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点17分,启程巴黎
The 15:17 to Paris,15:17 巴黎列车(台),15时17分,启程巴黎,15:17开往巴黎,15点17分到巴黎,列车危情,巴黎列车剿恐记
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主演:斯宾塞·斯通,安东尼·萨德勒,亚历克·斯卡拉托斯,朱迪·格雷尔,珍娜·费舍,贾里尔·怀特,托马斯·列农,托尼·海尔,P·J·伯恩,布莱斯·吉扎尔,斯蒂芬·考特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法语,阿拉伯语,德语,荷兰语年份:2018
简介:影片源自真实事件,讲述2015年8月一列从阿姆斯特丹开往巴黎的高速列车上发生了恐怖袭击事件,三位美国士兵挺身而出将歹徒制服的故事,电影将根据三位当事人的回忆录改编。详细 >
贵在真实,重在平凡~
真实事件改编,开头那段聚焦恐怖分子的镜头还蛮带感的,结果片名出来以后剧情直转急下,花了40多分钟来描述这几位小哥的成长史,然后又花了20多分钟来描写他们怎么在欧洲玩的…从1小时09分开始这几位小哥终于登上了这列火车……片名和前面这些剧情没有半毛钱联系,黑人问号脸
挺老爷子,挺真实事件改编的真能量,挺真人真演。剧本铺垫都没有问题,totally ok~
难看得惊人了,思路是美国主旋律,美学是中国主旋律,关于美国大兵拯救巴黎是如何炼成的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一部电影由所有当事人亲自出演。这个难度是相当大的,而且,也很冒险。虽然评分很低,但是我却没有一点儿走神的看完了这部电影,而且被感动到。谢谢老爷子!
从三位主人公的少年教育,一点点build up the foundation of American spirit. 其中不乏自我的调侃,但最终是字里行间透出对建立在清教徒精神之上的无畏的美国精神的骄傲。整个故事在这条主线之下形散而神不散,可是形散看起来也是挺致命的。
这是少年时代吗??
You are preparing for the unexpectency
乏味的前戏臭又长,高潮短又低。让刚醒的我看睡着,剧情平淡无奇,归类成纪录片算了
又是英雄主义爱国主义,三位英雄饰演自己主意不错,但却是Clint Eastwood最败笔的电影。
(1:33:21)
心怀敬意的来看真英雄主演的电影,四颗星给四个英雄,有一小部分故事还挺好看。就是想问导演那段迪厅的戏那么长究竟意义何在,红绿蓝黄光交相辉映堪比二胡卵子视觉污染表情包,在电影院看得我想把刚吃完的炸鸡吐出来。
东木虽然不算什么技法出众,发挥稳定的名导,但也不至于拍出这种烂作,可能只是挂了个名。题材上倒真是他近几年很喜欢的类型,真实事件改编(本作甚至由三位当事人自己出演主角)的个人英雄故事,来自美国的三S青年小组(三个人姓氏首字母都是S)在欧洲旅行时见义勇为,恶斗巴黎列车恐怖分子(总人数一人)。和《萨利机长》类似,核心事件其实也只有几分钟时间,但拍无可拍的东木只好先对着三人青少年时期一顿乱拍,再拿巴黎之前旅途来凑数(连他们去酒店入住前台问是不是需要两把钥匙都拍出来,你怎么不拍下他们上厕所用几格厕纸),勉勉强强抠抠搜搜地撑到了88分钟。而这些戏对三个主角的形象完全是适得其反,把他们塑造成了空有热情却毫无方法的蠢货(童年时期家里甚至挂着《全金属外壳》的海报,可《全》明明是反战电影,这不是叶公好龙吗)。
有点拖,整体还不错
成长史+欧洲游记+真实事件,太美国主旋律了。想当初知道要拍电影可激动,结果。。。
Conclusion: everything you've been through is buildin you up and pushin you towards some great purposes
单亲妈妈的笨儿子,场景再现15mins 旅游推广30mins,恐怖袭击者真的很废物
不知道为何评分那么低,不过刚看的时候也觉得很闷,描写三个男孩从儿时开始拍,后来才发现,居然主角都是真人演的!这就很惊喜了,也为英雄有这样的演技而感到不易了。
《5点17分前的“一千年”与5点17分后的十分钟》
东木老爷子尽力了。。。这么无聊的片子能拍成这样。。。中间旅行的片段堪称整段垮掉。。。不过那个黑人小哥长得很有明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