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绿叶

红花绿叶,Red Flowers and Green Leaves

主演:马思琪,罗克旺,张玲,张静,张守盘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8

 剧照

红花绿叶 剧照 NO.1红花绿叶 剧照 NO.2红花绿叶 剧照 NO.3红花绿叶 剧照 NO.4红花绿叶 剧照 NO.5红花绿叶 剧照 NO.6红花绿叶 剧照 NO.13红花绿叶 剧照 NO.14红花绿叶 剧照 NO.15红花绿叶 剧照 NO.16红花绿叶 剧照 NO.17红花绿叶 剧照 NO.18红花绿叶 剧照 NO.19红花绿叶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红花绿叶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故事发生在一个宁静祥和的回族村落之中,古柏(罗克旺 饰)是生活在那里的一位淳朴的年轻人,因为他自幼患有一种怪病,所以古柏的性格十分自卑,他坚信没有姑娘会看上这样的自己,所以对于生活和感情都不抱任何的希望。 对于古柏的想法和现状,他的家人十分的担忧,为他安排了相亲活动,哪知道和古柏相亲的,竟是一位名叫阿西燕(马思琪 饰)的非常美丽的姑娘。在两家人的威逼利诱之下,两个年轻人不情不愿的准备结婚,实际上,阿西燕也有着自己的秘密,她曾有一个非常恩爱的前男友,哪知道一场可怕的车祸夺走了他的性命,这带给了阿西燕巨大的精神打击,直到今天,她都没能够从对前男友的怀念之中走出来。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环法为了N疯狂特警队摇摆黎明前的暗战吉他兄弟东北喜事之山炮扶上墙黛西的日子育蝇奇谭投篮之星我的拳王男友疯狂的爱不能没有娘盗梦者命运之夜无限剑制第二季另一个佐伊怀旧范儿的狂欢节戴高乐:一位伟人的故事艾曼纽我爱男保姆福尔摩师奶尸体美式主妇第五季汉娜·蒙塔娜第一季阿穆不夜城格拉夫斯第二季应许之地王者天下3再说一次我爱你

 长篇影评

 1 ) 看,这两个人很勇敢呢

初识这部电影,它的身上被附加了太多标签,第五代女性导演为数不多的作品之一;获得了各种电影节奖项;有各路文艺界人士为之背书,就像一本拥有华丽腰封等待走上畅销书籍的新书,最吸引我去影院看的原因却是不那么起眼的故事发生地——西北。

2016年9、10月,和我的爱人一起(就是今天下午坐我旁边一起看这部电影的那位)北京出发到敦煌,途径德令哈、茶卡、青海湖黑马河、湟源、西宁、湟中、兰州、长治、运城、西安,后又返回北京。

被生长在祖国东偏北部的我们称为“西部大开发之旅”的这趟旅行,对我们后来的影响是出发时远没想到的。

我们走过的可以笼统的称为“西北”的这些地方,实在广袤无垠,人在天地之间身形渺小,多广角的镜头似乎也无法压缩这片天地的无限空间定格成像,但是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却不因地理空间的巨大而疏离,他们热情、质朴且赤诚。

这样独特的人文、地理记忆在今天看电影的时候又再度被激活,大概是因为导演那些流畅过渡的空镜头和本土演员甚至是非演员的本色演出的缘故。

故事是个再平淡不过的故事,是扣题的眷属终成有情人的故事,古柏和阿西燕两个各怀隐秘的青年男女在两个家庭的期盼与裹挟下匆匆走进了婚姻,时间让他们靠近取暖,为他们揭开了彼此身上的秘密和伤疤,又给他们带来了新的生命轮回。

在这个集体笑点高、泪点不值钱、信奉爆点营销的观影时代,这部电影足够安静、平缓,甚至可以算作高潮的古柏犯病晕倒、阿西燕回娘家事件都在一场默默的季节转换中结束了。

树叶黄了,是秋天了,阿西燕回来了。

导演应该没有刻意的克制什么,因为她对西北的风土人情、历史沿革和现代发展都很熟悉。

虽然在映后采访中她提到确实隐去了一些原著小说中表弟似的苦情,这一点在电影中对大夫爸这个人物轻描淡写的处理中有所体现,这个稍微带点负面色彩的人物并没有成为任何美好事物的对立面,所以导演想用红花绿叶这个名字给大家讲一个温暖的故事。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古柏这个男主人公,演员本人似乎和这个角色融为一体了。

他是从小就时时会犯病的,所以他羸弱,每次出现都会苍白着唇,不自信的含着胸,害羞的笑,眼睛明亮。

故事的开头,他22岁,敏感而自卑,事情想得明白,不能拖累别人,不认为自己应该拥有一个正当相好的女子。

可是在看到阿西燕后,他想买世界上所有好看的衣服给她,却因为害怕自己拥有不了这种美好或者害怕拖累这种美好而在夜里抱着头哭泣。

电影的最后,阿西燕坐在后座,他推着自行车,两个人在雪天的路上,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他告诉阿西燕可能这个病会遗传……这一幕也就是电影海报上的那个场景。

演员表开始流动播出的时候,我突然有种感觉,别人的故事永远在别处,电影就是为我们展现不一样的别处人生,他们的面前是他们要走的路,我们远望着他们的背影,心里想着,看,这两个人很勇敢呢。

爱人说,没有一定的人生阅历甚至没结过婚的人看这个电影可能都不会有太多的感触,因为这种电影太小众太不商业,想说的点平静又隐秘。

如他所言,今天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个可以近距离跟导演交流的空间里完成一次观影,回忆起一次难忘的旅程,回归到一个最真最平淡的心态,哪怕这澄净的心情可能只从看完电影持续到明天早上醒来,也是一件幸事啊。

映后采访,导演和演员都很紧张

百老汇电影中心的海报

 2 ) 转载自“史可”影评

这真的是一部让我特别感动的电影。

美丽的民族,美丽的土地,台词也都非常的优美有诗意。

一对青年的爱情故事,从刚开始并不完美的相遇,到后来的相知相依,导演用平和细腻的电影手法讲述了一个纯洁的爱情故事,或许这才是爱情最真实的样子。

“哪怕是一只麻雀,它的希望也是全美的”,电影画面真实舒缓,让我一下子从快节奏多信息的紧张状态中放松下来,有了对真实生活的静思,也还原生活真实的样子。

电影最后的结尾处理我也非常喜欢,让大家去猜想,当古柏给阿西燕坦白,他的病可能会遗传给孩子,导演没有揭露阿西燕的反应。

而是留给观众去猜想,它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局。

所以我说这个影片让我非常感动,它让我平静了下来。

让我用心在品味,我们生活中确实是很多我们不太去细想的事情,但那些真诚与美好的东西又必须沉下心来才能感受得到。

我也看出了这部戏里苗苗导演对生活的对电影的激情。

她客串演了阿西燕前男友的母亲,真情实感,催人泪下。

 3 ) 人总祈求可以得到温暖,去爱就是最好的方式

看《红花绿叶》看到了久违的爱情。

导演刘苗苗的《红花绿叶》是一部温暖的电影。

简单的故事淳朴的爱情,像西北的阳光和黄色的泥土。

两个年轻人,像苍天之下的作物就那么长大了,又像上一辈那样的方式得到了一份爱情,更像祖先的影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自身的观念包裹在传统农耕文化的理念里,在平静中挣扎,在日常里忍耐,在破灭里祈祷,更在爱情里取暖。

导演说,爱情是一场修行。

既然是修行就有顺流逆流。

顺有平常托底,逆有不慌保护。

这部电影演员有光色。

素人很好。

素人就是日常里吃五谷杂粮长大的不经粉饰的自然人,请他她们做演员本色出演,质地了里就有了人与生活的味道,再加上光影里透着导演的心思,就会在电影时空的变化中递出了厚厚爱意。

那份爱是克制的,让你觉得拥入怀里抱得动,很体贴。

电影像一个布袋子,不比塑料袋能在手里搓的欢响,布袋子没有声音,绵柔但更结实,更能容下很多东西,没有塑料味。

“主啊,你把你的考验交给我,把你的疼顾交给阿西燕。

”这句祈祷的台词打动了我,谦卑与虔诚,让我觉得有信仰的人心底里的那份爱那么情深意切。

人总祈求可以得到温暖,去爱就是最好的方式。

 4 ) 快餐时代久违的美好

电影《红花绿叶》想的越少 活的越好 ——古柏我觉得自己无比幸运,能够看到这部影片。

讲实话如果不是因为在舞团学习,我一定会错过。

欣赏这部影片,犹如品一杯淡茶,初见不惊艳,却越品越是唇齿回甘,惊心动魄。

看电影的过程中,我无数次热泪盈眶,有时自己都不知道是为什么。

记得从一本书中看到过,一位美学家这样形容艺术审美的三个境界,第一是悦耳悦目。

放在电影里,我觉得就是整体风格的质朴醇厚。

画面中浓郁的地域风格和“中国”的质感,以及每一位演员,那些真真切切在那一片土地生长的痕迹,一切那么真实,那么自然而然,就那么美!

第二是悦心悦意。

放在电影里,就是每一个角色都那么生动鲜活,他们都是“活人”,是有灵魂的有血有肉的人。

仿佛就是我生活中擦肩而过的,仿佛就是曾与我相识的人,仿佛通过荧幕呈现的这短短的片段,我就能想象到每一个角色更多的生活片段,他们经历了什么,又将有怎样的余生。

第三则是悦志悦神。

我的老师曾对我们说,演员,不是在屏幕上比谁腿细谁腿长,而是要去启迪观众的心灵,给观众带来精神的收获。

我们每个人都在为某种目标而努力奋斗,一旦我们长期向往的目标某一刻得到达成,则会有无比的满足感和幸福感,而一个演员在创作中,就是要给观众带来这样的享受。

放在这部电影里,则是最纯真的情感,和最简单的幸福。

作为一个十八岁的女孩子,此时此刻的我就是十分憧憬这样的爱情。

互相包容,互相体谅,平凡的生活中那些细小却又浓郁到无法忽视的甜蜜。

这种甜蜜,不是我身边同龄朋友们所谓的“恋爱”,每天在朋友圈晒合体自拍,不是穿着一样的衣服鞋子,更不是“叫老公”“老公”,这太亵渎了爱情这个词!

这种甜蜜,是“即使阿西燕是我的仇人,我也想买衣裳给她穿”,是“我不管了,我不能这么对你”,是那桌子上两大塑料袋都装不下的零食,更是深更半夜从别人家地里掰下的新鲜向日葵花。

《红花绿叶》做到了,它满足了生活在快餐时代的人对于纯真质朴美好爱情的向往,所以,悦志又悦神。

可能你并不是我的唯一我的挚爱,可能我们没有轰轰烈烈潇潇洒洒,没有海枯石烂海誓山盟,但我们有信心,只要我们在一起,生活就没那么痛苦又无趣,我们都是彼此生命中重要的,不可或缺的那一份温暖。

这就够了。

我想和你一起“虚度时光”,我想和你“互相浪费”。

至于其他的事情,交给真主吧,谁知道呢。

 5 ) 电影的“仁慈”

《红花绿叶》也不是完全看不出“第五代”的影子。

回过头去细想,发现不少手法其实像“第五代”。

比如电影开头那几个高原风光的空镜头,我在看的时候便油然而生一种《黄土地》的味道,后者正是”第五代”的开山之作。

还有镜头调度、剪辑方式其实都非常学院派,而且能看得出来功底很扎实。

另外在表达真实上,虽然过度艳丽的色彩和僵硬的表演会让部分观众感觉失真,这是为何有观众觉得这是一部电视电影。

但我的观点是《红花绿叶》不是电视,是真正的电影。

它懂得设置“情境”,而情境正是我们之前讨论过的用来区别电视还是电影的关键要素。

这些情境表现在角色的心理冲突上,尤其是男主角。

他所遭遇的正是拥有貌美妻子与自己身有疾病间的心理矛盾,电影反复表达他内心的纠葛、困惑和两难。

同时妻子也有类似的困惑:以为丈夫知道自己有过未婚夫,但实际上并不知道。

两个人都隐瞒了自己难以启齿的过去。

这是电影能向观众传递丰富情感体验的原因,并表达出了当今中国电影所稀缺的真挚纯真的感情。

不是说没有中国导演想要去表现美好的情感(“第五代”尤其爱表现),而是在他们的镜头前,这些感情被表现得虚假做作。

关键在表达者已经发生本质的变化,即便他能认知到,却再也不能表达出来。

导演刘苗苗,我觉得与其它”第五代“导演不同。

至于不同在哪?

看电影就可以了。

导演的个人色彩会自然而鲜活地流露在电影中,即便他想隐身,也藏不住(就像《罗马》中阿方索卡隆)。

作品永远是最好的发声者,比导演在日常生活中的谈话与举止更能呈现异样的人格。

我更愿意将《红花绿叶》看成是”反现实美学”思路下的作品,这是我在分析《米花之味》提出的概念。

两部电影有诸多相似的地方,均涉及民族、乡村和情感话题,都有富足的幽默,看完之后让人身心舒畅,更重要的是两者所使用的美学不再是一种重构的写实美学,而是以迂回的方式抵达真实。

在映后交流中,刘苗苗表达了自己对大师的倾慕:“我最喜欢的导演是意大利的费里尼,他对他的电影有一个定位:仁慈,我也是我想在这部电影中想做的。

”有哪位“第五代”导演会说自己最爱的导演是费里尼呢?

或者说他想拍一部“仁慈”的电影。

默默地,我已经在心中和导演握过手了。

 6 ) 写在《红花绿叶》公映前

刘苗苗导演告别大银幕电影多年,曾经罹患双向情感障碍症——抑郁症+躁郁症,近二十年来她多次因病发入住精神病医院,现在也还必须定时服药。

可是当你看过她的《红花绿叶》,就会明白,男主人公为什么会是一个癫痫病患者,为什么他总是那么自卑,那么慢半拍,在这个人物身上,她看见了自己。

而她现在可以坦然的与自己的疾病相处,用如此温柔平静的语气给我们呈现这样一部美好的电影,对我来说,不是奇迹,而是勇气。

一个16岁就考上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78班的天才少女,30岁就在威尼斯电影节凭借《杂嘴子》获奖的的女导演,经历了生命的痛苦之后,她正在进入最好的创作阶段。

今年六月份,法国影评人杜阿梅在法国《电影手册》上特别提到刘苗苗是中国女性导演非常重要的一位。

八月五号,中国情人节七夕档,我们去看《红花绿叶》,一部明亮而又纯粹的影片,刘苗苗导演的同班同学陈凯歌、田壮壮、胡玫、夏钢、李少红,以及上个月去世的彭小莲,他们都给予了当年78班的小妹妹刘苗苗最真诚的祝福和支持,田壮壮导演更是称《红花绿叶》有大师风范。

 7 ) 正能量的爱情片

正如导演所说,她与男主有类似的经历所以才会对这个故事很有感觉。

男主因病原本不想结婚,但遇到女主后自述道就算女主是他仇人男主也愿意给她买衣裳,这是他爱上她的开始。

女主因感情遇挫不情愿的嫁给男主,而后她本着想把不完美的感情生活过成完美的生活的原则接受了男主。

全片女主只笑了二次,一次是在照片里和前男友一起她是真心的笑,再有就是她在麦子垛上劳作的时候也许不是笑,但那时她是完全放松的没有了在婆家时的拘谨。

她不爱他,但她想和他把日子过好。

男主本不愿结婚但碰到个漂亮又能干的女人,他就很满足了。

影片二处展现女主能干,一是麦子垛干活,二是别人都夸她面做的好。

这二次男主都在场,所以男主释怀了女主的情史。

这是以前中国男人的感情观。

影片记叙文似的叙事风格让人不易猜到情节发展走向,挺吸引人的,素人演员的表演和贴地气的对白语言都不错。

不过男女主角的出场估计导演没有太精心的设计过,男主还有点带人物,但应该还会有更好的方式,女主出场就弱了点了。

不错的片子。

就像片名红花当然配绿叶,这是最和谐的搭配。

 8 ) 愿天下眷属都成有情人

红花绿叶,一个有点艳俗的名字,内容却温柔明媚,贴合了导演的初衷:不要消费苦难,要学会向往光明。

海报上的,愿天下眷属都成有情人,这句话有点意思。

导演刘苗苗,属于中国电影第五代导演,我对于电影发展史了解不多,对刘苗苗更是知之甚少,今天算是第一回见到,非常有气质,有魅力的女性。

虽说是农村题材,画面色彩运用的很高级,风车,梯田,乡野,西北大地纵横阡陌,再加上配乐,反而透着股诗意与怅然。

故事背景发生在西北回民地区,处处体现着地域特色,也没有刻意强调,想来是对少数民族的尊重,方言很加分,”闲了来浪“,最经典。

挺喜欢男主古柏的,形象就入木三分,还有他在片中的独白,在黄土坡上高喊”阿西燕“名字的时候。

他显然是个不善言谈的人,内心的温柔和善意大多都通过眼神来展现,质朴中又饱含着谦卑,属于糙汉子的柔情,后面更是上演了花式宠妻,emmm,我酸了。

故事主要讲了两个年轻人带着各自的隐秘经过父母安排结婚后的故事,起初觉得在七夕节上映这么一个包办婚姻的影片,是不是有点残忍。

看完后发觉里面的情感质朴纯真,没有大起大落,轰轰烈烈,还原故事本真,仿若一条小溪滋润到心里,看上去云淡风轻,内里的表达却一点也不清淡。

两个原本疏离陌生的人,随着朝夕相处慢慢拉近,有面对生活悲苦的无奈,有最原始的男女之情,爱情就这样轻轻浅浅的上升,阳光洒的恰到好处,包括开始两人的别扭相处,包括她第一次去拥抱古柏,包括古柏看到她从娘家回来,高兴的像个孩子,觉得整个世界都明亮了,包括结尾处两人在雪地里的坦白和回应,小心翼翼又充满希望。

这里的爱情不太符合当下意义上的自由恋爱,但却又是都市年轻人们所向往的,他们不再对爱情有期盼,不再抱着从一而终的信念,那么爱情究竟是一场宿命,还是坎坷生活中的包容谅解,共同成长。

我觉得在这个乱七八糟的年代,还是应该看一看这样的片子,人间还是值得的。

生活虽然有苦难,但仍然给予人希望,该如何面对自己的命运,如何面对人生,如何有尊严的活着,都让我们有所反思。

不要悲苦,要明亮,拨开云雾,是阳光,爱也可以发生在被摧残的命运里,也可以在贫瘠的地方开出花来。

哪怕是一只残缺的麻雀,他的指望也是全美的。

 9 ) 谢升浩老师的影评:再赞刘苗苗导演 ,赞导演光影下的众生

谢升浩:第二次看《红花绿叶》,正值立秋。

秋天来了,北京最美好的季节。

爱情在这个季节是金色的。

这次是带北京现代舞团的学员们来观摩,之前给大家上表演课,然后艺术总监高艳津子就让大家来观摩这部刘苗苗导演的诚意电影。

第二次看,带着上一次的思考,就着实地被阿西燕这个角色打动。

说到底就是被她的几句话打动。

这是女性导演赋予这个角色的力量。

阿西燕面对爱情说:我不管了!

我情愿!

我不能这么对你!

演员在舞台或银幕上演什么呢?

就是人物关系。

规定情境下的人物关系。

有信仰的民族对爱情的态度是至上的。

全美,这两个字扩出来是十全十美还是半全不美,我不知道,但影片里那句经典的:哪怕是一个残缺的麻雀,它的指望也是全美的。

已经诠释的再好不过了。

古柏和阿西燕就是两只残缺的麻雀。

一个自小患病,一个曾失去珍爱。

“全美”两个字离他俩太遥远所以他俩并不指望。

古柏没有爱过,对爱未知阿西燕是真爱过又瞬间失去所以,阿西燕的内心是有权衡的,当爱来临的时候总会和前爱碰撞。

在爱面前更胆小的人是阿西燕况且她是个女性。

农耕文化里男人的地位多少要突出一些因为他是面对土地的强劳力者由于他们的劳作土地长出食物,家人得以生存。

女人作为从属地位一生协助男人在世上搏命。

按这个逻辑,女人是是协从的、被动的、是听命的。

但是阿西燕是提问者见到老人在扫院子自己的男人在睡觉她就会说,你见着老人扫院子自己不动,你就能睡得着!

见到自己的男人乱翻衣服她就会说,你的衣服在上面,我的在下面,你乱翻什么!

脸对脸躺在场上看着另一半她就会说,古柏,我喊你名字你会生气吗!

爸爸妈妈彼此之间都是喊“哎哎哎地”最后男人担心自己的病会遗传给她肚子里的孩子时她就会说,谁又能说得上呢!

这就是阿西燕。

上一篇文章里我写过:两个年轻人,如苍天之下的作物就那么长大了,又似上一辈那样的方式得到了一份爱情,更像祖先的影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自身的观念包裹在传统农耕文化的理念里,在平静中挣扎,在日常里忍耐,在破灭里祈祷,更在爱情里取暖。

导演说,爱情是一场修行。

既然是修行就有顺流逆流。

顺有平常托底,逆有不慌保护。

阿西燕就是那个不慌的人从相亲开始古柏慌张,她不慌没要到低保古柏慌张,她不慌(她只是气,不该瞒着她)回娘家古柏全家慌,她不慌不用男人接,自己从娘家回来古柏慌张,她不慌孩子也许会遗传丈夫的病古柏全家慌张,她不慌她也是麻雀,具备麻雀所有特征但她得克制慌张,平静持家。

她似乎更懂得全美的含义并以自己微薄之力全力以赴这是导演赋予女性的力量。

在追求爱情的道路上阿西燕一旦认准就是主动的出击者夜深人静她躺在那里思考、叹气、用被子盖住头、翻身坐起用被子裹住全身凝望、思索,继而面对爱扑将过去台词裹含着不舍、断念、希望、新生、勇敢:我不管了!

我情愿!

我不能这么对你!

反过来她该管什么?

她不情愿什么?

也许泛上来都是旧观念!

人情枷锁!

人言可畏!

这些东西细腻的导演在电影里都展现出来了:古柏去表哥工地求一份工作表哥惜他身体不好,继而愿意帮他贷款3000块做一点小生意古柏连什么生意都不问,就担心还不上钱怎么办坚持愿意以自己能吃苦的身体来挣一点钱这就是典型的农耕文化的思维还是习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一旦有别的活法,先退缩再婉言拒绝从而回到自己的老路上继续过活直至终老。

但他心里是羡慕表哥那样的生活的,台词里有表述但行动上又在逃离。

阿西燕的娘家那场戏阿西燕的前爱家人听说她回来了就派妹妹来阿西燕家请阿西燕去坐坐,阿西燕的母亲碍于阿西燕已婚就婉言谢绝了可是,阿西燕的爸爸听见了就说必须去!

母亲说,那就阿西燕一个人去。

言下之意要保护一下女婿。

可她爸顽固地说,人家来请就要去,不然不给面子。

二个人一起去,只去一个人家会再来请!

他完全不顾这里面的曲折情感只是觉得面子是第一位的。

我听见有观众会心地笑了类似的例子放大出去在内心深处哪里不是这样!

他们一定懂了导演的心思。

是的,太阳每天都会升起人间吐纳生命的浊气,万物生长爱情也一样封锁爱情的枷锁比比皆是但阿西燕是个坚定的勇敢者。

二次观影感谢青松再赞刘苗苗导演赞导演光影下的众生赞勇敢的阿西燕!

 10 ) 《红花绿叶》:地理电影与神性光辉

《红花绿叶》:地理电影与神性光辉文:王小鲁我认为《红花绿叶》是一部伦理片,也是一部地理片。

当然我觉得它最了不起的地方在于它拍出了生命的内在性。

两个存有罅隙但心存善意的人在日常生活互动中,让爱在心灵深处源源不断地流淌了出来。

那种流淌超越了利益计较,是一对年轻男女在心灵世界沉静下来后,所展现的一种存在的必然性。

这种展现在国产片中十分少见。

刚在电影院坐下来的时候,电影中出现的浓郁色调、大量自然外景空镜、黄土高原的场景选择,以及一段抒情色彩较强的音乐,都让我担心这部影片是不是又陷入某一代的美学窠臼和艺术惯例。

但影片开始不久后,这种担心就消失了。

它开始描述一对男女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局部的细节,他们的情感互动和身体动作中有着微妙的可信的逻辑。

这就是影片最难实现也最难评价的部分。

这是一种整体的协调感。

阿西燕和古柏我说这部影片是伦理片,因为它从开始就提供了一个伦理困境,给出了一个反道德的生活事件。

古柏年幼时疑似得了癫痫症,自己也不打算结婚,这出于自尊,他不希望拖累别人。

但古柏的母亲让媒婆张罗,利用隐瞒古柏病情的手段,为他找到了漂亮女孩阿西燕。

两人成婚不久事情就败露了,古柏母亲不仅欺骗了女方,也向儿子隐瞒了女方的恋爱史……两位无辜的年轻人一开始就要面对这个被给予的污损的生活格局。

如何处理这一切构成了这部影片的真正起点,也构成了一则文化寓言,而且在叙事上具有某种难度。

因为电影必须处理这个伦理问题,所以我说这是一部伦理片。

但这里的伦理不是我们所通常遭遇的都市伦理,要讲清楚它,必须要讲述它所在的地理位置——宁夏西海固,以及这个地理位置的特殊精神背景。

我认为凡是要加上地理特殊性才能准确释义的影片,可以将之称作“地理片”——古柏和阿西燕的奇特的婚姻,还有,阿西燕虽然和前男友有一段深刻的恋爱史,但前男友车祸去世了,这感情终结于她和古柏认识之前,古柏得知后反应如此之大,也许我们必须借助于西海固这个地理名词来解释。

如前所言,在那个困境或者说戏剧情境搭建起来之后,非常有趣的是,导演从这里开始着力展现日常生活中的琐碎互动。

两个年轻人都怕自己被对方嫌弃,分开来睡,但深夜光景,两人还是凑到了一起。

他们仍然被对方所吸引。

当古柏有病的消息被阿西燕知道后,古柏以为阿西燕逃离了,他虽然失落,但仍然喃喃自语,认为阿西燕做的对,并未将过错推到对方身上。

事实上阿西燕并未离开。

这对年轻夫妇来到阿西燕家,阿西燕前男友的家人来请客,阿西燕母亲代为拒绝,但父亲却认为他们必须去,阿西燕在前男友家为他上香。

事情在某种程度上是主动败露的,片中的父亲(以及电影创作者)其实是让大家直面生活,生活不能总是在回避当中。

阿西燕的一次离家出走,主要也并非来自于利益被损害,而是她发现古柏对她的不满。

古柏去岳父家接阿西燕,却拙于表达情感,只能远远看着,电影用慢镜头呈现了劳动中的阿西燕,那里有古柏的情感投射。

阿西燕是自己回来的,她回来的场景被电影镜头表现得美丽无比,田野中的树叶金碧辉煌。

古柏没有直接去迎接,而是去小商店买了很多吃的等着阿西燕。

阿西燕回到房间里不经意的对话,让观众听出,她是在月经结束之后自行回来了,而且她说,我昨天刚洗干净——这也许是女性书写的细腻之处,不知道原著中是否存在这个情节。

电影并没有回避情爱的暗示,这是这对年轻夫妇日常生活互动的重要环节。

当天晚上,在古柏妹妹的房间,女孩为嫂子唱了一首民歌,内容是一个男子无常后,女孩对他的思念。

这个段落里有人性之美,在很多层面发散着光芒。

从这里可以看到创作者对于生活的理解,以及对于这种理解的含蓄的表达。

影片展现了人们之间的善意以及伦理的恰当性。

在前门某影院的首映式上,主持人例行了采访了很多电影人,所有人都在说,这部影片朴实,温暖,善良。

这些话都很普通,但事实上,让善良表现在人物关系上,其实是非常有难度的。

只有王小帅导演说到了电影中的伦理处理——古柏是否应该出于善意向阿西燕隐瞒另外一个秘密?

电影最终还是让古柏说出了这个秘密。

这让观众觉得释然。

阿西燕怀孕后,大夫爸告诉古柏,他的病可能会遗传,暗示应该打胎,家人都告诉古柏不要告诉阿西燕,但在最后一场戏中,两人走在大雪纷飞的田间道路上的时候,古柏还是告诉了阿西燕。

阿西燕说,这种事,谁知道呢。

电影和电影中的人物都没有以现代知识来断绝生活的希望。

电影在这个很小的情节上戛然而止,出乎所有人意料。

我觉得这是高明的,在这个非常小的情节里结束说明了导演认为到此已经具有了影片的完整性,而那些日常生活的琐碎的情感细节和话语,被赋予了观众意想不到的重要性,这就是这部影片的哲学。

对于这部充满这些琐屑情节的影片,一般人会认为《红花绿叶》是一部小品式的电影,但其实影片中包含了一个特别完整的文化结构,它也非常含蓄地暗示了西海固这个空间的精神性。

电影中的“大夫爸”被赋予了某种象征意义。

这人没有子女,和妻子在村子里开诊所,诊所同时是一个小商店,他经常给予古柏一些建议,比如说古柏的病不适合过性生活,按照医学知识,不适合生育。

我们可以通过电影的情节设定来感知这个“大夫爸”,它被设定为某种意义上的反面人物。

通过人物对话,我们知道古柏的病可能是因为小时候被大夫爸打了青霉素,他还和古柏争低保,而事实上他非常富裕。

因此,他身上所具有的因素都是需要被超越的,这些因素包括商业的、知识的……这可以说是电影中明确的思想表达。

电影中还有隐约存在另一个维度的介入——城市。

从人物的对话中,我们知道古柏以前在兰州打工,他后来因为妻子离家出走而打算再次去往城市,却在中途折返,他在山坡上有一段画外音,说了他对城市的印象,他曾经在城里买过彩票,最终什么也没有得到。

这也可以看作是对城市的表态。

那段画外音讲述的时候,使用了山对面的城市空镜,偶尔叠化出一个类似于清真寺的建筑。

而电影中时常出现的大自然的空镜头,则仿佛为神性的降临提供了空间。

这是一个重要的维度,是整部电影大结构中的一个支柱。

我不知道电影生产过程和后期处理时做了怎样的调整,但我仍然能从一些地方感受到其中的宗教意识。

比如开头时空气中隐约传来的诵经声,还有对话时大家偶尔所提到的真主。

电影人物时常引用经文来否定大夫爸的断言,他们说,你又不是真主。

其实这些因素被隐去一部分,电影也仍然具有叙事上的完整性。

那个在善意谎言撮合下结合的家庭,对于这对西海固青年来说,是一种前定,一个先验的存在,那是别人的问题,不是他们的问题。

但是他们要处理这一切。

他们之间表现出来的平等和爱,与上一代家长不同,上一代人的生活中,女性的被动性时常在电影中被体现,而现在电影表达的是西海固新一代农村青年,他们具有着坚定而自省的生活态度,我在上面已经描述了他们生活互动的一部分,我惊讶于他们在日常生活的肃静当中所发展出来的自然而美好的关系。

阿西燕怀孕之后害喜,想吃生瓜子。

古柏夜间两次去野外偷向日葵。

两人的互动让人深感生命的美好。

扮演古柏的演员罗克望是非职业演员,他的木讷和内在激情都演绎地很准确,他让我们认同这个人物并进而认同整个故事。

阿西燕和其他演员的表演也很好。

电影作者显然对于西海固以及作为象征的西海固的一代新人,有着非常美好的印象与期待。

这也正是电影所力图证明的,他们并不需要借助于外在的东西,或者说超越了那些外在元素——商业的、知识的、现代文明的,他们才更能够通过回到内心、回到生命的本质和内在性上,来实现真正的幸福。

电影提供了那样的一个空间,西海固的一个普通的村落,一个安静的房间里面的一张土炕,生命似乎在这个静默的空间中生长出自己的花朵来,这里似乎具备着解决一切问题的精神源泉。

虽然影片也时常借助于经文的提示,如古柏所引用的“哪怕一个残缺的麻雀,它的指望也是全美的。

”但这种观念和信仰,完全也可以从人的生命内在中发展出来。

所以我觉得这部“小电影”的伟大之处,在于拍摄出了一种日常生存中的神性光辉。

所以我觉得它非常独特,令人难以忘怀。

编剧阿美说这部影片是一部寓言式的电影,我也觉得很有道理。

 短评

质朴,细腻,入心

7分钟前
  • 推荐

这才可能是“一种老派的好” 沉稳老旧//一代人身上存在的矛盾往往一边来自过去的附加 一边来自未来的想象//电影并不能解决我们的问题 但摄影机能帮我们看到问题

10分钟前
  • YiQiao
  • 还行

论文搞的我有点精神错乱了,看到男人的故事就觉得不太女性主义?

11分钟前
  • 都市丽人舒绣文
  • 还行

老套的剧情,与现代脱轨,毫无新意

16分钟前
  • 豆友213072600
  • 很差

很有年代感的剧情

17分钟前
  • 未了昏
  • 还行

西北方言也很好听

19分钟前
  • hippocampus
  • 推荐

体会到一部电影的节奏感和自己很合拍,是很难得的观影体验,就像一头扎进了开着红花绿叶的土壤里,嗅到湿润的土壤在滋长着生命。很喜欢里面的台词,没有时下国产电影惯有的油腻与刻意,简朴而直诚。

22分钟前
  • 鸣悦
  • 力荐

以后如果她和我没有任何关系 就算是仇人了 我也想给她买衣裳穿 从欺骗开始 以坦诚结束 非常质朴的镜头语言和讲述方式 导演只说了一段话:我用红花绿叶提醒自己不要抱怨 不要悲苦 要明亮

26分钟前
  • 过香积兽
  • 推荐

平凡生活中也能有爱

27分钟前
  • Connie_Connie
  • 还行

3

30分钟前
  • 欧阳
  • 还行

2.5 ,第五代女文艺工作者,怎么说呢,对男人的性幻想的都是男基督。

32分钟前
  • shibuya emiri
  • 较差

用“爱”和世俗的一切绑架女人🙄

37分钟前
  • 白日阅光
  • 较差

【3/10】风景跟摄影有加分。故事普通,逻辑欠缺,表演拙劣。最不能忍受的是人物的自言自语以及大段旁白的使用,未免也太业余了,感觉连学生的毕业作品都不如。包办婚姻,有遗传病还生子,根据这些故事内核,剧作好好构思、打磨一下,在女性与个人意识觉醒的年代,肯定能引起广泛关注与思考,可惜被白白糟蹋了。

39分钟前
  • 小钻风
  • 较差

PYIFF02nd 14#很少在大银幕上看回族人民的生活,这部电影打开了一个窗口,可以看一下当代西北回族年轻人的爱与哀愁。叙事和节奏都无可指摘,可见第五代导演的功力。演员都是素人,表演很自然。电影文本大加分,喜欢男主的独白,通篇的西北方言是亮点,男主淳朴又精准的吐槽增添了不少笑点,恐怕在外国友人面前会略打折扣,虽然是农村题材的影片,配乐一流,极尽人内心的诗意与怅惘。片尾“下”的雪有些露怯,仿佛抠图,不如没有

43分钟前
  • 图书安利员
  • 推荐

故事太小了 结尾的特效太让人出戏 还不如不设定在雪天 并没有多少加分 反而影响到观影

45分钟前
  • 景阳冈虎园园长
  • 较差

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作为昔日“第五代”女导演中的中坚力量,李少红、胡玫和刘苗苗三位都在阔别大银幕多年后选择在今年迎来自己的新片公映。相比李少红的游走、胡玫的困境,反而是刘苗苗的坚守在这其中显得更为珍贵也更有勇气。

46分钟前
  • 朝阳区妻夫木聪
  • 还行

第一回观看回族电影,第一次感受回族生活。虽然是平凡的生活,但还是感叹中国疆域的广阔,现代化什么时候能入住乡土百姓家呢?有种魔幻现实主义之感。不过最后的特效也太差了,剧组是有多缺银子。

47分钟前
  • fuu.
  • 还行

西北農村90后單身男青年接受包辦婚姻的心路歷程展現得很棒,有影迷朋友說是“年輕版的鄉村愛情故事”,想想還是有點道理,男主經歷了從兒子、丈夫到父親角色的轉變,女主也逐漸從失去准未婚夫的傷痛中走出來,與男主達成了和解。最令人感動的是男主為了女主一句話,大半夜的爬起來去偷摘向日葵的情節,讓我這個單身狗也蠢蠢欲動了,emmmmmm。

50分钟前
  • 姝尹Y(^_^)Y
  • 推荐

宁夏+西海固,回民电影,能看但输出的价值观太陈旧了。

52分钟前
  • aiconan
  • 较差

意外地舒畅、温柔与明媚。这片土地固有的竞争与谋划淡化了,望而生畏的人际网络与婚姻文化也淡化了,突出的,还是一种粗粝的柔情。古柏很本土的大男子主义中,藏了些不知怎去呵护疼惜的焦虑,于是,这个不得不“窝囊”的人物有了种新生态的可爱。方言太加分,字词组合的巧妙与恰合,有趣坏了。而且演员都很在线,舒服。三星半。@平遥

56分钟前
  • Mr. Infamous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