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上的玛戈特

Margot at the Wedding,婚礼上的玛戈,珍爱姐妹情

主演:妮可·基德曼,杰克·布莱克,弗劳拉·克罗斯,詹妮弗·杰森·李,Seth Barrish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7

 剧照

婚礼上的玛戈特 剧照 NO.1婚礼上的玛戈特 剧照 NO.2婚礼上的玛戈特 剧照 NO.3婚礼上的玛戈特 剧照 NO.4婚礼上的玛戈特 剧照 NO.5婚礼上的玛戈特 剧照 NO.6婚礼上的玛戈特 剧照 NO.13婚礼上的玛戈特 剧照 NO.14婚礼上的玛戈特 剧照 NO.15婚礼上的玛戈特 剧照 NO.16婚礼上的玛戈特 剧照 NO.17婚礼上的玛戈特 剧照 NO.18婚礼上的玛戈特 剧照 NO.19婚礼上的玛戈特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婚礼上的玛戈特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玛戈特(妮可•基德曼 饰)带着儿子一同前往参加妹妹宝琳(詹妮弗•杰森•李 饰)的婚礼。玛戈特与宝琳的性格各异,两姐妹的关系一直也不是太好,但她还是愿意参加妹妹的婚礼。 当玛戈特看到自己的未来妹夫马尔科姆(杰克•布莱克 饰)后,她深知自己猜想的没有错,她知道这个无业流民是无法配得上自己的妹妹的。 宝琳对姐姐的到来感到十分欣喜。一向刻薄的玛戈特仿佛为宝琳家带来了许多麻烦。就连宝琳的女儿也不喜欢这位阿姨。玛戈特不想自己的儿子与情夫迪克的女儿发生关系,她深爱自己的儿子。可是自己又周旋在丈夫与迪克之间无法选择。 玛戈特发现了马尔科姆与迪克女儿之间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她想把这件事告诉妹妹,宝琳也讨厌玛戈特把自己的生活经历写成小说,两人争吵不断。这时候,宝琳从男友口中得知了他出轨的事,玛戈特决定与她一起回纽约去,姐妹俩都知道,她们是爱着彼此的……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猎鹰突起归途望乡最后的城堡火线之上为了国家黑子的篮球冬季杯总集篇~泪水的前方~不安的旋律战勇。裸婚大喜全面回忆西杜夫人调查实录圣诞启航拒绝定义超高速!参勤交代归来家在树德坊辛吉革命兽旋战斗热血三人行再见摩洛哥绝对会变成BL的世界VS绝不想变成BL的男人代乡长主政邻居我们只知道这些火线干探之复活血战湘江一课一练多哥书道女孩!我们的甲子园斯大林之死黄金部队

 长篇影评

 1 ) don't understand

because of nicole ,i watched the moviebut actually i dont know what is talking aboutmaybe it is about the family love or something else ,but i still dont understand it.it tries to tell us a story, an ordinary one,but at some part it is worth watching. so it all depends on u

 2 ) There's no place like home

肚子痛,躺了起,起了躺,一部片子看了一下午,也贯穿了一场始于情感问题,兜了一圈又回到情感问题的讨论。

你相信人和人之间拥有长久的关系么?

要知道,感情是这样一种时隐时现忽冷忽热捉摸不定无法被证明又难以表达的东西啊。

一个小误会就能导致情人反目密友翻脸了,很脆弱不是?

玛格特和波利是一对姐妹,童年有过家庭暴力的阴影。

尽管她们已经能够在重逢时把那些经历当笑话谈起,但其实并没有真正走过那个坎儿。

用妮可的冷艳来诠释这个角色真是恰如其分,玛格特刻薄、冷漠、挑剔,家里闹离婚,外出参加波利的婚礼,又离间了波利和未婚夫的感情。

并非出于故意,玛格特自己都不喜欢自己。

嘴上说着恶毒的话,脸上却泄露着内心挣扎的痕迹,这样的妮可,折损了一点高贵,多了几分世俗和人情。

漫长的一个多小时家庭矛盾啊,看得我几乎失去耐心,谁料在最后几分钟里,片子突然巧妙地和解了。

波利忍不住打了一个电话给未婚夫,爱和悔都混杂在哽咽声和含混不清的扯淡里一起从那头传到了这头,顷刻间化解了波利的绝望和愤恨;刚送女儿上车去找爸爸的玛格特,愣了一小会儿,突然扔掉了包和外衣,发足狂奔,追到了女儿身边。

仍然没有任何煽情的语言,在影片结束的那刻,玛格特也只是理了下散发,牢骚一句跑了那么远路。

呵呵,看到这里是想笑的。

多妙的结局,突然却不突兀,因为家就是这样的地方,拌嘴、争吵、甚至打架总是有的,也会一直有的,但始终是家。

所有的因爱而起的负面情绪,也会因爱而化解。

你相信人和人之间拥有长久的关系么?

在我看来,任何情感都是长久的,只要足够真诚。

冷战、吵架、翻脸有什么关系呢,因为在乎,才会这样较真,过一两分钟不就又如胶似漆了;一年、五年、十年不联系又有什么关系呢,所有一起拥有的片段都已经成为自己的一部分,被动是因为心里笃定,只要一相遇,就一定能找到彼此熟悉的气息。

From:http://ishijie.blogbus.com/logs/31951511.html

 3 ) 婚礼上的马戈特

在家看了一部很老的电影,我家的抽屉就像一个百宝箱,藏着很多不知道什么时候攒下的宝贝,等待某天惊喜的挖掘。

今天决定好好的放纵一下,但也不过是找了张碟一个人享受了一下独霸客厅的待遇。

《婚礼上的马戈特》,在未翻看任何介绍的情况下直接先看了电影。

不知道该用怎样的语言才可以准确的评述这样一部情节简单又有点混乱的电影。

马戈特带着儿子去参加妹妹的第二次婚礼,却在婚礼进行前自以为是的彻底搅乱了一切的安排。

这里有对亲情的渴望、挣扎,相互试图靠近又不断的刺痛;有对爱情、婚姻的迷茫,握在手里的幸福让自己无法珍视,而自以为可以相许一生的人却又会赤裸裸毫不留情的当众揭开最深的伤口;还参杂着少年对世事的揣摩和对性的懵懂。。。

这应该归类于哪一类影片呢?

真实的就像生活一样。

让我更迷茫的是为什么妹妹在明知道被欺骗、再一次受伤后仍会回到那样一个虚伪、懦弱、伪善、随时可能再背叛,甚至没有养活自己能力的胖子身边去?

或许有的人太渴望拥有一份感情了,失去了判断的能力,又或许有与没有是质的区别,而好与坏只是量的区别。

所以才会在追求质变到量变,而后企图对量进行质的改造中不断纠结吧?

 4 ) 《婚礼上的玛戈》:剖析人性的家庭电影

诺亚·鲍姆巴赫非常关注普通的家庭生活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感情和所产生的矛盾,研究和探讨家庭关系中那些复杂纠结的感情,以及为何最亲近的人会产生疏离的原因。

他用自己的方式去阐述着自己的观点,他擅长从每一个家庭成员的身上挖掘更多的故事,从不同的家庭关系中挖掘出具有塑造性的关系和人物,并且让一个开始疏离冷漠的家庭通过一系列其实并不温情的事件而最终走到一起,体会到家庭的重要性,感受亲情浓于血的力量,任何时候,无论我们身处何地,身份如何,我们终究要回到家庭中,在家庭和亲人那里寻求到最终的保护和温暖。

——有志女青年如果看过《鱿鱼与鲸》,对那部电影精彩独特的家庭关系的描绘深有感触的话,那么你一定不会对诺亚·鲍姆巴赫这个名字陌生。

《鱿鱼与鲸》讲述了一个正在四分五裂的家庭内部中最隐秘也最悲伤的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

而诺亚·鲍姆巴赫也凭借这部自编自导的电影,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

这样的荣誉和肯定,让诺亚·鲍姆巴赫此后的电影创作生涯,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婚礼上的玛戈》依旧是一部讲述家庭关系的电影,诚然,我想太多人对这部电影的关注或许还是因为妮克·基得曼的出演。

而如果你关注的是诺亚·鲍姆巴赫,那么你将从这部家庭电影中看到更多的东西,而不仅仅只局限于大牌和明星的身上。

如果你看过《鱿鱼与鲸》那么,你将会从这部新作中,看到诺亚逐渐形成的个人风格。

他的电影有明显的法国新浪潮电影的风格,他创作的家庭故事,并不只是传统的家庭电影,不是类型的家庭喜剧、轻喜剧,或是家庭悲剧。

你甚至很难去定义到底属于何种风格,所以说,他的电影风格也就体现出了法国新浪潮电影的某些特质,首先最大的特点就是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在众多的家庭电影中,可以说,诺亚的家庭电影是最具特色和个人风格的,也就是说几乎找不到和他相像的创作风格。

其次,在他的电影中,通常把悲剧与喜剧跳跃地掺杂柔和在一起,并且不是一定意义上的悲喜剧,看他的电影,即使心头沉重压抑却也无法悲伤流泪,即使觉得好笑幽默也不是那种开口大笑的幽默。

最后,我们从《婚礼的玛戈》这部新作中,在摄影方面,看到了更为明显的现实主义风格,这一点是法国新浪潮电影中的一个主要特点,在本片中,几乎都实用自然光和微弱的光线,而拍摄的随意性也使得演员表演真实随意,因此使得本片形成一种强烈的纪实风格。

《婚礼上的玛戈》从尼克·基得曼饰演的母亲和其儿子参加久未联系的姐姐波林的婚礼开始,在这个故事中,我们一开始看到的是家庭关系中最普遍的母子关系。

尼克饰演的女作家玛戈,是一个充满智慧,却患有强迫症,为人既真诚又倔强的中年女人。

虽然已身为人母人妻,却非常的孩子气。

充分体现在她与儿子的关系中。

想和现任丈夫离婚,却迟迟做不出决定,怀疑自己也怀疑别人,做任何事情决定都无法马上决定优柔寡断,有卓越的洞察力和直觉判断力,而这一点也就让玛戈把人和事物想的过于复杂。

但是,同时她又装作自己是坚强独立的女性。

反倒是她正处于青春期的儿子,对待母亲和父亲婚姻的危机上,显得顺其自然,甚至会去安慰焦躁的母亲。

玛戈这个人物,是整个故事的中心,她就像一个定时炸弹,随时会引爆,而在引爆之前,所有人的生活都会受到影响。

在母子关系中,她是一个合格的母亲却也是一个焦躁不安自我怀疑的小女人。

和儿子并不存在太多的代沟,但是,她的多嘴多舌和多管闲事冲动的性格,也让她的儿子感到非常厌烦。

随即,玛戈到母亲家,见到姐姐波林,她要开始马上学会适应回到这个她曾经长大成人的环境中。

于是,另一段家庭关系展开,姐妹关系,而这一关系也是影片重点表现的关系。

在这个大家庭中,三个姐妹一个母亲,出现在故事中,是玛格和姐姐波林。

她们把彼此看作最亲密的伙伴,却极少联系,如果不是因为波林的婚礼,玛戈几乎不会去见她。

她们对彼此的印象以及生活记忆都停留在了年少时期,孩童时的陪伴以及青春期的叛逆和对互相的不理解上,造成了这两个姐妹,几乎才一见面,说的每一句话中就暗藏着攻击。

而玛戈对波林未婚夫的厌恶,也导致了她们两人关系的紧张化,玛戈不理解为什么波林会要嫁给一个无业在家的所谓的艺术家,而且这个男人肥胖留着小胡子邋遢丝毫没有任何魅力,他时不时地会对玛戈发起言语上的攻击,这让玛戈更加不喜欢这个男人。

而波林,对于妹妹的不理解不支持,感到非常的伤心,这两个姐妹从很小的时候就有很多矛盾。

却依然无法掩盖的事实是,她们是姐妹,并且是亲姐妹。

然后,我们在本片中看多了更多其他的家庭关系,夫妻之间的关系,邻里之间的关系,未婚夫妇之间的关系……所有这些关系在诺亚的故事中,都矛盾重重,并且不容易解决,也不用去解决。

矛盾的存在,在任何一个家庭中都存在,而正是因为有矛盾争吵的存在,才体现出了亲情的价值和重要性。

诺亚,正是让各种各样的矛盾,把疏离的家庭关系拉回到曾经的温暖熟悉中。

有一点是,我们的家人,永远都会是宽恕我们的人,这正式诺亚的电影要体现的。

文/有志女青年 转载注明

 5 ) 你得到几颗星?

如果你爱炒作火热的商业片或烧钱的大制作或温婉的文艺片请你忽略我的四颗星.这四颗星我想给予以下的人分享:第一颗星,多少会为了Nicole,或是根本为了导演的"真实叙事"手法暂时放下手中其他的好片儿,专程来看.第二颗星,并不觉得通篇对白的情节无聊,反而热爱着真实的琐碎的日常生活.因为可以实践着尼采从悲剧生活中发觉美的细节.那细节也许正来自于残缺或不完美.第三颗星,观看的过程忍不住笑.笑平淡的滑稽荒诞.也看到自己,便笑自己的卑微.第四颗星,给所有或多或少自负的有时神经质的偶尔也难以相处的,追求真实的却心怀魔鬼的人.另,今日是情人节.虽然这并不是一部适合此时节看的片子,但在有阳光的午后,带着懒懒的情绪观看并不时开怀而笑也便是适时宜的片子.而喜感多来源于胖子Malcolm (Jack Black),我想,若所有的胖子都那么有笑点,恐怕瘦人才会落单.注:注意片子开始后30分钟时刻,导演和你开的一个小玩笑

 6 ) 如果不是你披上毛衣,我还不感觉自己冷

分两次看完.被这句话打动,她冷,我冷.第二次就看进去了.姐妹之间的关系太奇妙.亲近又互相妒忌,理解又互相比较.

 7 ) 有点难受

以为是个很轻松的片子,但是看了开头就有些后悔。

虽然本来是想看过轻松的片子助眠的,可是由于懒得换碟还是坚持看下去,但并没有让我后悔。

看似单调、生活化的剧情并没有让我觉得沉闷。

反倒是觉得片中乱糟糟生活着的他们也许就是我们内心的真实写照。

玛戈特觉得每个人都是自闭症,我想是对的,“装”何尝不是一种自闭呢?

 8 ) 真的没有人真心喜欢吗?我可是偏要唱反调

在碟店里翻出margot at the wedding那张碟的时候,我真是高兴的要跳起来!

自从鱿鱼和鲸一出,我就在等这部电影,两年前它在imdb上的名字还是the untitled noah baumbach project来着。

满心期待的看完一遍后,竟然没有任何感觉,脑袋被抽空了似的。

立即迅速的又一遍按下了play键,在我恢复任何的判断能力之前。

第二遍刚开始看就找到了感觉,那种对noah baumbach的无限热爱又回来了!

评论普遍说婚礼一片不及鱿鱼和鲸,我怀疑没人看了超过两遍。

反正以我这种中等水平的智商,看到第二遍才catch到那些饱满,无处不在,而又纯粹的近乎透明以至于让你忽略的细节。

剧情的发展,节奏和衔接都是精心计划的结果,人物之间的关系也饱满到不可思议的地步,你突然能够清楚的感受到导演是怎样一个字母一个字母深思熟虑的写下整个剧本啊,你甚至能够隐约看到east village里某个小咖啡馆里下午两三点钟时的阳光照在noah奋笔疾书的肩膀上的那个画面!

然而比起其他那些太过工于心计而显的匠气十足,或是虽然无可挑剔但无论如何也不能打动你的那些影片,margot at the wedding一如既往的轻盈,自然,让你不知不觉中深深的沉浸其中,这无疑也是一如既往的noah baumbach。

它没有鱿鱼和鲸自传式的私密性,但同样程度的私密感也贯穿于始终。

我相信剧中的每一个场景,事件,甚至对话都是为导演所亲身经历或亲眼所见。

它们虽然大都荒谬可笑,却带着不可磨灭的残酷的真实性,以及那种和你身边发生的种种相同的气味。

同kicking and screaming,以及鱿鱼和鲸等noah以往电影最大的不同是,margot at the wedding让观众真正的和影片中的人物建立起了关系,而不是导演本人。

虽然叙事语言以及画面都继承了noah的一贯风格,这仿佛是他第一部完全抛却自传性质的作品,也是他第一次以旁观者的身份冷静的来观察剧中人物,从而给观众留出了他们自己的情感空间。

也许为此你对本片不会有像之前那样强烈的感情,但我个人觉得这是他非常了不起的进步,也让我对他今后有更大的期待。。。。。。。。

以上的,我自己也不太知道我写的到底是什么。。。

总之你知道,这个世界有些东西,电影,书,唱片,甚至人,动物或者颜色,你完全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但是却会不自觉的被吸引,对他们产生一种无法解释的,有时甚至是非常不理智的强烈感情,那么我个人的单子上是绝对有noah baumhach这一项的。

 9 ) 婚礼上的玛戈特

以前因为喜欢诺亚.鲍姆巴赫的剧本和他的电影,所以当《婚礼上的玛戈特》刚一出来时,我就迫不及待在自己那时候的博客登出来故事的梗概。

可是,今天我才真正去认真观看。

零八年看过最棒的电影,我觉得是《蕾切尔的婚礼》,很符合我的标准。

所以,我想起来另一个婚礼,我一直再推辞,玛戈特妹妹的婚礼。

同样是一对姐妹,一个混乱的家庭,彼此复杂的关系。

同住在一个屋檐下,每个人心中都揣着不一样的小情绪。

诺亚.鲍尔巴赫用他一贯冷静的态度处理一些复杂的家庭,婚姻的故事。

姐姐玛戈特是一个性格敏感,尖酸的作家,美丽,傲慢,古怪。

她和她的儿子参加妹妹波林的婚礼。

在火车上母子的对话中,你就可以知道,它们姐妹关系并不好,至少玛戈特这么认为。

妹妹呢,性格和姐姐相反,但诺亚没有处理的俗到《双生美莲达》那种,两姐妹似近似远,性格也时异时同。

这才是两亲姐妹吧。

姐姐显然看不上妹夫,最后还是忍不住去评论了这个游手好闲的胖子。

而这个胖子,懦弱,伪善,背叛,观众后来也会觉得姐姐的观点没错。

妹妹和姐姐的争吵也是经常爆发。

姐姐略有神经质的怪脾气,对周遭人经常看不顺眼,自己的妹妹,儿子,丈夫,情人,妹夫,邻居。

妹妹有时候很难跟姐姐沟通,某句话可能就会惹怒姐姐。

儿子时而想安慰妈妈,却遭到妈妈的抗拒,妈妈恶言恶语,诋毁儿子的自尊来维持自己的信心。

玛戈特对妹妹邻居的家庭,还有他们同志朋友的“孩子”健康的担忧,在家人眼里都是“多此一举”。

为什么玛戈特这样?

我仔细想想诺亚.鲍尔巴赫安排的剧情结构上的联系,比如诺亚对于玛戈特这个人物童年点缀的交待——她们变态的父亲。

这就造成玛戈特对人的看法的改变。

比如开始只是家庭的闲聊,说出妹夫小时候曾被男保姆性侵犯,在故事的结尾,玛戈特就断言,妹夫有“恋童癖”,看到邻居对待小孩的关系时,她就断言,邻居虐童,同志朋友的孩子,更不用说,在玛戈特眼里是多么的不舒服。

当自己的情人dick在读者座谈会上提及她现实的父亲时,她是那么的无助和恐慌。

她想背叛丈夫jim,但是,她还是要回到jim身边,她明白自己最缺少的是,安全感。

妹妹讨厌姐姐,为什么?

姐姐贩卖自己的爱情故事,泄露自己的秘密,自己的一切,姐姐都否定。

但是,妹妹波林还是希望姐姐可以来她的婚礼,并且是为了妹妹而来。

妹妹觉得姐姐很多的事情也不对,比如她不喜欢姐姐的情人dick,不明白为什么姐姐不教侄子游泳,不明白姐姐为什么这么爱惹是生非。

波林的表达方式与姐姐很不同,她不会劈头开脸的直说,甚至她选择不说,知道最后,所有人的矛盾终于浮出水面的时候,观众才知道,妹妹的观点。

知道故事感人的地方在哪里么?

彼此矛盾重重,知道事情处到危机时,血终究浓于水。

陪伴她们的大树被砍倒了。

妹妹的婚礼也毁掉了。

姐姐带着妹妹离开了家,并希望她能重新生活,离开那个配不上自己妹妹的男人。

两姐妹同睡一张大床,彼此舔舐伤口。

妹妹还是决定回到未婚夫的身边,姐姐呢,回到那个少了激情,但拥有安全感的丈夫。

演员妮可基德曼,零七年很是糟糕,尤其是当你那年看过《致命拜访》和《皮毛》之后。

《婚礼上的玛戈特》里的妮可基德曼,把这个刁蛮的女作家演绎的又厌烦又可爱。

詹妮弗.李演的这个有点小叛逆小冲动的妹妹更加精彩,完全不会被奥斯卡影后的“姐姐”所掩盖,让人印象很深。

杰克布莱克呢,唉,这么多年,还是那个摇滚教室的摇滚胖子,没变化。

很多电影网站,对于《婚礼上的玛戈特》较之诺亚.鲍尔巴赫之前的作品,评分不是很高,我看来,可能是有些苛刻。

可能是这部有些过浓的“学院气|”,很是有法国新浪潮的味道在里面。

但是电影的色调充满了怀旧的气息,把一个略有破旧的老房子拍的很有质感。

我倒是很喜欢这种味道。

电影没有我想象的那么沉闷,但对于喜欢强烈喜剧冲突的电影的朋友们,这个还是会有些失望。

 10 ) 跑跑就能回家

确切的说,这片子不算好看,为什么不算好看,因为好像剧情好像简单一样,我是俗人,还是喜欢复杂的一点,最后所有的点都能连在一起的情节。

幼稚却很有意思。

可是不知为什么这样的片子我竟然看完了,好久都没有心情没有时间完完整整的看过了,就跟大多数人一样,好久好久都没的时间认认真真想过什么了吧。

故事大概是这样的,一对常年不说话的姐妹,姐姐却很诡异的参加了妹妹的婚礼,姐姐看不惯自己如花似玉的妹妹的嫁给一个猪头般男人。

当年我怀疑这是心疼还是所谓控制欲。

这老姐虽然自己上上下下的气质都透着文艺范,却始终拥有大妈一样的心,管不住自己的嘴巴,释然不了自己的控制欲,把妹妹可爱的婚礼搅黄了。

姐虽然把妹的日子搅黄了,可自己也是一团乱麻,突然想起一句老话“自己的汤圆都没有搓圆还管别人的闲事。

”其实人不都是这样,看看八卦,管管闲事又如何,无伤大雅,却也知道日子是自己的。

姐自己也是一个折腾的人,但这种折腾好像还没有时时刻刻、读心者里面的女人些那样痛快,有劲。

话说回来,这个有个情夫,还有个离了婚的好老公。

不过情人最终还是很恶俗的把她忽悠了一把。

哈哈,不过故事的最后好像是一个大团结的结局,妹离不开的死猪老公,姐姐只是一个不知去处的人,最后跟着大巴跑跑也就跑回家了。

话说回来,好像每个都有自己的压力,只是把自己的压力发泄的别个的身上公平吗?

话不多说,修炼麻将去鸟。

 短评

什么乱七八糟的...

4分钟前
  • EE
  • 较差

What the F is life? Just a big mass......

6分钟前
  • Robyn
  • 还行

今天公布苏菲内薇德此月14日丧。

7分钟前
  • Madonna
  • 很差

边缘性

10分钟前
  • xjc_jovi
  • 还行

不知道在干嘛,剪辑很混乱,那么好的故事被搞成这样,真的要疯

13分钟前
  • Solar summer
  • 很差

妮可近年来选的比较好的电影,Noah的发挥不太好的电影

16分钟前
  • 月球漫舞者
  • 还行

淡淡的忧郁

20分钟前
  • 六道轮回
  • 力荐

看完后覺得難懂,但又沒有想像中那麼晦澀。就是簡單生活中那幾天,沒有起因當然也沒有結局。拍攝手法很DV,自然光有點影響欣賞(所以我關了全屋的燈)但卻更有質感。簡單的場景(但構圖很好)、大量的對白,幸好三個演員都不負所望的有做個人騷的魅力。電影在主題和拍攝上的嘗試都值得稱道。帽子好美

21分钟前
  • 瑞秋
  • 推荐

和前作一样,导演Noah对于知识分子复杂心理和家庭背景的勾画入木三分。Margot和《意》中的陈冲倒是有几分相似。

26分钟前
  • 容懂
  • 还行

淡淡的表现,强烈的爱。盛赞妮可的表演!

28分钟前
  • 宇智耀耕
  • 推荐

如何用一部全是烂人的电影吸引观众,真的好难啊,依旧是教科书一样的对白,依旧可以收入至鲍姆巴赫“父母皆祸害”作品集

32分钟前
  • KREJERK
  • 推荐

多看了妮可的片子,都快觉得她本人都带有神经质了

34分钟前
  • South108
  • 还行

演的都不错 但是看的过程毫无美感和乐趣可言 主要就是表现家庭成员间的各种冲突 普通人在这种冲突面前都会变成各种混蛋 妮可自己的心得是“有血缘的人并不需要住在一个屋檐下 ” 至理名言那。

39分钟前
  • Chris
  • 还行

灯光和主题很契合 nk在这种光线下好看+真实很多 肉毒杆菌脸也不那么明显了= = 看了主创我知道为什么连jack black都一点不会让出戏了 导演气场太强大了

44分钟前
  • 皮皮牙子
  • 还行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但还是要去做。

47分钟前
  • 小岩菽
  • 还行

有的地方不太明白

49分钟前
  • Sam@房子
  • 还行

真实

50分钟前
  • Reneeeee!
  • 推荐

08.8之前年度最爱

52分钟前
  • VivianC
  • 力荐

姐妹情深

53分钟前
  • 豆荚
  • 推荐

太多琐碎的生活碎片,不喜欢

57分钟前
  • 巴黎獭读书浣熊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