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其义主要的电视剧从《金枝欲孽》到现在我已经都看过了。
《金枝》开始,“如果”就已经成为戚其义的主题。
剧情基本推演的方式就是谋算人心,模拟对方的心思来害人。
然后是《火舞黄沙》,焦玉与阎万熙之间算计也是。
这一部的对白写得最好,场面非常好看。
《珠光宝气》是戚其义的所有对于戏剧的幻想的终极实现,是他集大成之作,然而,这一部戏也是他从主流转向支流的分水岭。
在这一部戏中,以前的剧情思路仍然延续。
前三十几集可以看做戚其义早期《天地》与《流金》主题的延续,全方位展现一个社会内部的谱系。
之所以与以往的剧集看起来不同,主要是因为服装与布景太好,对白精炼。
宋世万要翻身,剧情就转会到戚其义最擅长的部分。
宋世万估賀峰太准。
而三姐妹、贺哲男四人围绕三人小组会议的估计也准。
邵美琪以自己的方式去帮人的形象成为三姐妹中最好看的一线。
贺哲男与二妹的爱情太纠结,賀峰被小妹害死。
这一线中,邵美琪成为一种独立人格在之后的《心战》中发展到极致。
钟嘉欣这一型果然是戚其义最爱,只是她后来没有机会接到类似角色了。
《心战》里的陈茵薇与钟嘉欣其实很像,都有一种现代女生的节奏感。
这一部中所确立的主题是翻不到转头了。
人人都有自己的男人,自己的路,在当时的情景之下没有别的选择,然后就翻不到转头了。
这个主旨与如果想对。
选择的可能性,这是每一个人物最主要的命运。
这一部留下了戚其义的很多意象。
苇庭会发光的树,在后来陈茵薇的眼中变色。
三姐妹所代表的三种不同人格,责任感、机心与善良三者交战,在《天与地》三兄弟间有了更深入的挖掘。
到《心战》中根本集中在同一个人物身上。
在生活中做戏,姜大卫口里骂三个女儿的这句话也成为戚其义后面电视剧极力表现的。
《心战》里的两位主角,戏剧演员与魔术师;《金枝2》陈豪的昆曲演员,他们怎样沉迷于杜丽娘的故事。
然后,《天与地》,这一部呈现出于之前的不同,对于香港社会的关怀。
这种关怀不单单是后面的摇滚精神,其实佘诗曼在空中做主持人,对于香港越来越商业,为迎合陆客,香港生活原来嘈杂沉稳的一面反而被侵蚀。
当然,剧情仍然纠结在如果与翻不到转头上,悬在众人头上的死亡使得善与恶疯狂转换,后面Tancy的死活也成为郑少秋和陈豪一念天堂一念地狱的动力。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人格分裂终于被直接点了出来,善良、责任与罪恶。
其实周旭明最高明的是对白好,这个方面更陀思妥耶夫斯基。
金燕玲的刻画很虞苇庭。
一个女人人生最后的爱情。
然后到这一部《心战》。
Tancy的死悬挂在陈豪和郑少秋两人心中,郑少秋正是因为这一点善良,于是永远可以抽离角色,但是最后却也欺骗自己。
陈豪因为Tancy的死而背上过于沉重的包袱,责任。
这一部剧是戚其义对于戏剧理解的终极实现,因为郑少秋本身就是戏剧大师,他把自我代入到每一个角色中,陆秉青。
陈豪也反制。
然后邵美琪加入,这一部剧就是这三个杀手的死亡追击。
其中邵美琪依然承接着《珠光宝气》里她的角色,只是这里面有了更加极端的发挥,而且演出很精彩。
但是这是唯一一部让我觉得累赘的,是不是周旭明觉得观众难以接受呢》解释好多废话,经常一件事发生了几个人解读。
其实不必要这样的,《金枝2》也有这个毛病,陀思妥耶夫斯基也是几个人物剪在一起,而且有独立性,这一部每个人绞得太紧,就累赘了。
《金枝2》重拾了情这个字,这个情不是现代意义的,而是古典的。
心理追击也从情字出发。
好极。
黑和白之间,总有个灰色地带,它比黑白两边更加要广,更加能够包容,我们绝大部份的人就是生活在其中。
所以,无人可以是永远的好人,或者坏人,这就是人世,这就是你和我的宿命。
少时最爱的便是武侠故事的魔道中人,常常刀光如风,杀人如麻,但又执着守护自己坚守的人,始终不放弃。
比如沧月笔下的萧忆情,坐拥江湖,最后所希望拥有的不过是那个绯红色的女子。
又如金庸笔下的杨逍,风流如他,能够万花丛中过,片叶不留,却也能为慈父,给不悔一个完整的人生。
放下仁义道德包裹的外衣,直拨人的内心,其实不论你,还是我,都有着人性恶的部分,并无什么差别。
章世言,这个人物的塑造就借鉴了传统武侠中魔道中人的手法。
有时候不能选择的父母也许是我们宿命中最不可预知的劫数,当年的少年被迫拿起屠刀的那一刻,已陷入魔道。
而对妹妹的守护对爱人的不弃则是拯救他的稻草。
想做一个好人,又是否真的能做到一个好人呢?
章世言努力过了,篇首的时候他已是一个优秀的魔术师,对着女友深情款款,对着妹妹爱护有加,还去医院做义工。
但是天叔出现了,被压抑下去的魔性开始蠢蠢欲动,当那四个象征邪恶,色欲,暴力,阴险的分身出现的时候,章世言已经深陷魔道,无法回头了。
对于章世言而言,他的宿命在他的出生的时候似乎就已经决定,有那样一个父亲,这样恶的因种出了后面的果。
李楚荞,或许爱上章世言的时候,宿命的罗盘就开始旋转了吧。
为爱不悔,生坠魔道。
当第25集,楚荞回到章世言的身边,泪眼婆娑之时,心底忽然柔软起来,如同看到白夜行中的亮司君,如果我爱你,赴汤蹈火,粉身碎骨又如何?
Angela 对他儿子说活的简单是一种本事。
确实这是一种拔了尖的本事。
这种人没有心魔,没有斗争。
章世言做不到,李楚荞做不到,靳兆楠也做不到,他们释放了心中恶念,与心一战,穷途末路。
与少时看武侠一样,心战看完也依然爱着章世言,李楚荞。
我的爱带着三分动容,七分可怜。
为爱赴汤蹈火,也有执着守护,让人动容,释放心中恶念尽管有命中劫数的驱使,自己无法战胜他们所造成的悲剧又让人可怜。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只不过是那些逃避现实的人用来安慰自己的废话。
失去就是失去,失去的东西不会再出现,上天不会因为你失去重要的东西而特别眷顾你。
这么重要的箴言第一集就告诉我们了,如果生活欺骗了我,我也不要伤心,更不要愤怒,你看,这本就是人生常态,上天的游戏,没有人能逃得过。
我心已有猛虎,却在细嗅蔷薇。
最后的最后 eather死了 ivan死了 natalie崩溃了 靳兆楠精神分裂了无疑是个悲剧、没错硪是喜欢悲剧、但需要这么悲么!
好嘛 如果不让ivan死,那他大概就得去坐牢了,那还是让他死吧以下 乱七八糟硪从一开始就讨厌靳兆楠,现实生活中硪也很讨厌把自己塑造成圣母的男人女人,以为自己有多高人一等,其实人都一样,都很肮脏!
如果不是因为他,eather也不会被逼到要去自杀如果不是因为他,ivan不必向natalie告知一切残酷的真相如果不是因为他,natalie根本不必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大哥远走这一切都是因为,他自以为是的聪明,以及打破砂锅的傻叉性格!
他不仅害了所以人,也害了他自己拜托,最后那个魔术 肯定必须一定会死的好嘛!!!
你说靳兆楠有没有后悔,硪说可能有但很多事,后悔又怎么样!!!
编剧太贱,给了硪们一个希望。
让硪们以为tansy还没死,但如果这是真的,那就不是戚其义了好嘛。
所谓的真相,其实是很伤人的。
硪希望知道真相,但有的真相其实你根本看不到。
最后。
ivan还是告诉了靳兆楠,自己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老爸杀了年少无知的tansy 。
ivan说得对,那时候他才15岁,他能怎么样。
所以他对靳兆楠有内疚。
但人的内疚是有期限的。
说的这里,硪想说,ivan 你不用内疚太久,在一国两制的另一边,有很多人都在熟视无睹身边的悲剧。
ivan,悲剧的制造者,但他也是个悲剧。
硪的三观大概是从来不正的。
25集的时候,看到eater和ivan相拥、接吻、手铐、ivan的自责、eather的泣不成声。
硪的心难受的要死。
硪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其实硪们跟连环杀手一样,只是硪们不愿意释放出这种能量罢了。
而,其实有些人根本杀人不见血!
人,以为自己很高档但,其实人最可悲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只为自己而活而有些欲望,只能埋葬在心里。
有可能是人性真的太复杂 所以硪真的结局不是太好 硪也说不上来是哪里有问题 但硪就心里真的不舒服还是那句话 金钱决定环境 环境决定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SAT 硪没有去、硪逃避了。
因为硪真的不想面对会让硪痛哭流涕的画面 祝你幸福 你还记得,你说你忘不掉硪么?
SUN 硪是疯了好么。
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
真理阿!!!
big love 硪会回来的,只是硪需要点时间重新找到对你的感觉两年了,硪千万不能放弃阿!!
一个是城中颇具声望的戏剧演员,一个是生活平凡却手段高超的魔术师,两个生活原本毫无交集的人,却因为一起二十多年前的绑架案产生了冥冥中的联系,他们亦敌亦友,虽然他们有过开怀畅饮、引为知己的情谊,但更多时候,他们总是处在暗中交锋、揣摩对方的思想,直到其中一方露出破绽,再给对方送上致命的一击的“心战”当中。
然而,即使击败了宿命中的对手,良知的拷问和对未来的迷茫却远未结束。
“心战”是人与人之间心理的交锋,也是内心深处无法回避的挣扎。
靳兆楠,一个优秀的演员,他曾经饰演过成千上万个角色。
对他来说,一段戏剧,便是一个世界,一个角色,便是一次人生。
他什么样的角色都尝试过,世间的苦痛他大抵都品尝过,然而即使是这样,二十多年前的伤痛仍未消失。
当他扮演《李尔王》中痛失爱女的老国王时,那悲怆的神情和几近失去常性的哭号不仅让台下的观众失神,也让屏幕外的人为之动容,谁又能知道他投射了多少靳兆楠本人的感情在里面呢?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靳兆楠绝不会像李尔王一样,承认女儿离世的结果。
二十多年来,他不间断地请私家侦探,去寻找女儿的踪迹,就连年迈的老侦探也感动于他的坚持,即使已经退休也要查下去。
他甚至从未去过女儿的灵前,因为他害怕当他面对墙壁上黑白色的相片时,自己会忍不住放弃希望,放弃二十多年来不被认可的坚持。
其实莫说其他的人,就连靳兆楠自己大概也明白,自己的这份坚持可能注定没有结果,只是事到如今,对女儿的寻找成为他无法舍弃的信念,甚至在他的梦境中,女儿已经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学业、家庭和爱好,一想到女儿可能还生活在世界上的某个地方,心里多少得到一点安慰,正如他自己所说:“时间可以冲淡一切,但如果你对一个人的思念,深厚得连时间亦无法冲淡,那对方就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而你,就是全世界最悲哀的人。
”但谁又能说他是最悲哀的呢?
有多少人能有一个坚持二十五年之久的信念呢?
如果没有意外,靳兆楠这辈子是无法接近事实的真相的,但章世言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
毫无疑问,在当年的绑架案中,年幼的章世言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尽管我们知道,当初的罪行是迫于无奈,这些年来他备受良知的谴责,尽力去扮演一个世人眼中好好先生的形象,其中多少有良心不安的原因。
可是当他选择杀掉那个叫天叔的男人时,丑恶的本性终究还是暴露出来,其中固然有受天叔要挟的原因,但更多是因为他从小就被灌输了一种粗暴的思想:杀人,是最为直接,也是最为有效的办法。
不管平时的他多么谦逊温和、处事有方,一到关键时刻,浮现在心头的第一个想法都是杀人。
当我看到他熟练地杀人、运尸、烧毁尸体的时候,我就意识到,这是一个“刘建明”式的人物。
就好像电影《无间道》系列里的刘建明一样,章世言最大的心愿就是做一个好人,他知道自己过去犯了错,他备受良心煎熬,甚至有意去弥补受伤害的人,就好像刘建明到陈永仁墓前看望一样,但如果有人敢探究他不堪回首的过去、揭露他充满罪恶的往事,他就会露出最锋利的爪牙,抹杀一切的威胁。
那个在医院风趣幽默,给病人表演魔术,奉献无私关怀的章世言,那个在黑夜中悄无声息夺人性命、面容冷酷的章世言,无比割裂,又无比自然,人性的极致矛盾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对于章世言来说,一切救赎的希望和毁灭的契机都来自于两个女人:李楚荞和章世婷。
李楚荞自然是可怜的人,当初因为一时善念招致杀身之祸,不仅失去左臂,还亲眼目睹杀人犯在自己面前自尽身亡,原本平凡的人生被摧毁得一干二净,幸好心灰意冷之际遇到章世言。
这个魔术师似乎并不只是会小把戏的骗子,和他在一起,李楚荞居然有了这样一种感觉:失去的左臂似乎重回身上,原本破碎的人生也变得完整。
章世言知道,观众很清楚魔术只是谎言,更知道只要你把谎言说得漂亮,观众便会心甘情愿地被你欺骗,对于这一点,他从不避讳。
作为章世言的女友,李楚荞又怎么可能不清楚这一点,只不过她也和那些观众一样,心甘情愿沉浸在爱情中。
也许章世言对李楚荞的爱做不得假,但失去的左手已经坏死,更别论心中无法愈合的伤口。
人们常说塞翁失马,但不过是自我安慰罢了,失去的东西无法追回,唯有握紧眼前为数不多之物,才能有所安慰。
只是李楚荞将章世言的爱意当作救命稻草,章世言这个溺于苦海的人有何尝不是将李楚荞视作救赎的绳索,平凡生活和爱情婚姻是以往的他想都不敢想的。
至于章世婷,这个单纯的女孩倒没有上述三个人这么偏执、复杂,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章世言多年以来对这个妹妹毫无保留的爱护。
大概是因为自己经历过太多险恶,章世言反而更加注重对章世婷的养育和教导,以至于章世婷的心智一直以健康的状态成长,丝毫不见其兄长的内敛和阴沉。
毫无疑问,章世婷是一个热情、开朗、善良的女孩,与人相处时她总是能热情地说说笑笑,所做的工作也是辛苦却有意义的“树医生”。
这样一个过于美好的人物无疑与章世言的罪恶形成鲜明对比,但他们偏偏就是最为亲密的家人,章世婷对兄长章世言有一种依赖的情感,而章世言也把自己对光明未来的向往寄托在章世婷身上,这种奇特的感情却为之后一系列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靳兆楠、章世言、李楚荞、章世婷,这四个人物的塑造无疑是《心战》的重中之重,他们都有着摆脱悲剧的想法,但一次又一次因为自己的天性挣扎在地狱当中,只有经过人间的炼狱,才有可能登上天堂的阶梯。
在故事的结局,挣扎在生死边缘的靳兆楠在恍惚间找回了真正的自我,过去压垮身心的悲伤也化为穿越时间的思念。
“我心灵上的枷锁已经解脱,天神,你就为我吹一口和风,让我们的船可以鼓满帆篷,慈悲的神明早已经赦免可怜万民的过失,你们的罪过,无人追究,你们的宽大,也给我自己。
”
戚其义之前的电视剧,火舞黄沙,以及天与地,因为种种原因都没有看完。
这一部一开始就担心被禁,现在倒是终于顺利完结了。
对这种人性大片一直就很感兴趣。
故事其实并不复杂,复杂的只有人心。
没有想到esther就是星期三杀手,没有想到natalie真的不是tansy。
这一场心战,大家损失惨重,nataile没有了哥哥,angela没有了丈夫,大家也失去了esther。
最后一集的天人交战比较揪心,其实,到底john是谁杀死的,真的很难说,会不会是自以为是章世言的靳呢?
无从考证。
但是不管怎样,大家最后都重获了新生。
活着,也是需要勇气的。
拖拖拉拉看了两个月,从家里看到这里。
前半部看完觉得意兴阑珊,不过16集尾小刺激一下,又关注起来。
以写实剧来看的话,太多巧合,有生硬的感觉但以象征剧来论,就有意思,卡司也都算大牌我自己的习惯是判断剧情合理不合理看网友的短评提示,才发现确实导演的手法特别(是有多迟钝。。。
)每集结尾的沙画,水平大都也大大超过一般综艺演出时的表演确实是充满艺术兴味的意象。
英语片名作:表演大师;而不是戏剧大师。
表演是可以控制的精神分裂。
于是最高潮就是表演到不想抽离,这些设计逻辑我也挺接受的。
毕竟这位不是普通的阿伯:65岁,挡上桃花眼,一样有人倒追到。。。
有床戏我真是一时间,不知道是该扶下巴,扶眼镜,还是扶额。。。。。
大结局那句画外台词的声音好甜主题歌也好。
今年不知不觉看了秋官三部剧。
-当然,今年最死磕的是倪匡一想就开心。
為甚麼用沙畫,人生一場如沙,浩渺蒼穹中彈指一瞬蜉蝣即逝,灰飛煙滅。
慾望又如沙,握緊卻非握住更非得到。
生活更如沙,即興揮灑,無論好壞,輕撥又是下一頁。
看心戰,看周戚合作自然少不了詠嘆調勾出的細膩溫情。
此次之外更有強烈的內心聲音。
驚慌,恐懼,急迫,煩躁,用節奏用音量,放大了作為觀眾的我內心的聲音。
看一出劇的光景恰似一場心靈內的戰鬥,攻克心魔還是被吞噬腐蝕。
其實一個血腥鏡頭都沒有,想不通要刪減哪裡。
不過確實看得心驚。
刷洗鮑魚反覆的唰唰聲,大叔和丈母娘諜諜不休地對白,畫面的來會切換,甚至自己都動了殺念,這是最讓自己可怕的地方。
還有電視里不曾下如斯篇幅去對待一個道具--魔術師的工具箱。
一次又一次拉近,對焦,全世界的目光都懸在它身上。
三次或更多,我都以為箱子要打開,導演竟還下狠勁在電視劇裡頭將對話的人逐漸模糊到焦外。
而當你全神貫注以為一切儘在眼底,開箱一刻沒有用一秒拖拉製造懸念,卻咯噔一聲在心裡完全是疑惑。
更加可圈可點是秋官的演繹。
一出場,一句對白,一個舉手,一個表情,功力架勢完全出來。
而且恰巧是演繹一場舞臺劇,誇張得恰如其分。
爾後雖然處處滲透出一種老派的書生氣息,一度擔心,可是很快又覺得靳的角色就該如此,秋官的火候讓角色有血有肉。
只能說這樣的開場太華麗了。
回想天與地前三集也給了我一次巨大的觸動,那個夜幕星空,追逐空靈的錄音。
這次又完全被一個不同的角度強烈吸引了。
返回所有集數 第14/14集第14集 - 放棄覓女 世言大樂 Share播出日期:2012.06.07 (四)楚蕎一整夜在垃圾站內,就是希望能尋回失去了的電動義肢手臂,但可惜最終仍是無功而回;楚蕎未有把遇劫一事告知世婷與世言,只輕描淡寫地說出把電動義肢拿了去維修。
楚蕎公司所贊助的舞台劇演出非常成功,楚蕎與大老闆到後台探訪兆楠,兆楠看出楚蕎心思有異,不禁暗自擔心。
世言乘兆楠在不家時,潛入了他家,放下了一公文袋在電腦旁,好讓兆楠自行發現文件袋。
世言再次 出手求婚兆楠回家時在門外遇上世言,即把楚蕎的假手有問題一事相告,世言恍然大悟楚蕎可能有事隱瞞。
警方為蕎尋回電動義肢手臂,但套在手指上的鑽戒已被賊人取去,楚蕎得知後大感失落。
世言為楚蕎再安排一次求婚,更為她送上另一求婚鑽戒,但楚蕎發現自己竟感受不了昔日收到求婚戒指時的感動。
兆楠發現了電腦主機旁的公文袋,當他把公文袋拆開細閱文件內容後,頓時面色一變。
兆楠主動 刪去網頁卓鈞不停地向世婷獻殷勤,世婷終忍無可忍,向卓鈞坦言自己絕不會接受他的追求;卓鈞沒料到自己一番心意竟被世婷如此數落,不懂反應只呆立當場。
世婷與學禮分開多時,但仍收到他傳來纏糾不清的留言,令她不勝其煩;世婷欲登入兆楠的網頁留言時,驚見網頁突然消失,不禁大感奇怪。
世言為網頁被刪除一事找兆楠商量,但兆楠竟坦白承認是他動手把網頁刪除,兆楠解釋終感到自己其實一直只是自欺欺人。
兆楠親往 拜祭女兒世婷從世言口中得悉兆楠突然把網頁刪除的決定,故希望到兆楠家與他見面,藉此對他安慰一番;兆楠忽然要求世婷陪他前往芷縈的的靈位前拜祭,世婷欣然答應。
兆楠廿多年來首次到女兒的靈位前拜祭;兆楠一面抹拭着靈位,一面向芷縈訴說心底話,之後更悲痛得不由自主地飲泣起來。
世婷看見兆楠抑壓多年的痛苦在瞬間爆發,亦自責得躲在一旁飲泣。
卓鈞被世婷拒絕後,竟感到尷尬而請母親麗馨代他回園藝公司辭職。
麗馨世婷 再次碰面麗馨與世婷再次碰面,世婷終誠懇地向麗馨道歉;麗馨看出世婷真心地把兆楠視作朋友,亦開始對她改觀。
楚蕎再到醫院與病友作個人分享時,態度竟變得極為消極,結果社工在尷尬的氣氛下努力打圓場。
麗馨得知兆楠終放棄尋找女兒後,放下了心頭大石。
楚蕎在無人傾訴下再次找兆楠見面,兆楠以為楚蕎為他放棄尋找女兒而特意前來安慰自己,未有為意楚蕎的不快;兆楠向楚蕎訴說多年以來為芷縈所做的事情,終令楚蕎放棄向兆楠訴苦的念頭。
兆楠夢中 與女道別世言與Eric等人開懷暢飲,慶祝令兆楠放棄尋找女兒下落的計劃圓滿成功;Martin見世言不勝酒力,忍不住取笑他,而眾人更趁此機會,你一言我一語地對世言評頭品足。
兆楠與楚蕎分享心事時,不知不覺又進入了夢中;兆楠在夢中與女兒翩翩起舞,直至音樂結束後仍不肯放手;兆楠雖然身在夢中,但仍感到芷縈將不會再在自己的夢中出現,因此目光緊緊盯著眼前的芷縈,深怕會有一天自己把女兒的容貌忘記。
楚蕎的手被在睡夢中的兆楠一直所緊握,令她充分感到兆楠心中對女兒的不捨之情。
李楚荞之为世言,世言之为世婷,世婷又为世言,兆楠之为楚荞,以及等等等等,其实说到最后谁都不必为谁做什么,如果每个人把自己管好,那天下就太平了。
可惜,天下从未太平过。
人心终其一战,到头来战的还是自己。
不管靳兆楠,或生或死,他已然觉悟靳兆楠也好章世言也罢,魔术可以骗的了任何人,但魔术师自己明白,只是别人愿意接受这样的欺骗。
大家也是如此,纵然骗的了别人一时,终究骗不过自己一世。
“我心灵上的枷锁已经解脱。
天神,你就为我吹一口和风,让我们的船可以鼓满帆篷,慈悲的神明,早已赦免可怜万民的过失。
你们的罪过,无人追究,你们的宽大,也给我自由”或许这个结局有些仓促,但不失为华丽。
这不是宗教的偈语,这里没有神,也没有人,没有人,亦没有神。
从落地那天起人就有了欲望, 人人都有欲望,人人都有所谓的心魔。
不必逃脱,没有人可以逃脱。
他们如影随形,一触即发。
不要刻意回避,因为他们会跟随你到天涯海角。
怎样去对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值得一提的是eric,他并非单纯的作为一种人格或者一种欲望的代表存在,他更像站在光与暗的边缘中的指引者。
既不代表恶,亦不会有善,他只代表,你想要什么。
对错,善恶,乃至万事万里尽写于太极图中,黑中带白,白中有黑,黑不是黑,白也不都是白,太极一转,白的位置就化成黑,没有黑与白,有的只是时间和空间。
没人会乞求怜悯,没有人会接受同情,你越同情,越容易得到憎恨。
世言楚荞,乃至岑志聪都不需要同情,亦无需憎恨他们,他们只是在一些时间一些地方,做了让看官发指的事情,没有看官觉得不是。
导演用一个很生涩的故事,大费周章的告诉我们一些他想表达的东西,我不知道那是什么,没有意义也没有必要去猜测导演想要表达什么,正如根本无需去考究兆楠的生或死。
因为我不想知道,一个人如果给你一个肯定的结局,你就永远失去了,猜测那无限可能的机会。
有人说这部电视剧口味慎重,表现的太阴。
无需去评判每个人心理是怎么想的,因为,都不一样。
关键是以你的思维你的经历,想要看到什么,你会看到什么。
不要认同那些自以为是的人说,因为别人心里阴暗就看到阴暗,因为心里光明就看到光明。
每个人都是以己度人,所以兆楠之最大的苦楚,就是带入角色后,以人度人,把自己变成另外一个人。
没有人愿意做别人,人活着并非为追求快乐,每天的微笑,也会变成苦笑,难过或许就应该有些许的暗淡。
在这看似阴霾的电视世界里,人最渴望最难得的就是得到解脱,解脱不一定是死,但死一定可以解脱,最多死不瞑目而已。
或许别人觉得楚荞很傻,可是我们无需评判一个人做的是否值得,因为只有她自己才知道,至少她选择了。
世言死的有点莫名其妙,显然不够气派,没有人知道他走的甘心不甘心,但是很实在,或许他已经很累了,在这毫无计划,突如其来之中,给他浮沉不定的人生,一个恰如其缝的谢幕。
那其他人的死呢?
没有谁该死,可是谁人能左右这天地之变化,还是所有人共同导演了这天地之变化。
当我们七老八十之时,产生那种死亡的恐惧感的时候,又能说出怎么样的漂亮话呢?
还是想同兆楠那一刻的执迷一样,宁愿自己就是章世言,欺骗自己,不去到那一刻。
子曰:从心所欲,不逾矩
当初很喜欢《金枝》,去年很喜欢《天与地》,今天才知道当年很有兴趣的《血荐》也是他们的作品。
我一直喜欢有特色的作品,他们的组合就是。
《金枝》环环相扣的心机,《天与地》频现的金句,《血荐》的冷凝。
其实《心战》只是他们的一般作品,但现在是不是形成了一种习惯,凡戚周出品,必看。
周旭明是香港大学中文系毕业,难怪能写出《金枝》中的古典对白,我觉得比什么《甄嬛》刻意仿《红楼》好多了,他们的作品里总是会出现富有哲理的台词,让我觉得也有电视剧不是那么弱智。
陈豪是真正的型男,演技越来越好。
他女朋友也很漂亮。
其实一直觉得陈豪比郑嘉颖演得好,虽然郑比较帅。
771的御用班底少了佘诗曼,林保怡这两个戏精,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当初看《天与地》时多过瘾啊,几个人一起飙戏。
看了这部戏,我想我会爱上魔术。
暗黑系 太重口味而且不喜欢陈什么茵
TVB也可以做出神剧。
有美剧FEEL,今次TVB再次挑战低收视高评价,抵赞。
其实故事开篇还行,演员还都不差,只是感觉到后面编剧脑洞大开后有点收不住的感觉,反而把故事延伸的有点跑偏了。
只不过是心魔难摆脱
太尼玛虐心了,到底是不是,最后彻底糊涂了,根本不是结局好不好!
终于看完了,只能说,很复杂的片子,但是看了很沉重。。。。。。
虎头蛇尾。。。
结尾的独白和沙画都很赞!
天与地和心战。。。都坚持不下去
心战是771监制的戏中少数不喜欢的,分裂这种还是看书比较好。陈港姐做戏生硬,声音难顶,不过她又真是和陈mo天生一对,因为他只会调高嗓子来表明激动。太可怕了。
拖沓拖沓,故弄玄虚
其实TVB真心少这样的需要推敲的电视剧。我一开始以为它是警匪剧,但是剧情的发展让我好是诧异。以悲剧开场,以喜剧结束,此地的剧,为戏剧。最后一集大家的目光其实就是想看秋官有没有解脱心灵的枷锁,最后的那段戏剧对白已经很明确的告诉大家了。我多怕秋官最后会是杀人魔。
相比《天与地》,戚其义在这部更突显无绝对好人与坏人,人心永远在经历考验动摇的同时你无法再分辨真正的对错。全篇最爱26集郑sir那番话:人生中会有很多事情都会变成包袱,是得是失视乎你懂不懂.天底下再严重的伤口,只要没有在那一刻跳楼自杀,任何伤口都会有复原的一天。
剧情拖沓故弄玄虚已经让我漠视你题材多好多高深。精神分裂一定要拍成这样么?或者只是为了沙画才凑满30集的吧?
自己不喜欢 看不下去
没有我想的重口
TVB突破了!!!
虎头蛇尾!!!陈豪死的那刻我明白了!整部剧结果就是郑老头的幻想!!!totaly
装过头 天与地不可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