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影片《幸福》于2006年9月开拍,对于高效率生产的韩片制作和流水线操作的爱情题材,对于影迷期待而言,本定于上半年公映的它,却是姗姗来迟。
作为最早刮起韩流爱情风的许秦豪,早在1998年就以《八月照相馆》一举成名。
口碑颇好的影片也成为韩片进入中国的明显信号。
下一个带有阶段性特征的作品,还要等到2001年郭在容《我的野蛮女友》。
许秦豪所采取的独门秘笈,则是几成特色、又不求变化的爱情题材,作为第四部作品的《幸福》也不例外。
单纯从评价反响和获取奖项来对比,《外出》是前三部作品中表现较为平庸的,但却在近邻日本刮去28亿的惊人票房。
但这不该是许秦豪的成就,更像是裴勇俊的功劳。
也因此,可以断定连同《幸福》在内,作为导演的许秦豪依然是把宝押在男女主角身上。
与其说看他的高超执导水准,宁毋说一半是不可小视的明星效应,那是不同阶段内风头正盛的明星组合。
2.演员《幸福》祭出黄政民加林秀晶的实力组合:前者为影帝级人物,看事业蒸蒸日上,后者则是星运看好,为无数导演热捧。
但在许秦豪定下由黄政民和林秀晶联手合作之际,明眼人都看得出,小姑娘在老男人面前的外形差异。
黄、林的实际年龄差为10岁,但在获得青龙奖最佳新人演员上,二人仅是一年之隔——黄政民凭 2002年《公路电影》,林秀晶借2003年《蔷花,红莲》先后摘得。
无奈于怎么定妆搭配,看着都有老少间的暧昧,况且要他们来饰演一对情侣。
怨只怨林秀晶天生一张可爱娃娃脸,还落得瘦弱单薄,甜美怜人。
反之,黄政民在稳重路线上时日已久,予人印象深刻。
爱情片最忌讳的正是演员不搭,一旦林秀晶无法顺利脱胎换骨为成熟女人,许秦豪当真是在冒大风险。
3.故事《幸福》的故事背景就猜得到七八分悲意,在疗养院结识的一对男女,美好之后难免的情殇,甚至是恶言相向。
许秦豪此次片名取《幸福》之意,则是尝试变化:既是开始时的甜蜜偎依,也是分手时的残忍幸福。
在对白设置上影片将有突破变化,突出变故后带来的伤害。
这点来看,许秦豪是残忍的,温柔地杀死爱情。
以往许秦豪作品中的男主角,都是稍嫌脆弱,此番黄政民将流露出“坏的一面”,扭转之前同一类型主角的近似感。
在故事上,旧瓶子装新酒的《幸福》,还是延续前三部作品中的爱情主题,从开始到结束,男女缘分终有定数。
许秦豪一向强调爱情有始必然有终,含蓄淡定间自需看透。
非要总结,总是悲的一面着笔较多,或一方有难言的隐疾,或直接是一方热情消退,以及限于压力巨大的不伦之恋,似乎从没一个圆满结局(沈银河的笑容并不算话)。
纵然常以悲伤恋歌作结,爱情如季节更替一样,有其自然规律,《幸福》依然沿用许秦豪爱情走过四季的概念,完成最后篇章。
【《电影世界》 10月上 】=============================================================4.结许多韩剧和韩片的感伤情结,似乎都绕不过一部片子,《八月照相馆》,来自1998年的许秦豪。
时间短暂却一生永驻的爱、生命无常的悲伤结局,构成了一种全新的类型片格局。
尽管只需要小量考据,我们就可以知道其实日片早在几十年前就活用这一类型,但真正形成风潮却是近十年不到,随网络而兴起的事情,90年代活跃的港片并没能形成这般细腻风格见长的一类影片。
许秦豪作品的爱情期限都不长,或者说跟季节更迭一样很短,循此反复。
唯一一部哀而不伤的《八月照相馆》之后,是小男人受伤害、小女人受伤害乃至出轨男女一起受伤害,变来换去,简单的总结非男即女。
《幸福》的主人公,自然也不例外。
这部电影里一样出现了极具季节特征的外景,结尾甚至再次用了飞雪的呼应,落魄的英洙再次慢慢地回到了疗伤的希望小屋,这一次,身心受害的他,几乎是要在那走完余生。
漫天飞雪,浅浅脚印,孤单背影,仿佛成为许秦豪一个无法脱卸的心结。
5.爱情联系导演采访,人们很容易联系及心系万物等词语。
平淡的爱情就跟自然环境一样,要有不断更替,要有周而复始。
《幸福》的故事开始于一处远离城市生活的疗养院,一段植于乡土的自我拯救。
生活放纵和不加节制让英洙坠入病魔的侵扰范围,他所遇见的恩熙是一名无亲无故,在那个安静地方呆了八年的弱小女子。
直白的说,她渴望着爱,他不珍惜爱,即便他们身处幸福之中,但那从来不是久远之计。
表面上女友和朋友的再次出现,让安于生活现状的英洙那沉寂已久的心再次蠢蠢欲动,它似乎只是基于对男人普遍性的不信任。
实质上,这样的改变不如说是许秦豪对爱情本身的怀疑,也就是爱无法持久、不得安宁,如季节般必然要更改。
生活方式的冲突直接埋下了两个人冲突的前提,但仅仅如此,《幸福》又没有特别之处。
影片特别强调了英洙不珍惜“农夫(妇)山泉一点田”生活,轻易抛弃幸福,自作自受。
不过故事的核心依然是爱情的不完美,也就是出在恩熙的角色设置上,她是个活不长的角色儿,如果二人幸福到终,她还是不可避免地要离去,故事还是惨了点。
如果加点佐料,那也还就是个谁离开谁的问题,所以英洙呈现出来的负心汉形象并不是单方面成立的,因有恩熙角色的存在,这段爱情一定是不完美的(如同永元患上绝症,恩素有婚姻的伤痛等)。
6.幸福夭折的爱情总是让人心酸,可问题就是那些美好的回忆,就这么要被一一践踏在地么?
肺功能有问题,发泄般奔跑然后倒地的恩熙几乎喘不过气,她自觉活着太累,要把握住幸福同样很累。
《幸福》的结构是一贯的规矩,叙事依然不紧不慢,所有的悲伤和幸福,都没有出现特别煽情的地方。
全片最大亮点是“爱上不该爱的人” 的林秀晶,举手投足依然不改性情本色,至于明显的年龄差距,也被片中一句“我比你想象中的年龄大些”来故意化解。
作为一男一女的典型许氏作品,黄政民的存在更多是用来镇场,也是影片质量的双重保障,但真要有“更上一层楼”的评语,似乎《幸福》提供的坏男人形象还是过于寻常。
《幸福》把许秦豪从《外出》的滑落中往回拉了一把,但就整体而言,依然不及当初看完《八月照相馆》、《春逝》的真切。
出现这个和题目同样残忍的问题,似乎也不会特别意外。
http://www.mtime.com/my/moviel/blog/826098/
淡淡的女子。
爱上了这样一个不肯安定的灵魂。
有多爱呢。
爱到为了你我什么都可以。
爱到我甚至可以为了你去挡子弹。
可是你并不如你所说的那样爱我。
我的苍白柔弱和善良只是暂时的吸引了你。
你犹豫你退缩你假装是我的依靠。
你索取你从未感受到过的温暖体贴爱恋。
你贪图我能够给你的安逸。
你习惯于被我仰视被我崇拜被我当作主宰生命的一切。
我明白我求你留下来只是徒劳。
你终还是屈从于你的欲望你的本能你的混乱你放纵的快乐。
而我只能站在这里看着你离开。
我对于一切都是无能为力的。
我只能在你开心的像个孩子的时候笑着笑着泪流满面。
我只能在你离开的时候拼命奔跑。
去摧残自己本来就失去功能的肺。
去毁灭自己的生命。
我倒下的时候起伏的潮水般的呼吸。
就像是一尾被扔到岸上的鱼。
没有赖以生存的氧气。
垂死挣扎。
在我死去的那一刻。
你的怀抱温暖如初。
或许。
你也曾经爱过我。
只是你不知道罢了。
她只是想过好拥有他的每一天。
因为时日无多。
而他。
只是薄情而已。
“如果我们没可能在一起,那么就说明我们没有缘分。
如果我们没有缘分,那么不能在一起也就没什么可惜的。
”《幸福》的挣扎与纠结让人不明所以。
所以我更喜欢像《天水围的日与夜》里的那种心平气和。
最近一直在想,其实生活态度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人看重生活的是过程还是结果?
如果说看重结果,所有人最后的结果都是死亡,所以在乎生活的结果,其实就是在乎死亡。
如果说看重过程,怎又会有没有结果的过程呢?
看来,我们凡人是即逃不过生本能,又逃不过死本能。
对于永诛而言,留下,是没有未来的生活,离开,同样是没有未来的生活。
可能只是后来才明白,每个人人生的未来结局都是死亡,真正的幸福是相爱,不是未来。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来我的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 相爱 寂静 欢喜 ”
许秦豪的片子,总是在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之间徘徊。
无论是《八月照相馆》《春逝》《外出》,还是最新的《幸福》。
因此,他的片子也总是介乎艺术与商业之间,或者更偏于商业。
还不知道本片在韩国国内的票房如何。
如果又来中国,估计只能赚些粉丝票了。
整体来说,本片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韩国烂片”。
说几点感想:1、服装和画面色彩搭配真的没话讲。
很美。
每一帧都是一幅出色的摄影。
2、林秀晶演的真的很出色。
3、韩国人还是喜欢玩生病,不愈,至死。
但是,这次玩的和一般韩片有不一样的地方。
影片的场景,有那么一瞬间,让我想起了村上《挪威的森林》里的阿美寮。
4、女性主义视角。
5、录音很棒。
山风。
亲吻的声音。。。
都很美。
我怀疑许秦豪是不是录音系毕业的。
拍春逝也许也是个佐证。
这点有待考察。
6、还是推荐许秦豪和林秀晶的粉丝去看。
比看国产的那些看了要吐的片子要好很多。
权当是贺岁档期那么多大餐之余的下午茶。
7、本片截图(64p),不喜预知剧情者勿入。
http://hi.baidu.com/falland/blog/item/b2277313572491065baf5320.html
配乐真好。
总是在人看得想干点别的事情的时候,音乐把你拉回来,再给你加一点感动,很遥远的那种感动。
可惜不太多。
电影又极慢,总觉得自己也开始慢动作的生活。
生活不易,爱情很难,哪里不是呢。
唉男主角不帅的片子真是让人不容易看下去啊当然也让人没有太多想写的。
现在,我的妈妈和她的丈夫住在一个小镇的边上,旁边是并不繁忙的铁道线,背后是稀稀拉拉种着庄稼的小山坡。
他们住着典型的中国农村的两层小洋房。
家里养着好些鸡鸭鹅,还有几只过年没能吃掉的乌龟。
家里吃的蔬菜是一个阿姨在地里自己种的,每天都新鲜,吃不完的妈妈和那个阿姨还晒成干。
妈妈说,春节回去让我带回北京,过水凉拌着就能吃。
妈妈还说,虽然是夏天了,但是每天还是能捡好几个蛋,吃不完就带回重庆给我的外婆外公舅舅一家。
妈妈曾经想过卖,但她根本就不是做买卖的人,尤其是她是世界上最怕麻烦的人,我是世界第二,所以就那么存着。
我在心里想,妈妈啊,你不知道现在物价涨了好多了吗?
你还抱怨吃不完呢。
妈妈的丈夫在铁路站点做运输队的管理工作,也是合伙人之一,所以常常有不要钱的粮食、食用油、榨菜、哇哈哈。
这也就是说,养家禽的饲料是不需要钱的,菜什么的也是在地里摘。
这简直就是小康嘛。
因为在农村边上,打交道的人都是当地的农民,他们很直接,很淳朴,很善良,胆子也很大。
妈妈身边有个阿姨帮忙做家务,陪着聊天。
妈妈的丈夫和铁路上的干部应酬,也和农民装卸工打交道,常常吃顿工作餐,环境很单纯。
前不久妈妈打电话告诉我,她的一个老同学的女儿要到日本去,因为男朋友一家已经在日本定居。
我问妈妈,你老同学舍得呀?
妈妈很诧异,这有什么舍不得,那里能赚钱啊。
我一直觉得妈妈是希望我在北京待着的,虽然我告诉她在北京工作生活很辛苦。
但是,她一定觉得我的幸福应该在北京。
所以,如果我认为我妈妈现在的生活很幸福,她很可能不以为然。
我该做的,只能是首先找到自己的幸福,然后再去关心别人的幸福。
一两个月前,同学问我,最近有什么好看的电影。
我说,幸福。
现在看电影少了,能坚持看完不容易,看完还看第二遍的只有这一部吧。
不过,预料中的,几个同学看完都觉得一般,并不如想象中那么神奇。
当然我不知道他们对我的期待是什么。
我也说不出来喜欢的原因。
本来就是冲着林秀晶看的,她的样子真的太特别了。
看她演的任何角色都觉得有趣,甚至是一个少妇级的土气的女人。
其实,确实情节是老套的。
但是,那种恬静的爱情,在生命的特殊时刻,慢慢滋长,变成一种责任和使命,不算伟大但很深刻。
真是脱不了心底里强大的救世主情结,林秀晶的身上就有一个我理想中女人的全部:不哭不闹平静地生活,大胆真诚地享受爱情,奉献所有给自己的爱人,当爱情失败的时候痛苦但不纠缠,坦然承受,独自生活。
所谓的幸福,只能是自己的幸福。
即使是短暂的相依为命,不离不弃,但那是真实的。
可能有一些人可以幸福地走到最后,可能大多数人后来就走散了,大概很多人变得彼此怨恨,那都是幸福的一个侧面罢了。
与其去计较自己幸福的次数和程度,不如用心去记住每一次幸福的细节,关键是,相信幸福这种可能,就像相信每一种可能一样。
我看着林秀晶和黄政民在山间马路的树林里缓缓走着,聊着天的时候,我也感到很幸福。
是我喜欢的演员和画面,韩剧一贯的唯美风格,是有过爱情和幸福的吧,是有的才对,只是幸福过太短暂,离别又太久远。。。
感觉故事应该是从灿烂的春天开始的,一个在大都会里纸醉金迷惯了的男人,被医院诊断出肝硬化中期,调而当啷的模样让我甚是反感,变卖手边经营的KTV给朋友,并对那个时髦的同居女友说先分开一段时间,让她等着他回来,但女子一句:我们分手吧,留给男子一个优美的背影.为了治疗自己患病的身躯,男人来到了远离城市的乡村疗养院来度过所谓的余生,初来乍到的他还是一副城市里大爷的模样,但他忘记了这是小乡村而已.初遇在一个偏僻的村落,那样不经意的相遇,谁都没有想过后面会发生什么,想到了那句人生仿若初见,如果真是那样该多好.她,一个哮喘病者,从小就生活在这个疗养院中,她的肺只有40%可以使用,剩下的都是坏死的细胞,每每看到她呼吸困难的画面时,我总克制不住自己的眼泪. 疗养院里面都是一些身患绝症不知道什么时候睡着之后就再也看不到明天的人们,一群的单纯如孩子般的男女,大家的友好在他看来有点不可思议,这大抵是城市人的通病吧,一贯都认为对自己友好的人都是有着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的吧. 时光就在如此干净简单的生活中流失了,直到同住的大叔因为承受不了病痛的折磨而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那一刻,他才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无助的他困在两人初遇的店铺打开了早就戒掉的酒瓶,而担心他的她跟随着他的背景,远远的看着,安静的陪伴着.“可以陪我喝酒么?”酒气熏天的他问着. “不能喝,但因为你需要人陪,所以我陪你,只能喝一点点.”她安静的倒出瓶中的酒斟饮着.他无助的哭泣,而她给了他需要的安慰和拥抱,从心疼开始,于是爱就那样发生了吧. 她跟善良的院长说想要和他一起生活,说一定要治好他的病,说如果有一天你厌倦了,可以离开我……院长怎么也不能拒绝她的要求,只能嘱托他好好对她.一起的生活是很单纯而开心的,她每天都去采很多的草药,为了他的病,她始终都在付出,却忽略了自己赢弱的身体,看着日渐康复的他,心底的幸福是可以满溢的.而前女友的到访却打破了这一切平静的生活.“很难想象你现在的生活,你不该属于这里的,我希望你可以回到我身边.”女友临走前的一番话终于还是让他动了离别的心. “你放了我吧,我和你在一起真的不幸福.”跪在地板上祈求着离别的这个男人,声泪俱下。
那一刻,爱已然消失。。。
埋怨和眼泪始终都无法挽回已经改变的心,哭过之后她选择了放手,男人在无助的哭泣声中渐行渐远。
再次回归灯红酒绿的他总觉得生活少了点什么,但他自己却找不到真实的自己了. 终于还是厌倦了,终于还是离开了时髦的女友,终于又一次变得颓废,终于又一次沦落街头,终于又一次被收容,成了医院的常客.一次不经意,落魄的他被带到了生命频临垂危的她的病榻前,后悔的眼泪开始蔓延,却再也无力换回离开的她。
这样的离别也还算不错吧。
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他带着她的骨灰又一次回到了初识的爱心小屋,终老病死在最初也是最终的地方,这个世界真的很小.一直梦想着可以走很多的地方,看很多的风景,但走到最后却发现我们只是转了很多的圈,最终还是回到了我们的原点而已,只是有的人走的圈大,有的人只是在原地踏步而已,很多的结局原来都是天意注定的,可惜我们这些凡人不明白这个道理.
凌晨6点,看完这部电影。
某说他看了好多遍,仿佛看到了幸福。
生活总是那么残忍,真实得令芸芸众生没有还击之力。
再美好的爱情,也会被无法欲知的事物摧毁。
等到后悔的时候才发现一切都迟了。
幸福是相对而言的吧。
身处其中的人们,有几个知道自己真的幸福呢?
那些誓言,我宁愿相信说着的那一刻是真实的,不过,也就几秒而已。
我自己何尝不是呢?
说着一些永不实现的誓言,被人说成矫情的时候还会生气。
其实不用在乎的对吧,我们都不能保证爱人的明天,我们拿什么握住我们的幸福?
这个世界诱惑太多,而我们又太年轻。
纵然你知道采菊东篱下的生活才是最舒适的,恐怕你也受不了花花世界的召唤。
这是人性吧,谁也怪不得。
好在你和爱人曾经有过一段美好的时光,也算没白活一场。
两个人的距离是在什么时候拉开的?
说不清楚。
反正一切都在变化,包括你的心。
我曾经说过,只要不喜欢了,我们就不在一起住了。
可你真的不喜欢我的时候,我却变得歇斯底里。
我哭过闹过恳求过,怎么样都无法挽留你,终于替你收拾好行囊,轻轻说再见,不敢看你的眼睛。
这之后的岁月,你不知我怎么渡过。
不过我明白,爱,在你从首尔回来的时候,就已经不在了。
即便你再来看我,也是看你自己的爱情而已。
爱情多么脆弱,经不了这样的猛击。
你早该知道。
不知道你在想我的时候,想起我落泪的时候,有没有一丝后悔?
后悔又有什么用呢?
如你这般聪明的男子,自是不会后悔。
你只会说:理想和现实永远不会统一。
我以为我不会再为这样的片子流泪,但眼泪在我没有意识到的时候落了下来。
我想是韩国人拍情感片功力深厚的原因吧,何况是这样一位懂得拿捏的导演。
我的耳边仍然回想着永株的话:没有你我怎么活得下去。
下一句就是:帮我个忙,离开我。
咎由自取,还要为自己开脱么?
有这个必要么?
我宁愿更多的女人,能像永株的前女友那样,起码少受点伤。
是的,这是现在的我。
P.S 后来我想,心里有故事的人,看了自然会落泪。
片子是充着林秀晶去看的,实在是爱极了她的模样.笑容甜美,目光坚定,神情倔强,这样的女子不多.导演的风格还是一如既往地以画面的唯美,感情的细腻所见长.故事本身较为平淡,却在人物的细腻情感的描述中,让人感到那丝丝入扣的人性的温情,能在脑海中不断地回味,意味隽永.幸福,幸福是什么呢?这是一个有太多定义的名词.这也是一个太让人无法用语言去描述的词语.幸福,应该是感觉吧?应该是在某一段时光中,自己无所求,无所想,简单的感到快乐吧.这样想来,他们曾经幸福过.永诛因为生病,不得不放弃大城市那五彩缤纷的生活,来到闭塞的乡下疗养院,在遇见恩熙后,在与她相爱的一段时光里,他是幸福的.恩熙,独自在疗养院生活了八年,在永诛来到疗养院后,与他一起度过的那段光阴,她是幸福的.他们在田间干活,为寻找他们的相似处,此刻恩熙是幸福的.他们行走在乡间小路上,牵手,接吻,此刻他们是幸福的.他们躲在那小小的床上,对着来寻找的人,撒着小小的谎时,那窃窃的笑时,他们是幸福的.甚至是他们离开疗养院,过起那二人世界时,乡间那甜蜜,而朴实的生活,让人感觉,幸福真的可以从身体的每一个毛细孔渗出来,告诉全世界,他们幸福的生活.可是,幸福总是相对而言的.永诛本就不属于这里,这里一切的生活只是为了让他忙碌的脚步稍微歇一歇.他爱大城市,爱那里一切繁华,热闹,奢靡,光彩的生活.怪不得他薄情寡义.怪不得他的离开.那么,原本幸福的一切,都变成了不幸的理由.各自都承受了人生的不幸.因为离开.他回到了大城市,过起了原先的生活,同样的一切,似乎失去了原先的意义.心留在了那里,只带回一具躯壳,行尸走肉,落魄潦倒.并不再获得以前的快乐.她曾恳求他的不要离去,在他决绝地狠心离开时,那一刻,她拼命地奔跑,是期盼死去的.那种绝望的念头,只剩下在乡间小路上,在惨白而清冷的天空下,她无助的神情,她决定还是让他走,因为她说"她想要更幸福."没有爱情了,在一起,也是不幸.幸福,只是曾经可以把握的,只是那么一段短暂的时光,只是相对而言,它并不独立存在,也不永远存在.
自《八月照相馆》后,惊异地开始关注许秦豪。
1998年到2008年,十年,四部作品,算不得快枪手,但一路看过来,他的路始终是这一条,并且从最初的单纯而拘谨,逐渐走得放开,更容许多样的思考,而随着这种开放,放弃了一些原本的定式或刻意的风格定向。
也是自《八月照相馆》,到《春逝》,许秦豪已然被影评人迫不急待地冠上了唯美的头衔。
的确这是许氏作品的标志之一。
那是一种特定的表述方式与氛围。
以及后来的《外出》和去年的《幸福》。
仅仅只是片名,可以看出许秦豪的叙述方式是镇定、收敛的,至少他个人对自己想要制作的影片有全然的了解,这部分了解已经足够撑起片子不至沦为或等同于一般意义的通俗的娱乐的爱情电影,除此之外,他还非常优雅的留出空白,让群众们随意入座。
一方面,他很有尺度地把握住了影片的调性,另一方面,他的这种把握并不是蛮横无理的。
在他的电影院里,没有太多喧哗与异声,但一声叹息之后,人们一定会有所讨论。
没有例外,这四部片子都与生命和爱有关。
而且无一例外都可以说不是大团圆结局。
许秦豪在故事的选择上就有着很严格的眼光。
他不介意在同一题裁上反复用功,就像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作家,总有办法将前人写滥的题目翻出新意来,或者像一个高明的厨子,把剩饭炒出惊喜。
最新一部的《幸福》,片名已是有点老掉牙,但深究其里,故事的脉络与走向,与前面的《八月照相馆》、《春逝》其实都多少有着相似的情节,只不过节奏有所变化。
但对于我,看完之后,它仍可成立为一个新的故事。
哲学专业出身的许秦豪用哲学的眼光诠释了幸福。
第一层,幸福是什么?
幸福从来是不会孤立存在的。
它一定与名叫“痛苦”的双胞胎同生息。
未曾体会过痛苦的人,不曾体会过幸福。
这其实是一个相当简单的道理。
正如饿极的人会觉得饭香。
然而,即使幸福可以理解为相对存在的,它也并不是毫无底线的存在。
第二层,大的幸福与小的幸福。
英洙干完活后坐在工头身边,这时工头递给他一杯酒,英洙喝掉,然后说:其实我戒烟酒已经很久了。
工头不以为怪的说:戒酒对身体好,不过没什么乐趣。
这句话,一下子点燃了英洙心里潜藏的魔鬼火花。
或许他想到在希望之家的同屋,那个人获知自己得了肝癌之后,也是戒烟戒酒,弄得自己无比难受,结果仍然没有好起来。
而且此时,英洙已经好很多了,健康不再是一种威胁。
所以,他会那么狠心地离开恩熙。
他决然选择的是乐趣。
然而直到恩熙去世,他一个人呆在他们一起住过的屋子里,把头埋在恩熙的围巾痛哭失声时,他领悟到他放弃了自己曾有过的最大的幸福。
或许他的领悟比这更早,早在他搬出秀妍家。
但那又有何不同,反正,他失去了。
第三层,幸福在哪里。
小时候我们曾经常唱的一支歌:幸福在哪里呀,幸福在哪里?
幸福往往是不经意的。
就像恩熙与英洙的相遇相爱,那段日子,他们无比的幸福。
而最后,英洙再次回到了希望之家,他想要自己主动去寻找幸福。
只是,幸福是否还会二度光临,谁也不知道。
其实,《八月照相馆》也能够命名为《幸福》,正源已然知道生命不远,他耐着性子用一种惜爱不舍的心情打理身后诸事,他温和地与喜欢他的女警察相处,用一种花开的态度轻柔对他,仿佛未曾存在过,却又留下芳香。
这部片子非常温馨隽永,无论再过多久,应该也是许秦豪最好的片子之一。
《春逝》讲的则是另一种类型的爱——关于放手的爱,花开过后的爱,水流过的爱,天空未曾留下飞鸟的痕迹,而飞鸟确曾经飞过的爱。
这种爱,本身就应当由许秦豪来诠释,用他那种色彩浅淡的画面、有一点朦胧的有一点距离感的画面,很静的画面,甚至让人不知道主角们在想什么的画面。
这种爱里,也有着幸福的痕迹。
再到《外出》,这是许秦豪的一个小例外。
氛围较之前两部显得压抑许多,光线很暗,人物很不明朗,人和故事,都很纠缠晦涩。
最后,出轨的四个人,被“外出”这件意外事情撞散之后,经过错乱的组合,再次重新回到自己的位置,只是缺了一个角,而人的心里,也有着难以愈合的伤。
许氏的四部片子,最后都是有人要死去,这对于许秦豪来说或许有一种哲学的意味,这是一种永久的缺失,无法得到纠正的缺失,这种永远的遗憾势必加强心灵的冲击力度。
而随着生命的完结,有一些难以解释或未知的问题,将永远划上句号,因为,一旦死神参与的游戏,答案是什么并不重要。
反正结局只有一个:死者永远不会醒来,而生者将毕生怀念。
许秦豪的故事和手法都非常宁静与恬淡,但他并不只是一个水彩画匠,他的每部片子里都埋藏了许多寓意。
但和那个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金基德不同的是,许秦豪的姿态相当优雅,不动声色,他期待你能看出某些端倪,但并不会因此而刻意制造太过明显的线索,或许也因如此,影片整体的画面感与情节性都很清澈流畅。
生命与爱,前者是重大题裁,向来大家表现的重点在于生命的伟大、广阔、深刻;爱,是普遍题裁,表现集中在爱的坚贞、永恒、无惧,来看许秦豪是怎样选取他的角度的:他表现的生命,是细微的,细腻的,有着存在感,也有着强烈的不确定性甚至危机感,这一点倒是和日韩许多文艺作品有着一致或相似的取向;在爱的观点上,他要表达的也同样是有着与生命相似性质的:柔弱或娇嫩的,普通人之间特定环境下的惺惺相惜——但那又不是像张爱玲所描写的那种爱封闭条件下的爱,它至少是真挚的。
也是因此,许氏影片的女主角,无一例外,都是白皙纤细的,清澈干净的,他需要她们身上那种雏菊一样的气质。
我其实并不赞成将许秦豪的电影定位为唯美伤感,那只不过是表相。
从他的题裁就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相当炽热的家伙,而处理起这份炽热来,他非常冷静。
不过无论如何,许导是值得恭喜的。
他有自己的风格和习惯,也并不完全囿于固有成就,他的执着路,应当会更长更远才对。
怎么可以有女人好看的这么好看……
所托非人
尽管我知道我不能陪你到最后,但在你说要离开的时候我依然会哭着求你留下,也许这就是爱情,我相信的爱情。
和《八月照相馆》一样平淡如水的爱情故事,没有一般韩国爱情片惯有的滥煽情;许秦豪就是适合拍这种片子啊《好雨时节》亦是如此。
看得很凄惨
垃圾剧情 垃圾故事
D9 WX
林秀晶长的好乖好可爱啊,很舒服的调子,迷惘的心啊你错失幸福(耍小聪明,切掉四角增加画面美感)
人在不同的状态下 会对爱有不同索求
开始和《最爱》还真像
林秀晶+黄正民 怎么看怎么不配
当你幸福的时候,一定要紧紧抓住它,因为幸福总是转瞬即逝,永不再来。
场景虽然平淡,颜色却很美很美,
。。。
还行 韩国电影就是这样
没看完
男人啊
许秦豪
欲望之于人,爱便不再是爱
··不太·好看··呼~~秀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