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中的惊奇
Wonderstruck,奇光下的秘密(台),童幻逆缘(港)
导演:托德·海因斯
主演:米利森特·西蒙兹,奥克斯·费格雷,朱丽安·摩尔,艾米·哈格里夫斯,米歇尔·威廉姆斯,汤姆·诺南,科里·迈克尔·史密斯,詹姆斯·乌尔班尼亚克,达米安·杨,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7
简介:托德·海因斯《寂静中的惊奇》将以半默片形式呈现。影片改编自同名小说,朱丽安·摩尔、米歇尔·威廉姆斯加盟。片中1927年部分的画面将以无声电影的形式呈现,还原一个真实的时代,堪称电影生涯中最有野心的作品。详细 >
7.5/10.1927年和1977年,分别有一个女孩和男孩来到纽约寻找自己的母亲/父亲,他们的相同之处是都失聪,他们都去了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那里有出售他们将凭此相会的图画书籍《Wonderstruck》。缘,妙不可言。影片的特别之处是1927年的部分是黑白的,无声的,除了背景声,好像默片,因为小女孩是聋人。小女孩的扮演者米利森特·西蒙兹本身就是聋哑人,角色好像为她量身定制一般,她演的也很好,后来她还出演了《寂静之地1和2》中的大女儿。
2017.12.21@華山
影片结束后我在一片惊奇中很寂静 #NYFF
故事结构特别《时时刻刻》 不知道开场小男孩家墙上贴着的Virginia Woolf照片是不是巧合 / 受剧本太简单的限制 有些段落太flat(比如博物馆) 但两个时代互相的对应 以及观众能够从中获得的投射 已经足够Todd Haynes啦
二十与七十年代段落的交汇是两条薄弱的叙事线在缺乏说服力的机缘巧合中强行创造的戏剧性,海因斯擅长的对微妙细腻的角色张力的执导与视觉呈现在如此尴尬的故事中并没有发挥余地,美术部门的努力也并没有让缺乏默片表演风格的黑白段落呈现出应有的怀旧感,与其要讲故事,影片更像一封写给纽约的平庸情书
跟主创同厅看片左右都能不给面子地睡成一片。一直在想“肯定不会这么简单”结果到最后真的就。。。贯穿全片的身世之谜揭晓后想说so what? 黑白默片“致敬”真的足以撑完一部片吗?各种巧合,人物行为逻辑,甚至冲突都让人觉得黑人问号?卡罗尔就不太喜欢,到这部到底为啥要被塞进主竞赛都让人不懂了。
影片秉承着托德海因斯一贯的审美风格,摄影、音乐、美术都很突出,但仍然不是很喜欢这个故事,尤其两条线索交织的并不流畅,很难有代入感~
纽约的porn,三星的电影,多一星给的是rose雨中看默片以及Queens Museum模型同本人的牵连,相信去看过模型的人会更明白这份触动.电影拍得并不精彩,故弄玄虚拉时间条的部分太多,都是为了最终五分钟的谜底揭晓,还揭晓的不精彩.很容易想到《雨果》,但是比雨果更多纰漏,遗憾.
看完有种给听障儿童拍的公益片的感觉,三星不能更多。黑白默片和七十年代故事线的交叉比较生硬,很喜欢自然博物馆那段,还有书店和纽约的微缩模型,复古的调调挺不错,最后那段定格动画也挺有意思。Todd Haynes真是爱David Bowie,我本来就是冲Space Oddity去看的!
写给纽约的情书,写的挺好,别再写了。
这什么啦!满心以为是个奇幻片,结果……到最后导演肯定以为观众会为这一份亲情而动容,我心想Excuse me,就给我个这样的结局???
觉得最大问题是这样的双时空故事拍的太平,虽然精巧,但看起来真找不到什么趣味点…
很美很安静很深沉
纯技法的电影,剧情无亮点,观赏度不高
隔山看海,幻世浮生;是闪电将故事冲散,又将宿命串在一起。
只有寂静,没有惊奇,昏昏欲睡,索然无味
看不出任何必要的双线平行剪辑,对默片的追忆显得一厢情愿。David Bowie的歌是好,但跟你没关系啊
默片与有声电影相结合的想法很有创意,但完成度不高。就有点像作文里的文体杂糅,亦或是病句里的句式杂糅,处理的好或许是令人津津乐道的“奇葩”之作,而一旦处理不好,就将无可避免地受到影评人和观众的唾弃。《寂静中的惊奇》就是如此,感觉此片不配出现在戛纳上。
托德海因斯带你纽约一日游
3.5 像是一个暖意融融的睡前故事,两条时间线对应得很精致,可惜到最后没有给之前的积攒一次宣泄而只是平平收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