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重启以来,Doctor Who历经了两代总编剧RTD和魔法特,两个人之间有比较大的差异,但是由于魔法特在RTD时代也有参与,因此其实没有导致DW在前后产生本质上巨大的割裂,尽管还是能清晰地感觉到两者的不同。
虽然我对魔法特在Doctor性格上的挖掘其实很忌讳【当然我对RTD把Doctor地球人化也同样忌讳得不得了】,而且魔法特笔下的世界观比较崩【其实也可以理解,RTD是第一个尝试建立完整的DW世界观的人,所以必然比较能够自圆其说。
魔法特在这个基础上想要达到和自己的脑洞的自洽,其实是非常难的。
而鉴于两个人风格的不同,其实理论上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必须以崩塌部分原有世界观,来换取自己叙述的故事得以实现的可能性,多数人觉得这条路他有点走得太远了,我个人除了能触碰自己这个梗之外,几乎(重点)能够理解魔法特对时间的解释——Doctor的每一次行动都是时间中的一环,一切都是注定要这么做,唯一一次违逆未来是River拒绝杀他,导致了时间定格的平行世界,这和Rose和她父亲那一集其实是一样的世界观,其他仿佛改变世界的都采用了命运石之门男主欺骗死神救了女主的那种解释】,情感处理上有些问题【个人觉得他挖掘人设复杂度的能力远超RTD(RTD的人设比较human,虽然也含多种复杂元素,但是各种元素在同一平面上,Moffat会把它们折叠起来互相掩藏,从而导致DW过度专注Doctor也是力度过大了),然而稳定度不及RTD,能做一个传奇写手,写不出史诗巨著(但是谁又能把彼得潘和匈奴大帝阿提拉放在一起比较谁优谁劣),不过就当年的情形来看,RTD的编剧确实由于进入过度稳定期而难以为继,需要Moffat出现创造Chaos来缓解疲劳,目前观众已经进入了Moffat的疲劳期,又该换编剧了】,但是他一直尝试着传达给观众的一种理念让我非常非常非常喜欢,即每一任Doctor其实都是一个人,这一任是上一任的延续,不能割裂着去看他们。
我看到有人表达的观点是,每次重生其实是“不同的身体,不同的性格,只有记忆是相同的”,虽然描述看上去非常客观,但是背后传达的一种“他变了,他不是原来的他了”的观点让我很难接受,因为其实历任Doctor连在一起有非常清晰的成长线路,他们是同一个人,就像不同时期的我自己,我也曾经内向,曾经乖张,性格上有很多割裂,但全部都是我,我理解和感受得到每一个我。
50周年的时候,魔法特做了一件非常非常聪明的事情,就是利用Time War顺理成章地插入了一个8.5,从而把新版和老版的Doctor完整地隔离开,所以一切都可以从8.5或者9开始。
8.58.5的定位是非常单一而且平面化的,即Warrior,就像他身上有个big red button,关闭了其他所有的感情和侧面,只是作为一名战士出现【当然后面又由于10和11的出现,8.5选择成为Doctor这个情况不算在内,因为毕竟8.511大部分时期,Doctor是处于失忆状态的,他并不记得自己用了另一种方式而不是按下按钮毁灭一切的方式结束了战争,也不记得自己可能拯救了自己的母星,所以10和11的出现本质上并不影响他的性格】。
99其实对于我来说比较模糊,因为他实在出现得太短了,而且由于是重启第一季,几乎没什么前情基础,也难以深入挖掘Doctor本身,如果Christopher Eccleston能多留一季的话相信会精彩得多。
他的定位比较像战争之后的尘埃,即战争已经结束,但是8.5仍然没有落定,依然部分停留在了9身上,这在他第一次重见Dalek的时刻表现得尤其明显,但是好在他遇到了Rose。
Rose是好像生来就是为了拯救他的那种女孩,无条件信任他并且可以为了他牺牲一切,愿意为了他死不是最厉害的,最厉害的是为了他Rose能够完美地平衡他和她妈妈的世界,这是后面历任女伴都没能做到的事情,Amy和Rory也许在最后终于做到,但是由于他们属于彼此,他们更像是把自己的生活带进了Tardis,而不是平衡了两者,Rose是一个与他毫无关系的又能够真正让他毫无愧疚地拥有的女孩,Rose安抚了他的战争的硝烟味,并给他丰富的感情,所以他才会重生为10。
10RTD一定是一个非常了解人性的人,他将10的性格演变推进得十分精彩。
最开始的10有着9的无厘头,比9更正面,我几乎要以为他已经摆脱了那种自我厌恶,我相信他一度非常乐观,乐观到以为他能和Rose永远在Tardis里旅行而忽视了Rose会变老的事实,然而失去Rose抹去了他身上最开始的那种仿佛什么都不在乎的洒脱感,那种欢快的动机毕竟只是短暂的动机,主题永远都悲怆。
Doctor失去了慰藉,战争的阴霾再一次席卷他,所以他被负面情绪占据,并将所有的负面情绪都赋予了战争的懊悔中,于是他疯狂地想要做一切好事,以完成自我救赎。
Martha时期是对他的衰落的一种缓冲,最多只能防止他猝死,却不能改变下降的趋势,因为Martha没有治愈他,她没有那种能力,因为她仰望他,远不能像Rose那样平视他安抚他,好在Martha足够聪明认清现实离开了Doctor拯救了自己。
我本来以为10就这样结束了,因为他对自己过于残酷,他的存在就像一种消耗品,他不顾后果地消耗自己来完成救赎,这是他的基调,也大概是9重生时赋予给未来的自己的使命。
然而Donna以一种非常温暖的方式进入了他的生活,成为他的保护者他的港湾,同时又非常match地不会触碰Doctor经过Martha后已经视为危险的爱情,和Donna的这段日子非常类似于临终前的温暖,其实有点可怜兮兮的,所以当他被迫地强迫Donna离开他的生活时,他承受的是致命一击。
在10时代尾声的时候,其实他的重生已经不可逆转了,如果不重生,充其量也不过是再痛苦地苟延残喘几百年,因为那时候的他已经无药可救。
他已经认清了自己和Rose面临终将悲剧的结局,所以他选择离开她,他其实已经有点像个瘾君子一样沉湎在自己的痛苦里,认为自己不应该得到幸福了, which of course is wrong。
11我猜Doctor在重生的时候一定在思考如何与背负战争的自己相处,他用了那么多力气,花费了那么大的善意去对待这个世界,想要偿还自己造成的伤害,结果却是自己并没有一丁点原谅自己。
于是他重生成了11的样子,选择遗忘。
Doctor的策略在一开始一定是非常奏效的,他遇到了童年的Amelia,并且决定要用尽全力对她好,想要凭借这个他第一眼见到的小女孩重新活一次。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Amelia的幸福就是他的幸福,他不再是背负世界了,仍然正义,但是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就是重新活一次。
他不再像10一样永远让自己做对的事,而是让自己会犯错,会慌张,因为他想要真正活成一个普通人的样子。
他带Amelia去各种地方,因为她喜欢去,他接纳Rory做Tardis的常客,因为她喜欢他,Doctor就像个将所有目光都放在自己孩子身上的父亲,只要他让她幸福,他就得到一切,他甚至可以放弃和Tardis旅行,而是长久地蛰伏在Amy和Rory的家里,感受人性的温暖,因为他太孤独了。
可惜事与愿违,Amy和Rory被困在了过去。
其实我对A&R一直没有别人那么喜欢,因为我觉得他们属于彼此,并不被Doctor拥有。
Doctor在他的Amelia幸福时是真心幸福的,但类似于寒冬中烤火,脸上身前一片温暖,以至于自己也以为自己是温暖的,其实背后是冷的,他只能依靠Amy的生活取暖,而Amy的生活大部分是和Rory的,Doctor更类似一个对夫妻俩非常重要的旁观者。
而且A&R带给他幸福的同时,也带给他潜移默化的伤害,比如他们会因为对方有危险而责怪Doctor,并在最终双双陷落,这一切会让Doctor觉得,其实错不在别人,而在他自己,他是不是没有能力带给别人好运与幸福,只能带来危险,他其实只是想有一个家而已啊,于是他又一次开始自我厌恶,觉得自己不配拥有幸福,战争的阴霾又一次开始汇聚。
但是其实Doctor是那么好的人,他值得一个完全为他而存在的人,于是Clara出现了。
Clara的出现是那么神奇,连他自己都感觉到,这是宇宙送给他的人,这是完全属于他的人,他从一开始就毫无道理地认为Clara会永远和他在Tardis里旅行。
事实确实如此,Clara是为他而存在的,她贯穿他整个生命,无时不在悄无声息却至关重要,他拼尽全力去救她,让她留在自己身边,这对谦卑的Doctor来说是非常不寻常的,往常的同伴他都对她们的停留抱有感激,只有对Clara他认为理所当然她留在他身边,不然呢?
她不就是送给他的吗?
然而Gallifrey的重新出现打破了一切,世界出现了以他为支点的紧张的平衡,他决定为此付出一切,他又一次将自己作为消耗的工具,守护Tranzalore,于是他放走了宇宙送给他的人。
在漫长的守护中他一定想了很多,想他2000多年的一生,夹杂着11时代异常漫长的孤独生活和自我厌恶。
这一切都不是突然发生的,因为我记得Doctor刚刚重生后的很长时间里,那么骄傲狂妄地称自己clever,随着岁月,他开始使用stupid,这是最脆弱的10时代常常使用的形容词,他在随着这些不太显眼的字眼逐渐熄灭下去。
本来以为一切就这么结束了,他却又一次打破规则重生了。
【River一直没有提,我很喜欢River,但是因为魔法特在River上bug最多,活活毁了一条自己亲手建立的好概念,最重要是因为我觉得她在Doctor的生命轨迹中几乎是以点出现的,并没有形成长线,其实她对Doctor人生的影响, which 当然不是只营救一类而是人生轨迹的影响,远不及他的女伴们,她就像Doctor生命中非常耀眼又神秘的点缀以及永远也不想终结的故事。
←也正因为如此,在经历过Rose的教训后,他才会爱上River而不是与他朝夕相处的女伴们吧。
】12如果我完整地走过了自己的一生,我会在最后将它们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系统地端详,我会发现,我的一生存在着这么多不幸,我自己包含了这么深刻的痛恨感情,11时代的Doctor比以往任何时候就更多地叫自己old man,所以他一定比以往都更加清楚自己即将走向终点从而更加深刻地审视自己,那么所有的不好是我一手造成的吗?
我做错了吗?
我做了好事吗?
我是一个好人吗?
这就是12了。
12是Doctor直面自己的时刻,他慌张而且脆弱,是黎明前的最后黑暗。
成为12这样的性格一定是Doctor在重生时一早计划好的,他允许未来的自己完全迷失——当然是为了能够冲出黎明,很有一种破釜沉舟的意味。
所以Doctor将自己托付给Clara,这个世界送给他,他放走却又回来的女孩。
他万分地信任她,其实我想说,他也万分地对Clara不客气,因为往常的任何一个女伴,他一定都不好意思将这么重的负担丢给她们,或是心疼她们或是怕麻烦她们,他对Clara倒是完全不见外,毕竟她本来就是他的嘛。
其实也是万幸,Clara是Clara,如果是之前的任何一个女伴,能否承受得起一个这么独特得让人心疼的人,能否发得了狠让2100多岁又幼稚天真得不可思议同时已经够痛苦的人再接受成长的痛苦,都是一个天大的问题。
12翻出了自己的所有倒霉的一面,然后等待着由Clara引领。
他一直厌恶自己同时让自己看上去冷酷又什么都不在意,他甚至有点任性地消耗Clara对他的感情,以至于Clara差一点辜负了Doctor的托付【其实我想吐槽Peter Capaldi不愧是Classic Who的忠实拥趸,拒绝让这个外星人和一个地球人产生爱情,否则Clara这个角色要好写得多,争议少得多,整个剧也要温暖得多= =再吐槽一下如果9使人联想到战争,10让人联想到深情,11让人联想到童话,12不管是和Clara还是Missy站在一起,都像个——曾经相爱,后来阴差阳错分离,再次相遇彼此都不再有激情,终于称为最亲密的朋友——的故事,PC也是气场可以= =】,但是他还是爱Clara的,他终于为了挽留Clara而劈开了自己负面的伪装,于是他终于稍稍成为了他给自己取名字时想要成为的那种人。
Clara终于看到了她一直认识的那个Doctor,于是之后的Clara对12投入的是完全的信任,哪怕他表现得再残酷,她都直视着那个真正的他。
如果说Pink的出现有什么意义的话,大概就是以自己的死亡击溃Clara正常的支撑,从而让她成为一个有点自我毁灭倾向的人类。
Missy的步步紧逼让Doctor终于找到了自己在911的年代里都不曾真正承认的定位An idiot in a blue box【尽管11时代,Doctor也称自己为An old/mad man in a blue box,但其实他那时候的定位涵盖太多自我厌弃和颓唐】,所以当他终于步向坦然的时候,Clara在Doctor重生非常非常久之后再次成为了他的“My Clara”,她的自我毁灭倾向让他感到担心,他成长了,蓦然发现对方的脆弱,于是他们的身份互换,Doctor从受照顾成为了照顾人的那个,他开始有点无坚不摧的意思。
当然还有那么一个悬而未决的事情,那就是回家,这是经历50多年依旧扎在这个人命运里的影子,从以儿童剧起家时他仅仅是出于无聊厌烦的离家到而今时间和看着DW长大如今成为制作团队的人们赋予给他的离家新的意义,这当然是要解决的事情,不过未来Doctor和Gallifrey如何达成和解,恐怕又能玩儿上50多年了。
Doctor对Clara的感情是特别的,特别到那不是人性里拥有的感情。
比如对Rose他直到有10.5陪她才放下爱情,对其他人多是友情和亲情,对Clara则是一种拥有感而且是天经地义的所有权,不是爱情,没有那么human,因为他能在重生时选择12的个性【总是表现得不讨人喜欢,又不愿意与人肢体接触】从而自愿切断了这种可能性,如果是爱情他会像9重生时那样选择10那种感情延续。
那是一种非常Alien的感情,她大概像是自我厌弃的他浓缩出来的他唯一珍惜的部分,而同时不论是Clara撕碎的回声还是她本人,都比所有人更多次地在他面前消失从而以为她死去,因此这种执念非同凡响。
此外后期的Clara在某种程度上说是Doctor一手塑造出来的,而她也是唯一一个到最后毫无牵挂只有Doctor的女伴,且这种孑然一身是以Doctor为导火索的。
总之无数的条件叠加,让Clara称为Doctor不可分割的人。
至于Clara,她聪明到明白了Doctor的决定,他不以爱情爱她,但她仍对他无比特别,所以她在爱情上选择Move on,同时他也成为了她无比特别的Timelord,要我说她作为人类能够发展出这么Alien的感情实在是impossible girl,很多人认为她把Doctor当备胎,我想说他们未免把爱情放在太高的位置上了,好像这个世界上只有爱情了一样,好像不是爱情就说明感情上不够深刻一样,她不像Martha将爱情作为最高的敬礼,她以Doctor的方式去回报他同样的感情,他们彼此在情感上的共通是非常难得的。
另外鉴于Doctor有了12之前不曾有的新的自我定位,我想他不再把自己当成Timelord,而仅仅是普通人而已,所以他可以为死去的Clara做出曾经的他不可能做的事情【而且严格意义上,只有Clara是因为和他旅行途中死去了,A&R并不算死去,前三个女伴就更谈不上死去】。
综上,所以他们的关系才让人觉得怎么那么impossible怎么突然那么惊天地泣鬼神怎么就值得Doctor付出那么多吧【其实忏悔盘是他命中注定,哪怕不是为了Clara,他也什么都不会说,哪怕他什么都不晓得】。
【怎么讲呢,我本人还蛮喜欢Clara的,但是依然觉得魔法特给女伴这样一个性格是抛弃观众的,因为Doctor无时无刻不感受着宇宙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他已经看惯了这些,因此观众需要透过女伴的眼睛去感受和赞美宇宙,然而Clara这个人物和Doctor太像,只能导致DW抛弃了宇宙,转而成为两个人的大冒险故事。
】Clara的离开其实是对Doctor的拯救,也应该是DW风格转变的契机(希望),Doctor保留住了他在Clara的指引下的坚定与坦然,也释放了他对Clara的执念(这种执念其实并不是什么好事情),从此他带着身为Timelord必须背负的失去众多浮游的悲伤以及悲伤给予他的无比宝贵的活下去的意义继续住在他的蓝盒子里,我猜如果他能在这次真正成为纯粹的生命的守护者,他要远比911的日子里幸福得多,因为他将是一个能够接受自己,不再和自己闹着别扭,永远自我折磨永远痛苦悲伤的Doctor。
其实如果足够聪明,Doctor完全可以从10直接过度到12的,但是这个将近1000岁的TimeLord就是不够聪明,他选择一种错误的道路,选择尝试遗忘和逃避。
其实我在DW重启的几任中,估计在我不到二十岁之前,我会最喜欢10,那种颇符合我喜欢的拥有忧郁沉重的内心世界同时伟大悲悯的人物形象,时至今日我依然喜欢Doctor在10时代的那种对宇宙万物的悲悯,然而没有任何一个生命应该是这样的史诗式悲剧,哪怕是TimeLord,因此我其实最喜欢11的癫狂温暖,最心疼也是11隐藏在背后的懊悔悲伤和孤独,将自己投入生命的长河中,为一切美好惊喜,不苛责自己要拯救一切,待自己如同待万物,而非万物之上万物之下【虽然他在最后依然不被放过,牺牲自己守护了Tranzalore】——由于我是按照顺序看的,所以这种喜欢完全来自他性格和自我表达方式,而不是出于什么先入为主,所以把11整个算做Doctor做出的一种错误策略我挺不情愿的,而且Doctor这样的人,尤其是他在10时代生成的性格,不选择这条也许可以避免直面自己的路是不可能的,所以11几乎是必然的,如果是必然的,就不算是错误吧。
这个悲悯一切,爱一切的老傻瓜,用了8002100岁这么漫长的岁月才终于开始可能得到完整的幸福了。
这通常是一个智慧的人类花费10到20年能够完成的事情,所以说,他是一个多么固执多么逞强的傻瓜啊,分明这么痛苦这么撕心裂肺,却还是要去看这个宇宙的风景,去守护这个世界的一切美好,付出所有。
希望有一天,他能够真正开心地和他的Tardis自由地穿行在宇宙中,在星光下毫无负担地为宇宙感到惊喜感到动容吧。
PS:我曾经想过一本正经去分析这个人的性格发展,很可能其实在自圆其说,其实就是编剧们把握不好OOC了。
但是就个人经验和目前两任总编剧的编剧风格以及DW的新版定位来说,我相信他们都更倾向于先推敲人物性格,再填充故事【大刘说他喜欢先有故事再考虑人物,所以会发现他的人物性格都非常“有用”,很少有与情节无关的性格出现,比如维德从来不会有专为丰满人物而出现什么侧写,章北海除了最开始和最后情节需要的发泄和犹豫从来不会被描写内心纠结,云天明只是爱程心从来不会花功夫愤怒或苦恼。
个人觉得9时代的视角比1012相对宏大,也是放弃9时代性格和人物关系挖掘得到的,此外RTD要比魔法特整体视角宏大,也是他放弃了部分主线情节得到的(主线情节更倾向于贯穿主角,因此并不是RTD主线不精彩,而是没有魔法特精彩和灵活,然而对我来讲,这两个人都在各自的路上走得太远了,如果能够平衡一下就好了,而且个人认为这不是鱼和熊掌的问题)】,因此不管故事走向和细节表现多么诡异【这也是先设人物性格再设情节容易出现的情况】,人物性格都相对来说是最严谨的一方面,非刻意为之的性格发展较少,因此分析应该是具有一定保证程度的合理性的。
←尽管我更想要一个以Doctor为线索,带观众看世界而不是看Doctor的DW【所以除了出于人类的自负而喜欢涉及历史人物的那几集,最喜欢的还有Donna时的Oods和Amy时的星鲸,还有第二集Rose站在世界末日前(大概)/圣诞颂歌/the Zygon Inversion,真的展现了整个宇宙中最美最浩瀚的部分】。
PPS:个人希望下一任女伴没有Martha理智,没有Amy剽悍,没有Clara强势,希望是一个充满好奇、激情、善良又幽默的人,是一个能够将目光投向宇宙深处、能看到一切美好并高声赞叹的人。
【讲真,说要一个男伴的是认真的吗?
怎么想怎么违和,有男伴还要Doctor干嘛?
】
故事进行到如今,博士的旅行已不是浪漫的太空歌剧,而是永恒的与命运的奔逐,对命运的反抗。
博士选择介入宇宙,执行对宇宙的拯救,在他人看来,他是善的,是宇宙的福音传播者。
然而,在广袤宇宙眼中,博士却是威胁,是时间与秩序的崩解者。
博士内心里也清楚,他在逃避过往,他在掩饰内心,他的内心深处,燃烧着复仇与毁灭的热切欲望。
这是诺斯替式的对宇宙的恐惧。
诺斯替主义主张,正义与善是矛盾的。
正义以律法为核心,以回报与复仇为标记,他在高呼:审判!
正义的报复!
秩序!
善却是着眼于超越性的,善带来的是恩典的拯救。
世界渺渺,为正义所统治,善却与世界无关,他没有责任来关心人的命运。
假若他出手拯救世人,那也是他无偿、自愿的行为,是对世人白白赐予的恩典。
善的远离与正义的在场,构造出宇宙的平衡。
在善、正义与人之间,永恒地进行着一场严格的合法交易。
这是诺斯替式“秩序”的真义。
博士却介入宇宙,为宇宙注入宽容恩典。
他打破了善与正义的力量均衡,因此须遭三方仇视——他削弱正义力量,因此须遭正义的复仇神的无尽追杀;他改变善的本质,与善也发生矛盾,因此,他与族人竟若仇雠;在正义治下,人可践行积极道德,从而得以明确自我在创造体系中的身份。
博士为人注入善,等同于打乱人的身份,人陷入永恒流变,不知所措。
在Clara终于走出了DW的世界的时候(当然魔法特也是敢让她和Ashildar上演末路狂花戏码随时回归的,毕竟她们两个现在都是永生状态,更重要的是,她们手上有一台Tardis),我们一起来讨论下这个角色以及其在整个DW的Companion的历史中的地位。
魔法特刚接DW的时候,或许还心存畏戒,一百万和Rory其实都算是中规中矩的角色,平安度过,等到了Clara的时候,风向就不对了,我在起初看Clara这个角色的时候,有时候能看到老版Sarah Jane Smith的影子(所以魔法特才在50th纪念视频里放了那个水晶球中倒影是Sarah Jane的Clara画面吧),果敢有判断力和执行力,这一切都很好,虽然最后为了50th,让Clara摇身一变成为了最风光的Companion贯穿了Doctor的所有生命似乎令人不舒服觉得魔法特让这个角色走的“太远”,但也就接受了。
S8以后就画风突变了,Clara和他那个男友粉红完全开始妖魔化,而且是莫名其妙的妖魔化,一个接一个的开始作死,唯一几集让人看的舒心的都是他们戏份最少的小品式的几集。
这是最讽刺的,魔法特自己写的Weeping Angel是S3里我最爱的小品式的一集,那一集Doctor和Martha也不是主角。
等到Pink死,Clara整个就爆发成Control Freak了,愈来愈有变成Dark Side的Doctor Clara的趋势。
到了S9,Clara完全进化成了Doctor Clara,更气人的是,Doctor以一种近乎狂热的“Duty of Care”袒护Clara,这一点到了S913简直就是登峰造极,毁了Gallifrey不要紧,毁了时间线也不要紧,只要Clara能活,这种感觉就像被Nannie Clara一直在baby sitting的Doctor,就是不能让你离开不能让你死,因为你是我的Nannie我依恋你。
Come on!
一千多岁的人了还没有心理断乳吗?!
我每次说到Companion,就不得不说Donna,同样是Hybrid,成为了Doctor Donna,看看人家把人类的自尊自爱表达的多么崇高,即使在Shadow Proclamation也没有半点胆怯和失态,“I'm a human being. Maybe not the stuff of legend, but every bit as important as Time Lords, thank you.",这才是Half Time Lord Half Human being的Hybrid。
看看魔法特笔下的Hybrid都在做什么?
Ashildar在伪神的道路上越走越远,Clara把Doctor越来越推向Dark side。
回头看看魔法特接棒的这几年,他真的是越来越“敢”了,丝毫没有对历史和对前辈们的敬畏。
RTD留下Time War这个大坑是他的不对,可魔法特你没本事也别去填啊,以后自然有能人辈出可以来填,就像当年96电影版那个手贱编剧13条命和DW他妈是地球人的古怪设定,到现在魔法特都是在模棱两可这两个设定,前人乱设定就是害死人。
DW能经历半个世纪,不是一个或者几个人的功劳,那是几代人的努力,我感激魔法特当年从RTD手上接棒的勇气,可是现在的魔法特已经完全沦为了(特别是第九季!!
)打老粉丝牌,各种向老版致敬,S901和S902更是直接拿Genesis Of Daleks的台词来扩充造句,初看一眼会觉得温情,再看一眼就觉得累赘。
魔法特已经失去了向宇宙和时间进发的勇气和力量,剩下的只有炒冷饭,我很庆幸他终于把Clara这盘炒焦了的蛋倒掉了,希望他下面可以炒一个正常的菜。
我现在特别怕的是,River Song这个菜已经炒好炒完并且已经吃好消化掉了,虽然圣诞季回归,作为一道甜点还可以,千万魔法特不要回锅再炒她了,就让一个完整的故事完整的结束吧,River的戏老早已经落幕。
放不上图,图片可以看这里:http://i.mtime.com/10312111/blog/7935369/写在前面《神秘博士》第九季刚刚落下帷幕,有关咖喱星回归和克拉拉命运走向的结尾估计让不少粉丝动容。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导演雷切尔·塔拉里。
无论是811/812,还是911/912,我们都能从中看出导演对于深度叙事和宏大场面的把握。
在第八季正式上映前,《环球邮报》对雷切尔·塔拉里进行了一次专访。
以下是本次采访的所有内容。
*以下内容均为本人自译,版权归原媒体所有,详见链接*The Globe and Mail 环球邮报 来源:http://www.theglobeandmail.com/news/british-columbia/director-faces-british-pedestrians-fainting-cyberman-with-the-help-of-a-good-doctor/article19966559/Q&A: UBC professor went from Doctor Who fan to director of this season’s finale从《神秘博士》迷到季终集导演——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专访Director Rachel Talalay on the set of Doctor Who. 导演雷切尔·塔拉里在《神秘博士》片场。
(BBC Worldwide)(BBC环球)2014.8.8Rachel Talalay, a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film professor, fell in love with the British TV series Doctor Who after it was rebooted. Some people might have just bought a DVD set, but Prof. Talalay put in a pitch to get work directing the show.雷切尔·塔拉里,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电影教授,爱上了重启的英剧《神秘博士》。
有些人可能刚刚买了DVD播放机,但是塔拉里教授已经决心要做这部剧的导演了。
And she eventually got the job.最终她得到了这份工作。
When she’s not in the classroom, Prof. Talalay is on sets. She was a producer for U.S. filmmaker John Waters, produced some of the original Nightmare on Elm Street movies and directed the sixth film in the series. In 1995, she directed the cult sci-fi film Tank Girl. She has had a long run directing TV series, including work on Ally McBeal, and lately she has called the shots for episodes of Bomb Girls, Reign and Continuum.塔拉里教授平常不是在教室里,就是在片场。
她曾为美国电影人约翰·沃特斯做制片人,制作了几部老版《猛鬼街》电影,并执导了这个系列的第六部。
在1995年,她制作了邪典科幻电影《坦克女郎》。
她曾长期执导电视剧,包括《甜心俏佳人》,Bomb Girls, Reign and Continuum是她最新拍摄的电视剧。
(此处有《环球邮报》制作的介绍短片,大家可到官网自行观看)Before all this, she was a child in England watching Doctor Who. A jewel in the crown of British pop culture, the series debuted in 1963, went off the air in 1989 and returned in 2005. The series chronicles the adventures of an alien being who travels in time, facing threats such as Daleks, Cybermen and the Weeping Angels.在此之前,她只是个在英国看《神秘博士》的小孩。
这部剧是英国流行文化的明珠,于1963年初次露面,1989年停播,并于2005年回归。
剧里讲述了一个时间旅行的外星人的冒险故事,其中他要面对可怕的怪物,比如打雷,赛博人和哭泣天使。
The Doctor occasionally regenerates himself physically, which has allowed 12 actors to play him. The latest, cast last August, is 56-year-old Peter Capaldi.博士由于身体原因偶然重生了,所以共有12位演员来陆续接演这个角色。
在八月份,56岁的彼得·卡帕尔蒂接过了这个角色。
This summer, Ms. Talalay got the Doctor Who call and went to Cardiff, Wales, where the show is shot, to direct two episodes. On Aug. 23, the Space channel, in Canada, will begin running the first season of episodes featuring Mr. Capaldi. Ms. Talalay’s episodes will cap the season when they air in November.Ms. Talalay spoke to The Globe and Mail from Cardiff.今年夏天,塔拉里女士接到了《神秘博士》剧组的电话,她到了此剧的拍摄地——威尔士卡迪夫,来执导两集《神秘博士》。
8月23日,皮卡将在加拿大的Space Channel开始这一季第一阶段的拍摄。
塔拉里女士的部分要等到十一月份再拍。
塔拉里女士在卡迪夫与《环球邮报》对话。
What can you tell me about the episodes you worked on?I am doing the two-part finale. Both parts were written by Steven Moffat, which is fantastic. There’s so much action and effects and emotional material. It’s a Cyberman episode. We shot in London for two days. One day we shot outside St. Paul’s Cathedral. There were a billion tourists circling us while we were trying to film. Part of what we were tasked to do was replicate some classic shots – from the sixties show – of the Cybermen outside St. Paul’s. It’s a whole new story.你能跟我讲讲你做的这两集吗?
我做的是个双集结尾。
这两集都是魔法特写的,非常精彩。
会有很多场景、特效和情感部分。
这两集是关于赛博人的。
我们在伦敦拍了两天。
其中一天我们拍了圣保罗大教堂的外景。
在我们拍摄的时候有成千上万的游客围着我们。
我们的部分任务就是重现一些六十年代的经典场景——是有关圣保罗外的赛博人的。
这是个全新的故事。
What was that day at St. Paul’s like?We had a big scene with Peter Capaldi and Michelle Gomez – a dialogue scene. We had about seven hours of shooting and quite a bit of material to cover. I didn’t factor in that we were basically given five-minute periods to shoot, then we had to let pedestrians cross. So for every five minutes of shooting, we had about 20 minutes of moving pedestrians. It was very hot as well, which made it also very hard. The Cybermen were scorching hot in their suits. You’re all the time worried they’re going to pass out.在圣保罗那天是什么样的?
皮卡和Michelle Gomez有个比较大的场景——是一个对话场景。
我们大概拍了七个小时,但是只拍到很少的素材。
这还不算那些拍个五分钟就得等行人通过的情况。
我们每拍五分钟,就要留出大约20分钟让行人通过。
天气也很热,拍摄起来很困难。
那些赛博人在壳子里都要烤糊了。
我一直担心他们会晕倒。
You’re trying not to have all your scenes prerecorded and posted on people’s iPhones and on the Internet before you have finished your own shooting. You’re trying your hardest just to keep focused. You just go, ‘Here are my priority shots. Here’s the absolute minimum we need to get, and let’s just stay concentrated on that.’在拍摄完成之前我试图不要让人们拿iPhone录下来传到网上。
我尽最大努力去集中精神。
我就想:“这是我首要需要拍摄的场景。
我们至少要完成这些,我们要集中精力。
”How did this gig come about?I campaigned very specifically to get on Doctor Who. The minute I saw the reboot – which I was very skeptical about before I saw it – I saw how good it was. I have an agent in the U.K. I said to her, ‘Get an interview if possible.’ I had done The Wind in the Willows, which Mark Gatiss was in. I said to Mark as well, ‘Could you please put in a good word for me?’ I sent a reel full of effects and action to show I was not just any old filmmaker, but had experience in that world. As a woman, you have to remind people you do the things that you do. From the time my agent contacted me and said, ‘There are two episodes. Are you interested?’ to my leaving B.C. was nine days.你是怎么得到这份工作的?
我为了《神秘博士》特意参加了竞选。
当我看见重启的剧集时——在我看以前我还严重怀疑——我发现它非常好。
我在英国有个经纪人,我跟她说:“如果可能的话让我们碰个面吧。
”那时我已经拍完了《柳林风声》,麦哥也参与了。
我也跟麦哥说:“能麻烦你替我说两句好话吗?
”我寄了一盘我做过的场景和特效的胶卷,为了说明我不只是一个传统的电影人,我也懂他们那些东西。
作为女性,你必须提醒人们你确实能做些事情。
后来我的经纪人跟我联系说:“这里有个双集,你感兴趣吗?
”What did the Doctor Who team say about why they wanted you?I said to Steven Moffat, ‘If I was to read the Internet I would believe you only hired me because you were pressured to hire a woman.’ He said, ‘I think they need to know I hired you because of your reel and your material and what we believed you would bring to it.’ I know that I brought effects experience, but I don’t know what makes anybody hire any director, really.《神秘博士》剧组说过他们为什么选你来执导吗?
我跟史蒂文·魔法特说:“要是根据网上的说法,我想你雇我来只是因为你是被迫雇佣一位女性。
”他说:“那我想那些人应该知道我找你来是因为你的作品和创意,并且我们相信你能够做得很棒。
”我知道我做出了一些成绩,但我不知道一个人选择一个导演是有着什么样的原因,真的。
Visual effects. Is that a challenge many female filmmakers face in securing work?I’ve been incredibly, incredibly fortunate. Early in my career when I did the Nightmare on Elm Street films, I was exposed significantly to visual effects and to action and to makeup effects and mechanical effects. There are many, many women filmmakers who are pigeonholed into women’s stories. I’ve never had that problem. I love visual effects. I love action. I love that kind of material. A lot of women filmmakers say, ‘How come you get those projects?’ You have to prove yourself. Women, more than men, have to prove themselves.视觉特效对于许多女性电影工作者来说是一项挑战吧?
我特别、特别幸运。
早在我做《猛鬼街》的时候,我在视效、场景、造型、设备上花了很多心思。
有许多、许多女性电影工作者被束缚在了女性故事中。
我从来没有过这方面的问题。
我爱视觉特效。
我爱镜头。
我爱那类的东西。
很多女性电影工作者说:“你是怎么做到这些的?
”你必须证明自己。
女性——相对于男性来说,更需要证明自己。
What advice would you offer to starting female filmmakers on this issue?To do whatever you can to get the experience even if it’s shorts and also to learn those crafts. Doing effects is really hard. You have to make certain decisions and you have to think in a certain way. Spending the time to really understand what’s required in the shooting of action and effects, getting that experience even if it’s shadowing or meeting with visual effects companies and going into the editing room. All those elements will help because it isn’t the same type of filmmaking as dramatic filmmaking. As I said, I was just lucky that I ended up on theNightmare films. I engaged so strongly with how you make these films as good as possible with so little money.你在这方面有什么建议给女性电影工作者?
尽可能多去积累经验,哪怕是很短期的也可以,并且要从中学习新技巧。
做出成绩挺难的。
你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和明确的思路。
花些时间去真正领悟在场景拍摄和效果制作上需要做到什么,哪怕要承受或者说忍受那些视效公司、要在剪辑室里工作,也得去体验这份经历。
所有这些东西都是有帮助的,因为做电影和普通剧情片的制作不同。
就像我说的,我很有幸我做的最后一部电影是《猛鬼街》。
怎样用很少的资金尽量把电影做好曾是我的一大动力。
What did you see in the Doctor Who material that said to you, ‘I want to get in on this?’It looked so amazing. What they did in every episode is totally different. Every episode is a small film. The great thing about time travel is past, present, future, fantasy. Everything and anything is fair game so every week you are going to go into a completely different world. There is only standing set in the BBC studio for Doctor Who and that’s the Tardis. Most shows run with, ‘Here’s your police station and here’s your apartment …” – all their standing sets. To start from scratch with ‘What world is it this episode?’ I thought, ‘How are they doing this? How are they accomplishing this and keeping this quality?’And then why are these scripts so good? There’s so much humanity in them? Sometimes you are on shows that are very, very visual and then you can slack off on the acting. Sometimes you are on shows that are very, very dramatic and you can slack off on the visual. In Doctor Who, everything was equally important. The story itself. The acting. The emotionality. And the visuals. There was no room for, ‘Ah. This is good enough for this show.’ It was, ‘It has to be at its peak.’《神秘博士》里的哪一点让你决定“我要去做这个”?
很令人惊奇。
他们做的每一集都是完全不同的。
每一集都是一个小型电影。
时间旅行最棒的就是涉及过去,现在,未来,幻想。
每一个事物,任何一个事物都是精彩绝伦的,每周你都要进入到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这个只有在BBC《神秘博士》演播室,有Tardis才能实现。
大部分节目都是“这里是你的警察局,这里是你的公寓……”——都是规定好了的。
刚一开始我面临的是“这一集呈现的是什么样的世界?
”,我会想:“他们如何来呈现?
他们怎么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完成任务?
”还有这些剧本为什么这么棒?
是因为包含了很多人性化的东西吗?
有些时候你的片子侧重于视觉化,你就可以忽略表演;有些时候你的片子侧重于戏剧性,你就可以忽略视觉效果。
《神秘博士》里的每一样都同等重要。
故事本身、表演、情绪,还有视觉都是如此。
“啊,这个片子已经够好了。
”这是绝对不行的。
应该是“它必须是最棒的。
”Did you watch Doctor Who when you were a child?Yes. I grew up in the U.S. My first memories of watching science fiction were Outer Limits and Star Trek. Then we spent two different years when I was growing up in the U.K. My parents are British. That’s where Doctor Who became part of my vocabulary. Tom Baker was my Doctor when I was growing up. And I was fortunate to work with him on a show called Randall and Hopkirk (Deceased). That was my next Doctor Who exposure – getting to work with Tom.你小时候看《神秘博士》吗?
看。
我在英国长大的。
我对于看科幻故事的最初印象是《迷离档案》和《星际旅行》。
我在英国待了两年。
我父母是英国人,在英国我学会了神秘博士这个词。
在我小时候正赶上汤姆·贝克演的博士。
我很幸运在《Randall and Hopkirk》(抱歉,没有译名)这部戏里跟他合作。
和汤姆一起工作,这就是我对于《神秘博士》热爱的延伸。
Peter Capaldi is relatively new as a Doctor. Has he found the character or did you have to help him along?He has very much found the character. Nobody had any doubts about his ability to act. The biggest challenge was he’s Doctor No. 12. He was constantly worried he had 11 Doctors he might be mimicking. Pretty much anything you do in some ways is going to mimic some other Doctor. Becoming completely your own Doctor is fine when you’re No. 2, but a much greater challenge when you’re No. 12 and you have the 50-year history. I think he was truly challenged by that concept. But even when I saw the very first footage from the first episode, which I was privileged enough to see as soon as I arrived, it was clear he knew exactly who he was as a Doctor. For me, David Tennant and Matt Smith, both of whom I absolutely adore, are these young, romantic Doctors. When I went to interview, before they had even announced Peter, they said, ‘We’re going to go back to the older Doctors.’ Not age, just a slightly grumpier, more complicated Doctor. They chose a different direction and different type of Doctor. For me, [Peter] is the Doctor now because that’s what I have been living with for the last four months.彼得·卡帕尔蒂是新一任博士。
他找到自己的表演方式了吗?
还是你帮助他去探寻?
他对于这个角色有很多体会。
没有人会去质疑他的表演。
最大的挑战在于他是第十二任博士。
他最近在担心他可能会重复之前十一任博士的表演。
在某些方面你总会有很大程度是模仿前人的。
当你是第二任博士时完全按照自己的路子来是没问题的,不过当你是第十二任博士,又参演了一部有五十年历史的电视剧时,这就成为了一项巨大挑战。
我以为他会被这种想法吓到。
但是当第一集的第一场开始时,我迫不及待地进入片场,我一入场就发现他很清楚作为博士应该有怎样的表现。
对于我来说,DT和马特这两个我非常欣赏的演员,他们扮演的博士都是年轻而浪漫化的。
我去约谈时,那时他们还没宣布是皮卡(演博士),他们就说:“我们想找一个以前那样的博士。
”不是要多老,而是有一点点脾气,更为复杂的博士。
他们选择了一个不同的方向,一个不同类型的博士。
之前的四个月里我一直和皮卡在一起,现在我可以说,他就是博士。
What do you do as a director to help him ?At one point, I said to him, ‘That scene wasn’t necessarily how I imagined it but it was so clearly your Doctor that it was a revelation to me how well it worked as your Doctor.’ And he said, ‘Thank you.’ Because what I had said was, ‘You are your Doctor.’ That was the most I could do. Peter is such an incredible actor and so vertsatile, you’re not telling him how to act in any way as a director. He also likes to give you a lot of variety in performance so there’s no difficulty to say, ‘Try it a different way.’ .你作为导演都从哪些方面去帮助他?
就一点,我跟他说:“你扮演的博士令我惊叹,你怎么能演得这么好,不过我这样说都不足以形容你的表演。
”他说:“谢谢。
”因为我原来说过,“你的博士是独一无二的。
”我最多只能做这些了。
皮卡是个无可比拟的演员,很有才,作为导演你都不用告诉他怎么去演。
他也喜欢给你好多表演上的建议,根本不用再费心说:“换个方式试试吧。
”How did people in the United Kingdom – customs officers, cabbies, waiters – react when they heard you were in the country to direct two Dr. Who episodes? He’s an icon in the United Kingdom.They will either say, ‘I don’t watch it, often, because it scared the hell out of me when I was a kid’ or ‘My nephew or my uncle or my brother is the biggest fan.’ In terms of me, I am just known as the Tank Girl director. And there’s a lot of attention to the fact that I am a woman. There’s very little attention to the fact that I am North American. There’s a lot on the Internet, questions about the fact that there have been so few women – even fewer women writers than directors. There’s been attention to that. To my surprise, the Internet has been incredibly kind – so far. I should not jinx anything. It has been kind about it being offered to me.在英国的那些人——海关人员,出租车司机,服务生,当他们听说你在英国拍这两集《神秘博士》时有什么反应?
这部剧也算是英国的国宝了。
他们也会说“我不怎么看这剧,小时候可把我吓坏了”或者“我的侄子,要么我的叔叔,要么我的哥哥是铁粉”。
至于我,大家只知道我是《坦克女郎》的导演。
大部分人都注意我的性别身份。
少部分人注意到我是北美人。
网上有很多消息都在说现在女性影人很少——女性编剧比女性导演还要少。
还是有人注意到这一点了。
令我吃惊的是,网络倒是特别的友好——至少现在是这样。
我不应该有任何的负能量。
我的经历一直都还是挺好的。
Mr. Capaldi, I am sure, will be the Doctor for quite some time but do you think it’s time for them to consider a female Doctor?They should consider whoever seems right for the role at that moment and things changed. There were some definite discussions and rumours that it might be a woman this time and it didn’t come to pass. I’m not really privy to those conversations. I would embrace that absolutely, but I don’t think it needs to happen. I think it has to be true to who’s right to be the Doctor at that point.我确信,皮卡总归会成为博士的,可是你认为现在是时候选出一位女博士了吗?
他们应该考虑的是谁最适合这个角色,但是时代总在改变。
曾经有一些确凿的说法和传闻说这一次可能会有个女博士,不过最后这个想法被否决了。
我没有真正参与那些讨论。
我会绝对拥护他们的选择,不过我还是觉得没有必要选女博士。
我觉得博士该是谁就是谁。
Why has Doctor Who lasted for 51 years?Time travel and science fiction are great topics. It allows for massive variety. They have been very smart on touching on elemental stories in a Brothers Grimm kind of way. There has been a love of the series itself that has just grown and grown. But it also has an incredibly strong human element. I am amazed, in my episodes, how much humanity is in there. I look through the episodes of this season and they’re so varied. That helps too. You don’t have to like every episode. There’s something for the boffins. There’s something that harkens back to 1963 and 1968 and there’s something that is entirely new but there’s very elemental themes.《神秘博士》怎么能延续了51年?
时间旅行和科幻故事都是很棒的题材。
它给出了很多的可能性。
他们很聪明地用了格林兄弟那样的模式来讲述传统故事。
这些故事里所包含的爱不断地增长。
而且还有很强烈的人性的元素在里面。
我很惊讶,在我做的几集里竟然有这么多关乎人性的部分。
我整个看了这一季的所有故事,它们的区别很大。
这也挺有用的。
你不必喜欢每一集。
有些是给怪才准备的。
有的故事可以追溯到1963年和1968年,有的故事是全新的,但是仍用了古老的主题。
You said there’s something for the boffins?That’s a British term for the nerds, for the people who want to know every single detail, everything about time and space and space travel and how that relates to every single episode of Doctor Who. There are the people who have watched every single episode and will analyze specifically how this relates to that. It’s a hard series. My parents who did not know Doctor Who because it’s actually after their time because they are elderly. They asked, ‘What should we watch?’ It’s hard to explain because it is so mythic, the size of it. You can dip into specific episodes but it means so much more if you have some history of the relationships, of regeneration and who was the Doctor before and how that relates to this. They are individual episodes with their own stories but they almost always touch on things that have happened in the past and who the Doctor was in the past. When the 50th anniversary episode came out at Christmas, Mark Gatiss did a docudrama about the first episode called An Adventure in Space and Time. That’s what I have given to everybody who said, ‘Where do I start?’ It’s a wonderful piece of work that tells you the history of the very first episode. That’s where I start people at.你刚说有的故事是给怪才准备的?
这是宅人的英国说法,就是说这些人想要了解每一处细节,了解关于时空和时空旅行的一切,还有这些内容跟《神秘博士》的每一集有怎样的联系。
有些人看过了每一集,又特地去分析这里那里的关系。
这是个大工程。
我的父母辈有的不知道《神秘博士》,因为他们年纪大了,这部剧已经演过去了。
他们会问:“我们应该看什么?
”这很难回答,因为它太虚幻了,大概是这么个情况。
你可以深入到剧集中,但是如果你了解剧里的各种关联,博士重生,以前扮演博士的人还有这一切和故事的联系,这部剧就意味着太多了。
每集都是独立的,有独立的故事,不过它们通常会触及到过去的故事,过去的博士。
50周年特辑在圣诞出来的时候,麦哥做了一个关于《神秘博士》起源的电视纪录片,叫《时空大冒险》。
这就是我想给那些说“我该从哪开始看?
”的人所介绍的。
这是一部杰作,里面会告诉你《神秘博士》是怎么开始的。
我建议人们从这部片子开始看。
How much latitude, as a filmmaker, did you have to put your own stamp on the material and, in a way, on the Doctor as well?I don’t think you put your own stamp on the Doctor. The Doctor is the Doctor. It would be wrong to come in with a whole new point of view. You have a dialogue with your actors, but it would be wrong to be creating something new. Because every episode is completely different – it’s its own world. Where is it taking place? Am I doing Victorian England? Am I doing the future? Am I doing a new planet? How am I presenting that? And they embraced that. My scripts were so wonderful. All I did was embrace such great writing.作为电影人,你有多大程度会在你的作品里留下个人印记?
在《神秘博士》里会有吗?
我不认为应该在博士身上加印记。
博士就是博士。
提出全新观点是不对的。
你会和你的演员谈论,但是创造出全新的东西就是不对的。
因为每一集都是完全不同的,它们有自己独立的体系。
它是在哪儿发生的?
是在维多利亚时期吗?
是在未来吗?
是在外星球吗?
我怎么去呈现?
这些都包含在剧里了。
我的剧本都特别棒。
我要做的就是利用起这些好剧本。
How have you juggled your TV directing assignments with your responsibilities at UBC?It’s a challenge. UBC has been quite flexible with me. In this case, I happen to be on sabbatical this year. It happened to all work out beautifully. I’ve had to definitely teach rather than direct. Sometimes if I have a local job – a regular TV episode is only three weeks – I’ll just bring my students and make it part of the class. That’s a great thing about production. Being on set is critical for them.It’s interesting. I used to sometimes show clips of Doctor Who. You would always get people who would go, ‘Oh?’ Showing Doctor Who would always get a few people in class thrilled. It would be like, ‘Oh my God. My old prof is hip enough to be showing us Doctor Who.’ I like to give students specific scenes to break down. ‘How would you shoot this?’ And, after we break them down, ‘OK. How did I shoot this?’ What choices did the director make?’ When critics talk about things, they ascribe intent. Frequently, it has nothing to do with what you were trying to do. It’s what happened at that time. Ninety-eight per cent of it is problem solving. It’s great that it’s perfect in your head when you read it, but what happened on set? And how are you going to solve that? That’s your UBC education in a nutshell.你是怎么来平衡电视导演的工作和学校里的工作的?
这是个挑战。
学校对我挺宽松的。
这样一来呢,我今年正好可以休假。
所有事都完美解决了。
我教书总得比导演时间要多啊。
有时我要是接了个在本地的活儿——比如只拍三周的电视片,我就带着学生到现场学习。
对于学习制作来说是个好事。
他们在片场体验也挺重要的。
这挺有意思的。
我有时会给他们放《神秘博士》的片段。
你经常会看见有的人说:“哦?
”放《神秘博士》的时候总能让班上一部分人兴奋起来。
比方说,“哦,我的天哪。
我们的老教授给我们放《神秘博士》,太时髦了。
”我喜欢给他们看一些特别的场景,再打断他们的情绪。
“你会怎样拍出这样的场景?
”然后,这时我已经打断他们了,“好了。
我应该怎么去拍这个场景?
导演应该怎么做选择?
”当他们讨论起来的时候,他们就会专注于研究问题了。
可通常是,你试图去做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课堂上就会这样。
百分之九十八的内容都是解决困难。
在你读剧本时有个完美的想法是很棒的,但是你怎么把它拍出来?
你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简单地说,这就是UBC(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能教给你的。
Follow Ian Bailey on Twitter: @ianabailey小贴士:以下为IMDb网站Rachel Talalay的个人简介IMDbRachel Talalay was born in Chicago Illinois. Her parents, Paul and Prudence, moved to Baltimore to work/teach at Johns Hopkins when she was 4 years old. After studying Applied Mathematics at Yale University, she worked as a computer programmer at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During this time, she met Director John Waters and entered the movie business as a production assistant on his 'Polyester', starring Divine. Here she met Robert Shaye, head of New Line Cinema, and started a long relationship which led to her work on the "Nightmare on Elm Street" films, culminating her relationship with directing "Freddy's Dead: The Final Nightmare". From there she continued her directing career, moving into television, and working on a wide variety of projects from family entertainment "Wind in the Willows" to Horror "Supernatural" to Comedy "Ally McBeal". In 2014 she became the first American and seventh woman to direct "Doctor Who".雷切尔·塔拉里出生于芝加哥伊利诺伊州。
她的父母——保罗和普鲁登斯,在她4岁时搬到了巴尔的摩,并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工作/教书。
从耶鲁大学完成了应用数学的学业后,她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担任程序员工作。
在此期间,她遇见了导演约翰·沃特斯,为他的电影《菠萝脂》担任制片助理,并出演Divine(存疑)。
在这里她结识了新线影业的高管罗伯特·沙耶,开启了与电影《猛鬼街》的长期之旅,也正是执导《猛鬼街6》让她的事业攀上了高峰。
在那以后,她继续着她的导演生涯,转而进军电视业,执导了方方面面题材的电视剧——从家庭剧《柳林风声》,到惊悚剧《邪恶力量》,再到喜剧《甜心俏佳人》。
在2014年她成为了执导《神秘博士》的第一个美国导演,也是第七位女性导演。
看了这么多季,个人感觉Clara是所有女伴里最会作死的了哈哈哈哈哈 她固然聪明,但是有时候作死的让我扼腕叹息以头抢地……在之前的剧情大多都是以双方爱而不得为结尾 尤其是Rose 当时看的我意难平 心里郁结的不行 Amy和Clara却是都有自己感情线的 两组的遭遇也是有遗憾,Amy为爱穿越时间,但永远见不到博士 Clara的舍己为人男友有点感人但是又感觉 害 这人真是个大笨蛋!!
大概是有时候太美满的结局会使剧情太饱和吧……无论他们有什么样的遭遇 最终博士依旧是独自一人 。
随便写写观后感 特别喜欢的题材能拍这么多季能一口气看好多真是太爽了 看完继续评 溜了
整一季的偏黑暗的画风都非常不错。
前十集故事一边发展一边埋伏笔进行的都很不错,第十一集层层推进最后45亿年的大揭底很燃,故事也很严密,是魔法特风格下很经典的一集。
如果最后一集能在做提升让整季达到一个高潮,这将是完美的一季。
但是最后一集毁了。
一句话:博士不是这样的人。
他确实会为了一个同伴而用上45亿年与她相见,他也会燃烧一颗恒星来说再见,但他绝对不会为此撕裂整个时间线,不会因为个人而影响到整个宇宙的安危。
他知道如何抉择。
魔法特,过了。
第九季出来之前,其实我很兴奋,因为之前官方说,这一季都是几乎都是双集故事,另外官方说,庞贝是一个坑,而且这一季会填这个坑,我是怀着对新模式的向往,和对重生已久的旧人的怀念,来看这一季。
第一集的确没有让我失望,霸气的用Doctor,Clara(那个被大家快要奉为神明的女子),Missy三人组和反派Davros开篇,还带回了影子宣言,Judoon,以及各种在魔法特接手后就很少出现的元素,我当时很满足,魔法特终于能够将自己的灵巧,混乱和RTD的浑厚,稳重稍稍融合,我有一刻以为,我终于不用再用精分的方式来看待RTD时期的DW和魔法特时期的DW了。
然而第二集就开始有点失望了,在他们无情的被Dalek击中之后,他们又毫发无损的出现在了另一个地方,诚然,如剧情解释,他们经过了无数次的计算在短短一秒内经过了无数次的计算终于逃脱,然而我想起了第四季的10,被Dalek击中浪费掉了一次重生,第五季的11,也是在最后关头把自己放进潘多拉盒子才没有死掉,最后在Amy的记忆中被唤回。
我知道每一集有不同的解释,有不同的契机,但是给我个人的感觉是,像是现在的DW里,生命已经不再是值得重视的事。
在接下来的第三集和第四集,这个双集是这一季相对保守的故事,只是一直提到10时期的梗,比如那个女孩向博士背他过去女伴的名字(但是我记不得那个女孩的名字)比如用了310时期一样的安全协议,比如解释了306那一集小十遇到贝多芬,然后编了一个贝多芬并不存在的故事。
在已经习惯了魔法特写着自己的DW的时候,突然看到RTD时期这么多旧故事的梗,我一开始是很欣喜的。
接下来第五集第六集,关于维京女孩二丫的故事,瞬间就感觉不对了,博士为了挽救二丫的生命,给了她永生,顺便用小十在庞贝的经历告诉自己,这样做是对的。
我想大家都知道博士这样做是不对的,然而克拉拉作为现在最了解他的人,并没有阻止,我当时想,也许,她认为永生是一件很好的事………………吧?
再是第七第八集,这个双集我认为写的比较平稳,并且博士在发表对战争的那段演讲时,我也泪目了。
第九集sleep no more,我认为,这是两季以来最好的故事,精巧无比的拍摄手法,无法复制的故事情节(虽然我已经忘记这一集故事的内容了但是给人的震撼还在)第十集涉及了克拉拉的终点,说实话,我确信克拉拉会这么做,我也确信克拉拉并不会就这么死,毕竟这一季开头克拉拉就已经死过了……再事实上,克拉拉就一直在死去,从她的第一次出场开始至今,死亡确实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
我并不惊讶克拉拉这乍看之下稍显仓促细看之下仍然还是仓促的结局。
她的每一次死亡都是仓促的。
这一次不过是她最后一次而已。
关于第十一集,也许这一集大家会奉为神作,的确,初看之下,的确很棒,全剧几乎只有皮卡一个演员,被困在一个地方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多么像一则再嚼都不会烂的寓言啊,整整20亿年(事实是45亿年),不停燃烧自己,创造新的自己,每一个镜头,每一个情节,都是多么棒啊。
然而事实上,在我看第四遍第五遍已经没有感觉了,我个人觉得,花整整一集仅仅是来凸显“不抛弃不放弃”这个几万年前就已经被博士挂在嘴边的主题,也许并不是那么明智,这一集其实只是一个扭曲的放大镜,将博士这个特质放在放大镜下给我们看,然而编剧啊魔法特你忘了,放大镜放太近了之后所成的像反而是模糊的。
终于到了最后一集,咖喱星终于回来了,我以为博士会和咖喱星有一场不解的恩怨,也许有一场大战,然而一切的冲突都只是为了克拉拉。
现在我虽然完全不赞同博士这种毫无底线的做法,我只明白一点是,博士不知何时,已经患得患失如此严重,从上一次Amy离开自己把自己关在Tardis一百多年,到如今这一次,用整整一季来刻画如此恐惧失去的博士,这的确是我见过的跟以前所有任都不一样的博士。
最后终于让这样的博士忘记了,放手了。
(我不确定是不是放手了)不过这样看,如果博士还不放手,接下来的剧情还要如何进行。
最后,编剧给了克拉拉一个一秒之间的永生,并且和同样已经永生到了宇宙尽头的二丫一起遨游太空,我不知道这是对克拉拉的祝福还是诅咒,但是看二丫就看的出来,她们的旅程,也许美妙无比,但是她们的生命,已经被玩弄的悲伤无比,看似美妙而伟大,实则是再轻贱不过。
生命对她们来说是否依然可贵不得而知,所有的旅程,想想也只是再无趣不过的一个接着一个的故事。
对第九季的整体看法,跟我的评分一样,我以五颗星期待,却只能给四颗星,有一颗星的失望。
四颗星的期许是给编剧,多谢你还记得那些已经离开的人,一颗星的失望也是给编剧,你也仅仅是记得那些已经离开的人,那些突兀的旧梗,和那些明明想要抛却这些枷锁不顾一切往前的矛盾,在这一季尤其明显。
所以,我看来,要是忘记以前所有的设定包括5到7季魔法特自己的设定,来看这一季(按单个故事看)其实很好,而且个个都很精彩,是的,是单个的故事,然而把这些都很精彩串成一季,还要加上以前的设定,就会有各种不适。
就像第1、2集和11、12集,或者7、8集有关主线的故事顺序完全可以打乱甚至忽略掉来看。
如果重新来看第八季和第九季,你会发现这两季加起来缩成一季的内容一点都不难,而且缩成一季之后,毫无疑问会更加紧凑更加顺畅。
关于克拉拉的人设,有人说三季三个不同的克拉拉是表现了克拉拉性格的复杂性,我表示不能认同,人性的复杂,不是过一段时间就变成完全像是另外一个人一样,人性的复杂是指你只看到他的一面,然而他的另一面你可能会看到可能会看不到但是他总会暴露出来,过段时间变成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种性格,那是多重人格。
如果真的是编剧故意这样描写的话,我只能把克拉拉理解成为是一个具有多重人格的人,或者根据第七季结尾的剧情联系理解,每一季的克拉拉其实都是一个不同的碎片。
另外我很喜欢这一季的结尾,终于学会了放下的12,抛却了抛不却的前尘,穿上新衣服,手握新起子,继续在宇宙里流浪。
Time to move on,Doctor.
云端里开了门——神秘博士第九季 神秘博士是个很长寿的剧集,这样的世界有一个先天性的缺陷或者说作弊器:所有你未知的,不理解的,你需要看过所有的剧集和周边再来讨论。
如果还是无法释怀,那就再看一遍。
一万小时可以了解,十万小时可以精通,如果你可以为了看懂这个剧集花费四十五亿年。
永生的人越来越多 博士是第一个(不算一整颗咖喱星),克拉拉是第二个(虽然号称只有一秒),维京女孩一个(手里还有备用芯片一个),疑似盗贼一个。
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如果有这么一大堆人陪着永生是不是会后悔偷药的时候为什么干脆搞条生产线?
记得《闪电侠》里老闪电对新闪电羡慕地说:你从现在就有一个人可以和你分享,而我带着这个秘密走过了整个人生。
永生大概是终极的开挂,就如维京女孩说她因此拥有一切技能。
但永生的诅咒之一就是你终将无人分享,贾元春号称皇宫深处是暗无天日的地方,就要回老家唢呐琵琶再加二胡热闹一下。
锦衣夜行,没有人张着嘴巴在旁边流口水,要这永生何用?
可流口水的人确定要这么多吗?
克拉拉怎么看都必须一直活着的,维京女孩就严重违规了。
以博士的话说:这么好的父亲不能失去女孩。
或者这么好的女孩不能失去父亲。
那针对父亲你不顺便发一张永生卡吗?
他放下的那个永生芯片感觉更像是嫁妆而不是养老基金。
那么就算维京女孩是编剧拿着小刀顶着脊梁骨要博士作弊的,那个绞刑架上的盗贼是怎么回事?
就为了让他开一个宇宙地球春运城际特快然后就开挂,不,开洞吗?
虽然博士假惺惺的说:他的能量在通道过程中也许耗尽了。
拜托你是上市公司在伪造财报吗?
也许耗尽?
这个是不是测不准?
是不是你干了太多次自己都不知道抗药性到底有多大?
拜托稍微严谨一点啊,你不是让他晚上可以不起夜而是让他永生啊?
你知道什么叫做永生吗?
就是他将在余生天天起夜然后永无宁日啊。
永生的严肃性就是这么荡然无存的。
而所有这一切的症结在于,神也只是工作了六天,而博士来来回回的做了无数次,而且朝令夕改。
绝对的权力带来绝对的腐败 我没有说博士是雷政富的意思。
但他的思维是一模一样的,这个世界是欠我的,我已经为这个世界做了很多。
那么我索取一点,或者我随心所欲一点为什么不可以?
那些凡人去死,因为他们没有我的微信无法私聊。
如果说维京女孩还算是简单的看着顺眼,当克拉拉自作聪明地修改跳跃被渡鸦穿肠而过,博士已经不止是气急败坏恼羞成怒一意孤行乱发股票,而是那么苍老。
博士曾经说:死亡是一种能力。
他就像卡桑德拉那样被赋予未卜先知的能力,代价就是所有人都不会相信她的预言。
他拥有不死之身,所以也就只能无休无止地穿梭在各个时空之间加班加点。
简单说,他不止是被延迟退休,而是永无退休之日。
而且没有公积金。
他的确无所不能,他手无寸铁可以让整只军队覆灭,他举高工作证可以替克伦威尔赦免任何人。
总之博士总能解决问题,博士总能化险为夷。
他近乎厌倦自己如此无所不能,忽然发现仅仅这一次他无能为力。
于是他原形毕露。
他也会说:如果你不救活她,我就带着所有的恶人来毁灭这条街道?
他也会说:时间断裂了就让他自愈,反正时间总能治愈。
这已经不仅仅是“我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
”,而是“我高兴,我让洪水一遍遍滔天”; 这已经不是博君一笑不惜烈火焚城,而是我只能看见你还在我身边微笑,我就听不见烈火中无穷无尽的哀嚎。
这不是博士,这是一九六六年八月五日一个人说“写得何等好啊!
” 当一个人拥有神的力量,却动辄没头脑不高兴的话,会有无数的冤魂呻吟,无数的血肉模糊却湮灭无闻。
然后博士就会说:认真你就输了,有这么严重吗?
《暴风雨》里这么写道: “只要我能在我的囚牢中每天一次看见这位女郎。
这地球的每个角落让自由的人们去受用吧,我在这样一个牢狱中已经觉得很宽广的了。
构成我们的料子也就是那梦幻的料子,我们短暂的一生,前后都环绕在酣睡之中。
” 因为博士觉得身边的这位女郎就是那位女郎,于是他视所有的牢笼为无物;因为博士的时间度量衡和凡人不同,凡人之一瞬,他动辄就可以回到宇宙毁灭的尽头,世界诞生的最初。
这何止是环绕在酣睡之中,这何止是觉得宽广,他不过就是中国南部一个小城上的肮脏泼皮:我喜欢谁就是谁,我要什么就有什么。
你想玩就玩啊,别带着这个世界一起玩好吗?
嗯,我知道,我没有看全《神秘博士》,还有八季没看呢。
玩我吗?
第十一集神秘博士走到了传送器中,他提到传送器其实是一个物质打印机。
(当然你没看过神秘博士也不要紧,下面会有一个具体的问题介绍。
不过神秘博士是真的经典,强烈推荐)如果有两个传送器A,B,其工作原理如下。
传送器的工作原理所以说,传送器其实就是一个,通俗的来说,物质打印机。
但是为何要摧毁并重构?
好吧,如果你只从北京到纽约可以做飞机,但如果从宇宙的一段到另一端的话,只传送包含数据的一束光比原原本本的将物体原封不动的送过去经济实惠的多。
那么问题来了。
我们知道,如此工作的“传送器”会原封不动的保持物质的组成、结构。
那么从B传送器中走出来的俨然就是你,完美的,一模一样。
所以传送器的发明可以证明没有灵魂的存在——即思维完全依托于物质。
那么问题来了——那个走出传送器的你,还是你本人吗?
先别急着往下看,仔细想...从B传送器走出的那个小人,以下姑且称作为B人,A人以此类推(不称作为复制人和本人是因为这两个词具有主观性,影响思考)。
从B人的角度来看,客观的来说,他经历了一次新生(不是重生,严格来说The Doctor每次也是新生)。
所有物质都是新的,但B人的记忆是连续的。
在他记忆中自己没有改变,传送的过程是瞬间的(即使光运行了数亿年)。
他走出B传送器,到了几【此处填写光运行时间】年后的目的地。
从A人的角度看,A进入传送器,扫描结束后,就没有然后了。
A被直接摧毁,挂了(说个题外话,在操作电脑的时候,“剪切”指令其实是新建一个文件,然后删除老的文件。
因为这是传送器而不是复制器,所以必须摧毁老的A人)。
A人的世界瞬间崩塌,他死了。
没有然后了!
他并不会看到传送后的世界,他彻底的消失了。
有个著名的悖论这样说: 一艘在海上航行了几百年的船,被不间断地维修和替换部件。
只要一块木板腐烂了,它就会被替换掉,以此类推,直到所有的功能部件都不是最开始的那些了。
问题是,最终产生的这艘船是否还是原来的那艘特修斯之船,还是一艘完全不同的船?
如果不是原来的船,那么在什么时候它不再是原来的船了?
哲学家Thomas Hobbes后来对此进来了延伸,如果用特修斯之船上取下来的老部件来重新建造一艘新的船,那么两艘船中哪艘才是真正的特修斯之船?
是的,这个问题与我们的问题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的老船被拆掉了,仅此而已)。
事实上,这是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必然的伦理问题。
试想,当克隆技术被发明时引起的争论,其本质是否就是这样?
克隆尚且只克隆肉体,已经掀起了这样的争论,而传送器是复制肉体和精神,而且删掉了老的那个。
回到问题上来,这个科技其实不难研发。
如果你相信人类将进入宇航时代,那么这个科技是完全可能且必然发明的——原子级别的扫描和构建而已,和3D打印也相去不远。
不过,在怎样的意识形态下的生物才会使用?
在知道自己的意识将会终结,一个继承者将会带着自己的意识完成计划,实现目标后,还有谁敢使用?
是的,忒修斯之船如果只是船的话,在我们的眼里它一直没有变过。
因为我们不在乎。
忒修斯之船的变与不变取决于观察者对此的态度(我不在说梦话,这是我对此的理解)。
如此的超然,携带自己的意志走向未来。
并非不恐惧死亡,此种恐惧仅仅来源于不能达成更多目标的遗憾。
这种生物,可能只有神秘博士了吧。
第九季食完,我真的气得睡不着了要①克拉拉把Doctor整成了什么样子??
companion的存在不应该是要提醒Doctor的良心吗???
克拉拉把他变成了什么样子?
这不是Doctor Who了骚瑞,这是Clara Who②克拉拉的下线完全怪自己,是自食其果,是日积月累的蠢害得她自己③煽情戏真的整得我一点儿也不煽情,甚至很不耐烦④我最气的还是Doctor打破了自己建立的所有时间空间规则想救克拉拉,就像豆瓣短评有一条说的“当初10只是燃烧了一颗恒星和Rose说再见 现在要撕裂时间来救克拉拉??
”魔法特你怎么不去死一死,既然这样能把Amy和Rory带回来吗?
能吗?
或者在当初River要干掉Doctor的时候别整那一出了,直接逆转时间不就完了????
⑤真的,还好克拉拉下线, 否则我直接怒弃剧⑥虽然皮卡叔很可爱,但是我不想骗自己,我不喜欢12…also 这是魔法特的锅⑦为了克拉拉喜提下线加一分!
真的太难看了,追了这么多季还是喜欢以前的博士。现在的编剧是不是换了,演的博士的人像个神精病一样,有的时候都是不符合逻辑,跑来跳去的像个小丑一样。真的快整点新的太空的或是有创意的,或是恐怖的故事吧,现在编的看的真闹心,都是不疼不痒的情节,就连2集连着的也毫无特色。
没有初中用4英寸廉价MP4看的那种略猎奇和对腐国人民资本主义生活向往的情怀了 博士和女伴都换了……大写的SAD
还是很喜欢皮卡
再创新低。
魔法特快滚好吗!
clara可算是圆润地离开了。求求您不要再回来了。
脑残粉不解释喜欢皮卡叔魔法特早点混蛋喀拉拉走好不送
2015年9月开始看,结果就没有标记看完。为了庆祝13th的确定人选重新让人有兴趣回坑,费劲吧啦拖完第九季,结果发现当初已经是全部看完了?!可能已经没资格做一个whovian了(ノへ ̄、)
看完第十集好久緩不過來,今天終於結束最後兩集。為了救一個人,可以45億年重複做一件事,怎麼能不淚目!明天上午十一點看聖誕特別篇吼吼吼!!!
魔法特真的赶紧卷铺盖离开DW吧 小11时还能收着写还能沿着DW的传统路子走 12叔这一季一季的走向简直毁得不能再毁 简言之就是除了DW换哪个魔法特的角色都毫无违和感 没那个瓷器活就别揽金刚钻 折腾出一串一串拗口的台词非得把是个谁都弄得跟卷了毛的神夏一样 新版真是想念RTD的时代 都舍不得给DW两星 唉
比失望更失望的失望!特么好好一个剧被魔法特毁成什么样子了。剧情越来越牵强了,白瞎了十二叔那么好的演技。故事要么炒冷饭到新境界,要么就是玩一些宏大空洞的设定,其实真没必要。故事都成废品了。本季唯一的亮点就是第8集针对时事的童话式说教,其他的就 11集靠皮卡叔独角戏,其他不用看了
Clara之死其实拍得挺好的。11集封神。12C的情感应该接近人类所说的爱情吧。
没东西看从第八季捡起来,结果一看就犯困。以为熬过第八季会好点,结果第九季更无聊更难看了。挺好,也算治好了我的失眠。
结尾几集简直赞哭。。dr不断不断的拷问和confess 演技爆棚。。最后被抹去记忆的是dr 诧异 但又是那么情理之中。跨越几十亿年是为了什么?
moft依然孜孜不倦地玩自己的时间线引导悖论 从来没有好好解释从哪里开始也正是如此也无法解释 就如同人物设定一般一样的悖论 讲述着无聊接着无聊的故事 本以奇幻想象力著称的DW 如今已经沦落到此般田地 就连主线也都是草草了事解释不清 不知为何铁了心地要毁clara 本来很喜欢clara 不知以后还要怎么毁
好失望啊好失望
我觉得这剧我快看不下去了,最后挖坑挖成这样也是够了
克拉拉过于讨厌了。她就是大写的自作聪明四个字。
脑洞太大……
是克拉拉的问题还是剧本的问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