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认下这是1吧?
没错吧?
可别一会告诉我喷错了。
没错,我是来当喷子的。
今年被同事安利了安娜3,鉴于本人有某程度的强迫症,无论是动漫小说还是电影,只要有系列的肯定要找最开头的先看,有前作的看前作,有1的绝不先看2,哪怕简介上写着“该作品与前作无关,可独立观看”。
emmmm扯得有点远了,反正这就是我看1的原因。
没想到影片一开头就是槽点满满,妈妈送了这个玩意给你?
我特么看着屏幕,心里面有50万匹草泥马和50万个黑人问号,你妈是有多恨你?
我不说这个玩偶有没有鬼,就说这特么的外型你特么贴钱给我我都不要把它放在我屋里。
然后是一对正常新婚夫妻的甜蜜日常生活,虽然中途附带了隔壁谋杀、杀人犯进屋、缝纫机切手、火灾balabala,但我依然看得睡着了,除了每次鬼出现的时候那个国产式的突然增大音效会把我吓清醒一点,这时就又来了一个槽点,这部戏是特么天朝出品吧?
有鬼的时候炸音箱,没鬼的时候开90%音量才勉强听清对白。
说实在的,整部片中出现的鬼,或说恶魔,如果不是那个特么的音效,我觉得还不如那几个缝纫机的镜头让我提心吊胆。
后半段出来个黑妈妈,本来以为是大法师,没想到只是一个送人头的,这是后话。
然后出来个神父,说了一大堆理论,我以为你是王者,没想到你真的是青铜,甚至还是个无间道。
你特么有话能不能一次说完?
先说恶魔是来拿灵魂的,但是灵魂必须是自愿给。
后面恶魔吓得妈妈和黑妈妈抢着去献身把婴儿的灵魂换回来,你特么才说婴儿无法自愿献出灵魂?
要我说,黑妈妈的死不应该怪恶魔,应该怪神父。
最后吐槽一下这恶魔也特么贼强了,神父一路开车的时候不搞他,偏偏要等他回到教堂门口才出手,教堂门都开了,里面就是十字架,你这时候一记左勾拳把神父打飞,耶稣面子还要不要了?
novice mother对于鬼宅类的美国恐怖片来说,初为人母的妻子,搭配一个压力山大的丈夫,可以算是一个经典“套装“了。
在这类故事中,通常妻子都是第一个察觉到异样的人,由于丈夫轻视鬼怪说法(理由往往是妻子压力过大出现幻觉什么的)(什么唯物主义战士。。。
),往往会放任妻子于鬼魂的骚扰中,然后诡异事件接连发生,丈夫幡然醒悟,拯救家庭。
鬼怪当然并不存在(是吗👻),贯穿电影始终的妻子的焦虑的心态却能够让人感同身受。
进一步讲,现实中初为人母的妻子所承受的压力或许并不比影视作品中的小。
设想一下,一个女人独守空房,这样的情境显然会导致她的敏感和脆弱,因为她是与社会隔离的。
有工作或者其他交际的女人,有他人的认同来支撑自己的自信而坚强;而一旦她独自在家,与外界没有交流,找不到认同的坐标,就会自己一个人胡思乱想,自然会感觉到脆弱和敏感。
对于新手母亲,母性本能会使她们为保护孩子而压抑住自己的脆弱,这往往会使她们忽视风险而置自己与危险的境地。
与此相对的是父亲。
由于新生儿的降生,由于需要兼顾家庭与工作,他们往往承受着比以往更大的压力。
这份压力会使他厌烦妻子的倾诉,不是因为他不理解妻子,而是因为他们会认为相比于自己的困难,妻子的倾诉不值一提,甚至显得聒噪。
对于妻子面临的问题,他们一心想的也只是尽快的,简单的解决。
而这种简单粗暴的做法,往往是下一场更大的灾祸的导火索。
丈夫们,在这段重要时期,尽管你们的负担确实不小,但请你们还是担起责任来吧。
抚平妻子的焦虑,彻底解决她们的问题,这些都是你们应该做的,不要等到灾难发生才幡然醒悟。
首先前排推荐《罗丝玛丽的婴儿》,一部更老但是更优秀的作品,在里面可以看到怀孕时一群二五仔当队友是什么结局。
个人感觉《安娜贝尔》受到《罗丝玛丽的婴儿》影响挺大的,除了两部电影的某些剧情和场景外,现实中曼森杀人案里《罗丝玛丽的婴儿》的导演罗曼·波兰斯基临产的妻子和未出生的婴儿却被曼森家族杀死。
而这在《安娜贝尔》里被改编为原型为曼森家族的邪教组织为了召唤恶魔袭击了临产的女主。
《安娜贝尔》总结就是个烂尾电影,最大的问题在于电影没传递给观众沉浸的感情。
电影前期还蛮好的,氛围营造的的确紧张恐怖,特别是火灾那段,而且主要人物都蛮靠谱的(只是相对于其他恐怖片,不和正常人类对比),只是前期讲温情家庭故事的时间感觉有些太长了,后面的部分显然看起来很仓促。
到后来魔鬼给女主开窗户那段开始给我看笑了,女主为了自己的孩子献出灵魂我能理解,因为在生孩子之前就说好要保孩子。
但是后面的剧情就让我看得很懵了,伊芙琳的死让人感觉莫名奇妙,也是这部剧最大的槽点。
当时大概是这个表情伊芙琳之死至于为什么会感觉莫名奇妙,可以以观众的视角梳理一下:1. 一个黑人老妇在几次偶遇女主,表现的很热心2. 帮女主查恶魔的相关资料,跟女主提到自己亡女的事情,还特别说了要死的时候听到女儿说上帝对她有其他安排,这种生硬的Flag出现时就知道她会在后续的剧情里担任一个“拯救者”的角色,当然“拯救”的“程度”还未知3. 知道女主家里有恶魔的情况下跑去照顾她们,并向女主坦白女儿的死因,自己把女主当女儿看4. 遭遇恶魔,被踢出片场5. 然后返回片场,替死,死之前还说是自己已故女儿的意思,强行圆之前的Flag6. 虽然伊芙琳的死拯救了主角全家,但之后主角他们并没有祭拜之类的表示感谢和怀念的行为,甚至再也没提到她一句这样梳理一遍就清晰多了,大概有三个问题1. 观众们看不懂为什么伊芙琳要跑去帮忙,甚至替死电影里并没有太多渲染伊芙琳和他们家感情的地方,就强行把伊芙琳放在女主”母亲“的位置上。
虽然前期有很多对母爱伟大的铺垫,比如女主的各种行为、神父对母爱的评价,母亲为孩子牺牲自己在这个故事里是说得通的,但是故事里伊芙琳对女主的所谓”母爱“我是很疑惑的,电影里给出的理由仅仅是女主和伊芙琳的亡女年龄相近,这样也太牵强了,人种都不一样了,也不能说跟死去的女儿长得像什么的,这种角色换个白人演员可能会好很多吧2. 伊芙琳的死太快了电影没给伊芙琳太多台词来塑造角色形象,即使是死的时候,完全没有营造出牺牲的气氛3. 观众没有看到主角一家感谢/纪念伊芙琳结局我们看到主角一家像没发生过任何事情一样过着幸福的生活,这是靠着伊芙琳的死换来的,但是却没提到她一句,在观众看来她就是在一篇血泊里退场的。
老工具人了。
最后给她的镜头这几点加起来,最后的结果就是电影展示给观众的所谓”牺牲“显得特别滑稽。
你还喜欢娃娃吗?
——《安娜贝尔》
今天聊聊美国电影《安娜贝尔》。
片名Annabelle (2014),别名诡娃安娜贝尔(港) / 安娜贝拉。
近十几年来,恐怖片方面能够保持高水准的导演就是温子仁了,他执导的《招魂》系列成了一块颇具影响力的招牌。
这次由温子仁的御用摄像师约翰·R·莱昂耐迪担任导演,拍摄了一部根据玩偶传说的恐怖片《安娜贝尔》,同样颇具看点。
《安娜贝尔》中还提及“招魂”电影宇宙中的艾德和洛林夫妇,进一步丰富了“招魂”电影宇宙。
恐怖传说不仅发生在艾德洛林夫妇身边,而是发生在全美境内。
必要时艾德和洛林夫妇也会登场处理相关事务。
影片主要描写的恐怖玩偶是一个名叫安娜贝尔的娃娃,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而成。
在影片中,安娜贝尔玩偶形象得到全新设计,恐惧感更强,即便没有出现破损时,在恐怖谷效应加持下,依旧显得阴森邪恶。
在影片最后的彩蛋中,真正的安娜贝尔闪亮登场。
看似人畜无害的大头宝宝,被认为有恶灵附体,搅得主人家里不得安宁。
“招魂”电影宇宙强调的就是“魂”字。
在《安娜贝尔》中,恶灵附体作祟、魔鬼索要灵魂,一切都是围绕看不见摸不着的鬼魂做文章。
“魂”的出发点有了,具象化的安娜贝尔娃娃也有了,剩下就是编一个能够自洽又能融入“招魂”世界观的剧情了。
如果剧情不能处理好,恐怖片想要吓唬人只能依靠一惊一乍的画面和音效了。
《安娜贝尔》呈现的结果正是如此。
摄影师转行当导演,最大的特点就是影片的画面感十足。
影片的镜头感十分强烈。
几乎所有的恐怖环节都是依靠突然惊吓完成,很少有营造气氛烘托恐怖氛围。
剧情方面嘛,引出艾德和洛林夫妇,并入“招魂”电影宇宙算是一个亮点,剩下的内容实在有些稀松平常,蹭了上世界七十年代的查理·曼森邪教也并无多大关联,整体和温子仁的恐怖片还是有不少差距。
也可能摄影师约翰·R·莱昂耐迪这边的鬼魂还不够厉害,还不需要温子仁出马吧。
说实话,影片中安娜贝尔玩偶的形象实在有些难看。
唯一的理由就是女主角米娅 Mia想要凑齐同样服饰的娃娃凑成一套,在强烈强迫症的作用下,才买了这么一个难看的娃娃摆在家里。
如果不是米娅有点儿强迫症,估计也没有后面那么多倒霉事了。
想依靠强迫症撑起一部恐怖片,效果还是差了些。
最关键的是剧情有些单薄,人物角色的行为都是靠着很牵强的逻辑支撑着,为了推动情节发展,把那些恐怖元素展示出来,人物角色就按照需要在各个场景之间乱窜。
扛起本片大旗的是英国女演员安娜贝拉·沃丽丝 Annabelle Wallis,不知道是巧合还是故意,女主角的名字和影片中恐怖玩偶的名字一样。
不知道女演员会不会背负心理压力,产生不良心理暗示。
你还喜欢娃娃吗?
太丑的别买。
你还有强迫症么?
太重的得治。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首先作为恐怖片我们不讨论女主的演技和智商,毕竟咬手指尖叫抓头发就够了。
其次作为恐怖片我们也不强求故事的逻辑以及人物关系的推动甚至是人物成长,毕竟我们要的是恐怖………………可是,这部剧我分分钟跳戏啊!
掀桌!!
(╯‵□′)╯︵┻━┻一个丑的逆天看着就诡异不详的娃娃竟然是一套中的最后一个,其他的温婉可爱只有这个相貌惊悚异常,女主非常喜爱,甚至在被吓得搬家之后,诡异娃娃被老公扔掉自己回来之后,变得诡异惊悚恐怖+10086……女主,竟然,留下了…………???
……(╯‵□′)╯︵┻━┻哪怕没有这段剧情自己回来钻进柜子也比要让女主背锅强得多啊!
顺便这里要表扬下这位老公,帅,成熟,完全信任老婆,优秀,处事不惊,emmm……为何人设差距这么大!
我一度以为神父跪了,黑人大妈是邪教圣母,或者是邪教自杀白袍女鬼的母亲,再不然就是魔鬼的使者……不然为何格外热情,还收藏魔鬼的书籍,甚至经常面色一凛,毕竟可能在女主的人生中总共相处还没有30分钟……但是万万没想到,她竟然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楷模,为陌生人牺牲了,为魔鬼献祭了生命,小婴儿回到了摇篮中。
可是,魔鬼还是要杀死的,残留一口气的神父找来更强大的驱魔人,最终探寻到这个山羊形状黑漆漆的魔鬼真实姓名,历尽千辛万苦将魔鬼打回了地狱,还以一方平安…………对不起这没有可是,我瞎编的,因为故事到黑人大妈跳楼为魔鬼献祭生命就结束了。
后来,字幕上说,上帝因为大妈的牺牲感动了,把孩子还回来了…………wtf?!!
wtf?!!
那是魔鬼得到了一个灵魂因为小孩子不会献祭,要了也没用= =关上帝什么事(╯‵□′)╯︵┻━┻全程带着惊看到后面竟然是目瞪口呆,这部片子即用视觉吓唬你又用情节惊呆你。
不说了我要查查女演员是谁,白瞎了这100分钟(╯‵□′)╯︵┻━┻
10/05 于Pittsburgh, 几乎爆满。
其实还可以吧,我个人认为是中规中矩了,中规中矩的配乐,中规中矩的主旨,中规中矩的吓人技巧,中规中矩的情节。
看下来,我觉得还算不错的——习惯看恐怖片的都知道,这类片子中至少有那么一两点是特别作死的,很多人会认为这是槽点,但看多了,也就习惯了。
话说得好啊,不作死就不会死,不会死你看个杰宝恐怖片啊。
但这一部中没有特别作死到不行的主角,这点让人心旷神怡,唯一让人觉得奇怪的就是,长成这样creepy的娃娃,怎么那么多人喜欢呢,眼瞎了么?
(坐我旁边的小哥全程吐槽此娃娃的长相,也是醉了)故事不复杂,比起insidious来说简单得太多了。
对于我这个情节控来说,显然少了点解谜的紧张感;不并是说本片紧张气氛不好,电梯楼梯那一段相当不错,但被鬼追的紧张感和抽丝剥茧最后知道真相的紧张感对我而言完全不一样。
朋友说是因为真人真事改编所以情节复杂不起来——好吧也是啦。
当然也有可能是James Wan不在的关系,毕竟有时候就算是简单的故事经过处理也会有让人窒息的效果。
总之温导简直是恐怖系列的良心,这部虽然不算是他的作品,但多少有点影响吧,个人喜欢程度是Insidious>死寂>Conjuring>Annabelle,(电锯惊魂系列就不参与了)顺便安利一发,insidious我真心喜欢啊,而且一定要两部一起看,这样看下来才知道这个系有多屌!
演技还不如她女儿,全程面瘫,毫无情感流露。
剧情不错,演员演技太烂。
准备去看第二部,看评分比第一部高。
很喜欢以小萝莉,小正太为素材的惊悚电影。
比如孤儿怨,捉迷藏,约书亚,39,妈妈…好多好多好看的,可惜都看过了~不过总是频繁看这些电影的话,会感觉像通宵打了一晚上游戏一样消磨意志
引导人自愿去做某件事,达成自己的目的。
《万能钥匙》就是以这个核心来驱动故事的。
《招魂》宇宙里邪灵搞出来一个又一个的恶作剧,后面还穿插了类似《达芬奇密码》的解谜过关元素,邪灵就这点本事,就这么闲的蛋疼?
就这还有5.7分……凑够140字凑够140字凑够140字凑够140字凑够140字凑够140字凑够140字
就开门见山的说了,辣鸡电影其实前半部分铺垫还是挺好的,一些镜头让人感觉会有大事发生,最起码我看的时候浮想联翩但是,一定要明示让观众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吗?那个缝纫机,看到女主这么玩就知道一定会扎手,没拿走的爆米花一定会炸,扔掉的娃娃一定会回来,黑人一定会死...我真是日了狗了,黑人大妈人设还挺独特的,我以为是个教徒或者恶魔使者,再不济也得是个女巫,总之得有点东西吧,结果就尼玛一个替死鬼?主角智商下线,人物关系发展混乱,剧情莫名其妙闲了无事看看还行,经不起推敲就这样,辣鸡电影
主流恐怖元素之一娃娃,这安娜贝尓长的跟一件艺术品一样,本身就很诡异,没想到还加入了宗教元素,给视觉恐怖里增加了精神恐怖!
相比之下这个片子很擅长压迫感,前半小时不断出现女主在缝纫机上做衣服,镜头一直给到手指要触碰针头的感觉,压迫感十足,看到女主终于流血后终于松了一口气!
然后就是中规中矩的惊吓式恐怖,女主见鬼还能联想到产后抑郁,男主经常加班回不来,这也说明了女生群体需要被关注!
这么鬼丑的娃娃为什么会想摆在家里……导演果然是摄影师出身,镜头表现力和带入感很强,可惜故事苍白剧本单薄,矛盾和冲突接近弱智…就很平庸的鬼片吧&主角也叫Annabelle才tm恐怖吧!【5.9】
狗屎剧情,一点没看懂。咋咋呼呼的就光知道制造声音和黑布隆冬的吓人了。另外长得小孩挺可爱的。但不明白异教徒为啥要她们的灵魂。也不明白世界上有谁会喜欢长的这么丑陋恐怖的娃娃。
前15分钟拍得很好,然后导演就产生了我要拍一部《魔鬼圣婴》的幻觉。然后真找一个叫Annabelle的主演算怎么回事。
为什么女主喜欢洋娃娃?
明明是恐怖片,我TM居然快看睡着了,尤其是前半段
两件事:每当片中音效响起,前排一姑娘就开始尖叫,引得全场观众都忍不住shush她;影片中刚有一鬼影跑过,影厅中一小伙从后排突然冲到前面要出去上厕所,引得全场出戏大笑,片中女主正好被锁住开不了门,这哥们儿也打不开出口门,站在门口倒腾好久,全场都不看戏全看他了。最欢乐的恐怖片观影体验……
算是有James Wan的六成了,也是被吓得乱七八糟得好吗!
不如招魂
吓人
嗯,,,请神容易送神难 归其根本是他们疏于防范 美国各种信仰大杂烩,,用我们的办法 也是先安抚放庙里 削弱怨气 再看看是超度还是,,有个事要说清楚 力量越大的恶魔越要有‘规则’电影里面不管它是什么 是有人活=祭请过来的 而且容器还是个人形娃娃,,麻烦 很麻烦,,。总结 整体挺鸡肋的电影 上不去下不来 邪教招了个恶魔 关键是这恶魔的威力 像一个变戏法的 观影过程大部分都是挺失望 结局就感觉剧情硬插了个好朋友 然后为了朋友牺牲是伟大的 道理是好 但是剧情安排的 像我昨天吃的淀粉肠 看起来没有肉 吃起来也没有肉 因为它本来就没有肉 肉是这电影想表达的真情 行吧给三星 反邪教人人有责啊。
2018.7.22 1:31
丈夫送了娃娃收集者妻子一个娃娃,安娜贝尔。妻子怀孕之后。缝纫机莫名其妙启动、电视机莫名其妙坏了、灶火自己打着。妻子生产之后,搬家。神父:娃娃逼迫你们心甘情愿的献祭灵魂。然后神父把娃娃拿走,想要封印在教堂里。结果就差一步,自己出事了。安娜贝尔拿走了婴儿,女主很着急,于是自愿献出灵魂,求得婴儿没事。结果一个黑人女人自愿献祭,让婴儿平安。
剧情是硬伤
复活节假期和同事忙里偷闲
这洋娃娃长成这熊样还不赶紧丢了?!还在家供着?!
女主一家真是遇到好心人了啊,教父帮着处理娃娃结果被恶魔重伤,黑大妈帮着来看孩子结果替孩子跳楼死了。。如果不是先看了2,就会觉得这部简直太平庸了。关键是这么丑的娃娃,为啥会被人见人爱呢我很是不理解。女主很漂亮,但最后出现演员表的时候,才发现女主也叫安娜贝尔==
喜欢这么丑的娃, 不是恶趣味是什么?
再一次了证明好的摄影师绝对不是好导演。顺带结局太傻逼了,凭什么黑人就得为白人奉献生命,转得也太硬了!
和小野。小成本中庸之作
好久没看过背景音乐这么毁戏的电影了……安娜贝尔长成这样一个脑子正常的人为什么会把她放在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