来照顾他被拒绝了,因为父亲患有老年痴呆症,妈妈还要照顾爸爸。

至于像《炮友》这样的爱情喜剧,患有老年痴呆症的父亲则成为一个正面的力量,不但女主角以此走入了男主角内心,而且男主角也是在父亲的鼓励下决定以实际行动追回女主。

“老年痴呆症的父亲”这一角色设置,基本上都遵循了电影“欲扬先抑”的原则。

刚开始男主人公对这样的父亲总是无能为力,特别是在家中发生大事的时候,他们因为不能帮忙反而添乱,往往成为第一个被责备的对象。

主人公长久累积的负面情绪在那一刻爆发。

《抗癌的我》中男主角万般艰难之下告诉母亲自己得了癌症,母亲情绪崩溃,走进厨房,泡茶,“电视上说这个茶有防癌功效。

”“妈,可是我已经得了癌症了。

”母子抱头痛哭。

而父亲却仍然在饭桌上微笑着吃他的晚餐和药。

《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里,女看护第一天来就遇上父亲尿在身上,她打电话(我不知道在信仰至上的伊朗原来还有这样的咨询服务)问:“我如果帮助他换裤子,神会因此降罪于我么?

”后来,父亲又在一个不错眼的情况下跑出了家门……《炮友》里的父亲情形时好时坏,好的时候会主动把自己坐着的男主角身边的座位让给女主角,不好的时候,会在大庭广众之下脱裤子,并且要去找早已经离异多年的妻子。

可是他们又是无辜的,羸弱的,没有任何杀伤力的,让人不忍心责备的。

因此,到了后半部,他们往往又都是电影的泪点。

《抗癌的我》中当男主角化疗无效,只能进行手术,而他有可能在手术台上永远醒不过来。

在推进手术室前,生死关头,一直没有多少戏份的父亲(这部戏主要讲男主角和另一男主角的情意,所以港版译名《风雨同路两支公》深得精髓。

)突然对他说:“我今天穿了新西装,口袋里子是法兰绒的,你摸摸看。

”依然是那一副天真神情。

男主角摸了摸,然后说:“也许你听不懂,但我仍然要对你说,爸爸,我爱你。

”《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中纳德要在法庭控告女看护将父亲绑在床上擅自离家,导致父亲摔伤,于是带父亲去医生那里检查。

面对态度冰冷的医生,纳德将父亲抱上桌子,年迈而患病的父亲乖乖坐着任纳德一颗一颗解开钮扣,露出肥胖苍老的身体……纳德的手停下来,又将纽扣一颗一颗扣回去。

他突然间决定了不要做这项检查。

《炮友》中一直照顾父亲的姐姐临时有事,父亲被送往纽约男主角这边来。

男主角在机场接到他,带他去吃饭,餐馆里等位的人非常多,他一个不错眼,父亲不见了。

再找到时,父亲又脱了裤子,坐在一张桌子前……这时男主角也脱下自己的裤子,坦然坐到父亲对面,众目睽睽下,两人吃起饭来。

于是周围人也从震惊逐渐回复正常,去忙自己的事情。

而对于男主角来说,也是在这一次,他第一次真正走入生病的父亲内心,听他倾诉往事,从他的往事中得到正面的力量,有勇气正视自己的爱情,勇敢追回女主角。

生病,又是这样长久得令人绝望的病,往往成为身边人负面能量的来源。

可当亲人失去自主意识,变得弱小、无助,需要倚靠你,你又会发现,原来自己所有的责备都是发泄,其实都与对方无关。

都是自己的迁怒。

也许意识到这一点,你就能够正视他们,让自己强大而爱他们,也能从他们身上得到爱,从他们的言行中获得正面能量。

电影不过就是告诉我们,其实生活,也许,会有另一个柳暗花明的出路。

 9 ) 梦寐以求的

一个沉重的题材却表现得如此轻松而又有爱,导演、编剧、演员都有很不错的努力,本片导演乔纳森·莱文继《古怪因子》之后又一比较成功的低成本(800W美元成本)独立电影作品。

影片里的亚当在现实生活中的原型,就是本片的编剧威尔·里瑟尔,而他现实中陪伴的那位好友,也就是塞斯·罗根。。。

安娜·肯德里克小巧玲珑的娇俏表现得恰到好处,布莱丝·达拉斯·霍华德在《女仆》之后又演了个不讨好的角色,其实她的表演还是不错的,也许一个讨喜的角色就可以让观众对她好感起来。。。

一个真正的朋友,一个可爱的女友,这就是人生梦寐以求的。。。

 10 ) 电影版the big c

这种题材本来不该碎嘴,还评啊评就恶心了.不过看某些短评,看得有点气不顺,还是话痨几句发泄下,有些人啊,就算看上亿部电影也不懂人生.1.编剧大人功德无量,这个片肯定可以当积极心理教材看了.据说是本人经历,祝福祝福,感恩感恩.2.拍成喜剧是必须的,正面心理提高免疫力,免疫力对患者的重要性恐怕还胜过化疗了,乐观最牛逼,不服不行.3.简单故事写得好看最见功力,难得的是没野心,怎么做到的?一个从鬼门关绕了圈回来的人,你要他还怎么雄心勃勃心路历程爱恨交织,一个癌症幸存者编剧写剧本,最回避的可能就是,深刻.......4.演员加分,主角不说了,安杰丽卡·休斯顿太好了,戏那么少,本身也不抢戏不突兀,但都是大泪点......一张脸写的都是生活,这话做作了,但一时找不到别的形容.5.kyle.好基友一辈子这句时下流行的玩笑话,没想到成了戏眼.Kyle是这个戏的魂.我不知道编剧写这个角色是为了向他自己的一位朋友致敬,还是自己为自己创造出来的守护天使.也许当他在病床上最无助最恐惧的时候,最希望的,就是身边这样一个朋友.谁不这么希望呢?在你绝望的时候逗你开心给你鼓励,永远都是正面能量积极心理.我爱死Kyle听adam说出50,50时的表情...什么!5成!我还以为有多低...我年轻的时候看这片,一定会幻想,我要有这样的朋友就太棒了!现在看,我心里想的是,我可得向kyle看齐,这哥们,绝对是我的最新的role model.6.终于看到大家都提到的第80分钟,那个"石破天惊"的画面,一本《共同面对癌症》的封面......没错,效果完全等同《飞屋》里老先生翻开老太太留给自己的相册那一幕.而且,更低调,不出戏.好朋友一辈子,别问自己有没有这么幸运,努力让自己变成kyle吧.

 短评

基情四射的生活啊,终结在一个唯唯诺诺的妹子手里。很细腻的片子。

5分钟前
  • Sophieven
  • 还行

电影很沉闷,是一部被高估的电影。说是励志,但感觉不出主人公故事的励志成分,常态化的生活细节,常态化的表演

7分钟前
  • Yjinn
  • 较差

我總是對這種治愈系的影片毫無抵抗力。苦中作樂的囧瑟夫讓人眼眶一直濕潤。

8分钟前
  • 齊楊森
  • 推荐

anti-cancer

10分钟前
  • 春风
  • 推荐

五星都嫌少!

11分钟前
  • Cheeeeeer@NL
  • 力荐

2.5分。不得不说,这部《抗癌的我》的情节设置有时真的让人有些啼笑皆非 。影片里,男主亚当原本过着普通又平静的生活,却突然被诊断出患有癌症,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然而,更让人觉得离谱的是他身边的人际关系。就比如他的好朋友凯尔,在半夜三更时像个冒失鬼一样冲到亚当的房间,目的竟然是揭露亚当那个出轨的女朋友。这场景本就够荒诞了,凯尔还做出更让人无语的行为——偷听亚当和女友的对话。

13分钟前
  • 无标题文档
  • 较差

不错

18分钟前
  • 独立日
  • 推荐

人生中得塞胖这样的基友也无憾了。阿囧表现得真好,坐在街边无助的时候真想摸摸头把他领回家 =.=

21分钟前
  • 树木希凉
  • 还行

2.5。对在肿瘤医院呆了半年多的我来说,此片能找到很多共鸣,但男主角做个手术就康复的肿瘤,太小儿科。连我妈的故事都比他更值得书写一番,医院的压抑,化疗放疗身心上的折磨,唉。塞斯罗根扮演他自己。

22分钟前
  • 王小北
  • 较差

2012-88

25分钟前
  • 记忆错觉
  • 还行

在烂仔三俗笑话和清新温情间游移不定,平铺直叙日常生活也实在不抓人,对我来说唯一的优点可能就是ak和布莱丝在本片里都够美吧。

29分钟前
  • AngeticalBiz
  • 较差

整个过程还是感人而深刻的,它折射出了很多人的脸,帮助主人公辨别了生活中的善与丑,真与伪。格调清新温暖,但是结尾流俗,有点削弱整部电影的感染力。

33分钟前
  • 推荐

尊重病人的态度,就是不把他们当病人;尊重自己的态度,就是别拿自己当特殊人。

38分钟前
  • 文文周
  • 还行

癌症主题的片子看得太多太多了,真正的爱人不会像前女友,面子上的功夫做足了,又接又送的,背地里还不是乱搞!在洗手间看到这本画满记号、页眉折角书名为《共同直面癌症》的书,就明白,真正爱你的人,会如塞胖般竭尽全力支持你,每天叮嘱你及时行乐,手术时陪伴你。完美诠释爱情不可靠,友情价更高!

40分钟前
  • 十个斗的眼窝浅
  • 还行

混蛋啊!囧瑟夫,让人又哭又笑的!

41分钟前
  • 芥末蘸酱
  • 推荐

不煽情,不做作,真实而细腻的治愈之作,笑中带泪的小感动。囧瑟夫近年不断地接这种偏门小文艺片,诠释起来得心应手。Anna Kendrick小姑娘还是跟Up in the air中一样可爱。

44分钟前
  • Alfie
  • 还行

么想到坑爹克同学还挺有料到说

47分钟前
  • JJ Ying
  • 推荐

片子平了点,约瑟夫-高登-莱维特那演技真好。安吉丽卡-休斯顿现在很像我们单位楼下盒饭店的那个老板娘。

49分钟前
  • 淘金汉
  • 还行

跟33天一样,是炒出来的高分

50分钟前
  • обломов
  • 还行

过于理想的抗癌生活,过于理想的人际关系,高福利社会小清新鸡汤片……如果你相信抗癌生活应该如男主一般,那现实会相当致郁,这根本不是拍给人看的片子,火大

54分钟前
  • 松当夏
  • 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