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大结局 双双对对的大结局吕小益和屠护士的结局是预料中事 两个人 抠着字眼的问题 谁也坳不过谁 我喜欢护士长的性格 怎么想怎么做 一个人 吃饭逛街睇戏 即使心动 也不愿 从此改变生活 就是这种爽快的性格 不愿受婚姻束缚 拍拖几简单 唔使做人妈咪 唔使做人老婆 还是自己 多好最喜欢的还是美雪和Ben的结局是一个奋不顾身的结局 美雪 爱在生死未知时相约好 一个月后 等测验结果出来时 开始爱情但在美雪心里面 爱情冇得约 对方已经系我心里面 就一分钟都唔等得Ben冷静推开她 因为不知道自己的未来 所以不敢抱紧她 但美雪的力量 他抵抗不了 爱就爱了 一件头 搅了别人的婚礼 一定要上台结婚 最终感动了鱼仔就算肿瘤不能切除 就算不知道手能拖多久 明天还在不在 这一刻 你在对面望着我 就足够了 就乜都唔使惊
这部剧是我初中时候身边同学一直追的,我是一个骨子里有点违逆的人,全部人都喜欢我偏偏要先不看哈哈哈,然后最近才在电视回看片单看到有这个剧,好奇就打开看了,一看就收不住了,连着几天就把它追完,里面的台词真的很戳我。
让我印象深刻的有这么几处:1.一场车祸发生了,有两个病人留到了慈爱医院,首先送来的是一名受害者,也最先验过伤,有脑创伤,能救的机率不高,另外一位肇事司机,是金老板的儿子金世荣,伤得不深,及时救治则会有百分之九十的成功率,但当时由于两个原因,一是受害者最先送来,也最快验伤,二是女主认为他是受害者,必须要他存活下来,那位能救机率不高的受害者先进了手术室,但由于仅有一件手术室,所以男主一直都想再等等,等了金世荣的验伤报告出来再决定,看谁能救的机率更高就救谁,但女主只是觉得他是看在钱的份上,认为他那么急切想要救回金世荣是因为那是有钱人的儿子,而最后他们在没等金世荣报告出来就急匆匆去就那位受害者,结果受害者救不成,那位有钱人也因失救而死。
我们常常因为一些道德观念而忘掉了自己的身份,我们都是平凡人,很容易被情绪牵着鼻子走,作为老师,可能会因为家长的素质不好而迁移到他的孩子身上;作为医生,可能会因为病人的为人处事犯过的错而不愿尽力去救;作为厨师,可能会因为食客的不礼貌而把菜做差。
但其实作为老师,我们的本职工作是教好孩子,无论他的家庭环境如何,无论他背后有什么故事,只要我们被人称呼一声老师,我们就应该认认真真地去教,除非是他自愿放弃,同样的医生的本职工作是尽力救能救的病人,而不是救之前还要思量病人的过错,我们不是法官,我们不能私下定罪,很多人或许做了很多错事,但只要我们不是在那个可以断他生死,断他罪名的位置,我们都不应该随意做出不理智的判决,做好自己的工作,他自会遭应遭的罪。
2.医生使命的定义:两三千年前,希波克拉底就说过,不是每个病人都能救回来,没人可以逃避死亡,可是在病人离世之前,医生尽全力让他们舒服安详地度过最后的日子,就是对病人最大的帮助,对家属最大的安慰。
3.“健康的人不一定快乐,而有病的人不一定不快乐” 这是一件头在听到一个病人说“如果做完手术我还要天天困在家,每天都要过的不快乐,那我做手术来有什么意义呢,在结合他弟弟说的“开车有危险,那搭车呢?
搭车也会有危险,难道我每天都不出门吗?
如果要活的那么不开心,有什么意思呢?
”,说出的话。
这句话跟我一直以来的想法很接近,我一直都认为人应该追求他想要追求的东西,尽力地在有限生命中体会无限的美好,小的时候我想要一双溜冰鞋,我妈因为担心我摔跤没批准我买,我那时的不快现在仍多少有点感觉,于是我告诉自己以后劝人或是教自己的小孩,我都要让他尽量开心,只要是不是上瘾或是身体完全抵不住的那些事情或是过度的,他想要做的,都鼓励去做,让他享受有意义快乐的人生。
4.有病要告诉身边的人知道:很多时候我们都认为自己有病便会成为家里的负累,不想看到家里的人忧心忡忡的样子,但是当自己有重大疾病的时候,却是更应该告诉家里的人,因为如果不那么做,当他们在完全没有心理准备就要看到你离开,那么他们不仅伤心,这还会成为他们无法弥补的遗憾,因为他们会后悔没有好好珍惜与你相处的最后时间。
5.不说了,最最最感动的地方:
其实这部剧最大的感触就是它一直在提醒我们一个事实就是虽然每个人死亡来临的那一天都不确定,我们也不确定自己会以什么方式结束我们的生命,但可以肯定的是每个人都无法逃避死亡,只是有时候可能活太久了常常都忘记死亡,有了病,有了意外,有了伤痛,我们就会迸出无数个“为什么”,为什么是我,为什么我会这样,为什么我如此倒霉,但是其实这个世界上遭遇逼近死亡事情的人不仅仅是你,每个人都会,所以无论外界发生了什么,我们都要牢记住,我们都会死,所以我们要更加不浪费自己的生命,起码死的时候也能没有遗憾,平静安详。
作为一名从90年代tvb全盛时期开始看港剧的人,我爱看林保怡、张可颐、宣萱、郭可盈等出道即是主角的精彩剧集,更爱看多年前的小角色小龙套如杨怡、马国明、胡杏儿、郑嘉颖等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得到大众认可。
很多人认为《oncall36》是杨怡和马国明第一次合作情侣,其实错了,资深tvb迷应该有印象,在当年大热的璇峰02年《再生缘》中,饰演映雪的杨怡最后就出现1集的小人物鹂明堂马国明终成眷属,十年一轮回,我知道有的人是因为《oncall》喜欢他俩,但我更希望更多人能知道10配角磨成针的心酸。
很多人都有喜爱的tvb明星,但我相信,和我一样看了这么多年港剧的人,大家喜欢的应该是所有tvb艺人吧。
而我看tvb剧关注主角的同时更关注配角,所以我看oncall受到好评如潮时,为杨怡和马国明多年媳妇终成角而欣慰高兴,也为资深配角黄智贤因为《潜行狙击》终得奖而感动,更为胡杏儿获得视后为喜极而泣(虽然我觉得她怒火演得很一般),因为我仍然清晰记得她在《再生缘》中笨拙的小角色,那更为始终在tvb演男三男四的曹永廉的敬业演戏精神敬佩,看了十多年港剧,其实tvb就是个大家庭,很多都是熟面孔,像我们看到母亲专业户黄淑仪演一健母亲就亲切,看到andy奶奶罗兰出现我就回想起古天乐版《神雕》里她演的小龙女婆婆,看到郭政鸿出现会哑然一笑(虽然我可惜他不能像lauging那样大红,其实他演的狗头sir很出彩),甚至最后几集听到为鱼仔开刀的麦医生说话我马上就知道是哪个演员(八卦师奶专业户)嘛,而虽然《再生缘》中马德钟的皇后扮演者黄纪莹(作为古天乐曾经唯一承认的女友)在《oncall》里演洋葱的姐姐这类小角色,虽然他们依然都是小角色,也许永远是小角色(不是每个人都能遇到自己的laughing角色的),一辈子都演草根人物,但其实他们已经陪伴了我们十几年,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看到港剧里那些妈妈爸爸爷爷奶奶甚至八婆阿公坏蛋专业户在不同的港剧里出现,都会会心一笑,有种过年看到亲戚的感觉作为长在社会主义阳光下的80后内地孩子,从小却被港剧吸引, 从不知道什么是tvb的时候就开始每天看电视播港剧(不得不说以前港剧播的好多,不像现在所有台要么不放,要么放同样的),我见证过六大花旦齐绽的光芒万丈,也对四大花旦渐渐隐退几小花旦上位的资质平庸而心中失望,但不变的是对tvb的牵挂,对将军澳那方水土的惦念。
我会对菠萝包、冻奶茶、车仔面、鱼蛋这些从小没吃过的东西如数家珍;对鹅颈桥、文咸西街、南丫岛这些从没去过的地方了如指掌(以至于去香港玩的时候脱口而出的熟悉让港人都惊讶);我更因为港剧对医生、律师、警察等各色职业充满向往,心中对写字楼的憧憬油然而生,这些都是tvb带给我的,从十多年前就根深蒂固扎根脑海不知道多少人和我一样,因为tvb而爱上香港,去香港旅游不是为扫货,而是想真正触摸那存在脑海里的记忆影像是否和光影中一样亲切真实,有的人以为我们喜欢香港,憧憬香港是崇洋媚外,其实不然,那是一方和我们同样也在梦中生活了十多年的水土,我们对港人精神(做人就是信)、港人生活(早茶菠萝包,中饭食烧腊,下午吃蛋挞,晚上喝糖水)、甚至香港年轻人的衣着打扮都深刻影响着我们,以至于之前去香港玩去到将军澳门口,我差点想装成送外卖的进去逛一逛。
我爱港剧的其中之一原因在于其生活的真实与现实,1,不同于内地宫廷剧的无尽争斗、台湾偶像剧的高富帅爱黑木耳,更不是韩剧的富二代和绝症女,港剧是很生活化的,市井化的,纵观这么多年港剧,有两个极端的例子很少:大团圆的不多,大悲惨的也不多,这正如同生活所带给我们的,不可能永远是美好的,也不会永远是悲剧的,生活只是现实和冷静的,正如《潜行》里最后坏人消失而法拉却牺牲,《oncall》里鱼仔最终还是有病,《怒火》中law霸却坐牢了,我佩服tvb的编剧,不会一味给我们编织生活永远真善美的镜花缘,同时也告诉我们坏人终会倒霉的道理;我感谢tvb导演拍出做人就要开心的人生励志,告诉我们做什么事都不要放弃。
2,时下现在很多电视剧不是爱情就是谍战,要么与人争恋人、要么和人攻心术,可我们生活在真实的世界里,我们接触的还有亲情、友情和同事情。
我最爱tvb的就是不管拍什么题材剧,纪律部队也好,医生系列也好,甚至古装系列,它从不会只拘泥于一种中心思想,观察多部港剧可以发现,爱情一定是有的,但是亲情友情永远贯穿,甚至我觉得另两种情拍的比爱情更真,就如
”不好意思,其实本来是想写篇oncall的影评的,结果不知道怎么写成缅怀帖了,还越写越多,果然一想到tvb就挺不住思维啊,夜深了,晚安,梦中的无线。
#oncall36小时#近来难得的TVB好剧,没有家族恩怨、勾心斗角,没有惯常的警匪斗争、离奇惊险的破案情节,描述一班医护人员,全剧贯穿一个情字,亲情、爱情、友情,还有医护人员对待病人的一种远非责任感可形容的情感,非常温情的一部片子,剧情也很紧凑,看的过瘾,里面多次涉及生死的问题,引人深思.马国明和杨怡也是媳妇熬成婆,终于担当第一主角,演技大爆发,非常细腻而富有层次的表演,唯一不足的是剧集偏短,还有很多方面没有交代的很清楚,但看惯了TVB太多相对夸张狗血表现形式,这部剧实属难得了.ps:主题曲也很带感
等到大结局鸟——算是大团圆了吧,鱼仔得病没有彻底好,总算换来一件头无论健康疾病都不离不弃的誓言。
比起当年《妙手仁心》jakie这样的结局已经很好了。
TVB的剧通常前面铺垫得很好,最后收尾甚为仓促,尤其感情戏,晶晶同洋葱的感情戏来得过于突然(虽然早在看片头时就知道)。
TVB的戏向来是我的恋爱启蒙,现在又学多了样东西。
如果真的喜欢一个人不能因为被拒绝一次两次就放弃,通过一些细节都可以获得很大的加分。
如果爱一个人,就算怎么忙,真的会变很细致地照顾伴侣。
(想到一些同学一拍拖就煲汤给BF,我就凌乱了)不负责任地简评一下:马国明的演技总得来说有突破。
美雪的扮演者真的很像贾静雯的说。
洋葱的演技还不错。
晶晶的身材非常不适合穿长款杉。
吕小益眨眼眨得几搞笑。
——————————————————————————————On Call 36 小时——久违了TVB的医疗剧。
记得小学时候每晚必追《妙手仁心》,觉得医生这个职业好有型,受人尊敬,红酒、西餐、酒吧happy hour。
我也曾经萌生过想做医生的想法。
不过后来因为各种原因,怕累,怕责任,怕血,这个想法渐行渐远。
推荐我看这部剧是我高中同学,她因为这部剧迷恋起马明。
原来她当年选课选化学正是因为她想做医生,不过后来也被父母劝说,没做成医生。
(哎,当年我选化学完全是因为躲避物理的激烈竞争。
我做事通常动机不纯。
)看了第一集,知道医生每一次当值就要连续36个小时。
突然心中有种释然,我之前熬过的夜,把我熬得死去活来啊,与之相比咩都算不上(幸福完全要靠和比你差的人比较一下才能得出)我对这部戏的感情戏没有特别看重,也不怎么看好,就是TVB惯用伎俩而已吧我更期待一群实习医生的成长,谁让我也是万分苦逼的实习生呢。
当医生每天随时都可能面对生死,病人生存机会稍纵即逝。
金世荣撞车伤人,被撞者先入院,医院只剩一间手术室了,一件头坚持要评估两个病人情况才决定帮谁。
鱼仔带有偏见得认为要现就被撞得人,因为肇事司机死有余辜。
最后成活率更高的司机死了。
后来一件头点醒她:医生救人要一视同仁,不能带有道德偏见,先救成活率更高的病人。
这是个比较特别的视角:医生的白袍就似戏子的戏服,穿上了就等于换了一个人,不再是普通感情用事的人。
就好像我们心里有多么恶心甲方,都要继续给他们画啊画,改啊改15集里面实习医生们在讨论,很多人原来的志向并不是当医生,是为了阿爸阿妈,为了医生的高薪,有的人有能力读所以就读。
连一件头大概也是为了报答范智岳,为了补偿细佬才报的医科。
大概从小立志做医生的人只有鱼仔、美雪少数人。
令我最有感触地是洋葱讲的一番话:虽然我们想做医生的原因各有不同,但系病人都只有一个期望——就系可以让医好个病。
选择或者未必是我们内心真实的想法,但是无论如何都已经作出了选择,我们必需为这个决定负责到底。
有时候我们并没有退缩的余地了,只好永往直前啦!
和医生们长达6年的实习相比,未来即使3年要充当苦逼的廉价劳动力,我已经够幸福了!
开始战斗吧!!!!!!!!!!!!!!!!!!!!
PS 没做成医生,但是可以做做医院建筑,也算2012完成一个心愿吧
原本以为《on call 36小时》又是落入TVB大俗套的一部电视剧,但是真实而细腻的剧情还是深深的打动了我。
很喜欢这部剧温暖而催人上进的基调。
1. 这是一部以一群准医生在进入医院实习的所遇所为为主线的故事,讲述了他们这一年的收获还有成长。
作为新人,他们像所有的实习生一样,并不明白自己身上的责任,也不明白怎样才是一名合格的好医生。
比如洋葱的任性,不认真让他频频犯错,并让他和上司“一根筋”不合。
“一根筋”在工作中频频固执己见,冒险决定。
他们也像我们一样,在工作中并非一番风顺,挫折总是不经意的就出现。
一根筋在手术台的固执己见违背医生守则被罚封刀半年,但却没有埋怨默默的当好门诊医生。
美雪因自己的好强引起了医疗事故而差点当不成医生,但在同事和姐姐的帮助下重新认识了自己,承认了错误。
剧末Ben对美雪说的一番话非常真切:“你没灾没病,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想做的事情,光是这个条件,就比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人幸运。
不要因为一次失败就放弃20多年的梦想,而应该接受这个失败,面对大家的目光,重新站起来当个好的医生。
你也可能因为这个失败,你比其他人更加懂得如何做一名好的医生。
”我想,剧名“on call 36小时”就已经反映出了他们对于工作的态度——随时待命,认真坚守。
作为医护人员,他们的无私、事事为病人利益考虑的精神也实在值得让我们所有人佩服和学习。
“一根筋”在街上看到有人受伤默默为其实施急救却不留名;小鱼在电视上看到有病人送来急救便放弃与家人的聚餐立刻奔去医院;洋葱听到病人家属不管亲人利益要求动刀便跟家属打了起来。
2. 这也是用亲情、友情、爱情贯穿的一个温馨故事。
虽然他们是医生,但是他们不是神,同样也有生老病死,他们对身边的人热情有爱,对生活乐观,并不轻易向生活中的苦难低头。
“一根筋”因为小时候的一次超速驾驶让弟弟一康从此只能靠轮椅生活,他从那时候开始生活在对弟弟的无限自责和愧疚当中,只想成为一名出色的医生从来治愈更多的病人。
在家人无处不在的关心还有一个温暖的家庭中成长的弟弟一康却并没有因为这50公分的差距对消极生活,相反他是一个非常乐观积极的人,他有梦想——去美国留学,他有爱好——他的篮球,击剑甚至比很多普通人都好。
小鱼是著名脑科医生的女儿,她和父亲俩人相依为命。
而实习生美雪本是和她毫无关系的一个同事却意外发现小鱼竟是她同父同母的亲姐姐。
小鱼不能理解母亲狠心抛下自己20多年,美雪也不能接受这个事实,处处对针对姐姐。
但是小鱼一直用真心对待美雪,处处维护和让着这个妹妹,包括她对一根筋的感情。
一根筋自从跟前女友分手之后便一直忙于工作无心恋爱,同事淇淇对他处处示好他却毫无表示,包括后来小鱼对其表白也是无动于衷。
小鱼表白后坚持给他每天写信,这一封封信让他发现了身边这个善良而有心的姑娘,并做出了回应。
但是命运之神并不眷顾这对男女,小鱼在这个时候偏偏发现自己患了难治绝症。
不想拖累别人的她在这个时候选择了放手,处处躲避一健。
一健知道了原因更加坚定了他和小鱼在一起的决心,当着众人的面宣誓不管疾病苦难都会守护小鱼一生。
面对爱情,他们也会有退缩、有担心。
但是正如小鱼能够坚持给一根筋写信;一根筋在知道小鱼可能会瘫痪或者死的时候依旧坚定的说出“无论富贵贫穷 快乐悲伤 健康疾病都愿意一生一世爱你 守护你 终生不渝。
結婚的誓詞,如果只是循例念出來是沒有意义的,必須实践出來。
” 我才更加懂得爱真的需要勇气和坚持。
剧中同样也穿插着许许多多同事间的爱的故事。
无论是生日、升迁还是比赛胜利,朋友们都在一起庆祝和分享喜悦。
还是感情受挫,工作打击,亲人逝去,朋友们都给予支持和关心,让他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和砍。
《on call 36小时》就是这样一部关于爱关于责任的故事。
值得再看一遍的TVB近年来的经典。
还没看完,但是想写些东西,前段几乎没快进,本片没强调医疗中的东西,也没专注在谈情说爱,其中一些人文的关怀令人感动。
洋葱说以前宣布病人死亡是件很容易的事,但当你跟病人之间有了感情,才发现这种宣布是一个保存人最后尊严的事情,而医生有责任把它完成。
安迪和奶奶之间的感情,让我想起了我姥爷,当所有一切都无能为力,大夫告诉你就这几天的时候,你甚至,想他快点结束痛苦。
但只有他/她还有一口气,你就会觉得有希望。
医生最后都是失败的,人都敌不过死亡。
所以很多医生有挫败感,但是可以让生命走的有尊严,最舒服的离开。
香港医生宣誓就职时的誓词真好,写在下面。
远远比大陆的要好太多了。
在我获接纳为医学专业其中一员时,我郑重地承诺,我要奉献一生为人类服务,我要以敬意和感恩回报师长,我要凭良心和尊严行医,我会把病人的健康视作首要考虑,我要尽己所能维护医生专业的荣誉和高尚传统,我要对人类的生命给予最大的尊重,即使受到威胁我也不会利用医学知识做违反人权及公民自由的事情,我谨以自己的名誉,郑重地和自愿地作上述承诺。
人文的关怀,生命的尊严。
本剧成功了。
看完了,看到最后一件头给鱼仔开刀时,猛地想起了程志美最后为jackie开刀的时候,幸运的是,这次鱼仔好了。
算是期待下部啦!
关于,一件鱼罐头的故事鱼仔与一件头早已相识,只是鱼仔一直都对一件头嗤之以鼻,在她眼中,一件头只是个阿谀奉承的小人而已。
前五集,火药味十足,一件头劝谕鱼仔应认真选择适合自己的专科,却被鱼仔讽刺他只懂拍马屁。
肇事司机与受害者,应该先救谁?
一件头坚持先救金世荣,她却误会他是为了讨好金老板。
经屠姑娘的提点,她懂得了什么是医生的专业精神,所以在当一件头要接受聆讯时,她挺身而出替他讲话。
好不容易看见两人的关系有些改变,却又因一件头重提选科的事,而弄得不欢而散。
后来,一件头被封刀半年,当所有人都替他担心时,他却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非常记得鱼仔说过,一件头是mr.酷,开心与不开心都不让别人看见。
是不是因为这样,就更让人想认真读懂你的每一个表情,想知道你开心,抑或,不开心。
她从父亲口中得知,他并非那种阿谀奉承的人,同时,被他对弟弟的疼爱而感动 他为替她改善与美雪的关系,主动提出要教美雪腰椎穿刺,但要以一顿饭作条件, 被封刀后,他思想发生转变,却又在福伯离世后对自己的粗心自责不已, 她终于得知他就是梓霖口中的砖头医生, 她借梓霖的事件,安慰他,其实你对病人付出的一点一滴,不是白费的,病人是知道的。
彤彤出事,他和她主动了解情况,能治好的,不仅是病人的病,还挽救了一个人,甚至一个家庭。
他和她有共同的兴趣,一起砌模型,她睡着了,他替她完成。
但我最喜欢的就是,当福伯在病房大吵大闹,还说要打鱼仔的时候,当彤彤的丈夫回来要打人的时侯,一件头把鱼仔拉到自己身后,马上护在前面。
小细节,却又充满爱。
更喜欢每次鱼仔偷看一件头的每个表情, 是的,你喜欢上他了。
想表白,却是很多阻碍,当她看见婉莹和一件头在一起,那一刻,心碎了,我的心也跟着鱼仔一起难过,真相大白后,在表白当晚却闹得如此丢脸,充满喜感的一场表白。
然后都是些很有爱的情节,鱼仔给一件头写的信,一件头将信很小心的收藏好,还有21集最后一件头告诉鱼仔,什么是医生的使命。
以及一件头多次的表白及求婚,一件头读着鱼仔的信,然后从家里跑去找鱼仔告白,还有美雪强吻一件头,被鱼仔看见后,一件头追出去那一幕,都是我十分喜欢的情节。
至于24集的求婚戏,更让我感受到结婚誓词的神圣,“结婚的誓词,如果只是循例念出来是没有意义的,必须实践出来。
年轻时漂亮健康,当然爱,但当对方年纪渐大,又老又有皱纹,病痛越来越多,甚至眼看对方老死,难道就不爱了吗?
既然将来不会离弃对方,现在也应该一样,如果因为对方有病就不爱他,就不是真正的爱。
没人知道生命的长短,即使我们是医生,也不能保证自己长命百岁,所以结婚誓词没说要保证白头偕老,却要保证无论健康疾病都要在一起。
范子妤,我再问你一次,无论健康疾病,你愿意和我不离不弃,终生不渝吗?
”尽管历尽艰辛,两人才能在一起,尽管鱼仔患上脊髓内肿瘤,但是最后,一件头与鱼仔,一句“老公”“老婆”,如此幸福地走下去,足矣。
或许大团圆结局是很平淡,但我却爱happyending。
时间和经历,会让人成长,给一班实习医生。
特别喜欢大结局里面,一群新的实习医生站在医院门口,说的那一番话,其实是与第一集中洋葱他们说的那番话相同。
作为观众的我们,见证了,一班年轻人,一班实习医生的成长。
从开始,他们或许不知道,自己是为什么而做医生,也不知道,做医生的意义是什么。
有的人只是贪图医生的薪水高,福利好,是一份体面的工作;有的人只是为了满足父母,然后毕业后就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然而渐渐地,在实习过程中,他们终于知道自己想做的事情是什么,自己的目标究竟是什么。
早在不知不觉中,他们已爱上医生这份工作。
经历会令人成长,时间会让人清楚自己喜欢的,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15集关于期望的那一段台词,也正好是一群实习医生,甚至是我们每一个人,最佳的写照,最深刻的感受。
“能够达成期望当然是开心的事,但有时候我们的期望,会违背了其他人的愿望,难免要作出取舍,放弃哪一个期望都要付出代价,但是除了你自己,没有人会告诉你应该如何抉择”明太子一心想开车房,却为了堵住父母的嘴,投考医生。
毕业后,你可以拍拍屁股就离开,然而,你却令很多人失望了,也糟蹋了别人的苦心。
培养一个医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个医生的成长,凝结着很多人的心血。
你可以说,这是你自己的人生,你有权利决定自己的人生,你有权利选择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但是,你可以不顾父母的感受吗?
如一件头所说,你的父母,也是你人生的一部分。
庆幸的是,明太子最终也明白,自己真正想做的是一名医生。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都要作出许多艰难的抉择,很难去衡量哪个选择带来的坏处是最少的,但是,当我们选定了,就应该勇敢去承担这一切将会造成的后果,有得,也必定有失。
哪怕你会失去很多,但只要你认为值得,why not?
“有些期望可能不关你的事,你会不懂,为何有些人愿意牺牲性命,也要追求一些不会有结果的期望,但若用心感受,你便会学会,每个期望或轻或重都是值得尊重的。
”那一个要砍掉左手的小女孩,真的很令人动容。
她让吹水华明白到,梦想的力量。
生活与生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生活需要期望,需要梦想,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有一个宝贝,有一个重心,拥有追求,拥有期望,才是生活。
当一个人失去自己的梦想,没有任何期望,那只能算是一种生存,只是机械地过着每一天。
至于Andy,奶奶的离世让他变得成熟,对自己重拾信心,即使失败过,那又如何?
我只知道,经历会让人成长,一次又一次的困难,会让你更清楚,自己应该怎样做。
医生的,使命记得第一个星期,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金世荣事件。
一件头说“不要用你个人的道德标准去断定一个病人是否应该救。
”作为医生,人只有两种,健康与不健康。
生命是宝贵的,无论他是作恶多端的坏人,还是心地善良的好人,那都是一条鲜活活的人命。
在金世荣事件中,鱼仔本来就对一件头有偏见,自然就觉得一件头坚持要救金世荣只是为了奉承金老板,同样地,金世荣也是一个不负责任的肇事司机,也是这次事故中应该负全责的人。
只是偏偏他就是存活率有90%的人,或者你会觉得不公平,像鱼仔一样,认为他就算死了都是咎由自取的,要救的也只是要救那个路人。
但是,在医生的角度,谁存活率高就先救谁,金世荣却因为医生的个人道德标准而不被获救,明明可以存活却将获救机会给了他人,这又算是公平么?
范医生说:“如果在公立医院,做到我现在这个职位,已经不是纯粹做一个医生那么简单,还有许多行政上的事情要兼顾,反而私人执业,我可以有更加多的时间去照顾病人,你现在在公立医院做事,你很清楚,其实公立跟私立不应该是对立的,换个角度说,应该是互补不足才对,我希望通过不同的渠道,可以令更加多的病人得到更加好的照顾。
”有人的地方,会有是非,为了上位,也难免会有暗地里的人事权力斗争。
有时候尽管你不想去处理这种人际关系,可是又不得不去面对。
做医生经常有许多交叉点,要做好多艰难的选择。
如范医生所说,其实救人是team work,你不可能一个人完成整个手术,你要靠多方面的协助。
规则之所以被订下来,也是为了保持医院能有一个良好的秩序,若每个医生都像一件头那样,独行独断,那又是怎么样的后果?
不是每个人都能侥幸手术成功的,若手术失败,那又是怎样一种后果呢?
规则,是对医院,对医生,甚至是病人的一种保障。
如一件头对病人如此重视,经常超过看病的时间,令其他医护人员怨声载道,他的出发点虽好,但也会着影响其他人的正常生活。
每个人也有自己的生活,医生,护士,是一份工作,也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
福伯的离世,令他的思想发生转变。
一开始,他是如此独行独断,一切以病人的利益为大前提,就算牺牲前途又怎样,我愿意。
被封刀后,他开始埋怨医院制度的不合理,明白自己不是万能的,要救一个病人,并不能只依靠自己的努力,病人也不爱惜自己,你又可以怎么做?
他不再执着于自己之前的理念。
只是福伯离世后,他却为自己的疏忽,为自己的粗心而自责。
其实,他也没错的,他努力过,可是不被接受,但是福伯心里也知道,一件头是很关心他,一件头很恶,很啰嗦,但他确确实实是一个好医生。
最终,他也明白到不仅要治愈病人的身体,还要把病人的心治好,试着走前一步,做多一点点,可能结果全都不同了。
其实我也觉得,重视病人是应该的,可是你要找到一个平衡点,你不能不顾其他人的感受,重视病人也应注意方法,不一定总是要挑战规则,勇往直前,什么也不管。
医生不是万能,不是每个病人都能救活,有时面对病人的离世,他们难免会对自己一直坚持的理念有所怀疑。
“这一刻,我怀疑自己究竟专不专业,做医生每天要面对无数生死,很多人以为我们已习惯了,麻木了,但其实我们实在很害怕面对失败,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失败以后要承受最后的悲痛,承受失去亲人痛苦的是他们的家属,可是看到他们哭得死去活来,其实我们的心不会比他们好过,究竟医生的使命是什么?
”“不是每個病人都能救活的,沒有人可以逃避死亡,可是在病人離世之前,醫生盡全力令他們舒服安詳地度過最後的日子,就是對病人最大的幫助,對家屬最大的安慰。
這就是醫生的使命”既然死亡是每个人必经的阶段,那么,为什么还需要医生?
尽管每个人的起点和终点都是一样,但在出生到走向死亡的这一过程,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
医生延长我们的生命,是为了让我们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能看到更多的东西,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让通向死亡的这个过程留给自己更多回忆,对生活了解得更加透彻,最后能够没带着任何遗憾离开。
生命的意义,人生的思考“一个人出生的时候坐BB车,小孩时就坐脚踏车,长大了坐私家车,老了免不了坐救护车,到最后一程就坐出殡车。
”或许,用医生来作题材的剧集,总离不开对生命的思考。
也许这是一个老土的话题,但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尽管早知生老病死乃是最正常不过的自然规律,尽管早知每个人都难以逃避这个结局,只是当我们接受生离死别的时候,我们真的会痛,真的会流泪。
或许最令人难过的时候,是你想起这个离去的人曽带给你的回忆。
当罗兰姐饰演的奶奶死的时候,我哭了,因为她让我想起自己的奶奶。
记得我的奶奶去世的时候,我并没有哭,只是在后来想起她对我的好时,我总是会流泪,不开心的时候,总是会躲在被窝,偷偷地一个人哭,因为我想她了。
但是,罗兰姐演的这个奶奶,是没有带着任何遗憾离开的,Andy终于成为医生,终于克服自己心里的障碍,奶奶的心愿可以达成,死,也无憾了。
同样地,如一康,即使他还没能到美国读书,即使他和晶晶相恋的时间实在太少,但是,他的一生,也应该没有遗憾了。
尽管残疾,他没放弃自己,依然乐观地活着,他有疼爱自己的母亲和哥哥,他有一群要好的朋友,他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例如打篮球,剑击,他有自己喜欢的人,他与她曾经相恋过,一开始,我不明白一件头在一康追思会上说的那一段话,即蝴蝶效应与这一切有什么关系,后来看了工作人员潘漫红的微博才知道,“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那只拥有魔法翅膀的蝴蝶,因为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可能让这个世界变得不一样”因为我们曽出现在某些人的生命中,他们与我们共同经历过一些事情,彼此有着共同的回忆,也正因为我们的存在,让他们的人生,变得不一样。
“健康的人不一定快乐,不健康的人也不一定不快乐”或许一康是不幸的,但他却是幸福的,快乐的。
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懂得这个道理,珍惜现在的健康,珍惜现在的快乐。
鱼仔说:“你可知道当苦难发生的时候,人怎么老喜欢问为什么?
我想可能是人忘记了,这其实是我们生命中必经的一部分,所以当死亡接近我们的时候,我们会变得很惊慌、无助,我们便会不停地问为什么……”钱医生说:“有病不要害怕告诉身边的人,否则,他们完全没有心理准备下,你已离开了,到时他们不止会伤心,还会非常后悔,没有好好珍惜和你最后相处的时间”炳灿说:“并非每个人早上出门后,都能确保自己晚上能安全回家的,你可知道那些不能回家的人带着多少遗憾离开这个世界?
你四肢健全,健健康康,有自由选择自己想做的事,只是这个条件,世上已有很多人一辈子也羡慕不来。
”一切一切,也提醒着我们,珍惜现在,珍惜那些你爱的和爱你的人。
幸福不是必然,生活太多变数,没有人知道下一秒即将发生什么事,我们能做的,只是好好把握当前的这一秒,珍惜这一秒。
关于,期望On call中,令我感触最深的,其实还是鱼仔关于“期望”的台词。
如果期望真的无法达成 是否还应该坚持下去呢?
能够达成期望时的确很兴奋,即使只是一个非常细小的期望当它能够落实时 人生马上就像重燃希望不过期望有时其实很虚无缥缈 但却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就像空气 我们的身体需要靠空气才能生存而我们的心需要有期望 才有力气好好生活每个人都想自己的期望能够达成 但世事往往不能尽如人意有时候期望越大 失望也越大反而没期望就不会有不必要的痛苦的确,很多时候,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渐渐地,我们害怕期望,害怕再一次失望,因为失望的感觉,实在太难受了。
可是,难道我们因为害怕失望,而拒绝期望吗?
你把一切想得太美好,但现实往往是残酷的,幻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你之所以抱有如此美好的期望,是因为你相信,所以,别怕失望,因为你会拥有勇气,去接受一个残酷的结果。
无论期望带给你安慰、快乐、还是伤心,能够期望与被期望都是幸福的事因为我们还生存着就算有多少个期望落空 我们也可以有新的期望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之前,我曾因为一些小事而怀疑自己,开始犹豫,是否继续对一些人一些事抱有期望,后来,我想通了,我有能力将一切想得如此美好,也有能力去接受一个残酷的现实,感谢15集,感谢这一段台词,更令我明白到,就算失望又如何,因为你可以再次抱有一个新的期望,带着美好的期待,去面对新的生活。
简单评论,那些角色。
尽管一直对罗仲谦没什么感觉,但在这里,凭着洋葱这个角色,我开始对他改观了。
洋葱很可爱,我觉得他对鱼仔也只是喜欢,尤其是他为了鱼仔能够和一件头表白,撒谎让一件头能够和鱼仔吃饭,还替鱼仔完成所有的工作,所以洋葱其实也是个很好的男人啦。
很多人被洋葱和三叔那一段感动,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我的印象却不是特别深刻。
美雪,从第一集开始就讨厌她,讨厌她总是板着一张脸,讨厌她的好胜,到了后来美雪和鱼仔争一件头,她所做出的行为,真的令人很不爽。
当我知道美雪最后和炳灿一起,我很不满意,觉得这样太便宜她了。
可是从第21集开始,我对她改观了,我也很喜欢美雪和炳灿这一对,很有爱。
新人来说,其实我觉得一康的演技是在这么多人里面比较好的,真的觉得他和一件头很有兄弟相,笑起来也很帅气。
我也比较喜欢晶晶,不过我喜欢她戴眼镜的样子,可是有点像廖碧儿,只是晶晶的动作真的很生硬。
当然,还有一群实力派的演员,令整套戏生色不少。
笑姐,罗兰姐,范医生等等一件头三兄弟很有爱,总是喜欢泼东西,不是泼水就是啤酒,还有咖啡。
还有小益啊,看见他那眼镜和眼睛就想笑了。
炳灿不错,觉得他也几帅哥,又大只。
完美中,往往会包含不完美总体来说,on call36真的是一部制作认真的电视剧,很久没看过一部这么有感觉的电视剧了。
太喜欢主题曲,尽管我不喜欢容祖儿。
只是,鱼仔这角色似乎还是不够色彩,能否为阿怡带来视后的奖项,言之过早。
新人的演技,真的需要磨练,读对白不自然,动作生硬夸张还有洋葱,其实我觉得一件头和洋葱这条师徒+兄弟的线可以有所发展的,之前官网的介绍是,洋葱的脚受伤,是一件头照顾他,可是这段却改了,还有最后洋葱喜欢上晶晶,总是感觉很别扭。
属于我,特殊的情意结留意on call36只因有我最爱的两只,马明,阿怡还是演情侣的呢,其实本来没对这套剧有太大的期望,也纯属是看看自己的偶像,改观,从预告开始,看了预告片,开始期待里面的剧情,然后一看便着迷了,我变得越来越狂热,恩,真的,很久没看过一部这么有感觉的电视剧了。
On call 36对于我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可这意义具体是什么,却又说不清楚,但我只知道,我真的,真的,很喜欢,很欣赏这套戏,近段时间,总是有些压抑的感觉,没有动力去学习,哪怕等待着我的是6月的高考,每天在学校,会跟同学讨论剧情,讨论得不亦乐乎,每当我晚上放学回家,抽二十几分钟看看on call,哪怕只是剪辑版,我的心情就会好转。
晚修结束,回到宿舍,躲在被窝里用手机看微博,当我看见身边越来越多的朋友在看on call,在赞on call,我就有一种满足感,自己喜欢的东西得到认同,自然就会满足了。
我很狂热,因为我觉得,狂热是一种生活态度,让生命变得沸腾起来。
我将每一集的感受都用文字写下,我用心,我认真,只因这是我喜欢的事情,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当然会认真了。
广一模,这一重要的考试,有广东“小高考”之称,当我知道考完这次模拟试后有难能可贵的两天假期,我真的很惊喜,因为我可以回家在电视上看大结局的直播,一回家,我马上就把前4集补上,只是看完on call之后,却是各种各样的不舍,心里感觉空空的,假如on call能一直播映下去,那多好,只是电视剧总有结束的一天,自己的生活,还是在继续。
此时此刻,我的心情却是平静的,愿我也能带着新的期望去拥抱新的生活,走过高考,然后在漫长的暑假中,再次重温on call 36小时。
1.目前为止,大陆医疗剧的天花板是2005年的《无限生机》,香港医疗剧的天花板是《On Call 36小时》,日本医疗剧的天花板是《白色巨塔》,美国医疗剧的天花板是《豪斯医生》2.港剧总是既有鸡毛蒜皮的狗血,又不忘告诉我们大方、包容和以德报怨,丝毫不掩饰人性的任何一面。
剧情绝大部分都能猜中,却也偶尔有狗血到猜不中的剧情。
剧情节奏欢快,丝毫不拖泥带水,爱恨情仇让观众的心情跌宕起伏,总是不自觉的让人感动,结尾万年不变的大团圆结局总是令人心情舒畅。
3.本剧非要让张一健把字迹弟弟弄残,最后让刚追到女友张一康死于高空抛物的两个啤酒瓶子,演员档期就这么紧吗?
至于吗编剧同志?
我承认悲剧效果拉满,真的是把最美好的东西毁灭给观众看。
男护士吕小益不领情反而骂屠护士长,真的让吕小益瞬间成为第二个温兆伦啊,真的好招人恨,而且吕小益好不容易找到气跑的屠护士长后,看到大哭的屠护士长后,一番交谈,小益拿出了一包纸巾,但是不是把整包纸巾递给屠护士长而是只从这一包纸巾里拿出一张纸巾,确实是从细节上反应了小益这个人物的小气性格,但是作为观众,我对小益的所作所为一直耿耿于怀,至今不能平静,就不能给整包纸巾吗?!
前几集的淇淇应该说是女追求者的典范、女友界的宝马啊,可是淇淇几集后人设的崩塌,瞬间把我拉回了现实,让我感觉再也不会爱了……港剧这种浮夸的魅力是大陆剧永远写不出来的4.在感情中,不看婚否,不看先后,得不到爱的那个才是第三者。
5.时间的长短培养的只是亲情,了解的欲望代表着爱情的萌芽,了解的广度代表着爱情的热度,了解的深度决定了爱情的质量,而双方的成熟度决定了爱情的寿命。
6.好胜其实源于自卑而不是自信。
越自卑就越想证明自己就越好胜。
真正自信的人是不屑于当众证明自己的。
7.公立医院的医疗条件肯定不如私立医院,但公立医院是普通百姓的最佳选择,私立医院是整个医疗体系的重要补充,两者不是对立关系,服务不同需求的病人8.一个人是否该死,是否可以死,医生并不是决定者,医生不应该被神化,他们不是造物主,也不是阎王或者天使,医生就是一份职业,同司机,厨师等并没有不一样,医生只是肉体的修理工。
9.为什么造物者设计的生命要有寿命,就是为了让生物们懂得敬畏,学会珍惜。
10.号称TVB版贾静雯的黄智雯,真的是姊妹版,黄智雯其实就是婴儿肥的贾静雯
《oncall36小时》是第一部我都无法等到第二天看更新,只能每天等TVB直播的电视剧。
一点一滴都真挚感人,但给我最多触动的,还是鱼仔的信。
每集看两遍,用心整理,大家都来支持《oncall》吧!
第一封:前阵子因为选课的事,我经常失眠睡的不好。
结果,我今天犯了一个专业实习医生不应该犯的错。
今天上午我巡房的时候,钱医生突然让我向老板作简报,碰巧今天是总巡房,一下子好几十双眼睛看着我,我简报完之后,老板只是说了一句:你要回去温下书啦。
当时我看到旁边有一个垃圾桶,上面写着“医疗废物”,那一刻我真的好像跳进去,我好犹豫这样的愚的事是不是应该告诉你知,但我希望你能了解我多点,我深信感情不是建基于时间上面,而是建基于互相了解。
PS:其实我同大家一样期待着男女主人翁的感情发展,到15集还没有明朗着实让看客们好着急,其实好像也不只当看客的时候着急,现实生活中的感情也好像很赶时间,看对眼就应该在一起,不能在一起就掰,我们似乎不愿意去多花点时间相互了解,了解对方的性格脾气和生活,我们都未搞清楚这个人到底是不是自己想象的样子,也从来没想过自己靠近会给另一个生命带来什么。
我喜欢鱼仔的大胆执着,可我更被这种肯花时间去多看看的心境所感动,毕竟两个人在一起是实实在在的生活。
第N封(15集关于期望): 这个病人患有缩窄性心包炎,他病情很反复,已经做过几次手术,但其实帮主都很小,但是这个病人从来都没放弃过,任然对生存充满希望,每个人对生命都有不同的期望,有些是为了自己,有些是为了满足别人,但从来没有人可以保证,这些期望几时可以达成,好像这个病人一样,出出进进医院这个多次,究竟他每次是带着怎样的期望来到医院的呢?
如果期望真的无法达成的话,是否还应该坚持下去呢?
期望能够达成的时候真的好开心的,即使只是一个很细小的期望,当它能够落实的时候,人生就好像马上又燃起希望一样,不过期望有时都好虚无飘渺,但就好像我们的精神支柱,就像空气一样,我们的身体要靠空气才可以生存,而我们的心就需要期望,才有力气好好生活。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期望能够达成,但事事往往不能尽如人意,有时候期望越大,失望就越大,反而没期望就不会有不必要的痛苦,或者期望会带来痛苦,但正因为有期望,就算再痛苦我们都可以捱得过,所以,即使再怕失望,再怕痛,都不能失去期望。
剧作家莎士比亚曾经写过,期望是唯一能够医治苦痛的良药,我更加觉得,当你悲伤的时候,期望就好像一首能够安抚伤痛的音乐,能够达成期望当然是很开心的事,但有时候我们的期望会违背其他人的愿望,难免要做出取舍,放弃哪个期望都要付出代价,但是除了你自己,没有人会告诉你知应该怎么选择,有些期望可能不关你事,你会不明白为什么有人愿意牺牲生命,都要去追求一些没有结果的期望,但用心感受你就会学会,每个期望或轻或重都是值得尊重的。
但是无论期望带给你安慰、快乐还是伤心,能够期望与被期望都是幸福的事,因为我们还生存着。
就算几多个期望落空,我们都可以有新的期望,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PS:有人嫌14、15集的剧情太拖沓,其实我觉得这两集的剧情很感人,也许是因为自己的期望也在违背他人的愿望,放弃哪一个都是痛苦的,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时候?
你是怎么做的?
作者很偏爱鱼仔,所以他把要说的话都借由鱼仔的口讲出来,独白和剧情扣的很紧,也许我们不应该诟病什么,主创有很多想法期望我们看到,而每一个期望都应该被尊重。
生活不是只有恋爱,不是都是惊天地泣鬼神的创举,更多的是反反复复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那就抱有期望的活下去吧。
第N+1封信(16集): 小时候觉得做医生好伟大,既可以医好人的病,有可以医好他们的创伤,但是当我做了医生以后我才发现,有时候医生可以做的事实在是太少太少了,有时我会觉得很迷惘,医生的责任是什么?
医生每天都要不停抢救病人,但死亡是每个人都逃避不了的结局,医生做的一切到底还有没有意义?
这一刻我都很怀疑自己到底专不专业,做医生每天都要面对无数生死,很多人都以为我们已经习惯了、麻木了,但其实我们真的很怕面对失败,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去面对。
失败以后要去承受最后的悲痛,承受失去家人的悲痛的是他们的家属,可是看到他们哭的死去活来,其实我们的心里不会比他们好过,究竟医生的使命是什么呢?
背起医生的身份,就要肩负起救人的责任,和死神搏斗抢救生命,每打赢一场仗,救回一条命,我都会觉得很开心,会因为自己的医学知识帮到人而骄傲,可是越做的久,我就越怀疑,医学真的只是为了抢救生命?
科技不断进步,也拖长的病人的死亡过程,延长了病人的痛苦,很多病人最终还是救不回来,我们做医生的又应该怎样去面对?
两三千年前,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讲过:不是每个病人都能救得活,没有人可以逃避死亡,可是在病人离世之前,医生尽全力让他们舒服安详地渡过最后的日子,就是对病人最大的帮助,对家属最大的安慰。
这就是医生的使命。
附 andy奶奶临走时的那段话:你不用替我难过,一个人出生的时候坐婴儿车,小时候坐单车,长大了就开私家车,老了免不了做救护车,到最后一程就做出殡车,每个人都知道有双脚一伸的一日,我只想走的得得体体。
PS:16集真是彻彻底底的击中我的泪点了,死亡真是世上最具有震撼力的事件。
很多人都看过医生,也都经历过亲人离世。
有一年去医院做眼睛的手术,家里有位好友是医生,聊天的时候他说,人体是这个世界上最精密复杂的仪器,很多功能很多环节都是目前的科技水平无法预知和了解的,其实医生也很无助,他比其他人多出的那部分医学知识是无法将每个病人都救回来的。
那次之后,我对医生的宽容度大了许多。
生命是珍贵的,因为每个人都有对社会的贡献,有爱他的家人朋友爱人,所以每一条生命都是值得尊重了,医学昌明的今天,最大的成就可能不是提高的人类的平均年龄,而是让大多数的人在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更有尊严。
不仅仅是医生吧,从事每一个职业的人都有这样的困惑,我所做的事到底有什么用呢?
有什么意义呢?
每个人工作应该不只为了生存,蔡康永说评价一个人的标准应该是这个人的存在有没有让这个世界好一点,如果是医生,救死扶伤或者让病人更有尊严都会让这个世界好一点;如果是老师,每教好一个学生,让他们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或者有更好的前途都会让这个世界好一点;做公务员,认真的做好自己手头的工作,不贪不拿,说实话做实事,也会让这世界好一点。
我们扮演的每一个角色都有他的使命,不要只审视医生啊,也看看自己做的好不好,如果每个人都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我相信这个世界会很好的。
每个人都避免不了生死,你到这个世界来,走多少路吃多少米都是早早就注定的,所以生命给我什么,我就珍惜什么,如果不是我的,也没有什么可惜了。
认真的过好每一天吧!
TVB真的没什么人了 杨贻也算一姐了
前半部分尚可的医务港剧,前面的剧情还把我感动了一下,到后面基本都是感情戏,越看越无语……
前10集4星,开头清新之风迎面扑来,“一件头”的性格本有些单一,但马明很fit这个角色,塑造得立体,尤其喜欢福伯桥段;中间5集3星,安迪仔的奶奶和左手小提琴有些煽过头,但鱼仔的表白很有趣,执着的card也很感人,一件头ex情人桥段就无趣也太戏剧化面具;后10集2星,狗血不是一盆是一地!
看了第一集就没有兴趣的电视剧
气哭 果然不能再对医学剧抱报任何希望
值得一看!医生也很不容易啊!
断断续续甘睇,皆因对医院题材噶无感.都系果句,活在当下,珍惜眼前人最紧要
四星跟编剧毫无关系,完全是为了第一次演男主的马小明!!!虽然角色最完美是棠哥仔,造型最美貌是Loo Sir,但一件头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男主啊!!!(¯﹃¯)
又是披着职场外衣的爱情剧,相比后面出的白色强人不是差了一点半点。男二洋葱开始完全不负责任吊儿郎当到后面一次病人的死让他幡然醒悟,这是成长,但也太牵强了,首先这个性格要不是有人兜底,一开始就是草菅人命被开除的命,哪里还有重新做人这一选项。女主对男主开始的误会也是,认为男主拍马屁一意孤行,男主要评估两个伤者轻重再决定哪个动手术,果然男主对了,但是人已经死了,女主认为男主只是觉得自己对了了不起了,还跑去骂男主,这跟后面的性格反差太大了。女主妹妹也是,超级容易翻脸,跟女主翻脸,跟自己妈翻脸,出现医疗事故竟然就跑了,打算不做医生了,只是为了给女主机会让她可以展现姐妹情深。这个编剧所有的剧情故事都太刻意了,为了达到某个目的,让人生病,让人死亡。女主生病,这样男女主终于历经千心在一起,男主弟死掉体现器官捐
这剧明明很烂..居然风评这么好?
马同学笑起来太萌了加一星
严重暴露TVB没什么演员的一部戏。
大道理到挺多的,可惜集数太短。
因为我喜欢马明和杨怡啊~
普通。为了看看马国明。
还不错。。
还木有《心术》有意思呢 港剧的情感对白令人发指。。。
最后一对对都成眷属了。#20120406
非常out地补剧。总结:1,虽过于油滑,但总体来说各个情节都胜《心术》几个马位,2,全剧只有杨怡的演技和颜可看,马国明有大进步,但有些地方还是无法收放自如。3,TVB真缺人,大结局那几个新实习医生真丑……
感情线逻辑怪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