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圣骑士把剑刺向恶魔的喉咙时,那沾满鲜血的双手就不再神圣了。
”片头一开始展示的是那个醉着酒,拿着枪威胁公车司机带他回家的很man的男人,之后当他向警察掏出警员证时,按照电影的常理,大家就该知道这是一个好警察了,并且一定有什么事情压抑着他。
之后的剧情果然证实如此:面对连续奸杀了五个女人的国家安全部的儿子,自己找到了证据却迫于权利的强大无法将他判罪;面对着那位因为他私自抓捕的而死去的好朋友;面对着在车祸中瘫痪在床上的妻子(可能还包括那死去的孩子,因为只在照片里面出现过),面对着自己年亲时抓捕的假装虔诚而获得保释的犯人……他找不到正义在哪找,不到生活的意义在哪。
最后,他拿着那把死去的朋友乔治的枪去把那个假释的犯人给毙了来保护那个女人成了他唯一能做的事情。
总觉得这是小人物的悲哀……有的时候,如果你觉得那盆水太浑了,最好的不是想办法等他沉淀或者主动过滤而是忘记水应该是清的。
心中正义和道德的标准是经不起现实的挑战的,上帝不存在,只有金钱是最至上的。
如果老师再出“我最想做XXX"之类的题目的话我会在后面写上“只手遮天的人”。
电影中那些警察,尤其是那些不按牌理出牌寻求正义的警察,是观众的大爱。
一切现实中的“行不通”,在电影里都大开绿灯,往往通过激烈血腥的打斗和扣人心弦的智斗,罪犯伏诛或坐牢,英雄抱得美人归或升职。
在众多这种和真实隔着三层的警察题材电影大行其道的时候,法国电影《MR73左轮枪》无疑是在逆向行驶,几乎是回到了常识层面。
成龙的《警察故事》系列,加入了喜剧色彩,有去英雄化的迹象,但是他总能圆满完成一点都不简单的简单任务,毕竟还是半个英雄。
黄秋生的《野兽刑警》虽然更接近现实,但在最后一场大战中独斗群狼,居然能全身而退,还是有神化的嫌疑。
而在银幕上漫天飞的 夜魔侠、蜘蛛侠、蝙蝠侠、神奇四侠,诸如此类侠,其实也不过是没有进入体制的警察,是警察的派生、变种,是警察的升级版,是警察的超人化。
然而实际的情形是,警察并不是超人,也不是神。
《MR73左轮枪》里总是戴着茶色眼镜的中年落魄警察路易,就是这样一个接近真实的警察的例子。
他不是年轻的热血干探,也不是福尔摩斯式的天才神探。
他的生活被毁了,事业也接近完结。
一场车祸夺去了他的女儿,妻子则成了植物人;路易在痛苦中失控,居然做出劫持客车的荒唐举止,被内务部调离刑侦岗位,做起接电话的闲差。
他终日借酒浇愁,在痛苦的海洋里沉浮。
但他还是没有放弃作为一个警察的责任感,凭借多年经验,抽丝剥茧找到了连环杀手,和搭档乔治两人拿着来福枪指着嫌疑人,反倒是两人被疑犯被打倒,他的搭档还被疑犯纵狗咬死,他不是狂战士,他没有过人的身手。
虽然罪犯正法,证据确凿,但因取证非法、越权调查,不但没有功劳,还有罪愆,搭档白死了,众多的受害人家属得不到真相,他不能扭转乾坤、力挽狂澜,他不是神、不是超人。
把歹徒揍得一佛升天、二佛出世,于是正义昭彰、皆大欢喜,其实这不过是导演深谙观众的心理诉求,于是体贴的提供顺势的情绪按摩,观众满足是满足了,不过这种满足未免太廉价了一些。
然而,正义其实很难伸张的,是有难度的,是程序繁杂的,是障碍很多的。
像《菁英部队》里的巴西警察一样,简单粗暴,残酷霸悍,直接把罪犯的头轰掉,那是因为体制特殊,另当别论。
在法制完备的国家,则情形复杂得多。
比如辛普森杀妻案,就是现实中活生生的例子,这个逃脱了法律制裁的人,后来居然无耻的写了一本书《假如我干了》,那些抱着正义必胜论的人只怕要郁闷到吐血。
不庸讳言,现实中时常出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情形,你有维护正义的拳头,他有玩转法律的翻云覆雨手,罪犯逍遥法外的例子是所在多有的。
路易的搭档因公殉职,却被栽赃成罪人,而关键的DNA证据居然被销毁了。
因为凶手马迪亚斯的父亲是警界高官,且即将升任国家安全部副部长。
路易和玛丽去停尸房再次取DNA,被副部长亲信科瓦斯基阻止,最后的挣扎都无效,路易拖着尸体绝望的嚎叫,一个一向很少声响的人如此失态的、奔溃的叫喊,可见悲愤之深。
路易最终被赶出警局。
正义,不是心念一动就马上到眼前的东西,寻求正义有时比越过刀锋还艰难。
生活事业彻底毁灭、无法挽回,路易还能做什么呢。
他选择去修补他人的生活,去阻止更多的悲剧发生。
他拿出老搭档收藏的MR73左轮枪,开始个人执法。
为拯救情人玛丽,他杀了腐败警察科瓦斯基;为拯救受害人女儿嘉斯婷,他杀了获得假释的狼心依旧凶性不改的老杀人惯犯萨布拉;最后,他杀死老婆后自杀。
是的,路易不是神,不是超人,他奋力寻求的正义没有实现,他用自我毁灭的方式证明了至少他还是个硬汉,他给了罪恶的世界最后一击。
片头说影片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
这是一个沉重的故事,全片都采用了冷色调的画面,路易住的地方墙壁剥落,家具陈旧,有如废墟,这种环境和他的心情、和他的现实人生是高度契合的。
一个充满正义感的警察落魄潦倒、灰暗凄凉的人生,在来自现实的故事框架下和精心的背景设置下显得逼真贴切、令人信服。
本来警察故事的真实化、常识化,会起到去英雄化的效果,但是谁也不能否认,路易是一个英雄,一个真实的英雄,和那把制作精良的MR73左轮枪一样,这样的英雄形象更加立体、真实、坚硬。
(已刊,勿转)
自从《seven》以后,张学友那首《分手总要在雨天》就不如杀人总要在雨天响亮了。
阴沉的雨天,暴力的命案,酗酒革职的警察,车祸造成的破碎的家庭,被自己累死的同事,睡了自己的上司死对头,……有路走吗?
导演奥利维埃·马夏尔 Olivier Marchal因为04年那部《36 Quai des Orfèvres》(36警局/警界双雄 / 犯罪河岸/二捕曲)声名大振,那里面就是丹尼尔·奥图 Daniel Auteuil和杰拉尔·德帕迪约Gérard Depardieu双龙会互飙演技,真是过瘾,这回时隔四年的新作依旧让人赞叹,黑色,压抑,绝望中,在影片的最后惨烈结尾里,很主旋律的,把希望和美好的世界留给观众:一切都会重新开始,一切都将过去。
另,看丹尼尔·奥图 Daniel Auteuil演戏很过瘾。
上来先说一句,这片子的导演真的不错,让人把整个故事看的很舒服,颜色的运用和场景的布置都是很花心思的,加上演员比较到位的表演,本片是部好片子。
MR73是把枪的名字,这把枪直到影片最后才低调登场,它的使命只有一个,在早已失去正义的警察部门里帮助男主角去伸张他眼中的正义!
本片很压抑,男主角很凄惨,最令人映象深刻的一句话是:“我早已不抱希望...”,但是男主角还是爆发了,在与这个黑暗、肮脏的社会做斗争,最后快意恩仇的一霎那让人很想和他一样,发泄一下,发泄对自己身边这个世界的不满...想想真是不和谐啊...
色调过于灰暗,画面过分血腥暴力,不适合在没有心理准备的状态下观看。。
但就其内容来说,谁又能保证这就不是活生生的现实呢?
眼中的世界就像月球一样,我们有幸看到了(或者是选择看到了)它明亮的一面,但并不表示另外更为黑暗的一面就不存在。
这部电影似乎就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大致讲的就是在社会极度不公正的大背景下,个人不得不走向法律的对立面,“代替上帝和法律”去伸张正义。
虽然这部电影很恶心很暴力,但正如它毫不掩饰世间之恶一样,它把所有我们选择忽略的事实赤裸裸地摆在眼前:十恶不赦的罪犯最终被傻逼警察释放、伸张正义的警察被杀人狂放狗咬死、杀人狂最终被发现是某领导的儿子所以不能公之于众。。
上帝或许可以在人们死后给出一个公证的宣判,但在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日子里,凭什么那些恶人可以盖着布道士的幌子逍遥法外?
而理应在有生之年给所有人一个公正交代的暴力机关以及其后的“法律制度”在影片中连想象中的上帝都不如。
于是,一个伸张正义的英雄出现了,他的家庭支离破碎、经常酗酒、不按规矩办事。
正如对“恶”的揭示一样,影片对于这位“英雄”人物的刻画很写实,他的思想、他独处时的一举一动,都记录在了画面中。
但当上帝和警察都无法提供正义的时候,最终让混蛋们毙命的只能是他——一个除了正义感之外一无所有的人。
多的话也不想说了。
请看这部片吧。
很不错的影色格调很不错的编剧,特别要说的事开头的曲子,很有味道, 我自己就曾经那样落魄地坐在异国他乡的地铁!
我相信每个人都多少能理解一点主人公的心和表情,因为我们都一样。
很久没有看到这么优秀的法国电影,依旧是开篇的黑色的侧影,有点颓废,在酒精中麻醉自己,但,这就是一个英雄。
电影让所有的观影人都憋着口恶气,但它最终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很显然,男主角没有象强大的政治体系妥协,哪管放弃他的在疗养院里奄奄一息的爱人,都要感谢他同事的那把MR73,也许这手枪就是正义的,也许他永远都不会从失去女儿的悲痛中走出,也许他的爱人和他的女儿发生事故的同时他正趴在他的女同事的身上,所以他矛盾了和她的感情,但他要是不在乎他的女同事,就不会有MR73的第一个牺牲品,这是他在乎的一个女人,影片的2个女人都对着他有着让他不感接受的感情,当他出来后,怀孕的女人让他留下,但他拒绝了,完美的男人是什么样子的?
很显然我们都看得比较清楚,我不得不佩服丹尼尔奥图尔演技的精湛,无论是强硬的《36总局》,还是《绘画还是作爱》,再到典型的文艺片,有他就可以平衡电影的瑕疵,为了追捕连环的奸杀案件的凶手,他失去了他的同事,他不会就这么妥协,尽管杀人犯有着强大的政治背景,最后他枪杀了年迈的老恶棍,老恶棍依旧是是那个杀人凶手,尽管他欺骗了低俗的法律,但他依旧是MR73的枪下鬼。
最后,依旧是这把MR73结束了他的妻子和他的生命,以及最后婴儿的出生,他的母亲破口而出了孩子的名字:路易!
我们的英雄!!
这是一部令观众倍感沉重地爱情片,虽然他披着犯罪影片的外衣,爱情依然是全片的闪光点. 爱真是刻骨铭心.
一个唏嘘的中年男子,没有肖康纳利那种老当益壮,老木逢春,老牛吃嫩草;看他那副身架,在邪恶势力面前,你原以为会他会大展手脚大显神通,结果,毫无悬念地被打得满头是包满地找牙,大叔,没事你出来干嘛?
这种角色,找我爸演都没问题的。
通篇电钻打墙似的法语,不知道他们在干嘛,一切都超乎逻辑,法国片不好懂,法国人也不好懂!
这是一部警匪片吗?
有警察,也有变态虐杀犯,好像应该是。
但我觉得不是。
这是一部讲述绝望的电影。
Daniel Auteuil所扮演的警察路易在片头一出场就说:“上帝是狗屁,我迟早要把他干掉。
”于是我知道,这一定是一部绝望到底的电影。
作为警匪片,这部电影很水。
屡次犯下施虐奸杀罪行的马蒂亚斯很轻松地就被路易逮了出来;即将被释放的老变态苏伯拉的狡猾和残忍经过大半部电影的铺垫,出狱后还没来得及展示他的凶残,就被路易一枪爆头……如果这是一部警匪片,实在是很失败。
我几乎没有在电影里看到任何悬念:苏伯拉一出场我就知道他绝没有悔改;玛丽一出场我就知道他和路易之间有暧昧的纠葛;乔治一擦他那把MR73我就知道接下来路易会拿着这把左轮枪完成使命;茱斯蒂娜一生下那个孩子我就知道她会为他起名“路易”……不是我聪明,而是导演似乎根本就没有想要设置悬念。
他把力气都用到别的地方去了。
他在生产绝望。
路易的女儿在一次车祸中丧生,植物人妻子躺在医院里,在他的内心深处还有着更深的愧疚——在车祸前他和同事玛丽就有了婚外恋情。
路易不是那种施瓦辛格式的硬派好汉,也不是肖恩•康纳利式的优雅绅士,他是一个满怀歉疚,失去希望的中年人,头发凌乱,双眼无神,酗酒,他甚至一开场就醉醺醺地打劫了一辆公交车,第二天在拘留所醒来满身酒味尿味却记不得自己昨晚做了什么。
他被解除武装,调去投诉台上夜班。
由于他刻意的疏离,情人玛丽成了另一个同事科瓦尔斯基的玩物。
除了副手乔治,他没有朋友,被人排挤。
他住在一个小旅馆里,只有一个房间,挂满了血腥的杀人现场的照片。
他没有权力继续调查连续奸杀案,只好在业余时间独自追查,搞个人英雄主义。
二十五年前他抓的凶手苏伯拉眼看着将获假释;二十五年后的凶杀案他找出了凶手马蒂亚斯,却在抓捕过程中狼狈不堪,最终搭上副手和凶手两条性命。
马蒂亚斯是警方高层人物的儿子,案子被密封,证据被销毁,死掉的副手背上黑锅,他呢?
领退休金,走人。
他还想垂死挣扎,让玛丽帮忙一起去停尸房在罪犯尸体身上提取DNA作证,却被当场抓获。
这是一个再成功不过的失败男人。
在被沉重的负担压垮之前,他还有所剩不多的一点点力气想要抗争。
但是一个平凡人绝对不可能抗衡整个官僚体制,严阵以待的体制轻而易举地搞定了他(对我们来说,理解这种冰冷体制的绝对力量实在太容易了)。
当苏伯拉在杀了一个狱友之后仍然获得了假释,将目光瞄向了二十五年前自己虐杀的那对夫妇的女儿时,路易终于放弃了向体制寻求正义的坚持,开始了他自己的杀戮之旅。
他用副手收藏的那把“太他妈的漂亮了”的MR73左轮枪的枪柄砸碎了科瓦尔斯基的脑袋;他在修道院面对那个虽然毫无疑问将要开始他的犯罪之旅但是毕竟还没有开始的苏伯拉,击穿了他的额头;他到医院杀死了自己的植物人妻子,然后饮弹自尽。
路易不是英雄,虽然很多看了这部电影的人说他是。
他只是一个绝望的中年人,在绝望到了顶点之后,他爆发了,仅此而已。
路易带上副手去抓马蒂亚斯的时候,并没有通知自己的同事,事实上他已经不再是这个案子的负责人,他这样做的理由很简单——没有什么光明正大的借口——“不能便宜了科瓦尔斯基”。
他最后杀了科瓦尔斯基,这个鸟警察确实是一个烂人,他上遍了城里所有的妓女,抢走了路易的情人和案子,还猪脑一般地放过了对苏伯拉的审查,但说一千道一万,他只是一个烂人,一个不合格的警察,这不是路易可以杀他的理由。
跟我们一贯自以为是的优雅、浪漫的法国人相依相随的,是从大革命时代就渗透在法国人血液里的暴戾,尽管他们也有无数崇高伟大的信仰和理念,但实施到最后,却总是驾轻就熟地使上断头台和绞刑架。
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是彻底消灭它……路易不是一个坏人,也不是一个好人,也许曾经是,更不是一个英雄。
他只是一个终于被绝望的生命压垮了的男人,他想解脱,离开前要把一切能做的好事和坏事都做了,把能杀的人都杀光,无论是仇恨的还是深爱的。
一个站在绝望顶点的普通人。
我们每一个人也许都会有和他一样的某一天。
路易是绝望世界里站得最高的一个人。
《MR73》里充斥着这样的绝望,并不只是一个人享受到了这样的待遇。
内务官问玛丽:“像你这样的女人,怎么会沦落到这个破地方来?
”她说:“我为什么会沦落到这里那是我的事。
”她不仅沦落到了这里,她在这里变得更加沦落。
她和路易之间有了莫可名状的关系,后来又成了科瓦尔斯基的禁脔,她虽然是上司,却似乎只是男下属们比拼的一件道具。
路易问:“为什么要跟那个垃圾在一起?
”她说:“因为像你一样,路易,我绝望了。
”乔治是路易唯一的一个朋友。
他一辈子都是一个副官。
路易说他“妻子瞧不起,孩子不喜欢,破房子连他自己的屁股都塞不下”,他回答:“大部分人的生活就是这样。
”这个头发已经花白的副手也许曾经年轻气盛,豪情万丈,但早就已经绝望了。
在他被路易说动想再去努力一把成为一个英雄的时候,他死了,被狗咬死了……在这部电影里,没有一个人是没有品尝过绝望的味道的。
他们为什么绝望?
因为不再年轻?
因为他们尝试过了所有可能,最终发现自己无能为力?
就像电影里浓浓的暗色,冰冷的阳光、暧昧的薄雾、似乎永远也不会停息的暴雨、潦草的眼神……我们的生活,也许就像玛丽形容路易的:“一个心力交瘁的男人被逼得走投无路。
”有的时候,我们必须接受,这个世界上没有超人和不死英雄,连开心果和幸运星都没有几个,那只是用来消遣的。
不是每一个错误都会有人来纠正,不是每一次灾难都会有人来解救,大多数时候,我们的世界算不上漆黑一片,却也绝没有灿烂阳光,我们生活在灰暗中,浓浓的雾色。
幸好还有一个茱斯蒂娜,和她的孩子。
她也许是唯一的一个,似乎战胜了绝望的女人。
茱斯蒂娜不是没有绝望过,但她仍然还有勇气。
也许是因为她还年轻。
年轻就不容易走到绝望的顶点,还能在其中寻出一些继续的力量。
像那个刚从女人子宫里被挖出来的肉红色、湿漉漉还连着脐带的小东西。
几分钟后他被擦拭干净,渐渐在母亲的乳房间沉睡。
他被母亲起名叫“路易”。
路易?
又一个叫路易的人。
他的面前还有未知的岁月要去经历……但愿顶点不再是绝望。
佳作,直白的还原了真实的故事。片尾的释放很彻底,新生儿的镜头也超级优秀,如果没有同样是真实故事改编的冰雪暴,该片我给5星。
第一个纪念日。。我和徐先生就看这片子过了。。。。
做过警察的导演马夏尔勾起了我的兴趣……
如果正义只能以这样的姿态出现,我们还能去奢求什么公平?
导演才华明显不足
智商捉鸡的电影
按捺不住的紧张猝然挣脱,干脆了然的结局。
影片的艺术气息很正,典型的法式氛围
黑白和彩色交替,阴暗中用光奇美~
阴郁沉重,但恰到好处。演员大赞,每个都很到位啊!配乐也非常喜欢。
bull shit
名字和1976年的“左轮357”如出一辙。没别的评价
压抑得厉害。想改变的人又能怎样呢?
凑合吧 乔治死的太没存在感了 本来还以为是个比较重要的角色 看到结束才发现是个打酱油的
不知道是iptv剪的太厉害,还是这个翻译太挫。。。我压根没看懂。。。
这个黑暗的世界,总要有人去毁灭。
结局有些惨烈,故事却很感人
影片想塑造一个无助和彷徨的底层警察,顺便批判一下黑暗的体制,但拍的很不成功,情节混乱,故弄玄虚,25年前杀人犯和25年后杀人犯的线完全没连起来,男女主角的联系也无比牵强。男主角悲剧的造成是由于自己窝囊、无能,不能怪社会,即使杀人犯罪名成立,由于自己废物而导致抓捕失败、同事惨死,这结局就皆大欢喜了?
堪称完美的犯罪心理剧
灰暗的场景,贯穿始终。尤记得电影一开场那首《Famous Blue Raincoat》洞穿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