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幸存者

Lone Survivor,绝地孤军(港),红翼行动(台),孤独的生还者,孤独幸存者,唯一幸存者

主演:马克·沃尔伯格,泰勒·克奇,埃米尔·赫斯基,本·福斯特,艾瑞克·巴纳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英国语言:英语,阿拉伯语年份:2013

 剧照

孤独的幸存者 剧照 NO.1孤独的幸存者 剧照 NO.2孤独的幸存者 剧照 NO.3孤独的幸存者 剧照 NO.4孤独的幸存者 剧照 NO.5孤独的幸存者 剧照 NO.6孤独的幸存者 剧照 NO.13孤独的幸存者 剧照 NO.14孤独的幸存者 剧照 NO.15孤独的幸存者 剧照 NO.16孤独的幸存者 剧照 NO.17孤独的幸存者 剧照 NO.18孤独的幸存者 剧照 NO.19孤独的幸存者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孤独的幸存者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阿富汗国会大选召开在即,为了保证大选的顺利进行,美国海军陆战队联合特种部队对辖区进行一系列彻底的清查。在某个动荡的地区,前塔利班头目艾哈迈德·沙赫趁机做大,成为了一个美国急欲除掉的眼中钉。根据线报,沙赫的武装部队隐藏在某个山区,海豹侦察小队中尉麦克·墨菲(泰勒·克奇 Taylor Kitsch 饰)带领丹尼·迪茨(埃米尔·赫斯基 Emile Hirsch 饰)、麦特·阿克塞尔森(本·福斯特 Ben Foster 饰)以及马库斯·拉特尔(马克·沃尔伯格 Mark Wahlberg 饰)三名队员前去搜寻情报。但是他们的行踪很快被当地的牧羊人发现,虽然对方是普通的平民,可却为小队提出了难题。处决牧羊人,小队将面临军事法庭的审判;释放牧羊人,这四个美国军人将可能陷入前所未有的灭顶之灾中…… 本片根据马库斯·拉特尔(Marcus Luttrell)的同名回忆录...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只要你过得比我好鬼光山河令伯特·克赖舍:今夜来狂欢枪神史丹比特桃花运占领区第三季重案行动之捣毒任务荒山人魔疯狂绑架戴夫造了个迷宫康熙王朝美梦成真愚行录狼族盟约在一起正道无敌空中火灾LaughingGor之变节汉江刑警几回魂梦与君同亚瑟与梅林:圣杯骑士真相背后恋爱回旋只是未婚妻的关系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爱歌:约定的承诺那一晚,我知道你做了什么梅林传奇第二季卡洛斯·巴利亚塔:冒牌先知

 长篇影评

 1 ) 不作死就不会死

1.这种片子一般都是最装逼的人,坑死队友活到最后。

2.既然装逼不杀,你也可以带着俘虏走,直到联系到总部再放吧。

3.既然装逼放人,还不丢下没用的负重赶紧跑路,还在山里转毛线啊。

4.看到一票人来,你以为塔利班是战五渣啊,还不找地方躲好点,突突突暴露自己做啥。

5.狼牙山五壮士都知道居高临下的威力,美利坚海豹只会往山下滚,给人追屁股打,摔残了你跑的过人家?

 2 ) 2021-12-06 09:15

【85】1.丛林枪战很真实,子弹很密集2.电影名字,孤独,并不是一个人被包围,孤立无援的绝望,而是一种愧疚,一种没有与战友一同战死的愧疚,只有他活下来了,这是一种孤独3.塔利班厉害啊4.什么交战协议,怕被关起来,所以放走了那些人5.如果一开始看见那个头头就开枪杀。

是不是可能误杀最后救他的人?

因为塔利班那个头头最开始也在那个村子里,后来才发现那个村长和塔利班不是一伙的

 3 ) 虎口逃生

2011年5月1日,美军海豹突击队击毙本•拉登,与海豹相关的题材成为好莱坞的香饽饽。

《猎杀本•拉登》《勇者行动》《菲利普船长》,以及根据海豹队员马库斯•拉特尔的自传改编的同名影片《孤独的生还者》,为美式主旋律注入纪实的音符。

2005年6月28日,马库斯等4名海豹突击队员执行“红翼行动”,在阿富汗边境山区与3个牧羊人狭路相逢。

桑德尔《公正:该如何做是好?

》有一节“阿富汗的牧羊人”,专门讨论海豹队员的道德困境:究竟该杀死还是放掉牧羊人?

明知海豹队员放掉牧羊人陷入重围,死伤惨重,舌绽莲花的桑德尔对“该如何做是好”依旧答非所问,天晓得“促进德性”的最佳路径在哪儿。

如同一道脑筋急转弯的智力抢答,当你殚智竭力甘拜下风想要看看正确答案,出题者居然无可奉告,这太荒谬了。

尤其可恶的是,无论海豹队员作何选择,桑德尔都会非常高明地指出另一种可能,证明你的选择有待商榷,之后莫测高深地置身事外。

在中国巡回演讲期间,媒体问及处于那种极端的道德困境桑德尔自己会如何选择,他总是顾左右而言他。

饰智矜愚的桑德尔能在中国暴红,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中国教育的失败和哲学的贫困。

事实上,马库斯们面临的情况比桑德尔想象的还要复杂。

干掉牧羊人,羊群无法处理,照样会暴露行踪,还可能上军事法庭。

或许,押着牧羊人一起走,直到跟上级恢复联系(当时电台没有信号),听取上级命令、等待救援,才是唯一可行的选择。

美国政府签署的文件表明,参与围攻的塔利班分子有数十名,与马库斯认为的250人差距很大。

在不熟悉地形的情况下,4名海豹以一当十、重创拥有火箭筒的敌人,充分显示了片头所展示的魔鬼训练的威力。

影片的枪战场面乏善可陈,难望《黑鹰坠落》(2002)之项背。

看上去非常混乱,毫无层次可言。

围攻4名海豹的塔利班并非乌合之众,他们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善于利用地形、地物交叉掩护。

最要命的是,他们和海豹一样无所畏惧。

身负重伤的马库斯能够奇迹般地虎口逃生,除了他不可思议的强健体魄和军事素质,以及美军强大的救援能力,主要归功于普什图族的“洛克海”法则。

“洛克海”直译“把锅给他”,引申为誓死保护你的客人,哪怕全村战至最后一人。

遗憾的是,为了增加观赏性,导演把镜头更多地留给了战争场面,竟然舍弃了原著的精华部分,搞得观众一头雾水: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萨伯拉村的村民凭啥跟塔利班火拼也要救助萍水相逢的马库斯,就不担心报复?

当地人都是有枪的带路党,在自然环境异常恶劣的兴都库什山区,塔利班如何生存?

在漫长而苦难的血族复仇、抗击外敌的历史中,民风剽悍的普什图人深知,谁都可能落入孤悬客寄的无助境地。

“洛克海”法则意味着来者都是客,管你是美国大兵还是塔利班,有难同当、不惜一切代价护卫客人安全、谢绝任何酬报。

践踏“洛克海”法则,不仅部落长老的权威荡然无存,在道义上也等于宣判了自己的死刑。

这条普什图族严格遵循了2000年的古训,凶残如塔利班,亦望而生畏。

在军事角度上孤独求败的美军,反恐战争之所以步履维艰,不仅因为他们不可能施行“三光”政策,在文化上可能也需要更多地了解阿富汗。

影片最感人的一幕:为拯救部下的生命,红翼行动指挥官迈克爬到山顶打卫星电话求援,自己被打成了筛子;塔利班的火箭弹击中前来增援的MH-47“支奴干”,另一架“支奴干”被迫飞离危险地带,一名海豹救人心切,情急之下竟掏出手枪威逼飞行员强行降落,将海豹绝不放弃同袍的精神演绎得淋漓尽致。

因为这个镜头,在五星满分的豆瓣,我给这部不无遗憾的影片打了四星。

(媒体用稿)

 4 ) 智商不够还是不要当兵比较好哦!

这部前半段是神作的节奏!

尤其是丛林战的部分,紧张写实身临其境,但后半段开始完全就下了2个档次阿!

先不说这支突击队的智商够不够,但明显应变能力不够阿,后撤的路线居然一路往下撤,让塔利班可以居高临下整个一锅端。

连我都知道处于高处的位置有更开阔的视野范围,能琐定更多目标也就能kill over更多的大兵好吗!

最诡异的是2次从高处摔下不死也没残?

这科学吗?

在坚硬无棱角的岩石堆上滚哎。。

后面更扯的没边了,某个塔利班在小屋里发现了生还者却没有一枪爆头居然撕打起来,what the fuxk?

这个塔利班明明手里拿着枪阿喂!

不过无论我们怎么评论都没用阿,人家是唯一的生还者,想怎么美化自己的行为都不为过,反正别的战友都死了,真实的战况到底是怎样只有上帝知道了。

战祸的起源是突击队在埋伏队遇见了几个村民,突击队讨论来讨论去决定放走他们。

愚蠢的大兵阿,遇到这种突发情况猪都知道应该把他们绑起来嘴里塞上东西带着走吧?

等完事了再放人。

真是猪一样的突击队阿。。

不过让我百思不得奇解的是,居然每个村民都配备枪支弹药阿,难道是美国人发的吗?

 5 ) 像个真正的硬汉一样去战斗

《孤独的幸存者》。

8分。

彼得·伯格编剧、导演,马克·沃尔伯格主演作品。

这部片子在大陆并没有大火,但真正关注战争片的铁粉们,还是推崇备至。

作为一部根据真实事件、同名回忆录改变的电影,影片从场景、人物、造型,甚至音效上,都极其真实的进行了还原。

以至于在观看影片时,会产生不适感。

一支海豹侦察队负责去搜集阿富汗恐怖组织的情报,却不小心撞上牧羊人暴露行踪。

随后四人小组遭遇强大暴力追击。

长达几十分钟的丛林战,近乎完美的展示了当时的真实场景,“你为你的国家去死,我为我的国家而活”。

而最后,四人小组仅存马克·沃尔伯格饰演的马库斯幸存,他被另一个善良的村民所救。

善良的人总有好报,而马库斯也成为了孤独的幸存者。

导演彼得·伯格非常有才华,尤其在战争动作片类型上,拿捏得十分到位,而他也十分偏爱马克·沃尔伯格,他俩在《22英里》、《恐袭波士顿》都有极好的联手。

 6 ) 【转载】小孩和牧民是特种部队的天敌——《孤独的幸存者》乱弹

引自:http://blog.163.com/gunworld@126/blog/static/122144283200973073058529/作者写这篇博文的时候,电影还没上映。

他是看了原著,然后有点感想。

所以准确说这不是影评。

作者从军事角度分析了“红翼行动”和其它几个类似的特种作战案例。

PS:作者是鼎鼎大名的华语第一枪械百科网站“强暴师姐”(枪炮世界http://www.firearmsworld.net/)的站长,外号“叫兽”的D boy 同志。

传说中的华语网络世界第一枪械达人。

前段时间看了关于“红翼行动”的书《孤独的幸存者》,不禁想起B20小队。

看样子这牧羊人真是特种部队的天敌。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先来看看“红翼行动”的大概经过。

这是海豹10队在2005年6月进行的一次渗透侦察行动。

一个四人侦察小组对一条怀疑藏有塔利班头目的村庄进行监视,他们的藏身之处被三个阿富汗牧羊人(其中一个是小男孩)闯入。

抓住这三个阿富汗平民后,这四名海豹经过两票反对一票赞成一票弃权的投票,决定不灭口。

虽然他们立即撤退,但得到牧羊人报警的当地塔利班也蜂涌而至。

由于4名海豹所处的地势较低,无法用无线电信号呼叫增援,不得不边打边退,其中一名海豹以多次中弹最后失血过多为代价,独自爬上高地向指挥部发出求救信号,虽然叫来了“支奴干”,但却被塔利班打了下来。

最近这次行动导致三名海豹的侦察兵、八名160特种航空团的机组成员和八名乘坐直升机参与救援的海豹阵亡,唯一的一名幸存的侦察兵受了重伤,躲了几天,又被亲近美军的当地人捡到,收养了几天,最后被陆军的特种部队救了回去(看来美军也有“海军被包围,陆军去营救”的传统啊,例如格林纳达)。

正所谓“渗透有风险,侦察须慎重”,这支四人侦察小组本来就不宜与大部队正面交战的,如果不是因为被牧羊人发现了,即使他们没有成功达到原定目标——找到名单上的塔利班头目,至少也能全身而退吧。

结果最后既达不到目标,又导致损失一架直升机,11名海豹和8名160SOAR机组,战果是只干掉了几十名塔利班,这比起1993年在索马里明显是亏大发了。

起码当年在索马里虽然损失了两架直升机和同样是19人,但至少抓到了要抓的人,又打死了大批艾迪德民兵和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

要是这队海豹没被牧羊人发现,该有多美好哇。

但只此一个事件不能证实这个“牧民是特种部队的天敌”的观点,所以我们再来看看1991年的另一个例子——英国SAS的一支代号B20的侦察队在寻找飞毛腿时的故事。

据说“红翼行动”将要拍电影了,而B20小队的事件,则已经拍了两部电影了。

在“沙漠风暴”期间,萨达姆知道自己的力量不能抵御多国部队的进攻,为了把以色列拖进来,企图让多国部队中的阿拉伯国家发生内哄,伊拉克就不断用飞毛腿导弹袭击以色列。

最初多国部队的指挥官没把飞毛腿看成是严重的战术威胁,所以在最早的空袭计划中几乎没关照它们,只在沙漠风暴的初始阶段摧毁了几个已知的飞毛腿阵地而矣。

然而当飞毛腿的心理威胁几乎让以色列人出动空军时,美国人一方面竭力安抚以色列人,一方面让空袭部队暂时改变打击重心,集中对付飞毛腿导弹。

但由于许多飞毛腿是采用流动发射器,又安置了大量的假目标,因此只靠卫星照片或航拍照片是很难及时发现目标的。

为此,由于越战遭遇而一向看不起特种部队的施瓦茨科普夫不得不倚重美军和英军的特种部队渗透到伊拉克境内搜寻飞毛腿发射车。

SAS派出A连和D连组成的四支机动小分队,使用轻型车辆在沙漠上到处游击。

同时也派出B连对伊拉克境内从幼发拉底河谷到约旦边境的三条主要补给路线进行监视。

B连的侦察分队由三个八人徒步小分队组成,分别向北部、中部和南部做道路侦察。

由于A连和D连的奔袭行动取走了大部分的装备,所以B连装备不足,其中就缺少了M203的榴弹,地图也有问题。

负责南部和中部道路监视的徒步小分队发现此地的地形不适合他们从事秘密活动,立即决定放弃计划返回基地。

其中一个小分队通过直升机送回,另一个小分队则是徒步步行二百公里后回到沙特阿拉伯。

剩下的负责北部道路监视的B20小分队决定冒险留下完成任务。

B20小队在潜伏地点只呆了一晚,第二天早上就被一个伊拉克的放羊小孩给发现了。

B20小队放过了这个小孩,虽然马上撤离,但也被大队伊军追上。

SAS边打边撤,最终结果是最后两人死于低温症,一人阵亡,四人被俘,只有一个人只身步行二百公里逃到了叙利亚。

http://img.bimg.126.net/photo/GomQ7-FEFfmHRBiLBg8rHA==/5673691105557608390.jpg怪黍蜀企图用巧克力引诱小正太失败,假如当年他改用棒棒糖也许会成功的http://img.bimg.126.net/photo/7mtSOef4UAgn5rzAU2Zr4Q==/5673691105557608373.jpg真实的B20小队,按照SAS公开照片的惯例,没有挂掉的人都要当“骑兵”,挂掉的人才可以当“步兵”。

此外还一个例子同样发生在沙漠风暴期间,那是在地面进攻开始以前,“绿色贝雷帽”派出了许多侦察队先行渗透到第18空降军计划进攻的区域,摸清这些地区的伊军实力和调动情况。

当时,由第5特种大队A523小队调出的三个人所组成的008B特种侦察小组由黑鹰秘密送到加瓦姆阿姆哈姆扎尔附近的一个地方,然后步行四公里到另一个地方藏了起来。

第二天早上,他们的藏身洞外来了一群贝都因人(这个阿拉伯语意为“荒原上的游牧民”),到了中午的时候,一个小女孩和她的父亲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捉迷藏而闯进绿色贝雷帽的藏身之处,特种兵们没有开枪。

这两个贝都因人也吓跑了出去,绿色贝雷帽也赶紧收拾东西离开。

但其他的贝都因人以为他们是落难的飞行员,打算抓住他们去领奖金,于是三个绿色贝雷帽便与之交火。

和前述的海豹小队和SAS不同的是,这三个绿色贝雷帽运气非常好,他们的通讯是正常的。

所以他们立即呼叫空中支援,并请求空中撤离。

虽然伊拉克人越聚越多,但在F-16的掩护下,这三人得以成功撤退。

同一时间,还是第5特种大队的ODA525分队更倒霉。

这是一支完整的A队,他们潜伏在一条伊拉克人的村庄附近,结果被几个玩耍的小孩闯进藏身之处(不知道是不是玩捉迷藏,只有玩这种到处钻洞的游戏才会老是有小P孩跑进特种兵的隐蔽地点),队员们问带队的军士长杀不杀,军士长说不杀。

于是也是马上收拾东西就跑。

然后大批伊拉克武装农民和军队追上,这十二个人里面有五个枪法很好的,在七百码外就和伊军的追兵交火,坚持一小时后空中支援赶到。

伊军虽然同样也有增援,甚至有装甲车,幸好ODA525的人也是通讯良好,他们也接受过空中引导攻击的培训,所以在大批空中支援的帮助下,一直支撑到了MH60直升机赶过来把他们接走。

(Youtube上关于ODA525的介绍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I6Xpn-Cp24)上述这两个绿色贝雷帽的例子虽然都能全身而退,然而,正是由于小P孩和牧民的干扰,使得他们无法完成原定的任务。

由此可见, 小P孩和牧民都是特种部队的天敌啊。

PS:其实还有更古佬的例子耶,大家还记得《歌唱二小放牛郎》吗?

 7 ) 真假真的那么重要吗?

昨晚补完了这部片子,不得不说,我真的很喜欢米国人的这种片子,毫无抵抗力,电影肯定会有改动,但80%以上是真的就好了.影片开始,看到了米国大兵的训练,可怕!

真的可怕!

但只有这样才能训练出最厉害的士兵!

也为影片后面的一些桥段做了铺垫.其实一开始,这四个人的任务挺简单的,我第一次看到在阿富汗执行完任务后还能找个地方打盹儿的,但就是这样的惬意,与最后的悲惨结局形成了对比.可能这真的就是上天的捉弄,离村庄那么远还能碰上牧民,而牧民身上还带有对讲机!

讲真,他们的三个选择,都很难做,但或许对于自己对于战术意义上,他们做的是最错的决定,也许这就是他们对于生命对于人quan的尊重,他们都没有错!

唯一没想通的是,为什么塔利班的速度可以如此之快?

包括他们两次从悬崖跳下去,没过多久,塔利班就赶上了,或许这就是主客场的分别吧.兄弟情,我很羡慕,他们真的可以为对方去牺牲自己的生命,难道这真的只有当兵的才会有这种感觉吗?

墨菲为了救他们,把最后的弹夹拿了出来,迎向死亡.基地的大兵们听到求救消息,全部发了疯的冲向直升机,在第一架直升机坠毁后第二架直升机的大兵拿枪指着飞行员逼他降落,这一切的一切都显示出了那种兄弟情!

现在想想,我身边还有没有这样的朋友兄弟,不是要用生命去衡量,只是能交心的朋友,就像影片一开始,墨菲想送新婚礼物,光着身子跑到马库斯的房间,叫醒他,问他阿拉伯马要多少钱,看似一个简单的举动,其实,那就是真正的兄弟.还有他们每个人都会把对方当做最后的生还者一定要他们帮自己告诉亲人的遗言,他们随时准备为兄弟去死.包括最后把马库斯从平房中救出的士兵,会和他说,我们回家了,马上到了,好像每部美国战争片都会这么说.战争就是政治家的阴谋,所有的士兵都只是工作,为了自己的国家和信仰,但恐怖主义,真的太可恶,不能伤害无辜的人!

最后救了马库斯的村民,不知道会有怎样的结果,估计....我之所以喜欢美国的这种战争片,还有一点是喜欢看美军的装备和战术,真的牛,四个人干两百人,然后各种战术掩护,我很想看看我们国家的,《红海行动》可能算是最好的,《湄公河行动》也可以算,但像《战狼》这种,太夸大了,不是说他不好,但最后那一幕在卡车上手臂上挂着中国国旗,有点做作了,这桥段突然想到了《喋血双雄》最后那一幕,周润发对李修贤说,你出去告诉他们你是警察,看他们会不会放下枪.如果真的可以,那也就没有了战争.最后希望世界和平,逝者安息!

故事的真真假假,又如何呢?

 8 ) 美军全面撤出阿富汗,塔利班重回首都喀布尔,他们的牺牲变得毫无意义

在美军全面撤出阿富汗,塔利班重回首都喀布尔这一时间节点,回顾这部2013年的电影《孤独的幸存者》,别有一番感受。

影片试图传递的价值观是,当你善待他人,也会受到他人的善待,而最后在阿富汗村民的帮助下得以幸存的马库斯,恰恰是四人侦查小组中支持释放任务中遇到的三名阿富汗牧羊人的。

从军事角度评价,这次行动在策划时便存在隐患,无法保证侦查小组在观测点的通讯,也就没法及时获知侦查小组是否遇到危险并提供支援,而且在多个通讯窗口没有收到前方信息时后方没有任何应急方案。

在实施援救时,轻视地面的敌方武装,支奴干直升机在没有阿帕奇掩护的情况下悬停索降,被RPG击中,白白牺牲一组突击队员和机组人员。

美军介入阿富汗事态,始于20年前的“9·11”事件。

电影拍摄于美军不断在阿富汗收获战果的时期:驱逐“基地”组织和塔利班、扶植亲美政权、击毙本·拉登,影片的主旋律颇能吸引美国的年轻人去投身他们国家所从事的“伟大事业”。

然而在今天看来,深陷阿富汗重建泥潭的美国政府决定抽身离去,阿富汗重回混乱状态,这些人的牺牲变得毫无意义。

 9 ) 孤独的幸存者

美国海军陆战队小组欲袭杀塔利班头人,心慈手软放了牧羊少年,结果给塔利班通风报信被群起而攻之,打的滚下山去,丹尼受伤被俘而死,麦克墨菲拼死到悬崖打卫星电话后牺牲,救援的鱼鹰被击落,阿克斯被围攻弹尽身亡,最后马库斯被反塔利班的村庄所救,他自己挖弹疗伤就值得五星好评,真实故事改编,如今美国从阿富汗撤军,塔利班卷土重来,一切努力都化为泡影

 10 ) 故事的主角应该是迈克·墨菲

总的来说,电影的光影,丛林战的部分,拍的确实比较好,相对于其他特种部队所向披靡的电影来说真实很多。

而且在人物塑造上面也很有感觉。

遗憾的是,在了解了更多改编基于的真实事件 (Operation Red Wings 红翼行动)之后,我对于整个故事的全貌有了完全不同的感想:(@bugz 的回答已经非常详细,我在这里只是权当做一些补充,以下主要内容译自Reddit帖子https://www.reddit.com/r/MilitaryPorn/comments/by5e1e/the_four_us_navy_seals_that_fought_the_battle_of/?utm_source=share&utm_medium=ios_app&utm_name=iossmf)

从左至右:Michael Murphy, Marcus Luttrell, Matthew Axelson, Denny DietzThe SEALs fought to take this mission from the Marines which was never supposed to be done by a 4 man team in the first place.They landed so close to the objective that the entire valley knew precisely when and where they were. Later Luttrell had the audacity to claim it was "them liberal medias" that got his team killed.They move to a location without comms with their higher HQ. They decide to set up there anyway.They don't bother to take the time to build a good hide site.海豹突击队努力从海军陆战队手中接过这项任务,然而这项任务最初根本就不是应该由这四个人组成的团队来做的。

海豹突击队的降落地点距离目标太近了 (我在看电影的时候也有这个疑问,直升机的声音其实是非常大的),在小队降落之时整个山谷都清楚地知道了他们的降落时间和地点。

后来,卢特雷尔(Luttrell)竟有胆量宣称自己的团队被杀是由于“them liberal medias” (这个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小队降落后移动到了一个不能和总部保持畅通联络的地点(就是电影中信号弱的片段),但这个小队仍然决定在那里建立临时据点。

小队并没有花足够的功夫在隐蔽上。

They are compromised by local civilian noncombatants. The team considers committing a egregious war crime to cover up their own gross incompetence. The correct answer was unequivocally to not murder those civilians, and it should terrify you, as it does me, that Luttrell thought he and his fellow SEALs were so above the law that the only thing keeping them from literally murdering innocent people was that they might get roasted for it on CNN. (Which still doesn't make sense because they could have easily covered it up given the circumstances).The Taliban know where they are and are moving towards them already. The released civilians may have given them more specific information, or they may not have. Regardless, 7-15 enemy fighters are moving towards the hapless SEAL team.他们遭遇了当地的非战斗人员平民。

该团队曾经考虑过犯下严重的战争罪行(屠杀平民),以掩饰自己的严重无能。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明确地避免谋杀这些平民,令人感到恐惧的是,卢特雷尔(Luttrell)认为他和他的海豹突击队实际上凌驾于法律,唯一使他们免于杀害无辜平民的理由是他们担心会被CNN媒体曝光。

(这仍然不合理,因为在当时的情况下,他们本可以轻松掩盖处理好这件事)塔利班(在小队遭遇平民之前)就已经知道了他们在哪里,并且正在朝着他们前进。

被小队释放的平民可能给了塔利班更多具体信息,或者也可能没有。

无论如何,有7到15名敌方战斗人员正在向不幸的海豹突击队员们迈进。

The Taliban pinpoint their location. 7-15 well armed fighters with superior mobility and knowledge of the terrain will (almost) always overwhelm a 4 man reconnaissance team caught in an unfavorable position. I am confident the team did their best to survive. That said, the notion that they were fighting hundreds and killing dozens of enemy is absurd. Luttrell is a liar. His initial report suggests around 30 enemy fighters (with the actual figure estimated much lower). He then proceeds to inflate this number to absurd proportions for his book, and the movie inflates them even further. Also, Marcus Luttrell is later found by the Rangers with all 11 of his magazines completely full. He did not appear to have fired a single shot in the engagement.塔利班指认出了他们的位置。

具有出色机动性和对当地地形非常熟悉的7-15名装备精良战士对于被困在不利位置的4人侦察小队来说具有压倒性优势,因此我相信侦查小队为了生存已经尽其所能了。

也就是说,他们与数百人战斗并杀死数十个敌人的说法是荒谬的。

卢特雷尔(Luttrell)是个骗子。

他的初步报告说有大约30名敌方战斗人员(估计的实际数字要低得多)。

然后,在他的书中他继续将这个数字增加到一个更荒谬的比例,电影则使它们进一步膨胀。

此外,游骑兵队后来救援中发现了马库斯·卢特雷尔(Marcus Luttrell),发现他的所有11个弹夹完全装满。

他似乎并没有在与敌军遭遇中开过一枪。

Marcus Luttrell is rescued by Mohammed Gulab, who takes him into protection. One could draw a very interesting parallel here. Luttrell regrets the decision (which to be clear, was never his to make) to do the lawful and moral thing when faced with a risk to his team. However he has no issues with Gulab risking the lives of his family and entire village to protect him. Why should Gulab do the right thing when Luttrell believes SEALs don't have to?Luttrell is rescued after a massive search and rescue pulls troops from the entire region. Altogether 19 are dead. Luttrell later writes a book which tells a very different story than what all other accounts say happened.A movie is released. Mohammad Gulab is invited to visit the US for the screening. Afterwards, he is confused by the movie, and tells a very different account of what happened. This angers Luttrell who cuts ties with the man who saved his life.Mohammed Gulab returns to Afghanistan. Once the movie is released, it is widely circulated by the Taliban who now learn of Gulab's involvement. Gulab has had numerous attempts on his life, and has lost friends and family to attacks in repercussions. 卢特雷尔 (Marcus Luttrell)被古拉伯(Mohammed Gulab)营救 (电影中的当地村民的领头大哥),他将他保护起来。

在这里可以看到一个非常有趣的相似之处:卢特雷尔 (Luttrell)对自己在团队面对风险时做出的放走平民的决定感到非常遗憾(但很明显,这个决定本来就不是他做的,而是他的队长)。

但是,他与古拉伯没有任何的关系,别人却可以冒着家人甚至整个村庄的生命的风险来保护他。

讽刺的是古拉伯做出了正确的决定(营救他)但卢特雷尔却后悔做出了正确的决定(放走平民)在大规模搜救行动结束以及从整个地区撤出部队后,卢特雷尔被营救。

本次行动共有19人死亡(3人小队+16人应急反应部队(QRF)- 这些人都在那架被RPG击倒的救援飞机上)。

卢特雷尔(Luttrell)后来写了一本书,书中讲的故事与所有其他叙述所说的完全不同。

后来根据这本书改编的电影上映了(就是这部电影)。

古拉伯(Mohammad Gulab)被邀请访问美国以宣传放映。

之后,他被这部电影弄糊涂了,并讲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

这激怒了与挽救了他生命的人建立联系的卢特雷尔(Marcus Luttrell)。

卢特雷尔(Luttrell)与马克·华伯格(Mark Wahlberg)在2013年的电影洛杉矶首映式中,后者在电影中将他塑造成红翼行动中“孤独的幸存者”。

古拉伯(Mohammad Gulab)之后返回阿富汗。

电影上映后,塔利班的人都看到了该电影,而塔利班从这部电影知道了古拉伯的参与。

古拉伯(Gulab)无数次受到生命威胁,甚至在塔利班的打击报复中失去了朋友和家人。

最终他与他的家人们全部移民到美国,现在居住在Texas州的一个四卧室公寓中(其实相当拥挤,因为他有6个孩子)古拉伯试图在自己的新家中生活,但由于语言障碍及其带来的孤独感,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家里与孩子们玩耍。

古拉伯(Mohammed Gulab)在他德州的家中The story of Operation Red Wing has heroes. LT Mike Murphy, who exposed himself to enemy fire to make the call to save his team. Murphy who, despite pressure to do otherwise, upheld the strictest moral standards of his country and refused to murder civilians to cover his own mistakes, of which there were many. Mohammad Gulab, who risked his life and wellfare to shelter a man in need.But Marcus Luttrell is, at best, a profiteering liar. We should not continue to glorify his place in this disaster of a mission. And we should criticize the gross incompetence of the people involved in planning and executing this ill-fated reconnaissance patrol.红翼行动的故事中有真正的英雄。

上尉迈克·墨菲(LT Mike Murphy)身处敌人之火之下,仍然坚持联系上了总部以拯救他的团队。

墨菲尽管面对着其他方面的压力,但仍坚持自己国家最严格的道德标准,并拒绝谋杀平民以掩盖自己的错误。

古拉伯(Mohammad Gulab)也是英雄,他冒着生命危险庇护了需要帮助的人。

但是马库斯·卢特雷尔(Marcus Luttrell)充其量是一个(通过写书和电影谋取)暴利的骗子。

在这一个灾难性的任务中,我们不应该继续美化他的地位。

我们更应该批评参与策划和执行的这一命运不佳的侦察小队的严重无能。

左一为上尉迈克·墨菲(LT Mike Murphy)从上面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改编自真实故事,但在这个故事中我个人认为真正的主角应该是上尉迈克-墨菲,而非现在电影中的主角马库斯·卢特雷尔(Marcus Luttrell),事实上,这部电影中最令我感到振奋的那句“Never out the fight” (永远不要放弃战斗)就是出自上尉之口:

总而言之,这部电影是少有的真实感较强的现代战争电影(注意,我说的是真实感较强,并不是说还原度较高),虽然事实并不尽入电影所塑造的那般伟光正,单从电影的角度上来说,我是很喜欢这个故事的。

然而,即使有“别让真相毁了一个好故事”的说法在,我们也不应该逃避真相的现实:红翼行动是一次非常失败的军行动,值得所有人吸取其中的教训,在未来避免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

 短评

一部写实程度颇高的战争片,没有大场面,却有最残酷的战争。

4分钟前
  • Clyde
  • 推荐

打野战那段真是!!!炒鸡赞,我说的是,真的 野 战 !!!

7分钟前
  • 卤肉饭
  • 还行

太假了,怎么摔都摔不死

9分钟前
  • monkey
  • 很差

说是真实事件。第一,海豹去执行刺杀行动。目标出现了,可以打死他。但是他们愚蠢到要等命令。第二,他们居然没有安全的地面撤离计划,只能困住被人打。第三,通讯不好就没有解决方案。第四,盲目自信。以为打起来无所谓,甚至都快死了还想回去救人,或者去平原消灭他们。第五,计划本身有问题。

13分钟前
  • 黄小佳
  • 还行

I won't say a goddamn word.They won't understand.They won't understand why we do it. They won't understand it's about the man next to you. And this's it. That's all it is

18分钟前
  • ╯^╰
  • 还行

3.5星。把会跑的绑起来,老的一起带走,等到安全地,再把老的放了不就没事了。

22分钟前
  • 寒狐居士
  • 推荐

五星全部献给SEAL和160路航团。牧羊人身上有无线电,放走他们陷队友与危难,不放会被舆论炒作,对他们自己的战争来说seal们做出了人生最大的错误决定,红翼行动是最为悲壮也是seal史上最黑暗的一天,Axelson的阵亡所有军迷都会窒息吧?支奴干被击落所有军迷都会黯然神伤吧?

26分钟前
  • 雷斯特雷波
  • 力荐

剧情与镜头很赞,战士永远的悲歌。

28分钟前
  • 木偶
  • 力荐

一部很不错的电影,竟然还是真实故事改编的

32分钟前
  • 可缓缓归矣
  • 推荐

装备控

36分钟前
  • HALO未来
  • 推荐

不能更美国了

38分钟前
  • 有寂
  • 还行

带入感强,结局的过程跌破眼镜。作为军事迷,看得很着迷;作为海豹迷,看得很心痛;作为历史迷,红翼行动真是失败案例的好教材;我已经死在那座山上,毫无疑问地,我整个人的一部分会永远地死在那座山上,跟我的兄弟们葬在一起,但是另一部分的我,是因为我兄弟们才活着。”

41分钟前
  • 大灰狼的兔
  • 推荐

塔利班vs海豹突击队

42分钟前
  • Jay
  • 较差

海豹队员真能摔啊 看惯了二战片对于现代战争四五个人制敌的模式还是不太了解 兄弟情义是有了 但为什么最讨厌的马克又活到了最后 最后对于阿富汗人民恪守的博爱行为还真是无比敬佩

43分钟前
  • 仿真男孩哪吒
  • 还行

丛林枪战是亮点,可惜简单重复使得后来有些单调;向勇士们致敬的目的基本达到。观影的首要体验是从在超级战舰和黑鹰坠落间摇摆的撕裂感,彼得伯格可以考虑把自觉写的不错的本子送给能在电影的有限时间内挖掘足够内容深度和人物厚度的导演来拍。

46分钟前
  • 考拉先生
  • 还行

形式上差强人意,内容上简直离谱。阿富汗版黑鹰坠落,美国不断向外输出战争,很难说美军和阿富汗比谁更像恐怖分子。

49分钟前
  • Reset
  • 较差

神威米軍身中多槍摔成那樣還不死VS無用塔利班一槍回老家

51分钟前
  • 曾直白
  • 较差

唯一值得让人忍受的就是中间那半个小时的枪战,声效很震撼,加上后摇配乐情绪煽的相当悲壮。首尾的两幕却相当糟糕,幸亏它是改编自真实事件,这家伙太他妈走运了。彼得·博格深谙好莱坞电影剧本的写作之道,看得见生硬的写作技巧,更多时候却都像是为了剪辑节奏而闲散的打发时间。★★

54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较差

真实感极强,整体就舒服了。前后呼应不错,3.5分吧

55分钟前
  • 豆瓣路人己
  • 还行

看片名,还以为是剧情片,生还者无味呻吟,没想到居然是<狼牙山4壮士>!枪战看的超级爽!基本没有前奏。不过结尾是属于反转系列吗?如果不是片头打着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真心无法接受阿富汗人们与美国大兵纯友谊这样的结局。

58分钟前
  • 张大张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