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瓶座

Aquarius,不拆不迁水瓶座(港),水瓶女人心(台)

主演:索尼娅·布拉加,伊兰迪尔·桑托斯,卡拉·里巴斯,温贝托·卡劳,朱莉娅·伯纳特

类型:电影地区:巴西,法国语言:葡萄牙语年份:2016

 剧照

水瓶座 剧照 NO.1水瓶座 剧照 NO.2水瓶座 剧照 NO.3水瓶座 剧照 NO.4水瓶座 剧照 NO.5水瓶座 剧照 NO.6水瓶座 剧照 NO.13水瓶座 剧照 NO.14水瓶座 剧照 NO.15水瓶座 剧照 NO.16水瓶座 剧照 NO.17水瓶座 剧照 NO.18水瓶座 剧照 NO.19水瓶座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水瓶座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克拉拉(索妮亚·布拉加 Sonia Braga 饰)年近60,曾经是一名出色的乐评人。如今,克拉拉孤身一人居住在一座名为“水瓶座”的大楼里,这座风格非常独特的大楼建造于20世纪40年代,有着非常久远的历史。克拉拉非常喜欢这座毗邻着大海,拥有着美丽外观的大楼,将其视作自己的完美住所。 某日,克拉拉得知一家大型地产商买下了整栋大楼,并且准备将它拆除,这也就意味着克拉拉要在期限之内卖掉自己的房子。面对强权,克拉拉当然不会轻易屈服,在所有的住户都搬走的情况下,克拉拉成为了水瓶座大楼里的“钉子户”,用自己的方式和贪婪的地产商开始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斗。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MH370:消失的航班我的第一部电影全境灾变浮生若舞家政夫三田园7克罗姆的诅咒变身国王2:高刚外传女男变错身我的女儿我的泪故乡的泥土捕蛇行动西行纪之穷奇地洞天地宝莲灯假面骑士EX-AIDTrilogyAnotherEndingPartII假面骑士Para-DXwith假面骑士Poppy幽灵深宅夏日奇妙书三笑之才子佳人平静的日子新上门女婿谋杀疑案2波丽娜:舞蹈人生空难解密第二季奴隶区:我和我的23个奴隶穿越时光的糖果师灼眼的夏娜炭蚁王小岛惊魂混乱之子第一季保龄争雄

 长篇影评

 1 ) 永恒的自我斗争:真相的不忿与遗失的寻找

这是一场漫长与挣扎而被持续回忆出新意的个人旅程,年华渐逝的女人在平淡的叙事中不断制造出惊艳而旖旎的盛宴涟漪,并投射出了这个看似新兴的年轻城市无数的光影碎片。

看似表面冷酷实则内心炙热的克拉拉,用泛黄而陈旧的回忆点缀出她对家园的依恋与不舍。

优雅而温柔的弦乐时常会在夜间缭绕,当她望向阳台前的大海,温柔的晚风依旧荡漾如初。

就如同晚年的她,即使容颜会衰老、美丽会消褪,但权利的博弈永远会在不断的自我认知中青春动人且昂扬向上。

在“水瓶座”这座无辜而和谐的城池中,我们看到了丰富激情而生气盎然的生活态度,这种由内而外激荡着的丰沛的感情和旺盛的欲望,传递出了那种无可争议的内心不安与无法改变的立场动摇。

通过多彩的音乐语言的鉴赏,我们可以看到门多萨古典而悠扬却又现代且激情的独特口味,这种不用风格间的激情碰撞,在克拉拉的心灵世界构建了一个摩登无畏而潺潺不绝的音乐王国。

我们的生命随年月流去,随白发老去,随故人离去,随往事淡去,随梦境睡去,随初心远去。

若生命中的悲伤不再流露痕迹,那就是我在用自己的方式来展示快乐。

当回忆和信仰不断交织,面对陌生的入侵,她把自己武装成了一个战士,用自己的方式向外部灌注了一个女人的坚韧而性感的永恒斗争。

在真相的不明所以之前,我们所有人都是暴风雨里的孤舟,络绎不绝的寻找却遗失,丢弃却徘徊。

 2 ) 旧时光

个人碎碎念有些地方,可以是一个凝固的场景,保存了一些遥远记忆;可以是个夜晚永远亮着灯的书房,还有灯下痛苦写作交稿的人;可以是满室阳光绿植的光影,还可以是清晨六点被砸门叫醒送早餐的恼怒回忆,离开这间居所,到哪里心里都是空空的。

是的啊,我此刻想起的就是西一巷。

电影看完就想哭泣。

我已经在这个世界步履不停地走了很久,我也知道未来还要去攀登更高的山峰,去做更好的人。

可是啊,西一巷的那些时光始终在我心底。

如果我也写一本《最美好的回忆》,萨冈赌赢了钱去买了房子,我是在那里度过了纯粹的时光。

 3 ) FIFF6丨DAY4《水瓶座》最终孤独一掷将所有力量散去

第6届#法罗岛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第4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水瓶座》,下面为大家带来前线退休者冷静体面的抗议评价了!

汤达人:整部影片一股我弱我有理的态度,稍微明智的人都知道双方均有问题。

并且电影非常散没有汇集一个点,开头的80年代放在结尾都比现在要好很多。

薛Tony:内部受到侵蚀,身体残缺与以回应。

站起来,向海边望去,海浪冲击岩石,锲而不舍,无疾而终,最终散去。

海鸥盘盘旋鸣叫,唤起远方鸥鸟,无疾而终,最终离去。

游离生活之外,以性唤起生命之光,无疾而终,最终舍去。

最终孤独一掷,寄托着过往与记忆,将所有力量散去。

日烦夜烦:又散又满,就那样吧,喜欢不起来。

淡水河边:用一个大龄钉子户中产故事去开启思考自己和回忆过去的故事,探讨人过半百的单身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结合社会阶级的探讨,有点散吧,开始看着挺舒服的到后面显得有点无聊了。

Her Majesty:小门多萨这一部很像大师了。

节奏其实非常好,段落之间主要靠音乐组织起来,而且很多歌曲比如Queen和Lennon都是比较熟悉的。

女主虽老但风韵犹存。

一个强拆问题看出来其他的社会问题,但导演又好像不急于把问题罗列成奇观,但是野心又好像很大。

法罗岛岛主:优势方极爱强调冷静和体面,并不真的因为他们是体面人,而是因为在他们所建立的制度框架下,被冷静与体面束缚的劣势方只会更加弱小,更容易被拿捏剥削。

可当情形急转直下、优势方失去优势变成劣势方时,先前说的什么冷静对待、体面处理都成了放屁,他们张牙舞爪气急败坏起来的嘴脸倒一点不输那些素质最低下的人。

我从不赞成按闹分配,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但若优势方一味的压迫劣势方不知节制,那他们收到劣势方的大吵大闹,就是咎由自取罢了。

血腥爱情故事:影片通过讲述无良开发商和钉子户女主的故事来讽刺社会现实。

影片中多次的闪回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女主的表演确定担当起全片围绕她展开的戏份。

此外推拉的镜头也增加了不少神秘感。

但是开头的往事略显尴尬。

开发商和乐评家的女主互相不理解。

但是如果把阶级差距拉大会不会更好些。

fire_storm:感觉整个片子有些散漫。

展现了独居钉子户的老年生活,也许是文化原因,出戏的时间比较多。

音乐舒服,镜头挺独特的,很多快速拉焦的。

斯诺-纳什维尔:导演讲述一位受到房地产公司胁迫的老寡妇如何面对麻烦的故事,也隐喻着当代社会动荡,展示着社会年轻一代如何看待那些享受着年轻一代无法获得的机会的上一代,展示着年轻一代是如何吞噬占据现有剩下的资源,社会的传统价值、文化,正在为了现代性和金钱而被销毁。

女主角Clara由Sonia Braga饰演,全片还给了她很多次脸部的特写。

Sonia的精湛演绎向观众展示了一副反映着岁月流逝的容貌、气质与生活品质,她让Clara的坚定与温柔的性格交融在一起。

有人可能会指着这位顽固的女人只会生活在过去,可观众看到的是她一次又一次沉浸在当下的幸福之中,而这也正是让这位独立的女性奋起反抗、维护自己所爱的"Aquarius"。

影片原声歌曲在经典的摇滚乐与巴西流行乐之间自由切换,而时间元素也在许多歌词里扮演着关键角色。

了却烟硝:作为中国城市建设的头号障碍,拆迁问题一直是民生问题中的一个棘手问题。

其实不仅是在中国,巴西竟然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这部《水瓶座》遍集中反应了“钉子户”问题。

不过这部电影中的“钉子户”可不是我们印象中那种蛮不讲理的粗人,相反,她还是一位拥有高雅文艺情操的女性。

当然影片也不拘泥于一直绕着搬迁问题喋喋不休,更是深入探讨了巴西社会的风云变幻和气象万千,以女主角搬迁事件串联起了整个巴西社会令人心酸的现状。

不过导演的处理方式还是略显私人化,很多地方还是让人觉得乱糟糟的,很多情节的加入又有点“跑题”的嫌疑。

不过能通过这样一个小事件影射出巴西社会的现状,再配合上索妮娅·布拉加的优秀表演,依然值得肯定。

Ps.结尾女主角把白蚁啃食的木头从行李箱里倒出来的镜头真是霸气!

我略知她一二:这是一场漫长与挣扎而被持续回忆出新意的个人旅程,年华渐逝的女人在平淡的叙事中不断制造出惊艳而旖旎的盛宴涟漪,并投射出了这个看似新兴的年轻城市无数的光影碎片。

看似表面冷酷实则内心炙热的克拉拉,用泛黄而陈旧的回忆点缀出她对家园的依恋与不舍。

优雅而温柔的弦乐时常会在夜间缭绕,当她望向阳台前的大海,温柔的晚风依旧荡漾如初。

就如同晚年的她,即使容颜会衰老、美丽会消褪,但权利的博弈永远会在不断的自我认知中青春动人且昂扬向上。

在“水瓶座”这座无辜而和谐的城池中,我们看到了丰富激情而生气盎然的生活态度,这种由内而外激荡着的丰沛的感情和旺盛的欲望,传递出了那种无可争议的内心不安与无法改变的立场动摇。

通过多彩的音乐语言的鉴赏,我们可以看到门多萨古典而悠扬却又现代且激情的独特口味,这种不用风格间的激情碰撞,在克拉拉的心灵世界构建了一个摩登无畏而潺潺不绝的音乐王国。

我们的生命随年月流去,随白发老去,随故人离去,随往事淡去,随梦境睡去,随初心远去。

若生命中的悲伤不再流露痕迹,那就是我在用自己的方式来展示快乐。

当回忆和信仰不断交织,面对陌生的入侵,她把自己武装成了一个战士,用自己的方式向外部灌注了一个女人的坚韧而性感的永恒斗争。

在真相的不明所以之前,我们所有人都是暴风雨里的孤舟,络绎不绝的寻找却遗失,丢弃却徘徊。

#FIFF6#DAY4的主竞赛单元场刊评分稍后会在广播中为大家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4 ) 固定的记忆,流动的记忆

累西腓的海岸线在镜头下延伸,海浪拍打着礁石,像一种无声的抵抗。

克拉拉的公寓矗立在岸边,像一座孤岛,被时间的潮水冲刷,却始终屹立不倒。

小克莱伯·门多萨的镜头像一双冷静的眼睛,凝视着这座老建筑,也凝视着克拉拉的生活——她的抵抗、她的记忆、她的孤独。

影片的镜头语言充满了克制与张力。

门多萨偏爱固定镜头,画面像一幅幅静止的油画,将克拉拉的生活细节凝固在时间里。

她在房间里翻阅旧相册,黑胶唱片在留声机上旋转,阳光透过窗帘洒在地板上。

这些画面没有多余的修饰,却充满了生活的质感。

镜头的静止,与克拉拉的坚持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呼应——她拒绝搬离这座充满记忆的公寓,就像镜头拒绝移动,固执地停留在某个瞬间。

门多萨对于色彩的理解很周到,克拉拉的公寓被温暖的色调包围,墙壁上的画作、书架上的书籍、窗外的阳光,都透出一种生活的温度。

而外部的世界——房地产商的办公室、街道上的推土机、邻居的空房间——则被冷色调主导,象征着资本的力量与个体的无力。

这种色彩的对比,不仅强化了克拉拉的孤独与坚持,也让观众感受到她与外部世界的对立。

在克拉拉与房地产商对峙的场景中,镜头将她置于画面的边缘,而对方则占据中心位置。

这种不平衡的构图,不仅表现了权力的不对等,也暗示了克拉拉在斗争中的边缘化地位。

而在她独自面对大海的场景中,镜头将她置于画面的中心,背景是无尽的海平面。

这种构图,既是对她内心力量的肯定,也是对孤独的深刻描绘。

门多萨描绘了一场无声的对话,将观众带入一个充满情感张力的世界。

它不仅是技术的展示,更是对记忆、抵抗与尊严的深刻思考。

在门多萨的镜头下,累西腓不仅是一座城市,更是一个充满历史与情感的符号,而克拉拉的抗争,则是每个人在面对时代洪流时,对自我与记忆的坚守。

 5 ) 《水瓶座》

作为资深影评人出身小克莱伯·门多萨 Kleber Mendonça Filho,显然很清楚电影视听性的重要性,本片也延续了《舍间声响》的美学,如果前作多线性的剧本为创作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尝试可能,这次围绕女主人公克拉拉的经历则做出了更符合叙事的取舍。

之前对居住空间构图的巧思这次则更多的运用了镜头的移动,之前对周围声响的收取这次则更多运用了歌曲音乐,都恰当的辅助了人物的处境以及心境的变化,效果俱佳。

当然影片真正令人欣赏的还是希冀传达出对于生活中每一个小细节的心怀感恩,这体现在克拉拉的坚守也表现在她的为人处世。

巴西国际级女演员索妮亚·布拉加 Sonia Braga是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元素,她自身略带骄傲又不失优雅的气质很好的作用到这个有点“作”的人物,如果是一位世俗感更强的演员,影片则会呈现另一番声讨社会的景象,只是对于作者可能将会丧失自己视听追求的同步性。

 6 ) 戛纳2016:《水瓶座》导演Kleber Mendonça Filho访谈

http://ent.sina.com.cn/m/f/2016-05-20/doc-ifxsktkp9078784.shtml

(2016年5月19日)新浪娱乐讯 巴西导演小克莱伯·门多萨自从处女作《舍间声响》引起全世界艺术电影圈广泛讨论之后,第二部长片《水瓶座》立刻晋升为戛纳影展竞赛单元的级别,影评人转导演的他在职业生涯初期就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他的影片一直聚焦他的家乡累西腓,他独特的“城市虚无主义”风格令影迷们津津乐道。

新浪娱乐借此机会与他面对面,共同探讨了关于《水瓶座》的方方面面。

  门多萨本人看上去大智若愚,语速缓慢,目光深邃,烟一根接一根地抽。

同时他又非常圆滑,八面玲珑,眼神可以照顾到现场的所有人,会提及现场所有人所在的国家,甚至会提及之前曾经刚刚见过的朋友、记者。

他拥有巴西人所少有的冷静。

作为一位影评人转导演,他对电影史了如指掌,访问过程中旁征博引,不失幽默,给他3个小时,他可以把整个影史给你完整地讲一遍。

  Q:这是你的第二部电影,你这次的目的和你所感受到最大的风险是什么?

  A:我在片场拍戏的时候,有媒体来探班,他们也问我有没有压力。

然而我并没有什么压力,我只是碰巧拍电影,碰巧拍的是我的第二部长片。

拍电影的确是有很多事让我紧张,因为牵涉到太多了,很多人、很多拍摄地点、故事、表演,还有演员之间的化学反应……有趣的是,当一部电影出街之后不受欢迎,导演往往会被强加一种天主教式的罪恶感。

我从不会有这种罪恶感,因为对我来说影片是成功还是失败,这是个谜,我不知道一部电影为什么会成功,看到一部很不错的作品对我来说是神秘的。

我不会为影片不成功而责备我自己,我只要保证我自己和影片的关系处在我所需要的状态就可以了。

我也喜欢看差评,从差评当中我能学到很多。

但是如果影片失败了,我不会为此而惩罚我自己。

  Q:你觉得这世界上没有好的艺术电影?

  A:有很多啊,有很多作者性的电影。

比如说今年的戛纳影展竞赛单元就很有趣。

艺术电影本身可以很有活力,但我觉得从数量上看还是很可怜。

美国每年上映1000部电影,巴西每年150部,这些影片有很多都很差。

最近刚上映的《蝙蝠侠大战超人》居然收获了广泛的差评。

这些给差评的人真的知道要拍这么大制作的一部电影需要付出多少吗?

那么大的制作,制片人在一旁指手画脚……这是整个影史的谜。

8亿美元的制作,大家说不好就不好了,真是太疯狂了,这对扎克·施耐德来说太不公平了。

我喜欢他的《活死人黎明》。

大家对扎克·施耐德本人的评判有点过头。

  Q:所以你觉得影评人实际上是不该存在的?

  A:没有啊,应该存在。

电影批评是影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自己当了13年影评人,我非常享受这个过程,如果你喜欢电影、喜欢写作,影评人是世界上最好的工作。

我也知道有些影评人既不喜欢电影也不知道怎么写作。

写影评试着去帮助别人理解电影是特别好的工作。

当然写影评也往往会起到毁掉一部影片的作用,但我想谈论的是电影人是否应该有罪恶感。

扎克·施耐德不应该因为《蝙蝠侠大战超人》不成功而感到自责。

  Q:是什么想法促使你写出本片的剧本?

  A:我觉得我所在的城市(累西腓)实在太混乱,市政建设和生活质量都很差。

房地产商可以随意盖房子,因此摧毁了不少老建筑,我也听说城市周边很多地方都成了荒地,其实巴西有法律规定避免这些地方被遗弃,但是没人遵守法律。

总有人能钻法律的空子做非法的事。

我觉得这是很好的矛盾冲突……有很多人劝我走。

我生活得不错,但有时也觉得不该留在那里。

在欧洲和中国可能都有类似问题。

巴西相对来说还是个年轻的国家。

  Q:你觉得你的电影有政治意义吗?

  A:电影都是政治的。

我的电影并不是迈克尔·摩尔的那种政治类型,我试图让我的电影看上去不那么政治,但实际上我是在谈政治。

你可以评价我的电影很政治,我喜欢这个评价。

  Q:和《舍间声响》比起来,《水瓶座》的剧情更具象了。

《舍间声响》是一部关于累西腓的群戏,而《水瓶座》有一个唯一的女主角索尼娅·布拉加,这是你有意要改变吗?

  A:不是有意改变。

我一坐下来写剧本,这个剧本就开始发展了,然后我突然发现这不是一部有关15个人的电影,这就是1个人的电影,这个人可能认识30个人,但这个人是唯一一个要带领电影前进的人。

《舍间声响》是一部更“分散”的电影,《水瓶座》比较直白。

影片互相之间都是不一样的。

我拍《舍间声响》的时候非常担心影片看上去会像保罗·哈吉斯的《撞车》,我不喜欢《撞车》,所以我让故事发生在一条街上,这就让《舍间声响》不那么像《撞车》了。

《舍间声响》成功了,但很多人都不喜欢,觉得看不懂,很无聊,恰恰是这些人觉得《水瓶座》更容易理解。

  Q:你很喜欢用推拉镜头,很像布莱恩·德·帕尔玛。

  A:对!

我就是想模仿布莱恩·德·帕尔玛。

我的少年和青年时代跨越了70到90年代,那时候有很多好电影,西德尼·吕美特,迈克尔·西米诺和布莱恩·德·帕尔玛,斯皮尔伯格在70年代拍了很好的电影《大白鲨》《第三类接触》,唐·西格尔和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拍了他们早期的电影,还有罗伯特·奥特曼。

他们的电影让我想拍电影,还有约翰·兰迪斯和保罗·范霍文——范霍文居然和我同在今年的竞赛单元,太疯狂了。

我想拍现代题材的电影,但是在风格上很像刚才我说的这几个人。

我叫我的摄影师去找一个裂焦滤镜(split diopter),这个东西可以让两个离镜头不同远的物体都在焦点上。

现在有很多人都不用了,很难找,摄影师找了一个礼拜才找到。

我就想让这种滤镜给我的电影带来神秘的感觉。

推拉也是一样,要产生神秘感。

  Q:影片中索尼娅说:如果一样东西受欢迎,我们说它“古董”,如果一样东西不受欢迎,我们说它“过时”。

我在想裂焦滤镜对你来说是不是算“古董”。

  A:这也没什么特殊的,这就和我用斯坦尼康一样。

我本来还想用胶片呢,但是现在用胶片拍戏太怪异了。

在中国大家还用胶片拍戏吗?

  Q:在中国大家都觉得胶片很贵。

  A:对啊。

  Q:索尼娅演的女主角让我觉得你是一个很懂女人的导演。

  A:我母亲很强势,她已经去世了,我和生前的她一直是朋友的关系,我觉得我的这种对女性的理解来自于她。

我的一个工作伙伴的老婆也是很强势的女人,我觉得我周围这些强势的女性给了我很多灵感。

我有个朋友是女权主义者,她让我意识到电影作品里的女性仍然在遭受不公正的对待,比如她们的形象总是很脆弱。

她们的性生活总是被抹黑。

我很不喜欢这些东西。

我很喜欢拉斯·冯·特里尔,但是《女性瘾者》我很不能理解这个逻辑,我不理解一个女性不听做爱是为了自我毁灭。

做爱很多次就一定会自我毁灭吗?

我不觉得,有可能也会是非常健康和愉悦的。

  如果索尼娅读了剧本说“不想演”,那可能《水瓶座》这部片子就一无是处了。

她看完剧本之后打电话到我家里,然后我不想在累西腓的机场,拿着写有索尼娅·布拉加的纸接机。

所以我专门飞到纽约和她见面,我们在纽约一边散步一边聊天,一共花了3天,索尼娅的苹果手表显示我们一共走了24公里。

很愉快的过程。

  Q:我是斯坦利·库布里克的影迷,当我看到《巴里林登》的海报挂在女主角的墙上,我觉得你不是随便拿了一张海报就贴在那里吧?

  A:《巴里林登》是很棒的电影。

我觉得可能影片的女主角来到法国,去了一间海报店,买了这张海报,谁知道呢。

这张海报是不是太显眼了?

我不希望它特别显眼。

  Q:对于影迷来说很显眼。

  A:我只想给这张海报远景,但成片里可能还是有1、2个镜头能清楚地看到它。

《水瓶座》和《巴里林登》没有什么致敬关系,这不过就是一部我很喜欢的电影而已。

实际上这张海报是我自己珍藏的。

  Q:女主角是一位音乐评论家。

  A:说起来,《巴里林登》的配乐非常棒。

  Q:的确,你为什么设计女主角是音乐评论家呢?

  A:因为她实际上是我作为影评人的形象在影片中的再现。

当然我知道这不是一种很完美的再现。

有些人问我“这个主角是不是你自己呀?

”我就会假装说“不,主角是乐评人,我是影评人。

”当我做影评人的时候,大家最我的看法有点负面,因为我总是让人觉得我啥都不喜欢,这可能是一种反智倾向。

但如果我把角色设置为记者,她的层次可能就比影评人高了。

有人问了我一个很好的问题:片中的建筑工程师和女主角都是精英阶级,但他们互不理解,互相挞伐。

这就和伯尼·桑德斯和唐纳德·特朗普阵营一样,他俩都很有钱,但他们是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方式,互相不服气。

片中的女主角有一张约翰·列侬生前最后的专辑《Double Fantasy》,这其实是我的真实经历,这张唱片是我当时在洛杉矶的Amoeba(美国最大的独立唱片店)买的,我打开唱片之后,里面有三张《洛杉矶时报》,报道的是约翰·列侬谈论他自己的未来计划——而事实上这张唱片出街之后没几个礼拜他就被杀了。

这对我来说是很有冲击力的时刻,所以我把这个时刻放进了影片。

  Q:你觉得这个社会对知识分子有普遍的不信任吗?

  A:到处都是。

看看美国就知道了。

你们有没有看到我们在卢米埃尔厅红毯上做的事?

  Q:我们看到了照片,你们举着标语:巴西已经不再民主了。

  A:巴西社会现在已经分裂为极左和极右。

极右翼人士现在想要抵制电影艺术,这反而帮助了我的影片的宣传。

推特上很多极右翼分子都在抵制《水瓶座》。

没有民主思想的巴西社会太令人害怕了,很多人都发现自己已经不再知道这个社会上发生的这些事到底是否正确了。

  Q:影片中有很多意料之外的闪回。

  A:“意料之外”这个词用得好。

我就想给观众一种WTF的感觉。

我这辈子最喜欢的电影之一是唐·西格尔的《受骗》,伊斯特伍德演一个南北战争期间的北方士兵,他为了能在南方的一所全都是女人的寄宿学校安心养伤,他偷了一个战死的南方士兵的军服,假扮南方人。

每一次他撒谎的时候,我们都能看见很快速的闪回,闪回的画面没有声音,我们听到的音轨仍然是伊斯特伍德撒谎的声音,闪回的画面的内容和他嘴上说的内容都是正好相反的。

这是一种非常有张力的剪辑方式,并且我不记得是否有其他电影用过这种手法,于是我就把这种手法用在了《水瓶座》里。

  Q:影片中也经常会把镜头拍向八斗柜,这个柜子也是闪回画面的一部分。

  A:对啊,主角看到这个八斗柜的时候一定会有很多回忆。

我们拍片的时候一直在因为各种原因到处挪动这个八斗柜,这个柜子其实本身很不起眼,就因为我这几个镜头让它变得特别难忘。

《水瓶座》中的八斗柜就好像《2001太空漫游》里的那块黑石板,他本就是一块普通的黑石板,但是每次出现奇怪的事情时,这块黑石板就出现了,很有意思。

 7 ) 你还在等他吗?有时等,有时不

原创公众号: 眼睛痛也要看电影http://mp.weixin.qq.com/s/96uOQY45inrX54MIjk-u0w当你听一首歌,产生了一种急切的感受,不传递出去,会腐烂吗?

巴西最倔强的女人Clara每晚入睡前,几乎都是在唱片机的燃烧中度过的,以驱赶楼上魔怔的性爱派对、屋外扔进的烟头,庭院里焚烧的床垫,邻居的谴责,以及,她的任何动摇。

和奥丽芙·基特里奇不同,Clara的倔强是模糊又柔情的,她只是沉浸在逝去的回忆再也走不出去,也可以说,她成为了一个身心自由的囚犯。

不完整的“格式塔环”是无法消退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即会产生郁结。

正如Clara的记忆,无法离开她去世的爱人,无法抛下她在这栋公寓度过自己最坚韧、最快乐的时光,虽然没有任何办法能填补记忆的空缺,但她选择用自己的余生来整合。

影片缓缓的,耐心却不乏挑逗,渐渐忘了这是一个布尔乔亚“钉子户”和房地产公司的斗争。

这个“独乳”的绝美女人总是给人惊喜,在你担心她会就此崩溃的时候,她却以各种方式成功脱逃。

60岁的她,住在一栋名叫“水瓶座”的蓝色公寓里,除了拥有成山的古董级唱片,还偶尔与有好感的男士约会;每天熟练而优雅地盘起长发;会给侄子的约会提出建议——“给她放Maria Bethânia的歌,以示你的激情“。

她的外在从没脱离内心而单独存在,是那种不张扬的高度自尊将她的美变得通透。

第一次接触导演小克莱伯·门多萨的作品,延续了我对巴西影片独特色彩的好感,虽然《水瓶座》涉及对社会问题的讨论,但其间透露的仿佛不经意的“跑题”,直接就渗透进了我这类“情感自私”的观众,形式此刻又战胜了内容。

Clara绝不置气于他人的冷漠,而是放首歌淹没它。

正如在面对女儿劝她搬出公寓时开始吟唱Paulinho da Viola的歌词: There are people with nerves of steel with no blood in their veins and with no heart But sometimes, going through what I go through. Lupiscino 影片里的几个片段引发了我对“笑容”的思考

▲酒吧里和同龄的“阿姨们”避开癌症话题聊八卦[/img]

▲一群人躺在彼此的肚子上,由震动"治疗性地"引发群体的哈哈大笑

▲ 三十年前在海滩上,一行人在车里放着Queen的《Another One Bites the Dust》扭动着身体

▲偷瞄楼上疯狂的男女,嘴角上扬

▲随后在姨母Lucia的七十岁生日派对上,Lucia夹杂着对于伴侣回忆的微笑 哪种是单纯的笑?

如果所有的都是单纯的笑,那哪种笑是最诚实的?

笑容到底是什么?

Another One Bites The Dust (2011 Remaster)Queen - Greatest Hits某个瞬间,Clara的脸让我想起了《West World》里的Maeve两人都死了一百遍,再也不知恐惧自私化为无畏的灵魂游荡,游荡

 8 ) 只因为是水瓶——此水瓶座非彼水瓶座

没看片子之前,一直以为是一部讲星座的电影,一开头我还以为是关于一个水瓶座的人的故事,后来整个情节的发展有点让人有点隐射的味道。

克拉拉是一名巴西的女作家,一开场就是她们家族在召开生日趴,孙子孙女们都热情的朗诵诗歌来祝福。

大家都很开心。

然后是镜头切换到,克拉拉第二天早上起来去海滩游泳,真羡慕这种靠海的房子,走过去就是海滩。

游泳完后,居然还出现了大尺度的洗浴镜头,还显示了她被切掉的乳房。

有个房产商来找她聊天,说想买下她的房子,因为整栋就她的没有搞定。

说要把这栋房子改建成名叫水瓶座的商场,这时候才带出来,原来这房子就叫水瓶座。

合着,本片就是讲钉子户和开发商斗智斗勇的故事啊。

克拉拉自然没有答应,然后出去和朋友开各种聚会,还认识了一个帅老头,后面也做了爱做的事情。

这时候,一群人进入了他们家楼上开party,而且是尺度很大的party。

克拉拉认为这是为了赶走她。

在一次回家的时候,来了几个人告诉她去10楼的某个房间,克拉拉还不清楚,进去之后才发现,为了赶走她居然在房间里放了白蚁。

克拉拉带领着自己的家人,把白蚁都扔到了开发商的办公室内。

全故事完成。

看完后回想一下,还是很有意思的。

尤其是对于强拆这个问题上,感觉巴西都做的很不错,相对于某些国家来说。

女主的表演很到位,把那种有品位的女性的状态演绎的很到位。

算不错的吧。

 9 ) 潮起潮落的现实

该片所表现的内容与社会现实相当贴近。

片中的音乐成为了重要的叙事线索和亮点,同时也主宰了影片情绪的起伏涨落。

当克拉拉躺在公寓里那张面朝大海的吊床上,整个空间就沉浸在她的音乐和她的回忆里。

同时,宴会场景也是串联影片的重要元素。

伴着水瓶座大厦对面的海潮起落,这些盛宴构成了她流动的欲望和生命。

在这个以“强拆”为题材的故事中,门多萨也在试图呈现不同肤色和阶级的人们是如何共处的。

索尼娅·布加拉的表演层次丰富,收放自如的表演撑起了影片的全部重量。

 10 ) [Last Film I Watched] Aquarius (2016) 8.3/10

Brazilian film critic turned filmmakerKleber Mendonça Filho's second feature AQUARIUM, after his well-acclaimed debut NEIGHBORING SOUNDS (2012), has already received Cannes main competition treatment, which could be boosted by the consequential involvement of one of Brazilian cinema's living legends, Sonia Braga, who dauntlessly takes its central role of Clara, a retired music critic and refuses to move out of the film's titular building in Recife even if she is the only resident remains. The film's vintage prologue takes us back to 1980, we are first introduced to a young Clara (Coleen), celebrates both her victory over cancer (later a briefing scene will inform us it is breast cancer) and her aunt's (a sprightly silver-haired Perez) 70th birthday, who reminisces of her wild youth (a carnal liberation in particular) when she clocks to an inconspicuous cabinet, which will become a mnemonic to trigger Clara down to her own memory lane 35 years later. In the present time, Clara has outlived her husband for 17 years (life has its unpredictable quirks, who could image a seemingly healthier husband would be gone so soon) and now lives alone, she takes the leisurely pace to continue her daily life, as an independent, mature and loving woman: schmoozing with the lifeguard (Santos) on the beach where she routinely swims; enjoying a dancing night with her girlfriends and having no qualms to engage in a spur-of-the-moment making-out with a widower, who politely recedes to decency when he is aware of her physical condition (how shallow a man could be?). And obviously she has become much closer to her nephew Tomas (Queiroz) than her three adult offspring (a married son, a divorced daughter and a gay son), especially her relationship with her daughter Ana Paula (Jinkings) is strained, because of the status quo: the Aquarius building, erected in the 40s, is acquired by a construction company for a complete reconstruction except for Clara's apartment, and Ana Paula doesn't understand the reason why Clare won't sell it. So what is the reason? Clare cannot be bought off by money because as she claims that she has 5 apartments under her name, therefore she has no financial exigency to exchange her favorite property into cash, which marks her a different case from the usual hungry-for-pecuniary-gain mass. Aquarius adumbrates her fondness, nostalgia and affections of her long winded past, all the happenings (like the B-day party in the prologue) comprising her entire life, in her sense, they live and die with the building itself. There is no denying it is a somewhat selfish reason to sabotage a project might be beneficial to assuage the local housing problem.ButMendonça Filhois trenchant and adamant to exercise the disproof, a final startling revelation will jolt Clara into the self-righteous action of hauling the evidence right in front of these corporate crooks. This is a tub-thumping censure to a society festered with sleaze and corruption, and utterly relatable in most corners of our world. What hits the unusual mark of extraordinary is the filmmakers' impeccable tact and devotion of playing out an unbiased portrait ofa woman of certain age who, more often than not isn't even be considered to assume the cynosure of a movie, andMendonça Filho welcomes her with the full treatment including the often dismissed libidinous department, when you find out there is a raucous orgy organized in the empty apartment above yours, what is the best rebuttal other than calling an escort to quench that aroused thirst? It goes without saying Ms. Braga's towering performance is of tectonic import to the success of the film, so much composedly immersed herself in the character, she takes Clara's prosaic daily life in stride, and not for one second, slackens her dignified defiance or renders it patronizing or haughty (which would very likely occur in lesser hands), she holds court whether there is a tacit awkwardness in her bungled sex-in-the-car diversion, or a whiff of disappointment toward her self-serving daughter, not to mention when she lets rip with a tirade in front of Diego (a smugly educated Carrão, admirably fending off Braga's all-out verbal offensive), the young representative of the company, that sequence alone can give 2016 Best Actress hopefuls a run for their money! AQUARIUS is ultimately a rapier-like social critique welded with an endearingly patient character study, manufactured with deliberation, consideration and integrity, a transcendent sophomore piece presages an auteur in the making. On a less rigorous note, it is a cautionary tale exhorting us not to mess with a refusenik who has a hammock in her apartment, which means that she has both strength and means to stick it to the end.

 短评

三星半,对主角的塑造从编剧、导演和演员都非常成功,也能管中窥豹般看到些巴西的社会问题,但情绪调动还是较为微弱,过于收着了

7分钟前
  • jj73浅之
  • 还行

前面看的我昏昏欲睡,最后还恶心了我一把……

11分钟前
  • PiliQ
  • 较差

不好看...好无聊

15分钟前
  • Adoramus
  • 很差

故事不错,但房间没有生命、大楼成为布景,不是加空镜就能解决的。女主角乐评人身份在第三幕消失亦是败笔。

19分钟前
  • Marc
  • 较差

巴西建筑公司好文明,没停水停电打闷棍,特别有底线。有一个共同的问题是,女演员真的是切除一边的乳房了吗?

24分钟前
  • 皮革业
  • 还行

钉子户精神!

28分钟前
  • 押沙龙
  • 推荐

如果开发商的角色是政府,在中国,是不可能出现的吧。

31分钟前
  • 夏日女友
  • 还行

女权/文艺钉子户,通过放大矛盾来指涉现代入侵。

34分钟前
  • chan
  • 还行

不是退步 对于人、存在和空间的建构还是在 久而久之好像是生长出某种妙趣 但电影选取的切入太诡异了

38分钟前
  • 还行

隐喻真是简单粗暴到好笑,这想当年XXX都没弄死老娘你等新社会蛀虫能奈我何的劲头儿…

40分钟前
  • OreoEmpanada
  • 较差

倒不是冗长的问题,而是三段式野心之下对旁枝细节的耐心勾勒,到最后都没能汇合成交响曲,或断裂或消声或失遁。它直接会让人质疑有没有必要这样拐弯绕圈子,除了从容的姿态值得褒赞之外,那么多人物关系基本上都是做的无用功。从影评人转行干导演的,普遍存在这个通病,有制造和引导过分解读的嫌疑。

45分钟前
  • 狄飞惊
  • 还行

本是用抗拆故事反映资本对传统的吞噬,却花费太多的笔墨去讲女评论家的一生,当然你可以看做用细节铺垫来完成最后民权斗争的复仇一击,但让女主角有血有肉的代价就是主题不够突出且篇幅过于冗长。

48分钟前
  • 超cute侠
  • 还行

快进看完的,一点也不赏心悦目。

49分钟前
  • AugustThings
  • 很差

说实话,完全不同情女主,不可否认,她真的很美很美。虽然评论大部分都是讲女主如何有勇气值得钦佩。导演是不是对中产的思维逻辑有什么误解?还有对着建筑公司小哥的一顿臭骂,理直气壮,倚老卖老还有理了。结局太差了吧,如果能升华一下就好多了。

54分钟前
  • 🌙
  • 较差

主要刻画的是这个住宅她已经习惯了周围的环境,海边跑步,熟悉的人,惬意的温度都不舍得离开。到后来发现他们恶意的暗地里驱逐才是全片少有的愤怒点。

58分钟前
  • 无为lee
  • 还行

好沉闷,太平稳,故事推进又慢又散。风格介于小津和伯格曼之间,但又缺乏他们的精髓。是一部看得打瞌睡的电影。

59分钟前
  • 风间
  • 较差

跟天朝相比巴西的强拆都不算事儿,钉子户女主还可以把它像蚊蚋一样驱走,继续享受自己惬意的生活。导演的风格就像这个国家的生活节奏一样慵懒,只有最后一场办公室对抗戏才突然露出尖锐的锋芒~

1小时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钉子户与不法商人斗争的故事。集中刻画女主人公,生活细节不少。整体内容单薄了些,分量不够。比在金砖节看的两部巴西电影逊色不少。

1小时前
  • 谢飞导演
  • 还行

非常散漫的节奏,展现巴西的各种社会问题,看得人也漫不经心了。

1小时前
  • 瓜。相信这个世界很变态。
  • 还行

比较一般,平淡如水,没啥特色

1小时前
  • 青木瓜之味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