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唐国强唐老师的演技,果然是教科书级别的,内容也非常贴近,很好看,特别是里面的一些人物,演的都非常好,专门找一些跟他们相识的人演,不过感觉唐老师演的毛主席还是偏凶一点,可能年龄大了,演的太过用力还是怎么滴,不过作为一部庆祝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贺片,我觉得还是非常不错的,毕竟我党是从一个弱小的党慢慢发展起来的,其中的艰辛通过剧集就能表现出来他们有多么的不容易。
讲述了从1919年到1954年这35年间发生的大事件400多个人物出场还有很多的无名英雄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 只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开头是杨开慧故居的修缮发现杨开慧写给毛泽东的7封信只可惜写信人和收信人都已经不在了有几幕很震撼 这里就不吐槽演员了还有一些一镜到底的镜头真的不错例如长征那里李大钊走上刑场白求恩的牺牲 杨靖宇的牺牲 长征 内战湘江战役-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夺取腊子口 抗美援朝 夺取三所里 死守龙源里等等中间有很多泪点的地方 哭惨了我 特别是最后几集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
从来啊 就没有什么救世主 也没有鬼怪神仙千难万险 百折不挠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把马列主义中国化 并最后取得革命胜利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梦想 这是我们的光荣未来我们要走的路 还很长很长啊永远都不能忘记 我们走过的道路吾辈当自强2021.06.28于北京
深刻,很深刻,历史总是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感觉,希望我们勿忘历史,坚定的走下去。
有些人以刻板印象看人,选择性失明,装睡,自然看啥都觉得是一样的。
其实抛开他们的偏见,hxm演技没毛病。
各种台词、动作就配上各种情绪,城府、霸气、坚定、儒雅、亲和都有了,真心推荐大家观看。
无论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坚定自己的信念,任何事情都无法左右,坚强的走下去。
电视剧拍的还是很好的,突出了当时年代的思想动态,时事政治,给我们很好的复原了当时的情况。
人物刻画的很深刻,有血有肉,剧情清晰,挺有吸引力!
作为生活在当代幸福生活的年轻人,不忘记当年的历史,传承与发扬老一辈的革命传统,更努力的建设伟大祖国!
现在的社会,精致的利己主义,一切像钱看的思想比较严重,像奉献的思想就被压了一头,接受好的红色教育,更利于年轻人的成长!!!
建党一百周年献礼剧《光荣与梦想》作为主旋律电视剧,必然会展现历史的光荣,可这剧并没有让观众觉得遥不可及。
因为它没有止于向浩瀚历史致敬,因为铸造这光荣的,是千万革命者的梦想。
宏大叙事下聚焦每一个投身革命的人,正是他们的一言一行汇聚在一起,最后书写了这部《光荣与梦想》。
《光荣与梦想》铺开时光,讲述了从中国共产党建立到抗美援朝这段历史,这自然引发观众对“史诗型”电视剧的期待,这部剧也不负众望,历史事件的呈现波澜壮阔,同时,历史人物的刻画也是细致入微。
虽说四十集的电视剧要讲述35年间发生的历史,但观众却绝不会有流水账式的观感。
每一集的主题都十分明确,比如第一集建党筹备,第二集第一次党代会的召开,第三集国共第一次合作,第四、五集黄埔军校众人投身革命的积极风貌,第七集北伐战争期间,叶挺率领的独立团横扫千军……观众的观感在这些历史事件种被一次次调动起来。
随着主线剧情的深入,副线剧情也穿插其中,剧情愈加饱满,可看性也更强。
比如第三集,李大钊孙中山两位伟人会面,李大钊提到了工农力量的重要性,同一集就呈现了刘少奇在领导工人运动时慷慨激昂的发言。
第四集黄埔军校革命志士聚集,学习军事知识,同样也展现了杨开慧细致耐心地在夜校教工人们识字。
第七集北伐战争开始,独立团作为先锋队,在两湖地区受到了农民的广泛支持和拥护。
主副线共同演绎历史事件的同时,各种细节的点缀也让这部“史诗”电视剧不仅有恢弘的气势,也充满了温情的气息。
第一集结尾处,工作之余的毛泽东给杨开慧梳头时说:“我这不是张敞画眉,不是平儿理妆,是润之啊,给我的开慧好好梳一次头。
”伟人也是平凡人,也有缱绻情谊。
第二集一大召开,参会的各个代表举手投足间,人物性格尽显。
董必武沉稳坚毅,爱护年轻同僚。
毛泽东深夜还在做文书工作,董必武带来麻糖给他解乏,并提出帮助毛泽东完成工作。
毛泽东说要请他吃辣肉面作为感谢,因为“湖南人无辣不欢”,董必武十分欢快地回应“我们湖北人也是无辣不欢”。
此时宏大叙事暂时退后,同道中人互相关心的情谊,轻松愉悦的氛围瞬间就能引发观众的共鸣。
同样,黄埔军校招生期间,陈赓、方志敏、徐向前、蒋先云在参与面试的时候,不仅每个人展现出的气质性格各不一样,每个人也从不同的角度——战争、工业、民生、团结群众——切入,展现了投身革命的必要性。
细心的观众可能注意到,这四人面试的时候,配乐也是不一样的,而每一支配乐给人的感觉恰好能很好的呼应他们各自的性格。
这里当然也要感谢各位实力派演员的助力,在有限的篇幅里刻画出一个个鲜活的人物。
革命是不可阻挡的洪流,可这股洪流的构成正是这一个个鲜活的人。
说到历史上每一个具体的人,这部剧另外一处让人期待的地方,可以说是对女性革命者的着墨。
王会悟在第一次党代会召开的时候给予了坚实的后勤支持,并且在危难时刻提议嘉兴渔船游湖做掩护,完成会议。
杨开慧不仅是作为妻子、母亲和毛泽东的灵魂伴侣出现,她同时也是革命的一份子。
第三集中,她不仅支持毛泽东的工作,同时说:“我也要工作,我也是党员呀。
”这就呼应了上面提到的第四集副线,杨开慧在夜校教工人识字。
向警予、邓颖超等也会相继出场,这一方面观众还可以有所期待。
作为一部讲述党史的电视剧,思想方面的呈现也是必不可少,可思想毕竟是抽象的东西,怎么清晰地展现出来又不会让观众觉得生硬?
导演和编剧在这方面也下了功夫,用电视剧的优势,把这些抽象的思想生动地演绎了出来。
黄埔军校课堂上,借师生之间的问答互动和陈赓之口引出了“革命意志”是最有力的武器,这个情节也很快在下一集军校队员出征中体现出来,在独立团无往不胜的时候体现得更是淋漓尽致,也可以预料到它会是整部电视剧的草蛇灰线。
真的太好看 了啊,黄晓明演的真好, 演技真是越来越好了 , 每天都追剧 , 啊啊啊 , 更新快一点啊, 看不够啊看的我热血沸腾!
真的是太好看了!!!
这是今年看过的最好看的剧了,很久没有看电视剧不快进了。
浪漫的革命主义情怀,一口气看了10多集合,恨不得一晚上看完,越看越上头,真的爱死了这剧剧。
引言天阴起朔风,浓寒入肌骨。
念兹远行人,平波突起伏。
足疾已否痊,寒衣是否配?
孤眠谁爱护,是否亦凄苦?
书信不可通,欲问无人语。
恨无双飞翮,飞去见兹人。
兹人不得见,惆怅无已时。
一九二八年十月1982年,杨开慧旧居修复过程中,在墙壁中发现了杨开慧烈士的遗物,其中有五言诗一首《偶感》。
《光荣与梦想》第一幕,便是在杨开慧的吟诗中展开,低声细语,催人泪下……镜头转到七零年代,晚年的主席悄然打开封存的旧箱,一张妻儿的旧照突现眼前… 他回想青春时光,与爱人牵手而行,共同走向探寻救国之路。
思念之情,化成一行老泪,夺眶而出!
(边看边截屏,经典场景,不容错过)
(源自公众号:小一时空)
作为当下热播的庆祝建 党100周年的党 史主题剧,《光荣与梦想》从1921年建 党之初铺开画卷,直到抗美援朝胜利,新中国屹立东方做结,全景式再现了三十余年的峥嵘岁月。
其时间跨度之久、牵涉人物之众、关联历史事件之多,在同期历史剧中,似乎找不到第二部。
作为幸福的一代人,我们对出生前中国历史的了解,对建党建国的了解,对流血牺牲、英勇奉献、舍生忘死的革命岁月的认知,基本都来源于教科书和老一辈口口相传的故事。
我们可以在历史考卷上答出高分,却没有真切的亲身感受,不知道前人是如何艰难地栽下大树,才让后代无忧无虑地乘凉。
从这个意义上说,像这部剧这样,能够鲜活再现革命往昔的历史剧,尤其是精品剧,应该再多一些。
看到无数英烈为了共同的目标前赴后继,看到一个新生大国在贫穷饥饿内外受困中的顽强不屈,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会无比震撼。
只有铭记这片土地曾被烈士鲜血染红,如今万亩良田稻谷飘香,你才会为民族不屈的脊梁深深自豪。
制作一部精良的历史剧,工程浩大而繁琐,要照顾到方方面面。
首先,时间背景、人物线索、事件发展都得交待清楚,让观众觉得清晰而有逻辑。
再就是剧情分清主次、不要拖沓,用有限的时间呈现出最重要的东西。
《光荣与梦想》这方面做的不错,它把重要的、推动历史进展的、或者带有转折性质的事件,一一呈现出来,流畅地加以衔接,是按照故事发展的规律来讲党 史。
每个事件也不是从头到尾地铺开,可能就几个镜头,有取有舍;节奏感把控得当,不拖泥带水。
还配有旁白,把相关事件做了提要,什么时间、什么形势、发展前进到了哪一步、做出了哪些重大举措,讲的很清楚。
历史已经盖棺定论,当我们以上帝之眼回望,对于人的选择和命运,着实感慨万分。
《光荣与梦想》的第一集讲建 党。
1921年7月23日,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
因为遭到法国巡捕搜查,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秘密举行。
一起出席会议的第一批党员代表,当年他们坐在一张桌前,同样心怀理想踌躇满志。
然而,大浪淘沙,在革命的熔炉中,这些人有的立下丰功伟业,有的做了大学校长,有的叛变革命,有的成了汉 奸。
本是同道中人,携手出发,却在历史的路口分道扬镳,他们推动国家的车轮走向必然的命运,自己也迎来了截然不同的命运。
或许是因为政见不同,也或许是形势所迫,但无论如何,一个人的心性、眼界和志向,最终决定了自己的道路。
导演和编剧没有刻意渲染革命先烈伟光正的形象,毫无疑问,他们伟大,可再伟大的人,也有平凡的一面,也爱惜自己的妻子儿女,也有不轻易示人的眼泪。
剧集开篇即是毛泽东追忆结发妻子杨开慧,妻子留下的书信,用过的梳子,穿过的几件衣衫,多年来都珍藏在旧箱子里,时不时打开看看,苍老的手轻轻摩挲,似乎故人犹在。
陈炯明叛变后,孙中山避险永丰舰,宋庆龄几番辗转才与先生汇合。
她在躲避叛军时过度劳累,不幸流产,不能再生育了。
孙中山非常自责,他为妻子端上糖水,这对革命夫妻握着彼此的手安慰对方:既然投身革命,就会有牺牲。
以后,千千万万中国人民的孩子,便是他们自己的孩子。
正是那句“你我风雨十载,舍命舍子,志还在。
”令人敬佩不已。
这些革命志士本也是普通人,可是,正因为他们割舍了普通人想要的,承担了普通人承担不了的,最终成为了伟人。
作为献礼片,这部剧角色繁多,是全明星阵容。
随着剧情发展,越来越多熟悉的面孔次第登场,老戏骨王劲松扮演蒋介石,瘦削凌厉,心机深沉,和倪大红扮演的上海滩青帮头子黄金荣,有着精彩的对手戏。
几乎每集都有精彩之处:军阀叛 变时,叶挺紧急护送孙中山夫妇分头避难,冷静果决。
李大钊和孙中山谈论国 民 革命的失败之处,表现出对国家形势与国人命运的深刻洞察。
刘少奇带领安源路矿工人罢工,千钧一发之际挺身而出,在军 阀士兵的枪口下,不卑不亢慷慨陈词。
剧中很多台词写的非常好,简洁朴实、掷地有声,是那个年代无尽的激情和理想,那么纯粹又充满力量,让人热泪盈眶。
剧中有句话让我感触很深:一项事业,是光明的、伟大的,就必然是曲折的、艰难的。
永远不要忘记,前辈们走过的道路,也永远不要忘记,我们将继续前行的道路。
《觉醒年代》之后,《建党伟业》《开天辟地》《建军大业》《秋收起义》《井冈山》《红色摇篮》《长征》《绝命后卫师》《伟大的转折》《延安颂》《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大决战》《建国大业》《跨过鸭绿江》《东方》。
《毛泽东》贯穿始终。
可惜剧情闪过的较多,湘江之战拍的不错。
黄晓明有点拉胯。
中年毛泽东的演员感觉有点怪。
老实说,这部剧战争场面不错,这部电影很好看,写出了党的历史,党的认识都关于中国共产党新的认识新的表现。
震撼了在人们心中的精神。
显示出现在的中国宁静生活是怎么来的?
大多数都是他们用那些战士无畏的精神来战胜中国的力量这部电影写的十分深刻,不去努力很震撼。
十分流畅,非常好看。
剧情也十分的好,非常的棒。
在里面认识了很多历史上的知识和内容。
情节是好的,演员让人很出戏......用我爸的话说就是个人特征太明显
可以说是无缝对接《觉醒年代》,尤其是大钊先生和教员同框时,因为都是一样的演员(另外很多《觉醒》里的演员也有参演)。因为年代跨度很大,所以不可能讲得很细,但是看了前几集觉得挺好,历史细节拍得很好,部分选角可以,塑造氛围的音乐也不错。
前边部分和中流击水的情节有些相似,同一个孙中山,选角的话,更喜欢中流击水吧。这部剧大部分演员都是比较熟悉的面孔,有点难信服 ,黄晓明演的周恩来真的有点难以相信。喜欢聂远演的叶挺。
很喜欢不错的剧,演员演技也不错挺有意义的剧
不得不说这部电视剧的剧情太能抓住人了,很有节奏的故事线演员的阵容我太喜欢了。
请导演编剧听好,历史人物并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更不会知道自己是历史人物,说话不会像是背课文和诗朗诵。
2023.12.27日二刷至重庆谈判,转大决战再回来
松弛有度,还可以的剧。
我党的发展简史,剧只能说还可以吧
还行
难得的好剧,叙事宏大而不凌乱,感情饱满而不做作,人物众多而层次分明
可以说是无缝对接《觉醒年代》,尤其是大钊先生和教员同框时,因为都是一样的演员(另外很多《觉醒》里的演员也有参演)。因为年代跨度很大,... 展开
好,非常好
在细节的描述上和在党史的讲述方面,不像电视剧,倒像纪录片
看完,很可以,有很多小细节很有意思
黄晓明配演周总理啊。。。。。。
节奏紧凑,故事明了。这部剧更像是一本历史教材,不像《觉醒年代》娓娓道来,而是帮观众将我党发展过程的整个脉络梳理清楚,力求呈现党一路走来的不容易,让人共鸣。
基本和《中国共产党简史》一样
黄晓明太劝退了……不过看着和觉醒年代重合度极高的阵容我还是去看了一下,完全没法比,叙事很差假大空,真是可惜了除了黄以外的这些好演员
到底是叫刘秘书?还是你们的毛参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