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不坏

Death Proof,玩命‧飞车‧杀人狂(港),不死杀阵(台),死亡证明,死亡证据,保你不死,Grindhouse: Death Proof,Quentin Tarantino's Death Proof,Quentin Tarantino's Thunder Bolt!

主演:库尔特·拉塞尔,佐伊·贝尔,罗莎里奥·道森,范妮莎·费丽托,西德尼·塔米娅·波蒂埃,翠茜·索姆斯,罗丝·麦高恩,乔丹·莱德,玛丽·伊丽莎白·温斯特德,昆汀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7

 剧照

金刚不坏 剧照 NO.1金刚不坏 剧照 NO.2金刚不坏 剧照 NO.3金刚不坏 剧照 NO.4金刚不坏 剧照 NO.5金刚不坏 剧照 NO.6金刚不坏 剧照 NO.13金刚不坏 剧照 NO.14金刚不坏 剧照 NO.15金刚不坏 剧照 NO.16金刚不坏 剧照 NO.17金刚不坏 剧照 NO.18金刚不坏 剧照 NO.19金刚不坏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金刚不坏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迈克(库尔特•拉塞尔饰)是一个经常与死神打交道的特技演员,久经刺激之后,他俨然成为一个变态杀人狂。一天,他穿上行头,照样开着那印有骷髅图案的汽车上路寻找猎物。在午夜酒吧,他接近了一些年轻女人(罗莎里奥•道森、范妮莎•费丽托、乔丹•莱德、罗丝•麦高恩等饰)。在喋喋不休的她们离开酒吧后,迈克展开了行动,那辆诡异的汽车,便是他的致命凶器。 一段时间后,李(玛丽•伊丽莎白•文斯蒂德饰)和她的朋友们(佐伊•贝尔等饰)结伴开车兜风,一路上有完没完地闲聊。此时脸上有疤,目露凶光的迈克又在暗处盯上了她们并一路跟踪,他还能继续可怕的疯狂杀戮吗?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吐司男之吻2住我隔壁的年下恋人三个女孩为何我的世界被遗忘了?少男奶爸第一季快藏起来!玛琪娜同学!!世界尽头的圣骑士铁锖山之王新盖塔速度与激情4当我们同在一起上线下线我是外星人难寻神探莎拉:暗影任务香水我们死去的那个夏天猛鬼大学3龙狱天棺撼龙天棺2099迪莉娅的证词蜗居爱情新世纪奥特曼传说里奥-费迪南德:亦父亦母永恒族Re:复仇-在欲望的尽头-神战:权力之眼伦敦·休斯:猎男大法爸爸的便当世界第一梦与无线电

 长篇影评

 1 ) 不要酒精不要毒品的natural high

跟ybman聊“我最喜爱的金庸作品”,永远是射雕英雄传。

他说难道你不喜欢笑傲江湖吗,鹿鼎记呢我喜欢它结局圆满啊,很具幸福感。

你看神雕,一个人断手一个人被强奸不说,两人还分离那么多年不知道对方存在;鹿鼎记呢,全部都是偶然事件,韦小宝要不是运气好可能早就性命不保了,根本对自己的未来没什么掌控,也不脚踏实地;令狐冲是洒脱,但任盈盈却只不过是心动对象,没可能成为红颜知己。

那么,其实你是喜欢那种生活,他说还真是。

我需要掌控自己的人生方向,需要不止做好情人还是好红颜,最重要的,在生活中要做绝对的女主角。

而我看过的区区数部金庸里就只有黄蓉是绝对的女主角,即便生活有艰苦,环境也会险恶,精神却总是有寄托,不止是爱情,亲情、友情一个都不少。

可以说,我喜欢它,不是因为金庸写的极端好,而是金庸写的我认同,在阅读过程中我角色代入了。

由此说来,Death Proof让我极端兴奋,也是因为角色代入原则。

反正,ybman说,女权者都喜欢。

除去Quentin原来就是我大爱外,有以下三条原因1、是人都会害怕,只要你有力量还击。

有没有力量还击的先决条件是,你对那个人的身份有没有认知,如果要贴符号为“变态杀手”等等的话,勇气已经丧失一半2、青春期很危险。

我们搔首弄姿的青春期,以为能把男人看透,能将男人玩弄股掌,谈来谈去只有感情,其实正是丧失自我的表现,是力量薄弱的表现。

也可以说世界里只有感情的美女很危险很无力,混在智慧女圈子里更会凸现这种无力(其实我们没有人知道片中Lee发生了什么。。。

)3、肾上腺激素。

Zoe、Kim飙车时,它还分泌的没那么明显,自Zoe从草丛中起身,拾起路边杠棒,汹汹到:我们去干掉他以后,就开始急速飙升,至三人你一拳我一拳生生将变态打倒在地告终。

我隐约觉得Quentin生命中女性占了很重要的地位,他的戏总有点女权味道,有相同感觉的还有woody allen,即便他的生活观很悲观。

而他们俩,在众多人眼里都喜欢絮絮叨叨,拍些不知所云的对话戏,没准才是拍片的真实用意,让所有人看着看着就被灌输观点了,还很享受,真是爱控制的高智商男呢。

 2 ) 血肉橫飛的文藝女青年VS不死之身的女權主義

“你用你的双腿把他那么一挟,一切搞定”,如果您认同这句话对男人的高度概括那么恭喜您和本片女猪脚Butterfly一样是位新女性主义者。

觉得名字绕口?

还有个民间称谓:文艺女青年影片分为两段,前半段讲四个漂亮姑娘开车去度假的过程中被叫“特技人麦克”一个喜欢偷窥漂亮妞脚丫儿的的变态老男盯上,他特有的美国式心理变态和他那辆经过改装的“不死之车”(Death Proof)最后将4位美人撞得血肉横飞;拥有修长美腿的妹妹眼看着自己的长腿被车窗锯断,长得和安吉丽娜·朱丽有几分神似的女猪Butterfly漂亮的脸蛋,被一个200英里/小时时速的车胎碾过去。。。。

想象一下番茄拍碎在菜板上的样子用验尸官的话:她们4个像是被妖怪嚼碎了再吐出来的。。。

电影的后半段讲一年后该变态男盯上了另一群四个姑娘,不想对方却有更彪悍的飙车技术,于是一场让人摒住呼吸的公路生死追逐开始了。。。

如果你无法忍受影片开头美国妞的唧唧呱呱漫长的絮叨,而一路猛按快进键,那您很可能错过本片的精髓前后两组姐妹淘都用了影片1/2的时间唧唧复唧唧的喋喋不休“男人经”前一组浅薄 ,后一组深刻 直接导致前一票人被变态老男人搞定,后一组最终搞定了变态老男人如果整整100分钟一部电影就是讲述4个文艺女青年如何血肉横飞的故事,昆汀·塔伦蒂诺怎么敢带它去嘎纳参展他当然不会仅仅让挑剔的法国观众欣赏1部血腥四溅飞车追逐版的德州电锯杀人狂女观众们咬牙切齿的一个多小时担惊受怕的压抑,终于在影片的最后一刻爆发了终于轮到彪悍的姑娘们让这个杀人不眨眼的怪叔叔像个Baby一路飙着泪,一路求饶看過昆汀另壹部《殺死比爾》,妳大概知道這位導演很糾結關于“女性複仇”這個話題Man are Dogs ,沒錯“賤格”是大多數狗男人難以克服的一個生理缺陷,但絕不等于男人的全部本質。

女性主義思潮開始在西方,最初是指追求男女平等,而發展到今天往往只要看過幾集“欲望都市”就仿佛從一個得不到男人的怨婦搖身一變成爲大徹大悟地女權主義者,仿佛一夜之間“大齡單身女青年”就從此不再羞于啓齒勒如今的文藝女青年一邊扣大衣扣子一邊對床上的男人強調“是老娘把妳睡了”睡男人,被男人睡只是一個從屁股看大象和從腦袋看大象的區別。

不能因爲妳看穿了男人醜惡的嘴臉就貌似站在男女關系的道德的制高點上男人女人在一起就是一場殘酷相互搏殺,誰也沒有先天優勢,濺招出招才是王道如果獵人舉槍瞄准一頭凶猛的獵物,必须意識到還有50%的危險性是它把妳吃掉如果妳以爲挂上“女權主義”的紙招牌就准備像華南虎壹樣去捕食,那妳很可能只是經驗老到的中年老男人眼裏免費的Hellok Kitty貓

 3 ) 昆汀对权威电影嗤之以鼻

《金刚不坏》这部电影中我们彻头彻尾地看到了昆汀对固有电影结构的蔑视,甚至对所谓的A类电影嗤之以鼻孔。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几乎所有电影人都陷入了一种迷思,力求精美的电影画质,绝对劲爆的电影特效,结构经典的故事逻辑,优秀的台词,以及美貌与实力并驱的男女主角,所有的这些电影元素都在释放着一个荒诞不经的逻辑——好电影就是要砸钱。

而在这部片子中,昆汀彻头彻底给了当代电影人重重一巴掌。

首先,电影画质刻意做旧,黑白与彩色切换,胶片划痕在屏幕上闪烁,甚至不断跳帧、重复帧,让你以为VCD卡碟。

整部电影看下来,你怎么也想不到这部片子拍摄于千禧年之后,全程老旧的视觉感受起码让电影倒退五十年,而这样的做旧效果恰恰是对那些要求电影画质如何精美的形式影人赤裸裸的嘲讽。

至于特效,这部电影更是返璞归真,全片用了三辆破旧铁皮车,真实飙车,真实撞击,直到撞到稀烂电影才结束,反特效做到极致,也向港片致敬。

尤其是电影进入第二段,三个女孩儿们玩“船桅”时遇到变态杀手麦克,两辆车你追我赶,猛烈撞击,看得人心潮澎湃。

顺便一提,所谓的“船桅”就是在轿车前壳上爬一人,然后高速开车,寻求刺激。

在这段中,你将看到麦克开车猛烈撞击着三个女孩儿的车辆,而前壳上苏伊被高速行驶的轿车左摇右摆、险象迭生。

所有的镜头都让人心情紧绷,相比于港片真枪实弹的男人汉子,这部片子更为惊险之处是用了一个看上去弱不禁风的女人做这些惊险动作,看得人因此也更心头一紧。

而电影的故事结构,看完之后,让人不禁一笑,荒诞不经。

如果你以为电影前五十分钟的三个女孩是电影主角,那你太天真了,在电影五十一分钟时,三个女孩儿全死。

这时你或许以为电影主角是那个在五十分钟中时有出现的特技演员麦克,那么你又错了,真正的主角是在前面的三个女孩儿死了之后,又出现的四个女孩。

一部电影会在五十分钟之后出现电影主角,你一定会满脑袋黑人问号,这样的电影有意思吗?

我向你保证,绝对有意思。

这里暂且将这种故事结构定义为复仇模式,前半段拍了一个变态杀人狂如何杀人不用付出惨痛代价,这个时候积累了一大帮义愤填膺的观众,不过放心,如果你现在真得痛恨不已,接下来的故事你会爽到飞起。

导演又派了三个女孩,彻头彻尾对这个杀人狂进行了以暴制暴。

电影要怒杀反派,还有什么套路能够比“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还要爽的?

说到台词,更谈不上优美,可以说是低俗不堪。

全片出现了七个女孩儿,这七个女孩不是什么大家闺秀,也并非小家碧玉,她们其实是很多女孩儿日常生活的真实存在。

在闺蜜面前,她们句句爆粗口,有关性的话题更是不乏,至于男人,在她们的议论中充满着嘲讽与摆弄。

哪个女孩不承认这其实就是闺蜜之间的常态?

那些社会为女性定义的优美,彻底消失不见。

再来聊聊电影的男女主角,昆汀完全杜绝了流量明星。

电影中从头到尾出现了七个女人,四个男人,其中三个男人惊鸿一瞥,不做多谈。

可以说,这部电影是七个女人和一个男人的戏,这恰恰表明了电影的女权特征。

尤其看后半段,彻底的女权崛起,结尾处三个女人开心跳起,相信让很多妇女同志为之一振,鼓掌欢呼。

这八位主角在当年没有一个是相当成名成腕的,甚至还有替身演员,拍的片子许多人都没听说过。

就是这么几个人,合作了一部相当有戏剧张力的电影。

最后谈谈此片所展现的一些昆汀特征。

昆汀的成名作是《杀死比尔》系列以及《低俗小说》,而这部电影其实是他的沧海遗珠。

谈及昆汀,人们联想到的词会是“暴力”“结构”“cult”“爽片”等等,这些昆汀元素在《金刚不坏》中有了集中体现。

在电影五十分钟左右的时候,变态杀人狂麦克用车将三个女孩儿撞飞,导演给了每个女孩一个死亡特写,大腿飞出、血溅车窗,惨不忍睹,不忍直视。

这个片段应该是我看过他所有电影中,最为刺激视觉感官的一节。

电影本身定义为了B级电影,所有的低成本电影元素在这部片子中有了集中体现,昆汀作了次对权威的绝地反击,对A类电影全面嘲弄。

其实他的其他电影都有这样的影子,例如《低俗小说》中最先出现的也并非主角,而是蒂姆罗斯扮演的两个劫匪;又例如《落水狗》中先交代结局,再交代过程,继而交代后续内容,也是反固有的故事结构的。

这样的反权威例子不胜枚举,可以单列一篇文章讨论。

顺便一提的是,每次看完昆汀本人的片子,我都对这个人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他的内心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物?

是不是真的有点变态?

且不说暴力血腥,这部片子美女大腿处处可见,脚丫子时不时地出现屏幕上,种种恶趣味让人忍俊不禁,但又很爱。

很多人对昆汀编剧的台词赞不绝口,各种笑话脏话让人捧腹,可也有人认为听着电影里人物说不完的话,看得沉闷。

我个人倾向后者,看的过程中,不禁怀疑昆汀是个话痨。

在这部《金刚不坏》中他彻底放飞了自己,将话痨的特质展露无遗。

如果稍有不耐心的观众,一定会半路不看,当然错过好片,实在可惜。

 4 ) 风格上的价值胜过内容上的价值

原文:http://www.bimuyu.com/blog/archives/22815476.shtml国内把昆汀•塔伦蒂诺的的电影《Death Proof》的片名翻译成《死亡证据》或者《死亡证明》是弱智的错译。

英文里proof这个单词除了有证据、证明的意思以外,还有一个意思是防...的、耐...的,water proof是“防水”的意思,bullet proof是“防弹”的意思,所以death proof的意思是“可以避免死亡”,在剧中用来形容那个替身演员的改装过的汽车。

《Death Proof》这个片名要想直译也并不容易,在网上看到一篇博客中把它翻译成《金刚不坏》,感觉更靠谱一些,起码不会让人觉得翻译是个白痴。

我是昆汀•塔伦蒂诺的的粉丝,早就等着看这部片子,直到最近才发现清晰版、单独发行的DVD。

看完以后的感觉是:依然能够感觉到昆汀电影的魅力,但没有太多惊喜。

昆汀的这部片子是向邪典电影致敬的作品,他故意通过把影像效果“做旧”来让观众找回当年在小破电影院里观看荒诞夸张的Cult Movie时的感觉。

这是一种什么感觉呢?

对于国内的观众来说,不妨回忆一下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你在马路边的录像厅里观看“港台电影连映”的时的情景:你走进一个空气不太流通的黑乎乎的小房间,和几个脏兮兮的人坐在一起看一部侠客满天飞、遍地都是死尸的香港武打片。

虽然现在回忆起来那些片子大部分都是胡编乱造的烂片,但是不能否认,当年的录像厅给我们带来过奇特的美好时光。

昆汀就是要在《Death Proof》里让观众找回这种感觉(上一部《杀死比尔》也包含同样的追求)。

从这个角度讲,这部电影风格上的价值胜过它内容上的价值。

当然,昆汀•塔伦蒂诺不会去拍一部彻头彻尾、模式化的邪典片,所以他尽可能地往电影里加入了他自己的东西,最明显的就是昆汀式的对话,一部商业化的邪典片是不会在电影开头和中间安排那么多喋喋不休的对话的,更不会自讨苦吃地把几个姐们的长长的闲聊用一个长长的长镜头不停机地一口气拍下来。

这部片子的缺点就是对话缺乏亮点,找不到《低俗小说》里面那种经典台词,对话内容也比较单调,时间持续过长。

不过如果你能坚持这听完那些絮絮叨叨的对话(如果你能欣赏这些对话更好),你就会看到那些一贯比较来劲的场面,当然还有一贯好听的音乐,一贯风格化的剪辑效果,你会觉得这还是一贯的昆汀•塔伦蒂诺。

作者博客:http://www.bimuyu.com/blog/

 5 ) 呃——一般吧

一直到一小时二十分,我都会给这部片子一星,但最后十分钟扭转了我的想法——虽然依然逃不过三星的命运:勉强及格。

这部电影沿袭了昆汀导演的一贯风格,当然我指的有无处不在的女人脚,足部按摩,颜色笑话,杀死比尔里出现的口哨,黑色幽默似的威廉尖叫,b级片般的爽快血浆;但同时也有导演极具特色的剧本编排(两波女人的故事差异),以及本片特有的胶片质感:卡顿和回放(在第一组女人死掉时的倒带表现尤为精彩)。

和我上一部看的片子 对决(1971)相比,它们同样讲述了公路上的血腥谋杀,猫捉老鼠般的玩弄虐待,但这部片子显然更多的将视线聚集在凶手本身上了——而那部不死车,刚开始是一种名牌,中间是可怕的共犯,到最后则连同它的名字一样成为了一种讽刺和反转的象征(车辆抛锚在路边,凶手在车前被打的倒地不起,这就是最好的背景)。

这部片子在镜头上的运用没什么好说的,个人没有仔细拉,但有好几处我很眼熟的昆汀式运镜和台词编排(比如那段摄像机跟随的双人对话长镜头,立刻让我想起了低俗小说里主角两人从楼下走到公寓门口的那一段)。

在最后十分钟的飙车戏格外精彩,岔路的“意外”很好的调动了观众——在最后凶手以为自己脱逃时,两边的时间线有一段差异(回放),这也是为了女孩们乘坐的白色车辆如同死神(或是正义的代表,毕竟他们的车是一黑一白)般出现吊足了胃口。

然后就是为什么三分的原因了:这片的节奏安排太差。

刚刚看完三分钟,给我留下深刻回忆起的只有凶手中前期对金发女孩的虐杀,以及那一场可怕的蓄意撞击带来的血浆四溅,剩下的就只有第二组主角和凶手的对抗。

而中间那足足有一小时左右的时间——全是对话,昆汀式的对话,就像是落水狗或者低俗小说前十分钟的聊天,这一小时里充斥着这样的低营养对话,并且到最后也没有赋予什么有效的意义。

让人看的身心俱疲。

如果我要概括这片的内容,或许我用不到一分钟就能说完,因为它除了最精彩的几个部分就没有其它的了。

作为一部商业片它还勉强合格,毕竟它有血浆,有暴力,有色情,还有爽快的结局——正义,即使是私刑的正义依然将邪恶打倒在地,观众们大概会吃这套的。

 6 ) 真的很HIGH吗,大家?

打了四星。

对于昆汀的电影,我第一次这么干,因为我基本上没爽。

从KB时就开始觉得,昆汀的主角还得是男人才对头。

毕竟这世上能把粗口讲出味道的美女太少。

比起《落水狗》和《低俗小说》中爷们的表演,现在的昆汀导戏让人觉得越发卡通化,以及低龄化。

似乎昆汀铁了心要怀旧,继续向几十年前的B级电影致敬。

可到最后弄得真让人觉得好像在看几十年前的电影,——一瞬间,我想到了刀郎。

玩复古,对昆大爷来说,太没挑战性了。

这种轻轻松松完成的东西,我怎么看都High不起来啊。

看在那次撞车的份上,给个四星。

 7 ) “以力服人”,而不是后来的“以德服人”

我是喜欢这个戏的。

包括其中喋喋不休的对话。

以前,总是黑帮男人在电影里这样每句话都带粗口地说废话。

现在看到女人也这样做,效果就不一样。

前一段我是有点失望的。

但昆丁电影里融和的音乐、跳舞、酒吧元素向来都那么地道,所以即使失望也是庸人自扰。

有点回归看电影的本质,看到长腿长发美如芭比的姑娘,谁都愿意愿意原谅她的粗鲁或弱智。

比较一下前后两部,我觉得非常有意思。

前一部很乏味,但带出了主要关系:一个替身演员男,开着金刚不坏车,目标是招摇的辣妹,死亡带来快感,并尽可逃脱责任。

但同样的元素,到了第二部,完全不一样了。

好像在说,只要女人进化,男人就不会继续得逞,而且和笨女人一样死得很惨。

被干掉,这件事,就是个食物链。

招摇的辣妹女演员在黄车前穿靴子的那段,实在好酷,实在让我喜欢,于是便想,肯定是她最后成为替身男的主要目标。

因为她的光脚丫,她的腔调,最招摇。

三个女演员在超市门口等Zoe,这是剧情,也带出了她们的身份。

Zoe出现时,镜头环绕四个人在餐馆里闲聊(也就是喋喋不休)时,我发现自己依然注意着靴子黑妹和卷发黑妹,当她们评价澳大利亚女特技Zoe时,我们依然看不出她到底有什么料儿。

至少,穿着粉T的女孩看起来又素面又好脾气。

但这时候,金发啦啦队女演员Lee显然已经落入上半部剧情中单纯的金发美女类型。

她被留在卖车人那里那段,我是当真觉得好笑,这四个女人的关系非常真实,好像我身边的一些人,对话也写得简明扼要但很有趣。

(当然,我们没有那么狂野实干的车技。

我们连痛扁一个男人的力气都没有)一直到后半部的那辆1970年的白漆车出现、Zoe决定说服大家让她爽一把单飞时,我依然不知道Zeo竟然是这样的野。

人不可貌相啊。

当她的长腿在车盖上飞舞,风把衣服吹到胸下时,与此相比,任何人都会想到,芭比黑妹的那种装腔作势的酷、靠吸毒和蹩脚的恋爱带来的愚蠢的青春期的酷……都是假的,可笑的,无力的,很容易就会被干掉的。

后半部的这三个女人至少懂得在爆粗口、耍酷之外,还知道要佩枪自保,要敢报仇,更能开好一辆车——这是对决男人的一大要素。

当Zoe像古罗马斗士那样骑在车门上,挥舞长铁棍的时候,我已经开始大笑了。

实在是很昆丁的那种放肆,只不过,这次没有枪和刀,是用车。

男人痛哭流涕,像个娃娃。

可三个女人一点也不打算放过他。

追车戏,暴打戏,然后THE END定格的时候,我真是觉得超好玩。

所谓复古的拍戏,缅怀70年代港片的纯粹和夸张,崇拜李小龙时代“以实力服人”而不是后来的“以德服人”,还有什么比这个定格更干脆利落的呢。

 8 ) 看着过瘾,对施暴者反击是天性。

一个老色批,是个变态,不断的与漂亮年轻的女孩搭讪,然后进行猎杀。

一直他都屡屡得手,最终被三个女孩好好收拾了一顿。

把他折磨的死去活来。

用他伤害别人的手段来伤害他,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男主让几个女人人活活打死了,看着挺过瘾的。

这种人死有余辜,应该算一个喜剧片加爽片吧。

看着过瘾,对施暴者反击是天性。

 9 ) 大导演才有资格玩的游戏

故事就很简单,两个平行的故事。

每个故事都是前半段很慢很枯燥,琐碎得太人觉得很无聊,然后后半段突然加速,用极其夸张的不平常来结束,唯一不同的就是两个故事后半段情节中的主次颠倒——前面是男人追杀女人,后面是女人追杀男人。

此外,还有个细节就是导演故意在剪接镜头时,把很多镜头的过渡处剪短,尤其是在前半段的慢节奏阶段,这样会给人一种在电影看被阉割过的生活片的感觉,慢慢,突然跃进,少了半秒,然后再慢慢,再突然跃进,再少半秒。

这种电影,也只是成名后的大导演才可以尝试下,其他新人就算拍了,也公映不得,公映了也没人看。

大导演才有资格玩游戏,享受突破传统模式约束的快感。

本片对于那些习惯了正统好莱坞模式的观众来说,是噩梦。

 10 ) 玩命·飞车·杀人狂

Double feature这种已销声匿迹几十年的东西被老混子Quentin Tarantino和小混子Robert Rodriguez恶搞和致敬了, 传说这个兴起于默片时代的东西最初指的是把一些预告片, 新闻片, 卡通片, 短片, 现场表演和低成本片, 与正片捆绑播出, 这里的低成本片也就是日后我们常说的B-movies, 相对的正片就是A-movies(情况有些象后来黑胶单曲碟的a-side和b-side, a歌打榜, b歌一开始基本是搭头, 后来也成了狂热fans的收藏对象, 命运和B-movies相似), 其实这也不过是那时候的放映商为了多挣钱的捆绑销售策略, 后来就成了只拍得起B-movies的小制片厂的盈利来源. 而grindhouse则是六七十年代专门整日或通宵放映exploitation films这种无社会责任感, 充斥着色情暴力, 比低成本片还低成本的片子的小剧院. 除了A-movies和B-movies之外, 还有C-movies和Z-movies, 前者最开始指B-movies里更烂的那部分, 比如烂片之王Ed Wood的官方称谓就是the master of the C-movie, 随着有线(cable)电视发展, 不进剧院放映而直接上有线电视的电影也被称作C-movies; 后者则是比C和B都更烂的片子, 通俗来说就是worst pictures ever made, 其代表导演还是烂片之王Ed Wood. 很有意思的是grindhouse作为一部完整的grindhouse film, 剧场版放映顺序如下:1. Jason Eisener/Rob Cotterill/John Davies "Hobo with a Shotgun" trailer. (Select theaters only.)2. Robert Rodriguez' "Machete" trailer.3. Robert Rodriguez' "Planet Terror."4. Rob Zombie's "Werewolf Women of the SS" trailer.5. Edgar Wright's "Don't" trailer.6. Eli Roth's "Thanksgiving" trailer.7. Quentin Tarantino's "Death Proof." 依这个顺序来看, Quentin的death proof是A片, Robert的planet terror是B片, 据说只有在德州Austin的首映场才看得到此片的剧场版全部内容, 美国以外的观众可怜的很, 在单行本DVD里只看的到2, 3和7, 1和5是我特想看的, 前者有Nicolas Cage, 后者是shaun of the dead的导演搞的七十年代英式恐怖片风格, 所幸用关键字grindhouse fake trailers在emule上都搜得到, 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见到剧场版的更有grindhouse film感觉的grindhouse. 下面是本人看grindhouse(磨坊, 或者刑房, 再或者行房)的感受:从death proof(玩命·飞车·杀人狂, 或者死亡证据, 或者金刚不坏)开始: ☉(符号, 我就选猥亵的小圆点)☉在Quentin的老家田纳西拍的, 结构返朴归真, 是老昆所有电影里最简单的.☉一开场就非常Quentin非常cult, 比如小mm憋尿时用手捂着下体小跑的镜头.☉Kurt Russell的stuntman角色一出场一坏笑我就知道, 他惨了.☉老昆选音乐的品味实在让我佩服得不得了. Dave Dee, Dozy, Beaky, Mick & Tich这个乐队名字真TMD昆汀, 刚开始我以为是老家伙编出来唬人的呢, 没想到他们是真的, 还有官方网站呢, 请贱: DDDBMT. ☉第一段末死相各有不同的四个妞, 其中有一个是右腿被直接撞飞, planet terror里, 大丽花美女Rose McGowan右腿被僵尸吃掉, 请问这是巧合么? 当然不, 对昆汀迷来讲, 一切都是老家伙安排好的.☉stuntman受伤住进的医院和planet terror里的是同一家.☉第二段, 小黑妞在超市的手机彩铃是kill bill里的口哨声, 架子上的电影杂志封面是Sophia姐姐的玛丽皇后, 让我对该片的历史背景十分犯晕.☉继变形金刚之后我再次后悔自己不懂车, vanishing point有可能出现在未来一段时间的碟市上,☉stuntman的角色据说昆汀曾找史泰龙来试镜, 看完最后伊惨死的镜头, 我很难想象如果真是史伯伯来演会是啥子模样喃?☉片尾曲是来自april march的chick habit, 十分入耳. 视频请贱: YOUTUBE.然后是planet terror(索女·丧尸·机关枪, 或者死亡星球):☉大丽花美女跳钢管流眼泪, 一开场就和我们玩儿幽怨.☉此片是边吃饭边看的, 尤其是某男在医院给医生秀他感染了的舌头.☉那一对看起来很热辣的双胞胎女孩其实是Robert的亲侄女.☉女医生的儿子其实是Robert的亲儿子, 这孩子拍完了片子还不知道自己在片子里已经死了, 他爹于是很真诚地对他解释, 其实他已经死了, 并顺带着告诉他这个世界上其实并没有圣诞老人, 云云. 多么残酷的爹地. ☉Freddie Rodriguez这个小个子惊艳的很.☉大丽花美女和Freddie那场亲热戏的missing reels其实被夸大了, 因为据说即使是真正的磨坊片也不会这么离谱的整段reels丢失, 顶多少一些frames罢了, 这样看来death proof的影片跳帧更接近真实的磨坊电影, 不过又据说昆汀收集的某些磨坊片就真的就整段reels丢失, 这个老变态.☉Quentine演的rapist #1很逼真, 仿佛有过生活经验, 尤其是烂jj的时候.☉科学家是lost里的Sayid, 他的死相十分反英雄, 类似的还有Bruce Willies的死.☉大丽花美女腿上装机关枪的索女扮相堪称cult经典, 尤其是高潮部分的一飞天一扫射还有useless talent #66.☉男医生被女医生的爹地, 也就是那个探长杀死的一场戏, 探长的手枪只能容纳6颗子弹, 可是他却射了7枪, 这也是磨坊片粗制滥造的标志之一.☉直升机螺旋桨旋杀僵尸的镜头, 我第一次见这个镜头是在28 weeks later, 当时以为是那里的原创, 很爽, 现在倒是对这个镜头的出处很感兴趣.☉最后的镜头让我想起出埃及记和十诫, 摩西领着希伯来人离开埃及, 看来Robert是一点儿都不想让我们消停. ☉DVD里还有一条很个性的观众反映音轨(audience reaction track), 我不知道是不是新鲜事物, 不过让我想起了当年为抢鲜看枪版电影的日子...由上可见, planet terror的圆点多一点点, 也不枉我连着看了3遍, death proof就只看了2遍, 不过平心而论, 这次昆汀的东西只是披了B片的外壳而已, 倒是小罗的恐怖星球很有B片风范.

 短评

吊劲儿

6分钟前
  • 彩戏师wala
  • 还行

经典结尾

7分钟前
  • 皮皮
  • 推荐

废话太多

8分钟前
  • 木木茶
  • 还行

与《欲望号街车》(加拿大)有相似之处,金属与性

13分钟前
  • 鱼丸粗面
  • 还行

偷鸡不成蚀把米,姑娘们碉堡了!

16分钟前
  • 露小缝
  • 力荐

...............

18分钟前
  • 没想到|小红绳护体
  • 较差

我要是某个当年的戛纳记者在主竞赛看到这部,一定觉得昆汀彻底玩完了。不过放到现在就特容易洗白,比如说这其实是部MCU电影,又名《银河护卫队外传之星爵他爸在地球》。

20分钟前
  • Ocap
  • 还行

昆汀总是这样,在一大段磨磨唧唧的对白之后给你一次爽歪歪的体验,最后一段真的是太解气了!!

22分钟前
  • glow
  • 推荐

一个变态男与一堆sb女的故事,空洞乏味无聊透顶,只能说满足了导演的恶趣味

25分钟前
  • 时间
  • 较差

完全和kill bill不是一个层次的

28分钟前
  • emma
  • 还行

叨b叨的 挺烦人的

30分钟前
  • 番茄杀人狂
  • 较差

昆汀的作品就是这样。。当你满怀激情想要找出他杀人的理由时。。发现。。木有理由。。

35分钟前
  • 嗯哼
  • 较差

爽快 片尾曲好听。后来看刑房再看了一遍

40分钟前
  • 忏聒
  • 推荐

這種無聊的東西居然可以拍兩個小時⋯⋯真是折磨死我了。不太欣賞昆汀因為老覺得他的東西就是男人的意淫大集合

42分钟前
  • 🍸
  • 较差

配乐很有品

47分钟前
  • 张天师
  • 推荐

乌玛·瑟曼《杀死比尔》车祸事件公开后,真的很难用娱乐的心态看这部电影了。大量的口水台词,其实为强戏剧性的剧本增加了生活感和真实感,昆丁对女人的态度实在太吊诡,影片里女孩们对这类咋咋唬唬装酷,处心积虑偷摸摸骚扰女性的男人只有一句评价——“小鸡巴”。

49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也是追逐片的典范,只不过是三十年前的。

50分钟前
  • 一片云
  • 还行

配乐太棒了!

52分钟前
  • Andy
  • 推荐

昆汀的电影无聊对话是标志,一辈子这样拍电影,资历也有,也拍的是电影,有点像冯小刚,每部都想看,看完都觉得没啥

54分钟前
  • 陶子冬
  • 较差

只要能忍受得了昆汀的话唠,后续总会爽翻你

59分钟前
  • 喜悦之地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