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很诱人,前五集有点意思,后面剧情开始无聊,而且女主长的实在是。。。
我每次看到她都觉得头晕。。。
= =|||其实我对主角相貌一般不会很挑的,很多长的比较囧的主角咱看着看着也就顺眼了喜欢了。
无奈这个女主实在是太强大了,越看越受不了,太太太伤眼了
我不需要电视剧来对我完成什么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所以,电视剧必须要好看,要可以让我会心一笑或者开怀大笑或者酣畅淋漓哭一场以发泄情绪,寄托幻想。
但是太白痴的太鸡零狗碎的无法接受。
大器晚成便是我在浩如烟海的美剧中新近挖到的一块小宝。
开头便是一个窘迫到猥琐的中年怪蜀黍遭遇的中年危机。
老婆跟人跑了,工作危危可岌,一双儿女正值青春叛逆期,好死不死地房子还烧了,就算住在帐篷里,还有一个龟毛琐碎的律师邻居在旁狗视眈眈。
他的生活岂止一地鸡毛,一地狗屎都无法形容他的绝望。
好在我们的男主够坚强,却也够缺心眼,去报什么成功课程,遇到了一夜情的旧相好,故事从此展开。
窘迫的人处处都是,生活中的尴尬局促无时无刻不存在,周遭一抓一大把,但是还倒霉,显然男主角第一名,一下子就让看客们心理平衡了,一边还在祈祷让他通过奋斗时来运转,也完成一下我民的美好理想。
在四周看不到光明的逼仄生活中,ray跟tanya自然而然地抱成一团,我们乐见将来剧情发展中二人患难与共的亲情友情爱情,可是这还不够温暖么?
夹着sorry小纸条的诗韵蛋糕里,还是有那么一片小小的温情在,足够让我眼睛湿润地会心一笑了。。。
乐团名:Sunny & Share Love You专辑名:sex, lies & preschool歌曲名:You Gotta Suffer a Lot to be Happy但是找不到下载……群策群力!
其实,我一直不是很满意《大器晚成》这个名字。
从准备翻译这部剧开始,我就在想一个能和原名一样传神的中文名,“大器晚成”只是灵机一动的闪念而已,但最后成为了定名。
不过之后看来,观众对这个名字还是比较认可的,因而也就稍微宽了宽心。
这个剧在开播之初可是受到了大家的极度追捧,其中的缘故不问便知。
在伊甸园美剧论坛,还曾因为出位的言论而遭到了锁帖。
随着剧集的继续播出,狂热的人群开始逐渐散退,他们为一对男女当街拍A片而凑热闹,结果发现这不过是扭曲的行为艺术然后走开。
尽管每一集都有香艳暴露的成人画面,但远远不能满足众多色男色女的感官需求。
事实上,主创和编剧似乎从未动过把HUNG拍成情色大片的念头。
从Pilot的开场就可以看得出来。
底特律废弃的汽车工场、萧条的美国经济、残破的美国国旗,加上主人公充满怨气的独白,剧集的定位显而易见:那就是经济危机下小人物的求生故事。
随着剧情的发展,这个主旨不断强化,经济衰退时代的各色人物粉墨登场,人们对失业的恐惧、对富有生活的渴求,以及随之而来的心理压力、旧有价值观的崩塌,一一显现。
于是这个剧集在很多人的期待视野里渐行渐远,虽然它对现实的描写尚属于冰山一角的刮擦,但这种敢于不粉饰太平、不把自己当造梦机器的创意和决心,依然算的上是一种可贵的品质。
HBO果然不是SHOWTIME,It's not TV,it's HBO. 在我看来,这是一部纪实风格明显的剧集。
除了内容紧贴现实之外,从镜头语言、情节设计方面都遵照生活逻辑,娓娓道来。
没有刻意制造的drama,也没有刻意去营造喜剧效果。
由于此片的类型是comedy,而大家习惯于这样衡量一部喜剧的品质:一段时间内爆笑的次数越多,这部喜剧就越好。
而根据这个标准,HUNG是完全不过关的,因为它的笑点不但不密集,简直就是难觅踪迹。
是的,这是一部让人笑不出来的喜剧。
但这恰恰成为了剧集最大的喜剧张力之所在,那就是,小人物在大环境下慌不择路、不合时宜地生存着,而他们应对的方式,显得如此怪诞、滑稽和可笑。
这一点上,我觉得编剧的意图,是想跳脱出来,让这些小人物在无情的现实面前,尽情展现他们的捉襟见肘;但由于编剧自己入戏太深,常常融化于这些小人物的喜怒悲欢之中,以至于缺少了“出世”的旁观者的冷静视角,使剧集更显人情味的同时,也削弱了其刻薄反讽的喜剧意味。
作为最早展现这次金融危机的剧集,底特律这个特定的城市,成为了故事的背景。
我们知道,美国的汽车工业遭遇到了寒冬,而作为汽车城的底特律,首当其中就受到了牵连。
经济的衰退下,人们原有的生活分崩离析,旧有的家庭观开始千疮百孔,连同曾经深信不疑的美国式价值观也突然变得面目可憎。
在这样的叙事空间里,所有的人物都取自于现实生活,又重新组合后,在这个外延较广、但又相对封闭的空间里,悉数演绎不同的人性取向。
自不必说,见钱眼开、势利刻薄的前岳母,是如何在其中插科打诨;也不必说,囊中羞涩的Linda,性欲无法得到满足,想要买春却只拿着50块钱和老鸨怯生生地讨价还价;还有无能的教练助理Mike,时时刻刻担心自己被解雇,忧劳成苦,却弹得一手好钢琴,唱着伤感的爵士歌曲潸然泪下……除了这些出彩的小配角,剧集的几位主演都可圈可点。
这些人物,就活在我们的身边。
Ray,曾经的英俊、健壮、聪明、受欢迎全部消失不见,人到中年的他,只剩下了HUNG。
(忽然发现剧中的前妻经常口出关键台词,包括后来的“我和一个男孩离婚,嫁给了一个男人”)一事无成的他严重怀疑自己过去简直就是下半身思考的动物。
他有一份半死不活的工作,生活落魄,房子烧了,连儿子要看演唱会的50块钱都没有,于是下决心改变。
这样一个对生活充满了怨气的loser,每每在独白中都表达出对现实的不满,说他是愤青一点都不为过。
这个中年愤青和所有的愤青一样,都很不成熟。
前妻说他是男孩,他还真的是幼稚到极点。
没有智慧、不懂营销,甚至不会调情、不会取悦女人,所以最初的生意做得是非常不顺利。
好不容易被一个白骨精Jemma调教得入港了,却一不小心让自己滑落到了禁区,大脑一热地陷入了“爱情”。
在如此现实的社会里,一个男妓还指望拥有什么爱情?!
这就是包括Jemma在内的很多站在社会高处的人们所持有的俯视心态,Jemma是决计看不上一个贫困潦倒只能住在帐篷里的男人的。
对于她来说,Ray只是她的消费品,她用他来满足自己的fantasy,而借此来缓和自己的生存压力。
但天真的老愤青Ray却误以为这就是爱情,居然想着要与其共度时光,结果被伤得很惨,久久缓不过劲来。
他虽然在中学教授历史,却全然没有博古通今的意识,压根不知道在如今这个社会,人和人之间还存在着等级观念,富人不会爱上穷人,就像Lenore说的,丑姑娘永远赢不了橄榄球星的心。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Ray有其可怜之处,但也有其可悲的地方,他的悲剧,多半是由自己造成的,因而不免让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虽然他很善良,很老实,很诚恳,但这个社会就是欺负这样的老实人,即使你有才华又有什么用,最后你也只能穷得卖身。
逼良为娼从不是故纸堆里的词,它就在我们的身边。
只不过,剧集做了喜剧化的处理罢了。
经济危机中不乏顺应形势的弄潮儿,借着一股子拼劲和巧劲,从夹缝中生存了下来。
Lenore就是这样一个人。
她果敢地辞掉了原有的文书工作,到商场做私人导购,专门为富婆服务。
她当然混得也不算好,身上还有很多的疑团留待下一季拆解,但这个戏份越来越多的角色展现出了惊人的魅力,当然绝不止她露了三点这么简单。
她贪婪、无耻、没有什么公德心,一心只想从富婆身上搜刮钱财,连从Ray身上揩油都不放过。
但她却对Ray的未来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就我个人而言,我比较buy她的那套高价销售理论。
好品牌不降价,虽然这并不代表不降价的就是好牌子,但富婆们不管。
她们有的是钱,所以你不仅不能降价,反而要抬价,价格越高,这些只能Lenore的话的贵妇犬们就越会争相去买,衣服如此,男妓Ray也一样。
比之Tanya由于缺乏人脉而企图降价的策略,Lenore这招真是高明得多。
Tanya,这是HUNG里最丰满的一个人物。
这个穿上吉普赛式的裙子、却永远配一双波鞋的可笑的女诗人,以她不讨喜的面孔、凌乱的头发、文绉绉的台词、不灵光的数学、滑稽的动作……数不清的缺点,成了剧中最有喜感而又最真实可悲的人物。
这个时代,文艺女青年简直就是骂人的词,可我们这位傻傻的Tanya小姐,人到中年,还在做着文学的美梦。
为了生存,她数十年如一日地在一家事务行做着文职工作,心里却憧憬着发财之后能够突破创作瓶颈,成为一个功成名就的女诗人。
这份与现实社会格格不入地梦幻气质,在旁人看来真的十分可笑。
但实际上,我却为Tanya的坚持时不时心动一下,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人心不古自然是题中之义,似乎只有她还在坚守着内心的一小块即将被吞噬光的绿地,尽管她自己本人也不免变得浮躁。
她的生活是很不如意的,日子刻板寡味,内心寂寞孤僻。
无心插柳地成了Ray的pimp,却因为毫无经验,本身性格又怯懦内向,生意做得举步维艰。
但Ray在她心中不止是一个给了她无数次高潮的猛男,更是她的伙伴、朋友、甚至亲人。
但Ray却并不这样对等地看待自己。
寂寞的夜里,她只有一个人宅在家里看着海豹求生的纪录片,要么陷入东方的禅学神神叨叨,或者独自在家品味一本女权主义的书。
她为自己的想法得到Ray的肯定而高兴得手舞足蹈,在无人的停车场兴奋地蹦蹦跳跳;也为Ray根本不理解她,而感到懊恼丧气,甚至大发雷霆;她为帮不上Ray的忙而忧心忡忡,却又心生埋怨;也为Ray不识好歹地将Lenore顶替了自己的位置而气得发抖、绝望地大吼。
她对Ray的感情很复杂,不是爱情,也不完全是亲情,更像是一个姐姐对弟弟的恨铁不成钢。
看她傻乎乎地被Lenore调侃贬损,看她傻乎乎地招揽生意,看她设计出荒唐透顶的诗韵面包,看她一本正经地读她不知所云的诗……这个傻不溜秋的中年女文青可不就真实地存在于我们的身边吗?
对了,她的诗。
作为一个也曾有过文学梦想的文学青年,我能充分理解Tanya在母亲面前读诗时的那种尴尬。
生活逼迫得她灵感全无,为了自己的温饱问题,她耗尽了全身的热量,怎么可能还会写出动人的诗句?
而母亲的成功,以及对自己的高要求,并由此带来的讽刺和指责,更让她时时刻刻处在心理阴影之中,重压之下,生活更显得令人窒息。
她那首拙劣的14岁时创作的、关于蚂蚁和蚁后的诗,也正是对母亲心理霸权的一种反抗。
可惜当她酣畅淋漓地反抗之后,她发现生活依旧在和她开玩笑。
在某种程度上,她甚至把母亲带给自己的重压,转而压在了Ray的身上,不可否认,Tanya对Ray,多多少少有一点母性的情怀在里面。
而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类似Ray和Tanya的人物何其多也!
可悲的是,他们中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像Ray和Tanya这样觉醒,意识到生活的麻木和愚蠢。
他们,甚至也包括我,每日忙忙碌碌,一天比一天老,却发现到头来还是一事无成。
想来想去,连突出的技能都找不到,想换工作,却找不到更好的,无能为力,只好日复一日地蹉跎终老。
就在这样的浑浑噩噩中,每个人都成了宅男宅女,缩小了自己的圈子,物化了自己的心灵,年轻时曾有的理想也早已变成了日益隆起的肚腩、日渐低垂的乳房。
生活昏暗无边,看不到希望,又由此变得孤独而暴躁,埋怨这个,埋怨那个,感叹社会的不公,但也只是心里想想,嘴上说说罢了,一觉醒来,照旧行尸走肉,像任劳任怨的蚂蚁,卑微地为人做着嫁衣裳。
所以这是一个孤独的人群,每个人在自己的鱼缸里消化着稀薄的空气和水分。
这一点也成了HUNG这部剧集表现的重点。
无论是白骨精Jemma,还是吸毒女Patty,还有老女人Molly,她们都是孤独的。
剧中并没有展现她们的家人和朋友,她们被塑造成一个个没有灵魂的孤独个体,企图在溺毙之前寻求一点点安慰,尽管Ray的这根救命稻草并不是时常管用。
甚至包括Ray的一双儿女,Damon和Darby,两个肥胖的、处在青春期,对自己的感情和性取向都搞不清楚的年轻人,也是孤独的。
他们并不喜欢自己的母亲,但也无法接受没有钱的父亲,他们在男朋友、哥特的世界里寻找着安慰,在黑黢黢的电影院里彼此哭着拥抱。
这些孤独而寂寞的灵魂们,在寻找着自己的方向,只因旧有的一切都已崩塌,而新的情感理念尚未重建,他们在这混乱的蜘蛛网中彼此小心翼翼地试探着行走,免得一不小心被生活的大蜘蛛吞没。
另外一个典型人物就是Jessica,Ray的前妻。
一开始,Anne Heche饰演的这个角色被塑造成内分泌失调的势利blonde,但随着剧情发展,Jessica的内心世界逐渐丰满。
没错,她是一个势利的女人,喜欢钱,喜欢过着富有的生活,但财富并不能带给她内心的满足,于是她通过各种各样怪诞的行为来打发时间,通俗地讲,就是闲得瞎折腾。
她的母性无处发泄,她死乞白赖地粘着儿女们,儿女们不领情,她又转而去养弃狗……而当经济衰退也席卷到自己丈夫身上时,这个荷尔蒙紊乱的女人开始了自救。
她的内心其实怕死了没有钱的日子、怕死了丈夫会离她而去,虽然她本质上依然可以称得上是贤妻良母,但内心的空虚和寂寞、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让她一下子陷入了茫然。
这个时候Lenore走进了她的生活,她被Lenore的舌灿莲花说动了,去买春。
于是,从一开始就设下的悬念,现在的男妓Ray和前妻Jessica即将见面,无数影迷期待着看到这一幕极有冲击力的drama会怎样上演。
但编剧显然技高一筹。
Ray似乎认出了Jessica,于是在酒店的长廊里,两人有了一番电话交流。
这是让人紧张又让人心酸的一幕。
Ray和第一次一样,再一次站在酒店的长廊里,和第一集不同,他现在已经颇具经验,生意日渐走上正轨。
但慢着,似乎有什么变了。
与此同时,Jessica也在镜中抚摸着自己被丈夫爱抚过、打过针保持完好的面容,一瞬间,她也意识到,有什么东西不见了。
这一通意味深长的电话,在本季结尾点出了一个命题:我们怎么会变成了今天这样?
Ray已不再是当初那个老实憨厚的中年霉男,Jessica也不再是那个爱着丈夫的寂寞贵妇。
一个变成了职业男妓,一个开始出轨买春。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漫长的走廊和方方的镜子,让男人和女人在互相说着谎言的同时,不禁想到了过往。
当初他和她曾是多么令人羡慕的夫妻,他们一个是好爸爸,一个是好妈妈,而现在离婚多年之后,就要以这样的方式在床上重逢。
他们都被这残酷的现实吓住了,谁能告诉他们发生了什么,让他们失去了旧有的赖以生存的信仰和信念?
谁又能告诉他们要怎样做,才能找回属于他们最本真的梦想和灵魂?
于是Ray在电话里忽然泪流满面。
他最终没有敲门435的房门,转身离开了酒店。
尽管很缺钱,尽管快要下岗,但面对金钱诱惑时,有些东西似乎还要坚守。
至于到底是什么,他也说不清楚。
夕阳下,他吸着蜂蜜,转头张望,那茫然的一瞥,加上落日的余晖,配上关于美国梦的独白,对现实的无奈和讽刺意味尽显,令人反思。
值得一提是最后一个镜头。
Tanya在经历了Ray和Lenore的打击之后,终于狠下决心,用一本书拍死了可恶的苍蝇。
镜头里那本书有一个大特写,叫"Women Who Run with Wolves",是一本女权主义著作。
抬起眼来,Tanya目光坚定、造型妖冶,莫非下一季里,她要绝地反击,不再做一个落魄受气的小女人?
能看到这里的人估计没几个吧,呵呵。
引用我在伊甸园美剧论坛里的回复,HUNG是HBO别出心裁制作的一道家常小炒,绝不是充满诡异性爱的饕餮大餐。
所以请抱着严肃的心态观赏,反而更会在娓娓道来的剧情中发现幽默之处,莞尔又心酸地一笑。
HUNG第一季共10集,已完,敬请期待第二季!
今天的美国实在是穷途末路了,大资本家尤其是银行家买通国会/总统/政治家通过了一系列狡猾而隐蔽的政策,消减了中产阶级的生存空间,美国也在走向M型社会,男主就是一个美国中下产阶级的代表,工作比全国平均数高一点,高于餐馆waiter,低于水管工。
勉强维持生活,碰到意外,就跌入债务深渊。
只能卖身还债。
这个桥段好古老《光猪五壮士》就用过了。
就像《制毒师》一样是个隐藏在喜剧面具下的悲剧,好像马里亚纳海沟一样深的悲剧,虽然海面看起来是平的。
我不知道这种平静还能持续多久,上这个网站的人都是在经济高速发展,信息技术带来巨大红利的年代成长起来,从来没有想到也许将来会有较为艰难的日子,做好心理准备吧。
人到中年才發現自己最後一無所成,父母留下的房子都保不住,婚姻更不用提,連和前妻共有的小孩最後都選擇離開,工作還一再低谷。
人生差不多就是一個絕對的低谷,連說瓶頸都算恭維了。
莫說想當年的輝煌,誰都有想當年。
即使年輕時候再光輝,年到中年不再努力,做吃資本,耗盡是遲早的事。
身為啦啦隊隊長的前妻當初選擇他和最後離開的理由應該是同一個吧。
光芒不再,前途不再。
身無可以賺錢的長計,最後只能依靠下半身去賺錢——做一個男妓。
磕磕碰碰好容易有些生意開始步入正軌。
畢竟還是心智不成熟,居然在用金錢維繫的關係當中還想去尋找真愛。
最後在碼頭的苦苦等候也算是真正教了一課。
雖然入筆並不算很深刻。
這時候無需多言,大家都了了:這男人更多還是很像個孩子,不像男人。
雖然體魄啥啥的很驚人云云。
跟某人觀點一致:男人的心智年齡一般都小於同齡女性,所以某一程度,找一個相對大齡男青年還是比較靠譜的。
tanya是個被生活壓迫最後失去藝術的靈感。
穿著標準文藝女青年的裝束,雖然外表實在是沒有什麽驚喜,但是這個pimp某種程度有點意思。
帶領著那個還有些愣頭青的男人把這個project推出去。
我看這部片子更多是從看一個career如何創業的角度去關注。
而不是劇情本身。
我對中年危機之類的緊迫感還是太低。
再有,對於只長年紀不長心智的男人實在是沒啥好感。
http://people.mtime.com/968093/Rebecca Creskoff,丽贝卡·克瑞斯科夫,生于1971年。
《hung》lenore的扮演者,今年40岁。
美丽,强悍,完美身材,旺盛的性欲。
喜欢看她说话。
如果这个世界的女人头脑都像这么清醒,男人会少很多麻烦。
这种女人,不会靠男人买房子;不会说男人不接手机就发疯。
这是继《罗马》后,第二次看见露毛女演员也可以由精湛演技。
念白地道,发音性感。
这样精彩的一个演员,在中文搜索里竟然几乎没有任何资料!
另外,hung里男主角神似《罗马》安东尼扮演者,但确实不是同一个人。
总觉得,如果让安东尼来演,会更好。
那哥们更帅,更玩世不恭。
但是可能少了一些导演需要的反讽。
如果跟皮肤科医生跑掉的前妻,临别赠言是:除了某个器官的尺寸,你的人生一无是处。
正常的男人应该要感到自惭形秽还是总算略有慰藉?
工作是一支从来没赢过的中学篮球队教练,随时可能被开除;全部家当就一幢寒酸的小木屋还给烧了,只能住帐篷;儿子要看一场摇滚的门票钱都只能管后爸要。
老实说,这样一个正常的离异的落魄的中年男Ray的故事,就算倒贴钱也怎么会有人疯了才想要看呢?
但是呢,Ray和许多被传销蛊惑的老百姓一样,舍不得直接自杀而是上了一个自救班。
它一来就给这些只认识比尔·盖茨的穷光蛋们洗脑: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个长处,你要做的就是找出它。
倒霉的Ray想啊想啊,终于,被他给想到了,每个离开他的女人,最后都会说的一句话,也就是我们一开始看到的那句话。
所以,他做出了一个正常的离异的落魄的中年男人不一定都会做的决定,那就是:当牛郎。
真不容易啊,挺过巨无聊的第一集之后,这片子可算是有值得看的理由了。
如果你以为接下来就会开始频繁地看到多么香艳的镜头,那倒也不算错得离谱。
以才3集就出现露点镜头,男主平均每集露2分钟屁股的统计,非A片里,可能也只有《好运Chuck》占满整个屏幕的十六宫格全裸春宫图,才能与之媲美。
不过,编剧更想要讨论的是,别人做牛郎,Ray也做牛郎,怎么这倒霉蛋就那么背呢。
先是在报纸上登广告被客户临时放鸽子,好不容易有个愿意负责拉皮条的排挡,跟上流社会的购物顾问接上了头。
话说这个顾问牛啊,她如果下令只能买香奈儿的白色高跟鞋,富婆们就绝对不敢去买古驰的黑色平底鞋。
但是牛顾问说了,我从来不推荐客人买我没用过的商品。
意思就是,你明白的,她要先试货。
好吧,试就试嘛,我们Ray真钢不怕火炼;但免费试用是不可能的,最多打个折。
结果春宵一度,女顾问携Ray的钱包和内裤,统统消失了。
白做了一晚上苦工的Ray那个万念俱灰,想就此改走泥土工这样的正道的心都有了。
不过好在顾问虽然爱吃霸王餐,但还是有一咪咪职业道德的,刷爆了Ray的信用卡,自己领了400美元中介费之后,她突然致电皮条客:有几个最喜欢做慈善救济穷人的富婆手机号码你要不要?
切,说穿了美剧也就《越狱》式山穷水尽疑无路和《绝望的主妇》式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两套。
可不是我说,阿Ray呀,你真觉得以你的衰劲,就算海量的富婆潮涌而来,你又能扛得住么?
也有字幕组把这片的名字翻译成《因为有你》,夭寿哦,多少也要为那些因为搜索“感动中国”而不小心google到它的人们,纯洁的小心肝着想一下吧。
加工“诗歌面包”的落魄女诗人抓着床单,呻吟着,抽搐着,声嘶力竭的叫出了这片的主题,——“大器”,前妻愤怒的嘶吼强调了这主题的强大绝不是一般人能够想象的,看看和“大器”做比的那些辉煌战绩吧一个男人一无所成,浑浑噩噩的过了半生,终于有天发现自己居然满足不了亲人的一个小小愿望,他不愿在自欺欺人下去,于是他加入了一个很靠谱的互助小组,在那里他找到了能让自己发光发热的东西,——自己裤裆里那根75瓦的白炽灯管!
初涉牛郎圈,不知所措的赚了他的第一笔上门费,虽然困惑,虽然茫然,可是当他成功的让从未感受到父性光辉的庞克儿子第一次不那么尴尬,他笑了。
诗人成了皮条,老师成了牛郎,这是多么尖锐的讽刺啊看完第一集,抬头看了看表,时针已经勃起了,低头瞅瞅,无奈的摇头,我的天赋不在此处啊!
看来“大器晚成”还是不适合大多数人尤其是亚洲地区的老少爷们关机、打坐,寻找能让自己晚成的大器
连续看了两季,剧情有点拖沓,不过总体不错,因为里面提到一个其他同类电影没有提到的核心内容,陪伴和关怀。
也许这是文化的差异,才导致其他国家电影电视剧没有这样的核心,但这在中国却是一种常态。
有时候我也会想,这个行业重点提供的并不是性,而是陪伴,不然大家为什么总是称呼自己为脑力工作者?
为此绞尽脑汁,身心疲惫的人太多了。
看了两季,槽点槽点挺多的,40岁的鸭总是给我一种童话故事的感觉。
并不是说没有这种可能性,要怪就怪发达国家太有钱,太重口了。
另外片名也起错了,应该改为《两个和尚没水喝,三个和尚挑水喝》。
男主穷的还剩下屌,那么女主又穷,还丑的连逼都没了,她的卖点在哪里?
精神病人,美剧惯用的套路,用精神病来推动剧情,没有精神病的美剧,严格来说不是合格的美剧。
而这剧感觉就是一部中美合资的,女主角只是靠一句话,然后打了几个广告,再让朋友帮她介绍客源,就开始混吃等死。
这样的老大要了何用?
甚至想靠低价多消来拉客,也不考虑男人和女人是不同的,赚的还不够路费、套和伟哥的。
如果这真是一场现实里的生意,真的挺失败的,我是不会需要这种寄生虫。
你和她谈生意,她和你讲感情,你和她讲感情,她和你谈未来,你和她讲未来,她给你装可怜。
当女二也打算合作,女主竟然疯狂阻止,想让人家免费打工,自己又想不出一份力气,然后转身向男主卖可怜,请求施舍。
女主认为自己善良就能分钱?
错了,这是懦弱无能,虚伪的善良,不然怎么会要求男主共生死。
爱她那就祝福她,这是几亿男屌信守的格言,女屌主角就是玩出了花样。
男主也配合女屌玩了一出,爱她那就原谅她,友情这么靠谱,你们结婚吧。
女屌去请教同行,怎么才能让手下忠心她一人,同行告诉她,关怀手下就可以了。
这不是困扰了中国千年的问题,要想马儿快,那就不吃草系列吗?
质朴的答案,女主感动了,我也泪流满面了。
这真不是国产剧吗?
都要饿死了还关怀个蛋,吃球喝凉水去吧,连小学生都知道答案,还在这玩弱智。
想做一个合格的皮条客,你玩兼职就够牛逼了,不社交,不出入消费场所,不拉客人,不发展新的手下。
优秀!
真当自己手里抓的是范冰冰。
女屌为什么都过得这么惨?
而女二就能活的这么滋润。
简单的分析一下就能解读出来,女屌根本不懂分享的含义,诗人怎么会去关注地里的蔬菜为什么在销售终端,就卖出了几十上百倍的价钱,这种东西或许根本不需要关注就能明白,这就说明了她自私。
女二的赚钱经验全部告诉了她,女屌视而不见,说明她懒惰。
女二拉客时,女屌强行插入,女二很无语,但没有拒绝,只是让她打下手和文字记录,结果她心里不平衡黄掉了客人,这又是不懂得虚心和玻璃心。
你指望一个智商和情商为负数的人去发财?
这种人也就只能指望彩票了,然后你就等着她来恶心你吧。
女二和男主都是一类人,原则性强,懂得分享,乐观积极并不懒惰,只是两人的运气相差太多。
如果他们真的搭伙,赚钱真的不要太轻松,多少同行流着口水的优质高端客户,女二一抓一大把。
男主对客人行使的这一套,或许在美国并不靠谱,如果男主年轻10岁,再用上他的外形和内在,来中国干三年,不说亿万富翁,搏一搏,千万富翁真说不准,因为男主行使的是陪伴和关怀。
一对比就该歇菜了
【亚历山大·佩恩的风格还是适合电影,放到美剧里就显得太无聊】
因为有你这个名字有点玛丽苏,大叔很帅!!!另外最近有点喜欢HBO这种设定的剧,【没有想象中黄。
Actually it's really good,I have to say 0____________0
中年危機 性與嘲諷
莫名其妙。
1.Thomas Jane 还是黑发帅 2.海报十分毕业生3.一双儿女基因有点突变但我喜欢2.会追
跟
其实很悲哀
牛郎的故事~
每个软色情故事的故作试探,都是感叹人生的擦边球。 @2016-08-19 18:19:33
今年看到的最棒的美剧,没有之一
嗯哼 男主不成熟。
打着情色的旗号企图探讨深刻人生问题,我看还是省省吧算了吧
我的第二部美剧?!anyway,还是不错的喜剧,透视经济危机下美国人的百态。
看完。没有预期的精彩,中段已经有肥皂剧的感觉。不过 这种剧最难把握的是尺度,色而不淫。it got it...直接看season3去
还不错
dirty sex money女主也在HBO露点了。
Se1。奇异之作。tanya的loser状好经典。
。。。好心酸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