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他第一次见到她、揽着她的腰送出一拍球时,谁能想到结局竟至如此?
他赞她双唇性感,她调侃他extremely aggressive,之后,却忘了一干二净。
野心,在爱情开始时可能是诱惑,最后就变成了致命武器。
有些一见钟情潜伏着血光之灾。
只是你不知。
命运也不知。
只等着谁来掷那骰子,荒唐决定谁生谁死。
他,失意的网球手,重塑生活的第一步便是瞄准伦敦高级网球社区。
第二步便是坚持不懈地、三心二意地阅读经典名著,兢兢业业衣冠楚楚地看歌剧,在托斯陀耶夫斯基和茶花女之间匆匆走马,即便混不成高雅的品味,至少也能有谈论时的熟稔表情。
旁人怎能分清欲望激励的好学时虚假还是努力?
抑或是努力虚假?
总之,他已濒临高雅的悬崖,但决不可能投身于此。
他要投身于人生重塑的事业。
他拥有的最大财富可能是运气。
他还没学会点鱼子酱和香槟酒,但运气和美貌令他被宽容接纳,随后几天内他就可能上瘾地吃鱼子酱、喝香槟。
对奢华上瘾,有谁不会吗?
同样,对情欲上瘾,又有谁不会吗?
所以他将她记住。
抓牢。
偷走。
霸占。
哪怕她可能是他法律上的嫂子。
哪怕她什么都不是了,只是他的婚外情人。
他滥用她的美和狂,以及真正与自己匹配的阅历补偿自己为富庶付出的代价。
与此同时,乖乖臣服于富贵之家的优雅秩序之中,在欺骗单纯妻子方面游刃有余。
一边是Routine的做爱和怀孕,另一边是可以无法无天的放纵情欲,他其实没有选择。
偷情的人总是无师自通。
但爱欲狂乱时,谁也不知道改变命运的时刻默默降临。
她,如此危险。
甚至自觉于自身的危险和贫贱。
她亦做了一切去迎合命运给她的运气。
似乎人人都可以在富贵面前牺牲爱情、乃至大部分的自我。
但她的运气不太听话,抑或是,她不太信任运气。
于是,她打道回府,继续贫贱而危险。
他和她,网球手和小演员,一样的不入流,一样的穷,一样的美,一样挣扎,一样做戏。
故此能惺惺相惜。
她很明白,见到那所谓的未婚夫只是因为他又帅又砸下了众多奢华礼物,但她从未打算放弃对明星梦和演艺工作。
而他却可以。
宁可忍受着不属于自己的领带、职业、乃至办公室里的幽闭恐怖症,再忍受着原本无限期盼的上流社会的交际、餐饮和情趣,高雅而无聊,如同浪费。
这两个自我翻云覆雨,像彼此嫉妒那样凶猛地索取。
像彼此忿恨那样彼此伤害。
但她不过是个情人。
两个人在腹中之子面前原形毕露,退回本位的自我。
她歇斯底里、俗艳的叫骂,亦是情欲外的那个她。
当爱欲结束,谁都得露出正常态的虚荣、固执和不切实际。
任何女人都有可能从可爱顿时变成威胁。
他明白她的威胁力太大太大,以至于不得不偷来老丈人的猎枪,将她崩毁。
如此血腥,令你怀疑:杀人、自救、都和偷情一样,无师自通。
黄碧云曾写,生命就像驯兽师。
而不加掩饰的她不曾想过,富贵比爱更像人生的驯兽师。
爱欲的终点永远是你死我活:孩子、爱人或是自己。
生命这场表演,有时张扬本性,有时泯灭。
他亦痛恨自己的心狠手辣。
及时奉上自身的愉悦,状如祭品,状如陪葬。
他如今只能压抑着自己去苟合。
竟然到了苟合富贵的地步。
运气这东西,真是微妙。
夜里出现的爱人的冤魂不只是要控诉,还是静静宣布他一生罪孽的开端。
他的人生身份履历从“不入流的网球手”到了“富贵人家的不入流的入赘女婿”再到了“运气甚佳的不入流的杀手”。
这英俊聪明的男人,恍如钻入童话森林里的瘸子瞎子聋子,毫无快乐可言。
他确实应该爱看托斯陀耶夫斯基。
《穷人的美德》犀利残忍,如同为他度身定做的文本。
“奢侈的习惯容易养成,改掉却难”,“穷人最重要的美德就是会赚钱”,“道德就是不该成为任何一个人的累赘”。
照此箴言,他完全地做到了穷人的美德,并恰如其分地指责情人不具有道德。
而结局时,老太太的指环又是一轮命运掷下的骰子,赛末点。
警官喜剧性地草菅人命。
状如黑色幽默,实则足足白色恐怖。
你去想,这世上多少所谓男欢女爱落得个啼笑皆非是非不明的下场,冤死或冤活。
我为那女子怜惜,为那男人,甚至不知道该羡慕还是该佩服还是该斩钉截铁地痛恨诅咒。
佩服这种自我保护的手法和运气。
我亦在这不敢声张的佩服里看到骨子里的自私。
人人都想一了百了,这欲望,你否认不了。
亲爱的爱人们啊。
Love和Lust都太危险。
武器可借。
但运气,请自备。
完全不是我熟悉的伍迪艾伦风格。
但是我很喜欢。
网球在网巅翻腾一番没能过网意味着比赛失败,而戒指被栏杆弹回没能抛入河中却并不意味着人生的失败,这正是命运吊诡之处...片尾引用索福克勒斯的话“从未出生过,也许就是最大的幸福",真让人感慨...西蒙娜.薇依好像说过——纵然死后有地狱的烈火永世焚烧,我也不后悔曾经活过的这痛苦的一生——苦痛的人生尚且让人无怨无悔,更何况曾经为爱熊熊燃烧的一生...
match point赛点。
网球比赛的术语。
当一个球员只需要再得一分就会获得整个比赛的胜利时,他被称为处在赛点。
人生也往往如此。
一开始,伴随着我所熟悉的jonny的声音,在网球场,故事开始了。
Chris(jonny)是一个野心勃勃的爱尔兰穷小子(= =为何,老是这样的角色),企图通过当私人俱乐部网球教练进入上流社会。
认识了某青年才俊之后,成功勾引到妹妹结婚进入上流社会,但是却因为被青年才俊的未婚妻所吸引,不得不面对前途还是第三者的问题。
大概就是这样的情节罢。
很老套很老套,还是那些社会伦理之类的话题,但是woody叔叔没有老,他还是把这个故事拍出了不一样的结果,不一样的意义。
结局就不说了,反正很shock,大家自己看去。
说说我喜欢的几点。
歌剧,在片子中穿插的相对好,某歌剧的片断,当事情一步步变成悲剧时背景乐想起,很有戏剧效果。
表演,jonny演的最好的一次。
大概时年纪大了罢,越发收敛了他的少年心气,人沉稳了下来,比起以前那个走路的花痴步(笑),现在他走路明显正常多了,偶尔可以看到他招牌似的歪嘴坏笑,好怀念,呵呵。
可惜。。。。
他壮了!
肚子一下大了起来,人都变厚了,虎背熊腰的。。。。。
怀念velvet goldmine的那个年代,他多瘦多单薄啊......他把chris的痛苦表达的非常到位,爆发性的,或是深沉的,我完全被震撼了。
而scalette姐姐,果然也很好,2个主要演员完全把另一种同他们自己的人格不同的性质表现出来。
Bravo。
搞笑,这个片子有搞笑吗?
没有。
那怎么可能,那就不是woody叔叔的片子了。
当然有,2个警察片尾的对话,还是有点让人笑场的。
情节,不用说了,2个小时,完全没有注意到就这么过去了,也没有什么拖泥带水的地方,一个年轻时候爱唠唠叨叨的导演老年时拍的不唠叨的电影,挺难得的。
观众,今天是万圣节前夜,算是放假罢,电影院满多人的,很多是中年或者老年人。
散场后,很多是一对对的couple,相拥着,走上已经黑了的街头,回味着电影的情节,讨论着。
感觉很好。
人这一辈子,靠的是什么?
小时候老师说,靠的是99%的努力和1%的天才;准备高考了,父母说,你要坚持,一个人的意志力是成功的关键;读大学的时候,发现天赋其实很重要,尤其文科,没那么点感觉是不行的;工作若干年后,暗暗明白贵人相助的重要性,于是学会周旋和不是那么违心的奉承。
现在,伍迪·艾伦说,运气,运气很重要,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重要。
运气好了,就算杀了人也可以逍遥法外;运气坏,就算你攀上了高枝傍上了大款,也还是会别人一脚蹬掉一无所获。
运气决定一切的成败——这是关于人生的一个很冷的看法,所以不能过早输灌给小孩子,只有成功或者失败的大人们,在《赛末点》的一惊一乍中若有所悟,觉得确实好像是那么一回事。
如何进入上流社会?
当然,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只是个假命题。
原因很简单,中国根本不存在真正的上流社会,那些世袭的,有徽章纹样的,有一条挂满17e世纪祖先画像的阴暗走廊,手里在某几个领域掌管着世界垄断地位的大家族不存在。
这些人只和自己人玩,几个世纪了,只和远方的表亲联姻,相貌一个比一个单纯,当然,单纯在某种意义上等于呆滞。
所以第一个条件就是,你得是个欧洲人。
最好相貌堂堂,不然就是天才利普立里面的马特达蒙,他的失败完全在于导演不会让相貌平平的人成功的进入上流社会的,欧洲人的想法都是一样的,包括所有导演,想进圈子,得有资本。
如果你有一双明亮而清澈的大眼睛,对不起,你出局了。
知道这么单纯可爱的大眼睛属于谁么,那些口中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傻瓜们,他们无忧无虑地傻活着,才能有裘德劳那么明亮的眼睛。
你所需要的是金色但不能太浅的头发,不能是黑色,黑色让人一眼就看出你的利欲熏心,最好是褐色这类暖色系,它表示友善谦和的意思。
你的眼神要深邃,让人一眼就看出你很聪明,是个可塑之才,大老板们都爱培养你,带你去打猎也不会出错或太笨拙。
如果你刚好有了这么一副面孔,恭喜你,你可以跃跃欲试了。
因为进入上流社会的第二个条件很简单,就是讨人喜欢。
讨所有人喜欢,他们和你在一起很舒服,愿意把你介绍给自己的姐妹,因为你会让他们感到他们自己很优秀,各个方面,他们不优秀的地方你也很欣赏,因为这会使他们有自己的特色。
你还很善良,起码表面上是这样的,不会威胁到任何人,想成功,却也不急于求成。
即使娶了某家的千金也不会给任何人带来任何损失,因为你所做就只有感激和通过努力工作去报答。
如果你常常不会讨人喜欢,那我只能说生活没有要求你去学习这些,抑或你的野心没有对你提出更高一些的要求。
如果讨好别人让你感到恶心,那请你离上流社会远一点,因为这里的一切都是从阿谀奉承开始的。
当你学会了讨巧,也娶了贵公子的姐妹,别忘了保持那颗脆弱的充满欲望的虚荣的心脏。
金钱本身没有任何价值,只有当一双闪闪发光的眼睛盯着它的时候,它才具有了非凡的价值。
别忘了,你已经进入上流社会了,金钱是你玩转世界实现自我的武器,如果你都不被利欲所熏心,那谁还会上金钱的当,谁还会对你毕恭毕敬?
当有人要威胁到你的地位和财产的时候,什么样的手段都是必要的,必须的,神经质的,聪明的!
当然如果你不够聪明或者不够神经质也不会走到今天这个地位。
很难想象一个傻瓜或者神经健康的人可以经历以上种种学习和磨练进入上流社会。
最后一点,性感的金发美女出现的时候,总是坏信号!
她们会让你变的有些孩子气,让你变得任性,这样很容易就暴露了自己,以前的所有努力都会付之东流。
你会沦为一个善良而单纯的人,就像孩子见到了妈妈。
金发像温暖的阳光那样包围着你,你只顾着漂浮在柔软的波涛之中,你的眼睛也清澈的像溪水一样了。。。
可怜的孩子,挣扎着拿起猎枪,射向这人间尤物,才结束了一切。
生活又恢复正常了。。。
ps:野战的最佳地点还是麦田。
显然伍迪艾伦和所有导演都这么认为。
1.千万别相信男人在床上说的话2.男人靠得住,猪都能上树3.做小三是最赔本的生意,赔了夫人又折兵,还背个大黑锅。
弄到后来,人家是浪子回头,狐狸精是不得好死恶有恶报罪有应得。
最多就给一句“是你给了我一段永生难忘的感情”就可以把所有前尘往事一笔勾销。
人家依旧是恩爱夫妻。
4.这不是爱和性欲的区别。
这根本就是理想和现实的区别。
5.果然懦弱的都是男人。
女人勇敢起来是让人敬佩的6.生孩子应该是顺其自然的事情,激情之后的surprise和gift。
如果生活的目的就是为了种族繁衍,那未免太悲哀the last one: use condom, rememberPS,本想给三星,冲着最后的结局多给一颗,确实出乎意料。
武器容易弄到,运气确实绝无仅有了。
这真是个糟糕的故事,但又很现实。
电影的前半段如果有不是有俊男美女撑着,这简直就像一个路边的八卦一样让人提不起精神。
穷小子娶了富家女,在岳父的扶持下人头狗面混得不错,偶遇婚前喜欢的女子,开始追求,偷情,情人怀孕后要求他离开妻子,他就干脆给了她一枪,一尸两命,呜呼。
最后在观众以为男主角要被绳之以法的时候,竟然因为警察一个误会逃脱了法律追究,坏人继续在宝贵温柔乡里若无其事地生活下去。
这完全不是我们想像中的善恶有报,天网恢恢。
最后他模糊中看到情人的鬼魂,既不害怕也不歉疚,甚至说出了那一翻关于“运气”的话。
大意是我运气好,你运气差,你死都死了,看开点吧。
伍迪艾伦在这部电影塑造出了某一类人,相貌英俊,文质彬彬,勤奋上进且内敛,又有高尚的人生目标,看起来近乎完美。
但其实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不同的欲望所控,而又喜欢把所有事情都说得很美,对自己的各种行为都予以美化,掩盖了卑怯的动机(这都有点像胡兰成了),甚至一定程度上连自己也骗过。
当他追求婚外情的时候,他当然冠之为爱情,当他想摆脱纠葛的时候,就跟别人说“其实我是爱我妻子的。
”最厉害的是这类人还真的在任何时候都能表现出满脸的真诚和无辜。
这个故事里当然没有爱情这个事物,妻子那边是物欲,情人那边是性欲,二者冲突时,高下立判。
男主角和他的妻子喜欢听歌剧,所以电影里穿插一段段的歌剧,多半是悲剧。
甚至他在杀死情人之后还不动声色地赶回剧院里陪妻子听歌剧,夫妻两对正在上演的悲剧发出一声声的赞叹。
如果有人正在俯瞰这个世界,背景也必是这一场场为众生而唱的悲歌。
而对于这个男主角,看再多的画展,听再多的歌剧也掩盖也不过是一个粗鄙肮脏的灵魂。
把一切归于运气这件事,却忘记了“逢赌必输”这句话,赌徒是配不上好运气的。
最后那句悲伤的 “To never have been born is the greatest born of all.”——伍迪艾伦真是个完全全的悲观主义者。
痛苦并没结束,它会一直都在。
几乎每个文艺青年的理想生活和《Match point》中的Chris说的差不多:Wealthy but not StuffyEnjoying his fortune,having a grand time, supporting the arts (富有而不庸俗,享受财富,钟爱艺术),只是没他帅,没遇到白富美而已。
Chris是个来自英国小镇的伦敦漂,教人打网球,之所以如此,完全是他自己的选择,他可以选择打明星赛,巡回比赛拿奖,做网球明星,但他觉得那不是他想要的生活,他是个文艺青年,喜欢听歌剧,读小说。
性格沉静内敛,谈吐优雅,虽然从小地方来,但不卑不亢,颇有主见,更重要的是,长得帅,擅泡妞。
他打网球,读书,听歌剧,全都学以致用,他不相信努力而更相信命运中的运气。
跑到伦敦教网球不是他的理想,他只是想碰碰运气。
他碰到运气,结识上流社会的一家人,并迅速的攀上白富美,加入这个大家族从此平步青云,但人总是贪婪的,得陇望蜀,梦想永远没有完成的那一天,目标达成,新的梦想会立刻出现,人的贪心是世界进步的动力。
家庭聚会上,他结识了和她背景类似的诺拉,这个惹火尤物点亮他理性之下的野性,他对她一见钟情,两人大雨中一番激情之后,他再也提不起兴趣和自己的白富美太太做爱了。
后来的故事跌宕起伏,完全是一出希区柯克式的惊悚剧(这部电影也被划分为thriller),他享受着自己的好运气,东食西宿,享受着太太家族的财富,并利用工作时间和诺拉狂野偷情。
诺拉怀孕了,并且二人『日』久生情,要说他对诺拉才是真爱,但他这样的人,始终是理性的动物,被诺拉逼婚之下,动了杀心。
他冷静的策划了一起漏洞百出的谋杀,又是靠运气逃过了审判。
观众应该相信他不会为自己的罪孽负疚(他对老妇和诺拉的鬼魂说,有时为了一个宏大的目标,需要牺牲一些无辜的人),并会过完一生富足的生活,他还会出轨寻找激情,但会更加小心。
上帝对他的惩罚是什么?
也可以说完全没有惩罚。
也可以说,让他亲手杀死一个他爱的要生要死,做的淋漓尽致的胸大屁股翘的尤物,就是对他最大的惩罚。
天地间的良知正义在哪里?
天地间根本就没有良知和正义。
过50而知天命,70几的伍迪.艾伦拍了这部嘲弄常识的电影--立意大概是这部电影唯一印着伍迪.艾伦风格的地方。
人老精,鬼老灵,伍迪艾伦通过这部电影告诉观众,人的努力在运气(天命)面前何其渺小,然而这些偶然的运气中又有不少必然的成分:Chris选择做富人的教练是有计划和目标的。
Chris没有犯罪记录,给人彬彬有礼,诚实可信的印象,所以,老实人说谎能骗到所有人。
再加上警察的定式思维,让他最终脱罪。
虽然这是部没那么强烈的伍迪艾伦风格的电影,但出自老头之手的对白依然犀利而耐人寻味,既有无敌艾伦式的黑色幽默,又增加了几分英式幽默的冷和硬。
几场Chris和Nora调情的戏尤其精彩。
斯嘉丽约翰逊性感的双唇和声音,挑逗的眼神和这个角色真是天作之合。
伍迪艾伦也加了一些小细节让电影更丰富,比如Chris的岳父和家人说起他时说:他和我讨论陀思妥耶夫斯基。
后来Chris就重演了《罪与罚》的剧情,枪杀了老太太。
估计他也是从这本小说得到灵感(文艺青年们,看看你们的书都读到哪儿去了?
)这部电影,伍迪艾伦在美国拉不到投资,而英方有意向,但希望故事发生在英国背景下,老头立马修改了剧本,把纽约改成了伦敦,最终由BBC和另外几家公司联合出品。
伍迪-艾伦05年的作品,没有看出好来。
所有的人物都很cliche,富贵空虚没吸引力的妻子,性感神秘的情人,借妻子上位的小白脸。
情节在70%的时间里也是很老套的,比如拿怀孕来要挟男人离婚什么的。
直到最后,男人不胜其扰,决定结束被天天想怀孕而不得的妻子和怀了孕天天逼他离婚的情人两面夹击的困境,装上一杆猎枪,跑到情人的公寓杀了她的邻居老太婆并伪装出劫财的现场,然后出来枪杀了按预定时间回家的情人,情节才开始出人意料了一点。
如他所愿,警察认为这是一起瘾君子入室劫财害命,出来后又枪杀了撞上来的倒霉鬼的案件。
可是,情人的日记里写满了他们的交往,更要命的是,男子在销毁那些抢来的财物时,最后的一枚戒指没能扔入河中,而是从河边的栏杆上弹了回来。。。
情人的日记使他被纳入了警方的视线,完美的动机。
一个警长甚至在做梦时梦到了真相。
可是当早上警长把他的推测讲给同事听的时候,却得知又发生了一场类似的入室抢劫案,凶手已经捉拿归案。
“可是他承认前面那起也是他干的吗?
”“他用不着,那枚戒指就在他口袋里。
”于是,峰回路转,男人又得以逍遥法外了。
影片的结尾,男主角和妻子的孩子出生,他的舅舅说:I don't wish he's great, I just hope he's really lucky. 这个lucky的主题,也是影片开始时的话外音的中心意思。
So what?费了半天周折,就是说,运气最重要。
这话没错啊,可是,还用你说?
原来人生是没有意义的,道德,能力,理想,美貌。。。
你以为是这些决定你的人生,其实真正的决定者却不过是运气而已。
多么讽刺,多么虚无。
--噢,费了半天劲,聪明绝顶的Woody Allenjiushi就要说这回事啊。
可是类似这种对人生的观感,好像在我读高中时就已经在脑中转了几个遍了罢。
我自知绝没有Woody Allen百分之一的聪明,所以我努力想找到些别的东西。
就像Annie Hall啊,多么丰富的电影啊,层出不穷的智慧,对心灵微妙的触碰,五味杂陈的感触。。。
怎么在这里全都不见了呢?
我觉得真没有比Match Point这个片子更pretentious的了(刚说完这话就想起Spike Lee的25th Hour,那股自命不凡的劲儿还真有的一拼)。
整个电影都势势儿的,一副我好聪明好深刻你们看我多酷多幽默的样子,可是我觉得只有一点小聪明,一点不深刻,酷得很幼稚,幽默得很尴尬。
尤其是里面总是用歌剧做背景声,我知道他是要一个ironic的感觉,可是真的非常irritating,简直快把我搞疯了。
其实我还是很喜欢Woody Allen的,只是我对Match Point这个东东实在不感冒。
看每一个故事都需要一点耐心,如果没有耐心,就容易断章取义,以偏概全。
世界上总有一半人不理解另一半人的痛苦。
显而易见,威尔顿是个从爱尔兰出发的穷小子,这个穷小子在进入伦敦的上流社会之前,脸上写的满是落拓和局促,多少有些笨拙的紧张。
幸运的是,他凭借自己天生的帅脸很快赢得富家女克洛伊的青睐。
无论是电影还是生活中,像这样穷小子和富家女的故事比比皆是,可以大胆猜测几种可能性结局,而穷小子飞黄腾达的中间过程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威尔顿与克洛伊的结合无疑为他在伦敦上流社会的迈进奠定了良好的基石,同时也打通了他通向富贵生活的大门,然而他来自无产阶层的事实是不可掩盖的,所以他在内心深处对自己的尊严仍然保存一丝类似垂死挣扎般的维护。
这就体现在他和克洛伊之间因经济条件悬殊所产生的思想鸿沟上。
“他的声音表达了生活中所有的悲惨的事情。
”威尔顿送给克洛伊的第一份礼物是一张歌剧EP。
“你说悲惨是么?
”“是的。
”“好,让我们在家共进晚餐,听着悲剧!
”克洛伊说这话时,真的无法体会威尔顿所说的悲惨。
这种悲惨就是来自生活底层的人每天所必须面对的残酷现实,包括维系生存的一切物质来源,当然不包括——票价昂贵的歌剧。
所以,像克洛伊这样天生衔着金钥匙长大的富家女从第一次遇到威尔顿开始到结婚生子都不能完全体会威尔顿的感情,也不能得到威尔顿全部的、热烈的爱。
这不是克洛伊的悲剧,是整个社会的普遍现象,她既然选择这样的结合,就必然做出相应的准备,否则她就要像她的哥哥一样,最后关头,改变初衷,终于还是娶了和自己同样阶层的姑娘。
这就是这个世界之间最大的代沟,富有的人,永远不能理解穷人为了芝麻绿豆的小事儿锱铢必较;穷人也永远不能奢望像富人一样一掷千金。
不要拿所谓真挚的爱情做婚外情的借口。
从威尔顿和诺拉第一次见面开始,威尔顿就深深爱上了诺拉,这是不言而喻的。
可能是诺拉一头漂亮的金发,可能是她一张性感的嘴唇,也有可能是同样的无产阶级背景。
总之,在削减脑袋向上流社会进军的途中能够遇上这样一个,诸事不顺又漂亮性感的姑娘,威尔顿总是欠缺的内心才能找到平衡。
这是编剧的技巧,也是命运的捉弄。
看起来,威尔顿对诺拉的感情是完全真挚的,他为她着迷,已经爱她爱到疯狂,甚至可以去死。
他每天都要去和诺拉私会,不停的做爱,相反对自己的妻子则性趣缺缺。
他从一开始就没有真正爱过克洛伊,因为他对克洛伊从来没有流露过急切的眼神,但他面对诺拉,则是渴望的、热切的、寻觅的、是求而不得的落寞,也是失而复得的欣喜。
任谁都能看的出他们爱的炽烈。
按照这样的推理,他们最后应该挣脱世俗的羁绊,终于双双离开,甚至控诉整个上流社会带给他们的各种阻碍,最后他们抛弃了繁华的生活选择真爱,然后所有观众唏嘘一片,为之鼓掌欢呼,恭祝有情人终成眷属。
以上就是我看到一半时随意猜测的结局,这样的结局烂俗到家,甚至让人憎恶。
这是大部分日韩港台剧的通俗套路,比如黑社会老大爱上寻常少女,少女因各种原因被迫和黑社会老大结合,谁知半路却杀出来一个穷困没本事的小子,两人爱得昏天黑地,最后,少女抛开一切,随穷小子浪迹天涯。
这样的剧情多年来感动了无数痴男怨女,却为我所不耻。
既然选择法律有效形式的结合,就要对自己作为成年人所做的一切承担必须的责任,不要以各种真爱做借口为婚外情寻找冠冕堂皇的理由。
欲望、本性、坚守。
人只要在社会上生存,必然存在不同程度,和对不同物质的需求欲,这种欲念可以吞噬人仅存的良知。
好在,这个世界并不是永远沉睡不醒的,纸包不住火,偷情男女那点儿让人不屑的破事儿也有摊开的一天。
事实证明,爱并不是维系两个穷人在一起的力量,欲望才是,邪恶的肉欲让威尔顿不能自拔,他徘徊在金钱与肉欲之间做无谓的挣扎,企图鱼和熊掌兼得。
想同时占据两把椅子的结果只能是掉在两把椅子中间。
按照正常推测,当诺拉怀孕之后,他们之间再没有往日的激情和眷恋,取而代之的是埋怨和喋喋不休的争吵。
一边是每天都在向他索要孩子的妻子克洛伊,一边是不想要孩子偏偏有孩子的情妇诺拉,威尔顿应该精神几近崩溃,最后,无法协调两边的关系,终于东窗事发,然后被二女同时抛弃。
但如果真的是这样,也就不是伍迪•艾伦的电影了,在各种艰难的选择面前,威尔顿最终选择金钱,他不能放弃这得来不易的身份地位,他不能忘记自己来到伦敦的初衷,是的,穷人的爱情也是廉价的。
有人会说,他因此而迷失,我恰恰认为他清醒得很,他背地里策划了一整套暗杀步骤,表面上却仍然做贤夫佳偶,不仅如此,还能够在工作上得心应手,他真的不比其他高智商犯罪的罪犯逊色,他坚守了自己邪恶的本性,也坚持了他做人的原则。
这是个百分之五十的世界。
有人说,利益和运气,我宁可要后者。
这句话对生活见解很深,人们害怕面对生活中有很大一部分依赖运气这个现实。
事情要是脱离控制,与你想象不一样,就会引起恐慌。
在比赛时,如果球击中网沿,在那一刻,它可能过网,也可能弹回来,如果有一点运气,它就过去了,所以你就赢了,也可能没过网,所以你输了。
球是否过网有百分之五十的几率,那么赢与输的几率也各占百分之五十。
同样的,面对两个女人,面对两种层次的生活,面对坚持还是放弃,这个世界永远是充满两种可能性,结论也永远只有百分之五十。
这是一个简单易懂的哲学道理,却是整个人生道理。
以上就是我看整部《赛末点》对电影结局的不同阶段性推测,事实证明,我没有做为一个优秀编剧、导演的潜质,我活在这个世界的另外百分之五十里。
这真是冰冷绝望到骨子里的电影,而且精妙至极。最近第二次用这个词,伍迪牛逼,岁增其智,把人生看得通透。能借擦网球滚过或弹回,把人生的这份运气诠释得如此明白,顺便还探讨了一下爱与性,魅惑伴着残忍。戒指弹回以为难逃制裁,谜底揭开恰恰成了脱罪的证物,首尾呼应精妙至极,五星力荐。
为了这口醋包了顿饺子,是有点知识分子那种自大在的
其實是搶七的Match Point嗎 with Anana
耍小聪明的伍迪·艾伦。
luck
伍迪·艾伦拍这种片子不好看、不深刻,不吸引人,表演也都有失神采
欲望是魔鬼。
杀了情妇这个完全说不通啊啊啊啊,他明明是一个非常懦弱的的性格呀。
一个关于运气的故事?那中间一个多小时在干嘛?太drama了,表演也太烂了点。
很高兴能看得到Woody Allen的绝妙创意。但是即使是这么长的片子,里边的男女关系演化也还是处理得粗糙和匆忙了。
斯嘉丽在伍迪艾伦的电影中好女神。片尾的枪击案很意外,渣男真是丧心病狂啊。穷小子当网球教练结识了上层社会,借助富家女家庭的帮助下事业有成,但却对妻子哥哥的女友一见钟情,在婚后遇到分手后的斯嘉丽又旧情复燃,意外怀孕逼迫男主做出选择。男主枪击斯嘉丽和邻居老太太,运气让警察断案是毒贩抢劫
虽然结局很出人意料,但前面也太闷了点
人品。
这个结局还不错。
斯嘉丽约翰逊的前男友演的一般 剧情好
劈腿男滚蛋!气。
如果有人相信运气,那么他一定已经参透了人生。
小白脸儿得永生,负心汉上天堂,国际出墙协会倾情巨献
对艾德伍德的实在不感冒 不过最后的反转还算精彩 这部片子可以改名为:children drive people crazy。
没觉得好看,非常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