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穿越到平行宇宙的忧虑和焦躁,从与女主的交集里脱离出来的痛苦,和相近排斥的影响下,恰巧促成了第二次的穿越,时间是未来的节点下回到同一空间的窥视,一切像是顺其自然而又像自导自演般的发展,干扰和改变的行动中走向了未知,而小本子里的记录又把一切拉回现实,无奈选择离开,却又发现了穿越本质的残酷,最终的穿越发现了问题的所在,微笑着,爱着迎接阳光。
第一次看还是高中,那个时候并没有完全理解这个电影,只觉得电影的氛围真的不错,只记得那朵神秘的大丽花。
今天二刷,不禁感叹这部电影的精致与深沉。
但首先,我们还是要先完全理解这个电影。
大致的思路前面有很多人给出了答案,我总结一下,并给出一些其他人也许漏掉的细节。
首先,男主要想找到一个能和女主相爱的世界,那就必须要解决3个问题:1.这个世界没有另一个男主。
2.男主知道整个事情的过程。
如果他不知道,那他穿越的目的还是为了阻止女主,那么就算这个世界没有其他男主,他也不会爱女主。
3.男主解开和女主的误会,女主才会传递日志。
误会是这样的:男主以为女主是和老板合谋骗他的,而且是老板的情妇。
但实际上,老板并不知道另一个世界传来了Dahlia,而且女主是和老板同时过来的,所以老板不可能联合女主用Dahlia坑男主。
可能女主只是拜托老板,要见男主一面(她在写小说),最多也就是老板安插在男主身边的人罢了。
而男主气急败坏,搞黄了和女主的关系。
不断有男主穿越到另一个世界,有的没能传递日记就死了;有的传递了日记,结果受递的男主把日记丢了;有的没丢,看了日记,但还是因为因果律死了;最终,有一个男主,他看了日记,而且穿越到的这个世界的男主死了,从而跟女主在一起了。
当然其中还会不断有细节出现差错,不断有男主死亡。
但最终,他只会离成功越来越近。
说实话,挺像一个算法的。
这个男主所在的世界还会有穿越者来吗?
我认为不会,只要他不再开虫洞,其它世界的人就过不来。
细节就在于酒店里死去的男主,是为了找到女主和老板开房的酒店,并与女主会面。
如果他没有找到酒店,或者找到了酒店但女主没看到他,那日志也不会传递。
至于为什么男主看到酒店死去的另一个自己,就意识到了这其实是平行世界:如果是同一时间线的话,这就是典型的祖母悖论了,不符合因果律;就算没有所谓的因果律,自己马上就会死了,不会再进行穿越了,那么这个已经死了几天的男主,不可能是未来的自己再穿越回过去再死掉。
可以看出,整个过程中所有看似偶然的事件,实际上都是无数个男主的死亡才换来的。
上帝是我们自己,是我们朝一个目标,努力去用命换来了这万分之一的概率。
时间才是唯一真实的货币,只要男主有时间看完日记,就好办多了。
但是,最终的男女主真的能够相爱下去吗?
要知道,其他世界里的男女主,不正是在这一个个不断死亡的悲剧中才相爱的吗?
我不也是在这些悲剧之中爱上这部电影的吗?
不喜欢用这种赛博朋克银翼杀手的风格,来讲述一个穿越时空来上你的爱情故事。
设定是多重宇宙加时空穿越,还有点自然回归力(同一个人不可在一个宇宙中多重存在,自然会抹杀其中的一个。
)。
时空穿越本来是充满悖论的,加入了多重宇宙就好办多了,只要做好细节就不会有硬伤。
而且还解决了多个男主长期同时存在的问题。
编剧走了一条相对简单的路,电影也拍明白了,及格分。
看男主不断NTR自己,心累啊!
依照平行宇宙间的相关性,有相当比例的平行宇宙里男主死掉了吧。
平行宇宙有个常量,那就是时间,这也意味如果平行宇宙有一千万个,那么一旦实现宇宙时空突破,同一时间内,必有一千万个平行宇宙同时实现穿越,在现象上,也就是在这个街区的路面上,会有一千万个男主人公互相惊愕的跑动。
更大的可能是,女主人公刚从卫生间洗白完毕,正准备与男一号云雨一番时,一推门:门外站满了男一号,并不停有新的要挤进来。。。。。
很遗憾没看到类似画面。
本片导演处理平行宇宙同一时间常量的变量累加时:不同宇宙的男一号都象商量好一样,你不死我不露头。
这是剧本创意的局限,与成本无关,成本的确很低,看场景就非常烂。
本片唯一出彩的是女一号,虽然也很LOW,但和其他演员比较起来,优秀多了。
这是一部讲平行宇宙的电影,剧情紧凑,安排合理,看完后非常的欢喜,毕竟好电影不多,这部相对最近频出的爆米花电影来说确让剧情迷们大呼爽快。
一下评测包含大量剧透,阅读需谨慎。
———————————————————————————————————————————————————————————————我是分割线————————————————————————————————————————————————————————————————————————————————————————首先整个故事的剧情是基于平行宇宙的。
平行宇宙(parallel universes)是指多元宇宙中所包含的各个宇宙。
多元宇宙是一个理论上的无限可能存在的宇宙集合,包括了一切存在和可能存在的事物:所有的空间、时间、物质、能量以及描述它们的物理法则和物理常数。
平行宇宙是指从某个宇宙中分离出来, 与原宇宙平行存在着的既相似又不同的其他宇宙。
在这些宇宙中,也有和我们的宇宙以相同的条件诞生的宇宙,还有可能存在着和人类居住的星球相同的、或是具有相同历史的行星,也可能存在着跟人类完全相同的人。
同时,在这些不同的宇宙里,事物的发展会有不同的结果:在我们的宇宙中已经灭绝的物种在另一个宇宙中可能正在不断进化,生生不息。
有学者描述平行宇宙时用了这样的比喻,它们可能处于同一空间体系,但时间体系不同,就好像同在一条铁路线上疾驰的先后两列火车;它们有可能处于同一时间体系,但空间体系不同,就好像同时行驶在立交桥上下两层通道中的小汽车。
(来自百度百科)解释一下就是当前事物所有发生的可能性都会发生,只不过出了现实中发生的这一种可能性之外,其他的可能性都会在他们各自的,与我们平行,并与我们宇宙同步运行的宇宙中发生。
例举一下:小红骂了小明,小明很愤怒,接下来例举两种两种情况,一,小明打了小红一拳;二,小明没打小红。
假如在当前宇宙中小明打了小红一拳,那么在小明打小红一拳的时候,另一个和当前宇宙平行的宇宙中,小明没有打小红一拳,并且两个宇宙会在同一时间轴继续演绎下去,各自独立。
继续故事剧情,主角经过一系列事件后回到过去,此时,他回到的不是他所在宇宙的过去,是另一个平行宇宙。
为了方便剧情分析,在次命名主角所在的宇宙为A,回到的平行宇宙为B,后面的以此类推;又因为剧情中涉及到时间,命名剧情开始时的时间为1,进入黑洞前预实验的时间为2,进入黑洞的时间为3,后面以此类推。
主角从A宇宙的2时间点回到了B宇宙的1时间点,一系列事件后主角到达了B宇宙的2时间点,此时主角小弟打开设备,操作失误(此点命名为①),主角穿越到平行宇宙C的2时间点,一系列事件后,A宇宙的主角失去信心,瞎比晃悠想找个地等死的时候,发现找到的地他已经定好房间了,进去后看到一个自己(命名为X)死在里面(此点为②),吓得飞起的主角慌忙之中跑回城市,最后在女主对面的房子看着女主,一系列事件后,C宇宙主角穿越走走,女主回到对面的房子,发现A宇宙主角GG。
结局中,C宇宙主角穿越到D宇宙,D宇宙中主角死于一场实验爆炸(此点为③),C宇宙主角得以幸存,最后还和女主开开心心的聊天。
下面开始具体分析:①这点我不是很确定主角是否穿越到了另一个平行宇宙。
因为没有穿越到另一个宇宙,后续事情也解释的清除。
②这点完全就是BUG,我思考了很久,如果说是X先来C宇宙的1时间后发生了一系列事情死在了房间,A来到了C宇宙的2时间点,也应该会碰到X,所以此处我认为是BUG,如果有疑问,欢迎探讨。
③D宇宙的主角挂了,所以C宇宙的主角在这个宇宙并不存在冲突,但其实这不重要,这里主要是解释故事中女主的笔记本上面女的故事,这都是C宇宙的主角穿越到D宇宙的1时间点前面很长一段时间的时间点4所发生的事情,所以实际来说,ABC宇宙都可是说是D宇宙的平行宇宙。
剧情解析结束,如果有啥疑问,欢迎讨论。
相比最近的另一部电影前目的地,这部中的平行宇宙更让人感觉有无限可能,虽然剧情看懂了很简单,而且导演技术不咋样,故事中还有瑕疵,但不可否认这部电影的精彩。
前目的地中没有平行宇宙,故事中的驳论让人痴迷,那么同步中的平行世界则让人有着无限的遐想和猜测,也更贴近科学,让人有探讨下去的欲望。
如今,超级英雄系列电影和模式化的动作片席卷了全球影院,而独立电影人则给观众们提供了一种另类的选择。
这些电影可能并非大制作,但胜在有创意。
在资源稀缺、缺少宣传亦不确定是否可以在院线发行的情况下,这些电影人另辟蹊径,凭借着灵活的手法,在恐怖片和科幻片领域打出了一片新天地。
恐怖片与科幻片可能对成本和技术的要求不用很高,但通常需要打磨润色才能让影片的概念具有说服力——这就是为什么一些大受好评的电影都是不常见的类型。
2015年的《同步》就是这样一部别具风格的作品,这是一部关于穿越时间回到过去的电影。
作为编剧兼导演雅各布·詹特利的第三部电影,《同步》看似和《银翼杀手》同属一系列。
影片情节既考验智商又考验情商:科学家吉姆·比尔(查德·麦克奈特 饰)和一名富商达成协议,后者资助他对虫洞的研究,他则穿越时间,试图阻止手下偷走自己的发明。
后来他发现自己遇见一位敌友不明的神秘女郎(布莱安娜·戴维斯 饰)手中。
詹特利的老友,也是本片的另一位主演AJ·鲍恩饰演比尔的得力助手查克,帮比尔——也帮观众——捋清了大量有关穿越的知识,发现了比尔隐藏在科学实验之下的真正动机。
近年来有许多精彩的科幻题材独立电影吸引了影迷们的关注,比如《逆流的色彩》、《皮囊之下》、《彗星来的那一夜》以及2015年的《机械姬》。
上周詹特利在洛杉矶接受了时光网的独家访问,畅谈了这部最近备受好评的低成本科幻电影。
他认为不管从商业价值还是艺术价值上来说,这类型电影只是电影行业发展的副产品,不是什么特别的催化剂。
《同步》预告片 “我认为这部电影的成功和行业本身的发展规律有关,” 詹特利说,“一百多年的电影发展史告诉我们,电影的发展有其兴衰规律,新事物的出现就像浪潮一样没法预测。
比如独立的恐怖片,在六七十年代末期兴起,逐渐销声匿迹,然后在八十年代的万圣节后卷土重来,五六年前又再次复兴。
我觉得低成本科幻电影的发展就像浪潮一样。
” 鲍恩曾出演了詹特利的第一部电影《信号》,二人是二十多年的好朋友。
鲍恩曾参与《圣餐》、《死路》和《你是下一个》等数部独立电影,他认为《同步》的故事隐喻了每一部电影的诞生过程。
“拍摄一部电影且让它上映需要发生许多奇迹,”他说,“首先要有人想出好点子,然后你要围绕这个点子做大量的工作,提出一个合乎逻辑的故事大纲,接着需要不断的讨论,最后还需要有人投资。
制作电影的过程中困难重重,所以每部得以面世的电影都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AJ· 鲍恩说,“恐怖片或科幻片这样的类型电影最吸引我的就是,你可以用隐喻的手法叙事。
在浪漫喜剧片中,你可能需要向观众传达讯息;但类型片由于自身独特的审美趣味,可以营造出基调和氛围,所以你可以做一些稍显刻意的安排。
” “这意味着你得把一个简单的故事复杂化,这确实有助于故事的叙述,”鲍恩接着说道,“可能故事很简单:男主角无法自拔地爱着女主角,而女主角也爱着男主角,但你得把故事上升到宿命这样的高度——‘如果我可以穿梭时空回到过去,是否会改变一些选择?
’” 不管是故事表面还是内在都有许多需要考虑之处。
詹特利投入了大量的时间来做彻底而全面地考虑,希望确保影片概念和情感基础一致且二者互相联系。
“我做了通盘的考虑,在概念和情感之间反复地琢磨,”他说,“比如故事逻辑,影片结构,还有情感方面,希望可以呈现出最好的效果。
”同步剧照 “这要用到大脑的各个部分,”他说,“你得一直在解决逻辑问题和细微感情之间反复考虑,才能在银幕上呈现出引人入胜的效果。
”詹特利承认他最初的想法可能有点不顾预算,太野心勃勃了。
但和主角吉姆·比尔不同,他把影片的成功不仅归功于合作伙伴,还有自己对影片质量的坚持,正是这样的信念让他得以克服电影这条路上所有的障碍。
他回忆道,“在拍摄电影时我总是一心一意,冲锋在前,坚信我们一定可以成功。
因为预算实在少得可怜,大家每个方面都要节约,以免让自己难堪。
” “用这么少的预算来创造一个幻想中的浩瀚宇宙很有风险,”他承认,“但是很开心我选择了无视,幼稚甚至愚蠢地坚持了下来,因为只有我向前冲大家才有勇气面对挑战。
所以,我要感谢大家对影片的坚持,否则我一个人根本无法完成。
” 查克和比尔的关系同鲍恩和詹特利的关系也有诸多相似之处。
“我们一起完成了很多角色,也经受了很多质疑,”詹特利承认,“这就是最亲密的朋友,你可以告诉他们真正的真相,无需隐瞒,而他们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待你。
”《同步》剧照 鲍恩也有同感,“在这方面,我们有点像结婚多年的老夫老妻,”他说,“他把脚本寄给我后,我就大概知道他的想法了。
在读脚本时我就像解读罗塞塔石碑一样去解读他的意思。
我知道这非常野心勃勃,因为我们的一贯做法就是力求用一块钱做出三块钱的效果……因为我们对彼此很了解,因为我们一起可以高效决策,因为我们会努力去做一些野心勃勃的事,而不是选择走最轻松的路。
” “野心勃勃”的结果就是他们选择讲述一个篇幅虽长但内容不寻常的故事——一位心无旁骛的科学家的发明被参与研发的助手偷走。
詹特利说他觉得最大的挑战是要检测观众对时空穿梭的了解程度:故事的结构能否达到他们预期的效果?
如何才能让他们觉得耳目一新?
“在早期的脚本中,我希望这部电影是回文结构,” 詹特利透露,“就是让故事的时间线能够首尾相连。
但是后来我发现观众对这一结构很熟悉,所以我才让时空穿梭在故事的前半部分提早发生。
” “跟我来,我来带你看看这些事件,你会有一个全新的角度,但我也不想把它变成回放,因为那太冗长了,”他继续说,“还很单调乏味,所以我把这些事件隐藏在背景里,让观众可以有更多的视角。
但这事很难,因为很少观众会想再进影院看一次。
”《同步》剧照 1月22日《同步》在影院和视频点播渠道上映,观众们可以在网络论坛上无限畅谈。
流媒体的使用使影片信息迅速传播,观影人数大增。
即使该片无法在商业价值上和有主流电影公司支持的大片相抗衡,但詹特利依然期待可以给观众带来印象深刻的体验。
“我只是想讲一个独立的科幻故事,靠近一个更广大的科幻世界。
幸运的是,我们的技术并不落后,这降低了电影制作的难度和成本。
” “如果每个人都可以自由使用设备,那它就不再是富人的专利了,” 鲍恩补充道,“所有富有创造力的人都可以花点时间去学习如何制作电影。
尤其是现在有了视频点播系统,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的视角讲述故事。
在低成本的世界里,你的电影或许画面不够精良,但可以有刺激的情节。
这就是我们独立电影人努力实现的目标。
”
写一写我个人的一些理解,如果以女主的角度,还是很好解释一些事情的。
电影中主要表现了两个宇宙,前面的10几分钟的A宇宙,以及后面大篇幅展现的B宇宙,因此可以将B宇宙当成是主宇宙,比较好理解,其它宇宙的男主都会穿越来,而B宇宙的女主才是绝对的主角,她的时间线一直向前。
第一段时间(个人的推断,电影里没有明确表示):年轻时的B宇宙女主认识了从另外平行宇宙(不是A宇宙)来的男主,并且爱上了他,男主告诉了女主平行宇宙的知识,但是这一男主在实验时出了事故,死了或者是又穿越了,女主以男主的故事开始写日记。
第二段时间:B宇宙女主长大,做了小三,碰到了穿越来的A宇宙男主,爱上了他,但是宇宙法则不允许两个男主同时出现于同一宇宙,虽然送走了B宇宙男主,但是A宇宙男主没撑住,还是死了(小旅馆那段)。
第三段时间:女主很伤心,但是遇到了新的来自别的宇宙的男主,由于此时B宇宙已经没有别的男主了,B宇宙女主终于能幸福了。
电影中还有其它宇宙的男主,比如大宾馆里死的那个,主要是突出平行宇宙的概念,以及同一宇宙不能长时间存在两个男主的规则。
还有一些规则,比如平行宇宙的时间线不同,还有相隔较近的宇宙男主行动近似,而相隔较远的宇宙行动不同(比如最后出现的那个男主在他的宇宙就不认识女主)。
第一次写影评,理解的比较简单,欢迎批评指正。
线条不像记忆碎片那般:凌乱但简洁,好似打乱的拼图,容易追索也不像盗梦空间般解释的很详细这部电影很晦涩,哪怕你真的完全看懂了作者的想表达的一切,但是在结束后还是有很多可以挖掘的东西,回味、回甘。
至于那些自以为是好像看懂了的蠢货,不用理会,因为我可以说这部电影晦涩到绝大多数观众即使用心看完也只能了解局部。
女主角并非像那些蠢货单纯的以为见面就和科学家爱的死去活来可以说每一次男女主角的见面,之前都有未来的男主角的铺垫女主可以说是这部电影最关键的地方,是她成全了男主,一直在帮助他可她也是矛盾的,在同一个时空,有两个男主时,她更爱的是来自未来的男主但这里又有一件事实:现在那个她还不够爱的人,在一个礼拜后就会变成她现在深爱的人荒谬但合理,却不合情这也不是单纯的时光倒流,在后半段,男主单独去酒店开房时,这里出现了三个男主:一个在实验室、一个在大堂和前台交谈,还有一个在酒店房间在服务生说,你已经开过房间了的时候,男主就明白了,他不是单纯的回到过去,而是有很多时空的自己结局貌似圆满,但是,你可曾想过那些在其他时空想拯救男主却无能为力的艾比呢???
还有那些最后48小时到了后死在了各个地方的男主
我能说喷这部电影的人都是低智商的无脑吗?
没这智商就别看这类电影,没看懂还喜欢出来喷,无脑的你们只适合看看美国队长3这种完全不用脑的蓝布片。
1.这部电影讲的并不是时间穿越,而是平行空间的穿越,只是刚好穿越到相似平行空间的几天前而已。
所以那些讲什么死循环和改变过去之类的可以洗洗睡了。
2.最后穿越的男主为什么没死,为什么刚好那个世界原本的男主在爆炸中死了?
这里我想有两个解释;其一,放能量球的时候搞错方向是有可能爆炸的,在电影开头模拟的时候就有交代,而且在后面男主穿防化服穿越失败那一次他的朋友忘了贴左右指示的标记,很可能搞错方向了,这就交代最后一个世界原本男主的死因。
第二个解释(其实我更倾向于第二个解释),就是男主穿越到了女主写的那本小说中,在女主骗男主回过去以便拯救濒死的男主的那个世界中,虽然男主被骗去穿越了,但是还是没来得及,最后女主回到房间发现男主还是死在了床上。
于是女主继续完成她的小说,给了小说中的男女主角一个完美的结局,而最后男主就是穿到了这本小说的平行世界中。
因为从最后女主的交代来看,她说的一个跟男主长得一样的叫约翰贝恩的物理学家死于爆炸,而且是在她采访约翰贝恩之前,这里就说明了约翰贝恩并不是她杜撰的人物,而是在那个世界真实存在的那样一个人,而这一切都跟现实世界里女主小说里的不谋而合,所以我才敢说最后男主是穿越到了小说里,而在现实里,小说还只是写了一个开头,我猜想的是现实里女主痛失男主就在小说里给了他们两一个圆满的结局
第一遍刷完,一头雾水,然后怀着对剧情的大致了解,又看了一遍。
连看两遍,终于发现给予我一头雾水的两处情节,让我发现了同一个疑问。
正如在男主在12分左右对金主夫妇的解释:“要穿越虫洞,你必须要有两个开口”。
而他在电影前十分钟就是打开了一个开口,而无论是闭合宇宙中的未来的他还是平行宇宙中的另一个他,都需要这个开口,从而来到男主所在的宇宙(即男主所在的时间与空间)。
之前让我糊涂的两处情节就与上述解释产生了矛盾,首先就是从1小时24分开始,男主随便走进一家酒店,发现另一个自己死在这所酒店中。
按电影情节,在当时的时空中,有三个男主,一个是没进行过穿越的男主a,一个是穿越而来的主角男主b,另一个就是死了的男主c。
既然男主c已经死亡, 可以判断他是从或许未来,或许平行宇宙穿越而来的人。
再根据他的尸体的新鲜程度(虽然本人没学过医),可以判断男主c的死亡时间并不长,而男主c死亡在男主b之前,也就是男主c比男主b先来到这个宇宙,而且提前的事件不是很长。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死了的男主c是从何而来?
因为离当时最近的时空开口就是男主a对金主实验时的开口。
而男主b穿越而来的时候并没有其他人伴随而来。
而且男主c也不可能是随着这次时空开口而来,理由是在这次时空实验中如果男主c提前几秒先于男主b前来,那么男主b会在男主c死亡之后几秒钟随之死去;同理,如果男主c后于男主b几秒而来,那么男主b应该死在男主c之前。
因此,如果没有其他人在男主a实验之前几天同样进行了时空实验,这就是一个bug。
同理,第二个场景,在结局,男主a进行了穿越,但此时没有人在他所在时空进行时间开口的实验,根据后面女主的描述,当前时空的原男主已经死亡,那么他是怎么传送到结尾的时空的呢?
例如第一个场景还可以牵强解释,那么第二个场景就与之前电影表述的只有两个时空开口才能进行时空穿越的理论相矛盾。
当然,本片还有一个不算bug的bug,就是在男主b发现男主c的尸体后,想起其助手Matty跟他说过的平行宇宙理论,进而找到女主小说里相应的平行宇宙理论段落。
鉴于理论上女主没有被任何人告知男主的时空穿越是平行宇宙之间的穿越,如果不是bug,那么可以理解为女主在写小说时对男主时空穿越的一种理论假想。
在对上述问题没有合理解释之前,我只能认为此片编剧在剧情设计上,让观众开始认为这是一部闭合宇宙的穿越电影,但后来发现是互相十分类似的平行宇宙穿越电影。
但编剧在穿越剧情的合理性上还是大大的失分,对我这种理工男简直是种折磨。
如果豆瓣网友对我的上述疑问有更合理的解释,欢迎与我讨论。
时间旅行都旅的不干脆
2.5
平行时空,多重宇宙。无限循环,宿命论。唯有爱才能穿越时空。
被海报吸引,结果就是老套爱情片啊。
《恐怖游轮》之所以高分烧脑电影,是因为几乎一遍就可以看懂,即使看不懂,看影评和解说也能理解个大概,类似的还有《前目的地》,《时空罪恶》,但是这一部即使看解说也是他妈的一团乱麻,不知所云,剪辑和编剧都是穿越时空来的吗?还有那个女主角,骚货一个,还有那个吓人的配乐,对我来说,体验很差
不好看
美版月光宝盒,四十分钟才进入正片这引导简直要把人看睡着。
正儿八经地用科学实验去讲平行宇宙的故事,观感实在是太糟糕了。以及,全片的光影设计真是看得我头皮发麻。
千万次……我追寻中的你……
脑细胞死了几千万个
最近老是看这类平行世界的电影,脑子不够用,都要给四星
这种超越n个平行宇宙的片感觉上限就是彗星来的那夜了。这片故事比较无聊。
不明觉厉,平行空间什么的循环虫洞啧啧啧,我心目中的虫洞应该是虫师里那样的(◍ ´꒳` ◍)
导演讲故事的能力太差了
5天的虫洞环
每次看到《死亡搁浅》都有一种奇妙而熟悉的感觉,总感觉封面在哪里见过,没想到,这个片儿啊,老早之前看过却忘掉了
每个loop故事都有一个固执己见、自以为是又悲剧的主角
有点看不下去
其实节奏是非常类型化的,但是整体场景和氛围都非常小成本,倒是中间数字艺术部分low了点。要是有这样一个平行宇宙一个用来工作一个用来谈恋爱就好了。
酒喝太多,智商已不太够看理工学浓重的影片。= =。读了排第一的L影评醍醐灌顶,至少abby是个变量的解说我觉得蛮精彩也认可(片中台词确有暗示到这个点)。剧本很好,推进不太吸引,但好在色调是我喜欢的chillwave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