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这肯定是我看过最好的关于圣诞怪杰的电影,一点不夸张!
这个角色其实无论真人电影,原著漫画,还是舞台剧表演,我都不是很感兴趣,因为角色确实挺丑的。
但这部动画片却把这个长得不讨喜的角色首次塑造得很有趣,特别是加入了超萌的配角,更是把故事里的Who-Ville 小镇营造得最美的一次!
片中Who-Ville 小镇到处都是漂亮的圣诞装饰,洋溢着浓郁的节日气氛,无论远景、夜景还是细节都令人无限向往!
正好符合我对圣诞节的一切感受。
然而,却有人很受不了关于圣诞的一切,他就是“从小缺爱,长大有点变态”的格林奇!
本片中的格林奇没有那么长的毛发,看起来并不像怪兽,反而有点滑稽。
影片着重展示了他的“不开心”及尖酸刻薄,但在本尼的配音下并不会让人觉得讨厌,而是好笑、敏感,且十分值得同情。
为影片增色的是他的小狗max及胖麋鹿。
这两个角色都没有语言,却用生动的表情和眼神让人欲罢不能,迅速想拥有!
他们与格林奇的互动也相当温馨感人。
Who-Ville镇上的居民也都画得圆滚滚非常可爱。
当然我最喜欢的还是本片表达的主题,那就是要将心胸放宽,学会爱别人,才能体会到被爱的感觉。
故事虽然家喻户晓,但这次通过动画片呈现,更加生动直白,非常适合小孩子理解。
影片对格林奇心胸狭窄的展示很形象,呈现出来就是他的心脏很小很小。
当他终于被感化,明白了圣诞的真正含义时,他的心就变大了,大得可以容得下别人,且不会再因为别人比他幸福而不开心。
很多时候,我们的不开心都源自于心胸狭窄,看不得别人比自己好,没有“博爱精神”。
比如前几天让大家痛骂的故意把艾滋传染别人的人。
他们觉得,既然自己的命运如此不公,既然自己无法幸福,也不能让别人开心地活着,要拉其他人下地狱。
这种想法其实与格林奇最开始要偷走圣诞节的想法是一致的。
因为他们自身的遭遇,也要让其他人与他们一样不幸。
那些遇到欺负和挫折,就拿起枪走入校园枪杀其他学生的人,或者是总因为嫉妒别人而躲在电脑后骂人的键盘侠,及永远尖酸刻薄看待一切的人,也是如此。
但如果人们的心胸被打开,被爱所感化,不仅自己开心,也能为了别人而开心。
能做到这点不容易,希望大家都可以在看过本片后,体会到爱比恨更让人有幸福感,并审视一下自己,你的不开心是不是因为你的心,太小了?
本片很符合照明娱乐之前作品的风格,冷幽默加上卖萌的配角,笑点不断,但这次也不失温馨感人,特别适合圣诞节的一部电影。
开头有小黄人全新短片哦!
千万别迟到!
虽然《绿毛怪格林奇》已经是苏斯博士原著第三次搬上银幕,强烈应景圣诞节,故事改编也没太大野心,但《小黄人》《爱宠大机密》的照明娱乐那种毛茸茸、圆滚滚风格很萌,精雕细琢拍摄,心灵鸡汤方式的台词,瞄准合家欢盈利模式,把圣诞喜剧拍出五彩斑斓、缤纷多姿。
苏斯博士的《偷走圣诞节的贼》之前就被改编过,1966年版动画中是波利斯·卡洛夫给这个毛绒绒的反节日者配音的;2000年,金·凯瑞和朗·霍华德又豪取了北美票房冠军,2018版继续遵循原著精髓,孤独吝啬的边缘人在遇到一个 心地善良的小女孩之后学会了爱的故事。
明智加入照明娱乐最擅长萌宠,一头叫麦克斯的小狗,还有一头名叫弗雷德的超重的驯鹿,包括一只几次来起哄捣乱嚎叫的山羊,动画师们把它们的脸做得很萌很好玩。
麦克斯上床之前会转着圈跑三次,还拿着早餐去升降机送食,偷圣诞礼物演习时对香肠馋样,肥鹿和小狗拥挤上主人的床,都不禁叫人笑出声来。
电影整体色调鲜亮活泼,格林奇住在山顶豪宅,有一家巨型钢琴陪伴,还能做出各种黑科技;山脚下是一座漂亮得像姜饼与糖果般的镇子,所有人都在为节日筹备年货,一派喜气洋洋的童话明亮感,这点照明娱乐团队置景设计还是很棒的!
格林奇带麦克斯去小镇购物时,各种喜气洋洋氛围,还有男主角各种捣乱恶作剧,都很有滑稽搞笑色彩。
小女孩与母亲的造型设计,同样跟《神偷奶爸》如出一辙,小萝莉能滑着东西下雪山,还能带着小伙伴去机关小屋议事,永远生机勃勃,活力四射。
肥驯鹿路途遇见妻儿,格林奇直接放它走,看着动物一家团聚,心里居然暖洋洋!
吝啬小心眼的格林奇为了破坏小镇的圣诞氛围,他设计详尽计划,找驯鹿冒充圣诞老人,还用尽各种方法和工具,都像《神偷奶爸》里面插科打诨,包括可以亮的拐杖糖和可折叠高跷,包括进入烟囱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偷窃,还有最后拯救圣诞礼物的萌宠大营救,都造出一些捧腹笑料。
可惜《绿毛怪》多数时间还是文戏居多,追逐偷窃戏寥寥,对不常过圣诞节的中国观众而言,圣诞文化精神并没有那么大感染力。
如果照明娱乐能看得高远些,对搞笑细节有更多神来之笔,男主参加圣诞聚会一席心灵鸡汤台词,能有更多金句点评,这部翻拍电影会更加令人难忘的。
现在只是丰富多彩的糖果童话,有足够乐趣与花哨,满足小盆友期待,这样的糖果童话也能治愈感化成年人,毕竟有爱心、善良才能迎接欢乐!
「文章含有多处剧透,请看完影片再浏览本影评。
」
每年入冬,或多或少都有一部或几部圣诞节电影,不管影片口碑爆棚,还是平庸至极,为了迎合过节气氛,都必不可少,不得不看。
去年是奥黛丽·塔图的《圣诞奇妙公司》,今年则是这部照明娱乐的动画《绿毛怪格林奇》。
影片根据Dr. Seuss署名的著名畅销童书改编《圣诞怪杰》,讲述了不喜欢圣诞节的绿毛怪格林奇,被纯真小女孩融化了他冷漠的心。
影片的叙事线索有两条,偷走圣诞节,抓住圣诞老人。
对于格林奇为什么想要偷走圣诞节,影片花了篇幅来讲述他从小是个孤儿,别人在过圣诞节的时候,他忍受着孤独寂寞。
所以他讨厌圣诞节,而镇子打算把今年圣诞节规模扩大,导致了他想要偷走圣诞节。
而镇子上的小女孩辛迪·露想要圣诞老人帮她实现愿望,于是便精密的计划了抓圣诞老人的行动。
两条线相互交错,就如同格林奇和小女孩般,相互扶持。
如果说格林奇这条线是讲他封闭的内心与外界沟通交流失语的话,那么小女孩这条线则可以概括为小女孩与母亲交流是失语。
小女孩想要母亲过得轻松快乐,多陪自己,而母亲则为了生计疲倦劳累。
归根到底,小女孩和格林奇是同一种人,都有着内心的小秘密与希望,所以他们才能最终照亮彼此。
影片最成功的地方在于本尼的配音,透过声音把格林奇腹黑,鸡贼等性格特质表现得淋漓尽致,更贴合人物本身。
但故事的低幼属性,剧情太过简单,也是减分项。
除此之外,最被人诟病的是,全片有个讲述者身份的旁白,不管是格林奇的心理活动,还是剧情推进,都靠旁白来说,使得故事的视角比较客观,而非主观,在观影的时候,没有任何代入感。
此次公映版本片头有小黄人越狱的贴片短片,总体观感挺棒,甚至个人觉得比正片更好看,围绕越狱这个主题,与呆萌可爱的小黄人进行结合,虽然还是小品段子式的拍法,但还是觉得很好玩,也很搞笑。
反观正片内容,就觉得没那么好玩了。
不过在圣诞节前一周看这样的一部圣诞节电影,也算是应了过节的气氛,且不说片子质量如何,都是挺不错的。
绿毛怪格林奇所代表的,其实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怪咖和普通人。
他们大部分都性格怪异,但都在某一方面取得成就。
而让他们内心驱散阴霾,生活走向光明的唯一办法,就是尽可能的和他们交流,和他们说一些自己的心里话,让他们把想说的都说出来。
就好像片中的格林奇和小女孩一样,沟通交流才是最关键的,任何事情沉默失语只会让它变得更糟。
看完片子,我想到了陈奕迅的《孤独患者》这首歌,可谓是很契合格林奇这个角色了。
“欢笑声,欢呼声,炒热气氛,心却很冷。
聚光灯,是种蒙恩,我却不能,喊等一等。
我真佩服我,还能幽默,掉眼泪时用笑掩过。
怕人看破,顾虑好多,不谈寂寞 我们就都快活……”
可可爱爱的动画片,整个影厅都充满了治愈的味道~想分享今天微博上看到@清夜无尘moon写的文字:“真正寂寞的时候,热闹是无法治愈的,且是越热闹越寂寞。
”“孤独,区别于“寂寞”的被动和无奈,孤独是带有主观性的独处选择,也许和个人状态有关,也许和环境状态有关,无关失意无关颓废无关清高,是一种跳出繁杂和喧嚣,充分释放自我的自由自在。
”大抵,每个人,终是,会孤独的。
“看似独处的那些孤独,其实不孤也不独,精神世界里很可能正绽放着最丰盈的热闹,只是,那些“陪伴”是经过挑选的,是被主动邀请的,是能带来自我愉悦的,是不造成干扰的,是不予他人知晓的。
”孤独的时候,去感受活在当下,用眼睛抓拍生活中的小美好,其实,你并不是你自己想的那样“寂寞”。
感恩“陪伴”,也谢谢自己。
愿这一路上,我们都,平安喜乐。
图片来自@猪吃了嘛
圣诞档的应景片,故事讲述的是格林奇想要偷走圣诞节,继而又在爱的感召下幡然悔悟,与人们同贺圣诞。
格林奇的故事早已有之,他在电影里偷走圣诞节也不是头一次了。
这一次,由于是儿童向动画片的缘故,处理得有些简单粗暴。
比如,将格林奇憎恨圣诞节,讨厌看到人们笑逐颜开的原因,简单地归结为他是个孤儿,圣诞节尤其让他感到孤苦伶仃。
他离群索居也是因为孤儿院的生活让他不善于与人打交道。
虽说「原生家庭」的概念近来深入人心,「童年阴影」也早就让父母们风声鹤唳,但是人的心理毕竟不是电脑程序,在这边填入信息,那边就会必然输出结果。
再比如,只是因为听到了人们齐唱圣诞颂歌,格林奇干涸多年的心灵河床便立刻泛起了爱的波浪,而且身为社交恐惧症患者,他居然能鼓起巨大的勇气当众承认错误。
好吧,我承认有点吹毛求疵了,直接的过程和简单的道理才能让孩子容易理解。
其实这部电影真正想传达的是,圣诞节不在于礼物,而在于家人在一起。
这样的意思很好,不过对于羞于表达爱意的中国人来说,如果逢年过节时在一起就是打打麻将和相互劝酒,那还是送送礼物好了。
微信公众号:小盆哟「littlebasinyo」
一直都对照明娱乐的动画充满好感,虽然他家动画大多以贱萌系生财发家,但可爱的造型,色彩斑斓的画风也算是他家动画的一大特色。
这片子的剧情在大多数人看来很是低幼,简简单单三段式的叙事便讲完了本片的故事。
不过,虽故事很浅显化,但却不失为圣诞假期内全家一起同欢同乐的电影。
另外,有一点也是不得不佩服照明娱乐对动画电影全年龄层的定位,即使是一个烂熟于心的普通故事,也能令大人和小孩在观影过程中欢快起来。
即使故事不足全靠贱萌来凑的路数也是百试不爽,或许他家的动画不走迪迪和皮皮那种高端路线,但也绝比如今日下西山的梦梦和蓝蓝要好得多。
最后,让我比较意外的是,在观影中竟然找回了当年观看《老雷斯》的感觉,恍如昨日,记忆犹新。
《绿毛怪格林奇》延续了照明娱乐作品的一贯风格:角色形象生动有特点,性格鲜明,用一个个巧妙的细节设定突显主角的特性,同时充满幽默和萌趣。
预告中格林奇起床气十足地怒砸闹钟,在超市旁若无人地调皮捣乱,皆令他的“怪”脾气活灵活现,喜剧效果满分。
而照明娱乐向来擅长的卖萌元素,则由“完美伙伴”小狗麦克斯尽致展现,毛茸茸的可爱形象加上“万能助手”的角色设定,让它与古怪的格林奇既显得默契十足,又形成强烈反差。
故事的主角是一个脸很不短的高功能反社会。
他明明就住在一个萌萌的和谐社会的边缘,却对这个和谐社会的一切都看不顺眼。
这群唱着圣诞歌的愚蠢人类多么吵闹和烦人啊!
你们千万不要靠近我“拉低整条街的智商”!
而在不得不靠近人类社会的时候,这位反社会就靠毒舌和奇葩来自我保护。
对初见面的人,他喜欢发表语速较快的推测与批评。
为了躲避愚蠢人类的侵扰,反社会选择一个人住在山上。
“Because alone is what I have. Alone protects me”.但是吧,和其他一些高功能反社会一样,其实他也不是真的一个人住——不出所料,他家里还有一只忠犬。
他的忠犬负责给他买牛奶倒咖啡,在他孤独的时候陪他玩耍,在他滔滔不绝的时候默默聆听,虽然承受着他“你的脑袋到底在想些啥”的讽刺却始终甘之如饴。
忠犬还擅长无辜可爱的狗狗眼,以及“I don't understand,但我毫不怀疑你永远是对的”的招牌表情。
虽然这位反社会时常小题大做、没事找事地嫌弃忠犬这样那样(什么鼓敲得不好啦),但随着剧情的推进,我们恍然大悟地发现这位反社会其实偶尔也会允许忠犬睡到他的床上(咦?
)。
这位反社会的业余爱好是演奏一种技巧要求极高的乐器。
一切都是那么眼熟,甚至这位反社会的声音好像也有点像那位反社会,但是这一定只是巧合啦。
言归正传,兴趣爱好并不足以填补反社会空虚的心灵。
由于太过无聊,他开始作妖。
“The game is on.”高功能反社会的行事风格自然是充分准备,一切务必符合逻辑;收集信息,一丝不漏;沙盘推演,红线订满墙;必杀妙计,一拍脑袋就有;高科技装备,自己发明创造不在话下……然而即便如此,计划难免会有砸锅的时候。
在这个时刻,反社会深情地对他的忠犬说,其实我一直觉得,你是全世界最忠诚、最好的。
“You're the bravest and kindest and wisest human being (dog) I have ever had the good fortune of knowing...... ”此言一出,忠犬的眼中闪现出世界上最明亮的光。
只为这一句啊啊啊,断肠也无(别唱了)……反正从此忠犬一往直前,无怨无悔地为反社会拉动所有不可能拉动的雪橇。
“I can’t carry it for you, but I can carry you.” (等等为什么会串戏到指环王剧组,算了不要在意这些细节)。
随着game的演进,我们慢慢了解到反社会之所以成天搞些人憎狗不嫌的骇人行径,是因为孤独的童年给他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深深的伤痕。
其实他是个非常善良的人,愤世嫉俗的外表只是他为自我保护而筑起的坚硬外壳而已。
他厌弃人类,不过是为了掩饰孤独的可耻。
在这层厚厚的外壳之下,他也有一颗柔软的、渴望陪伴的心。
在心魔的驱使下,反社会走到了毁灭的边缘,险些当着忠犬的面从高处坠下。
然而,关键时刻,伟大的友谊再显神威,把反社会从毁灭边缘拉了回来。
最后,不出所料,在人类之爱的照耀下,反社会的心灵坚冰终于融化。
在热闹的圣诞晚宴上,在朋友们的环绕中,他虽然还有点手足无措,却再也无法掩饰内心的感动。
啊,多么好啊!
我们早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
我们的高功能反社会不仅是一个伟大的人,而且还变成了一个好人呢!
绿毛怪格林奇从小就无父无母,他从未体验过亲情的温暖,也不知道如何与群体相处。
这样的他把自己封闭在家中,只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踏足小镇。
格林奇同狗Max一起生活,这可不是一只普通的狗,除了会使用Puppy eyes撒娇,为主人倒咖啡穿衣服,拉车拉雪橇都不在话下。
尽管Max已经近乎全能,但由于生理限制,它无法与主人交流(谈心)。
所以格林奇还是很孤独,尤其是在圣诞节的时候。
因为害怕孤独,心不够大,所以不想度过一个属于家人团聚的日子。
这,没有错吧。
但格林奇不只自己不想过,也讨厌别人过,所以他决定假扮圣诞老人把所有人的礼物都偷走,夺走他们的快乐,让大家都讨厌圣诞节。
这样的逃避性行为显然是没有成功的。
因为人们想过圣诞节不是为了收礼物或者见到圣诞老人,而是与爱的人相守,分享喜悦。
接着一个小女孩Cindy的出现,更让他彻底改变了想法,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歉疚。
原来这个小女孩的圣诞心愿不是为了得到什么东西,而是想让她的妈妈不那么辛苦,能够更加快乐。
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别人许愿的这种想法对格林奇来说是很震惊的,可以想象他的生活有多么封闭了吧。
从此以后,他接受了自己,也接受了圣诞节,并且认为Love and kindness是世界上最值得庆祝的。
对于一个动画电影角色来说,这么迅速转变本质上的人生态度是可能发生的。
但在现实生活中,像格林奇这样在孤儿院长大,没有一个充满爱的童年,甚至从未与他人吃过年夜饭的人来说,有那么容易改变么?
这样的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感受最多的是孤独,最缺少的是爱,而在长大后,却发现大部分人拥有他没有的,得到爱对他们来说是那么轻而易举,理所当然。
对他而言,却是争取,却是小心翼翼,却是需要学习的东西。
影片中当格林奇从超大圣诞树上掉到人群之中时,他就像掉到了一个漩涡中,一个让他无所适从,必须立马挣脱的地方。
回到家后,他便决定要偷走圣诞节。
这是由怕生恨的举动。
在这个世界上,由怕生恨的行为比比皆是,看到让自己害怕的事物,有些人会感到讨厌,选择逃避。
这在理性角度上是可以理解的,没有人一出生就知道怎么处理痛苦,我们都需要指导,找到自己的舒适区。
但有些人在意识到无法逃避后便选择彻底摧毁,就可能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
在《与神对话》中,作者说道:“所有人类的行为在其最深的层面都是由两种情绪——恐惧或爱——之一所推动的。
”在几乎所有电影中,你都可以找到这两个元素。
它们是对立的,也是相接的。
对于害怕孤独的人来说,最不应该做的事情就是格林奇所做的,固步自封,因怕生厌。
应该做的是主动出击,用自己的方式把爱给出去,做到心中有爱,渐渐地,变得快乐。
转变的过程很难,很难,但它是必经之路。
作为一部儿童动画片,导演没有想过多探讨爱与恐惧这个庞大的主题,而是更专注于卖萌和搞笑。
影片中有温馨的小镇,热情的居民,可爱的孩子,忠诚的狗狗,友好的麋鹿,他们都是暖色调。
似乎只有格林奇不快乐,沮丧,有阴暗的气息。
我觉得这是过分理想化了,也让本片的结构变得非常简单,显然是没有冲奥的野心。
与不久前上映的《Small foot》相比,观众年龄层可以减五岁,智商可减30,可探讨的东西少了一半。
好在剧情不拖沓,如果你不喜欢打打杀杀动作片,狗血假文艺爱情片,又是脆皮心脏不敢看恐怖片的话,可以去凑个热闹。
在帝都地铁站里可以看见铺天盖地的《绿毛怪格林奇》的宣传海报和视频,毕竟国外的圣诞节就要到了,一年一度表白约会的盛典也要开始了,反其道而行想要偷走圣诞节的格林奇粉墨登场。
电影海报从主人公格林奇的角度去看整部片子,就是年少时没有得到足够关爱及正确引导的孤儿格林奇,既没有得到过别人真诚的牵挂,也没有在富有仪式感的日子里得到过祝福,从小孤零零的成长,因此长大后既羡慕热闹的人群,又怨恨这种歌舞升平的日子。
如何宣泄心中这种扭曲的心情呢,答案是偷走圣诞节的礼物,让圣诞节成为一场悲剧,就不会有人那么喜欢过节了。
格林奇(小时候)剧照经过重重努力,他成功探测到收割礼物的最快路线,并成功的收割了一家又一家,终于来到了庆祝圣诞节的最后一家,却被一个想与圣诞老人谈谈的小女孩抓住了。
小女孩有一个超人妈妈,即能外出工作又能照顾好三个宝宝,她想和圣诞老人谈谈,她不需要什么礼物,只想和圣诞老人谈谈,希望圣诞老人想办法,让妈妈不要那么累。
曾几何时,我们不再相信有魔法,不再期待有奇迹,变得现实又悲观了呢?
是期待落空的时候还是被现实的暴击伤害的时候呢?
我们真的不再抱有期待与幻想了吗?
仔细想想答案是否定的,如果不再期待,那为什么达成所愿的时候会隐隐开心;如果不再期待,那为什即使一次一次的受伤还是愿意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呢?
独处的人真的愿意独自生活吗?
如果真的愿意,那为什么还要养一只宠物呢?
电影剧照从人类的进化角度来看,人类大概率还是喜欢群居而生的,因彼此认同而抱团取暖。
就像格林奇在小女孩身上看到了纯真、看到了那个隐隐期待的自己,在将礼物换还回去的途中得到了别人的帮助。
格林奇的行为最终得到了众人的谅解,小女孩邀请他去参加圣诞节的晚宴,格林奇战战兢兢的来到晚宴得到众人热情的款待,大概这一刻他放下心结,感受到爱与温暖,与过去的失落和不甘挥手告别,最终回归群体中。
未来会怎样,我不清楚,至少这一刻的温暖是真实存在的。
Goodnight是晚安微信公众号
话说某司就只会拍这种好心坏人喜当爹的步行街题材么。
画面和配乐一星,出品一星,本尼/潘粤明配音一星。剧情简直把观众当傻子。子供向太严重了。
能理解他的孤独,但格林奇从哪继承的万贯家财?动画挺可爱的,虽套路,但还算有诚意。
挺好看的
笑了,可爱,无他。
其实算是低幼版的《卑鄙的我》吧,画面色彩很绚丽,3D的漫天飞雪让人不由自主伸手去抓。戏剧转折确实有些太低龄化,不过以看童书的放松心态去看就会觉得很轻松也很温暖了,过节时看很愉快。
我大本尼配音好棒
我想看潘粤明配音的!
可爱
没看到小黄人贴片啊???整个故事儿童向的比较简单,但是架不住格林奇搞笑啊,Max萌啊!科学怪人全能向格林奇,还有小小格林奇,配上BC的声音,真的是个可爱的圣诞节故事了~暖暖的~
感觉也就是个短片的容量啊
格林奇居所的科技水平显然要比小镇高上一个段位,这大概意味着文明的进步取决于孤独者的闭关。加之结尾类似技术传承的段落,简直就是某种英雄史观的诠释(什么
1星。单调乏味的剧本,照明娱乐擅长拍摄讲述“坏人”故事的卡通片。然而到了这一部,他们对“坏”的解读变得很俗套,让故事变得又甜腻又软绵绵。综合起来就是比较乏味,缺一个独特的亮点,所有内容桥段都似曾相识。特别是结尾,简直是为了温馨而温馨,为了感动而感动,为了圣诞而圣诞…… 太无趣了!没有大矛盾,没有真正的坏人。如果将格林奇的身世进一步细化,如果故事一开始让大家变得非常讨厌格林奇,他作恶多端,最后才变成感化这样的故事,应该更有说服力。所以本片最好看的地方是贴片的小黄人短片!
Boylston AMC, Boston. 觉得自己有点像grinch,有点孤僻,内心渴望别人的关爱,真是幼稚。不要妄想成为别人的中心,努力成为自己的中心。
质量不如金凯利的真人版,格林奇的性格与动机塑造得一塌糊涂,仿佛只是一个有点倔脾气的天才科学家,故事大部分都在搞笑,小孩子们绑架圣诞老人的支线以为会有很大作用结果一笔带过,对于圣诞精神的反馈也如一盆温吞水。
To kindness and Love we need most. My 2019 Christmas Movie!
真是个可怜又可气的讨厌鬼。最让我觉得奇怪的是它居然还穿着同款毛色裤子,然后,它是我马脸男神给配音的,我居然听不出来。
以后每年临近圣诞节我都会想起pornhub上的梗:I think I downloaded the wrong Grinch movie
孤独使人扭曲,孤独使人恐惧,孤独使人愤怒。孤独,或许是因为得不到,或许是因为失去过。
缺爷配音,感觉潮爷就在身后给他精心搭配好每一套服饰。有点像同公司的《神偷奶爸》,精通技术的中年男+忠心萌宠+暖心萝莉+奇特的偷盗计划+改邪归正合家欢。《圣诞怪杰》里最柔和的爹、最风骚的姨随着丑cry的造型消失后,换来了更有想象力和同理心的格林奇。前三分之二好玩些,忠犬超暖,山羊死贱,还挺庆幸能享受这种被诟病为低幼的快乐,哈哈哈,我要从难看的《圣诞怪杰》那里盗一颗星给它。想去Whoville过圣诞,想刷黄子华配音的粤语版《圣诞怪怪杰》。三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