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人,最不可思议的就是,成为大人之后,就忘记自己曾经是孩子的事了,小时候描绘的梦想,很简单地就忘记了。
吟咏着魔咒——‘没办法。
社会不好。
大家都是这样做的……’这样的魔咒。
未来,大家前进方向上有很多障碍,不能战胜障碍的时候,不由得就想使用魔咒。
但是,在使用它的瞬间,你们就会变成你们讨厌的大人。
但障碍其实不是障碍,是镜子。
是照出你自己的镜子,你的敌人就是你自己,失去梦想的你,说谎的你,贪财的你,在意他人眼光的你,希望站在他人之上的你,希望跟随他人的你,希望他人不幸的你,变得连“喜欢”都说不出来的你,变得说不出“讨厌”的你,马上就说“办不到”放弃的你,无法相信他人的你,无法相信自己的你。
在你的心中,有着这样的“你们”,在你照镜子时,会指着你笑的你。
这是我的请求,你要变得象你自己想的一样,你只有自己希望的部分成长了,无论在什么样的时代,无论在世界上的什么地方,请你们无论如何都要好好看眼前的镜子,然后问自己:你还像你自己吗。
你活着吗。
活在当下吗。
我现在出道题,请你们用十年的时间作答——不是名声,不是学历或职业,也不是身份或国籍——你们是谁”以上是我刚追完的08月九《太阳与海洋的教室》片尾,主角樱井老师对同学们的说教。
全剧讲的是常年在高考榜单中成绩斐然的湘南高中,在分数压倒一切的政策下,整个校园宛如一台巨大的高考成绩制造机般运转着;在偏差值的引导下,学生也像是一部部应试机器不敢有丝毫怠慢,以至于在高二结束后就提前为自己举行了毕业典礼,因为已经从心里打算好未来一年枯燥无味的日子。
这时,樱井朔太郎老师来到3年1班担任班主任,这位有过在跨国公司工作经验的菁英份子,MBA,曾经的优等生因为在非洲立地成佛而改行当起了老师。
因为感受到学生们在人生观上的迷茫,樱井老师循循善诱,引导学生们朝着自己的梦想各奔前程。
樱井老师的作为,逾越了东北亚国家对现代中学教师的要求。
由于经济飞速发展,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增加,使得应届生就业率开始作为被用来评判大学的风向标,而相应的,升学率也就成为了观察各个中学优劣的晴雨表。
说白了,量化的排名让一所学校,一个班级,一个老师,一个学生所做的一切全都成了Excel里的一行字符——为了让上头的人在吃喝嫖赌之余看起来方便些。
功利地看,在这样的前提下,再去做那些不能对改变这行数字有任何帮助的事情无异于浪费时间。
在“教书”和“育人”之间,中国的优秀教师通常采取言传“教书”和身教“育人”的方式,受限于体制的压力和学生的数量(感谢毛主席!
),这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但缺乏人性仍然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我指的人性是什么呢?
在第五集的末尾,樱井老师帮助羽菜同学找回了学习的动力,理事长对他表示感谢:“03112好像改过自新了呢,您辛苦了。
”樱井老师说:“那个,03112是谁,请你叫名字。
”理事长羞射地一笑:“不知道名字呢。
”如果一个人不把你当人看,那么学生时代你在他眼里就是一支会考试的笔,上班后你在他眼里就是一台会做PPT的电脑,即便做了客户,你在他眼里也只是只下金蛋的鸡。
(注意:是鸡,鸡,鸡,鸡,鸡……)但如果一个人真正把你当做人来对待,他眼前站着的就是一个会思考,有想法,能交流的同类。
这是很重要的哦。
因为本剧讲的是樱井老师怎样引导学生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如果连人都不是的话,那就更别提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罗。
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不是老师想要把你教成的人,也不是父母想把你培养成的人,而是揣着自己的梦想前进。
老师是没办法帮同学决定未来的路要怎么走的,也不应该去决定,老师能做的,就是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可能性发挥到极致。
樱井老师在剧中最为人欣赏的一点——我称他为体验式教学——把学生置于那个能让他和她有所感悟的情形下,去激发学生的思考,从而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去判断,去决定。
当根岸同学受到小混混以父亲的事业相威胁要他输掉比赛而感到矛盾时,樱井老师说:“有些事情,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该让步,有些东西,无论发生什么,都要去守护,那就是尊严。
就是让自己问心无愧,金钱不是地位,他人的目光也不是准则,不要问上司也不要问老师,要问自己的内心——我这样好吗,我这样对吗,我在抬头挺胸地活着吗。
未来的一切都还没有决定,你们能去自己喜欢去的任何地方,如果有人想决定你们的未来,那就踢飞他。
”然后打开电锯,让根岸造船厂的楷书招牌重见天日。
屋嶋同学迷失于金钱的力量,忽视身边的人对自己的真挚情感。
樱井老师带着一众同学救下险遭强暴的她后,听着门外充满担忧和关切的呼唤说:“你要回应他们的声音和他们的心,只有心能回应心。
”山本同学因为父母出了事而又不想和亲人分开,不得已当起了超级奶爸,成绩却直线下降。
为逃避校方的追赶带着弟妹躲进轮机室却被压伤腿困在了里面。
樱井老师眼看再不行动就要面临截肢的危险,毅然挑起责任在甲板上就地手术。
大功告成之后,穿着满是汗水的老头衫的他鼓励山本:“我们不是一个人,即使一个一个分开了也绝不是一个人”伴野同学为了逃避艺术推荐考试而伪装受伤,樱井老师租了卡车带着大家把钢琴运到海边让他重新找回对音乐的爱——“人有绝对不能逃避的东西,就是自己自身的可能性”泽水同学迷失学习的方向,无法说服自己学习下去的时候,樱井老师组织了一次明知自己会得最后一名的测验,告诉大家:“学习就是寻宝,99%的努力再往前一点,就会有宝藏”船木同学一直无法接受自己被领养的身份而备受煎熬,为自己不能确定的生日耿耿于怀。
樱井老师制作出她想象中的梦幻场景为她过了一个难忘的生日:“生日不仅是孩子诞生的日子,也是孩子和父母初次见面的日子,你父母不是已经为这件事庆祝了很多次了吗,船木同学的生日,就是父母爱你的证明。
”“体验式教学”对同学们影响深远,可以说是从内心深处激发了同学们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才有小八的舍己救人和大结局时的高潮表决。
有一种声音诟病说樱井的角色设定太理想化,不切实际。
偶像剧当然不可避免地有虚构和编造的痕迹,但我觉得樱井的角色设定还是很不错的。
作为一个大众眼中的精英分子,又有了那样的在非洲的经历,说是看破红尘也不为过。
他很清楚的明白什么才是人生中珍贵的东西,所以才会那样引导学生,所以在我眼中这并不是一个假大空的人物。
(关于他在非洲的经历,除了剧中的桥段,我还想推荐一篇扩展阅读,各位看官可据此更深入了解非洲的状况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bm0ae9fPAvE/)关于这一点,在故事的开头,樱井老师其实就已经开宗明义地说了他的目的。
介绍自己是个难题,说名字吧,说了那种骗人的名字又怎么样呢?
说职业吧,有好的警察也有坏的小偷不是吗?
所以早早地把这群可爱的男女定义为需要努力应试的考生实在是太残酷了,把无限的可能性留给他们如何?
让他们自己亦步亦趋地向前,成为能在太阳的光辉和海浪的翻滚,昂首挺胸,立于天地之间的人吧!
好了下面是无责任吐槽时间,评论一下各个演员和角色吧 织田裕二(樱井朔太郎):之前说了樱井这个人物的合理性,其实在我看来主题曲就已经能把这个人物诠释得淋漓尽致了。
他就像是一头沙滩边的怪兽,无论有多少人,想用何种方法来束缚他,告诉他各种善意和恶意的“没办法”,他都能挣脱枷锁,带着十三点兮兮的笑容再一次站在你面前告诉你他是不可战胜的。
主角光环啊主角光环不过我很喜欢他每次做决断之前用手感受自己心跳的动作,那说明他真的有在问自己“我这样好吗,我这样对吗,我在抬头挺胸地活着吗。
我这样做能让同学们在未来的日子里无怨无悔吗。
” 北川景子(榎戸若叶):坦白说,即使从男人的角度来看,北川景子的表演也嫌做作了。
全剧只有两个地方感动到我的,一个是在山本得救之后闪着泪光说“马哈杜萨尼”,还有一个就是片尾说“还有50%是嫉妒”时撇过头去的样子。
我相信编剧是有责任的,不然榎戸老师和山本同学的“魔女的条件第二季”怎么就太监了呢?
不过北川在本剧中的表演的确算不上好,接下来打算看“推理总在晚餐后”,希望能有好的表现。
冈田将生(根岸洋贵):冈田拥有那个年纪的男孩让人无法抵挡的帅气,顺便说一句,他和我的同事Jeff真是神似。
对了,那个后来让他在《告白》里演热血教师的导演太坏了,中岛哲也先生,你是要有多阴暗的心理才会让这个樱井老师的得意门生去那个扭曲的悲剧里被玩弄一下啊 北乃绮(白崎凛久):就长相而言,北乃是本剧里我最喜欢的女生,这样的女生在那个时代的学校都会招人喜欢吧,不过貌似她的其他作品都没收到很好的评价。
我也要去看看才好。
另外,她是现役女演员里长的最像苍老师的吧?
滨田岳(田幡八朗):继续《求婚大作战》中的优秀表现,就连角色的人物设定也像得不行。
所以也算不上有突破。
这算是本色演出吗…… 吉高由里子(屋嶋灯里):前半部分并不喜欢灯里,但之后的表演很不错,吉高在之后也有不少演出,应该也是对她在本剧中演技的肯定。
冨浦智嗣(楠木大和):当选本剧中最娘的角色应该毫无疑问,头发让人看了就难受,声音让人听了就起鸡皮疙瘩,话说日本真的有在流行这种造型吗?
键本辉(日垣茂市):你丫就一酱油男。
谷村美月(泽水羽菜):把一个有个性的好学生形象塑造得相当饱满,无论编剧还是演员都算是成功的吧 山本裕典(川辺英二):泷泽秀明二代,加油啊!
大政绚(次原雪乃):面部结构很奇怪的美人,不过还是让人很有兴趣看她其他的表演。
贺来贤人(伴野圭吾):哥,听说你人气很高,我就不说什么了…… 前田敦子(船木真由):AKB48中的红人,都说她和琥珀うた长得像,搜出来照片一看,还真像是那么回事儿!
本剧中演精神失常的船木还不错,虽然长相不是我喜欢的类型,不过也相当亲民,不至于让人讨厌吧。
池田鉄洋(赤木保则):本剧最具有喜感的人物,开始很讨厌他,因为不知道是音乐老师,还以为是打手,但最后唱Canon的桥段还是相当欢乐。
池田君把这个丑角演得相当生动。
大概和他同时也是导演和编剧也有关系吧。
八嶋智人(柴草修平):同样是开头几集中很令人讨厌的角色,演到中段还以为是大反派,但他把世界史论文给樱井老师看的那段很令人感动。
戸田惠子(长谷部杏花):每部校园教师剧里都有一个憋屈的校长啊……算是中规中矩的表演 小日向文世(神谷龙之介):有观众说慈眉善目的小日向爷爷不适合演这么腹黑的角色,不过我觉得他的表演相当出色。
另一个方面来讲,这个人物编剧也写得很好,没有安排太多俗气的桥段来把他塑造成反派,而是强调他在现行社会制度下的合理性,从而更全面地衬托出整个社会功利浮躁,以及公平正义的缺乏。
从这个角度来说,无论是编剧还是演员都相当成功。
写了那么多,说说为什么会有这番感慨吧。
前两天在人人网上收到郭叙辰丶Yumi同学的邀请,参加大同中学的百年校庆。
很想去,也突然想到了以前的老师们,那些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还是散发着人性的光辉教书育人的老师们,想再回头看看让我觉得尤其敬佩。
曹动青老师,杨薇老师,张兰老师,刘萍老师,应华老师,刘静老师,宋士广老师,汤瑾老师……太多了就不一一列举了,泪奔……大同中学的校训——四个学——第一个就是“学会做人”。
这校训在我心中如此的根深蒂固以至于在看《失恋33天》里校训那段时脱口而出。
离开大同中学整十年了,文章开头时樱井老师的问题,我也拿来问过自己,虽然没有很好的答案,甚至有些惭愧,但我很确定我在成为我想让自己成为的那个人。
我想回去看看。
逝去的青春,流逝的年华,留给过我们什么?
原本只是抱着无聊的心态去看一部普通青春剧《太阳和海的教室》,看了才发现,剧中的所有就是我们每个人曾经经历的,只是我们没有遇到樱井,没有人告诉我们,我们的迷惘其实是可以大声说出来的、我们的态度原本应该是发自真心的、我们对于社会的妥协其实也是可以改变的.....18岁,同样面临高考的我们,每天埋头在扎堆的书丛中,其实也思考过,这一列列的公式、一道道推导,一整篇幅的英文。。。。
这些以后真正有用的有多少,迷惘的时候没有人告诉你答案,或许根本就没有一个人问过,即便脑海里疑问过,哦,社会就是这个样子,所有人都和我一样为高考奋斗着,我做的应该是人生最好的选择!
樱井,在给三年一班上的第一堂,就是问‘你想要成为什么?
’似乎很简单的问题,可能回答出来的又有几个?
当我们在很小的时候,那时候我们都有梦想,可长大后,却给自己划了一个圈,认为所谓的梦想绝对不可能实现了,于是,认为圈以外的世界不再有可能了,从此便不再有梦想这或许就是一种悲哀,从18岁开始会一直延续下去的悲哀!
然而,看完这部剧,最深深的悲哀,却是这样的疑问‘18岁那年,我们遗失了什么?
’如果,他们没有遇到樱井,那么他们最后就应该和我们一样吧?!
因为就不会有人告诉他们,人最不能失去的就是尊严;活着,就要用自己的真心去生存;恋爱不是谈的,而是坠入的;有些东西是不可以轻易放弃的,比如亲情;我们现在所学的不是百分之百都有用但一定有那百分之一就是我们所寻找的宝物,而这百分之一却有可能是别人的百分之百;人生就是旅行,探索答案的旅行。
更没有人告诉他们,高考前的最后一个暑假,最重要的并不是埋头苦读备考,而是在这最后的暑假留下重要的回忆。
三年一班的他们,其实和普通人一样,谁愿意在大家都奋力冲刺高考的关头,浪费一点点时间,举行祭典然而,在小八离开大家的时候,才发现这些回忆是多么的珍贵,如果没有这些回忆,他们要怎么忘却重要朋友的悲伤,因为回忆里小八永远是笑着的,永远快乐的他,一定希望他们都是笑着的吧而我们没有在三年一班,没有遇到樱井,所以,18岁那年,我一无所有!!
可以说我是冲着织田裕二去看这出日剧,毕竟是很想知道老了的织田是什么样子。
刚开始的时候此剧给我的感觉同一般青春校园剧无异而且感觉怪无聊,曾想过不再看下去,但是到了某一集的时候这个想法改变了。
当樱井老师在为他死去的学生而伤心难过时,他看到的是一个拿着手机用镜头对着他们照相的日本学生。
这个镜头让我联想起那幅照片(老鹰与非洲小女孩),不同的是举着照相机的人的身份。
在另一出日剧《工作狂》中也出现过这样的镜头,隧道发生了交通事故,围观的日本人只是举着手机照相,把图像发送给其它的好友。
看到这样的镜头,不甘让人感觉心寒。
从这两件事情的侧面反映出了日本的教育问题,樱井老师就是为了改变这个现象而回到日本当老师吧。
对比起日本来说,现在我们的社会上有的只是穿着校服叼着烟的少年男女,他们点烟,弹烟灰的手势那样的熟练,看上去跟我这个这样年纪的烟民差不了多少,每当看到他们我总是在想“烟“对于他们来说是什么样的物品,可能只是单纯用于装酷的物品,少年同成人吸烟的理由总是不同,不过我仍然希望祖国的未来们健康成长。
唯一值得兴幸的是,我国的学生没有像日本的学生那样麻木地对待人的死亡。
田幡八朗的死,令人觉得生命是那么的脆弱,命运是那么的残酷。
在花季年华死去,让人感到无比痛心,因为那正是人生的起跑点,心,仍然没有被社会污染,梦想也刚刚确立,青春的迷惘也仍在。
因为小八的离去,剧中的其它人改变了自己填报志愿的意向,因为同伴的离去让他们感到了生命的无常,如果在活着的时候不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可能有一天忽然消失于世上,那就再也完成不了任何事情。
十七,八岁的年纪,人们仍然拥有改变自己未来的力量,而这往往取决于一个决定,当然,想做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少年时的确是怀抱着这样大的希望,梦想。
不过,怀抱着这样的梦想是很幸福的,有了目标而向目标奔跑,享受这样的过程,就是“青春“吧!
所以就算最后得出来的结果并不是这样也已经没有所谓。
人的一生中最美好的就是花季年华的时候,在那个年纪可以犯错,可以做傻事,因为仍然是“孩子”,那个时候的我们可能憧憬着成为“大人”,但是亦可能不想成为“大人”。
“不说谎就无法生存,光考虑钱的事情,不自由,总说人坏话,最喜欢他人的不辛,总是在意他人的目光,无聊的大人”“所谓人,最不可思议的就是成为大人以后就忘记自己曾经是孩子的事了,小时候描绘的梦想,很简单地就忘记了,吟咏着魔咒“没办法,社会不好,大家都是这样做的“,这样的魔咒。
“在孩子的眼中,“大人“就是这样的吗?
不过如果成为大人后,相信将会不自觉地变成这样吧!
因为已经是大人了,就算记起自己曾经是孩子,就算回忆自己孩童时代的事情,也不得不去面对生活的压力,可能这是成为大人后的另一个可悲之处。
每个人都曾经拥有过青春,所以在拥有青春的时候请尽量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可以做得到得事情,因为这将变成“回忆“,如果不去做的话可能就会连回忆都没有。
这也是樱井老师说过的话。
当你老的时候,这些回忆可能就会成为最宝贵的东西,涌上你的心头。
19-Oct-2008
热血过头了吧。
看完第二话的时候这么想。
几天之后看第三话。
说起织田裕二为什么开始当老师,“我看过很多活得很艰难的少年。
但是看到这样的日本少年,我觉得没有比他们更悲哀的了。
”(原话记不清了)因为这个动机,织田国外回到日本,当起了这种很老套还满口大道理的热血老师。
但是也因为这个动机,让这部剧热血得不空洞。
让织田满口的大道理,都有了依托。
然后很感人。
本来这一季的月九是我最最最期待的日剧!
结果还是逃不出热血教师的框框,尽管与以往的热血教师系列作品不一样。
一开始看到cast的时候,见到如此多的亮丽的面孔:既有山本裕典,又有吉高由里子;既有北川景子,又有北乃崎;既有冈田将生,又有谷村美月,等等。
多么华丽的阵容啊。
可是真的让我觉得不太好看。
尤其在我看了第一回以后,我更是伤心。
小吉说,哪能跟自己想的不一样就抓狂……是的,我狠狠地抓狂了一番,因为跟我想的不一样- -||。
而且,配乐也不怎么吸引我。
就看到那些个学生在哪里跟织田裕二的周璇,我实在不知道还能作何感想了。
不过,确确实实,那些问题真的是现在学生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在电视剧里面,我最难过的是滨田岳在第八回的时候因为救一个“无关紧要”的人而去世了。
说那个是个“无关紧要的人”是因为我真的很痛恨次原。
灯里才找到自己的幸福,却让次原弄得阴阳相隔。
现在又不是拍唯美爱情片,为什么却有这样的遗憾。
也许这就是拥有的永远都是不完美的,失去的永远都是最珍贵的。
唉!
这个月九是继《supplement》、《First Kiss》以后,又一部使我失望的月九了。
因为小八很善良 所以他一定不会对那个女人置之不理 所以他一定会把唯一的救生衣给那个女人穿上 尽管小八他不会游泳我们喜欢小八 不仅仅是因为小八可爱的性格 更因为他对灯里那么长久的感情最后他们终于在一起了 看到小八录的毕业纪念DV 在介绍灯里的那一段时 他说“灯里 我的女朋友”然后他一遍一遍地呼唤着灯里灯里 灯里转过来一边吃着冰棍一边对着他笑 那时真的觉得有一种很幸福的感觉 真希望他们可以一直一直在一起 他们要一直一直都那么开心那么幸福啊可是小八却再也回不来了 手中拿着灯里中奖的冰棍棒 一去再也回不来了我真想宰了那女人 但是以小八的性格 他不会想那样小八你这白痴!!!
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T
沉默的不仅是书本,水笔,或是图书馆里孤独的阳光。
这沉默的或许是整个成年人的时代。
眼前看到的已然是大学的尽头,但是我的生活才刚刚开始。
从前我的眼里,只有日本建筑那光怪陆离,却又布满坚毅血脉的设计感。
但是今天,当我从这教室里走出。
我想我真的懂得,它们是不朽的更是睿智的,地震或海啸,撼动不了Kenzo Tange的代代木,打碎不了Toyo Ito的Sendai Mediate Center,更淹没不过Tadao Ando那亘立与山,海和天际之断点的淡路岛梦舞台。
身为建筑师的它们,或许正是太阳与海的教室里那种精神的呼唤下,最富有力量的毕业生们。
每当我看到片头曲,那随着云上的退晕缓缓露出的阳光,心里总是徜徉着这样的感觉,我会想起这个国度那些创造的灵魂。
他们那些卓尔不群,不堕尘伦的倔强,就像白崎凛久那迷惑却坚定的视线。
像她那看似不切实际,却那样热烈,那样执着的梦境。
流淌的生命里,起落的不仅是时光,还有回忆的种子。
回想高中时代的我们不禁发现,剧集和自己的生命是那样的相似。
那鲜明的跃动性,真挚性和不可挽回性,让曾经走过十余年学生的时代的我们怅怅的唏嘘,让我不禁希望饮下那无底杯中的酒,带着微醺的醉意,并保留自己的气节。
而幸运的是,我选择的行当,或许可以让我在十年后失去那勇气和性情时,却依然可以看到自己当年所创建的广厦和文明,并回忆自己最真的时代是的,我从那个远去的教室里走出时,便踏上了Kenzo Tange昔日的路,也许他的教室里有太阳与海,但是我的教室也不输给他
战胜别人,并不代表胜利。
只有战胜自己,达到自己目标的人才是胜利者。
不要做让自己的心灵受损的事。
有些东西无论遇到什么都不能舍弃的,有些东西是无论怎样都要守护的,那就是尊严,那就是自豪。
重要的不是金钱和地位,也不是别人的看法或世俗的规则,上司也好,老师也罢,无论是那种人都要扪心自问,我可以这样下去吗,我是正确的吗,我现在是自豪的生活着吗?
只有这份自豪才是人生的路标。
未来并没有被确定,你们能去任何地方,如果有人想要擅自决定你们的未来,就把他一脚踢飞好了。
你们的未来还只是一张白纸,不管哪里,只要你们想去就可以去。
我不认为只教学生学习了就叫学校,我认为还要把孩子教育成大人。
在我来之前所待的地方,花是没有什么标价的,他们可以在那边自由的生长,而不会被人摘去买卖。
她在刚开始也是一朵自由生长的花朵,如果没有人给她浇水的话,就会枯萎。
付出真心其实也就是变成笨蛋,不会假惺惺,也不求回报,不会装模作样,也不会耍心机,只会一心一意的努力前进。
真心的爱着对方其实也就是变成笨蛋,挺起胸膛,做这样的笨蛋吧这些喊声用多少钱能买到,如果能给人心和爱标价的话,那么也能给他们表个价咯。
这样是不对的哦,人心不是能买到的东西,就算是世界上所有的金钱,也没办法买到他们的真心,真心是无法替代的东西,小兔苹果也是一样。
你真正想要的东西到底是哪个呢?
是名牌手表和包包,还是小兔苹果呢?
去回应他们的呼喊和他们的真心吧,能够回应真心的只有真心。
爱,不是靠努力就能淡忘的。
爱,也不是靠努力就能获得的。
我的习惯是两集。
如果看完第二集还是觉得不行,那么我就会pass掉这个剧。
不过是习惯而已,却第一次觉得,有这样的习惯真是太好了。
第二集很好看。
说了一个好故事,找了一群好演员。
这才是月9啊。
让人忍俊不禁又会想掉眼泪的一封好情书,那句坚定的发自内心的「それでもいい」,危险时刻也紧紧拽住的纽扣,无法标价的一声还比一声高的喊叫,恍然大悟之后了然的笑容,泳池边的清脆笑声和止不住的眼泪。
这样才是夏天,这样才是青春,这样才是充满浓郁夏天气息的炙热的青春。
禁不住会想,为什么这个不是第一集。
まあ、それでもいい。
这是一部值得追的月9,只要编剧还能继续这样不煽情不做作却一样能赚人眼泪地给我们讲好故事。
当然,完全可以跳过第一集,笑。
另。
北川演技依然没有进步。
高层房间的玻璃窗不是人在这么近的距离就可以轻易撞碎的。
不过,瑕不掩瑜。
于是,我现在给它4颗星。
找到了《热力十七岁》时候的感觉,那段时间对我的一生真是影响很大啊理智的来说固然有所缺陷,但只论感觉的话差不多满分了另外,很喜欢里面的音乐,搭配的很好,很想弄来听听,呵呵
为了提高收视率你们就随便安排角色死掉呀?!!!
感动啊。。。虽然这编剧有点儿夸张
很喜歡岡田,,由此喜歡上北川姐姐~!
为了里面的美女坚持看下去~哈哈~不知道最后怎么样~但是吉高这个造型真是越看越好看呀
脑残剧,烂烂烂
为了贺来看这剧真不容易啊……
爲了清純的岡田將生...!
山本和北川的事情完全不讲了 就没有看下去的理由了
只有长得好看的人才有青春
看的我憋死了 编剧脑残
好吧为了北川
对理事长“必要的罪恶”印象极深,男主有些太主旋律,囧子默默地扮演着花瓶,吉高由里子惊艳到了
去日本玩的时候在电视上看了第一回 虽然才两年不到 这剧里的很多人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啊
冈田的片子最近看了很多。。。当然这部的北川依旧是最靓,皮肤太好了。
虽然剧情比较老套,虽然后半部分越来越糟糕编剧脑子被门夹了不过太阳大海还有朝气蓬勃的生徒们还是很可爱的
以后也要当个热血老师
看着看着睡着了
为什么还是烂尾了啊!靠!另:我很喜欢灯里
山本没啥 发挥.白期待了.
日式青春。简单、温暖,唤醒记忆。。。但不是每集都编的好,减一星。。。配乐超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