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回忆》里,费首领对主角说:It is each man's quest to find out who he truly is, but the answer to that lies in the present , not in the past. As it is for all of us.The past is a construct of the mind . It blind us .It fools us into believing it. But the heart wants to live in the present.(每个人都想寻找真正的自己,但答案是在当下,不是在过去,我们大家都是如此。
过去的事构成了成人的思想,令我们盲目,蒙蔽我们,但内心想活在当下。
——这是电影的翻译。
我觉得这里不妥,不应该说是构成了“成人的思想”,而是成人“明辨是非的能力/思维体系”。
)。
站在电影角色的角度说,费首领在不知道被算计的情况下,说出了依然成立的哲理。
当然编剧让他这么说的,这就很难考证这句哲理的合理性。
从电影的剧情,我精炼了这句话,就是马克思哲学里很基本的一条:实事求是。
主角被篡改了记忆,他唯一能确定的是即将又一次侵略行动,现在的他想阻止。
这就是当下他的内心。
说到这让我想起了《三个火枪手》里的一句台词:做你想做的吧,大不列颠(记不太清,好像是法国,管他呢)自然有神保佑。
这不也是内心想活在当下!
我觉得对于剧情的理解很大一部分在于电影30分钟之前的部分,我们先来看这30分钟的剧情:1、主角重复做一个梦,梦中他化身间谍,和一位美女一起逃生,这里美女有一句:“你终于肯说你爱我了”。
(这里可以解释为主角终于在心中建立了一个小三的形象)2、主角梦醒之后和老婆的对话,初步表明主角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拥有一位这么漂亮的老婆的恐慌。
3、然后坐天梯的时候主角表现出的对现实循规蹈矩生活的质疑。
4、然后就是主角在签字的时候对联邦和上层社会人群愤怒的爆发。
5、之后主角在回殖民地的时候又做了那个梦,表明主角的心向都在渴望着一段新鲜的生活。
6、酒吧里主角表示想学弹钢琴,又是伏笔。
7、哈利从主角的话中以为主角有了外遇,问他:“那个女的是谁?
”(其实可以理解为就是一段外遇,只不过只存在于主角的脑海中)紧接着,就是在recall公司的对话了。
主角首先质疑的植入记忆感受的真实性,老板的回答是这些虽然是假的,但是我们会让你主观上觉得是真的。
怎么才能让主角感受更真实呢,那就是让主角认为植入记忆根本就没有开始!
所以才会有老板的警告(关于小三的),警察的进入和主角的反抗,这种注意力的转移让主角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切已经开始了。
然后再看,主角想要双面间谍的记忆,结果就是!
老板提到秘密银行账户,也有!
锁码讯息(钢琴里的),还是有!
后面这么多的剧情都是对这几部分的扩充。
当然了。
这些只是我的个人看法,其实最触动我的是在结尾主角看到身上“消失”的recall公司的印记,和本该不存在的recall公司广告牌时,那种无奈的表情,自己已经陷入太深太深了,就呆在这又有何妨
Douglas Quaid总是做着一样的梦,梦里他是个间谍和一个美女一起战斗,最后为了掩护她逃走被捕。
这和众多屌丝生活死气沉沉,只能在网络世界里逞英雄基本类似。
从后来他想去Rekall体验就知道他本身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所以如果说这就只是个梦,而不是残存的记忆碎片也很说得过去。
Quaid对自己的婚姻不满意,线索有三:1.醒来后神情恍惚,面对Lori的询问,他故意隐瞒了梦里出现的美女特工;2.Lori在得知梦境后问,是不是自己让他有压迫感;3.Harry怀疑Quaid出轨时说,Lori这么好的妻子可不是随便就能找到,你已经生活在幸福中。
可见无论是在Quaid眼里、Lori眼里,还是朋友眼里,一个工厂打工的普通工人和维稳特遣队的公务员,有不小的差距。
夫妻之间存在着微妙的矛盾临界点。
因此后来Lori变成反派追杀他,如果说是梦境,也很说得过去。
Rekall植梦,一切就绪,开始注射,然后突然大喊不起作用,一切突如其来的发生。
机械战警触发游戏关卡一样瞬移般到来。
战斗中逃跑路线(炸开地面正好有地下室,地下室通风口正好和邻座建筑的阳台挨着)、线人联系(Lori下令重启的手机,居然是内应第一个和Quaid联系,NPC般交代任务)、银行取物(让他签字,正当局促,职员主动告知)、钢琴探秘(bug级的发现能力)。
Rekall像个按钮,一下子触发后面所有事情,而事情又总是山穷水尽柳暗花明。
所以如果这只是大脑皮层的主观活动,也很说得过去。
Harry规劝Quaid时很有说服力,几乎没什么漏洞,说的Melina根本无法还嘴,但最后Quaid还是选择击杀Harry。
这的确可以说明他潜意识里更加向往哪种生活。
打开行驶中天梯的外舱门,在外面爬来爬去,我不用去距离除时间,单单只是凭感觉就知道纯属扯淡。
所以一切都是幻觉。
Cohaagen打死Matthias,却留下她女儿,说什么让女儿控诉父亲是很有说服力的事。
你都带大军去趟平殖民地了,有说服力?
你说给谁听啊。
最后Lori假装成Melina在晕过去的Quaid的身边等他醒来,然后死在他手上,不知道她等了多长时间,等着急了没。
从救护车里出来,Quaid眼中是爆炸过后满目疮痍的殖民地,唯独Rekall的广告牌非但完好无损,连电都没断。
然后看了一眼消失的Rekall纹身,如果就此结束,那可以说是留下了一个悬疑结尾。
但居然闪回到了烙印纹身的镜头,那就是摆明告诉你这是梦境了。
所以整部电影就是一个娶了女神的屌丝男做的英雄梦。
本片1亿2500万的预算,北美仅收入5887万票房,大败而归,印象中Colin Farrell的片子很少有赚钱的。
另外一些花絮,Tom Hardy 和 Michael Fassbender都曾被考虑出演Quaid;Kate Bosworth 和 Diane Kruger曾被考虑出演Lori;Eva Green 、Rosario Dawson 和 Paula Patton 被考虑出演Melina;Eva Mendes也是饰演两位女主角的候选人之一。
试想如果是Eva Green 和 Eva Mendes 来演,那是一件多么香艳的事情啊。
从颜上来说,Kate Beckinsale甩出Jessica Biel几条街,坐拥这样的老婆,却幻想那样的情人,更加深的表现地位不同的挫败感。
Colin Farrell 其实挺帅,只是以小Pitt出道让他吃了很多亏,因为实在有差距。
导致现在怎么看都有种瘪三样,可惜了。
最后说STARMETER排名,最高的是Kate Beckinsale的95位(唯一一位前一百)。
第二位的是出演Cohaagen的“绝命毒师”Bryan Cranston 225位,这让男女主情何以堪。
Jessica Biel第371位,Colin Farrell第422位。
柯法啊,你还真是不红啊。
ps. 对了想起来一件事,聊天时候Harry曾经说过,有一个同事去进行了记忆植入,而后无法出来,最后被切除了脑前叶。
因此最后沉浸在梦境中的Quaid,可不可以理解为由于潜意识严重出不来,被割了脑前叶,所以只能永远沉浸在梦境中。
很多观众抱怨,时下不少动作片的好东西都在预告片里了,进影院一瞅,发现正片就是个加长版预告,大失所望。
笔者保证,同样的情况不会发生在这部《全面回忆》,本片追逐打斗之层出不穷,特技效果之花样繁多,即使把两分半钟的预告片加长到25分钟,也难以概括全貌。
其中既有房顶追逐,也有大厅枪战,既有悬浮高速公路上的追车,也有男人对男人、男人对女人、男人对机器人各种肉搏,看到最后我完全数不清一共打了几场,脑子里塞满了奔跑的人影、掀翻的汽车、布满墙壁的弹孔和硕大的火球。
但尽管打的缤纷多彩,一切却都像例行公事,缺少《终结者2》一枪劈开T-1000头颅,《虎胆龙威2》约翰点燃汽油,《碟中谍》阿汤哥吊在空中那样令人过目难忘的新颖画面,像是一场没有主题的宴会,热闹是热闹了,散场后没什么可回味的,甚至被太多的甜点和香槟弄得有点腻。
有了最先进的电脑特效助阵,所有恢宏场面都完美无瑕,主角们也很卖力的摸爬滚打,用身体狠狠撞击各种钢筋水泥,影片充斥了精心算计的匠气,唯独少了一缕灵感迸发后的触觉,未能如上述经典动作片一样,把工业流水线产品升华为包裹着商业外衣的艺术品。
只能满足于在影院图个乐呵,要重看就会审美疲劳。
与处理动作一样,本片在剧作上也走“多快省”路线,严格遵循好莱坞爆米花“打一打,说一说”的惯例,文戏武戏就像大四分了手的情侣一样各走各的,绝不重叠。
寻找真相的过程如同拼图,每次激烈对抗后就出现一块碎片,集齐碎片后就大干一场,阴谋破灭,情人团聚,瞬间皆大欢喜了。
当然,你绝不能回头去琢磨剧情,否则浮现出的漏洞之多会让你患上密集恐惧症。
导演很清楚情节经不起推敲,所以把节奏加速的跟那列地心列车一样快,大家爽过就够了,千万别再为难他。
正如很多影迷指出,本片的主创和新世纪许多动作导演一样,也患上了《谍影重重》症候群。
作为谍影迷,确实很难忽略那么多似曾相识之处,尤其是连场景和道具都照搬。
但本片捕捉到一个大多数模仿者的盲点,主角与杰森•伯恩有一个共同的精神内核,爱用低科技对抗高科技。
伯恩的对手坐拥21世纪初最先进的跟监技术,而他依然用圆珠笔和硬皮书作为致命武器。
本片主角唯一借助的高科技是变身颈环,结果一上阵就被警卫识破,其他时间,无论敌人如何火力威猛、铠甲坚固,他所用的无非拳头、枪械和炸弹老三样,颇有点《虎胆龙威4》科幻版的味道,一查资料,原来是同一个导演的作品。
不过笔者认为,在科幻片中执着的拒绝高科技并不明智,主角徒手击败机器人虽符合“知己知彼”的兵法古训,但还是在影院里掀起一阵质疑声,怎么看都难以置信。
相比之下,伯恩在《谍影重重3》开头用一部手机就巧妙钳制了CIA的庞大监控网,就相对可信的多,让人忘记这仍是剧作虚构。
《全面回忆》的动作比伯恩前三部曲加起来还要多,但主角展示智慧之处寥寥,还不到伯恩十分钟的发挥,小说作者菲利浦•K•迪克如果还活着,看到他的名作被改编成一部科幻包装的《敢死队》,可能会很不高兴,毕竟在90版中,以肌肉出名的阿诺都比他更爱动脑子呢,更别提引人深思的《全面回忆》电视剧版。
除了《谍影重重》,影片进入第三幕后还有不少《黑客帝国》的影子,砖墙剥落的地铁,雨中的搏斗,弥赛亚向先知一样爱故弄玄虚,寇海根说话则有史密斯特工的腔调,殖民地的遭遇犹如锡安城……黑客迷们能够很轻松的找出更多对应。
其实这个故事借用黑客的世界观并不高明,造成了高潮和结尾刻板而仓促,但也有好处,有助于移植《黑客帝国》中赛博朋克的调调。
影片开头,浓郁的赛博朋克气息就扑面而来。
画面笼罩在一片夜幕,瓢泼大雨下个不停,到处都是湿嗒嗒又黏糊糊的,隔着银幕仿佛能嗅到那股发霉腐烂的味道。
殖民地外景不乏高科技的点缀,但整体毫无未来文明的建筑美感,凹凸不平的建筑肆无忌惮的争抢空间,主角逃跑时还很敬业的撞到了许多疑似违章建筑,怎一个脏乱差了得。
艳丽而俗气的霓虹灯举头皆是,喧嚣中透着廉价,令人联想起物欲横流、乌烟瘴气的红灯区、赌博街。
街道上多种肤色的人摩肩接踵,拥挤不堪,雨棚下坐满无所事事的三教九流,通向秩序大陆的车站中人满为患,一切都勾勒出人口的饱和与生活质量的低下。
主角家中的窗户不时有车灯闪过,伴随着呼啸声,生存环境嘈杂,居民的私人空间得不到保障。
综合一切,十足是一个科技过度发展后精神颓废衰败的未来世界,充满末世情绪。
影片几乎完全在黑暗雨夜展开,只在片尾才见到黎明阳光扫清了阴霾,这和《银翼杀手》等赛博朋克名片是同一个思路。
延续小说和旧版影视,本片继续打“记忆不可信”牌,并十分专业的将之维持到了最后,在软科幻剧本里还算是比较认真的,由此引出的一些滑稽台词也令人莞尔,比如主角对自己说“我信不过你”,或见了女人惊呼“是你”却又认不出来。
对于记忆的多重质疑在原版中只是稍加暗示,阿诺想起了往事就一干到底了,而在本片中主创有意加强思辨成分,特意增加一场主角在大厅中与黑人上司对质的戏,说到激烈处,几乎令观众的信任天平失衡。
但似乎又有点弄巧成拙,既然引起了观众的好奇,他们一定会问,究竟如何辨别真假呢?
编导让弥赛亚用“听从内心”简单作答,但这远远不够,按照影片叙述,记忆如此容易被伪造,谁又敢说主角最后的记忆一定可靠呢?
其实还是留个《盗梦空间》之类的开放式结局更好。
本片是一部面向男观众的电影,而且不适合带女友或老婆同往,不是因为它是科幻动作片,而是其中对婚姻的嘲弄态度,总是把矛头指向女方,谁叫她是个反派间谍呢。
这一段“夫妻开战”,单独拎出来几乎有点《史密斯夫妇》的味道,酸溜溜的喜感。
如果你是个对现任爱侣心怀不满、又无力摆脱的男人,去影院看看《全面回忆》吧,做一场两个小时的REKALL梦,幻想你是个英雄,有个帮你对付前任的新美女,她有前任的大部分优点,却没有前任的缺点,最关键的是,她对你的爱,不是用机器伪造的。
文/方聿南
電影一般吧,雖然是暑假檔期,而且導演竭力營造宏大的未來世界,可是仍然欠缺暑假大片的氣勢,下午兩點劇院居然只有小貓三、四隻,有夠冷清了。
(隔壁的低俗喜劇快要爆滿,汗……)電影開始就是男主事業失意,升職機會居然被有後台的人奪去,男主郁悶呀、失意呀、厭世了呀(真是個出軌好原因),苦逼相被好友看見了,好友立馬開解他,喝完酒還語重心長叫男主回家:嫂子在家呢。
所以說男人要出軌,好友肯定第一個發現。
但是男主聽了笑一笑,出軌的心不加動容,依舊去了Rekall,這不正好遇上了掃黃嚴打,男主還沒爽上就被打斷,自然憤怒得很,一激動王八之氣一放,全場死光光。
男主就像被抓住偷情的男人,回家對着老婆乖乖認罪了。
老婆笑嘻嘻的說沒事,子彈卻毫不猶疑的往男主腦門送,這就是女人呀,口裏一套心裏一套……男主急問為甚麼,老婆酷酷的說:就當是七年之癢唄。
男主一番打鬥後逃走,這不明擺着心虛嗎?電影中段好友勸男主回歸現實,我們先假設這真是一個夢,殺了女主就能回歸,但男主依然會選擇射殺好友,為甚麼?NND還提甚麼相處七年的老婆,甚麼千偏一律的工作,男人出軌就是脫離這些呀!!!你丫的哪壺不開提哪壺,男主當然射殺你呀……還有後段男主明明有重返舊日生活的機會,可他依然不願浪子回頭,為甚麼?因為要出軌的男人是銳不可擋的!!!最後當然是崩了老婆,跟了小三,幸福快樂地生活了。
這是一個開於男人決心要出軌的故事,謝謝。
豆瓣还是高人多啊,从普罗米修斯到TOTAL RECALL 都不入法眼啊,苦逼的自以为比导演还牛X的二星三星青年们啊,呵呵
我始终觉得主人公奎德是自己选择活在改变的记忆里。
先将一些要点和分析他在记忆里的理由,最后在穿起来说。
引子:1、奎德和黑人朋友交谈的时候,黑人就已经说了,你不要把自己的脑子玩来玩去。
2、去绘忆的时候,公司的人告诉他,心里有这种真实秘密的人如果和植入记忆冲突、重叠,容易造成事故。
奎德一直在做梦,梦里事情是他的真实秘密。
3、奎德遇到反抗军首领时,首领告诉他,过去是谁并不重要,它只能误导你以为自己是谁,你重要的是活在当下!
——我觉得这一句很关键。
(补充)4 、奎德为什么要逃避她的妻子。
按照解梦的原理,一个人在梦中奔跑,确实是有逃避某种东西的心理暗示,而罗芮说了,是不是我束缚你太紧了,你要逃开?
这就为最后,她妻子唤不醒他留下了伏笔。
5、奎德生活十分窘迫,工作努力而得不到回报,向往更好的生活。
理由:1、奎德说过自己特别希望能弹钢琴,但是不会,在植入记忆里,他发现自己会弹钢琴了,而且笑出了声音。
说明他是在记忆里。
2、奎德和黑人朋友冲突时,黑人说了,我是他们送进来了,要带你走出记忆,只要奎德杀了梅琳达就可以走出来。
这时候奎德混乱,或者说是犹豫了。
当梅琳达开枪射向奎德时,奎德并没有死,黑人也说了,你看在记忆里她杀不死你,只要你杀了她就可以了。
这是给了奎德选择的机会,你是要走出记忆,还是继续在记忆里。
奎德选择了杀死黑人,跟着记忆走。
3、奎德被联盟首领抓住后,要被重新输入前期备份的记忆。
奎德再次选择了反抗,坚持自己选择的记忆。
4、这是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结局的时候,奎德妻子罗芮在奎德昏迷是完全可以杀了他,可是非要等他醒来,难道就为了说句话吗?
这个真世界的逻辑不符合。
5、结尾,再次重复了奎德和黑人的对话,你不要玩自己的脑子。
以及出现了绘忆公司的标识,充分说明奎德选择了活在当下,活在记忆里。
补充:正如这篇文章里提到的: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634127/奎德太想要摆脱的他现在的生活了。
总串:奎德是一个普通人,他出身低微,生活窘迫,其实他心里觉得对不住她的妻子(他在记忆里的时候,妻子说了,你以为我这样的人怎么能看上你呢?
其实他妻子挺爱他的,大家也看见了,妻子说晚上回来要好好的伺候他),但是他经常做一个奇怪的梦,他深深的觉得这个梦不是空穴来风,一定有什么依据,他很好奇。
这一期间,正是联盟和反抗军重冲突的时候,他获取了很多相关的信息。
同时,他也在这时候看到了绘制记忆的广告,他更加期待能走进记忆,并且和好朋友黑人探讨了这个问题。
可是,黑人坚定的告诉他,别和自己的脑子玩。
这新基础的信息,成为了他梦境的基础构成要素。
也正是这种现实和想法的冲突造成了他对现实逃离的期望!!
奎德来的绘忆公司,公司老板告诉他,你选择了最间谍,很好,做一个双面间谍更好玩,你可以参与联盟和反对派的战斗,这很合奎德的心意。
但是老板也告诉他,你必须把你心底的秘密都说出来,不然会造成事故,最后走不出来!
可是奎德没有彻底交待。
HY公司的人很有意思,他们的系统很好,留下很多能帮助客户走出记忆的方式,有他的潜意识(那个第一个和他视频通话,他被联盟抓住,最后又来帮他的那个人)、备份记忆、他的妻子、朋友的唤醒等。
程序开始了,奎德开始了自己的游戏。
他发现他很牛B,他能打,能开枪,见到了梦中的美女,自己还会弹钢琴了,这可是他梦寐以求的事情啊。
他高兴的笑出声音了都。
他觉得这一切很好,他想要。
在他做梦的期间,HY公司的人发现了奎德原始梦境秘密和现在植入记忆的冲突,可能会造成一定的事故。
通过各种手段联系到了他的黑人朋友,想以一种缓和的方式把奎德唤醒。
可是奎德选择了拒绝回到现实。
在遇到反抗军首领后,首领告诉他,你之前的记忆只能误导你的现在的认识,你必须活在当下。
这其实应该是奎德在记忆里对自己的选择一种肯定,让他自己坚定的选择活在当下。
他必须掌握记忆的主动权。
HY公司的人发现这种缓和的办法不能唤醒奎德, 于是采取了强硬的措施,要强制输入奎德的记忆备份,就是被联盟抓住,要输入记忆的那一段。
可是奎德的潜意识——他的卧底朋友帮了他,因为在记忆里他自己仍是主动的,他选择抵抗记忆的植入。
在拯救殖民地的战斗中,奎德重伤应该是死了。
就是奎德在HY公司这时候已经发生了最大的事故,他的本体也快死了。
HY公司最后只能用奎德的妻子再来赌一把,试图唤醒他。
奎德依稀中醒来,他发现唤醒的他的不是梅琳达而是她的妻子,他再次阻止了这次了唤醒。
直到他在这次事故中死去,他选择活在当下,活在自己的记忆里,而放弃了真实世界的身体。
以上是自己的一些看法,可以讨论,可拍勿骂,文明交流。
很多年以前,貌似还是在CCAV电影频道看过阿诺的《宇宙威龙》,多年以后记忆里只剩下锈红色的火星表面和负压状态下五官肿胀的要爆出来的画面。
以至于看这部新版《Total Recall》的时候,如果不是影片之前的宣传,我完全无法将所谓的“全面回忆”和“宇宙威龙”这样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名字联系起来。
尽管豆瓣里文艺青年打分平平,但是个人而言这部片子还是很赞的。
动作场面火爆流畅,情节明晰(当然也可以说直接),美女养眼,特效合格。
尽管飙车肯定不如《速度与激情》,枪战和打斗比不上《敢死队》,特效比不了《阿凡达》,但是商业动作片所有的元素基本上都做到了平均水准以上。
而且相比近期许多滥竽充数的翻拍(《Dredd》之流),保留了老版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元素甚至对白(特别是预告片里众人关注的三奶吧妹:),还能适当有所创新(The Fall和失重下的一场枪战,虽然在物理上有点坑爹)。
对于没有看过1990版原作的人来说,“植入记忆”+记忆嵌套这样的结构,也比《盗梦空间》那样不装逼看影评很多人压根就没看懂的“留给观众想象空间”要亲民而好接受的多。
很多愤青一见到片里中国元素比较负面就打负分,只能说他们的品味就适合看吃饱睡好的功夫熊猫。
至于来商业动作片找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文艺青年,请出门右转找喜羊羊与灰太狼。
为了比较,重温了1990年阿诺版的《宇宙威龙》,从现在的眼光看当年的动作片自然是粗糙无比。
阿诺招牌的打斗场面没有终结者那样的钢铁衬托,在粗糙的镜头下运用也显得生硬,更不用说道具,那些直鸥翼式的汽车明显是纸板道具,动起来颤巍巍的。
火星殖民之后还在用小手枪打斗,而且小手枪还能击穿气密墙这样的情节也让我对未来人类的智商捉急不已。
但在当时的商业科幻片而言,本片的剧情架构其实可算相当精彩了。
许多动作场面的设计20年之后仍然可圈可点。
BUG当然都有,两部片子最大的危机实际都很坑爹,一个靠着一车厢的士兵就准备占领“两极”之一,另一个外星人靠着烧开水就生生在半分钟内烧出一个大气层还一个人也没烫死。
但无论如何,这两部片子放在同年代的商业动作片里都可称得上水准以上的佳作。
美国电影院枪击事件外加一次未遂的枪击预谋、以及另外两起不相干的枪击之后,今天华盛顿Chinatown的Regal Movie Theater里面,都已经有荷枪实弹的警察把守,而带包的顾客要开包检查,当然不会像机场那么严苛。
我前面那哥们儿背了个60升的登山包,鼓鼓囊囊,我本以为会等他把东西都拿出来,但其实也就是把包拉开,粗略的看了一看。
《Total Recal / 全面回忆》在豆瓣上的分数比我预料的低很多,让我忍不住想要在四颗星的基础上再多加一颗,为尚未观看此片的朋友们增加一点点信心。
而看此片的关键,应该就是像我一样,事先完全不知道此片是对20多年前那部经典电影的改编,事后其实也不太记得起当年的详细剧情而免于去对比,反而可以当作一部全新的影片来欣赏。
我承认这不是一部特别有内涵商业电影,“中心思想”上没什么创新或深刻性可言,剧情的起承转接有点点突兀、不流畅,尤其是不可避免的要被拿来与它之前上映的同“档次”电影《复仇者联盟》和《蝙蝠侠前传3》以及原著做对比——然后没法比。
但它的的确确是合格的,合格的完整故事,合格的动作片,合格的有帅哥美女的养眼片。
完整的故事。
看完了,你肯定会知道电影讲了个什么吧,没有让你特别不理解的地方吧,无论你觉得新颖还是狗血。
这一点看似简单其实做起来是很难的,国内外看过那么多电影,相信你懂我在说什么。
如果还要更深层次的挖掘,让剧情再曲折一点或许可以“完美”些,但停留在这个程度上,还是那句话,合格。
动作戏总是分为机械战和肉搏战。
机械追车是未来的高科技磁悬浮轿车,比不上一般的好莱坞追车场面,但是肉搏战还是要极力推荐一番。
作为《黑夜传说》的脑残粉我是因为Kathryn Beckinsale才一定要看这部电影,而Kate的表演绝对不让人失望,每一场动作戏都干净利落淋漓尽致,从温柔贤妻瞬间变身为冷血战警的那场打斗,影院内众人简直异口同声的一阵惊呼。
后面的屋顶追逐加上电梯内对抗,动作设计都是不错的。
文戏比较深刻的必定是男主带着女正从大楼里出来被特警包围,黑哥们儿进来劝降的场景。
你的记忆决定着你是谁,失去记忆、模糊了记忆,瞬间你就谁也不是了。
你最爱的老婆、你最好的哥们儿,VS.一个只在你梦里才出现的连名字都几乎叫不上的陌生女子,你怎么去分辨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虚幻?
最后,吐槽一句:满眼的中国元素和频繁出现的亚洲黄种人面孔,可以说是明明白白的Chinese,想不通这部戏跟中国有个毛线的关系,不知道是不是我这个中国人对中国元素太敏感。
=================================如果非要挖掘一下导演编剧想要表现的中心思想,除了宏大的人类正义,我大概还记得以下这个:记忆只是代表你的过去,虽然过去是造就现在的基础,但是没有过去也就没有束缚,你可以做现在的自己,做你最想做的自己。
可能是因为“美丽心灵”的影响,对结局总是抱有幻觉的定义。
看了很多影评,却没有提到说结局的问题。
我仍然相信道格的朋友劝他回归现实是真实的,一切只不过是一场绘忆罢了。
只是他仍然不愿意回到平庸的现实,想要做一场彻彻底底的英雄梦。
而最后他从昏迷中醒来,他的老婆说,“我们终于成功了”。
也许是在暗示他终于从幻觉中醒来,只是他没见到爱人手上的弹孔,这个弹孔是他通往幻觉的信号,那里有他对特工的记忆,有和他生死与共的爱人,于是他又一次沦陷了。
无论如何,他回不去了,老婆已经成为了敌人,要如何再次接受现实,重拾旧爱。
影片的结尾再一次出现了绘忆公司的广告牌,男主一时间有些恍惚,他的心里还有很多的不确定。
只是,他愿意选择这样的自己。
当然五星,很棒的场景设定。外加有几个镜头真心不错。最重要的是有贝金赛尔 女神阿。
还不错,挺紧凑的。
情节单调画面补
场面还行,喜欢手按玻璃上就能视频通话,别的都比不上老版,没火星上的变异人啦妓女啦异世界啦,档次就下来了,最终战都弱了好多,人那个成功制造大气层唉,最后蓝天白云美死了,这边乱打一通算什么?基调还特么惨兮兮的,你狠一点能不能行?幽默点能不能行?露个点骂个脏话多弄点血浆能不能行啊?
没啥剧情,瞎打
夫妻“此时迷恋彼时恨”的典型
高完成度的上等爆米花,颇具迷幻色彩的菲利普·K·迪克式场景设计真是惊喜:殖民地是《银翼杀手》,不列颠联邦则是《少数派报告》;原版重意,新版重形,如果原版是狂放不羁的野兽派,那新版反倒成了精细雅致的古典派;虽谈不上标新立异,却也足够愉悦。
烂透了烂透了烂透了烂到这么晚了我也要开电脑起来吐槽它!
俩女主角不太好分辨
故事都不连贯,科技倒是值得看
男猪脚做个春秋大梦开无敌模式~地心车吐槽无能~到处炒可是炒失败的片子,要拿他当敢死队看还值三星。
莫名其妙穿插进去的中国元素,特效进步了,故事没新意,还不如州长的老版。
后面略显拖沓!创意不错!
三奶妞惊鸿一瞥。受限空间世界观果然是好讲故事,虽然诸多背景设定前辈身影,但一些细节真是超酷超赞,那段段雨水战一下让人想到了狂偏史密斯虽然后者也是学的少佐。现在的remake,只会越做越好,只要用心。只要CG用的恰到好处,调的起世界观气氛,即便中规中矩去讲一个故事,杀伤力还是很大的。
好烂。。。
打呀打呀打呀打, boomboom, 完了.
两分给两个妹子一人一分,男煮矫情戏又烂
睡着了
看着看着好像生出一种熟悉感,是盗梦空间和史密斯夫妇的合体嘛~不过看的很爽,值回票价!!
闹腾来闹腾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