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与魔鬼

Angels & Demons,达芬奇密码前传之天使与恶魔

主演:汤姆·汉克斯,伊万·麦克格雷格,阿耶莱特·祖里尔,斯特兰·斯卡斯加德,皮耶尔弗兰切斯科·法维诺,尼古拉·雷·卡斯,阿明·缪勒-斯塔尔,托尔·林德哈特,大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意大利语言:英语,意大利语,拉丁语,法语,瑞士德语,德语,汉语普通话,西班牙语,波兰语年份:2009

 剧照

天使与魔鬼 剧照 NO.1天使与魔鬼 剧照 NO.2天使与魔鬼 剧照 NO.3天使与魔鬼 剧照 NO.4天使与魔鬼 剧照 NO.5天使与魔鬼 剧照 NO.6天使与魔鬼 剧照 NO.13天使与魔鬼 剧照 NO.14天使与魔鬼 剧照 NO.15天使与魔鬼 剧照 NO.16天使与魔鬼 剧照 NO.17天使与魔鬼 剧照 NO.18天使与魔鬼 剧照 NO.19天使与魔鬼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天使与魔鬼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本片根据美国畅销作家丹•布朗的同名小说改编。欧洲核子中心的科学家维多利亚•维特勒(阿耶莱特•祖瑞尔 Ayelet Zurer 饰)与父亲在高速粒子对撞机实验中收集到了反物质,却发现父亲遇害,尸体胸口被烙“光照派”符号,高爆炸性的反物质被偷走,出现在正待选新教皇的罗马梵蒂冈,威胁天主教廷及整个罗马的安危。于此同时,四位主要教皇候选人的红衣主教神秘失踪。在教皇内侍(伊万•麦克格雷格 Ewan McGregor 饰)的授意下,哈佛大学的符号学专家罗伯特•兰登教授和维多利亚都被请到梵蒂冈协助罗马警察开展搜寻行动。兰登说服罗马总探员奥利维迪(皮耶法兰西斯柯•法维诺Pierfrancesco Favino 饰)依照“土、气、火、水”的提示在罗马的名胜教堂间与“光照派”展开了时间战……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他们第二季幸福的振秀家和万事兴之抬头见喜水中仙缇可之夏季篇三周跳贝尔戈维亚食人晚宴晚宴上的比特丽兹斩将夺神录达·芬奇密码四大名捕大结局破奸锄贼行尸走肉:死亡之城第二季我的燃情岁月原声带2扪心问诊第一季小花仙大电影:奇迹少女女孩画像2号球衣律师本色第六季老公万岁拼凑梦想丝绸之路传奇永久少年EternalBoys调戏危情犯罪生活老班主快乐王子春晓

 长篇影评

 1 ) 其实可以更好的

当初看书的时候,真的很期待这个电影。

原因有几点:1、紧张的氛围。

所有的事情在一天之内解决,而最精华的部分则是在几个小时之内,这样的情节简直就是为拍成电影而准备的;2、出人意料的故事。

一触即发的情景的塑造、迂回的故事情节,也是电影最爱的因素;3、宏大新奇的场面。

不管是欧核中心那架飞机也好、位于地下的研究中心也好、教堂的地下坟墓也好,都是让我很期待能看到真实场面的描写;4、最后,我真的很爱这种宗教和科学冲突的故事。

我不站在任何一边,但是总觉得很期待这种辩论。

可惜,虽然进了梵蒂冈,用了人家的教堂,说不定连梵蒂冈图书馆都是实地拍摄,但是片子还是太中规中矩了。

开始就抛弃了维多利亚和父亲的感情,让她到梵蒂冈来只是出于工作需要。

其实我觉得她父亲才是真正能体现在宗教和科学之间希望能取得平衡的人,体现当年伽利略他们的精神。

即使在书里也没有这个活人,但是电影里把他取消,直接抹煞了一半书中探求两种力量关系的意义。

后面让大家看到伊万是用降落伞生还的,其实还是挺合逻辑。

毕竟现代社会真的要大家相信太玄妙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边还是有点接受不能。

但是!

最大的谜题居然用如此索然无味没有悬念的方式揭开,真是让人有一种前面花枪伏笔埋半天大家很期待,结果却出来一只四不像的感觉。

最后继任的教皇,有真正让人信服的理由吗?

对比一下书里面,那位年老的红衣主教却是真的让人觉得很睿智的人。

总之,太平庸了。

去掉了最大的看点也是最大的矛盾:科学与宗教之间的交火,那么所有的情节,也不过是一场看热闹的戏罢了。

 2 ) 差得不能再差得汉克斯电影

一句话,这部电影很垃圾!

理由1:忽悠人的宗教指示。

汉克斯一人在那儿根据宗教指示分析,这些指示哪儿来的,不知道,观众不能完全融入到电影中。

理由2:不合理的电影逻辑。

在第2教堂,杀手几乎杀了十多个警察,而在第3教堂,汉克斯却带了2个警察去阻止杀手,这不是以卵击石么?

杀手是不能让别人知道他的身份和见过他本人的,可在最后,杀手见了汉克斯和女主,却手下留情,还说没付钱他,这个人是杀手么?

这个电影简直把关注当白痴。

理由3:毫无悬念。

当汉克斯带着一帮人冲进去救神父时,神父大叫:“He is the one, he has a gun."这台词是不是经常是陷害人的坏人常用的台词?

当时一听,我就知道了谁是真正的幕后凶手。

悬疑的气氛烘托的是相当幼稚。

这部电影的故事,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权力之争。

只是穿上了宗教的衣服,美国的教授显得如此博学,但博学的莫名其妙;罗马的警察显得如此无能,无能得令人惊讶。

汉克斯老矣,还能饭否?

 3 ) 就一部改编烂片!

就是冲着Dan Brown的原著才奔去看的……结果,不吐槽不行了。

Angels & Demons尽管也就一娱乐小说,但当年就是因为看了它才激发了我对天主教的浓厚兴趣。

尽管之前对Tom Hanks那中年大叔样还是蛮失望的,但我关注的是精彩的剧情,再加上预告片看起来还像点样子,所以说对整部影片期待度还是很高的。

哪知道,本来一剧情紧凑的悬疑片给改成一脑残烂尾动作片。

首先,杀手那样子忒没悬念。

按原著选一中东狂野式肌肉男有啥不好,是怕引起种族纠纷还是怎么着,偏偏选一Nerd式书生眼镜男。

虽然说越牛13的杀手越腹黑越深藏不露,但这哥们放电影里怎么看怎么喜感。

而且和Langdon那搏斗毛都算不上。

死的还那么菜,真可谓是本电影之衰神一号。

其次,教皇内侍您是有被害妄想还是小儿科脑残过度。

编剧大人您再怎么改,也好歹要给人家一个作恶的理由吧。

原著里那缘由我觉得挺合理听有爱的啊,教皇内侍在知悉自己是教皇大人的亲生儿子之后误以为自己父亲违背了教规和修女有过白框白框,继而热血杀了自己的爹。

结果事实上自己的出生是因为伟大的科学纯洁的人工授精。

而电影,只是含糊的交代了一个内侍童鞋担心宗教无法与科学相辅相成反而会被其取代。

这真是,偏执得够可以。

人物可以变态,但不待这样畸形的啊口胡!

之后,几个配角也交代的不清楚。

比如说Victoria那个信奉天主的科学家还有欧核中心的主任,这两个人物交代不清楚,根本就无法将书中一直在讨论的科学与宗教之间的关系处理好。

主角怎么样就别提了。

Victoria就一花瓶女,根本没起什么作用。

而Longdon,就跟在通关打游戏一样永远追逐下一个任务。

反正男猪和女猪之间根本没有那种默契可言。

不管怎样,剧情的确是烂。

但还算值得一看,至少里面的场景做的还挺精致,Hans Zimmer的配乐也可圈可点。

 4 ) 大汤老师的戏份有点过了

《天使与魔鬼》。

8分。

根据丹·布朗同名小说改编。

汤姆·汉克斯和美男子伊万·麦克格雷格主演作品。

是部好片无疑,值得一看。

尤其是导演剪辑加长版。

教皇突然辞世,新一代教皇选举悬而未决,又赶上欧洲研究中心新成果“反物质”被盗,随后这种烈性爆炸物出现在教权中心,而四大红衣主教一夜失踪被绑。

所有的矛头、线索、符号都直指一个很多年前被教权打压迫害的组织“光照派”。

大汤老师作为一名符号学的哈佛教授,有如神助一般的找到线索,逐条破案。

直至最后发现伊万饰演的教皇内侍主导了一切。

怎么说呢?

大汤老师的戏份多少有点过了。

 5 ) 做上帝的天使

没有看原著,所以不知道很多人讨论的“改编是否成功”的问题。

感触最深的是对人性的一点点思考:记得从哪里看到过一则林肯的故事,美国内战时有一位牧师建议林肯向上帝祈祷能够站在他们的一边,然而林肯告诉牧师说,我向上帝祷告的是希望我能站在上帝的一边。

看完《天使与魔鬼》后我想到了这个故事,因为教皇内侍和瑞士侍卫队侍卫长的最后谈话表达出在科学与信仰的对峙中他要做引领的斗士。

这是撇开他欲谋教皇圣位之外对信仰的一个误读之处。

在带维多利亚去验已故教皇的遗体时,他跪着对他的神父说是上帝引导他所作这一切。

这想法就像彼得劝阻耶稣的时候一样,这是对神的爱,对信仰的护卫,但这并不是上帝的意念,而是人自己的意念,看似他在捍卫信仰,是站在上帝的一边,其实,是他自以为他和上帝站在一边。

上帝是不会引领他这么做的,在他自认为是天使的时候,却已成为了一个魔鬼。

而正真的信仰是倒空自己之后,正真由上帝引领的人生。

圣经里有句话说,不再是我,乃是基督。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希望看明白这部电影的有信仰的人,都能够走出这样的误区,做上帝的天使,而不是做自己的天使。

不然,即便你在所有人面前展现了天使的一面,终究也不过是一个魔鬼。

关于科学与信仰的问题,不再多议论。

我的观点是科学不像内侍说的那么幼小,但是科学终归是有局限和漏洞的,真理永远有我们难以企及的地方,因为我们只是人而已。

能明白自己是有限的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我们在上帝面前存留一点谦卑吧。

 6 ) 和谐了的Angels & Demons

曾经满怀期盼希望看到改编的电影,又曾经因为电影《达芬奇密码》的平庸而放弃希望。

而今经过几年的等待,总算了了自己一份心。

口水多多,不贬不快(注:剧透鸟):1)电影情节发展过快,缺乏铺垫,于是乎原本错综微妙的宗教与科学的关系被简化成白开水般平淡无奇的对立;2)Landon的推理过程本来涵盖了大量丰富的文艺复兴知识,而到了电影中只保留了几个必要的关键词,没看过原著中的人估计会看得一头雾水;3)黑煞星本该是个耀眼的反角,在电影中让我大跌眼镜了,身手倒是很不凡,可这形象和我想象中的实在差别太大;4)最后一个红衣主教在电影中不仅保了命,还当了教皇,原本犀利的讽刺意味没了;5)伊万演的内侍原本是教皇的私生子,被和谐成了养子,或许是迫于宗教压力;6)结局——整部电影大量的改动我可以忽略不计,可这个和谐结局是个一塌糊涂的败笔,错得实在离谱。

Landon本该上直升机的,结果却成了在地面傻乎乎观望的局外人,而功劳则全归了个吊着降落伞漫天乱舞的内侍,摇来曳去甚是滑稽。

伊万同学还要以殉道士的方式自焚,一点也悲壮不起来。

再讲讲好的地方,Tom Hanks还是一如既往的沉稳啊,就他一个人对得起小说。

没看过小说的同学不妨简单地把它看成悬疑片吧,多少能得到点心理刺激。

梵蒂冈和罗马的美景还是带来些视觉享受。

反物质爆炸的确够震撼,全剧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幕。

最后的结论就是:没看过书的可能不太能看懂电影情节间的环环相扣,看过书的又很可能会认为电影过于简单和谐——于是乎,把它当成POPCORN MOVIE吧,这样就不会有心理不平衡的负面效应了。

 7 ) 【转贴】艾小柯:宇宙零秒

还是决定给《天使与魔鬼》做个小读书笔记,毕竟我非常喜欢这个小说开始对宗教与科学关系分析的部分。

    故事一开始,哈佛大学的宗教象征主义学朗顿教授接到瑞士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主任,离散粒子物理学家Maximilian Kohler的电话,为一桩明教杀人案件火速抵达CERN的案发现场。

分析杀人原因,是因为物理科学家兼天主教神父的Leonardo Vetra在其养女,生物物理学家Vittoria Vetra的帮助下,通过实验重现了宇宙起源的“大爆炸”环境,“证明”了圣经中上帝从无到有的创世纪过程。

一向与天主教对抗长期受到迫害的明教有可能得知了这个实验结果,沉寂四百年后重现于世,妄图杀人灭口,绝不能让科学成为“神”的证明。

    当然故事发展的细节曲折复杂得多,娱乐性十足,难怪会被拍成好莱坞商业大片。

但电影省略的宗教与科学关系这一部分,恰恰是我认为这本小说最精彩的篇章。

    Leonardo Vetra的实验细节与目前瑞士CERN运行中的高速粒子对撞机所要做的非常相似。

后者的实验目的也是重现宇宙大爆炸的瞬间膨胀过程,争取撞出来俗名“上帝粒子” 的希格斯粒子。

根据维基百科的解释,自然界中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可划分为四种力:引力(重力)、电磁力、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

在愛因斯坦相对论解決了重力问题后,物理学家们尝试建立一个统一的模型,以期解释通过后三种力相互作用的所有粒子。

    这个统一的模型被称为“标准模型”。

标准模型的粒子物理理论把基本粒子分成三大类:夸克、轻子与玻色子(Boson Particles),玻色子包括胶子,光子,介子等,还有尚未被发现的希格斯粒子。

虽然标准模型具有多种优势,但其最大的缺陷是无法解释物质质量的产生。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英国科学家希格斯提出了希格斯场的假设。

希格斯场由希格斯粒子组成,产生后衰变迅速。

但在短短的瞬间,所有通过希格斯场的其他粒子都犹如行军过泥塘,只要通过,就拖泥带水发生变化。

而这个变化,就是质量。

标准模型预言了62种基本粒子的存在,除“上帝粒子”外,其余的都已被实验所证实。

所以CERN的高速粒子对撞机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通过粒子对撞产生并观察到希格斯场。

一旦希格斯粒子被发现,那么大爆炸后宇宙如何膨胀的问题就解决了。

这便是为什么希格斯粒子被俗称为“上帝粒子”,因为这是宇宙起源论的最后待证明环节。

    希格斯粒子解决的是宇宙膨胀的问题,是说明基本粒子如何在被产生后具有质量,再聚合成各种其他物质,从而形成我们现在所生活的世界。

换句话说,它解决的是宇宙零秒之后的问题。

而圣经中的上帝创世纪,是纯粹的零秒问题:上帝说要有光,于是便有了光;随后各种物质、天地、人兽花草徐徐而来。

    在《天使与魔鬼》中,物理科学家兼天主教神父的Leonardo Vetra终生致力于跨越科学与宗教的鸿沟,试图将对立的二者统一起来。

具体的说,他希望通过实验,重现宇宙零秒过程,从无到有创出新物质。

从零秒之后跨越到零秒本身,这可比CERN目前正在运转的高速粒子对撞机的任务难度要大多了,所以是虚构小说。

    书中安排让Leonardo Vetra及女儿Vittoria Vetra实验成功,在粒子对撞的过程中创造出了反物质。

反物质是由反粒子组成的,其特性与普通物质完全相反,无法在自然界找到,除非是在稍纵即逝的少量存在,因为反物质一旦接触普通物质二者立刻相互湮灭——全部转化为光并产生巨大的能量。

CERN于1995年就宣布他们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批反物质,2000年更宣布已经成功制造出约5万个低能状态的反氢原子。

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爆炸零秒瞬间应产生相同数量的正物质与反物质,大部分相互湮灭,少数正物质遗留下来构成了我们的物质世界。

虽然目前的物理理论仍不能解释为什么正反物质没有对称湮灭,但粒子对撞过程中产生反物质并不能被当作物质从无到有产生的证据。

《天使与魔鬼》中这里非常含糊,笼统说因为分离出了自然界中不存在的反物质,便证明了宇宙零秒从无到有的创造过程,显然不合理。

不过既然是虚构小说,那么内在逻辑也不用较真。

    有意思的是实验成功的推论。

书中实验的关键是对撞时的超级能量密度。

只要接受极致能量产生物质这点,宇宙大爆炸与宗教创世纪便统一起来:科学的方法重现了宇宙零秒,科学发展的最终结果是证明神的存在。

书中科学家兼神父Leonardo Vetra的座右铭就是“科学宗教对立统一,只不过科学发展尚未成熟,还意识不到此点。

” 而后来教皇内侍发表演讲的时候也说,对比科学技术的几何速度发展,人的智能与道德增长却是现行的,远远跟不上科技的速度。

这种状况的结果就是科技被人性中恶的一面所利用:军备竞赛、武器升级、环境污染、物种毁灭。

那么宗教势力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尽量减缓科技发展的速度,让人依然回到精神层面来,审视内心,信奉神明。

那么,什么是神?

Vittoria Vetra在与朗顿的对话中解释,神就是这种超能量,从宇宙零秒贯穿今时今世,不同地域国家种族的人把这个能量翻译成不同的词汇,并形象化:金发碧眼的基督,印度人形象的佛陀,阿拉伯形象的天主,中国人形象的女娲…… 这种神圣的能量是世界上一切物质的终极关联,它聚集在所有生物的身体里,川流贯通,生生不息。

    虽然这个故事里我不喜欢Vittoria Vetra,作为科学家她总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实在是个不够聪慧的花瓶,但我真喜欢她问朗顿是否信神的对话。

我个人对这个世界非常感性的理解,也相信有一种更高形式的力量存在,这种力量当然不是任何宗教所说的某个具体人物,同时这种力量对所有的生物该是一视同仁的。

所谓的各种显灵托梦等等神迹,实在是人类自欺欺人的产物——人迹所到,自然毁灭,作为地球癌细胞的人类,凭什么要从神那里得到那么大的加权,获得更多的关爱?

这简直比用身体写作的美女作家们还要自恋嘛!

    我非常喜欢中国传统的八卦图案,平衡的美,共生的美,也是能量流动,两极八卦继而创生万象的理论。

在《天使与魔鬼》这样的通俗小说里看到如此接近的对神与世界的理解,实在意外极了,惊喜万分。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5ea3820100e8vu.html

 8 ) 直升机升空的瞬间差点以为他是英雄

内侍官抢过仅剩5分钟就爆炸的巨大炸弹——暂且称它是炸弹,在毫无把握的情况下直奔直升机,独自驾驶升空,不断升腾的过程,他其实也蛮纠结的。

换在中国,剧情本该就此结束,群众纷纷表示影响不大,并决心向内侍官舍己救人的精神学习。

某中学生含泪表示,长大了也要做一名飞行员。

有关部门随后组织了内侍官英雄事迹巡回报告会,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阵学习高潮……但是,但是,且慢,这不是在中国,而是在美国。

“英雄”跳伞了,回医院了,阴谋被拆穿了,自焚了,哎。

 9 ) 天使很丰满 魔鬼很骨感

虽然说不上义愤填膺,但确实够得着捶胸顿足——《天使与魔鬼》是我认为Dan Brown的上乘之作,没有太深晦的历史,没有太复杂的爱恨情仇,却有得天独厚的画面感——大的宗教场景、梵蒂冈与罗马城的地理背景、绝佳的剧情甚至可以拍做商业片的标杆,在我看来,前一部《达芬奇密码》改编之作还算依得,心想这Ron Howard断是会学乖巧,把这肥缺又演绎成不俗的版本。

结果……就生生变成了现在这副模样。

改编剧本的难处,死忠FANS的刁难,Ron Howard应该最是清楚,看过小说的观众定是挑剔的,看看这位导演究竟有多少本事来挑战众人的牙慧。

他倒是不改不编径直删,把玄机暗藏的伦理片拍成了毫无乐趣的动作片。

大把的节奏和时间贡献给了上帝心脏地带的飙车、翻墙、杀戮,我很好奇若是没有读过原著的观众,除了看见个西方中年DR.奥特曼在一天之内神勇无比的上蹿下跳,从南到北再到东西,丝毫没有符号学什么用武之地,只是吞吞吐吐了几个神秘故事,翻新了Tom Hanks有氧+无氧条件下的生存记录。

如果收起刻薄的想,大家权当它是个梵蒂冈和罗马城的风景片好了。

窃以为,天使与魔鬼,深浅各有意指。

宗教与科学、天主教与光照派、教皇内侍与私生子,都是彼此的写照。

可惜的是,在开端Ron Howard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看了几分钟的科幻场景,还没弄清那些人在整个啥,就用一个眼球夺人眼球了。

小说中维多利亚和养父关于科学对宗教的贡献和反物质的探讨全部石沉大海,怕是眼睛不尖亮的观众连她养父的神职人员身份都没看出来。

女主更是不出彩,一身通黑,连意大利人的中看不中用的本色都没有发挥的余地,说了几句可有可无的台词,参加了几次出力不费脑的营救,把穿针引线的功用发挥到最小。

反物质对于梵蒂冈而言是摧毁信仰的源头,而不仅仅是被利用于暴力威胁的终结,这里本末倒置之一。

天主教与光照派,上溯历史(小说中的)不仅仅是旧与新的隐匿抗礼,关键还是千百年来科学家这一群体在俗世找认同的症结。

而到了现世,科学家的认同感已经逾越升天,这等陈年旧事为何被重新提起,令人疑惑又着迷。

这才引申进教皇内侍是这一切的发端者,他妄图靠新的力量来使旧的宗教奋发图强,他渴望用改朝换代来使变革提速,只是他的方法太过激进。

而这些,统统隐没于古城的砖瓦之下,罗伯特兰登的推理还没毛利小五郎有谱儿,影片中推理的进程被一再压缩,节奏又随动作场面奔走,除了满眼找寻肥嘟嘟的天使,没看出兰登教授有什么智力上的过人之处。

这是摇头喟叹之二。

本片卡司强大,原本笃信Ewan McGregor深邃的眼窝带来的内侍一角绝对令人信服。

但是如此匹配的选角也是会被剧本搅黄的——最重要的教皇与他的关系被隐去,他具有善良又邪恶的矛盾心态最终在发现自己身世之后无法承受的崩溃,却被改编的让看客以为他的含泪自焚是因为良心发现?

OMG!

一个性格扭曲的隐痛者就这样转脸成了贪恋权力的卑鄙小人。

此乃痛心疾首之三。

我非常清晰的记得在读过小说之后,还和EX BF讨论一场,对于那种醍醐灌顶的感悟:最可怕的力量往往不是来自你的敌营,恰恰是身边看似激进的彻底保守派。

卡洛如此激进,是源于他的上帝的爱,基于他所认同的宗教对他的选择与垂青。

这也许生成了他谋划这一场大阴谋的原始动力,他要为这种爱和选择做点什么——让宗教始终超越科学,让科学变为刺痛世人的魔鬼,让宗教恢复为弥补伤痕的天使。

但凡强大多有偏执,他的身世、经历让他认为自己足以被爱和垂青,但当他发现这一切不过是身为亲生父亲的庇护,才是他心中教廷的支柱崩塌。

严格的说,反派只有他一个,可是完完全全没有塑造起来,没血没肉没力量,倒是所有正义之徒写照颇丰,最鄙视这种趋炎附势向教廷出卖血肉的行为。

吴镇宇说过他从不拒绝烂片,因为说不定自己可以把它救好。

当你看到汉克斯腆着肚子不紧不慢的跑在城楼上,伊万裹着黑袍顶着卑鄙下流的名分在众人眼前消失,祖里尔又在一片黑色中时隐时现,就明白霍华德先生做了件多么恶俗的事情,把一个好小说和一群好演员拍烂!

没有一个角色深入人心,除了把那个Thure Lindhardt往成名之路推了一把。

鉴于丹布朗每次都操刀改编剧本,我很小人之心的想,他基本就是不想让观众看明白,然后大家又回潮去买他的书。

不过,请改名为《丰满的天使与骨感的魔鬼》。

 10 ) 我们该信仰什么呢

看了两遍电影,又看了一遍小说,基本搞清楚了。

电影改编的还是比较大的,去掉了几个人物,并且内侍演讲的好多科学与宗教的关系都去掉了。

小说基本是这样的,杀手杀死了四个红衣主教,后来被兰登与女主角推下楼摔死。

最后兰登与教皇内侍一同登上直升机,内侍自己穿上降落伞逃生了,众人以为这是神迹而膜拜进而选举内侍当教皇,而兰登凭借一张油布幸运的掉到水中没有摔死。

欧核中心主任作为一个重要的人物,发现了列奥纳多的日记并来到梵蒂冈,录下了与内侍的对话,但被冲进来的卫兵误认为是凶手而被杀。

最后教皇选举负责人当选为教皇。

内侍是教皇的私生子,是教皇与一个修女相爱人工受精后生下的。

因此内侍认为教皇违反了对宗教的虔诚,却不知道那个私生子就是自己。

电影中,杀手杀死了三个红衣主教,发动汽车的时候被炸死灭口。

内侍独自上直升机化解了危机。

欧核中心主任被删掉了,是瑞士皇家军官瑞斯特(小说里翻译成罗切尔)发现了列奥纳多的日记,与内侍对话,被卫兵误杀。

最后没有被杀死的那个红衣主教当选为教皇。

小说中一直作为局中人的两个广播公司的记者也被去掉了。

没有内侍是教皇私生子的内容。

小说中对科学与宗教的讨论比较多,内侍的演讲也是义正辞严,特别是最后一段,教皇通过科学有了孩子,因此一直对科学心存感激,反物质的产生也可以理解为可以重现上帝创造世界的过程,但内侍认为这是对上帝的亵渎。

内侍注重的是精神层面的,反物质并不能说明上帝的存在。

有一些话还是比较有道理的,科学发展的速度已经超过了人类道德的发展速度,科技可以制造武器用来屠杀,也可以研究医学拯救生命。

科学如果超过人类掌握的极限,就会产生反作用。

“自鸿蒙之初,”教皇内侍说道,“教会就与上帝的敌人进行着斗争。

但我们都无一例外地挺了过来。

但是,过去的魔鬼,只是指责与憎恶……这些是我们能对付得了的敌人。

可是,撒旦是狡猾的。

随着时间的流逝,他抛弃了凶暴的面目,重新换了一副脸孔……一副纯理性的面容。

”他的语气中突然透出一股愤怒——近似发疯般地突然变换了语气,“你倒是说呀,科勒先生!

教会如何才能宣布那些培养了我们的逻辑思维的事物的罪过!

我们如何才能反对那已成为我们社会根基的事物!

每次教会提高嗓门做出提醒,你们就反过来大叫,说我们无知、偏执、专制!

你们把科技创造的奇迹神圣化。

让我们明白科学的到来是要把我们从疾病、饥饿与痛苦中解救出来!

看看科学——看看这位不断创造出奇迹、无所不能且乐善好施的新上帝吧!

它无视武器制造与混乱局势!

不管人们严重的孤独感与没完没了的危机。

这就是科学!

”教皇内侍朝着枪口走了过去,接着说道:“但是我已经看到了其中隐藏的撒旦的面孔……我已经看到了危险……”还有一段,内侍对红衣主教的演说,“宇宙的复杂性被切分为一个个数学等式”“技术说是要把我们联合起来,实际上却把我们分隔开来,如今我们每个人都通过电子装置与世界建立联系,但我们却感到更加孤独”“这个科学之神是谁?

给孩子火却又不警告孩子有危险,这是什么样的神?

”这一段很精彩,连我都有点被说动了。

几个月前的一个宁静的下午,在梵蒂冈城,沙特朗在穿越广场时和教,皇内侍撞了个满怀。

教皇内侍显然认出他是个新兵,于是邀请他陪他散散步。

他们没有谈什么特别的事情,但是教皇内侍让他有种无拘无束的= 感觉。

“神父,”沙特朗说,“我可以问一个奇怪的问题吗? ” 教皇内侍笑道:“但愿我能给你一个奇怪的答案。

” 沙特朗大笑了起来。

“我曾经问过认识的每一个牧师,但还是不理解。

” “是什么困扰你呢? ”教皇内侍走路时步子较小,但节奏较快.不时踢到身前的长袍。

他的黑色的绉鞋似乎很合脚,沙特朗想,这反映出了此人的作风……时髦又谦逊.显示了他穿戴的风格。

沙特朗深吸一口气。

“我不理解无所不能和乐善好施。

” 教皇内侍又笑了。

“你要坚持读读《圣经》。

” “我在努力领会。

” “你是对《圣经》把上帝描绘成无所不能和乐善好施的神而感到困惑吧。

”“就是。

” “无所不能和乐善好施简言之就是上帝是万能和至善的。

”“我明白这个概念。

只是……这似乎有些矛盾。

” “是的,这种矛盾是一种痛苦。

人类遭受的饥饿,战争,疾病……” “正是如此! ”沙特朗知道教皇内侍明白他的意思了。

“人生总会发生可怕的事情。

人类的悲剧似乎证明上帝不可能既是万能的,又是至善的。

如果他是爱我们的.还有这种力量来改变我们的处境,难道他不该解除我们的痛苦吗? ” 教皇内侍皱了皱眉。

“他该吗? ”沙特朗感到很不安。

他是不是越轨了? 这是不是一个不应该问的宗教上的问题? “喔……如果上帝爱我们,他就会保护我们,他应该这样做。

可他似乎在无所不能时并不予以同情,而在乐善好施时却又显得无能为力。

“ “中尉,你有孩子吗? ” 沙特朗脸红了。

“没有,先生。

” “假如你有个八岁的儿子……你会爱他吗? ” “当然! ” “你会做一切力所能及的事情去保护他一生免受痛苦折磨吗? ” “当然! ” “那你会让他玩滑板吗? ” 沙特朗好容易才明白过来。

教皇内侍在发挥其作为牧师的才能时总显得有点古怪。

“是啊,我认为,”沙特朗说道,“当然,我会让他玩滑板,但我会叫他小心一点。

” “所以说.作为孩子的父亲,你会给他一些基本的忠告,然后放手让他去体味失败的教训? ” “我不该跟在他后面,对他娇生惯养,你是这个意思吧。

” “但是如果他摔倒了,跌破膝盖怎么办? ” “他会自己学着变得更小心一些。

” 教皇内侍微笑着说:“所以尽管你有能力去保护你的孩子不让他受伤,但你还是选择了通过让他自己接受教训来表达你对他的爱? ” “当然! 痛苦是一种成长的历程。

我们可以从中学习。

” 教皇内侍点点头说:“正是如此。

” 总有一天,人类会为自己的科学付出代价。

内侍选择了维护自己的信仰,这年头,有个信仰是不容易的。

电影去掉这些大段的说辞也许是为了减少与宗教的冲突,虽然改编成了一部惊悚动作片,起码梵蒂冈不会大张旗鼓的抗议了。

 短评

兰登和路人把主教从喷泉池子里救出来的时候挺感人 忽视推理和逻辑。

10分钟前
  • 从前有一只考拉
  • 还行

不错的宗教悬疑片

11分钟前
  • Moriarty
  • 力荐

这个电影告诉我们 氧气很重要

14分钟前
  • kizu
  • 较差

我爱教皇内侍!!Ewan很矜持很有味。

15分钟前
  • 井戒
  • 力荐

色调好喜欢

17分钟前
  • 可缓缓归矣
  • 推荐

无聊死了。除了有帅大叔

21分钟前
  • FÉLIN
  • 较差

還是很不錯的, 最起碼長知識. 伊萬 麥克格雷格的演技也有了很大進步~~~

26分钟前
  • 宇智耀耕
  • 推荐

不太明白到底要表达什么,太赶了

28分钟前
  • 趣多多配红茶
  • 还行

比达芬奇密码好点,但也不怎样

29分钟前
  • 髦髦
  • 较差

THE SAME AS DAVINCI CODE

30分钟前
  • 教主饶命
  • 推荐

爆炸效果很好,很过瘾。

35分钟前
  • 煤铺二掌柜
  • 还行

对于没看过原著的群众还是不错的,最后的爆破戏也给了,票价也值了

38分钟前
  • D I D A
  • 推荐

就冲那些气势恢宏 美轮美奂的教堂就值3星了!

41分钟前
  • yoyo
  • 推荐

内核不算有新意,只是宗教的外衣让它玄之又玄~~

42分钟前
  • 战国客
  • 还行

去電影院看 Star Trek,到場時竟然好位子都沒有了,已經是公映第三週也!就換了票去看晚20分鐘的天使與魔鬼。太多邏輯錯誤,實在讓人無法忍受。長篇大論的冗述根本不適合拍成電影嗎。

47分钟前
  • 【守破離】
  • 很差

没让我失望,确实不好看

52分钟前
  • 齊克斯尼力佐飛
  • 较差

呃,对达芬奇密码没兴趣,这个也是。跳着看看。

56分钟前
  • Arrhyth
  • 还行

咱们Ewan好感人,咱们Ewan是大英雄,咱们Ewan......丫的可真够腹黑的啊 囧

57分钟前
  • 萨嘎摩多熊猫桑
  • 较差

前半部很震撼,后半部很遗憾。

60分钟前
  • 白马啸西风
  • 较差

我擦 比起原书来差远了

1小时前
  • madaoooo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