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神经病

Seven Psychopaths,疯狗绑票令(台),癫狗丧七(港),七重人格,七个变态,七个变态人格

主演:科林·法瑞尔,山姆·洛克威尔,伍迪·哈里森,克里斯托弗·沃肯,艾比·考尼什,海伦娜·马特森,迈克尔·斯图巴,迈克尔·皮特,哈利·戴恩·斯坦通,加布蕾·丝迪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2

 剧照

七个神经病 剧照 NO.1七个神经病 剧照 NO.2七个神经病 剧照 NO.3七个神经病 剧照 NO.4七个神经病 剧照 NO.5七个神经病 剧照 NO.6七个神经病 剧照 NO.13七个神经病 剧照 NO.14七个神经病 剧照 NO.15七个神经病 剧照 NO.16七个神经病 剧照 NO.17七个神经病 剧照 NO.18七个神经病 剧照 NO.19七个神经病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七个神经病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Marty(柯林·法瑞尔 Colin Farrell 饰)是一个爱喝酒的电影编剧,他的好友Billy(山姆·洛克威尔 Sam Rockwell 饰)则和Hans(克里斯托弗·沃肯 Christopher Walken饰)靠偷狗然后把狗还回给失主来赚钱。Marty近期在写 一个叫《七个神经病》的剧本,却没有什么灵感,于是Billy给他提供了一些素材。有一个神经病是一个杀手,每次杀完人都会扔下一张J扑克牌,有一个越南的复仇者,有一个自刎的贵格教徒....Billy偷了一条狗,这条狗是一个黑帮老大Charlie(伍迪·哈里森 Woody Harrelson 饰)的爱犬。Charlie丢了他视如生命的狗,到处在寻找。他找到了Hans住院的妻子并杀害了她。Billy知道这件事后,愤怒的将他的情人杀害,而她也是Charlie的情人,随后Billy扔下了一张扑克牌...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你爱的某人奋进的旋律歌舞青春:音乐剧集第一季苏哈列夫塔楼之谜傲慢与善良周围的事怪奇大法师内疚孤独摇滚(上)窥视者第一季最强的名医2又见橘花香依然消失算牌人星际大逃亡势不可挡女巨人袭击妈妈的情人们第5个空弹壳未生陆家嘴风暴:不眠之夜遗传厄运无名泳往直前边城破晓银河系大排档大小笑探金枝玉叶不良人之幽冥蛊王真假济公

 长篇影评

 1 ) 七个神经病 Seven Psychopaths (2012) 影评z

第一个:专门刺杀意大利裔美国黑手党辛迪加的中、高级成员的连环杀手,手法干净利落,冷酷无情,而且每次“行凶”后都扔下一张方片钩,如同佐罗的印记Z,有推广品牌,向黑手党宣战的意味(面向超越国际的所有黑手党,乃至泛指一切黑恶势力,因为开场不久比利在跟马蒂提供创作构思建议时就分别提到了源于西西里的Mafia和源于日本的Yakuza)。

因为目标的特定性而特殊,有惩恶扬善的正义化身意味。

这第一位神经病杀手看似并不神经,更像是罗宾汉似的英雄,而且身份最后才揭露,这是一条暗线。

     第二个:爱女惨死于刺客之手的贵格教徒,因为教义不能杀生,于是终生追逐跟踪凶手;凶手因为罪孽感皈依宗教寻求救赎,但为了摆脱他的跟踪通过自刭放弃升入天堂(基督教义自杀者下地狱),但临死前却看到他也毫不犹豫的自刎。

凶手必然是含着绝望咽下最后一口气。

这里由于对西方基督世界文化欠缺了解,我一开始对他当着凶手的面自杀感到莫名其妙——但这恰恰体现了他的偏执的复仇信念:对于饱受自己罪行折磨的凶手来说,最大的痛苦不是死亡或修行,甚至不是下地狱,而是受害者家人时时刻刻的逼视和责问;而对于复仇者来说,最极端的复仇不是手刃仇家以眼还眼,而是手刃自己,做鬼也不放过你。

这是一个极度冷酷、偏执,为复仇可以牺牲一切(包括让自己下地狱)的人,但他的冷静和决断在常人看来无异于神经病。

这种境界与“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以死谢天”等以死或往生为终结的东方文化是有很大不同的,在我们看来毁人最极端不过千刀万剐、食肉寝皮、挫骨扬灰,很难充分体会到这种上天入地也无所遁形的恐怖。

     第三个:黑手党查理,典型的黑手党,颠倒是非,冷酷残忍,没有健康的世界观,因为自己的爱犬丢了就大杀四方,连得了癌症的老太太都不放过。

他的人生快乐全部来源于一只小狗,为此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而小狗却不这么认为,甚至和绑架它的比利产生默契。

     第四个:越南僧人(借鉴释广德形象),冥想在美国绑架妓女带着炸弹汽油去炸越战老兵集会,现实中却是在越南街头泼油自焚以示抗议。

虽然同事劝他说这样于事无补,但他觉得至少有希望,于是毅然自焚。

有一个以冷静的终结自己生命来实现目标的在常人看来无异于神经病的偏执狂。

其实这个形象是汉斯临死前帮助马蒂丰实的,也是汉斯内心的完美投射,所以四号神经病和二号神经病完全是一个路子,自己的生命是可以随时抛弃的。

汉斯在妻子被杀害后立刻平静的坐在凶手对面和他聊天(我想如果不是因为局面被第七号完全掌控,他还会钉死凶手不放),在意识到查理手下要去杀害比利和马蒂时,淡定的欺骗他们当着警察的面将自己打死以解救朋友。

WwW.cnapplemov.cOm     第五、六个:全国流窜刺杀全国流窜连环杀手的连环杀手扎克莱阿和麦琪,扎克莱昂入室盗窃却偶然搭救了法官囚禁的黑人性奴麦琪,从此两人开始了流窜刺杀生涯,刺杀了包括著名连环杀人悬案制造者十二宫杀手(Zodiac)。

颇有些侠盗夫妻、神雕侠侣的意境;可惜后来扎克莱阿不想再杀戮,两人遂分手。

     第七个:比利,一个热爱生活、单纯善良、无所事事却嫉恶如仇、替天行道的兼具理想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浪漫情怀的杀手,看透世态炎凉,有点种族决定论调,认为对罪恶不能有丝毫姑息,对朋友必须两肋插刀。

为了给好友编剧创作灵感不惜化身第一号神经病杀手招惹黑帮,并捎带手的替天行道清理黑帮。

理想主义在于他对细节的追求,包括佐罗似的面罩和标记、最后火并地点的选择(西部荒漠),甚至为马蒂和汉斯专用的枪配上了标签,以及对自己必须最后为了救朋友而牺牲的精准把握;革命英雄主义在于他一手操控了整个局面,完全是树立了一个敌人再去打到,颇有与天斗其乐无穷的精神头。

     浪漫情怀则非常隐蔽——马蒂因为他杀了女人而与他割席,这看似是比利的一个污点,但其实是更深的一处伏笔:影片开头一号神经病一出场就干掉了两个正在讨论怎么虐杀安吉拉的黑手党,他们是查理派来的,而安吉拉正是查理的女友。

查理曾经在提到女友时表达了“些许”不满,安吉拉在得知比利偷了查理爱犬后立刻当着比利给他打电话告状,还提到了“虽然我们之前不顺利”云云。

可见安吉拉得罪了查理(可能嫌弃查理的爱犬太臭了),查理派人去杀她,结果比利救下了安吉拉顺便和她勾搭上了,以为解救了一位失足妇女,但这位失足妇女对此毫不领情,宁肯出卖比利也要重回查理怀抱继续失足,比利知道她回去找查理也会被射穿眼睛之类的手法虐杀,所以挽救无望,给查理正式下战书,顺道送她一程。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侠客似的第一号杀手为什么是神经病——为了帮朋友编剧本而向黑恶势力宣战,偷黑老大的命根子,泡黑老大的女友,杀黑老大的手下,并以身殉“职”,可谓理想到分裂,革命到忘我,浪漫到神经。

     第六号神经病最后找到马蒂寻仇,没想到马蒂在两位挚友的影响下已参透生死,非常平静,第六号若有所思,抱着兔子离开了。

他当然不会杀马蒂,他只和麦琪一起作,只杀全国流窜连环杀人凶手,只想找回麦琪,而且他75年以后就只过抱着兔子思念麦琪的生活了。

2013-01-20 09:24:10    来自: marquiswill

 2 ) 七个神经病

Marty(柯林·法瑞尔 Colin Farrell 饰)是一个爱喝酒的电影编剧,他的好友Billy(山姆·洛克威尔 Sam Rockwell 饰)则和Hans(克里斯托弗·沃肯 Christopher Walken饰)靠偷狗然后把狗还回给失主来赚钱。

Marty近期在写 一个叫《七个神经病》的剧本,却没有什么灵感,于是Billy给他提供了一些素材。

有一个神经病是一个杀手,每次杀完人都会扔下一张J扑克牌,有一个越南的复仇者,有一个自刎的贵格教徒....Billy偷了一条狗,这条狗是一个黑帮老大Charlie(伍迪·哈里森 Woody Harrelson 饰)的爱犬。

Charlie丢了他视如生命的狗,到处在寻找。

他找到了Hans住院的妻子并杀害了她。

Billy知道这件事后,愤怒的将他的情人杀害,而她也是Charlie的情人,随后Billy扔下了一张扑克牌。

原来Billy就是那个神经病杀手。

他和Marty、Hans来到野外继续写剧本,同时他也让Charlie单枪匹马前来决斗.....

 3 ) 犹如昆汀所带来的震撼。

看完之后,发现如果每一部分加上小节标题,再来个美女脚部特写,这就是一部典型的昆汀电影,尤其是类似《低俗小说》那种。

音乐好听,人物多,小故事多,美女少而精,瓦尔肯那猎鹿人的梗,这些元素实在是太昆汀。

当然,本片其实黑色幽默偏多些,尤其是那种剧中剧的设定,巧妙的让观众跟着主角的思路思考,尤其是他们说影片后半部分变成很“无聊”的唠嗑情节,结果,那几个人真的开到荒山野岭,开始唠嗑,还好,最后没有“无聊”,而是出色的出人意料。

哈里森演绎的很不错,看到了当年〈天生杀人狂〉的风度。

山姆似乎独挑大梁,瓦尔肯也是很内涵很显眼,导致主角威尔被其他人抢戏太多,想起了他近期的毫无故事性的〈全面回忆〉,导致我似乎忘了他其实也算个演技派小生。

片里的女性要么都是美女,要么就是特色女,比如〈珍爱〉里的黑女和那个黑人老太太。

感觉黑色幽默的原理,大概就是一个传统的恶人做一些可爱或普通的事,比如超级喜欢狗的老大,狗和兔子的点子很棒,尤其是那只漂亮的狮子狗,动物会自动增加几分笑点。

同时,编剧也在吐槽女性在这种男性向电影里的弱势,呵呵。

越战,甘地这两个元素用的很不错,最近貌似有日子没看到这两个元素了,尤其是甘地。

 4 ) 七个神经病

一部没太看懂的电影讲述了一个电影导演和2个好朋友一起创作剧本 在亲身经历 周围环境和想象中 寻找7个不同神经病的故事故事很复杂 里面有很多明线暗线 故事包故事 导演想表达的深意感觉没有参透 里面提到了很多宗教信仰的东西 就像美国往事一样 文化背景不同 很难看明白 不过故事的逻辑 嵌套方式很特别 是部很反传统的电影

 5 ) 为什么我看到了昆汀的影子?

当初在杂志上海看到这部电影的时候,我就被标题迷住了,电影电视虚幻世界里的变态通常都是很诱人的,比如电锯惊魂里的恐怖幕后比如T-BAG,当一部电影里纠缠了7个变态的时候,我就觉得这是我要的。

整部电影的节奏很轻快又很忐忑,我很清楚的记得好几处场景都让我内心咯噔了一下,然后情不自禁的说一句:我次奥!

我不想剧透,但是我还是要说,如果仅仅从找狗以及写剧本这两件毫不相干的鸡毛蒜皮的小事引发如此之大的轰动,麦克唐纳你赢了。

沃肯饰演的汉斯,大爱,一个话不多,表情不多,但是又很男人味的角色,当他把围巾打开,露出喉咙上那一圈伤疤的时候,对着杀死自己老婆的哈里森说送给你的时候,我内心的震撼感觉就是看少年PI的那条大鲸鱼!

这是个有故事的男人,其中的故事,就等着你去电影中看了。

--回到标题为什么看到了昆汀的影子?

昆汀的电影在我脑中的映像,就是酷+流氓,这部电影很明显集结了昆汀的很多元素,血腥+耀眼的台词+跌宕的剧情+华丽的收尾,当然除了演员里没有昆汀本尊。

总之这部电影可以说是几乎无尿点的一部电影,强烈推荐!

 6 ) 仅谈Hans

Hans 首个震惊到我的故事主角,举动:割喉。

因女儿被人杀害,凶手虽自责而诚心改过,十七年后被释放,他完全改过自新,虔诚信教,却依然遭受着hans如影随形的恐惧,持续十四年后,凶手受不了这种长期煎熬,望着窗外的hans,拿起水果刀割开了自己的喉咙,与此同时,他看到hans也拿出刀子,割开了他自己的喉咙。

凶手的改过自新,这是所谓的浪子回头金不换,作为观众,我也一直以为这样的改过或许该得到被害人家属的谅解,至少岁月会减少内心的复仇情绪。

然而,事实是hans的执着,他的做法带给了凶手长期的心理不安,他没有直接暴力复仇,而是相当耐心,这种冷静下的理智,少见而可怕。

常言道的,人性本善,善莫大焉,这些似乎都显得不真实了。

Hans没有放下,数年如一日的执念,什么道德,宽恕,在失去至爱的那一刻,他的世界就不是大家所理解的世界,这正是爱的力量,大过天。

不爱人类,爱女儿。

那么善到底是什么?

苏格拉底有过这个命题的讨论,回头翻翻。

但hans最后完成使命后的自杀,又显得公平,或许是使命完成,无所欲求。

名知错而为之,自杀是自我解脱。

我杀了你,我也以死赎罪。

这一举动,也让我感受到人性的另一种勇气。

人生有些事必做,执念,无关于道德论调。

有些事无法弥补,是复仇还是坦然面对,选其一,不强求任何一种,不管痛不痛快,都是心之所向。

震惊的原因是,hans始终没有放过凶手,凶手自尽后他也自行了断。

平日里我们鼓吹的都是善的一面,善恶,其实都是人性的一部分,而那些表现出恶的人,是比我们更有勇气。

就是勇气。

这个观点,雨果也提起过。

当然hans的表现不是雨果说的那种恶,他没有直接杀害对方,而这冷暴力的复仇中有爱的成分。

无权指责,没有对错,自己的选择。

这其中还涉及到宗教信仰。

 7 ) 电影中的三人行|导演的戏谑?虐戏!

(通篇剧透 我真心的希望所有题材的注释都能放在开头)注释:戏谑,读:xì xuè,意思是用诙谐有趣的话开玩笑。

虐戏,读:nüè xì,使人难堪的调笑和嘲弄;恶作剧。

本片乍看来荒诞戏谑,实则是导演有意虐戏,更有些元电影的味道,剧情本身讲的就是一群变态,而故事的主角们最后阴差阳错的坐在一起写了一群变态的剧本,恰巧这群变态还就是他们自己和身边的人最后写成了剧本,不时的穿梭于荒谬的剧情与残酷的现实之间,在暴力中寻找寻找平息复仇的爱与和平,哈哈简直有够恶搞。

这让我想起了另一部关于元电影的片 八部半,里面主角导演始终找不到灵感,游离余现实、梦境、自己的臆想与幻觉之中,尝试了很多,却都不是作者想要的灵感源泉,更不是想要表达的内心世界,他想表达的主题很简单却找不到一种媒介,其中有很多幕都是喋喋不休的编剧在一旁blablabla的说着文艺、文化、哲学,一派庸俗做作不可理喻(主角就如同编剧那样纠结一些元素中无法从大电影公司制片人的敦促压力也就是传统商业模式中跳出),最终以超现实的手法,让所有的人开启心扉,手拉手走向共和;主角马蒂一样想要表达东西也找不到媒介,最终在挚友的牺牲中顿悟,结尾汉斯所讲的故事也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成全了角色和主角马蒂,让马蒂得到了启迪。

三个不同的主要人物带有不同的性格,最终配角成全了主角马蒂诠释电影背后的深意主角 马蒂 身为编剧却没想象力,有的只是循规蹈矩,深陷好莱坞模式的商业怪圈,却又想跳出来展现心中的叛逆(满脑子反暴力想用平静的心态展示心中爱与和平),矛盾激化的他不停的酗酒,排斥异己,愤怒不满,因自身的矛盾写不出剧本懊恼的向周围的人发泄,无缘无故的骂女友、接受死党的灵感却不接受死党的帮助,这都反映出典型的好莱坞工厂中的整天较劲脑汁创作剧本又不甘沦为机械齿轮的编剧。

马蒂各种严肃义正的剧情编排,不屑荒唐的剧情,印象派和形式主义的感觉比利 主角的死党,狂热痴迷于好莱坞模式剧作的暴力美学,狂热到分不清现实,把一切暴力黑帮等等都可以联系在一起,癫狂到制造暴力将其变为现实,然后在搞成剧本排成电影。

有够虐戏的角色!

他扮演的好比我们现实中 业余或是三流导演、编剧,始终在模仿、抄袭、摆弄那些看似正义的暴力复仇,尤其是到了结尾才把爱与和平用一句话带过还是用期望将世界充满爱与和平,明显头重脚轻只抄了表面文章(以暴制暴)。

想到哪就爆哪头的意识流编排颇有点 先锋派 的意思。

汉斯 主角死党的借狗合伙人,虔诚却动摇了信仰的基督徒,一位有着故事的老人,可以说是过来人,他经历过悲痛(女儿被杀)、愤怒、想要复仇的轮回,在失去妻子的时候才明白一切要寻找的整个故事的最终主旨,和主角想要表达爱与和平有点像,只是更深究了其中的原因,怎样做才能化解冲动(片中用越南人的性.欲代表)、愤怒(用火烧C连会议代表)、复仇(用自焚僧人代表,这里实则是化解了自身的怨恨),最终他解开了答案,但汉斯又没有戏剧的严谨设计,所以他像是代表的应该是 来源于现实中普普通通充满丰富阅历能看破红尘的人。

设想穿越众的越南复仇者在复仇中获得启迪,加上居然会说越南语的J女,颇有点超现实主义的意思。

其实前半部分全部都是铺垫和介绍而已,用各种典型的剧作模式、构图场景、对白语言来烘托出各色变态并交代下剧情(乍看杂乱无章),但怪诞的出场和表现方式却赋予了这些角色一种新的活力,并串联虐戏的剧情将故事升华的可泣可歌。

后半段充满了对传统好莱坞模板式剧作的调侃,特别是对暴力、复仇、黑帮题材上的表现手法充满了虐戏,这种虐戏不在于通篇的瞎胡闹,而是在体统之中有意无意的唱一唱反调,在巧妙的利用某些刻板的角色继续看上去严肃的剧情比如比利说戏的时候 说道和黑帮约定见面不带武器,这就连观众都能想到,黑帮为什么?

凭什么不带武器?

不带武器这还叫XX题材的电影么?

这是马蒂的讽刺;而比利的剧本中整个结尾肆无忌惮的玩了一把三流黑帮片的爽翻混战,让本来已经斯通见惯毫无新意的题材变得诙谐幽默,这又是在讽刺那些三流剧作不断毫无意义的模仿抄袭、生搬硬套好莱坞模式的商业片剧情;汉斯在看到主角的剧本后就提出为毛女人都一笔带过?

导演想通过主角的角色说出:要知道女人在这类题材片中始终扮演着配角、无足轻重的戏份、复仇的导火索、爱恨情仇的祸根,所以比利(比利已经分不清现实和剧情深陷暴力)才不把感情当回事,比如自己和黑帮老大有一腿的情人在打电话告密(在比利看来是如此,实则是协商而已,但不管怎样协商结果都一样,观众们懂的),这时应该是在比利的世界中触发了黑帮题材剧情的导火索,所以才一枪崩之(笑),其次是在日记中骂过主角马蒂的老婆,虽然她现实中确实是让比利觉得也不错的人,可她好像妨碍了自己与主角马蒂的友谊,然后就在说戏的时候直接空降进去打成了蜂窝(笑);黑老大这回真来了,却真的没带枪来,诡异藏满阴谋的音乐响起,却被比利一枪放倒在地上(笑,后面还有一张 禁止开枪的警示牌 ),虽然没有一枪打死,但是这种干脆利落后主角一句你在人背后开枪?

好像没有决斗场面的英雄范一样,再把剧情拉回严肃,这设计不是虐戏是什么?

看了直让人忍不住 不由发笑。

黑老大的副手发现了汉斯二话没说抄起家伙就来了句:put your hands up! 然后被汉斯一句NO 噎懵了(笑),这又是一次一反常态的虐戏,“为什么举手”“因为我不想”,讽刺中带有一种无奈的诙谐还有 黑老大的手枪居然会在这种关键时刻卡壳就像一贯黑老大的性格特点,最后都得栽在上面一样,更搞的是最后能看出比利真心成全剧本的创作,重新倒计时了一次,在充满虐戏的同时带着无限的悲怆。。。

一只狗居然闹成这样的结局 真心黑了帮了 哈哈还有车子爆炸,为什么一下让人联想到是比利被炸死了呢?

主角是这么想的,观众也会这么想了一下, 没错悲痛的音效慌乱措手不及的突发剧情在捣鬼,我想说 这以上 都说明了大家都深陷在传统影片的戏剧性之中, 在通常情况下我们早已知晓答案并还是会在谩骂中乖乖的顺剧情而下, 观众简直患了习得性无助症,也就是习惯性坐以待毙, 导演故意这么设计就好像告诉我们 如果不这么搞就会 好看了吗?

会变得更无趣吗?

完全会失去了意义?

事实证明这给麻木的电影、麻木的观众都来了一针强心剂。

忘了呼应了。。。

可泣的是最后比利居然死党的剧本做出戏剧化的疯狂实践和牺牲(从侧面也应正了西方人懂得牺牲与成全)。

可歌的是最后越南复仇者最终可以跨越人性因果以复仇而复仇,最终舍生取义,立地成佛。

影片最后那一点是通篇的点题亦是点睛之笔,在blablabla终结了所有暴力、复仇之后又来了一个 开始 变态要印证诺言,而主角却早已顿悟,一句: “那很好,我周二正好也没事”,仿佛早已穿越沧海桑田,做好了结束将要到来之因果的准备,太精准了,也瞬间点透连环杀手的连环杀手早已意识到的当初为何会面对继续连环杀的悲伤,冤冤相报何时了、舍生取义放仇刀。

 8 ) 这许久不见的好剧本好导演好演员好台词能不做GIF留念吗?!

好久没有从头到尾一点不快进的看完一部低成本电影了!

必做GIF收藏之(http://t.cn/zYhDj0U )《Indiewire》评价它是“昆汀与艾伦·索金作品的综合体。

” 会想到昆汀吗?

当然会!

但是马丁说“昆汀最近的几部电影让人搞不懂。

受不了《无耻混蛋》。

这不是他的水平,这不是那个曾经拍出《低俗小说》的人的水准。

” 我靠我太同意了。

学学这种在业界也不会互相吹捧的作风吧你们!

看的出来马丁是个真心在编剧的家伙,本以为会发挥编剧光环让剧中的编剧角色笑到最后,没想到还是给了我一个惊喜。

Sam Rockwell 从头到尾都在卖萌啊(我真心喜欢这孩子)!

Colin Farrell 完全成了吐槽的角色,Billy 在爱Marty啊!

还有马丁能不悄悄显摆一下自己爱日本暴力美学吗,内“门萨的娼妓”的怎么回事!

Tom Waits是可以看起来这么猥琐的吗!

 9 ) 暴力也是有情感的

you ever shoot a guy in his eyeball?i stabbed a guy in his ear ones, ice pick, right in his fucking ear.yeah, see, that'd be a different subject. That'd be "ears".这是开头两个无名杀手的对话,答非所问的对白设计让片子有了些《两杆大烟枪》的幽默范。

接着两人被神经病1号莫名地“砰砰”爆头,神经病感顿时扑面而来。

开场3分半时,编剧的好友之一Billy登场:舔着脸,半张着嘴,露着牙,保持节奏持续不断地一直敲门,扮演者还是Sam Rockwell。

神经病感觉已经有了3成。

2号神经病超强的耐心与凶狠自刎的魄力我很是喜欢,但由Woody Harrelson扮演的、爱狗甚于爱自己的神经病3号才真正让这片子的神经病感觉上升了一个高度(仅针对于我的感受):《天生杀人狂》啊,暴力神经病专家啊,更何况,在本片里爱狗爱到死啊。

越南老头的故事略显平淡,其讨论的越共、臆想、佛教和殉教都是在烘托电影主题。

那对以杀人为乐的夫妻档连环杀手的故事也并不新鲜,Tom Waits的气质倒是挽救了这个缺憾,他自带的颓废怪异感与片中他抱着大胖兔子小心谨慎的模样一结合,我已经能想象片尾他抽出砍刀打电话的变态劲了。

神经病的高潮在哪儿?

Hans发现妻子被爱狗老大杀害后的镇定、Hans去掉脖子上围巾时阴森的笑容、Billy杀了爱狗老大的女人为Hans报仇之后的字幕与配乐。

嗯是的,此时我们发现,编剧的好友之二Hans是2号自刎狂人,而编剧的好友之一Billy就是1号扑克牌J杀手。

48分钟后影片隆重开始了。

特别喜欢Billy为好友设定的剧本结局:坟地开战,暴力足够,血腥也有,戏剧感十足,无厘头的让人发笑。

这是一个典型的B级片剧中剧,甚至还有积极温馨的结尾,“Maybe there can be peace because that would be good”。

这简直就是在描述《杀手阿一》里的那句台词:你的暴力没有情感。

暴力电影和有暴力情节的电影最终想要表达的都是反暴力的情结,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贪婪,懦弱,自私,欲望,暴力都是人的共性,而为了弥补这些不可避免的冷漠与残忍,人们才需要爱与情感。

Billy杀人偷狗冷漠变态,却能为兄弟的剧本搭上性命,这种毫无理由的仗义与友谊能让人想起《伴我同行》中的Chris对Gordie,stand by me.神经病都坚持着各自的准则,死法都得符合各自的信仰,坦然赴死也只为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安宁。

温情在何处呢?

1号神经病Billy为兄弟两肋插刀,2号神经病Hans与癌症妻子相依为命,死前握着他给编剧的录音说:it isn't gray at all,3号神经病为了自己的爱狗从头拼命到尾,4号越南老头为信仰自焚,夫妻档连环杀手分别时的泪水与眼中的温情。

还有,Billy死前与小狗的深情握手。

俩挚友都是神经病,还都死了,留下编剧一人悲愤地带着挚友们留给他的故事回去拍电影了。

而最终想明白的可能就是他和死去的Hans,所有的暴力都是有根源并且有潜能的,但暴力最终都会消逝,无论以何种形式。

Billy不用想明白,他所想所求所能做的,死前都搞定了。

 10 ) 疯疯癫癫可以对抗世界价值观也挺好的——就是短评放不下了而已。

1.一直看管了柯林的枪战武打片,看其演一个反对枪枪支还是情绪化书生很惊喜,不过后面几个镜头坚毅的帅脸立马穿越回枪战剧中的果决英勇。

最后杀手疯子打电话过来阴森森说我要找你时,一脸淡然的无所谓你来啊的表情点赞...不再是那个酗酒的无力作家,一瞬间其演过的各种类警察角色上身感。

2.黑老大玩轮椅的场面印象很深,那种老子就是很屌很肆无忌惮的充斥着平静的病房。

黑人太太走之前平静的眼神和那句淡淡的再见很心酸。

老大面对人命的无情淡然和和面对小狗的软弱真情,对比目瞪口呆点赞;自己倒地还泪流满面的求你们能不能让我抱抱她摸摸她....哦摆脱不要把"死"这个字和她的名字放在一起...这里的台词和演出都绝了..3.汉斯下地狱都要看着你的复仇方式真是安静的绝望,那么决绝的割喉的时候是一种怎样的心态。

话说要不是看别人的影评我还没有意识到原来他坐到老大对面是开始了新一轮的复仇...最后看他在录音里给越南人的角色安排的很动容,虽然是自历史故事的演化,恨意和复仇都其实某种程度上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却容易陷入很Low的境界。

而怎样化解一段仇恨却方是各显水平的时候把。

4.Billy是个真疯子,对导演影片和枪战的那种神经质的执念一度让我害怕要是两位好友不从就会杀了他们。

可是对友谊的奉献让人动容,我相信你是最好的作家,怕其看到广告时候于是结结巴巴的跑出去。

5.歌手角色,杀遍天下杀手还一直抱着萌萌的兔子,违和感太棒。

演员很棒,神经残忍深情完美结合。

对看其妻子过于残忍而躲避的镜头,还有最后威胁的镜头都印象很深。

最后因为作者太淡定只好愣愣的说,好吧那天其实我没空,真不知道是什么心态飘过...这是证明对威胁人的人,出其不意不受其恐怖才是制胜法宝么。

6.小狗萌哭,昂挺挺的站在Billy旁边浑身主角光环。

 短评

没兴趣看完

5分钟前
  • 十一块小饼干
  • 较差

电影开始那么一刻,还真像昆汀附体,那腔调,粗口话痨,杀人放血,黑色幽默,还有一会儿分章式故事结构,所以对电影期待挺高,但情节却越走越泄气,散乱,过火,前后有些撕裂,疏密不均,节奏掌控不好。但还是很欣赏电影这种玩儿的心态的,有原创性,很新鲜,笑点足,尺度够,以及怪怪的黑色幽默。

8分钟前
  • Nortown
  • 还行

这种电影完全不是我的菜,thank god 我没有看过发条橙、猜火车及类似其他

12分钟前
  • 雨夜飞行
  • 较差

不如《杀手没有假期》,一贯的忧郁、黑色气息和冷幽默,一个绑架狗集团中,每个人都有故事,大爱,影像和叙事风格有很强的昆汀电影的风格,暴力场面血腥却又优美,太喜欢山姆·罗克韦尔饰演的角色,每个人都是神经病,何止七个

14分钟前
  • 乌鸦火堂
  • 推荐

不知道拍了一堆什么垃圾

17分钟前
  • 荒野侦探
  • 很差

嗯,就是不好看

21分钟前
  • 小卜
  • 还行

这是我爱的调调,话痨的黑色幽默。寻狗是线索,僧人是核心。无论是杀人,还是自杀,我们都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勇气十足、充满希望,为他人带来美好的未来。

24分钟前
  • Crusade
  • 力荐

乱哄哄,欣赏不了……

25分钟前
  • 小个梨头
  • 还行

两个字——失败,再两个字——失望

28分钟前
  • B7K
  • 较差

还可以更好。

33分钟前
  • Hushnore
  • 还行

有点学术小说的意思,比《杀手没有假期》大胆,但有点歪门邪道了。

34分钟前
  • 皮革业
  • 推荐

一堆大咖演出了这么垃圾的戏

36分钟前
  • ╯-╰
  • 较差

说实话,没看懂。

37分钟前
  • cy阙如
  • 较差

用疯狂的黑色幽默来讲述一个其实屁大的事情,果然神经病们都是违反逻辑的。 不像“杀手没有假期”那么让人回味,只能说凭借荒诞和暴力把故事算是兜圆了。血浆真多...

38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

看睡着了。

40分钟前
  • 糖豆火箭向前冲
  • 还行

想法太多 虽然演员都是好演员 但效果不太均衡

42分钟前
  • 仨门儿
  • 还行

节奏出了问题。可惜了这些演员。

43分钟前
  • 冷兵器的残泽
  • 较差

我想我也疯了,完全没看完

47分钟前
  • 路风
  • 很差

卡司棒,剧情晦涩难懂,先打三星。

52分钟前
  • 半城风月
  • 还行

史上最会搜集素材的编剧。感觉这个故事像一部被解构的《西游记》,有着浓郁的昆汀风,但是漏洞太多。基情无限。PS:原来耶鲁也是出妓女的。

54分钟前
  • 老泰瑞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