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ck是个内向的人,他的话很少表情也很少,可是有那样几个眼神,我从中看到他的感情1、教胖子射击,女朋友说:“为了我”“我做事从不为任何人的”但那一刻他的眼神是温柔的,起身就叫胖子跟上了2、比赛场上的意外发生时,他开始并没有拔枪,眼神是犹豫的,但是当那个人的枪口对上了女友时,枪声响过,他放下枪时眼睛里只有不容置疑的坚决3、女友还在被拘押,他在等着12小时放人期限,是女友的生日,他蜷在黑暗的角落喃喃:“生日快乐”那一刻,眼神里依旧是温情的4、胖子的枪也对上了女友,他把胖子打成了蜂窝。。。
那一刻的眼神,我描述不出来了。。。
吃惊?
失望?
痛恨?
之前他杀人,还把对方当成人的,可是那一刻,不是了。。。
1.对苗sir这个角色比较反感,一是比赛的时候明知在做手脚,表面是正人君子的形象,却在纵容比赛不公平,而是明知伙计改了枪弹,却为了抓到犯人放弃实质正义,这两点都恰恰证明了他的无能,枪王他当不了。
而且尤其厌恶拽Rick女朋友出去和拿枪指着自己老婆那一段,我觉得他当时就疯了。
2.觉得Rick没有精神失常,只是恨。
在戏院枪杀那位警察时的确是杀红眼,但对于自己的女朋友是下不了手的,说明能控制住自己。
3.Rick的死是必然,因为他也想让苗sir感受的杀人的感觉
这部戏里都是说张国荣的演技有多好,其实我感觉方中信所饰演的警察也不容忽视,面对同僚朋友的死,作为一个警察他不能采用其他方法去解决,那种无奈,那种愤怒,那种无处发泄的情绪,他都演的恰到好处,重要的是他和张国荣同台飙戏,演技能够发挥如此,他 才是真正的亮点!
看多了他那千回百转的温柔可人,哀怨多情。
这《枪王》着实让我看到了他的果断无情。
只是,荣迷千千万,肯定没有我。
一般警匪片的主线不会是反派。
“我改的枪是不沾血的”好一句正义凛然的话。
让我误以为他是正派,或者只是当时他真的是正派......演技太好的人,会让人有错觉的。
方中信的出场让我觉得他是反派。
然后,灯光一闪,变天了。
我会和方中信一样,闭上眼睛想象一下Rick开枪时候的想法。
究竟那一枪是想要让他(死者)解脱,还是为了救女朋友,还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枪法?
电影没有交代,和心理医生的谈话之后才是那句“我好开心那......”一下子,我习惯性的想到了李碧华,不知道,大概她笔下的人物也是有点病态的。
就像戏里最懂他的方中信说的,他是病态不是变态。
优等生的胜负欲吗?
.....说远了三年后,只打头让大家猜到了他。
之后的展开就很顺了,病态,引子,激变,变态。
总结,一部以张国荣为中心的港片。
感想,除了张国荣的精湛演技,方中信的侧脸不错。
PS. 故事告诉我们,女朋友的级别高低很重要,有时候她可以救你,有时候间接的会害你。
枪从来就不是为了救人而造的,枪是为了杀人而存在的。
不知道为什么,整部电影看下来,一直是一种难过的心理。
比较起《天生杀人狂》,尽管其中的男女主角有着能说服人们去理解他们疯狂行为的悲惨童年,但从头至尾,对于他们无差别杀人的行为,除了不能理解,更多的是厌恶。
但是《枪王》给人的感觉又完全不一样,对于张国荣所饰演的阿力,我看着他从冷静到歇斯底里,内心充满了同情与谅解。
前二十分钟里,枪械师阿力和苗警官,都酷爱射击比赛,对于阿力而言,改造枪械是一种乐趣,但他不愿意让自己的枪见血,从他拒绝把枪卖给一个想要射击活鸡的商人可以看出来。
事情的转折点在于那次射击比赛,在面对一个不得不立即击毙的危险人物时,苗警官在内心的动摇和软弱下,没能下定决心扣动扳机,而阿力当机立断,选择了犯人射击头部解决了危机。
之后一转眼三年。
阿力不再是从前那个潜心于改造枪支的枪械师,他追逐于射击人体的乐趣。
对于这样的心理状态而言,从事杀手的职业是再适合不过他了。
————而那时他还能把人当作人来射击,都是一枪毙命,击中头部。
那么到后面,当警察对他和女友步步紧逼时,他在枪会的那场酣畅淋漓的回击战里,不再执着于涉及头部,他的子弹是密不透风的,射向人体可能在的角落。
特别是在戏院,他把女友的朋友当人体沙袋般射击,血肉横飞的慢镜头特写仿佛在告诉我们,他已经在精神上完全丧失了最后的理智。
————对于他而言,人不再是人。
最后想说,这部片里的警察不仅没有太多的正面形象,还显得十分的懦弱胆小,以及卑鄙。
++++++++++++++++++++++++++++++++++++++++++++++++我想我难过的原因在于,张国荣在此片后四年便自杀身亡,这期间他甚至还拍过《异度空间》,都是一些因为自己的职业,而迷乱了精神的角色。
此片很多人说是哥哥一个人的表演,是的,在他投入的表演中,我们能从他越来越涣散的眼神,越来越压抑的精神中感受到他的痛苦。
我不知道是因为这些角色改变了张国荣,还是因为他自身的心理状态使他选择了这些契合他内心的角色。
不管怎样,我很难过他没能从这些角色里走出来,没能从自己的心理抑郁中走出来,因为他和我们是生活在同一时代里的,而我们没能让他轻松健康地生活下去。
谢谢哥哥!
张国荣是我最喜欢的明星了,另外还有一位就是梁朝伟。
在我眼中他两才是真正的演技派加实力派。
演什么都能达到出神入化,真正融入片中角色的绝世高手。
这部影片我看了3遍了,但还是如此的经典。
影片看完后其实我们观众都很明白,张国荣才是真正的枪王,方中信很明显没有张国荣厉害,从一开始的比赛,貌似方中信的好朋友,负责统计结果的那位阿sir篡改了张国荣的真实成绩,因为张国荣回家之后模拟场景只用了8.7秒。
从一开始方中信他自称的那个冠军根本就靠不住。
最后在电影院的对决,要不是之前因为他女朋友碍事,让他左肩中了一枪,张国荣肯定能从容的干掉方中信。
不过最后的结局当然不能这样,毕竟让张国荣饰演的这个杀人狂死亡是最好的结局,而且是死在高手之下。
张国荣饰演的杀手简直是入木三分,天才的最高境界往往是疯子。
张国荣把这个疯子的天才,真正的枪王演活了。
说他是演出来的,这都有点贬低的意思,张国荣那个可以说根本就不是演了,完全没有演的成分,给人的感觉他就是一个疯狂变态的杀人魔,而不是我们传统形象中超级贵气,帅到骨子里的张国荣。
张国荣这个角色仿佛是一种与生俱来,完全融入到这个角色中去的。
其他演员一看只能说演得好,而张国荣这个角色简直就是真正的杀手,那种疯狂的杀戮,变态的心灵,颓废的表情,冷酷的眼神,出神入化的枪技,冷傲的神情,枪王理所当然的名副其实。
当他说“他杀了人,他很开心”,而我看了影片,当他开枪的时候,我也很开心,完全被他那种变态给感染了。
张国荣这一反派角色似乎成了我们心中的经典,成了我们心中的神话,尽管我们知道他是一个变态疯狂的杀手,但是我们却同样变态的崇拜他。
而方中信的角色虽然是一个正派的阿sir,但是完全激不起我心中的正义感。
说到底,这部影片最大的成功就是张国荣的这个角色。
换而言之要是其他人来演这个角色我们估计会觉得这个只是变态的杀人狂,而根本不回去怜悯,甚至膜拜他,可能反而会欣赏方中信这位阿sir。
但是张国荣的演出彻底的颠覆了坏人在我们心中的不好形象。
我们绝大部分观众几乎没有鄙夷张国荣这个变态的杀人狂魔,反而发自内心的欣赏,膜拜。
呵呵,这种坏人能够给带我们如此奇妙感觉的估计也只有张国荣这个角色能够做到。
张国荣饰演的每一个角色都是深入人心,连演坏人都可以让我等如此膜拜,这的确是大神级别的演员。
张国荣饰演的另外一个角色,东邪西毒中的欧阳锋,同样让我万分膜拜,我觉得比这个角色更加经典,有过之而无不及,能把欧阳锋这么一个大坏蛋演到让我潸然泪下,深深的吸引我的也只有哥哥了。
哎!
张国荣的角色可以说个个经典,哥哥在世的时候大概也只有梁朝伟可以与其媲美,可以说是影坛上的陆小凤与西门吹雪。
而哥哥走后,梁朝伟现今却成了独孤求败,诚寂寥,难堪也!
真的很怀念哥哥,怀念哥哥的那些电影。
对于张国荣在演艺事业的后期,放弃了种种机会,选择与默默无名的新进导演罗志良合作,我觉得好难得。
他说,他觉得罗志良是王家卫之后的一批导演里相当有潜力的一个,所以他愿意演一个技巧尚且青涩的年轻导演的处女作。
这有多难得?
张国荣,三个字是一块招牌。
他做天王巨星已经很多年。
多少人,周润发,吴宇森,哪一个不是争破头往上爬?
哪一个不是总在寻找更有名气的导演,更有拿奥斯卡嘎呐可能性的导演合作?
黎明呢?
不是就看中了陈凯歌的名气么?
木村拓哉?
哈,费尽心机想跟王家卫,被王家卫2046涮了一把,不过好歹给了他机会去嘎呐亮个相。
刘德华?
贴紧了张艺谋,总算演到十面埋伏,可以扮了一回傻。
身段,很少有人肯放下来。
这批老一代的香港明星真的有可圈可点的令人尊敬的地方。
比如刘德华。
当初应该借了宁浩一把力。
Andy Lau虽然是一个非常无趣的人,但是我还是很尊敬他提携后辈的做法。
其实也没办法。
王家卫拍完花样年华就江郎才尽。
吴宇森,不谈了。
陈可辛,成不了大气候。
还有谁?
香港影坛其实从97年,甚至00年之后就是一片荒芜。
也怪不得刘德华张国荣去发掘新进导演。
他们才是对电影事业有ownership的人。
---
“枪是用来杀人的,而不是用来杀人的。
”敲下的字一遍遍的被删去,一时间我不知该如何形容枪王这一部典中典的电影。
在电影中,由张国荣饰演的射击高手因击杀失去控制射杀人群的警察而染上了杀人的瘾,走上了一条杀人的不归路,最终在和由方中信饰演的警察的最后一回合较量中被击杀。
整个故事剧情连贯,对于我这样一个不是特别看重剧情的人来说已经足够满意了,而剧情背后的人物刻画和价值探讨更是值得大书笔墨。
在整个故事中,警察估计是最大的受害者,无数的警察倒在了张国荣饰演的射击高手的枪下。
可是无论整个故事如何去渲染警察的悲惨与尽职尽责,我却始终对电影描述的这一群体保持冷眼的态度。
(接下来的言论仅针对电影中的警察,而非现实,狗头保命)在我看来,让故事以这样悲惨的结局结束最主要的责任在于警察。
如果在射击场上,那名炒股失败陷入疯狂的警察没有挟持人质、没有大开杀戒,张国荣也不需要将其射杀,不需要走上这样一条不归路;如果同时在场的方中信没有犹豫,承担起一名警察应当承担的责任,迅速开枪,身为平民的张国荣就不需要开枪,不需要承担起这样一份沉重的因;而如果案发后警察没有伪造证据将张国荣女友关起来的话,也不会导致张国荣陷入最终的疯狂。
从始至终,我不否认警察一直在努力维持公共秩序,一直担当着正面的角色,但是在整个过程中他们的表现、他们的行为都愧对这一职业应该有的样子,都不配成为执法机关的一员,我为有这样的警察感到悲哀。
悲剧结果的发生往往都是多面性的,一个人的悲剧本质上是法律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
如果你们警察真的认为枪是用来保护人的,那就请你们在该拿起枪的时候拿起枪,去保护那些需要保护的人,去拯救那一个个需要你们拯救的时刻。
整部电影下来,我的心情非常沉重。
我的朋友一直在告诉我,看事情不能偏激,不能以局部的眼光看整体,不能因为一个警察的表现而评判这个群体。
但是真的是这样么?
警察作为维护秩序、除暴安良的主体,是绝对绝对不允许出现感情用事的,是绝对绝对不允许出现伪造证据的。
或许有人会认为,捉到嫌疑人、保护人民的安全是大于一切的,但这大于一切绝对不能建立在牺牲程序正义之上。
没有程序正义的办案,只不过是一场笑话,最终只能闹的一地鸡毛,只会让警察与嫌疑人在最后一回合的对决中两败俱伤。
作为法律人,在整部电影中看到的更多是警察的不是,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身为嫌疑人的张国荣就是无罪的、就是无辜的。
但不就是因为有他这样丧心病狂的人存在,才需要警察这个职业么?
可是警察在其中起到的却更多是推波助澜的作用,无论是明示有机会一定杀了嫌疑人,还是将自己发疯的同事的死亡怪罪在张国荣身上,这些不理智、违背警察职责的行为实在是令人作呕,他们落得被射杀的结局也不只不过是令人拍手称快。
我没有任何想要贬低警察这一神圣群体的想法,本文只不过是基于电影剧情的思考,只不过一名法律人对于程序正义由衷的渴望和期待。
枪是用来保护人的,法律亦是,可如果警察真的相信放弃法律仅用枪就能维护正义的话,那这就将成为时代的悲哀。
影片整体勉强给四星,哥哥加了一星。
故给了五星。
一、忘假设你做不到遗忘,又怕剧透,那么请先去看过《枪王》后再来看此文罢。
遗忘其实是好事情。
当我第一次完整的看《非常突然》时,看到刘青云开着车靠近劫匪,然后伸出一只手指着劫匪,张狂的喊:“差人,停车。
”这镜头如此熟悉,我意识到我以前看过结局,但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于是继续抱着希望的看完下去,直到看到蒙嘉慧在悲伤的音乐中黯然谢幕。
于是心中一片惆怅…当然,对这样的影片,知道了结局再看就没意思了,但我一健忘的同事,居然看了不止三遍…也许他是在看蒙嘉慧吧,我这样跟自己解释。
遗忘,对我们来说,真是好事情。
二、注定一切早已注定。
“我改的枪是不见血的。
”“我很自闭的”“我也很自闭”“你有毛病”。
怕什么?
抗拒是在怕什么?
也许那是个心结,更多可能就是心魔。
隐约中仿佛听到不停在唱“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娃”。
奈何。
“我知道自己杀了人,但是我很开心”心魔就此揭开,走上杀手之路(虽然我一直不愿去相信,直到在比赛场地1 VS N警察…)。
假设心魔就这么容易发泄,那到是好事情了。
就如double tap,五秒十发子弹,那该多痛快淋漓。
可惜他还是人,他还在控制与发泄之间挣扎。
“你的枪虽然快,但是容易走火,不安全”“是吗,你控制不了,不代表没人可以控制”但最终,都不能控制。
“我们说好要演一生的”“你真是不疯魔不成活啊”命里无时莫强求。
原来一切,早已注定。
三、假如我看的是国语版,不知道粤语版本有何不同。
国语结局是方中信转危为安,然后结束。
假如是我来编剧,这一段可以不要。
但毕竟是假如,人生太多假如,却都不是现实。
“枪本是用来杀人的”“你没杀过人体会不到这感觉”潜台词就是你和我其实是一样的,欠缺的只是一个突破口。
方中信被张国荣刺激后,终于忍不住要爆发,但被他老婆制止。
“我上午帮一个病人切除一个肾脏,十分钟后他就死了”陈法蓉劝慰方中信,“每天手术台上死那么多人,我无法…”我在想,人是怎么麻木的?
生老病死,悲欢离合,看过太多,尤其是与己无关的,看的太多,终将麻木。
做为普通人,我很理解他们,不论医生不论警察不论其他各行各业,终将麻木,甚或堕落。
但换做跟自己关系亲近的人、自身重要的事呢?
于是张国荣爆发了。
在戏中没再控制自己,面对失控的警察直接爆头,从此走上不归路。
在戏中,方中信爆发了,携带比赛用枪胁迫黄卓玲要与张国荣做最终决赛。
虽然他被陈法蓉阻止,但我相信他心魔已起。
“你要帮我,就要从背后开枪,做不到就算了”方中信说。。。
遗忘真是好事。
假如张国荣能忘掉迫不得已杀警察那事。
假如他能忘掉心魔之事。
假如他不是不疯魔不成活…假如毕竟只是假如,况且,遗忘只是平常人麻木自己的方法,而哥哥不是平常人。
当张国荣在心魔的折磨下发泄时,那种歇斯底理,那种困兽般的挣扎。
有时候,真不知那是戏中还是哥哥自己。
解脱,就解脱吧。
自己拿枪对着自己总会是犹豫的,那指望他人罢。
当黄卓玲忍不住拿着枪从身后指着张国荣时,他明显的放松了,他不再困惑,他笑了,终于可以结束了,他想。
可最终没有开枪,他一定很失望吧。。。
在昏暗的库房里,满地弹壳。
哥哥一动不动的坐着。
眼睛深陷,无神,脸极其消瘦,头发有些凌乱。
我看了很久,才看出,是他,没错,是他,那个英姿勃勃的哥哥,那个风华绝代的哥哥,那个百万人心中的哥哥。
居然变成了这样…是的,到这里了,哥哥不忍,我不忍,你不忍,谁忍?!
于是解脱。。。
我不知道哥哥在一次次入戏,一次次疯魔之后怎么摆脱。
他不是寻常人,他不能靠遗忘麻木自己。
于是一点点积郁,一次次发泄,一次次控制,直到无法控制。。。
这出戏,其实早已注定。
于是那个荒谬的4.1,犹如double tap,五秒十枪,哥哥从高空坠落,也就那十几秒时间,迅速而绝决。
一出戏的落幕,需要多少的勇气?
我相信,在这十几秒中,他一直是微笑着的。
Are you ready? 哥哥饰演的阿力用颓废沙哑的嗓音说道。
--你,准备好了么?
晚上,关上灯,一个人窝在椅子里重看《枪王》。
故事情节相对简单,但是其中紧紧压迫的气氛却让人有些透不过气,金培达的配乐 也应记一功。
这是导演罗志良的处女作品,罗志良跟哥哥张国荣算是很有缘分,《枪王 》,《异度空间》,哥哥去世前最后两部片子都是罗导演的作品。
有一个镜头,张国荣饰演的阿力去看心理医生,他躺在皮椅上,灯光打过去,面孔 一半明一半暗。
明得可看清每一丝纹路,他在微笑,很恬静;暗得是真正一片漆黑,什么 也感受不到,什么也触摸不着,只有猜度与恐惧在心底悄悄碰撞。
另一个镜头,因为女友被警察拘留而愤怒的阿力,看到警察身上的枪,食指竟然情 不自禁地抖动。
如果眼神可以杀人,哥哥彼时的眼神仿佛一串子弹足以干掉所有警察。
因自卫开枪杀人之后,过去三年,阿力的神情一直是懒洋洋,很明显的眼袋,脸色 苍白而落寞,肌肉却是僵硬的。
然而,他依然是枪王,手上的每一个动作依然是直、快 、狠。
从警署出来,他伸臂招计程车,动作快而有力度。
就如同他掏枪的动作一般。
确实 ,之前有一幕有人向他请教射击的诀窍,他要别人反复练一百次一千次举枪的动作,显 然,那个坚定的举枪的动作他自己恐怕早已经重复了上万次了,以致每一次抬臂,都不 可避免地带着举枪的味道。
在计程车后座发觉警方的跟踪,他把头垂向一边,眼皮的角度朝下,目光却往上挑 ,空洞地盯住前方。
紧接着他下车,隔着穿梭的车辆,静静地站在警方面前,眼神空洞 ,脸上是不屑而自傲的表情,静默得像一抹幽灵,让人不寒而栗。
看到有人讨论过哥哥在影片中走路的样子。
撇开《霸王别姬》的程蝶衣不谈,哥哥 似乎喜欢手臂在身前时略向外侧甩,到身后又稍内压。
《流星语》里他在朋友公司里走的 那几步和进林太办公大厦时都是那个样子。
这个动作很多人做来都难免会有大摇大摆的 狂妄,可是哥哥却从来不叫自信扩张到自大。
《流星语》里的阿荣,即使穿得很破,也 有种悠闲的姿态。
试问这个角色谁还能演?
——让人一眼可看出不是“过一日算一日” 的,完全凭的是气质;在〈枪王〉里,阿力在枪会里,从里间走到练习场,同样的摆臂却 是坚定并且充满杀气。
阿力精神开始失常忍受着开枪杀人之后心理的煎熬那一段戏,哥哥用枪抵住镜子, 狞笑着,时而痛苦不堪的嗥叫,不断尝试举枪自杀,再而放下枪,漆黑寂静的房间里, 阿力的叫吼声与恐惧痛苦挣扎的面孔构成一幅让人绝望不已的图案。
历经这些内心挣扎 后,阿力渐渐平缓,坐在地上,背对着窗户,周身散落着子弹。
他一下又一下地温习 举枪的动作。
愈来愈快,神经质并略带自恋地。
及后,他再次拿枪指着自己的头,抽搐 着哭泣,如负伤的野兽一般;下一秒,却恢复木然的面孔,好象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暴躁地上好最后的子弹,走上不归路。
阿力是必须死的。
他没有第二条路好走。
其实对于他最后倒下的处理,导演已经给 很浓重的英雄色彩。
一个心理扭曲者的死亡,没法子怨恨,只有无限的怜悯。
《枪王》,忧郁压抑近乎躁狂近乎变态的阿力,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人物,有种嗜 血的快感。
对于哥哥张国荣,一直认为这仿佛是他隐秘阴暗的背面的某一个点被自己挖 掘并放大再放大之后的成果。
正如他所出演的角色,都有独一无二的张国荣味道。
哥哥 人生最后两部电影都演绎这一类心理有问题的角色,不知道这跟他最后那绝望的一跳有 没有关系,太入戏了?
还是人生本如戏?
在枪会因自卫杀人,阿力去看完心理医生后,他对女朋友说:有一点我没告诉心 理医生,我开枪杀了人,但其实我不怕,我很快乐,真的很快乐。
你知道杀人的感觉怎样 吗?
告诉你,很过瘾,现在我才知道枪就是用来杀人的,你想试试吗?
你会上瘾的!
啪 啪。
哥哥说到最后用手比划了一个开枪的动作,那时意识到内心的变化后禁不住的恐惧 和说出心底话后的释然让他的语气象孩子一样天真。
短短的一句话,加上他似笑非笑的眼神,一个挣扎在理智与疯狂之间的阿力跃然眼 前。
他肆无忌惮的射杀着,就象是在跳一场疯狂的舞蹈,但是他是否已经决定了以一种 毁灭的方式换过另一种新生?
直到他终于在剧院里中枪倒下。。。
阿力跌撞着走出去时,在想什么。
他的枪?
他 的女人?
他的罪孽?
还是他自己呢?
此时哥哥的眼神依然落寞,却似乎是要透露些什么 ,我只觉得也许他应该是带着笑容的,那种偏执到底的惘然笑容。
http://pandycheng.yculblog.com/post.637167.html
怎么就走火入魔了呢。
从个人感触来讲,这部《枪王》塑造了一个很棒的杀人狂形象,这一切都要归功于Leslie的精湛演技,这是Leslie演员生涯后期作品,演技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仅仅通过一些细微的表情及眼神就能够刻画出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变态杀人狂。Leslie的作品又少了一部可以去看的,慢慢来,不急着看完,珍惜现在还有得看的日子,真的难以想象刷完哥哥的全部作品之后要怎么办,一遍又一遍地重看,真的要慢点来。与《枪王之王》对比,这部片子也是很久之前看的了,从主观上来讲,我会觉得《枪王》我更喜欢,也会重看。但是站在客观的理性的角度来讲,《枪王之王》的整体的剧情逻辑以及具体情节上的心理分析是要比《枪王》好得多的,客观角度上《枪王之王》的评分要比《枪王》高一点点,仅此而已。
张国荣作为大反派的独角戏,其角色让我头一次感受到所谓“人枪合一”是什么感觉,这个神枪手眼神真是...剧本有一些些漏洞,但是戏剧张力足,剪辑跟摄影也是比较合我的胃口。另外哥哥生命最后那几年演了不止一个精神有问题的角色,想来会不会也影响到了他的精神状态而间接导致了03年的惨剧...
是张国荣一个人的戏。正方表现得直叫人竖中指,哪怕最后拍双亡都不至于那么令人生厌。哥哥5星。
这剧情太弱了吧,也可以称得上是烂片。
一个人的电影,结尾不够带劲。
最大的意义在于观赏张国荣的演技 赏心悦目 心疼他对角色的代入感
2.5。除了张国荣其他一无是处,但他的演法也被傻逼剧作带偏了。
很难看到一部续集比原片好看的片儿,但枪王之王确实就比这部赞多了。该片剧情乏味,节奏散漫,就一个人的演技也就救不了一部片呀,无聊至极!
不一样的哥哥,太会演了!!除了哥哥牛逼的演技,别的都一塌糊涂
前面比较糟 后面刻画还行
癫狂。港片的特性在这部电影里表现得淋漓尽致。人物的转折都刚猛到无以复加。上个镜头看心理医生,下个镜头几年后当杀手,第一单就各种爆头,以至于职业生涯马上结束。 双雄对峙就没想讲道理,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一对一。飞虎队,机关枪,从头到尾都是摆设。
“不要说什么枪是用来救人的这种鬼话,枪是用来杀人的。”痛快。
这部电影完全是靠演员的演技,还有刺激的枪战构成的,张国荣的演技完全没话说,这是我见过张国荣最冷酷无情最让人心惊胆战的角色,哥哥不死的话 肯定还会塑造出更多的经典。
职业枪手打木板打习惯了肯定是有尝尝活物的冲动的,但你杀了人人调查你你就急眼狂杀也是够牵强。也许是主角光环罢,剧情较差,剪辑一般。
这两天看的都是些啥电影...没比树海春好。
人物变化没有逻辑,故事没编好啊,,,哥哥演的很好,但这个剧情,不值得。
男人入邪,女人来救?非常鬼扯的故事,杀手就是个变态,但变态无根,难道就是那次救人事故?抑或是未终了的比赛?如此就能变态成魔?人不至邪乎至此,这片子看不出来什么高明之处,枪战亦拍的没什么爽点,挺糟糕的作品
就那样吧。小时看过一个类似的香港剧,估计真是电视剧吧。记忆中比较深刻的是,第二颗打出去的子弹能追上第一发。是通过把子弹磨尖还是怎么滴。rick是个很有天分的射击运动员,得过多次冠军,擅长改枪。一次比赛中,有警察因为股市失意,求死,用枪乱打人,被rick爆头打死了。在这之后,他并没感觉内疚什么的,只是感觉非常的开心,从他说的,我改的枪不见血,变成了嗜血的杀手。他枪杀了污点证人和保护证人的警察,不知道咋想的。他女朋友早就发现他有问题了,对他还是死心塌地。再好的男人,精神不正常也不能跟,可怜的女主。
境界上比枪王之王高那么一些,但还是有些不太过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