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部《黄沙武士》,有种奇怪的感觉贯穿于整个观影过程,那就是这部电影的景美丽梦幻,而人物形象却邋遢肮脏。
很少看过这种影片,编导仿佛完全置故事情节的合理性乃至内涵于不顾,全无心思讲故事及做别的事情,而把精力全部放在特效画面上:苍茫大漠、皑皑冰川、明媚月光、漫天花舞,许多场景都做得宏大而精致,美轮美奂、美不胜收;许多画面效果都美丽得令人心碎、美丽到了失真的程度;尤其是男主人公(张东健饰演) 的那些漫漫黄沙背景,渲染着一派“长河落日圆”的浓郁的中国唐代边塞诗诗意。
也很少看过这种影片,编导仿佛完全置演员的形象于不顾似的,甚至刻意糟蹋着演员的形象。
影片里面的那群美国人,无论是杰弗里-拉什扮演的衣衫褴褛屁股都露出半截来的酒鬼枪手,还是和丹尼-赫斯顿扮演的一开始脸就被毁容的匪帮头目,无论是男的,还是女的,无论是好人还是坏人,包括女主角(凯特-波茨沃斯饰演),在形象上一个比一个邋遢,一个比一个肮脏,而稍微干净点的男主角表情又太单一,除了木讷,还是木讷--印象中也只有那位超萌小萝莉没有被损害形象了,脸蛋一直白白净净的,因而人见人爱。
这是一部由韩国人导演,并由韩国人主演的美国西部片,讲的是一位想退隐江湖的日本武士(从所使用的武器看,更可能是中国的刀客),在美国西部小镇与美国匪帮,当然,还有来自东方的追杀集团发生血腥杀戮的故事,而它标明的电影产地是新西兰,因为是大名鼎鼎的新西兰维塔工作室做的特技。
难得那些维塔CG工程师们的魔幻之手,营造出了本片美丽梦幻般视觉奇景的同时,也好像把影片中那些邋遢肮脏的人反衬得更邋遢更肮脏。
《黄沙武士》,美韩《武侠》。
《西域雄狮》,《七武士》加。
孩子死了,子丹醒了。
金盆洗手,甘做庸民。
孩子活了,东健悟了。
退隐江湖,蛰伏西部。
漫漫黄沙,夕阳西下。
古朴小镇,盛开鲜花。
边陲仙境,美如油画。
匪徒突至,无辜被杀。
隐侠出手,救人枪下。
众志成城,决然开打。
你扳机枪,我挥弯刀。
你有科学,我有神功。
牛仔武士,各显神通。
邪不压正,东西理同。
用光讲究,摄影一流。
画面唯美,乐煞眼球。
动作给力,中西合璧。
写意飘逸,写实凌厉。
狄龙显老,东健摆酷。
婴孩可爱,女主略土。
故事简单,单线发展。
好人坏蛋,一目了然。
心灵感应,纯属扯淡 。
剧情细节,最好免谈。
洗衣种花,寻找宁安。
学会快乐,影片题眼。
娱乐至上,此片可看。
《黄沙武士》是由韩国导演李升茂执导,由张东健、杰弗里·拉什、凯特·博斯沃茨主演的动作片。
这是一部充满符号的怪异电影,里面没有具象的人物背景,没有具体的时代环境。
整个黄沙漫天的西部小镇仿佛也是架空世界的一角。
主角是一个韩国人演绎的日本武士,去了美国西部成为牛仔。
这种混搭风格导致的割裂感,不光出现在画面,也出现在故事里。
导演似乎试图展示苍茫黄沙的宏大美感。
平心而论,画面渲染的效果是美的。
东方世界的画面像一卷诗意的水墨画卷。
西方世界的画面像一幅色彩浓重的油画。
很多场景随手截图就是一张漂亮的风景画。
但从剧情上来说整部影片就很拉胯简单得基本上可以一言概括:绝顶高手在杀光劲敌后,对幸存的小孩于心不忍,在退隐江湖后,为了帮心爱的女子复仇重出江湖。
成功之后为了保护无辜,再次仗剑逃亡走天涯。
自编自导的李升茂拍这部影片似乎并不是想好好讲一个好故事,而是想用满屏的画面来画一副混合风的江湖画卷。
一个韩国导演为了迁就好莱坞市场导出的东西合壁的失败作品。
中国的观众看这部影片,有部分是因为张东健,有部分是因为狄龙。
不过在这部片里,不管张东健还是狄龙,表演都显得木讷僵硬,不论在杀人的时候,还是归隐的时候,还是付出的时候,男主角的表情都是从一而终,纹丝不动,让人看不出不同时期的面貌变化,也看不出内心的变化。
这就不知道这种处理是导演的安排还是演员的理解了。
影片的混搭处理对西方观众来说有一些迎合的噱头,但对东方观众来说实在不够友好。
电影看不到江湖,也看不到侠客这是一部东方导演和东方演员进军好莱坞的一个尝试。
评分还是结果不难看出这个尝试并没有成功。
再华丽的画面,再经常的打斗,如果没有一个合理又精彩的故事,影片终究是会失败的。
这个问题好像在很多电影中始终存在着。
讲述了一个韩国演员 饰演一位拿着日本刀的 中国人看点一 那个baby真是可爱看点二 剑客就算死也要死的有形 明知道死也会摆出一个很帅的pose看点三 中西合璧 一个亚洲人在美国西部 狄龙老了
如果电影还可以有种类型片的话,我愿意叫它流行片,这种类型不是拍出来就会流行,而是什么流行拍什么,不顾一切的去拍,这就好比看到别人在吃香喷喷的包子,热乎乎的匹萨,你看到后大流口水,就去问人家这个好不好吃,人家说不仅好吃还卖的特别火,买的人都排成队了,于是你就用匹萨包了包子陷做出一滩狗屎。
当然看电影还没有那么痛苦,100分钟忍忍也就过去了,实在不想看干点别的也行,玩累了看看电影也算乐呵。
《黄沙武士》就是这样一部可以供你在影院玩累之余看看的电影,具体表现在全篇的散点透视性剧情,也就是全篇无剧情,无论从哪个地方开始看你都可以继续,我想这也许是未来流行片的潮流。
既然是流行片当然无所不包,你说它拍的是武侠吧,人家又像是日本武士电影,走的是一招必死绝无拆招的路线,最后的决战连对打也省略了。
你说是武士电影也不对头,明明使的是唐刀,主人公又是中国人。
你说是西部片吧,确实有西部片里的旷野和脏兮兮的酒鬼,但是看看又不对了,主人公突然间从古代穿越到了现代从东方直接到了美国,观众惊呼,我看懂了,这是科幻片。
剩下的时间观众更加肯定了自己的判断,全场的长刀对长枪,冷兵器对抗半自动步枪,甚至几乎把真枪实弹的美国佬搞到团灭,就差东健哥挥刀斩落美国战机了,这也只有科幻电影里才有吧。
细心的观众会发现不是啊,这可不是一般的科幻片,这里面有暗线啊,伟大的李升茂导演是在影射政治啊,东健哥的胜利不恰恰标明在东西方的对战中东方一定会战胜西方啊,恍然大悟。
导演的意识形态是根深蒂固的,看他表现的美国场景,全部依靠的是CG技术,色彩调的过度饱和的天空让人看的想吐,这么强烈的感觉难道你能说是导演的错误吗?
当然不是,导演这是在强调西方世界的不真实啊,昭示着资本主义必然破灭的命运。
这部电影让人忍不住想起刚刚上映不久的一部影片《寻龙夺宝》,这两部电影的相似之处不是特效的运用,也不是东方人口中拧巴的英语,而是拍摄的意图。
很明显这样的电影都是想在英语国家谋求一定的发展,于是就硬生生的把自以为人家喜欢看的东西融入到电影里,是一种伪文化电影。
这就好像民国时期的中国,不土不洋中西混杂。
这样的意图是很可怕的,不仅不能拯救本土电影在外国人眼中的形象,反而阻碍了外域对于本土文化的认知。
直接的结果就像在外国人眼中中国功夫的印象还仅仅停留在对于李小龙那一声怪喊的回忆。
另外想让特效撑起一部电影的想法是可笑的,你以为你是詹姆斯·卡梅隆?
过多的特技让电影轻浮,当电影真正成为“想象的能指”时,电影就不叫做电影了,那叫做臆想,脱离了真实世界的土壤,脱离了摄影记录世界的诞生意义。
画面的真实不仅仅是表象的真实,更是感情的真实,电影不是妓女而是妻子。
镜头画面将我们引向感情,感情又将我们引向思想,这句话谁都知道,它告诉我们真真实实生活,认认真真拍电影。
基本上这是个穿越电影,一个韩国人化身日本武士并卷入两个家族的厮杀,再穿越到美国西部成了牛仔去耍酷装忧郁泡金发妞的故事。
穿越小说好不好看,很关键的一点在于穿越者和陌生的故事环境有多大的反差,反差会带来冲突,冲突产生故事。
这里边儿的两个要素都至关重要,首先穿越小说多是以穿越者的视角来展开RPG,所以穿越者本身需要有料,要能成为一个坚实并且强硬的性格角色,如此才能与环境互动,冲突和融入。
另一方面则更重要,就是那个对穿越者而言的陌生环境,有没有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环境生态,无论历史的或者社会的。
穿越者串起来的一条故事线只是展示了这个生态的一角,这是相对狭窄的故事视角决定的,而这一角要丰富多元,如此才能折射出整个生态,穿越的意义只在于此。
《黄沙武士》实在是部怪戏,整部戏只有符号,没有人物和背景,更不用提故事生态了。
穿越者本身的定位就很滑稽,一个韩国人,为了迁就被好莱坞洗脑的傻观众,硬要拗出日本武士的架势。
至于穿越者来到的故事环境,导演干脆用最精简的符号代替,背景完全虚掉,只剩下男女主角的大饼脸晃来晃去。
比这些更糟糕的是,导演用了一种极老土的办法来处理这个怪味剧本,男女主角拥吻甚至用上了旋转三百六式,这不应该是流星花园那个年代的电视剧导演才会干的事儿么?
当然啦,看这么个蛋戏自然不会是为了张东健,老狄龙近些年还真是戏路宽广,大清国的皇帝做得,韩日系老派武士也做得,老脸垮塌到已然做不出什么表情了,哦,那张脸年轻时似乎也能没做出多丰富的表情来。
狄龙真不是那种“讨人喜欢”的演员啊,板着脸,严肃,人和戏都是那样的一本正经,但有人会跟我一样,偶尔地喜欢他那种不合时宜的“不讨人喜欢”么?
多一点自嘲,也许会拯救这部戏,导演和观众都是。
老狄龙,你也是。
这部片子,我给了评价还行,是冲着那个可爱的小孩子去的。
这小孩到底可爱到了什么程度?
他可爱得让那个杀人不眨眼的杀手背弃养育他培养他的师父,后来被他师父全力追杀,还几乎陪上了一个小镇(马戏团?
)的人的性命。
这一切都只是因为他瞬间被神圣劝化了似的留下了这个被他杀光了整个族的小孩.....(这扯蛋又牵强的剧情啊!
)值得称道的是画面很美,有些地方像童话剧。
但布景和造型刻意的痕迹较重。
男女主角也都有些问题。
女主角既不养眼也不性感,表现力尚可;至于男主角,张东健把他硬是演成了男版刘亦菲...就算是杀手,冷酷也不是木讷吧?
只有木讷!
木讷得让整部电影的节奏都出了问题。
当木讷男和不那么女人的女主角在观众粹不及防的情况下拥吻在一起时,我梦幻了,我被那流转的美丽星空给梦幻了,太美了!
当野蛮的铁骑踏过鲜花,入侵那一方小小的乐园,杀手能做的只有再次拿起他手中的剑。
是的,他别无选择。
那是一把犀利的剑,修长而明滟,手起剑落,瞬间带起数个敌人的血花.....优美的撇清了这部电影前一个小时貌似喜剧的嫌疑。
不过,我确定他作弊,哪有那么长时间的无敌啊?
肯定是Imba版的。
而且一出门就带了至少三个桶的....
「He found that it's nice to have a few friends around when the sun goes down. But most of all, the warrior learned there's a heck of a lot more pleasure makin' things grow than there is in cuttin' 'em down.」「If you truly love somethin' or somebody, you get as far away from 'em as possible. 'Cause we're sand. They're flowers.」「Did we win? → We survived.」
片中张东健扮演一个亚洲的武士,他为了小BABY的笑容,于世人为敌,为了所爱人的性命,远走他乡。
他很聪明,有着过人的耐力、意志坚定、有责任感、重视权威和名声,组织能力也不错。
刺果果滴就是个性格内向,略带忧郁、内省、孤独、保守、怀旧摩羯座男纸。
这摩羯座男纸不是不爱,是不能爱,他在孤独的地方依旧怀念这当初美好的温暖。
少女的家人死在土匪的枪下,少女幸运的活了下来。
她一心只想报仇,苦练功夫,最终总算手刃凶手。
她爱恨分明,报复心强烈却具有非凡的魅力,易感情用事,得理不饶人,她这女子是刺果果的天蝎座,表面柔弱,内心坚毅,追求目标执着而有耐力,常令人刮目相看。
马戏团大叔虽然是个小矮子,可他喜欢孩子,心地善良,助人为乐。
但他在面对敌人侵犯朋友时,又敢于挺身站出,这货滴肯定是巨蟹座蜀黍,最后他为了救小罗莉死于土匪的枪口下。
劫匪头子,他聪明却用错了地方,他惊世骇俗,肆意妄为,作恶多端。
他不顾他人眼光,我行我素,这点倒像极了水瓶座。
狄龙大叔年虽已高,追杀剑客到天涯。
他教会剑客一切,却死在剑客脚下。
他是那种无法超越的权威,却又执着固执的如同金牛座。
最后说下小罗莉,为了她倾城的一笑,武士放弃了杀念,转成罗莉的保姆。
为了她,小矮子送出了自己的生命。
虽然罗莉的父母已经过世,可她依旧是个幸福的人。
天真浪漫,无忧无虑的双鱼座最适合她鸟。
对于这电影的剧情姐不想多做口舌,无非是讲一个韩国人演着日本剑客发扬中国武德。
全篇本着一入江湖深是海,出来混终究要还的基调,用了大量特技效果演绎出一副水墨画的杀死比尔。
血花四溅,却演绎出另一种浪漫。
作为一部韩国人拍的西部片,《黄沙武士》的剧情采用了最原始最简单的西部片模式,这个西部小镇与悍匪强盗恩怨碰撞的故事原型从《正午》到《不可饶恕》不知道被美国人翻讲了多少遍,观众用脚后跟都能想出故事的走向和结局。
其实李生茂的追求也不在于此,新西兰维塔特效工作室的介入让《黄沙武士》成为了一部标准的视觉系电影。
维塔工作室曾为《指环王》、《金刚》、《阿凡达》等彪炳影史的作品提供特效制作,正在和即将在国内上映的《猩球崛起》和《丁丁历险记》也是他们的呕心之作。
《黄沙武士》对于维塔工作室来说只能算个小活,但影片的品质很大程度上是由他们决定的。
《黄沙武士》大量运用绿幕合成技术,基本上每一格画面都具有鲜明的视觉追求,人物和环境有断裂感,而且有的背景美艳到失真,但这反而契合了影片非写实的诗意气质,让那些穿云裂帛的夸张式武士对决动作和张东健的埋头耍酷有了特定的存在感。
加之磅礴的配乐和音效,这是一部只有在影院方能体会其视听冲击力的电影。
这是一部玩酷的电影,张东健不知道该用冷漠还是木讷来形容的表情基本上是一个符号化的注脚,因为语言不通,台词也被极大地压缩了。
衬托在这个东方面孔周围的,是一堆歪瓜裂枣脏乱差的鬼佬,连女主角大部分时间都蓬头垢面,点睛的只是他怀抱中仇家的孩子。
所谓的铁汉柔情,都在这杀杀人,谈谈情,带带孩子之间展现,似乎是《玩尽杀绝》的套路,却也带着东方式的意淫。
小镇居民合力抵抗盗寇入侵,很像三池崇史的《十三刺客》,只是更具有血腥嘉年华的cult色彩,hi点很多。
而最后的终极对决仍然回到了东方武士的剑戟方式,狄龙不用像张东健一样找头部上扬或下垂的角度来扮酷,依旧是神一般的存在。
当年徐克拍《黄飞鸿之西域雄狮》,是在用中国武术解救蛮夷之地,十多年过去,东方人依旧在以相似的意淫方式延续着这种“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的救赎方式,只是英雄的背影更加落寞了而已。
尽管是一个一根筋的烂俗故事,但《黄沙武士》还是表现出了风格上的个人追求,而且视听语言的流畅保证了即时消费时快感,其实这就够了,这是一部在很多方面不必深究的电影,所有的东西都是在面上直给的。
但是我发现中国就是很难做出这种地道的爆米花电影来。
从极致化的风格追求上来说,乌尔善的《刀见笑》与这部影片很接近,但却少了《黄沙武士》的酣畅和简单,很多情况下是在自己给自己下绊。
《黄沙武士》从引进渠道上说不是分账大片,只是买断的批片,但今年电影市场的一大特点就是一干中小制作的批片仍然能将国产新片打个人仰马翻,其间所暴露的差距比起被好莱坞大片围剿来更加耐人寻味。
看在龙哥跑龙套的份上...
哎呀!!狄龙,亮点!!
特效还可以……别的一般般
CULT片,拗造型,最后的混战乱入太劲爆了!一会伤心小号曲、一会迪斯科舞厅,纯电脑制作的长镜头……无论如何,这依然是一部亚洲西部片啊。为什么没有8号球铁钉掌捏鸡蛋?!好失落!!!
我就是喜欢看这种奇幻片╮(╯▽╰)╭ 我一点儿也不觉得突兀
已经不错了~
我觉得还不错
画面很美,相对应的剧情一般吧。小孩子很可爱。呵呵。
摄影棚拍摄的武侠
为那个女人加1星
风中凌乱的特效。。。
长途大巴上看的,剧情平庸,太故弄玄虚了,场景色调设置的很压抑,完全没有西部的感觉。除了瘦瘦的张东健,实在没什么看点的了。
韩国影星张东健进军好莱坞的影片,韩国导演,中西合璧的演员,非常娱乐化的特效和剧情,比想象中的好看些。爱死那个小BB了!
有种看龙傲天爽文的感觉……
老外演的不错,我这东方感带入比本国还强,不会说我哈韩吧....
棒子为了捧人,确实玩命儿狂诌不惜血本!
有点罪恶之城的赶脚,画面很美,不错
要没巴博萨真是一点槽点都没有了~
这就是一部风光片,就是装逼的张东健跟整体不太搭,本来很欢乐的美国西部风光片被他整天一副苦哈哈的脸全搅了~
其实我想给四星的,因为一句台词,可是我得压抑自己的孩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