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多年,重看《跟踪》和《绝密跟踪》,忽然明白为什么韩版要比港版评分高。
其实从韩版翻译的名称便能管窥一点,因为韩版是切切实实的商业片,而港版则是一部“平平无奇”的银河映像。
韩版极力渲染隐秘战线英雄主义的惩恶扬善,港版在风雨无定的城市中,留下的只有无常无尽的宿命轮回。
香港电影中的宿命感是一以贯之的。
如张彻之主角摆脱不掉的盘肠大战,吴宇森之白鸽飞舞中正邪两立的双雄对决,以至顶峰而从此暗淡下去的无间地狱。
这其中尤以银河映像和杜琪峰为最。
宿命感笼罩下的人物,不论是主角还是反派,从来不可能成为好莱坞似的超级英雄。
宿命是每一个人的悲剧,而唯有在此悲剧的世界,那些细小生命的善和跨越爱恨的情,如微暗之火,能劈风雨。
《跟踪》中最感人肺腑的无疑是“狗头”被刺、“猪女”雨中寻踪的场景。
“狗头”垂危、冷笑话还没讲完,“猪女”雨中找不到“影子”、绝望跪倒地上,然后“狗头”醒转、声音传来、雨停、天空放晴,“猪女”锁定“影子”行踪。
所谓天道昭昭,无外如是。
这一场景也被复刻在《绝密跟踪》里。
但《绝密跟踪》此前已经删除了“狗头”冷笑话的人设,之后又强加神功护体,“黄班长”起身变为不死超人和神枪手。
所以劈雨晴天便甚为刻意,竟显得莫名其妙。
在《绝密跟踪》里,每个人都似乎武力充沛,“花猪”也能单挑多人,詹姆士更是最强杀手。
陈重山惯于刺人脖颈,最后逃亡途中被铁钩穿喉,意外丧命,小机缘写的是报应不爽。
詹姆士却只能穷途末路,被迫决斗,死于主角神威,貌似“正义之光”,大概“死不瞑目”。
这里,还有一处被韩版直接删改的设定,港版更让人唏嘘,便是陈重山与坐牢大哥的关系,十几年被大嫂经纪撬走大头,后来竟在与出狱大哥见面的路上被锁定踪迹,这或许也是香港电影中黑道的宿命。
然而,不得不承认,做为一部商业电影和翻拍电影,韩版女主韩孝周真的很美。
但成于此,败亦如此。
《跟踪》里塑造的香港警察狗仔队,一再强调行动低调、样貌平凡。
任达华录取徐子珊,有一点原因就是徐呆呆的像个学生妹。
我想,与行动组分工明确的CIB,能够隐于人群,便不能突出个人,又功成而早退,便有些事了拂衣去的意味。
我姑且愿称之为“隐侠”。
我不相信韩孝周跟踪你一路,你不会注意,不会发现,何况是狡猾的詹姆士。
因此,当河允竹被取名“花猪”时,我没觉得好笑,竟觉得好听。
不管是《跟踪》还是《绝密跟踪》,故事并非一丁一卯严丝合缝。
但《跟踪》胜在一种气质。
很难说清楚,一部电影的气质,源于导演的作者性,还是影像的风格化,《跟踪》有一处情节,确如妙笔生花,被《绝密跟踪》遗憾删除。
陈重山因为团伙内有人误时在天台与其冲突,镜头一转,众人目光相继被对面楼里脱衣女孩吸引,继而休战。
上一次看到这样奇妙的桥段,是《放逐》里几人踢纸团。
游乃海不脱银河映像之风。
看了几篇影评,我只想问一句:为什么任没死,梁死了就主旋律了,就成为缺点了,我看不出如果导成好人死了坏人爱死不死的结尾对影片有什么提高或好处,拜托,就算是套话也要看看场合想想清楚再说。
当然,力荐这个选项实属我给点错了,或者说很长时间没有看银河的片子激动得不行。
(《放逐》只看了内地版,算了,让我忘了它罢。
)
1、徐子珊、林雪、邵美琪、任达华、梁家辉。。。。
又是你们!
2、任达华的肚子是亮点3、小白兔的故事还真是够流行啊4、小心你旁边玩数独的人5、小心你身旁长得像明星的人6、林雪还是离不开食物,这显然是在给7-11做广告7、血还真是稀得像水血水血水,原来是这样8、在你觉得要死的时候一定要讲笑话,这样你才不会悲剧9、难得的happy ending,难得的雷人ending10、那个脱衣女绝对是本片的卖点!
我是一个看片子相信自己感觉的人,自认为看过不少电影了,如果还能有影片让我在观影过程中从头到尾看得爽得不行,那我就认定这是一部好片。
《跟踪》就是让我产生这种感觉的一部影片,个人认为这是银河映像最完美的商业电影,看完影片毫不犹豫地打了100分。
该片虽然也延续了银河映像一贯的独特创意、鲜活人物和剧情悬念感张力十足的特点。
但与杜琪峰电影不同的是,游乃海没有杜琪峰为了某些意义而形成的一些刻意套路,没有故意要与观众拉开距离而把剧情和人物弄得不是那么直白,而是奉献了一部最不装蛋、最简单明了、商业娱乐效果也最强的影片。
游乃海在对杜琪峰电影的风格进行微调之后,表现出了自身鲜明的特点。
首先,故事的新鲜感十足。
虽然杜琪峰也拍过《PTU》,但论描写警察部队的专业感上来讲,《PTU》不及《跟踪》。
《跟踪》第一次在银幕上把“狗仔队”这个警队里不起眼但很重要的部门的职责和警员特点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绝对有让人别开生面的感觉。
“狗仔队”需要超强的记忆力、洞察力、耐心和处变不惊的冷静,还有各种跟踪和变装的技巧,更是让人感到妙不可言,看和记就是他们的全部工作,收集到的情报有情报分析部门负责,逮捕罪犯有飞虎队,整个警队就是一个分工明确、合理运转的机器,再专业的匪徒在他们面前都只能是乌合之众了,看了这部影片再看其他警匪片里面从探案到追踪再到打斗无所不能的警察,就感到比较可笑了。
任达华在剧中也屡屡提醒徐子珊注意职责的本分,其他的工作有其他部门在做。
整部影片营造出的专业感那是相当的到位,想起多年前成龙的《重案组》,里面也有跟踪罪犯的情节,但和本片相比,专业性无疑就差到姥姥家去了。
《跟踪》里的狗仔队警员在整部影片中不仅没有任何打斗和枪战戏,就连拿枪的镜头在没出现过,同样也是为了突出他们的专业性,同理,有不少人抱怨影片结尾不够精彩,其实也是为了突出狗仔队的重要,只要被他们盯住的人,就像入网的鱼儿一样,什么时候收网只是时间问题,绝不存在漏网的可能,也不会有什么意外发生,束手就擒或者顽抗被毙都是顺理成章的事,自然不会有一般警匪片火爆激烈的场面了。
本片在流畅性、紧张感、节奏感上也达到了商业片的极致,整部影片没有什么枪战和动作场面,却依然能引人入胜。
情节和人物都比较直白,每个人都是普通人,更显得人性化,行为和情感具有普通人的逻辑,没有杜琪峰电影中剧情和人物刻意营造的执拗和做作之处。
正邪分明也是有别与杜琪峰电影的地方,降低了观众理解影片难度。
杜琪峰电影对江湖人物别有偏爱,总是对他们不合法理的行为做出种种美化,《大事件》里虽然警匪分明,但恐怕谁都不会对任贤齐、尤勇扮演的匪的一方有任何恨意,反而会对他们的毙命生出不少惋惜之情。
而在《跟踪》中,对梁家辉虽然也有一些人在江湖的无奈之感的描写,但绝不会让观众对他有任何同情,影片更多地刻画了他的多疑、狡诈、狠辣的性格,尤其是对任达华的那一刺,更是把他钉死在“坏蛋”的柱子上。
而任达华就是一个完美的忠厚、慈祥、敬业又充满幽默感的好师长形象,对下属无微不至的关怀、舍生忘死的工作态度,都让观众对他投以极大的好感和关切度。
最后梁家辉死任达华生的结局,相信不少人心中都会生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句老话。
戏份不多但异常闪亮的女性角色一直是杜琪峰电影的一大特色,例如《暗花》里面的邵美琪、《暗战》里的蒙嘉慧,《柔道龙虎门》里的应采儿,这些人大部分都名气不大,而且之前并不以演技见长,但一进入到杜琪峰的影片中,往往就被挖掘出表演方面的潜力,从而放射出独特的个性光辉,看来真是没有糟演员只有烂导演,只要导演调教得当,石头也会冒金光的。
而《跟踪》更是把这种女性角色提高到头号主演的地位。
徐子珊作为无线新晋艺人一直没多大动静,除了港姐头衔,与黎明的绯闻恐怕成为人们了解她的最大途径,笔者曾经在任贤齐、范冰冰主演《合约情人》的开机仪式上见过她,一脸的浓妆让人看不出任何特点。
游乃海敢于用她当女主角,无疑有着比杜琪峰更大的魄力。
而徐子珊确实不负众望,把狗仔队新人何家宝这个角色从青涩稚嫩到成熟老练的转变演绎得恰如其份,片中素颜的妆扮比笔者看到的浓妆打扮显得更为自然美丽,可爱憨厚中不失机智冷静,更有银河映像影片中人物的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顽强精神,柔中带刚,使这个角色相当鲜活生动,讨人喜欢,导演又给了她足够的戏份和表现空间,说她在影片中的风头完全盖过了梁家辉和任达华这两位老戏骨也不过分。
本片对人物的刻画集中在徐子珊、梁家辉和任达华三人身上,也有别于杜琪峰的许多影片中人物线索过于复杂的特点,简单明了也是一部商业片拥有更广泛的观众群所不可或缺的。
重点放在这三个人身上并不是说完全放弃对其他的人刻画,通过一些细节,片中的一些配角依然能够十分鲜活。
就拿邵美琪饰演的狗仔队主管来说,跟踪到林雪那兴奋地一拍桌子、下属不听指挥的暴躁以及批评下属有理有据的说辞,都体现出这个职业女性的特点,笔者特别注意到她的戒指是戴在食指上,是不是也在暗示她是个没有结婚的工作狂呢?
对细节的高度关注永远是值得让人赞美银河映像的地方。
也说说许多影迷朋友们提到的影片的宿命感和一些看似不合理的巧合之处。
笔者认为影片的英文名《eye in the sky》已经做出了充分的暗示,这不仅仅是对狗仔队工作特点的说明,还有“老天有眼”的隐喻在里面,总是出现的俯拍状态下的景物以百叶窗式的淡出镜头,也可以看作上帝在看着人间的一切。
任达华在片中也提到过这一点,还说自己曾经跟丢过一个人,后来发现这人搬进了他的隔壁。
“老天有眼”到如此份上,那么后来徐子珊偶然碰到梁家辉,任达华遇刺生还以及梁家辉撞钩毙命,都可以归结到“老天”身上,坏人作恶多端,就算不落入法网,也有老天收他,同样好人也有老天护佑,这些东西都是非常符合中国人的传统理念和认知的,比起杜琪峰电影里一些刻意营造的莫名其妙的宿命感,显得更有说服力,更能得到观众的广泛认同。
最后,还要狂赞一下银河映像一脉相承的那种让人拍案叫绝、充满创意和智慧的小细节,这些小细节在《暗花》里是刘青云逆流行车的狂放,在《真心英雄》里是黎明和刘青云用枪打穿神棍双脚的自信,在《暗战》里是刘德华与蒙嘉慧萍水相逢的一份浪漫,在《枪火》里是兄弟几人用纸团玩足球游戏的融洽亲密。
在《跟踪》里,梁家辉领导的一伙匪徒因为意见不合准备大打出手的时候,对面楼房一个脱衣服的靓女逐渐吸引了他们的目光,脱到最后美女却关了灯,每个人都不禁叹了口气,一场打斗就此消弭于无形。
如此妙笔生花的黑色幽默小细节,在香港、在亚洲乃至在全世界,恐怕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号了,难怪看到这里听到影院里有人不禁叫起好了。
看了不少影迷朋友的影评都没有提到这个小细节,所以这里特别提一下向创意无限的银河映像致敬。
总之,笔者认为《跟踪》是一部相当成熟完美的商业片,从头到尾一气呵成,悬念引人、节奏感强,让观众的思想不会有任何抛锚的机会,游乃海在继承杜琪峰“光荣传统”的基础上,把银河映像风格的影片进行了更为贴近观众的改造,闪现出属于自己的特点,堪称银河映像的一部完美商业片。
(文/列文)
银河映像二十周年,看着杜sir的电影,一路过来,免不了有些今不比夕的惋叹。
那些年香港电影,银河映像是个金字招牌,《枪火》、《大事件》、《黑社会》、《神探》、《放逐》、《文雀》俱为经典,只是近些年来颓势不减,似乎有种大势已去之感,不知杜sir作何感。
现《三人行》即将上映,不知反响如何,采访中听杜sir的话,似乎有种改朝换代的意思,游乃海已然进入大众眼脸,虽本职编剧,但亦有过自己导演作品,为银河映像添砖加瓦,也算鞠躬尽瘁。
我想起《跟踪》,一部银河佳作,在我看来足以作为经典,导演正是游乃海。
《跟踪》不出意外是一部警匪片,较之银河其他作品不同的是,它讲的不是抢和弹,因为主导者是警方狗仔队和劫匪,这里更多的是敌我思维和心理上的角逐。
任达华,饰演狗头,狗仔队长沉稳敏锐,跟踪经验丰富,梁家辉,饰演劫匪头目山哥,幕后操手,所谓“隐形人”,这两位大佬会聚,楚河汉界,敌我分明,必然会擦出无限火花。
本片导演借由道路监控、数独、镜像等意象对剧情和人物加以推动和描述。
影片自始在多处段落使用道路监控镜头对大环境进行俯摄或脱离拍摄,对应了“天眼”(eye in the sky)一词,这在表现警方监控系统的强大全面的同时,也告示匪徒与狗仔队博弈的难度,从某种角度讲,外面的世界都是警方的,匪徒的唯一优势就是身处暗处,然而即使如此,也并不是绝对优势,因狗仔亦有着不可张明的身份,所谓暗处,对本片实际对抗的两大阵营来说,从一开始就处在同一层面,这也致使彼此更多的只能靠经验、智慧和敏觉度相对抗。
而实际上靠着外部监控系统的辅助,狗头等一帮一直处于较有利的位置。
为了表现山哥的人物特点,导演特借助数独这一意象对人物做侧面的描绘,以使人物形象更饱满丰富。
数独在电影里大概出现了四次,从山第一次出现在公交车上至片尾废旧船厂都出现过山填写数独的镜头,数独的存在,从一开始就彰明山是个心思缜密之人,通过其填写数独的状态也展现了他内心的状态,平稳、紧张、恐慌,对剧情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铺垫和预示作用。
镜像的运用在影片中几乎随处可见,其对于空间的转换过度自然是个讨巧的做法,不失逼格,同时,对激烈的跟踪和反跟踪过程也起到了强化作用,使剧情愈加显得紧张,近于窒息。
此外,在我看来,镜头在镜像和现实之间的转换,也意味着狗头一帮人的特殊存在,他们处于虚与实之间,虚的是他们的外在形象,而实的是他们所执行的任务。
以上种种都表明本片是一部剧情紧凑,节凑明快的电影,明里空间的快速转换和暗里人物的心理变动,对于观者的视觉和大脑都会是一个挑战。
较之于杜sir,游乃海在作品的创作中有意的加入较多的情感成分,总的来说这不是一部枪对枪、肉对肉的男人戏,徐子珊,饰猪女,的存在正是这种情感的爆发口,对于狗仔新人来说,适应的过程中自然会有许多的情绪起伏,面对“正义朋友”和狗头负伤倒下时,她总是面临着任务和救助之间的抉择,是选择救人还是继续执行任务,这样的处理使得狗仔任务显得负有职责。
这种情感的爆发点应该是在片末阶段的雨景里,来回的行人,黑色雨伞,这是银河映像较为经典的场景之一,在《文雀》中也有过运用,雨和伞都对视觉造成了阻隔,同时急促的雨声又使剧情显得更加紧张,这时的猪女正面临着灼烈的心理折磨,对狗头性命的担忧,对“隐形人”行踪的追寻,突然一个俯视镜头,猪女蹲在雨中,使人心里不免有所触动,而后雨停,天晴,“隐形人”现身。
导演借助自然条件的变化,对剧情进行推动的手法实也可赞。
导演在剧情的处理上,另有一令我印象深刻之处,便是山哥一伙劫获珠宝会于天台上时,因执行任务的差错而产生激烈争执,恰在场面不可控之时,借助林雪的视线,镜头对住对楼亮窗处,一位性感女人正在脱衣,露出胸罩和底裤,于是众人视线集体转移,露出男人本色,而灯灭,众人齐叹,又和颜坐下,吃烧烤。
导演通过这种视线的转移,引入次要场景的手法,巧妙的转换了剧情,使气氛得以缓解,情节继续。
影片结尾处,山哥从旧船厂飞奔出,蹦上快艇欲逃,不料被途中吊钩刮破颈动脉,横躺舱内,这样的结局与其对付巡警和狗头的残忍手段如出一辙,这或许是种宿命,又或者是导演的刻意安排,对于山哥,他只能死在自己手里,因为他过于强大。
这部电影的诸多经典之处,在之前和之后的银河作品里都可寻得踪迹,也算是一部纯粹的银河代表作,游乃海的导演实力可见一般,然而对于以编剧为主要职务的他,导演作品仅此一部而已。
只是作为银河映像的未来领军人物,还是希望其有更多的表现,这些年银河映像几无佳片,着实令人担忧!
一个新兵蛋子,靠一个大哥和运气才跟得上目标,的开挂之路。
启事一:一定要汇报工作,回复领导,要不怎么帮你?
启事二,苍天有眼,菩萨不会保护坏人。
你扎了狗头大动脉,自己就被钩子歌喉,本以为下雨逃了结果天放晴了。
关键本来能跑的结果师傅下午放出来要看师傅。。。。
是的下游最后被抓了,可是上游,帮他们销赃的利益链还在,辛辛苦苦拿命去抢结果才拿三成。
只要这个销赃渠道还在,就会有一个一个的梁家辉出现。
我是先看了韩国翻拍的《监视者们》再反过来看香港的《跟踪》。
两部电影一比较,自己感觉还是喜欢韩国人的电影。
韩国的电影中,花猪性格更刚烈,更冲动,黄队长要求更严格,场面情节也更大些,杀手詹姆斯更血腥,身手更好,更像干这个行业的。
香港的跟踪猪女性格更柔些,狗头也更宽容,杀手山哥不够冷血,可能感觉这和我们的文化差异有关吧,中国人似乎就是这种性格,《跟踪》也算不错了,要不然不会有那么多奖项的提名。
不过两部片子中的人物都有超强的记忆能力,都十分聪明,这一点很厉害。
跟踪这种行为,虽然经常出现在电影中,但大多是过场戏,很少有像游乃海的新片《跟踪》这样通篇讲述的。
电影一开始,跟踪就开始了,纪录片的风格,镜头漫不经心,甚至有些像电视中法制节目中的画面,就差主持人的画外音了。
转折出现,镜头也找到了重点,梁家辉、任达华和徐子珊,这三个主角走下电车后的那个镜头堪称妙笔,画面不动声色地从一个人滑到另一个人的身上,给人一种紧张感。
到现在,观众还摸不着头脑。
不错剧情很快就清晰了。
原来,梁家辉是去作案,而任达华和徐子珊只是在练习跟踪。
影片中的两头主线由此展开,一条是作为劫匪的梁家辉一帮,他们喜欢有组织、有计划地打劫珠宝店,然后把赃物卖给梁家辉的师傅,当然他的师傅已经进去了,收货的是一个不名身份的女人,可能是他的师母。
另一条是作为狗仔队的任达华一帮,他们属于一个高度保密的政府部门,上班的地方就像一个普通的公司,他们只负责跟踪犯罪嫌疑人,他们的名称完全由代号表示,任达华叫狗头,刚参加工作的徐子珊叫猪女。
这两条线索非常清晰,交叉进行,而又互相干扰。
这部电影之所以那么惊心动魄,而且看着不累,我想完全是线索清晰的结果。
相比之下,游乃海的前作《暗花》就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原因就是线索没有彻底交代清楚。
《跟踪》的主要情节就是跟踪,到了后半部分,又加上了一些反跟踪的内容。
我们终于看到了专业的跟踪人士的高超跟踪本领,真让我叹为观止。
首先,人家的装备特别精良,随时随地的无线通讯,各种各样的摄像设备等等,更主要的是人家的个人素质,任达华可以一整天都坐在车里,并记住每个从他眼睛里走过的人,其他的人,也可以一整天走站在街上,还要装作逛街的样子。
真想对他们说一声,你们辛苦了!
对于跟踪人员辛苦工作的描述,一直进行到影片的最后,为了工作,任达华还差点把命搭上。
看到任达华要死的样子,我不禁想到,靠,这简直就像大陆拍的主旋律!
又一想,如果大陆拍的主旋律能和《跟踪》一样过瘾,那它怎么煽情都没关系。
《跟踪》里的男人都爱吃。
胖子林雪从出场嘴就没停过,至少吃了两支鸡腿和一个鸡翅膀;任达华更能吃了,一个超大的汉堡,他几口就咽下去了,他的肚子也大得吓人;梁家辉去卖赃物,人家算帐,他则坐在桌前大快朵颐。
我觉得,男人不停地吃就好像不停地抽烟一样,是一种焦虑的表现。
作为劫匪,作为专业的跟踪人士,他们没有办法不焦虑,所以游乃海才会给他们设计了很多“吃戏”。
这年头,电影中的男人不能疯狂地抽烟了,有限制了,但吃没有限制,那就大吃特吃好了。
为了不让影片紧张的故事情节淹没了人物形象,游乃海又加重了影片另一条暗线的表现——徐子珊扮演的猪女的成长过程。
经过一番风风雨雨,她终于从一个跟踪菜鸟变成了一个跟踪高手。
她的形象比任达华和梁家辉丰富得多,也真实得多。
她在跟踪了一整天后会感到疲惫,会同情街头被打的人,也会在目睹警察被杀后激动得忘了任务。
而任达华一出来就是跟踪高手,梁家辉一出来也是打劫高手,高手一般都是带着脸谱的,他们也不例外。
影片把最后一个镜头留给了猪女,更是表明这是关于她个人成长的一个电影。
在这个电影中,我个人最喜欢的一个情节,并不是跟踪的那些戏,而是梁家辉一帮内讧的那场戏,大家打起来了,这时对面楼上有个性感女人在脱衣服,于是大家都不打了,都看那个女人,直到女人脱得只剩内衣,灯一灭,大家又言归于好。
我觉得这段戏真是太绝了,够荒诞!
剧情紧凑,节奏很好。
算优质的作品,看得也很爽。
唯一遗憾的一点是还是过于公式了,刀子嘴豆腐心的女上司,女主角的成长等。
尤其是狗头的“老马失蹄”有点太刻意了,完全是强行为了“女主成长”。
当然最后那个笑话是点睛之笔。
观众会跟着警队成员松了口气。
然后雨过天晴,猪女完成了任务,反派的死亡,草草收尾,算是给具有普遍的善恶观的观众一个交代,也说得过去。
我想应该在第二次任务重放弃跟踪隐形人,而专注当下任务,就可以体现女主的成长了。
这个任务直接圆满结束,而隐形人被相忘于江湖,直到多年后遇到,或直接按下不表,电影直接结束。
也是一种留白的美。
当然这样也许太过艺术,罪大恶极的恶人没有得到制裁,没有打到观众的爽点。
那也可以像狗头说的那样:“我试过跟丢了老板,断了线,点知我返到屋企,他搬咗我隔离”。
女主第二次任务选择专注当下任务,放弃跟踪隐形人后,却再下一次莫名其妙的遇到了他,在他跑路前成功跟上,弥补遗憾。
总之有很多种处理办法,编剧、导演不可能没想到。
但是最终选择了最俗套的一种,算是唯一的遗憾。
当然除了以上瑕疵之外,其他地方的处理还是非常不错的。
比如最后反派的死法也是非常的俗套,他最擅长的杀人方式是抹脖子,而自己也死于抹脖子,但警察肯定不会抹脖子,所以只能自己意外抹了自己脖子了。
算是一种宿命论,善恶到头终有报之类的。
这很俗套,但是有很妙,非常有银河味。
这是一个追踪与反追踪的故事,反派的直觉设定也很有意思。
师傅被抓坐了18年,还是减刑后,实际量刑不清楚,所以他是犯罪团伙中最谨慎的,而他也是18年前被通缉,说明当时很可能是干同一个案子,但是由于他的谨慎,他跑掉了,师傅进去了。
也可以反过来说,是因为师傅进去了,他知道不谨慎的代价,造就了他谨慎的性格和反侦察能力。
总之设定上很有意思,也能自洽。
而反派认出女主,反而不是因为执行任务时的暴露,而是真正的偶遇,也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味道。
女主善于观察,但最大的弱点就是她心地太善良,但同时这一点又让她无意中记住了第二位目标。
等等等等。
总之优点还是很多的,虽然我大篇幅都在说缺点。
毕竟一部优秀的作品,最值得讲的也就是缺点了。
犹如一面白墙上的黑点,也许占的面积并不大,但是始终会占据绝大多数的注意力。
正如一部如此紧张的作品,当多年以后回想起,也许最后印象最深刻的,是几个最轻松的冷笑话。
《跟踪》最大的亮点在我看来是他的导演游乃海。
银河映像的编剧大拿,杜琪峰的御用编剧,从《暗花》到《黑社会》,毫无疑问,游乃海是香港当前的最佳编剧。
而我一直以为,一部电影好看与否,主要是在于编剧。
最佳编剧首次执导电影,绝对不会在本子上亏待自己,所以这部《跟踪》应该不难看。
如我所料,《跟踪》确实好看。
故事讲述的是非常不起眼的一只警察队伍,负责跟踪的狗仔队。
工作只是辨认和跟踪,关系最密切的部门是情报分析部,每个案子中,刑警一出手,他们就隐退了。
一般人讲这个故事,大概都会落到普通人的生活平常人的无奈这样的视角去了。
游乃海不同,他讲这些人的专业素质。
情报分析部如何搜集线索,狗仔队如何埋伏,狗仔队如何跟踪(可绝对不是尾行那么简单),劫匪如何反跟踪。
每一个行动都是为常人所不能为。
全是靠细节来说话,纤毫毕现。
把简单的工作拍出不一样的专业素质,这本身就是非常了不起的专业素质了。
而靠细节来表现专业,诸位还记得《Heat》吗?
《跟踪》的格局偏小,没有大事件,没有大人物,也没有大道理,就靠细节来抓人。
但是细节安排得非常仔细,其中又有多次巧合呼应。
例如一个支线故事中,当初没有出手相助的受害人,后来却成了下一个案子中的罪犯。
也让人感叹,命运无常,抑或人们的选择与命运之间的千丝万缕。
该片中的人物不少,大部分人物都是一笔带过,而且没有一个人物有爱情戏。
然而无论着墨多少,每个人的性格都非常鲜明,让人过目不忘。
不仅狗仔队的几个人,作为反派的劫匪,他们的人物性格和命运也是交代得非常清楚。
而这些也全是靠细微的动作或者台词来表现。
这就是编剧的功力所在。
稍稍可惜的是,每个人物的性格太过鲜明,让人觉得略微有些牵强。
人物表现的出色,也跟演员素质有关。
银河映像中的几个优秀演员齐齐亮相《跟踪》一片。
两个主演,任达华和梁家辉的表演都是可圈可点,配角林雪和邵美琪也很出彩。
值得一提的是女主角徐子珊。
对我来说,这个演员还是一个新人,表演略显稚嫩。
但是由她来表演刚踏入狗仔队的新人,却是恰到好处。
这个角色的选人非常成功。
作为导演来说,游乃海明显的受杜琪峰的影响。
从总体的节奏,到个别场面的处理,一招一式都有点杜琪峰的影子。
特别是几处人物众多的动作戏,这本来是杜琪峰的拿手好戏,而《跟踪》的处理也的确让人想起《枪火》。
总的来说,《跟踪》的主要缺点是格局太小,但是其中体现出的导演素质,对剧情的控制,镜头的节奏感,对演员的运用等等已经非常成熟。
这让人很期待游乃海的下一部电影。
IMDB得分6.9(54人投票),我打7分。
节奏非常快,看起來很过瘾,女主选的不太理想,其他还不错
还没看完,不过看过的部分都很喜欢
一贯的银河风格,梁家辉无敌了!
我记得08年看过后,还以街上监视那场戏写了一封信里的内容,我很喜欢这个电影,它的剧本是基于小点,清晰明了,却又蕴含着延伸感,紧扣跟踪这个主题,同时也写了一个少女成长的故事,特别是邵美琪批评徐子珊不回话那一段,只一句但我每次看都可以委屈的流泪。剧本是特别好的,几乎都是两条线套在一起写,像机关一样的嵌在一处,张弛有度。邵美琪这个角色就是通篇脏话勾勒出了人物的个性,然后就是写好她的反应戏,基本有二,一是作为魔鬼madam对猪女的严厉,二是和狗头的笑话关系,她的反应戏写得很准也很被需要,不像有些商业片的周围的反应戏就是套公式写出来的,所以她这个角色戏份虽少却很鲜活,要好于她在银河里大多的madam角色。同理几乎所有人物都是如此来写,表演也控制的很好,梁家辉杀人,谢雪心拿钱都是注入灵魂的表演。
女主演技太碍眼,好在有老戏骨搭救
攒就说颈部大动脉,讲的笑话够死3回了……
香港很久没出这么好看的警匪片了
老鸟带菜鸟,新鸟不顶用,最后带翻车了,中间那段雨\哭\文戏尬的我头皮发麻。
看梁家辉表演真是一种享受,大D又一次败在了阿乐手上
游乃海的首次执导么
细节很丰富,猪女的稚嫩没有致命,关键时候还得看摄像头,无外乎现在全国这么多的监控。然而现在,口罩一带,谁都不爱
徐子珊这个角色真的是拉胯!其他演员演技和拍摄手法都很好,只能给两星了
打架时看到远处住宅里正在脱衣服的女孩于是休战这段真是神来之笔。
邵美琪最后的勇。
2.5。结尾太唐突,其他的还中规中矩。
头20分钟张力十足,让人感觉紧张气氛呼之欲出,可惜后面弱了太多。
韩版翻拍我给了四星,这个银河映像的原版必须也是四星,杠杠的。除了女主看着让人觉得无语之外,其他都好。
梁家辉4星
猪女呼叫狗头!记住他!跟住他!抓住他~(梁家辉扮演的劫匪头目着实凶狠传神)
杜琪峰+ 任达华 +梁家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