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爱情里最动人的部分,我想一定是男女都有意,却没有确立关系的那一步,是灼热期盼的眼神,是想问又不能问的忐忑,是掩盖不住的嫉妒。
这一幕也发生在玫瑰和庄国栋身上,初次见面两个人就一见倾心,经过几番拉扯,终于在一起了。
我遗憾的反而是他们太快在一起了,我最喜欢看的还是没确立关系前的推拉,比如谁先主动要的电话,那些编辑好又斟酌词句删除掉的信息。
最最动人的就是他们关于雨的对话,浪漫的让心底的花都开了。
“上海天气怎么样?
”“在下雨。
”“北京的雨刚停,我喜欢下雨。
”“都把我鞋淋湿了。
”“那我讨厌下雨。
”“你想听听上海的雨声吗?
”
在一起之后他们有激情的时候,也有发生冲突的时刻。
我就在想,玫瑰为什么会喜欢庄国栋,为什么他会成为玫瑰的初恋。
凡事不能细琢磨,一琢磨我就发现玫瑰爱上庄国栋是必然的。
这还要从玫瑰的家庭背景说起,父母都是清华的教授,哥哥是建筑院的经理,整个家庭的经济条件肯定是不错的,整个一高知家庭。
玫瑰自己也是美院的毕业生,年轻长得又漂亮,父母恩爱,哥哥也宠着,完全一天之骄女。
所以玫瑰整个人的感觉就是非常的自信,她热烈动人的基础就是来源于她的自信,像太阳一样,光芒四射,她也确实有自信的资本。
不光是她,女孩子如果拥有她的条件也都会光芒四射的,再加上从小到大她一直不缺男孩子的追求,所以一般男孩子是入不了她的法眼的。
同龄的男生青涩幼稚,他们表达喜欢的方式又太热烈,她自然是提不起一点兴趣的。
像周士辉这样长相普通、工作普通的经济适用男就更入不了玫瑰的眼睛了,非得是庄国栋这种精英男才能够的上玫瑰的择偶标准。
虽然这几集看庄国栋看得有点烦了,但不可否认,庄国栋就是玫瑰这个阶段接触到的最精英的男人。
他们初次相遇是在某次高端宴会上,他是某大牌收藏家的助理,席间可以用英语、法语自由交流,这已经从侧面证明了这个男人的学历和家庭背景是不差的,再加上身高长相的加成。
同时他又是合作公司的客户代表,合作项目的负责人,各种buff相加,玫瑰对他心动很正常。
此时的玫瑰,大概只有庄国栋这样的精英男才能配得上如此优秀的她。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庄国栋虽然喜欢玫瑰,但是没有展现出热烈的行动,再加上还有女性“竞争者”的加成,这让庄的吸引力又多了一分。
有人觉得这段关系进展太快了,有人觉得年轻人可以理解。
我也是觉得太快那一拨的,也不是确立关系的问题,而是他们虽然是同事,但是丝毫没有了解对方的过程,加深了解的也就那个雨中电话。
等到玫瑰再大个几岁,再多谈几段恋爱,她就能知道在20岁她以为的在和庄这段感情中的“我愿意”,大多都是男方主导的结果,绝大多数女性的20岁,都还没认识到她们是谁,更谈不上“我愿意”。
但是没办法,这就是成长的必经阶段。
看了最新的八九集,又有一个问题出现在我脑子里,到底庄国栋是不是渣男?
很多人都觉得庄很渣,但是我觉得他不算,至少以现在出现的所有剧情,当然他也更算不上好男人,就一正常的普通男人。
在剧中,庄国栋的设定是比玫瑰大个几岁的,他比玫瑰多了几年的工作经验,也多了不少和女性恋爱的经验,而庄国栋是玫瑰的初恋。
说实话,以我三十多岁的年纪看,庄国栋的选择我觉得再正常不过了。
剧中玫瑰和庄正式交往的时间应该也就两三个月的样子,见父母太早了。
至于庄国栋选择出国工作,副总监的职位和优渥薪资,正常事业上升期的男性女性都会选择接受offer的,更何况是庄一直心心念念的工作。
在玫瑰知道庄确定要去法国之后,和他有一番讨论,庄国栋说如果当时有了玫瑰这个女朋友,他可能会提交申请,也可能不会,其实这是再实话不过的实话了,奈何玫瑰根本接受不了,她希望庄国栋把自己放在心中的第一位。
要是庄为了玫瑰选择不去法国,这剧才是脱离生活,正常二十六七岁的男人都会选择工作的,何况还是精英男的人设,也不是对玫瑰没感情,而是对他来说爱情本来就没那么重要,反倒是很多女性真的是会为了爱情舍弃更好的工作机会。
其实最让我震惊的是弹幕,他们竟然会为了庄国栋收到了offer第一反应不是告诉女友而是妈妈感到生气,拜托他们才交往几个月啊,为什么就能比妈妈来得重要呢?!
玫瑰这边为什么会这么生气,表面是国栋没有及时告诉她和她商量,最重要的还是通过这件事她发觉果冻不重视她,而她早就把国栋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上。
作为上帝视角,我觉得造成冲突的根本原因是玫瑰比国栋少经历了好几年的人和事,他们的人生进度不一样。
我相信玫瑰和国栋的位置对调,如果玫瑰正处在事业上升期,国栋是刚毕业的男大生,国外有这么好的机会在等着她,她也会选择出国的。
她可能会提前告诉国栋,但是出国是一定的。
这和对错没有关系,和我们的经历关系更大。
我们看到玫瑰在这段关系里一直这么被动,一个是因为玫瑰初恋,二个就是因为国栋恋爱经验丰富的关系,所以他在关系中一直处在主导的位置上。
那是不是说玫瑰选择其他人就会一帆风顺呢,比如玫瑰选择了同龄男生是不是就会有更好的结果,不,这意味着她在关系中会有新的课题。
因为这就是一个关于女性成长的剧,在我们的人生中也是一样的,不管是情感,还是做人处事,不踩过坑,不经历疼痛,我们很难成长。
聪明如玫瑰,在国栋选择出国的时候,她就知道应该要分手了,她也做了,但是再聪明再清醒也抵不过恋爱经验的空白,还是复合了。
这次恋爱的失败给玫瑰带来了巨大的创伤,有这样的判断不是因为玫瑰伤心的镜头,而是因为她的下一任男友也就是前夫方协文,和庄国栋也太不一样了。
从后面透露的零星剧情来看,方协文的家庭条件和工作都不如庄国栋,至于外形条件,方协文给我的感觉也是朴素范的。
和玫瑰相比,也是配不上的,我敢说如果方协文在庄国栋前出现,玫瑰是看不上他的,更不可能结婚。
我很赞同一种说法,看一个女人对自己的看法,就要看她选择的配偶,如果各方面条件都很好,就说明这个女人对自己很自信,反之如果是各方面条件都不如她的男人,只能说明在她心里她只配得上这样条件的人。
前面我说的是,玫瑰是一个非常自信的人,她喜欢庄国栋是因为她觉得只有这样的精英男才配得上她,她觉得她可以搞定任何男人,没想到结局和她的想象距离很远,她的自信被打破了。
在她自信被打破的时候,恰好方协文出现了,她选择方协文这样的类型大概率是因为前段恋情的受挫,让她觉得她只能掌握这样的男人了。
不然说不通她为什么会选择方协文,以她父母的人脉以及哥哥的资源,选一个家庭中等偏上,学历学识相当的结婚对象应该是不难的。
看预告,她后面吃了不少苦,最后也离婚了。
怎么办,又想看后面的剧情,又不忍心。
既想看她战胜自己,又怕她太苦太痛。
玫瑰的故事,难看。
不过原著就是超大玛丽苏,开场也本来就是那么抓马。
剧里非要让主角上价值观就很硬,蓝盈莹那个角色刚才还在未婚夫上司家横冲直撞,突然被情敌手拖手拉走,接着被一个屁孩上课还一脸温顺,要主角光环不要常识的啊?
职场也一看就是一天班没上过的人写的职场,服了。
而且还是从来没上过班的人从男女两个角色的角度各自写一遍,愁。。。
给最年轻的陈瑶化老妆了是吗,打光只为了突出孩子的抬头纹和法令纹吗?
人家策展人开展是要赚钱的,一个酒蒙子还惦记神秘藏家的神秘藏品,一个听起来很官方的活动要靠没毕业的小姑娘混进酒会,这个领导不但酒蒙子还没啥门路,策展人没门路怎么在行业里生存下去的怎么承办大型官方展览的。
而且,一个策展人为什么一件好看的衣服也没有?
成熟专业的策展人需要一个没毕业的小姑娘引导看展,服了again。
兄妹俩自己好像都不会谈恋爱但跟对方聊起来就是情圣,服了again再again。
难看。
难看。
难看。
难看。
不要常识不要逻辑只要谈恋爱的嘴炮女性主义,希望各路营销真的不要吹哪个演员扛剧了,谁也抗不下来天雷滚滚,还是剧本第一,细节第二,演员第三吧。
少年时我们追求激情,成熟后选择平庸,在我们寻找、伤害、背离之后,还能一如既往的相信爱情,这是一种勇气。
我们大部分人都没有爱人的能力,我们会简单的认为爱是如何让别人爱上我们或者是如何以最少的感情付出去兑换到最高的感情回馈,但反而像真诚、付出、坚守,这种在感情中非常珍贵的品质,会轻而易举的被贴上恋爱脑的标签。
最好两个人在这个感情的天平中是完全平衡的,甚至是最好是能我比他的付出稍微少一点就会让我感觉到非常有安全感,然后好像掌握主动权,其实并没有保护到我反而让我失去了爱人的能力。
爱,它其实不是一个名词,他是一个动词,一种行动,恰恰是给予,而不是接受。
我爱你并不是因为你身上有我想要的需求,而是因为我爱上了你,所以我才变得需要你。
相对于被别人爱,我们去主动的爱别人,其实会让我们更加的有幸福感,因为这是我们自我存在价值的一种重要方式。
在给予别人爱的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自己的强大和富有,而且它也能让我们更加的具有生命力和创造力。
现在比起被盲目的被拉到一个被动的情感陷阱里面我更愿意主动的去占到一个我选择的爱里。
爱永远是一种积极的行动,而不是一种被动的情感。
有能力给予爱的人一定要比被爱的人更加的勇敢也更加的强大,也才是爱的主体。
刘亦菲的新剧《玫瑰的故事》太令人惊喜了,它就像一首小众的宝藏歌曲,一点迎合流行的浮夸和喧嚣都没有,每一个镜头都放在真诚展现女性的多样性魅力上,每一个情节转折都藏着女性内心深处的各种小情绪或小秘密,观剧体验就像炎热的夏夜独酌一杯冰镇果味啤酒,是抛开一切“他凝”的杂音,是献给女性自身的一首夏日恋歌。
美才是她最大的短板因为主演刘亦菲或者说《玫瑰的故事》里众多女性角色如苏更生(万茜饰)、姜雪琼(朱珠饰)、关芝芝(蓝盈莹饰)、白晓荷(陈瑶饰)都颜值超标,所以,“美”可能是大家对本剧的第一印象,但就跟女主黄亦玫一样,美貌并非是她最大的优点,或者说是他人眼中的加分项,某种意义上反而是她最大的短板。
黄亦玫(小名玫瑰)是一位性格热烈坚强、独立有主见、执行力强、拥有旺盛生命力的强大女性,但因为她是个美女,这一切优点就都被人“忽视”了,而且因为魅力四射,她反而遭受很多不必要的傲慢和偏见。
例如所谓美女的“特权”,是家里从不间断的追求者电话,是收不完的示爱礼物,是楼下唱歌表白、楼道里堵人送花……这些花样百出的求爱伎俩,但大家可能忽略了一点,被自己所爱的人追求才叫甜蜜,被不爱的人无所不用其极地追求只能是烦恼。
这还罢了,还有路人甲的偏见,例如实习师傅周士辉为了追求她,跟相恋七年的女友悔婚,这样的事出来,她这个无辜的人竟然比渣男更招骂,周士辉的未婚妻误会她是勾引人准老公的“小三”,甚至连自己妈妈也说她四处招摇惹来这个大麻烦。
但玫瑰真的错了吗?
她不过是因为工作遇上下雨,跟同事一起喝了杯咖啡,因为加班跟同事不得不在一起吃个饭,因为吃饭尬聊不得不聊到了自己爱看的电影,于是戏精男同事周士辉就因为这些同事间的正常社交,各种脑补玫瑰都跟自己喝咖啡、吃饭、看电影,可不就不是看上自己了吗?
抛弃相恋七年女友的是他周士辉,登记时才提出悔婚的是他周士辉,但被同事八卦议论的却是她玫瑰,被渣男前任找上门指责的是她玫瑰,玫瑰做错了什么呢?
不过是怀璧其罪,谁让她是个美女呢?
美是原罪还是天赐尤物?
以前的影视剧里,美女要么是恶毒女配,要么是男主的“爱情挂架”工具人,连主演刘亦菲曾经的经典影视角色如白秀珠、王语嫣、小龙女都没有跳脱这类“他凝”陷阱,美女要么是祸水、要么是尤物,所以要让渡一部分个性,低调行事,以孤傲冷漠中和美貌的攻击性。
毕竟不少“周士辉”都是女人不小心看了他一眼都会认为对方爱上自己,如果再冲他笑一下,估计连未来孩子的名字都想好的“戏精”。
但《玫瑰的故事》里,女主玫瑰不仅是美的,而且是美的肆意又张扬,连哥哥都调侃她追求男孩子是多么容易的一件事,“穿上你的小热裤,蹬上你的滑板鞋,他还不被你迷晕。
”
但玫瑰是美而自知的女性,她知道自己是美的,也知道美貌的杀伤力,但并不觉得自己美是多大的一项优点,也并不接受无厘头的因美触发的各种攻击和偏见,她只是坦然接受自己是个长得好看的姑娘,但这并没有什么了不起,也不会成为自己压抑个性的理由。
当关芝芝因为未婚夫周士辉悔婚找上门来时,玫瑰不否认自己与周士辉喝咖啡吃饭的事实,但面对关芝芝“勾引周士辉”的指控,她也没有怂,没做过就是没做过,错不在她,她坦坦荡荡继续上班。
玫瑰的这份坦荡就是因为她不接受外界对美女无缘由的YY和羞辱,她自由绽放,哪怕遭遇烂桃花,那也不是自己的错。
去“他凝”的女本位爱情故事至于很多人以为的,长得美就不必吃爱情的苦,剧中也给出了一份现实答案。
美成玫瑰这样,当她遇见自己的crush庄国栋,照样会患得患失、揣着各种小心思偷偷暗恋,制造各种相处机会,极致拉扯,所以说,美貌并不是什么爱情加分项嘛。
甚至她都不是被动等待的那个,她会主动出击,用心打扮、有意引起注意,也会玩欲擒故纵、制造假想敌那套,这种看似平常的爱情伎俩,其实出现在女性角色,特别是美女角色身上还是很少见的,这才是去“他凝”的女本位爱情故事,哪怕她跟庄国栋是双箭头的暗恋拉扯,后面几集的预告里,也能看出玫瑰要在庄国栋身上经历一番分分合合的爱情苦痛。
但这终归是《玫瑰的故事》啊,除了庄国栋,还有多段爱情故事等着她呢,这种带着“雄竞”还是女本位的感情故事其实挺爽的,因为玫瑰的爱情,不是离开一个男人,然后等着另外一个男人来拯救,而每一段都是她的选择、她的经历,她要放肆的美,狠狠的爱,像一朵夏日玫瑰一样热烈绽放啊!
这种独立又清醒的爱情观,甚至出现在支线故事里。
哥哥黄振华与白晓荷这对相亲男女的感情走向,也充满了女性在爱情里的迷茫和坚持。
女博士白晓荷初看是恋爱经验为零的纯真姑娘,会客观评价黄振华是“很好的结婚对象”,既然是冲着结婚的目的来相亲,在发现对方是很好的适婚对象,白晓荷也主动提出确定恋爱关系,她像个机器人一样履行着女友义务照顾摔伤的男友黄振华,但在黄振华郑重邀请她见家长的时候,白晓荷还是选择了拒绝,甚至追出来特意告诉黄振华,是因为自己还无法走出上一段的感情,没办法爱上他的缘故。
这里面看似多此一举的举动,实则藏着很硬核的女性表达,就跟黄振华吐槽周士辉对玫瑰的自作多情时说的话,“人家姑娘说不就是拒绝,非得等人家呸才能死心吗?
”其实玫瑰连“呸”都懒得给周士辉,她只是情绪稳定地陈述事实,不但自己没看上他,连关芝芝配他周士辉都是可惜了。
白晓荷也一样,前男友受不了异地恋的现实压力,回老家后,选择很快相亲,向生活低头。
白晓荷虽然放不下这段感情,但她还是选择继续留在学校读博,哪怕知道前男友已经相亲有了新人,自己也遇见很好的适婚对象黄振华,但她最终没有向现实妥协,事业跟爱情一样重要,而且不爱就是不爱,她甚至有勇气去告诉黄振华真相,她不留备胎,也不需要保持虚伪的小白花人设。
连周士辉的前任关芝芝也一样,在登记的时候被临时悔婚,不知道怎么跟家人朋友交代,要面对流言蜚语,还有七年感情的“投资”成本,虽然她也曾因为伤心愤怒去找玫瑰理论,但当玫瑰道出真相,她还是最终清醒过来,周士辉他不配啊,早悔婚比嫁给这样的人、一辈子蒙在鼓里要好呢。
周士辉临时悔婚是目前很大的一个坎儿,但丢人和伤心都是暂时的,总好过一辈子栽到这个坑里。
哪里需要雌竞的比美,《玫瑰的故事》所有女性角色都在各自绽放,拥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美和故事好吧!
或许除了爱情,她的人生还有别的故事虽然《玫瑰的故事》是一部的都市情感剧,但剧中的女性角色,除了爱情,其实也有别的事要忙的。
玫瑰就跟时下流行的“江沪浙独生女”一样,是抓的一把好牌的幸运女孩,父母都是清华大学的教授,生活在充满宠爱的温暖家庭,但她并未沉溺于家庭呵护,哪怕自己最擅长读书,父母也期望她继续考研,做书香门第的乖乖女。
但玫瑰对自己的人生有着清醒的规划,读书对她而言是舒适区,反正读完研也要去工作的,她选择大四实习就直接找工作。
入职以后,她也并不是随便打份工糊弄,她毫不掩饰自己想升职加薪的野心,主动挑战菜鸟没资格接触的活动参展项目,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公司老板姜雪琼的赏识。
剧中职场部分,虽然玫瑰的上司苏更生和上司的上司姜雪琼都同为女性,但没有丝毫雌竞的意思,苏更生在所有面试者中,选了最漂亮的玫瑰,她没有丝毫对美女的偏见和嫉妒,甚至还把自己的丝巾借给弄脏衣服的玫瑰遮掩。
老板姜雪琼也不是符合大众想象的那种“女强人”,她美虽美,但老板的杀伐决断、铁面无私她也都有。
她心情不好会骂人,会直接怼下属“我请你来不是让你来提问题的”,这样完全抛却女性一定要温柔和善等固有印象的角色,也都可圈可点。
这才是我们想要的都市情感剧,女性先要有事业,在都市里存活下去,才有闲情逸致谈情说爱啊。
晚上和群友一起讨论玫瑰的故事,结果发现控评就在身边。
怎么说呢,真是一部一言难尽的剧。
国内改编的亦舒的书,拍成电视剧、电影,没几部成功的吧。
郭采洁主演《喜宝》,倪妮和刘诗诗的《流金岁月》, 评分都不怎么样。
倒是《我的前半生》带火了前夫哥,算是相对成功的。
展现女性主义,成长经历不是把标签贴上去,观众就买账了。
很喜欢导演编剧的手法,黄亦玫和庄国栋先是一见钟情打开暗戳戳的暗恋。
(这里很会拍,通过双方的视角展现最开始上头的过程,这里男女都有点吃其他人的醋,这点很重要,首先助力了感情的推进,其次告诉了大家这段感情其实毫无理性,一段爱情的开始就是毫无理性可言的)接下来这种暗恋推到极致雨天互相开始上头——男女主暗恋了很久见了面直接干柴烈火。
(这里也非常有意思,很多人觉得太快了接受不了,可是前提1.他们之前互相暗恋很久了 2. 男女主的性格绝不是谨慎小心的,所以才会互相吸引。
换句话说,他俩如果是谨慎小心的性格,根本不会爱上彼此了。
男主爱女主除了美貌还有她自信张扬的个性,女主爱男主我觉得其实是有种爱自己的成分在的,因为某种意义上男主很像她自己,都是众星捧月,外形好,事业好,自信张扬。
这里插播一句男的家庭很复杂,看得出他对父母都不亲近,甚至对他妈十分怂。
花花公子人设,海龟渣男一个。
可是这些都是上帝视角,女主并不知晓,女主的视角中男主是优秀的帅气的有文化的配得上自己的优质男。
然后剧情再次推进,男女约会男的不介绍女主给他妈,女主生气。
女主视角里男的又一次次送花道歉追求三连,在女主视角中是男的依然对她很上头,加上女主的性格是直接猛烈的,她认为还喜欢这个男的于是决定继续,于是得到。
后面我们年轻的小玫瑰,从小众星捧月的天之骄女,在其他人都认为她不会吃感情的苦的时候,会逐渐认清渣男的真面目,义无反顾离开,成为拿得起放得下的黄亦玫。
而庄国栋呢,也不能说他不爱玫瑰,他是爱玫瑰的,但是他的性格注定了他更爱自己,玫瑰终究不会为他绽放。
一个浪漫的开端,一场热烈的爱情,结尾潦草的收尾,通篇都是对偶像剧男主的祛魅。
相比于嗑到的“甜”,我更喜欢这种把“甜”的面具揭下后露出里面的腐朽。
(另外,刘亦菲的演技真的被低估了,和这么多演技派一起一点也没有差,和许红豆也完全不一样,和她本人的性格更是天壤之别,真的特别惊喜。
小玫瑰的年轻气盛,对爱情的向往和幻想无所畏惧表现得淋漓尽致。
希望不要有人骂女主角恋爱脑,初恋都是这样的轰轰烈烈不讲道理,最后落寞收场,再次回想起会啼笑皆非。
这就是一个女人成长的过程,大家慢慢看吧,期待刘亦菲40岁的表演。
)
2024年6月8日22:02,有人懂吗,刚看一集,谁懂啊我从来没从这个角度看待过男性出轨的事件,我以前的想法一直是,一个有家庭的男性,和所谓的“小三”勾搭在一起,一定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一定是一个巴掌拍不响,但事实上不是这样的,事实上普信男一抓一大把,也不能说是“普信男”,我觉得“没有分寸的男的”可能更恰当,他们总是没有边界,这导致了什么呢?
导致一半漂亮的女性真的成了所谓的"小三",而另一半漂亮的女性呢?
在很多时刻,像大众所期待的一样,在很多不必要的时刻保持着不必要的男女之间的距离,可是就像黄亦玫说的,凭什么呢?
凭什么漂亮的女性就应该莫名承受大众的恶意和揣测,凭什么漂亮的女性身边有个异性朋友就一定不是普通关系?
凭什么漂亮的女性和异性朋友就一定要客气疏离小心翼翼????
2024年6月8日第三集,小黄dream一堆男士围着她转的片段,让我想到了《西西里》的那段,同样是被一堆男性围着,女主玛莲娜是被男性凝视的,是供人挑选的物品,而2024的剧里,小黄已经成了主宰两性关系的一方,在这个年代,女性可以运筹帷幄谈笑风生,而非像几十年前的玛莲娜一样
2024年6月12日,那啥,我感觉最近几集玫瑰和果冻的感情戏,我都没有想看的欲望😂不是讲玫瑰二十多年的成长史诗吗,怎么净拍同居亲嘴儿了,成长线事业线呢我请问,有种被骗的感觉。
不是不能通过爱情来表现成长,但你也不能通篇的感情戏吧,大女主,你支楞起来啊大女主2024年6月14日09:52看了13 14集,抱一丝前两天吐槽玫瑰和果冻,现在回过头来想,可能是我没什么感情经历,相应就觉得玫瑰在那种情况下也应该快刀斩乱麻,实际上玫瑰二十多岁的年龄已经做的很好了,相爱却不能在一起,这很难放下的呀。
再就是方协文,我只能说他是运气好吧,刚好在玫瑰受情伤的时候是徐徐图之地追求
想要恰独立女性的饭请平等尊重所有女性,不要打着女性成长的旗号却搞得除了女主之外的其他所有配角都是非人。
女主不是出身好吗?
她妈不是大学老师桃李满天下吗?
我现在还不知道她的名字,大学老师说着玩玩的,前三集一直在厨房晃悠,咋,人大学老师的设定就给了给女主完美人设当背景板是嘛,大学老师不上课?
不写论文?
不看书?
三集了,就没出过这个厨房,每次提到不是和油焖大虾绑定就是红烧肉。
第一集,备菜
第二集,上菜
第三集,择菜有文化只能通过眼镜和人设来体现了是吗?
女主爸那可就更刻板印象了,几乎一直都在一边看着。
看着就来气。
第一集里那个从下往上看的腿的视角不是我一个人吐槽了,除此之外这个剧开篇就给我恶心了,不 理解这么拍的意图:
这个脚还动了一下
这是亲哥在看亲妹妹呦拍这些是要干什么?
还以那个脱衣服的剪影特写,敢说拍的时候剪的时候没带着让人产生幻想的暗示吗?
后面还有一个女主往精英男怀里伸脚的镜头,我真受不了了不想截图,再看看真正想描写强者的女性足部特写怎么拍的:
真正的上位者姿态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恶心我的对话:“缝缝补补再三年这样的女人我最瞧不起”“他不看书不看电影波提切利都不知道是什么”读几本书了不起啊瞧不起别人错付的情爱与时光了不起啊?
;“哎呦我羞辱你干什么我又不和你抢”——考虑到当时的处境这还不算羞辱嘛,按照设定蓝29女主22,7岁年龄差能被你牵着鼻子走?
;女主妈说你得正经交朋友女主回“男的怎么不自爱”女主爸说这熊挺贵不想处赶紧还人家女主笑“嘻嘻嘻你看这熊像我哥”主打一个你说东她往西;蓝盈莹说就你俩吃饭还不是约会吗?
女主说“普通朋友不能吃吃饭喝喝咖啡吗”——你跟你的男领导单独喝咖啡吗?
还有这个头发耷领导脸上不是臆想吧,谁正常女的贴你男领导这么近啊,正常职场女性给男领导递东西都恨不得把自己抻成雪貂主打一个东西递过去我人保持距离。
蓝盈莹提着40米大刀赶来还有女主种种离奇职场离奇穿搭,谁上班这么穿谁领导怼死你,别跟我说时尚是个轮回当时已经很时髦了,想看看千禧年前后的时髦穿搭去看看《欲望都市》,除了连衣裙几乎没几套不是乱穿,人纽约,真时髦的地方。
不写了,写累了,不过,我对这个持靓行凶的角色在看到这里的时候突然就理解亦舒为啥会写出这样的东西了:
纯粹是她的自我投射的幻想嘛!
啥都吃了还能快意人生,不过这种东西你自己幻想就行了,梦女行为没人斥责,但是硬要把这种东西拍出来跟劳动女性搞对立就不对了哈!
这五星好评很明显是看在刘亦菲的颜值打的好搞笑啊,哈哈为什么没有女的喜欢刘亦菲演的黄亦玫!
颜值不是万能的只能说女神滤镜救了这部剧!
我截图的这三个高赞好评有讨论剧情吗?
没有都是夸颜值而且离不开玛丽苏三个字!
只能说内娱完蛋了,一直拍女性的躯体还有那个脱衣镜头天仙想给大家展示什么?
导演又想展示什么?
哦,不好意思!
差点忘了汪俊可是大如传的导演!
黄亦玫,人如其名,她似乎就像玫瑰一样绚丽。
她在富足的环境长大,敢爱,所以对爱情也如同飞蛾扑火般赤诚,也就是外人评价的all in。
可后来在出国的抉择中,她又能立刻清醒地结束。
外人和家人对她的非解,会让她哭着质问“你们怎么就不相信我呢?
”她步入婚姻,在生活中一地鸡毛中迷失。
但我听到黄亦玫说“我不希望黄亦玫这个名字被小初妈妈代替。
”的时候,我才发觉,玫瑰,并之所以成为玫瑰,不单单是因为她的绚丽,而是她永远有找寻自己的勇气。
她褪色,就再为自己着色。
她恋爱、画画、轮滑、孕育生命、开飞机、开摩托,二十二岁到四十岁,一直像个少女一样探索着这个世界。
这时候,我才明白,什么叫做“我完全而绝对地主持着我。
”因为玫瑰的一生,找寻的不过是自我。
人的一生其实就是这样,你和别人交谈,希望得到共鸣,你和别人相爱,希望对方认可你的灵魂,你探索这个世界,希望这个世界接纳你。
其实到最后回过头来,你会发现,你的一生拼凑起来的不过是你自己。
最后借用一句网络上的话“说浪漫点,我完全自由。
”
剧情无聊悬浮,台词音画不同步,除了刘亦菲很美一无是处。
越看越不行。美术生和金融男 、文化生、音乐生、体育生的故事……(超粗略概括)
这尼玛最后林狗咋看顺眼了,之前可遭恨了,还是和彭冠英最有CP感,在一起就是荷尔蒙爆棚,一整个大做特做。林一不行,太嫩,够不上,华子太老太矮了。
刘亦菲一身光鲜也掩饰不了剧情的烂俗,这么土的剧不该是2024年的产物……
这是一个为了传递价值观各种平衡的剧,立意很激进,一个女人一生疯狂和所有人恋爱燃烧生命,分别冲破家庭阶级年龄各种阻扰,完全主体性。当时觉得为什么不做个12集(因为做12集高端剧就没有那么多人看到了)然后优越的家庭出身央美清华设定,被打成“天龙人”,但如果不是这种天龙人设,普通底层女孩这么恋爱就要被打成“向下的自由”。盘子大,想要爆,宣传砸钱,这个立意很难宣传,又想要抓下沉,就做成长剧,结果生活戏婆媳关系占大部分,把这种包装成婆媳剧,消弭了这个先锋表达,在中国做影视,真的太难了!!!
科学家:会背元素周期表
笑拉了,黄振华教玫瑰追人的招数生动演绎了直男眼中的拉扯,冤种兄妹一个敢教一个敢信啊
过于狗血了,方哲文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槽点集合器,一切为了话题而不是一个真实的人
剧情真的很荒诞很狗血,人物身上没有闪光点,全是一副老子美貌天下第一,必须得是所有男人都要喜欢看的想吐,有必要这样宣传价值观吗。对待感情的处理方式说实话我接受不了,感觉有点不自爱,难道这就是现在年轻人表达感情的方式吗。不是说非要感情只能忠于一人,最起码表达要循序渐进吧,这样表达也太不尊重感情了,感觉剧里就西式表达方式,完全就是一种美国人自我表达感情的突破口。总了看了让我非常不舒服,不亏是烂小说改编的
《承欢记》结局(崩掉)的时候就已经猜到它不会太好看,但还是没想到…居然比想象中更难看了呢。那些亦舒改编的毛病全部都在(并且得到放大),每个男角色都犹如厉鬼一样在这个故事赶也赶不走。除了因为很喜欢林更新,对“方协文”有点期待之外(以及和万茜“苏更生”为数不多的着墨,甚至是值得重新改编进行大幅度再创作的...);其余几位真的又吃藕又想让人跳过。刘亦菲也真的快算了。那问题就来了:大家如此抗拒“亦舒在上海”的各种企划,拍一部烂一部,今天居然《又见荼蘼》又支棱上了;可以直接泼咖啡吗?
看了十几集,跳过林更新那段,看了霍建华几集,怎么说呢,就是无聊,如果不是刘亦菲主演,根本不会点开这部剧
发现刘亦菲的演技还是被低估了,这剧里她演吵架和异国分手之后的这两个片段都很超神来着
能不能出一个刘亦菲纯享版,把其他部分都剪掉。想看她演女同。避雷汪俊,很没有审美和思考的导演。
亦舒真的过时了
想找个客观一点的,三星以下的剧评,我居然翻了两页才看到。中年玛丽苏,全世界男人都爱我,女主的演技日趋油腻,剧情又这么俗套,各位能不能客观一点。没吃过好的吗?
小情小爱,鸡毛蒜皮又一地鸡毛
国产剧思想境界终于有提升的了。第一集就炸裂了,活在封建社会的女性需要被打醒!!
剧情就挺无聊的,弃了,没有刘亦菲一分钟都不会看,她实在太美了!
装腔作势的剧本故事,装腔作势的演技
想打个 负5星。生活这么苦逼,然后还要看女主秀优越感,一路开挂,好话都让她说了,好运都让她沾了,张口就谈艺术,一部《英国病人》就把自个逼格拉高了?……我只想看一个经历比现实生活还惨不忍睹的人设。尊重一下讲故事规律,让主角经历一下人生低谷有什么不好。拜托了编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