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一周才看完这个只有八集的剧,主要是因为写论文真的很忙呀,但还是决定写个推荐信之类的。
一直不喜欢涉及宗教的东西,像丹布朗的书我都看过,但是都不喜欢,以为外国的东西好像一涉及到宗教就会有种莫名的恐怖气氛,然后就小生怕怕呀。
但我还是坚持看了这个剧,因为想了解下达芬奇的一生。
但一边看剧一边吐槽,这真的是达芬奇时代的东西,这真的是达芬奇?!
好吧,至少看完这个剧之后我决定找一本写达芬奇的传记之类的观赏下。
还是要推荐下这个剧的,因为里面有很多帅哥和美女,阴谋和爱情。
也不知道谁到底是真爱,下层人更真实,上层人更丑恶,看了还是挺值得的。
虽然达芬奇在这里有点神经病的潜质,但是艺术家的事都不好说,所以还是给达芬奇点个赞的。
最后默默的说一句,到底什么时候播第二季,这么坑的剧比神盾局都讨厌!
笑,作为一个AC玩家,我怎么可能不拿全剧组都在玩阿萨辛说事?
所有人都发现这位艺术家与我们爱戴的Ezio前辈早已合体,不但兢兢业业地设计战争机器,爬墙泡妞打架丢炸弹也是样样精通,一边和美第奇纠缠不清,一边寻找着伊甸碎片,如果给他更多的时间,他大概要进行古墓完全同步了吧。
作为一部奇幻神棍伪历史剧,阿萨辛番茄勉强合格通关,第二集的紧凑和多种元素杂糅让人眼前一亮,中间部分略乏味——你不得不把这个怪罪于某编剧不断给自己的角色加戏,每集一炮还不够,非得让叛徒哭哭啼啼地上演苦情洗白戏码,哦,真的够了。
好在漫长的铺垫和副本之后,我们终于迎来了S1重头戏,即最后一集的复活节弥撒。
二代玩家看到这个场景一拍桌子觉得太眼熟了,我们就是在这里一人单挑所有帕奇侍卫,顺带好好演练了一下连杀。
不得不说演员把帕奇家族的丑恶嘴脸演的极好,看起来像个小丑,语调里却尽是恶意。
历史上的复活节弥撒是怎样的呢。
其实15世纪意大利城邦内斗并无什么对错之分,美第奇也并非那么白,教皇在罗马一有机会就会给帕奇家族很多恩惠,而为了削弱对手势力,美第奇会经常故意无视帕奇家族的诉求,并且不按对待显贵公民那样对待他们。
当帕奇家族和其他公民竞选名位时,即使他们的资格更强,官员也会将他们弃置一旁。
乔万尼(家族首领亚科波的儿子)曽娶富有的布昂罗梅伊家的女儿为妻,而就是因为这层关系,布昂罗梅伊死后,这个帕奇家的媳妇连遗产继承权都被剥夺了,所有人都知道这是美第奇干的好事。
朱利亚诺不止一次地向哥哥表示过自己的担忧,认为操纵太多的结果就是丧失一切。
后来,爱国者马基雅维利在《佛罗伦萨史》中描述到,洛伦佐“少年气盛,又有权力,一定要左右一切,并决定不论办任何事情,都要受到他的影响”——帕奇家族显然无法忍受长时间的轻视和排挤,做出叛变之举也在情理之中。
电视剧里那个一身绿衣、最为神气活现的卷毛,就是帕奇家的弗朗西斯科,是他率先提出了叛变。
他和吉罗拉莫是密友,两人经常在一起为美第奇的所作所为发牢骚。
剧集显然把伯爵的动机上升了一个层次,伯爵一心想找叶之书,想和达芬奇玩♂耍,进攻佛罗伦萨也是为了教会吞食意大利,显然有别于发牢骚的货。
本剧另一个精彩之处是对朱利亚诺的塑造。
一开始,他只是个纨绔子弟,老是找达芬奇的茬,脾气暴躁还经常口风不严,又傻又天真。
但是第三集毒杀事件,他在街头对一个平民老修女却表现出了不一般的风度,平易近人得让人吃惊,我们这才隐约发觉他不是一个笨蛋。
而在以后的剧情里,与智商逐渐离线的哥哥相比,他倒是表现出了辅佐者的风范。
因为洛伦佐很强势,朱利亚诺自然在一些事情上的处理上考虑情感因素较多,比如他坚定不移地相信自家忠臣,并竭力为对方平反。
这个人物的开场不讨喜,却是实实在在的成长性角色,他对家族的忠诚、对佛罗伦萨的大爱也一览无遗。
在个人品德方面,对叛徒无意,对嫂子若有若无的挑逗也无意,和善解人意的小修女走到一起,还真是赏心悦目的一对。
很遗憾,这样一个可爱的角色却不得不像历史上那样死于复活节弥撒。
这里又是一个很让人动容的改编。
历史上,洛伦佐先去了教堂,此时礼拜已开始,朱利亚诺还没出现,于是弗朗西斯科亲自上门,热切地说服他去教堂,一路上还挽着他的胳膊谈笑风生,“用胳膊紧紧搂住他,为的是弄清楚对方衣物之下是否有护身甲”。
时机一到,刺杀开始,弗朗西斯科对美第奇是如此的仇恨,以至于他扑到朱利亚诺身上捅他时像疯了一样,居然一不留神刺在了自己的腿上【True Story= =】后面的内容就像AC2里描述的那样,洛伦佐拼死反抗,脖子上被划开一道口子(剧集里也表现了),之后躲进紧锁的圣器室并且在其他人的帮助下撑回了宫殿。
我很喜欢剧集的改编,让朱利亚诺以一个拯救者的形象出现,尽管是如此得好莱坞,但观众显然需要看到他作为英雄死去。
这场发生在弥撒过程中的血腥刺杀,让我们想起了隔壁冰火的血婚。
同样是不该发生杀戮的地方,婚宴和教堂却成为了罪恶露出其狰狞面貌之地,对比之下,观众当然会震惊和扼腕。
好在大卫高耶足够治愈,朱利亚诺并没像历史上那般突兀而亡——作为那个找到叛徒的智者,他一心爱着家族,一直致力于保护佛罗伦萨。
他吐出了碧池乱发的便当,就为了这最后一秒营救,拯救了家人(统治者),吹响了镇压反叛的号角。
也许他成为了达芬奇口中的复活节祭品,但这个祭品却唤起了全城的爱国热情,让佛罗伦萨上下统一,更坚定地站在美第奇这边对抗教会。
帕奇家族的这场叛变当然以失败告终。
因为人人都爱乐善好施慷慨大度的朱利亚诺,而在弥撒上行刺,更是让公民们义愤填膺,于是全城人民都拿起了武器,到处都是高呼美第奇的声音。
已经身负重伤的弗朗西斯科并没放弃,脱了衣服赶向宫殿广场,高呼“人民”和“自由”,希望有人站在他这边反对美第奇。
可是佛罗伦萨的人根本不关心自由为何物,在最后时刻,当人们拖着他游街时,他不吭一声,只是呆呆地看着其他人叹气。
一切结束后,所有人都来一个个拜见洛伦佐,表示愿意为美第奇效劳。
之后,清算开始了,细节不必多说,反正帕奇家族迎来了彻底的覆灭。
当然,他们并非全是坏人,比如家族首领亚科波在叛变的前一天为了不使别人遭受牵连,清偿了自己的一切债务。
接下来,大家都能猜到会发生什么。
阴谋已败露,教皇决定动用战争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他公开宣称,佛罗伦萨只有美第奇一个是他的敌人,并且号召公民们联合起来除掉洛伦佐。
为了使佛罗伦萨公民不但受到俗世武力的威胁而且还感到宗教神权的谴责,教皇还革除了佛罗伦萨人的教籍。
城邦看似危在旦夕,洛伦佐召集执政团成员和权势最大的公民,对着这三百人发表了一段讲话。
内容不赘述,总之,丧失了弟弟的洛伦佐嘴炮突然max,公民们闻之无不落泪,表示大家要紧密团结在以美第奇为首的大佛罗伦萨共荣圈中【误……Anyway,我猜S2的主线剧情就是教皇VS美第奇的几场重要战役吧。
达芬奇一时半会儿想走也走不了,很快,战争就开始了。
另有一个好消息,朱利亚诺和修女的儿子朱里奥.德.美第奇,日后会成为教皇克莱门特7世。
啧啧。
小讲堂告一段落,有问题可以在回复里提。
BTW,阿萨辛番茄这个剧,在改编历史方面做的挺巧妙,让历史变得讨喜了一些,也在某种程度上夹带私货,满足了世界各地的AC粉丝。
两条主线,一条是15世纪意大利波云诡谲的城邦纷争,阴谋与合作让人目不暇接,还挺过瘾;另一条聚焦于未解之谜,让达芬奇作为一个探索者出现,引领我们看到更多或奇幻或神棍的不科学之物,也算与“恶魔”相契。
对于S2,我只有两个想法:1、因为碧池的演员是编剧之一,我就不指望她把自己给写死了,但是请不要洗白啊谢谢你。
2、Nico,既然日后会成为鼎鼎大名的马基雅维利,我很期待你和洛伦佐的戏份。
谢谢大家看到这里。
NOTHING IS TRUE, EVERYTHING IS PERMITTED.
公元4世纪至公元14世纪,欧洲历史学家称其为中世纪,教会力量统治着欧洲的广阔土地。
那漫长而古老的一千年,蒙昧与黑暗,黑森林外耸立着的幽暗古堡,圣殿骑士团,以及匍匐在教会和骑士力量下饱受折磨的平民;构成了文明史上漫长而黑暗的漫长的千年时光。
在那个黑死病、天花流行、十字军东征战火硝烟不断的时代,古典时代的智慧和哲学早已失传,文化和艺术湮没在教会纷争和骑士的刀剑之间。
公元1453年5月29日,土耳其人依靠着由东方传来的火药,终于攻破了千年不破之城君士坦丁堡。
冷兵器的骑士和古堡时代终结,大量古典时代遗留下来的典籍和艺术家流向西欧,恰逢意大利城邦分庭抗礼之际,美地奇家族以其雄厚的金融实力统治着佛罗伦萨,实力雄厚且极具文艺验光地雇佣了一批卓越的艺术家。
欢迎来到文艺复兴时代。
彼时,东方世界还笼罩在极权统治之下,文人们在科举制度的圈养下,丧失了文化和艺术的天才创造力;美利坚还没有建立,印第安人还在洞穴上做壁画;北方的蛮族还在为征服更多的土地而厮杀。
而在那座亚平宁半岛的中部,一座罗马建筑风格的小城里,巍峨壮丽的圆顶教堂旁,贸易往来不绝,各式思想在此交汇,东罗马帝国已经灭亡,西方教会式微,骑士团在火药的进攻下不堪一击。
伟大的艺术家们,在伟大的金融统治者的资助下,毫无忧虑和限制地发掘人类伟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他不是科举制度下的乖戾学生,不是潦倒落魄的穷酸文人,不是归隐田居的失意秀才;也不是经院哲学家,不是只会画上帝的二流画家。
用他自己在第4集里的话说:I'm a mad artist. 卓越的画家,一流的工程师,顶尖的解剖学家,世人皆知的同性恋,同时受到教会和金融世家赞赏的天才艺术家;这是个不设限制的天才,哦,对了,他年轻时候成名是因为弹琴弹的很好。
玩刺客信条的时候,穿着斗篷穿越在欧洲的各个城市里,佛罗伦萨广场的夕阳下,人来人往。
这是一个家族统治的城邦,却没有独裁者,因为司法独立。
哥特式尖顶教堂和罗马式的立柱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大理石雕像旁,这是一座商人的城市,他的执政者是一个银行家;这是一座艺术家的城市,它的每一条小巷里,文化、艺术、学术和智慧的气息都在持续地发酵,酝酿着冲破中世纪黑暗的光。
达芬奇密码之后,越来越多的小说和剧集把他当作改编的对象。
这部片将一个神秘的人物,用福尔摩斯式的描写,刻画了一个无所不能却又极其神经质的全才。
但是在我眼里,他仍然是那个呆在密室里安静地作画的男人,他用了人生的四年时间,画作了蒙娜丽莎,留给世界一个永恒的微笑。
持续而专注,任凭光阴流转。
他有着孩子一样敏锐而旺盛的好奇心和锐利的观察力,在无人探索也无人喝彩的领域,在没有论文没有职称没有名和利的枷锁之外,自由而孤独地寻找真理和答案。
第二集,达芬奇拒绝教皇诏安,帮助佛罗伦萨制造机关炮,踏上寻找叶之书的路;第三集,达芬奇破获罗马教廷为了整垮美第奇家族,下药毒害佛罗伦萨修女案;第五集,教皇派女间谍杀害美弟奇家主的老仆人,并陷害达芬奇鸡奸罪,达芬奇用猪奸要挟裁判官免罪,达芬奇真是同性恋;第六集,达芬奇重伤弗拉德三世,救了阿比西尼亚人,在他弥留之际得知另一把钥匙在罗马,母亲尚在人世守护着叶之书,他皮肤上纹着叶之书的线索;第七集,达芬奇潜入教廷,威胁教皇交出叶之书,没想到从教皇侄子那找到钥匙,美弟奇家主的弟弟被女间谍所杀,差点领了盒饭;第八集,美弟奇家主洛伦佐的弟弟被路人所救,和队长一起前往教堂揭穿帕齐家族和罗马勾结的真相,结果被杀,还好留了后,达芬奇救了重伤的洛伦佐,但洛伦佐也得知了他和女间谍偷情的真相,这时教皇侄子用火炮轰开了他们躲藏的大门~
制作过《未来闪影》《灵魂战车》等影视剧,参与过诺兰“蝙蝠侠三部曲”和《超人:钢铁之躯》的编剧,由大卫•S•高耶来操刀《达•芬奇的恶魔》,Starz电视网当然觉得靠谱——本来就是些“怪力乱神”的东西,舍高耶其谁?
不过虽说《达•芬奇的恶魔》是拍给电视观众看的“伪魔幻”通俗剧,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离当代北美观众的生活也十分遥远,胡拍一气也问题不大,但高耶在剧情中还是参考了具体的历史背景,大关节目倒是有据可依。
整部剧集的背景设定在文艺复兴的黄金时期,也就是达•芬奇活跃的时期,当然关于达•芬奇本人的史料本就扑朔迷离,如果以“古史辩”的态度来看待的话,恐怕达•芬奇的生平基本没有信史。
不过这也正好给了高耶以巨大的发挥空间,达•芬奇早已在西方大众文化中成为无数传奇故事的灵感源泉,《哈德森之鹰》《达•芬奇密码》等小说和电影都在榨取“达•芬奇”这个名字的“剩余价值”,而世界观放置在文艺复兴时期的电子游戏《刺客信条2》更是直接回到了达•芬奇的时代,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这些大众文化产品或多或少都在拿达•芬奇说事,但并未直接以达•芬奇做主角,总有些隔靴搔痒之感,此番直接让达•芬奇“本人”登堂入室,也符合大众文化演进的逻辑。
剧集的大背景是梵蒂冈教廷与佛罗伦萨共和国之间的斗争,当时的教皇西克斯图斯四世对佛罗伦萨垂涎已久,想尽办法颠覆美第奇家族在佛罗伦萨的统治,进而攫取佛罗伦萨的财富和权力。
作为一个城市共和国,佛罗伦萨的军事实力其时并不强盛,但在美第奇家族的治下,城国的经济和文化都欣欣向荣,也是文艺复兴的核心重镇——当时的统治者是洛伦佐•美第奇,史称“伟大的美第奇”,擅长经商,崇尚奢靡浮华的生活,同时也是许多艺术家的赞助者——在剧集中,达•芬奇就成为了洛伦佐•美第奇的座上宾,不过从史料来看,米开朗基罗跟洛伦佐•美第奇的关系可能更紧密,但在《达•芬奇的恶魔》第一季中,米开朗基罗显然被忽视了(倒是有向《十日谈》致敬的剧情)。
剧集中的达•芬奇是一个科学家、工程师、画家、心理疾病患者、私生子、偷情者和鸡奸犯(当然罪名是诬陷的,但从他在审讯后与男人的热吻来看,同性取向并非空穴来风),达•芬奇受雇于洛伦佐•美第奇,先后发明了机关炮、潜水服、声呐炸弹(借助蝙蝠)、机械飞行鸟、天空投影仪等高科技装置,破获了神经毒素致幻的杀人案,勇闯吸血鬼伯爵德库拉的城堡,还虚张声势的用一门硕大无朋的假弩炮吓跑了梵蒂冈侵略者,总之,在两位忠心耿耿的死党帮助下,达•芬奇出生入死智勇双全,几乎用一己之力捍卫了佛罗伦萨共和国的独立。
整部《达•芬奇的恶魔》都是“唯物主义”的悬疑揭秘路数,甭管一开始忽悠得多么光怪陆离,最后还是会被达•芬奇拆穿画皮,总有“科学”的解释。
应当说,《达•芬奇的恶魔》算是全景式的历史题材剧,“国际政治”层面有佛罗伦萨共和国和梵蒂冈教皇国的水火不容,在佛罗伦萨共和国内部也有帕奇家族和美第奇家族的一山二虎,而在达•芬奇这条线索上,他除了被搅合进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外,也一直在苦苦追寻自己的身世之谜——达•芬奇的父亲是佛罗伦萨共和国深孚众望的公证人,但他母亲的身影却迷雾重重,剧集中把他描绘为一个私生子,一直在找寻母亲的真相——此时,关于异教“密特拉之子”的内容也成为贯穿全季的悬疑线索:密特拉信仰是源自远古的雅利安宗教,在罗马帝国时期曾经风行一时,在罗马士兵中非常流行,甚至成为基督教的重要对手。
不过密特拉教此后迅速衰落,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基本没什么影响,但这也让其显得神秘兮兮,既然没什么历史负担,高耶拿过来用也得心应手,大胆虚构一些什么《叶之书》之类的东西成为密特拉教的暗藏经典(我怀疑这是山寨了“贝叶经”的创意)……而洛伦佐•美第奇的祖父科西莫•美第奇在剧中也被描述成了“密特拉之子”的重要成员,值得一提的是,科西莫•美第奇确有其人,他号称“全欧洲最富有的人”,曾被佛罗伦萨共和国授予“国父”的称号。
在剧中,达•芬奇从一幅科西莫的画像中发现了密特拉教的蛛丝马迹——达•芬奇比福尔摩斯还神,他能轻易的揭开暗室、密道的隐藏线索,甚至直接潜到教皇的浴室里,跟教皇一起来到梵蒂冈的地下秘密仓库里,看到“龙”(传说中的恶龙,并非恐龙)的骸骨,以及“命运之矛”(传说中刺死耶稣的那支长矛)等神器。
剧中总是出现一个“密特拉之子”土耳其人,他能用一些简单的招式轻而易举的催眠达•芬奇,然后达•芬奇就会时空穿梭般的带着我们来到一些神奇的地方开展神奇的旅程。
从剧集中一直念叨的“密特拉口诀”来看,确实有点时空穿梭的意思——达•芬奇在梦中总是梦到童年的自己看到一个人被吊在洞中,在“密特拉之子”的催眠下,终于醒悟自己看到的就是自己,这是不是有点时空悖论《十二只猴子》的意思?
在第一季的末尾,教皇西克斯图斯四世趁复活节弥撒之际,唆使帕奇家族刺杀了洛伦佐的弟弟朱利亚诺,不过洛伦佐得以幸免,这的确见诸史籍,但史料中并未记载达•芬奇与此事有关——在剧集中,达•芬奇在千钧一发之际赶到教堂,救出了洛伦佐。
文艺复兴时期和达•芬奇的真面目究竟如何?
高耶和电视观众并不关心,但对美国观众来说,物质生产发达、商业强盛、物欲横流、人性开放同时又维持着某种古典/近代“(伪)民主”政体的佛罗伦萨共和国,当然会让他们有亲近感;同时,达•芬奇又被打造成了一个维护国家独立、捍卫自由的科技Geek,这与当下的价值观其实也不谋而合——“民主”的佛罗伦萨共和国对抗腐朽、专制的梵蒂冈,无疑也是(上升时期的)资本主义开拓、进取精神的直接宣扬。
当然,提到达•芬奇,就免不了联想起那幅举世闻名的《蒙娜丽莎的微笑》。
几百年过去了,关于这幅画作的真相,史学界一直争论不休(史学界公认达•芬奇还画过一幅年轻版的“蒙娜丽莎”),但是这位模特究竟是谁,争论至今,莫衷一是。
从第一季的剧情来看,最拉风的女性形象就是那个荡妇女谍卢奎西娅,从剧集中所表现的情节来看,达•芬奇画了好几幅卢奎西娅的素描,造型上有点像蒙娜丽莎,不过达•芬奇没露脸的妈妈也很有可能——第一季结束了,蒙娜丽莎还是没有笑,看来,这个大包袱要留待后续的剧集了。
(刊载于《博客天下》2013年第18期)
如果你把《达芬奇的恶魔》当作一部正经的历史传记片来看,你就错了,从目前播放的7集来看,《达芬奇的恶魔》俨然是一部搬到中世纪的《福尔摩斯》,本剧以达芬奇与罗马教廷的斗争作为主要矛盾,中间穿插达芬奇疑云密布的身世和一些未知的秘密,虽有中世纪的时代背景设置,但此剧几乎完全篡改了真实的历史,以戏说与传说的模样出现,骨子里贩卖的仍然是最近几年很火的“天才剧”,实有挂羊头卖狗肉之嫌。
虽说此剧制作精良,但是却少了一些火候,凌乱的布局和不够吸引人的表演大大降低了此剧的可观性,而作为天才剧,此剧质量也属低劣,没有足够吸引人的点子和火花出现,而一些弄巧成拙的段子反而让此剧显得不伦不类,美国人对文艺复兴中达芬奇的塑造竟显一番朋克本色,闹腾腾的剧情和唠唠叨叨的达芬奇让人实在是抓狂,虽有也有吸引人的地方,但是仍然不能降低此剧的被弃率。
当今欧美影视剧里腐风大行其道,《达芬奇的恶魔》在某集中也小有跟风,但是似乎还是不能满足广大剧友的观腐需求,显然一个异性恋的达芬奇是不大可能被广大剧迷接受的。
剧中塑造的达芬奇神神叨叨,胡乱穿越,一会发现大陆板块漂移,一会儿又遇到德古拉伯爵,虽然闹腾,却没有非常鲜明的个人特色,在一干天才剧男主角之中,汤姆莱利扮演的达芬奇几乎找不到什么辨识度,虽然顶着达芬奇之名,骨子其实只是个中世纪的美式朋克+GEEK。
在众多天才剧之中,《达芬奇的恶魔》很难取得一席之地,虽然顶着天才达芬奇的头号,但却缺乏足够的竞争力,其关键不在于剧中的达芬奇不够聪明,而在于剧中的达芬奇没有鲜明的特色,而《达芬奇的恶魔》整剧给人的印象更像是好莱坞剧商赶天才剧大潮的一次低劣投机,杂糅各种商业元素,却忽略了最根本的东西:人们热爱天才剧并不是因为天才们聪明,而是因为天才们怪胎式的显著性格而带来的个人魅力,达芬奇显然没有塑造出这种个人魅力,更多的只是在低效的模仿福尔摩斯的行头,却忘了历史上达芬奇最真实的魅力在哪里。
除缺失个人魅力之外,此剧最大的硬伤在于剧情不够有力,情节都流于程式化,缺乏足够的新意和亮色,虽然每集都为下集埋有悬念,但是仍然缺乏让人继续看下去的吸引力。
这个低劣的中世纪达芬奇告诉我们:机械缺乏新意的跟风是不可能赢得足量的掌声的,因为观众们的品味在不断的提升。
Laura Haddock!
玛丽苏的典范啊我是整个佛罗伦萨最美的女人,全城最有权势的男人也抛弃发妻,拜倒于我石榴裙下。
我神秘性感,捉摸不透,智慧绝顶的帅气工匠也为我神魂颠倒。
我背景复杂,家族势力庞大,是当今教皇的侄女。
我蛇蝎心肠,杀人毫不犹豫,但这都是因为我有一颗孝心,我一切卑劣的行为在这一动机下都显得那么崇高。
洛伦佐,我害你全家,杀你弟弟(虽然没杀成),背着你偷汉子,但我还是要你爱我,哪怕在最后的关头,你也要为我不合时宜地争风吃醋。
达芬奇,我看你长得年轻帅气,鸟又大,还会飞,立马投怀送抱。
人笑我不知羞耻,毫无底线。
我笑人不如我年轻貌美,可不,做婊子也得有资本。
我害你坐牢,被告鸡奸,乱搞巫术,面临火刑。
但我要你爱我,甚至可以为了我放弃去找你亲妈,等等,我这么有孝心的人..................算了,是你妈又不是我妈,我只顾爱我爸就行了。
一切的黑化都没有关系,因为我除了女主还是编剧,洗白什么的最开心了。
=================其实你可以这样写自己=======因为本质没什么太大区别==姓名:爱丽丝·雪儿·欣悦·梦·灵茵年龄:15性别:女身份:美国中国韩国日本各种国家的公主身高:170cm体重:30kg罩杯:38G罩智商: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家产: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省略N个。。
】万亿美元发色、瞳孔:高兴时红色,不高兴时紫色,生气时黄色,忧郁时蓝色,发嗲时粉色所有的帅哥都为我倾倒,但没一个配得上我,所有的女人都嫉妒我,羡慕我,崇拜我....................................................
1.达芬奇不是大师的优雅,而是美国人眼中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大师:疯疯癫癫的。
因此减分,差评。
2.场景场面的辉煌,对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来说,场景是可以的。
有点像大制作游戏的场景设计。
对比《刺客信条》等场景。
会有神似效果。
加一分。
3.达·芬奇 的人物刻画,从选角到演员到台词到表演,无一不透露出美国人的风格。
大师成了一个长脸俊俏帅哥,留着小胡子,带一点点的意大利男生的棕黑发色。
但是性格冒冒失失,行为疯疯癫癫没有礼貌,带有美国人的表演特色。
主角的表演和长相都很像《莎翁情史》里面的约瑟夫·费因斯。
这俩部戏都是美国人眼中的欧洲大师。
都是恋爱冲昏了头脑,不管不顾的行为。
——减分。
4.各位大主教均好男色。
达芬奇除外。
——减分。
即使文艺复兴的意大利,大主教即使有这种特殊爱好情况,在当时也不允许。
基督教对于感情和关系方面的控制非常之严格苛刻。
完全是为了迎合观众口味而加入的Gay情节。
5.洛伦佐·美第奇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最具权威和实力金钱最雄厚的家族。
掌控了整个意大利的军事政治和文化统治。
具有绝对统治地位。
洛伦佐·美第奇是这一家族的代表人物。
也算是家族老大。
如果看过米开朗基罗著名的雕塑,就能知道这位老大的俊美和优雅几乎是绝对力量的存在。
但是,电影里给他塑造成了一个蛮横的美国式黑社会帮会人物。
还不太友善。
不优雅、没有艺术感。
实际上他不是这样的人。
洛伦佐·美第奇在世的时候,资助了文艺复兴时期最具盛名的大师,都是经过他的提拔而拥有绝对的资金进行艺术创造,留下了大量的精美作品直到现在。
电影里把他写成了一个反派人物。
而且,非常过分的是,刻意降低了原来人物的高雅艺术眼光和审美。
差评。
减分。
6.女主角太不够丰满。
长得脸庞是意大利欧洲的脸孔,黑眼睛,妖娆的大胆。
但是身材,对比文艺复兴时期的画作。
她太缺乏丰满的女性美了。
不够有光泽的丰润美感。
倒是很现代好莱坞的样子。
也不够优雅。
达芬奇原画作里面的女性都具有阴郁的含蓄、青春永恒和看不出年龄的一种特殊美感,比如《岩间圣母》;这位女主角太放荡,不具备第一家族的荣耀和端庄。
非常世俗化。
减分。
7.对于同性恋题材似乎为了某种特殊的原因,整个剧集刻意突出同性恋情节。
包括各位大主教、除了大师之外的所有男性,似乎都有同性恋情节。
第一集里的场景:达芬奇和朋友在酒馆聊天,过来一个男模特,妖娆的坐在大师腿上,主动请求当画家的模特儿,达芬奇对这个男妓毫无兴趣,说:“去找波提切利(来画你)。
”实际上,波提切利对于女性的爱好是正常品味。
并非剧中的倾向。
想想波提切利的维纳斯,惊世骇俗的美,就知道这位大师并不是同性恋。
反而倒是达芬奇本人有同性恋这个问题。
文艺复兴时期不是全民都搞同性恋。
减分。
8.看完这个。
有必要深入百科一下大师真实的生活传记和细节。
以免太过于被剧集同人化。
9.实际上,达芬奇本人并没有剧集里表现的那样闲散、每天到处游逛、吃喝诓骗等行为。
他每天只睡4小时。
一直持续到晚年。
因为耗费巨大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数量惊人的作品和杰出的所有领域里的成就。
作为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大师,他的智商和博学程度,后世几乎无人能及。
智商超过300。
他是伟大的画家,他还是杰出的雕刻家、建筑师、音乐家、数学家、工程师、发明家、解剖学家、地质学家、制图师,植物学家和作家。
确实他设计了飞行器(飞机)、火炮和坦克等现代军事设备。
对于人体解剖和黄金比例测画的精确度,堪比机器。
他擅长绘画、雕刻、音乐、诗歌、通晓数学、生理、物理、天文、地质等学科,杰出的成就和惊人的作品量让后世无人能及。
因此有必要再次的正确看一看这位大师原作和手稿。
DaVinci+Sherlock+warrior。
鉴于主角设定和有点离谱的胡编乱造,其实想给四星,但为了支持。
我觉得真正的达芬奇也许会更传奇,因为从小最最崇拜的人就是DaVinci。
刚看第8集时,我还想着,千万要有第二季啊,但结尾,我只想说:Oh,fuck this,美剧就没点儿新鲜招可玩了吗?
综治,还是非常喜欢这部剧的,比那些越看越无聊的强多了。
更何况,主角还是Leonardo·Da·Vinci。
有一点不知是什么意思,土耳其人说3人中只有一人会死,但做地图的欧拜肯定死了,那说明洛伦佐的祖父没死啊???
达芬奇的画被比尔盖茨收藏开出了天价不仅仅是为了一幅画也是把达芬奇作为了灵感与创意的源泉生意来自于创意利润来自于想象力达芬奇是创意与想象力的典范他是被父亲遗弃的孤儿被父亲看不起他被带到画室他的灵感眼睛独特的观察能力花钱让鸟儿飞出笼子观察鸟类飞行的动作速度起飞的原理把好朋友飞上天坚信人类一定可以飞上天空要有想象力要有梦想他研发与制造了大炮连环发射通过石榴连环爆破的炸弹精通解刨学人类的身体为洛伦佐输血完成了人类首次的输血手术了解教堂的构造下水道的设计以及最早的含氧气的潜水服了解建筑的承重原理声音的反馈蝙蝠的声波。。。。。。
他是一个天才一张纸一支笔一个强大的感官系统,眼睛,耳朵一个思考的大脑一个创意无限的大脑源源不断的创意他生活在佛罗伦萨自由富裕贸易金融的城市对于人性的尊重对于世俗的接收高雅与世俗同在在西班牙领导面前表演十日谈最世俗的部分人欲的本能外加光的创意洛伦佐原本反对他弟弟极力赞成佛罗伦萨不就是这样生活的吗而西班牙的贵族看了开心得大笑他被感动了他们看出生看世家贵族只能与贵族通婚选择了他面无表情的表妹他们没得选择不能笑只能按规矩来是谋略大师却不是创意大师,生活大师他最终还是热爱生活普通人的生活达芬奇也热爱在教皇诱惑他梵蒂冈充满了神奇的宝贝他所喜欢的一切他拒绝了因为他热爱的是佛罗伦萨这样的自由世俗宽容创意无限的环境他也是策略大师他看到洛伦佐的情妇画出她的美与洛伦佐接近推荐他的武器发明面对拒绝他用局势分析去说服佛罗伦萨没有自己的军事依靠米兰大公被刺杀后面对罗马的压力需要建立自己的军事力量洛伦佐听进去了资助他的大炮研究达芬奇就是一个天才当代的乔布斯不断的创造工具推动人类历史的进步达芬奇的一支笔,一张纸乔布斯的个人电脑,pciPod,iPhoneiPadiTunesAPPstoreiCloudipayitv在不断推动人类历史的进步人生的潜能人生的高度就是不断的提升自己面对困境的时候需要升级大脑的功能提升技巧画画音乐大脑创意。。。。。。
美第奇家族金融家族银行业的开创者佛罗伦萨的管理者从贸易起家进入金融行业冒险支持教一个武夫成为教皇成为了教廷的财务管理银行受托管理巨额财富放贷支持佛罗伦萨的手工业商业贸易服务业不断推动佛罗伦萨的发展从平民变成执政者持续推动佛罗伦萨的发展不断资助艺术家科学家创业家最终促进了欧洲的文艺复兴从宗教黑暗的统治当中走出来激发了人类的创意,发展创新认识了人与神科学,技术,工程知识大积累制度创新大航海时代股份制度股权交易所证券交易所公司全球化工业革命电气革命计算机革命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反推机械化把人力解放智慧解放创业家创意,研发,R_D技术。
工程市场营销财务金融与资本。。。。。。
看睡着了 达芬奇有点哗众取宠的感觉 做作 卖肉
看到影评说剧里的达芬奇是狂霸酷炫拽达芬奇真是太贴切了,要么是编剧人设问题要么是男主角演技问题
赶脚像夏洛克+梅林+冰火混合体- -!不过还是蛮好看的啦
不是我的菜,一集没看完就不想看了
一个1475年地“故事”透过了2001年公众台地镜头呈现在了2013年地收费台屏幕上。
看了看豆瓣的这些两极评,我唯一的感想是:我好讨厌女主角啊【X
一 达芬奇是这几百年的一个全才,可惜剧里面变成了神探伽利略,二 男人留络腮胡对于脸盲症患者来说是一个挑战,看完一季仍然不知道男主真面目,三 古月哥欠和那位男配没有血缘关系么?你们长得真的超像啊~!
God ,It's Gooood...painting ,gear,boobs,old man's dick....everything...U name it...
选角还能再烂一点么....女主大扁脸丑的一刚还这么多人抢...是有多瞎...达芬奇明明是基佬,居然不搞基....编剧赶快去吃翔吧...还BG..B你妹G啊...
露点的不少奈何身材不行,负分
看的哥没啥耐心
达芬奇都拍出了刺客信条范er
达芬奇板上钉钉的gay却一上来就和女人调情,差评;除了达芬奇剧中的所有男人都在搞基,优评;搞基的是公爵和主教形象太差,差评;达芬奇蹦跶的不压场演成了浪荡子,差评。总之这剧不该美国拍,本身佛罗伦萨的场景却一股脑的美式英语就很让人笑场嘛!砸了。
减一星为了那似乎刻意的故弄玄虚 加一星为了卷福最爱的女人
兩集棄,真心受不了豬腳那種嘩眾取寵,太過浮誇的感覺,真是令人作嘔。
挺好的啊。男人女人都爱看。
男主的长相和演技都太没内涵了,想走天才路线走成神经病痞子的典型代表。但是反派很妖娆呢啧啧
这个剧的好处就是,一个小时一集的故事很饱满,不像其他看完一集觉得才刚开始。他是有始有终,每一集都是一部电影,而且故事的构建也很完整!
剧本选角服装造型已经乱七八槽了最后一集居然还来个“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季分晓”吊人胃口,差评!求砍剧
居然就达芬奇不搞基,差评!明明他是基佬!看看,等以后好看再改分,就现在而言,差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