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发笑是件简单的事,也是极其困难的。
大年三十晚上,长达4小时的晚会,很多次我明明觉得自己应该笑的,可就是笑不出来。
看着大红大绿堆满高饱和色彩的舞美,听着强行插入的各种千年老梗,我忍不住在朋友圈开始吐槽,有朋友留言调侃说我是在发送实时弹幕。
后来想想,算了,毕竟吐槽很容易陷落成为吐槽而吐槽,堆砌情绪,失去客观,尖酸刻薄。
我突然很怀念陈佩斯和朱时茂,怀念不如相见,站在贴满贺岁片海报的电影院,我毅然决然避开了《西游伏妖篇》《乘风破浪》,欣然选择了有陈佩斯和朱时茂客串的《大闹天竺》。
听着身边的小鲜肉们兴高采烈念叨着周星驰、韩寒、吴亦凡的名字,热情地讨论他们之前的电影作品,我顿时有了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羞耻快感,为自己的少年老成在心里暗暗点赞。
看了不过20分钟,王宝强和白客正准备大闹天竺,我已经想大闹电影院去退票了。
当然了,看电影没有退票一说的,否则全国的电影院得倒闭一半以上。
想掏出手机刷会儿朋友圈或者玩玩游戏,又觉得手机屏幕发出的亮光会冒犯到身后正你侬我侬说着甜言蜜语的一对年轻情侣,也会干扰正在聚精会神听妈妈讲解剧情的小朋友的注意力。
自己买的票,哭着也要看完,我成功做到了。
任何电影都有一个内核,如同药丸,通过故事,给药丸包上糖衣。
观众乐呵呵地嗦舔着糖衣,一不留神药丸也下了肚,回家咂摸咂摸,内化于心。
应该说,这是所有文艺作品的标准范式。
即使是仅囿于逗人发笑打发时光的爆米花片,也从来不会把自己局限在只顾挠观众咯肢窝顺带着从口袋里顺走票钱的低级套路。
王宝强的目的更不止于此,他的成功经历本就是传奇般的存在,首次当导演,在《大闹天竺》中,他更想向观众传达自己对生活的认知思考和某种他认同的价值观。
《大闹天竺》的内核很简单,也很正确——钱不重要,亲情最重要。
这句话在电影快要结束时由主角直接说出来,听得我一愣神,这也太强行插入了吧,之前所有的大闹经历插科打诨毫无逻辑,完全在指向另外一个内核——啥都不重要,开心胡闹最好。
要不然,怎么解释王宝强和白客毫无愧疚地搞砸印度邻邦欢天喜地的婚礼现场?
怎么解释王宝强通过作弊赢得吃辣椒大赛冠军被发现后又是大打出手继续砸场子?
除非解释成「我弱我有理」,所以我不必对规则产生任何敬畏之心,也不必对他人充满同理心,凡事对我有利让我能开心就好。
《大闹天竺》是部公路片,甚至可以说是现代版的《西游记》。
《西游记》里,唐僧领着悟空、八戒、悟净、白龙马去印度求真经。
《大闹天竺》里,唐森带着武空、天鹏、吴静、还有一匹不知从哪里突然冒出的白马,去印度找遗嘱。
86版《西游记》在各个电视台轮播播出了几十年,无论是大朋友还是小朋友,对西游情节简直烂熟于心,《大闹天竺》直接套用,于是王祖蓝版哪吒强行出现,「大闹天宫」得以重现。
莫名其妙要去沙丽厂遭遇一群以吴静为首挽着布条荡秋千的惊艳姑娘们,「盘丝洞」得以重现。
吃辣椒大赛的主办方顶着牛魔王和白骨精的造型,于是「火焰山」得以重现。
到了结尾,六小龄童以美猴王造型现身,含情脉脉牵着王宝强的手向幸福深处飞去,这简直就是《西游记》本身了。
我完全可以理解,导演处处互文,向《西游记》致敬,可你拍的是《大闹天竺》,并不是新版《西游记》。
人物角色没有冲突,故事架构根本看不到,剧情推动不讲逻辑,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从《西游记》里敲下一些边边角角,闭着眼睛拼凑在一起,如果这也叫致敬,如果致敬是个人,他一定会感觉到智商受到了深深的蔑视和侮辱。
既然没有剧情,既然就是过年期间只图观众哈哈一乐,那我们可以再单纯说说笑点。
按理说,王宝强、白客、岳云鹏随便哪个单独站出来,就是行走的段子,不说话就能让人乐。
可在电影里,成功实现了1+1+1<3的效果。
笑与笑不同,有一种笑承认观众的智商存在,视观众的脑子为活物,呈现的场景或对话乍一看一听觉得很平常,再一回味,让人不禁恍然大悟捧腹大笑,笑过后五味杂陈。
还有一种笑,把观众当圈养动物,认为观众除了呼吸之外没有任何生命迹象,一切都是食物,只为果腹活命,满足最低级的生理需求。
因此,在《大闹天竺》里,我们看到的笑点是哪吒内裤上印个桃儿,终极杀手内裤上绣朵菊花,吃完辣椒嘴唇翻肿,胸口上烙个「我是狗」,讲个「亲爱的」的老段子……幸好,当这些笑点出现时,我身边的观众没有几个发笑的,更多的声音在嘀咕:这什么玩意儿?
我迅速从心底消除了对他们在观影时做出的各种不文明举动的嫌弃,对他们肃然起敬。
哦,对了,有个笑点还是不错的,白客被胶带粘掉了眉毛,真是万万没想到。
结果下一个镜头,眉毛又长出来了,速度真快。
《美人鱼》涉及到了拆迁,《乘风破浪》涉及到了拆迁,《大闹天竺》也以房地产商和钉子户的对抗开场。
坦然讲,我并没有指望这样的商业片能真正触及底层群体和权贵阶级之间的矛盾冲突,能在影片中出现这样的场景,即使一带而过或者仅仅作为故事背景,就已经很不容易。
毕竟,商业片还是要有商业票房回报的,谁也不希望不过审,投资打水漂,导演成了「地下导演」。
同样,没有真正的人物冲突没关系,没有真正的选择也没关系,看不到两难境地迸发的人性光芒也没关系,我所奢求的仅仅是讲个好故事,起码是个合情合理,令人信服的故事,从头到尾能串起来,而不是支离破碎的尴尬与无语。
《大闹天竺》全都完美避开。
与其当导演,王宝强更适合去竞争一年一度的晚会导演。
无论是对大红大绿颜色的偏好,还是含辛茹苦向观众喂食宁愿哭也笑不出来的笑料。
都很符合。
精彩影片一向体贴观众,即使全片一气呵成,但为了照顾观众膀胱,会忍痛割爱牺牲几个小片段作尿点。
这一点,《大闹天竺》更体贴,因为全片都是尿点。
还有一点,导演可能并没有意识到,喜剧的意义并不是简单的逗人笑。
我记得,这个电影上映的时候我还奔着王宝强的名头儿去电影院看了,结果真的就是开开心心走进去,一脸懵逼走出来,怎么能差成这样的感觉哈哈哈哈哈哈!
事实证明,真的是有的人比较适合当演员,但是真的不太适合当导演,现在人人都想当资本咖,人人都想当人上人,但是有的人的资质真的不太适合吃这碗饭。。。
其实今天再次看了一遍这个电影,更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赵英俊的《守候》这首歌吧。
当然还有唐人街探案。
作为一部商业电影我觉得三星到四星完全可以理解。
毕竟每一个人的观点都不一样吧。
就像最后被消耗的童年一样。
明明我们都很怀旧童年时候的孙悟空,但是这个角色让某些人火了,然而某些人却让这个角色死了。
我们怀念的不再是这个人,而是童年时候的童真和纯朴。
还有每一个人向往猴哥那样的英雄榜样与自己的梦。
而电影则是在大年初一上映,必定带有喜剧和爱情故事为基础。
这个电影致敬就是我们熟知的西游记四人行。
拼凑的四人正好夹杂着爱情故事加上迷幻色彩其实基本满足了故事的框架。
而大闹天竺和基本设定都是印度天竺。
故事的展开也基本不算太唐突。
一波三折也还可以接受 ,开局就交代了还有一难,旅途必定波折,其中悟空的离开则是致敬三打白骨精片段。
而之前的参加婚礼则是白骨精的幻术,这里则是二人的关系摩擦。
两个人的故事展开则是在旅途中完成。
以及柳岩和岳云鹏的加入,此时有点衔接不好。
最后点题我觉得则是最差的。
爸爸不容许儿子交朋友竟然没有给任何原因。
我想的结果是儿子是收养的弟弟。
最后爸爸安排的一出相认。
皆大欢喜,走丢的人终于相聚。
拆了的小楼也不在需要,因为弟弟找到了。
结果居然是我帮你找爸爸。
淦,最后的猴哥硬消费。
基本一下子拉底了所有的感觉。
王宝强自导自演的第一部电影,完成得还算不错。
西游记中的各种元素还有印度本国的本土元素都被非常巧妙地运用到了电影当中,同时喜剧元素也充斥着整部影片。
但总体感觉王宝强的表演略有些浮夸,他所饰演的武空既没有表现出人的憨厚老实,也没有表现出猴的活蹦泼激灵。
不过片中王宝强的部分动作场景还是挺不错的。
其余演员比如白客,总能看到王大锤的影子,跳戏比较严重。
另外还有小岳岳,看到他出场时总能想到他在相声舞台上的搞笑场景。
或许只有柳岩的高颜值和好身材才是全片最大的看点。
几个业余演员出来耍贱,你们还买账,这不又是助长歪风邪气吗?
靠各种新闻炒起来的什么处女座真是无耻。
中国各行各地充斥着假货,现在连演员,导演,影片都是假的。
这几年随着电影事业的发展,烂片也接着多起来。
有多少名演晚节不保。
每年春节挡都有烂片愚弄消费者,中国人也是人傻钱多。
这些烂片影响电影事业。
还望各位擦亮眼镜吧。
这个片我不会去看。
看了我也上当受骗了。
出dvd之后我也不会看的。
总之它不存在于我的电影世界里。
对于王宝强这个人名,人们对其最大的感受便是一个草班出身的演员,对其电影导演来说充满了更多的争议。
对于《大闹天竺》这部电影,或许有很多的人对其感受是一部无疑的烂片,但细心观影,从中能确切的感受到王宝强的用心制作,以及对于电影人的无限诠释。
电影整体风格以喜剧片的形式向观众们展示,剧情风格充满了各种爆笑的场面,从中更是穿插了武打动作的镜头,让人们更加的认识到了王宝强的风格。
在剧情上,以一种寻找身世之谜为开头,让其开展了一段不可告人的惊天秘密,更让人在电影的最后充满了种种温馨,以一种美好的结局,结束了整部影片。
对于王宝强执导人的身份,以及演员的身份来说,都是一种完美的体现。
电影人追求的不是剧情到底有多完美,或者是整体风格是否符合整个社会的大潮流,而是一种对于电影的追求,对于电影的整体创作的意义启发。
虽然这部影片获得了不好的奖项,但我对于王宝强导演这个身份持有一种无限的认可,希望他在未来越来越好!
一部电影可以说是每个人的梦想,有好有坏,好的大家是可以接受的,不好提出来也是剧情来的,打发时间还是可以看的,毕竟也是很多人付出我们才能看得到,值得我们尊重的,希望下次给出一部良心电影。
不过王宝强演电视剧那演技还是可圈可点的,给人的印象是深刻的,会让人记住的角色。
好好调整状态。
不要在意外界的评价。
专心把戏演好。
我觉得这才是。
一个演员应该有的态度。
宝强再出事的时候,我曾经说过:宝强之所以可以成为一个喜剧角色,是因为他本身给人的感觉是轻薄的,没有负担的,没有悲伤的,所以他在电影里遇到那么多惨事,他可以笑的出来,观众也可以笑的出来。
宝强出事以后,失去这个加持,无论未来他做什么搞笑的事情,大家都会这个人背后是有故事的,就笑不出来了。
因为他真的可以很难过。
宝强更适合当一个演员,我知道他想把饱满的色彩表现出异域风情,但是这种运用直接导致了眼睛很累,影响观影效果。
为了搞笑,几乎放弃了情节推进,情节结构不完整,而努力的搞笑,使得观众没有办法沉入,反而笑不出来。
最后向六小龄童的致敬太突兀,好像是为了这个点,强行改变剧情,违和感太重了。
我还是喜欢徐峥呀。
第一次给电影写影评,心情却不是很好大年初一本来想带着爸爸妈妈奶奶热热闹闹看一次电影,他们都忙一年了,带他们出来乐呵乐呵放松放松,选电影选了半天感觉宝强还是比较逗一点,当然同情分也是原因之一。
一家人热热闹闹到了影院,电影开始,没想到10分钟过去我就想离开了,剧情老套,拍摄方法极其诡异,台词生硬且莫名其妙,声音刺耳且糟杂,人物起飞的动作就像20年前的西游记。。。
我回头看看爸妈,灯光太昏暗我看不太清他们表情,但他俩都看的很认真,我一咬牙,爸妈看的这么投入,我也不能扭头就走,忍着看完吧。
没想到的是,这强奸了我一个半小时的电影最后还把六小龄童也给搬出来煽情一波,我最后是扶着墙出的影院。。。。
出来后我问爸妈怎么样,他们说看的好累,好闹心,感觉不怎么好看,奶奶更是说看到一半就心慌的慌。
我这时真的想抽自己一个巴掌!
自己挑的辣鸡电影还得让亲人受罪,好好的大年初一跑这么老远找罪受!
对不起,宝强,今年你的事我的确挺同情你,但是今天你的电影,让我背上了一口大锅,你好自为之吧。
标记的时候,豆瓣3.7这个分数可以说是实至名归,且还可以再低一些,如果有半分或负分机制,我一定给它标记上。
妥妥的烂片无疑了,事实证明,有生活经验、对人情世故理解透彻和会做有水平的导演不是一回事,电影上升到艺术层面是需要用心去学的,你可以拍商业片挣钱,但你得对得起观众啊!!!
这片子就一二货,表演浮夸,服装浮夸,台词浮夸,情节浮夸,功夫+喜剧的模式是二十年前成龙开始用的东西,但宝强显然没有学到精髓,都什么年代了,以为带点性玩笑就是幽默,以为无端由耍贱卖惨就是娱乐精神逗乐观众。
还要没事干掺杂点央视版西游记的元素,就很蛋疼,整个尬到没边。
情节上的硬伤在于,既然唐老爷子早就认出了武空,为什么不直接向儿子道出真相,我想这样的话,真的就少了很多隔膜和误会了,这样还更容易团结起来对付反派呢。
通篇看下来,本片就像那种差学生按照模板解题,解的一塌糊涂也不得要领,弄成个四不像。
宝强想当导演,还差很大的火候和历练。
宝强还是应该再沉淀沉淀。平时多和徐峥聊聊,没事就刷刷片,比如成龙的动作喜剧,肯定多有裨益。
人丑就不要多作怪了
一种值得鼓励但没太成功的西游IP改编乱搞片,如果成龙班底十几二十年前作一个,会很经典吧 一种值得鼓励但没太成功的西游IP改编乱搞片,如果成龙班底十几二十年前作一个,会很经典吧
这是一部非常幼稚的电影,适合学龄前儿童观看,因为他们啥都没见过,而且在学校里经常毫无理由的奔跑追逐尖叫互相掏小鸡鸡,比较容易对影片的笑点产生共鸣。
缺文化课的就别整剧情,别搞升华,老老实实搞屎尿屁自然有为你而笑的人,做擅长的自己。
#美术好看,配乐从预告看也还行,攒着电影票跟爹妈一起去看。#音乐找了金培达,但不知道是不是影院的问题感觉声音混音没做好。周迅演戏演自己,柳岩演戏演周迅,太做作了。一颗砍经验不足,一颗砍柳岩,结尾略潦草,有种"也不知道怎么收场就凑合得了"的感觉。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过年最期待的贺岁档就是介个啦!以前王宝强的喜剧都很喜欢,第一次当导演居然还不错!从泰囧到现在,能看出他很努力,过年了看这种轻松的电影也是打发时间的好选择…小岳岳…比心哈哈哈
真正的鸡年闹剧。
别太刻薄,比想象中的好一些,我觉得宝强的第一部还行,不过不是专业出身,好多地方转折特别突兀,笑点还可以。特别要称赞的是柳岩的扮相,刚出场时候特别惊艳!!至于片尾找爸爸致敬六小龄童,就太刻意了,不过这部电影全是完了宝强一直想拍猴的梦想,也算功成了。
烂到人神共愤。功夫瑜伽比它好看10倍都不止。王宝强的审美品位讲真也就这样了。
各种鲜艳的大撞色,名副其实多巴胺大电影,就凭这《大闹天竺》就不是一部烂片,甚至还是一部颇有前瞻性的电影。王宝强经历了《港囧》和《唐探》的洗礼,从中国古典IP出发拍摄的这部导演处女作,还是有很多值得称赞的“点”的,有诚意也不糊弄,至于节奏和技术掌握尚欠火候,那只是能力和时间问题,并非态度问题。值得一提的是,片中王宝强和白客角色的人设有王宝强此前全部经典银幕形象的影子:傻根、许三多、王宝、唐仁等。驻演阵容也能看出王宝强的初心和情怀。
抱着会很烂的想法去的,我旁边的小朋友笑的很开心啊,主线没有很差虽然bug很多结尾的莫名其妙副线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但是也好过很多大牌助阵的烂片
和毕志飞共享金扫帚的大烂片啊!剧情混乱,煽情令人恶心,一场闹剧!
2017年1 月31日14:50,首都电影院
期待已旧,心满意足。
终于知道不好看的印度人什么样了
【补标】那年我还是土狗一条…不过现在我还是土狗,只不过喜欢的土不一样了而已,当时看还真挺好看的
王宝强自带喜感其实很适合演喜剧。抢在贺岁档上映,并且又是喜剧,票房肯定不差。但是,看完之后感觉不太逗,这就是编剧的问题了!怎么能编出那种小人物的爆笑喜剧,真的值得思考!
嗨大年初一就是图个热闹,讲故事的功力有待提高,既然是宝宝的大屏幕处女作就不打牙尖了哈哈哈哈哈此处省略吧啦吧啦吧啦若干文字哈哈哈哈
谁都可以当导演,谁都可以演电影,这大概是一件可怕的事情