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时,全家人一起看电视,每当有亲吻的镜头,都是假模假式不知道该如何化解这尴尬。
亲情间的代沟,大概在生活中最真实的状态,莫过于这样的场景。
父母很少在我们面前提及自己的爱情,因为那些青春的记忆,对于他们来说,是美好的,但又碍于面子或者缺少沟通,又往往不愿意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
如果不是90后的高歌去跟歌手罗大佑当面对质,可能他也不曾想过,母亲原来也曾有过疯狂的青春,那些颇带有传奇色彩的爱情故事,即便是当下的年轻人看来,依旧觉得羞红了脸颊。
从对母亲的不理解,到渐渐感受到母亲扑面而来的青春记忆,成就了《迷妹罗曼史》故事结构线。
李少红监制,秦鹏执导,鲍丹露、阳韵琳、王佩晨编剧,让整个故事通过叙事和回忆的闪现,串起了母亲更为丰满立体的人生,也正是有着独一无二的经历,才让这样的爱情故事显得如此饱满和充满穿透力。
闫妮将母亲形象刻画的深入人心,那种对于年轻时候回忆的美好瞬间,会让她微笑起来都是带甜味的。
而跑起来追逐自己的爱情,是骨子里的性格使然,更是她一直以来都有的对于生活的热爱。
盛一伦的表演可圈可点,戏剧张力让人物更有看点。
周冬雨魏晨这对CP,也是浪漫溢出大银幕,秦海璐出演小女生,虽然有难度,但还是让人觉得毫无违和感。
深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母亲对于自己的年轻时候的爱情,却从来都不曾改变。
即便她忘掉了很多事,但对于丈夫“罗大佑”从来都不曾忘记。
那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如果不是因为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可能她还不太好意思跟孩子提起。
就像我一样,从小长这么大,只听到母亲讲过一次她的爱情故事,说是炎炎夏日,她和父亲边走边抓知了猴,从姥姥家徒步8公里才回到家。
现在想想,那还不是因为没有自行车嘛。
但在她看来,那就是属于自己的浪漫爱情,很简单,但又让人不太容易忘记的美好青春年华。
高歌从小提到自己的父亲,回想起来,都是被同学嘲讽的事,所以他对母亲抱怨,甚至觉得母亲在说谎,还不是因为缺乏沟通,只是很少有时间有机会去静下心来听母亲把故事讲完。
所以,并不是说,两代人或者几个代会有代沟,而是因为我们从来都不曾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感受属于对方时代的疯狂而已。
很有年代感画面,让整个故事牵起几代人的回忆,健美裤,制衣厂,亚运会,磁带,演唱会,第一家开业的麦当劳,还有那产业升级带来的工厂倒闭,这些熟悉的画面和镜头,见证了历史,也见证了母亲的青春。
经典的老歌,颇有代表性的歌手,四大天王和罗大佑,熟悉的旋律响起,真的好治愈。
这也是影片带给我们的美好,更是让人看到了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见证。
通过八九十年代和当下的对比,变的是环境,不变的,依旧是用青春抒写的疯狂爱情。
母亲也曾年轻过,她们也曾美丽过,那些遇到心上人的冲动瞬间,也像极了我们现在的样子。
通过跟随母亲的脚步,一路寻找,一边品读,逐渐对母亲了有更深入的理解,原来,母亲的青春,也是可以让人回想起来都是嘴角上扬,闪闪发光的。
对于我们而言,如果你不去了解,可能你母亲的青春你永远都不懂,就如同你妈永远都不懂你的青春一样。
而这种代沟,不是时代不同造成的,而是因为缺少互相理解和彼此的倾述,只有去互相渗透对方的生活,遇到父母不理解的,去多多解释给他们听,而父母想跟我们讲他们故事的时候,也应该抽些时间做一个最亲密的聆听者才是。
文/芳菲小猪
一说到“饭圈女孩”这个字眼,一般都带着明显的贬义,因为“饭圈女孩”普遍代表了不理智的追星行为:什么跟车啊,偷拍啊,堵机场,堵酒店,为偶像打投控评等等……就好像刚刚还有登上热搜的饭圈女孩闯头等舱追星这样的负面。
然而我要说的是,饭圈女孩并不都是NC粉,追星也可以超级无敌正能量。
就好像由周冬雨、闫妮领衔主演的电影《迷妹罗曼史》,就以一个当代青年全新的视角,通过一个扑朔迷离的“寻爹”之旅,展现了一个“饭圈老女孩”几十年追星路的勇敢坚强,可爱可赞,以及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电影首先通过网络主播帮助一个男孩寻找父亲的方式开场,将时新的视频直播带入到电影之中,拉近了故事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同时,故事不止有顺叙,还用倒叙回溯到上个世纪90年代,引出故事的起源。
原来,一个叫高蓓(周冬雨饰)的工厂女工,非常积极阳光向上,自带青春活力能感染所有人,是大家的小太阳。
她因为偶然的机会遇到了一个罗大佑的模仿者“叶伟军”,在那个罗大佑红遍大江南北的时代,她把这个模仿者误以为是罗大佑——典型的饭圈女孩恋爱脑,智商基本清零。
两个人好了之后,因为一场演唱会“罗大佑”失踪,从此杳无音信,而高蓓生下了儿子“高歌”,一直说他是罗大佑的儿子。
而高蓓因为年龄增长,患上了阿兹海默症,于是高歌带着母亲高蓓,开启了一场“寻爹”之旅,也是为母亲找回记忆与爱情……
这个故事直叙起来好似非常平淡,但电影通过已经知道的线索一点点的剥丝抽茧,由于母亲始终浑浑噩噩,大家都不知道她说的是真是假,只能按照母亲说的按图索骥,慢慢才还原真相。
最终揭开真相虽然高歌不是罗大佑的儿子,但母亲的这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却那样的感天动地。
原来叶伟军也是一名歌手,他以模仿罗大佑小有名气,但自己写的歌却屡屡碰壁,高蓓在叶伟军失意的时候一直鼓励安慰,用自己的热情温暖了叶伟军内心的坚冰,甚至不惜为叶伟军办了一场“罗大佑演唱会”。
这无疑让叶伟军也陷入到了这场乌龙的爱情中不能自拔,他明知道自己不是罗大佑,却享受着高蓓对罗大佑的爱……其实高蓓也很可能知道叶伟军不是罗大佑,只是她在爱情的梦里不愿醒!
而这种矛盾,正是这个故事迷人的地方。
饭圈女孩的爱情浪漫史,就是这么的直接上头,可笑又可爱。
其实仔细想想,如果不是高蓓那么执着的追星,哪有这么凄美独特的错位爱情,有的时候,爱错一个人,却也能得到对的爱情。
所以爱情是没有对错的,只有两个人愿不愿意付出,但一个人爱得飞蛾扑火,得到了另一方的全心全意,你管她爱的是对是错,难道不都是完美的么?
我们爱一个人,就是要和这个人相伴一生,他是不是罗大佑,到最后显然已经不重要了,当高歌和他的直播小伙伴们知道了故事的结局,又有谁不是泪流满面,为母亲的这段迷妹罗曼史感动涕零。
这才是爱情,最迷人的地方吧!
对于这部电影来说,周冬雨首次出演“饭圈女孩”,她古灵精怪的外形,无疑非常符合青年“高蓓”的气质和人设,那么的率真自信,那样的活力无限,听着“亚洲雄风”的音乐,穿着弹力裤跳操,让我们瞬间回到了过去的旧时光,这就是周冬雨的魅力所在。
这是《山楂树之恋》赋予她的那与生俱来的年代感,在这部《迷妹罗曼史》中再度精彩呈现。
除了活力和灵性,周冬雨在电影中展现最多的还是那种坚强的执念,她不畏惧任何困难,哪怕工厂面临倒闭,她都带头抗住压力,这也让她对叶伟军的执着爱情更加具有说服力,她不是那种简单的NC粉,她只是太争强好胜,太过执着,认准了便不放手,无论自己的选择对与错。
在周冬雨小小的身躯里,有着大大的能量,电影还通过“麦兜”的动画方式表达了饭圈女孩与偶像相识相爱的过程,都无疑预示着这种执着,没有鱼丸那就粗面咯?
没有粗面,那就鱼丸咯?
所以这也是电影选择麦兜的动画形象的原因吧!
整部电影,都是从青年高蓓,也就是周冬雨的故事作为起点,正是她的年代感撑起了整个故事,也正是周冬雨精灵鬼马的外形,让这个童话一般的故事变得那么可信,不愧是90后的第一位三金影后,所以如果你想领略周冬雨的完美表演,感受她的卓越演技,那就走进影院观看这部《迷妹罗曼史》吧!
这部《迷妹的罗曼史》,是一部爱情电影,但却选择了一个别出心裁的角度。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因一份阴差阳错的“谎言”,回忆起90年代的旧时光,说得是回忆,讲得是多彩缤纷的爱情。
在爱情片市场普通创意度不高的市场面前,《迷妹的罗曼史》的出现,让人眼前一亮,如沐春风。
“乌溜溜的黑眼珠和你的笑脸,怎么也难忘记你容颜的转变。
轻飘飘的旧时光,就这么溜走,转头回去看看时,已匆匆数年。
”罗大佑最有故事的一首歌是《恋曲1990》,他很多次演唱会都会把这首歌作为压轴之作。
动人的旋律,唱出了那个时代背景下的一对年轻情侣的爱情和生活,一首好歌的背后,往往也伴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大概也是这部电影的灵感,电影收尾也是这首歌,联系起电影的故事,颇有寓意。
90后的高歌成长在一个单亲家庭,他的母亲总说他爸爸是歌手罗大佑,并且老妈还想将这个消息告诉全世界,对于高歌来说简直是无稽之谈。
他带着母亲一同去深圳与罗大佑当面对质,没想到却遭遇了一系列事情,从而揭开了尘封已久的记忆。
电影的故事模式有点类似蒂姆·伯顿的经典电影《大鱼》,都是通过长辈的言语之间,去寻找那个年代的真相:拉近现实与童话之间的距离。
只不过《迷妹的罗曼史》中,闫妮饰演的高蓓故事,并不是一些记忆的夸大和变形,而是一个真实的特殊版本。
因为一首歌,爱上一位明星,到头来却发现这是一场阴差阳错的无厘头“错认”事件,但周冬雨饰演的疯狂的迷妹高蓓,与魏晨饰演的模仿秀高手叶伟军的命运,却因此紧紧相连,因为音乐和歌曲而产生的涓涓情愫,让他们之间这层关系“将错就错”的继续了下去,不曾想最终结局令人唏嘘。
小编作为80后,对电影中90年代的描述是非常感同身受,尤其是情感的刻画。
90年代的专属名词是什么?
大多数人第一印象可能会是:脚踏实地传承上一辈的传统思想,且大胆开放的拥抱外来世界。
尤其是在那个年代,正处于青春期的80后来,那抄满歌词的笔记本以及一封封暗自汹涌的情书,课上趁老师不注意时的小纸条……爱情就这么悄悄萌芽了。
都说90年代是个浪漫颇具风情的时代,这个时代的人们向往爱情,却不能如现在这般开放,语言是他们最美的情话,所以音乐就成了他们最好的载体。
电影中罗大佑那首著名的《恋曲1990》,但歌词中却没有一个“恋”或“爱”字,它对感情的表露是含蓄的、委婉的。
然而字字句句都在表达对恋人的追思,对青春时光的追忆。
电影恰到好处地捕捉到了这个关键点。
那时候的爱情,无关金钱无关利益,风月无边,我们心生欢喜,彼此许下一世承诺,也可以为了对方付出一切。
在周冬雨和魏晨的身上,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而且这个故事却是让人回味的,因为爱情的力量,让那些年生活艰苦的他们,尝到了甜蜜的滋味,却也无疾而终。
然而时光荏苒,在互联网时代,得益于信息交流的畅通,也让他们的故事在多年之后得以继续。
电影结尾,当闫妮踏上飞行滑板奔向舞台的场面,两位饱经风霜的中年人,迸发出了青春期的荷尔蒙飞扬,仿佛时间倒流,90年代的含蓄,对比当代的激情,真正爱情其实就是这么简单。
所以,《迷妹的罗曼史》有着一个很常规的卖点,就是爱情,却有一个动人的表达,爱情有刻骨铭心的、有甜蜜无价的、凄风苦雨的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都是如今大众非常欣赏的爱情表现形式,而但片中的这个爱情却有着极为特殊的质感,因为它过于太纯美,就像周冬雨与魏晨走过的潮湿小径一样,不惊起一丝波澜。
这就是《迷妹的罗曼史》所要阐述的一种观点,现实感情的回味,爱情的悠远,完全来自于理性与克制,才能体会那种略有诚惶诚恐的甜蜜与酸涩,这点,影片抓的相当到位。
《迷妹的罗曼史》情感真挚、浪漫中又似乎愁绪万千,伴随着片中大量优美的音乐旋律,优美又充满淡淡的哀伤。
多年之后,在这部电影里我们再次听到了《恋曲1990》,也终于明白了:”一切过去了的,终将成为美好的回忆。
”距离1990年差不多已经过去30年,我们潇洒走一回,很多恩怨情仇,早已在生活的磨练中淡然。
青春的记忆却依然能牢记于心,正是那些温暖鼓励着自己不断前进。
很庆幸成长在那波澜壮阔世纪的最后10年,见证了无数的改变,最终发现,时光易逝,相知相惜的伴侣却难寻觅。
孤独似乎是人的宿命,恋人却补齐了我们生命的另一半。
有相爱的人,心就有了避风港。
正如《迷妹的罗曼史》中的90年代的周冬雨,30年后的闫妮那样,敢于在麦当劳等他30年,敢于说出无怨无悔的,是对那个年代美好爱情的笃定。
2021年突然在网络上兴起了一个梗:“欢迎来到九零年代”,随后便是一阵80年代末至90年代的一阵港风怀旧,或是一代巨星年轻时颜值巅峰的视像,或是一些过去年代时髦的日常……毫不夸张地说,那真是一个格外特殊且珍贵的年代,特殊之处在于彼时中国的流行文化达到了盛极的状态,珍贵之处在于此后的三十年,一直还在模仿与重复。
5月28日院线上映的电影《迷妹罗曼史》就是一部关于流行文化盛极年代里的追星故事,准确来说是一个关于厂妹的青春爱情故事。
电影主要讲述由盛一伦饰演的90后小伙高歌,意外在自己工作的电视台里参加了一档综艺节目,至此单亲的妈妈当着全国观众的面告诉高歌,其父亲是知名音乐人罗大佑。
虽然高歌从小就是个充满奇思妙想的科技狂人,但他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这个事实。
随即,他趁着罗大佑前往深圳开演唱会的契机,带着母亲一同前往想要寻找真相。
其实对于高歌母亲高蓓的追星行为,我们并不会感到陌生,毕竟每一个曾追星过的女孩都会默默称自己的偶像为“老公”。
然而,单亲家庭长大的高歌偏偏性格执拗,他为了阻止闫妮所饰演的母亲把他爸爸是罗大佑的谎言继续散播出去,他甚至想要与其当面对质。
岂料人算不如天算,在人山人海的深圳,高歌与自己母亲走散了……在好友豆豆及小编导余微的帮助之下,高歌遇到了母亲年轻时候的工友,至此,母亲曾经疯狂的青春爱情故事也拉开帷幕。
甜美的周冬雨扮演少女时期的高蓓,在寻找母亲青春记忆的过程中,高蓓高歌母子的关系也随之变化,影片最终落脚到了亲情之上,尤其是倡导当下社会最热议的老龄化问题。
细细品来,当下日渐老去的60后、70后人群,也是我们这一代80后、90后的父辈们,他们的青春与老去轨迹,正是被青春撞出了摩登火花的美好年代啊。
近三十年的中国,发展的速度太快太快,以至于可以说三五年就是一代人,于是乎,我们转念一想,如果没有及时的沟通,那么我们和自己的父辈其实已经差了好几辈人,最终是难以沟通,更不要提相互理解了。
如此说来,我们便很好的理解了每两代人之间,就存在着诸多的隔阂。
当我们没有亲身经历过自己父母辈的生活,我们是无论如何也无法理解他们思维模式和行为依据,最终两代人的关系越来越疏远。
《迷妹罗曼史》这部电影,粗看之下是一部青春喜剧片,但是细细想来,这部电影引申出来的社会问题,正是当下社会不少人所处的生活旋涡,值得所有观众思考。
从追星这个角度出发,让自己与父母辈的人,也有了一个沟通的桥梁,更好地做到了两代人情感上的和解。
《迷妹罗曼史》全片看下来,像是母亲带着孩子去理解了她对这个世界的爱,而这种爱,在90后的儿子看来,原本是陌生的,但也是熟悉的。
90年代,深圳厂妹高蓓绝对是一个时髦的人,追星罗大佑,第一个吃麦当劳的中国人、朋友是刘德华……至于这些事是真是假,其实并不那么重要,因为全片的怀旧基调,这个过程才是最重要的。
电影里有一段戏令人影响极为深刻,那就是周冬雨穿着健美裤跳健美操,然后在街头售卖健美裤。
那是市场经济,摩登文化最好的年代,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一切都是那么充满了挑战,虽然现在已经没有人穿健美裤,虽然现在街头摆摊也赚不到什么钱,但那值得纪念的摩登年代,永远存在在我们的记忆之中。
影片的最后,也是最令人难过的一幕,高歌的母亲患上了老年痴呆,她努力地回忆着属于自己的青春岁月,也努力与儿子分享着那个值得纪念的年代。
最终还是抵不过时间的摧残,让人忍不住一声叹息。
正是有了这一声叹息,才让这部复古味十足《迷妹罗曼史》更值得当下年轻人带着父母去看看,毕竟电影里怀旧的元素,能让我们看看父母年轻的时候有多潮,那时候的他们,简直都被青春撞出了摩登火花。
高歌(盛一伦饰)是一个从小没有见过爸爸的男孩,像很多缺少爸爸的孩子一样,最不喜欢写的作文题目就是我的爸爸,当小小孩子怀着期望问妈妈我的爸爸是谁,得到的答案是“罗大佑”,于是诚实的孩子把这些都写到作文里,可是却遭到所有人的嘲笑,甚至转学都不能摆脱,所以“爸爸是罗大佑”对于高歌来说就像恶梦,是他被人嘲笑的根源,是他变得性格怪且不合群的原因,也是他跟妈妈高蓓(闫妮饰)感情不融洽的原因。
所以他觉得妈妈说过的当年马拉松的故事,健美裤的故事,麦当劳的故事,一切的一切就像是肥皂泡里的故事,是不真实的,一碰即碎。
所以当妈妈在节目中再次说出他的爸爸是罗大佑而且被媒体推波助澜时他很生气,觉得很丢脸,甚至跟朋友们翻脸,为了彻底摆脱这件事情给他带来的困扰,他选择带着妈妈去深圳找出真相。
但是在寻找父亲的过程中,他慢慢理解了妈妈,原来那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都是真的,妈妈也曾有过灿烂的青春,有非凡的勇气,不仅敢于为生活而拼搏,也敢于追求爱情。
只不过妈妈的爱情虽然看起来很美好,却是建立在谎言之上,最终导致了不幸的后果。
这次旅程使他终于和妈妈消除了隔阂,打开了心扉,况且他原本也是一个聪明,正直的孩子。
所以整部片子最后时候很感人,可以带着家人去看,问问爸爸妈妈们年轻时的故事,像主角一样设身处地地去体会他们的感受,多一些理解,多一些爱。
这部电影总结下来就是:幻想症的儿子和脑残基友加上一个十分想出名的女人,带着年轻时候脑子不太好,老了得老年痴呆的老妈,找睡了女人不负责的老爸的故事。
中间还穿插了一个不知道为什么存在的飞翔滑板的故事,以及一个从头到尾没停下来过的直播广告。
真的很想吐槽,男主的声音真的很不咋地,让我十分出戏!
闫妮最后踩着滑板飞上去的样子,真是尬的我能用脚趾头扣出三室一厅,不明白为什么这三个人要接这个戏。
要表扬周冬雨和魏晨真的很配,里边的歌很好听!
影片乍一看没有任何新意,走的是轻喜剧路线,除了向宇航员致敬,真看不出有啥内涵。
但请了这么多大牌,剧情估计也不会太low,果真,进行到30分钟左右的时候,剧情来了个反转。
闫妮饰演的现代版高蓓,不再是满嘴跑火车,不靠谱的妈,随着剧情发展,她嘴中的一切似乎都是真的,健美裤的发明者,第一个吃麦当劳的人,还有那段与罗大佑,哦不,准确说是山寨版罗大佑的爱情。
周冬雨饰演的是90年的高蓓,单眼皮没心没肺的灿笑,真的让人没有抵抗力,尤其是那段,她在钢琴上弹着山寨版罗大佑告诉她的呼机号,音符一响起,大家先是安静一下,而后整个乐队都为她伴奏的那段,真的是太美好了。
当然,说到这,一定要提一下魏晨演唱的主题曲《遇见最美的你》,非常好听。
除了善良,真的是不知道用什么形容高蓓,为了听山寨版罗大佑的歌,天天加班加点工作,只为给心上人献花,或送礼物。
为了能与心上人约会,辞掉女工工作,开始摆摊生涯。
工厂集体舞比拼,出手相救。
工厂倒闭之前,也不忘给大家一段美好回忆。
她善良,她义气,最终让深爱的人为她入狱。
不去评论人性,单单就说这段纯粹的爱情,太美好。
为了彼此,奉献。
魏晨的出场,确实是被帅到了,但真的没有发现半点罗大佑的影子,倒是看到了韩国影星RAIN的痕迹。
有人说,因为善良,所以眼神才清澈,也有人说,因为眼神清澈,所以才善良。
两个年轻人,就这样爱了,纯粹的爱,就连不辞而别的告别,在多年后看来,仍然是爱。
为了保护高蓓不被牵连,自己揽下所有的责任。
有人害怕衰老,有人却是越老越有味道,比起周冬雨和魏晨,俊男靓女的组合,闫妮与黄觉在舞台上最后相拥的一瞬间,竟让人感觉,尽管我们有过离别,但我们内心从未离开过对方,我们依然爱着。
最后,要提一下的是盛一伦饰演的高歌的这个角色,不是那么出彩,比起这个角色,我更喜欢《漂亮的李慧珍》里的白皓宇。
总的来说,演员的表现都可圈可点,闫妮在面对爱情少女感十足,对于身患阿兹海默症的患者,内心的那种矛盾,与无助,也表现得真实,影片之所以这样设定,很大程度上是让大家关注一下这类群体。
但确实也有过于夸张之处,闫妮滑着滑板登上舞台那段,显得太离奇,无论是从表情,还是动作上,觉得太夸张。
烦杂的都市,陌生的你和我,如果真的想放松一下心情,对爱情还有奢求,看看这部片子。
我看电影或者剧有个习惯:逻辑是否合理。
逻辑合理再弱智也可接受,若是逻辑死则接受无能。
回到主题,本电影故事不复杂,两条时空线索交错,讲述了女主从青年到中年的一段感情史。
先说青年女主时期:女主努力搞事业风风火火,这里有点儿燃。
遇到男配结果错认成偶像,考虑到现实中也发生过少女被冒充明星的渣男骗钱骗色事情,所以这个设定勉强可以接受。
但是,从电影结尾看,男配不是渣男人设,那么问题来了,那时你为什么始终不说自己是谁,还和她发生关系?
听女朋友叫着别人的名字,心里不咯噔吗?
🙀镜头再美也没用,逻辑死。
再说中年女主时期:一人扶养儿子长大却不幸得了阿兹海默,然而儿子性格叛逆压抑,母子关系紧张。
电影用了不到30秒的镜头说明了原因:儿子因为母亲的“谎言”从小深受校园霸凌。
所以,当他知道朋友和母亲把“谎言”卖给电视台,他的恐惧回忆又回来了,难道又要被社会霸凌吗?
怎么办?
他一开始只能用发脾气掩饰恐惧,和朋友吵,和女编导吵,和母亲吵。
我想现实中很多人大概也是这样吧,猛地面对年少噩梦,变得暴躁混乱。
清理思路,他决定破釜沉舟带着母亲去和明星对峙。
在寻找过程中发现母亲一直隐瞒病情,儿子内心深受触动,放下了对母亲的怨气。
这段整体逻辑可接受。
结尾是电影的唯一高潮,中年女主和恋人重逢。
舞台相拥的一幕让我妈妈还抹起了眼泪。
😹总的来说,可以肯定的:情节设定是有爱的,青年女主是可爱的,中年女主造型是美美哒,儿子是奶凶又帅气的。
😽需要商榷的:90年代恋爱的情节是逻辑死的,现代情节是平淡的,剪辑是混乱的,剧本是没有起承转合的,导演水平是不行的。
😿
文/桃妖不是妖有没有一首歌,一段旋律,亦或是空气中弥漫的气息,会让你一瞬间回到过去?
那一刻,回忆如潮水般涌进脑海里,心被填得满满的,美好的,怀念的,再也回不去的旧时光。
就像《迷妹罗曼史》,当罗大佑的《恋曲1990》响起来,有关90年代的记忆,会穿过闫妮的眼神里的留恋,在周冬雨的笑容里荡漾开来,单纯而美好。
我喜欢《迷妹罗曼史》,那些单纯的小美好,埋没在时代的尘埃里,蓦然回首却最能打动人心。
闫妮和周冬雨,饰演不同时期的高蓓,她们在90年代的时空里穿梭,光影混搭着动画,轻快而诙谐。
影片的开场,很多人以为是一场啼笑皆非的闹剧。
闫妮饰演的高蓓,和华语乐坛的音乐教父罗大佑谈过恋爱?
那可是罗大佑啊这个玩笑开得有点大吧。
为了打破这个谣言,高蓓的儿子高歌(盛一伦 饰),决定带着妈妈远赴深圳,到罗大佑的演唱会现场对峙。
一路上啼笑皆非的事,闫妮成了搞笑担当。
这位时髦的高妈妈,跑得快,鬼灵精,心里像住着一个少女一般,追逐自己的爱豆。
可是,随着调查探访的深入,高蓓和罗大佑的谣言攻破了,另一个全然未知的故事,却正徐徐上演。
少女时代的高蓓,爱听歌,爱幻想。
就算只是个服装厂的小女工,也有着时髦的追求,野百合也要开出春天的绚烂。
周冬雨饰演的高蓓,带着90年代少女的天真,傻傻的等,憨憨的笑,找个愿意唱歌给她听的男孩谈恋爱,一把吉他就能把她的心带走……《山楂树之恋》后,又见“最清纯”的周冬雨。
她好像对青春少女这一类的角色驾轻就熟,可细品却觉得每一款都有独特的味道。
从山楂树下走出来的静秋,唯美,干净,像刻进年代记忆里的画儿。
《同桌的你》周小栀,是带着学院气息的文静女生,虽然不成熟,但鲜活而真实。
还有《后来的我们》中的北漂青年方小晓,被生活无数次的打磨,依然充满向上的力量。
而这一次,《迷妹罗曼史》中的小迷妹,混合着90年代的诗意和纯真,更有着改革开放时代的新潮和浪漫,跳跃在大荧幕上,一颦一笑都是青春的风情。
周冬雨的少女感,从来都不是浮于表面的表演,而是将人物带入故事里,在光影中重塑那个生命绚烂的时刻。
就像《迷妹罗曼史》中,她与驻唱歌手“大佑哥”(魏晨 饰)碰撞出的火花,那是一种90年代的罗曼蒂克,傻傻的幸福,很真,很欲,很有味道,让很多人像恋爱了一样美好。
也正是有了这样绚烂的底色,闫妮饰演的高蓓,才有了执着的根基,你才会深刻体会到藏在高蓓内心深处的少女般的悸动,是缘何而起,至此不熄。
如果说,周冬雨的青春少女是本色回归,那闫妮饰演的高妈妈,则有着更丰满的情感折叠,那是经历蜕变之后的念念不忘。
高蓓已不再年轻,她独自养大高歌,经历生活的打磨,却在天命之年重燃爱情的火焰。
岁月的沧桑和少女的轻盈交织在闫妮的演绎之中,她把人物打磨得如此率性而纯真。
雨中演唱会,为爱人撑伞,翩然起舞;还有踏上滑板飞车,纵身一跃,飞到舞台上,与此生挚爱紧紧相拥……闫妮和周冬雨,她们的情感经络一脉相承,让人定格青春里的恋恋红尘,感慨明明彼此相爱却天意弄人,亦欣喜沧海桑田之后,还能再次相拥。
影片的结尾,罗大佑惊喜出演,这是“恋曲1990”最大的彩蛋了吧。
《迷妹罗曼史》,是闫妮和周冬雨的浪漫协奏曲,多么美好的一场情事!
《迷妹罗曼史》,听起来就是个充斥着元气满满少女感的故事,闫妮和周冬雨的联袂出演,更是一下将期待值拉到了满分。
更何况,这还是一个从《恋曲1990》年代一直跨越到当下的喜剧故事,九十年代的周冬雨,长大后就成了闫妮,如此脑洞大开,怎会不让人浮想联翩?
从剧情上看,《迷妹罗曼史》是敢想敢创新的:从白衣飘飘的九零年代到如今名副其实的“信息大爆炸”时代,光耀夺目的明星艺人们换了一波又一波,但追星这件事儿本身带给迷妹的种种欢乐与刺激其实从来不曾改变。
当然,身为一部成功的喜剧,主演的选取往往是至关重要的,《迷妹罗曼史》之所以能够做到笑点与泪点兼具,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演员选对了,尤其是片中闫妮和周冬雨饰演的不同年代同一角色,将女性不同生命阶段的闪光特质把握得相当精准通透。
犹记得闫妮在《武林外传》中饰演的那个率真可爱佟掌柜,因为有莫小贝“嫂子嫂子”一声声地叫着,佟湘玉也变成了一个“不是妈而胜似妈”的角色。
这一次在《迷妹罗曼史》里,闫妮饰演的母亲高蓓,却是一个比以往角色反差都更为强烈、更加鲜明的人物——高蓓是一个患有阿兹海默症的母亲。
高蓓经营着一种近乎于定时炸弹的生活:平时看起来和常人没什么分别,可不一定什么时候就会脱口而出惊人之语:罗大佑是我对象、刘德华是我朋友、全中国第一个吃上麦当劳的人也是我……高歌(盛一伦饰)跟妈妈对话就像玩狼人杀,真真假假如同雾里看花,但闫妮那种十分确定的眼神和不容置喙的语气,分明是在表明自己所言不虚:我说的都是真的呀,怎么没人信呢?
所谓代购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闫妮不仅为高蓓赋予了喜剧色彩,也增添了些许悲情,因为这是一个无法被身旁至亲理解的人。
相比之下,周冬雨所呈现出的九十年代青春显然更加明媚招摇:彼时的高蓓还是花样少女,对未来有着轻盈的憧憬和璀璨的希望。
生活本身看来也足够优待她,让多少迷妹的梦中情人罗大佑成为了她的专属爱人,怎一个“羡煞旁人”了得!
九十年代的爱情多美多纯粹啊,麦当劳和流行音乐都是难得的奢侈,一台机车就能去任何想去的地方,想找到一个人,记得要用呼机呼他。
“乌溜溜的黑眼珠和你的笑脸,怎么也难忘记你容颜的改变……”《恋曲1990》早就用歌词教过你了,你不会轻易忘记你爱的那个人。
周冬雨在《迷妹罗曼史》里的青春模样,令人想到之前和金城武合作的《喜欢你》,她又变成一个需要好好被爱被呵护的小女生了。
片尾彩蛋罗大佑的出现,让《迷妹罗曼史》的感人程度又登上了一个台阶。
一场罗曼史究竟是真是假其实都已经不重要了,迷妹的纯情青春梦终于成真才最值得可喜可贺。
从周冬雨到闫妮,《迷妹罗曼史》让观众看到青春过渡的另外一种可能。
这么烂的电影,我姐能不能不要接了?
没有使我回到90年代!😀
现代部分太拉胯了,魏晨和周冬雨的部分是不错的,魏晨翻唱的那段恋曲1990也太好听了吧!
哇噻 这是个什么东西哦
豪华卡司可惜故事讲得不太好,也不太真实。
这不开个演唱会是没办法收场了 90年代单独出道吧
排片少 现在才来看成 配角牛 飞滑板 送烤串 被骗到科技选评现场 马拉松冠军 发明健美裤 第一个吃麦当劳 寻找青春的故事 不安分 找到宇航服 后来下海了 难忘1990 亚洲雄风 里面的小动画好玩 追了个假星
被她硬拉去电影院看了真不怎么样的电影 过了很久到现在想起来好像是唯一在电影院一起看过的爱情片 希望各自都安好
3-怀旧一把,但剧情实在无聊。
周冬雨和魏晨how pay!!!给帅哥美女单独拍一个90年代背景的电影不好吗,为啥要加迷惑的现代剧情??我还疑惑为啥宣传的时候都是魏晨和周冬雨俩客串方在宣传,看完我知道为什么了…… 四星给帅哥美女,要求剧情的避雷吧。
闫妮救不了的剧情靠周冬雨和魏晨救回来了 演儿子那个好像定格动画
开场五分钟这什么鬼?四十分钟后,魏晨唱歌好好听,周冬雨闫妮演技好棒。最后影片结束,这电影到底是个玩意?最后周冬雨闫妮以后不要接这种电影了,魏晨大帅哥能开个演唱会吗?
挺好的,一种情怀,罗大佑应该是一代人的回忆。闫妮演盛一伦妈妈有点年轻。哈哈。喜欢😍妮姐演技一直在线
槽点太多 浪费那么多好演员 魏晨和周冬雨在海边的那个镜头还蛮有上世纪的感觉不是很懂那个五毛钱特效的滑板存在的意义…
90年代四星 魏晨五星 现代部分半星都不想给 建议播出个只有90年代的cut
因为个自私的谎言害自己坐牢,害他的妹纸苦苦回忆几十年
构想真的蛮好,拍的真的挺烂。感觉里面的男生都好痴呆,周冬雨和闫妮是真的好。
评分给魏晨和周冬雨,不过真的不能忍受电影里穿插动画,剧情还行。
三颗星全给周冬雨魏晨那部分,青春的故事,很美好,精华全在90年代!
我也挺服你妈。脑残少女错将模仿者当做罗大佑,惨被骗炮怀孕,渣男一去多年无音讯。编剧脑子可能有十吨水,然后倒给了导演脑子里。故事不拍搞粗糙小动画替代也是太敷衍。盛一伦于小彤演技辣眼没法看。周冬雨闫妮是欠了人情要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